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措施
手术标本的管理
![手术标本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9bb4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3.png)
源、名称及数量。
● (3)及时处理原则:标本产生后应尽快固定或送至病理科处理。
3.洗手护士的工作职责
● (1)应遵循即刻核对原则 ● (2)手术台上暂存标本时,应妥善保管,根据标本的体积、数量,选择合适的容器盛装,防止标本
干燥、丢失或污染无菌台。
4. 主管医生负责填写病理单上各项内容,标本来源应与 洗手护士核对后签字确认。
5.标本处理者负责核对病理单上各项内容与病历一致, 并遵循及时处理原则。
6.应有标本登记交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 病案号、手术日期、送检日期及送检标本的名称、数量、 交接双方人员签字。
二、术中冰冻标本送检
● 1.术前预计送冰冻标本时,主管医生应在术前填好病理单,注明冰冻。 ● 2.标本切除后应即刻送检,不应用固定液固定。 ● 3.送冰冻标本前,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应与主刀医生核对送检标本的来源、数量,无误后方可送
手术标本的管理
● 手术标本是指从患者身体可疑病变部位取出的组织(可采用钳取、穿刺吸取等方法)、手术切除的 组织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品(如结石、异物),并需进行病理学检测,以便明确病变性质、获得 病理诊断。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手术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手术标本的保管及送检质 量会直接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是手术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确保标本全部置于固定液之中。特殊情况如标本巨大时,建议及时送新鲜标本,以防止标本自溶、 腐败、干涸等。 ● 4.标本送检时,应将标本放在密闭、不渗漏的容器内,与病理单一同送检。 ● 5.标本送检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送检时应与病理科接收人员进行核对,双方签字确认。
知识拓展
● 1. 活体组织标本检查 指对所有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的方式。 ● 2. 术中冰冻标本检查 指通过冰冻切片的方法,在短时间内(30分钟)做出初步病理诊断的方式。主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8df8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e.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规范和操作顺利进行,以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1. 标本采集1.1 手术室病理标本采集应由熟悉操作规程的医务人员进行。
1.2 标本采集前,必须核对病人信息,确保与手术患者一致。
1.3 标本采集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采集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 标本包装和标记2.1 完成标本采集后,应将标本放入合适的中,并加盖密封。
2.2 标本上必须标注患者姓名、病历号、标本类型和采集日期时间等信息。
2.3 标本外应附有相应的标本申请单,并与标本信息一致。
3. 标本送检3.1 标本送检前应核对标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2 标本送检时应填写相关的送检单,并交付给负责接收的病理科医务人员。
3.3 紧急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病理科,以确保标本尽快送至病理科进行处理。
4. 标本保存与处理4.1 标本交付给病理科后,应按照病理科的指导进行保存和处理。
4.2 病理科应确保标本的安全保存、及时处理和准确记录。
4.3 标本处理后,结果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和相关医务人员。
5. 异常情况处理5.1 如发现标本信息错误或标本损坏,应及时通知病理科进行更正或重新采集。
5.2 发现标本丢失或转移时,应立即报告病理科和有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追踪。
6. 培训和监督6.1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操作规程应纳入新员工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6.2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操作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
如有变动或补充,应及时更新并通知相关人员。
手术室标本管理
![手术室标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27bd707e21af45b307a87c.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1、手术室护理人员、工勤人员对病理标本管理应认真负责,严格查对、交接。
2、所有离体组织必须100%送病理。
由洗手护士将取下的标本分类,巡回护士立即填写标本袋标签,注明科别、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日期、标本离体时间、标本固定时间。
3、巡回护士填写标签贴于标本袋上;手术助手应立即将病理标本装入标本袋中,并用固定液固定,将病理检查单填写齐全。
由送检医生负责填写登记本并签名,并将病理申请单和标本放在标本存放处。
洗手护士查对后签名;严格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四查:查标本固定液、查标本、查申请单、查标签。
四对:对姓名、对床号、对住院号、对标本名称。
)4、手术室每日专人查对标本,及时送检。
将登记本、标本及病理检查单一起核对无误后送病理科,病理科查对无误后签字接收,严防标本丢失。
遇有不合格的标本,及时与病房医生联系处理。
5、术中需做快速冰冻切片时,巡回护士应写好标签,标本由专人送病理科,并登记签收,检查结果可用电话通知。
6、任何人不得私自将手术标本带出手术室。
做教学研究的标本需另外登记。
遇到意外情况要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7、护士长经常检查、督促考核制度执行情况。
手术室发生标本遗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严格按标本管理制度,做好标本的管理和送检工作。
2.发现标本遗失或数量不对时,应立即告知巡回、洗手护士,及时查找。
3.如果找不到,立即告知护士长,同时告知手术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手术室讨论遗失原因,提出处理方案,上报护理部。
【处理流程】发生标本遗失或数量不对时立即告知巡回或洗手护士及时寻找通知护士长告知手术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上报护理部手术室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目录1、头部手术的配合技术规范2、胸部手术的配合技术规范3、腹部与盆腔手术的配合技术规范4、脊柱及四肢手术的配合技术规范5、围手术期护理要点6、手术物品清点规范和操作流程7、手术室无菌技术行为规范8、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常规9、手术室洗手护士护理常规10、麻醉护理常规11、铺无菌器械台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2、穿脱手术隔离衣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3、戴无菌手套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4、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操作流程15、侧卧位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6、颈仰卧位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7、膀胱截石位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8、俯卧位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19、高频电刀的使用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20、超声刀使用操作流程21、氩气刀使用操作流程22、电动止血带的使用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23、显微镜的使用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24、腹腔镜操作流程25、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6、新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流程27、C—臂机使用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28、刷手式外科洗手操作流程29、手术患者访视流程30、手术室标本送检流程31、手术病人接送交接工作流程32、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33、免刷手式外科洗手操作流程34、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35、手术隔离技术手术室标本送检流程术中冰冻标本送检流程术毕标本送检流程。
手术部(室)病理标本管理及交接制度
![手术部(室)病理标本管理及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3668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e.png)
手术部(室)病理标本管理及交接制度(1)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1)取下病理标本,术后由洗手护士交给主管医师,没有洗手护士则由巡回护士保管,术后交给主管医师。
2)病房医师自备病理单。
10%甲醛溶液及病理袋由手术室准备。
3)术中如需送冷冻,由巡回护士在术中冷冻本登记后送往病理科。
4)术中病理报告由病理科医师或专管人员送回或取回,结果以病理报告为准。
5)当日下午由主管人员逐个查对病理标本,病理单、病理登记本、病理袋上的标识是否相符,如有异议和主管医师取得联系。
6)主管人员核对后在病理登记本上确认并签字及时送至病理科,并和病理科医师核对后在病理本上签字。
7)不送病理的标本,专设一容器,由专管人员回收后统一处理,特异性感染的标本,取下后立即送出手术室统一处理。
(2)手术室病理标本交接制度1)行术中冷冻的病理交接①术者与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送检病理标本的部位、名称及个数。
②巡回护士将病理放入病理袋内,并填写病理袋,注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部位、手术间,并签全名。
③巡回护士填写术中冷冻登记本,由专管人员将病理袋及登记本,一并送病理科交于病理科接受,并在冷冻登记本上签字。
④由专管人员接到病理科通知后将术中冷冻结果回报单取回并送入手术间。
⑤巡回护士核对好术中冷冻回报单,并让术者亲自过目后,存放病历内保存。
2)器械护士与术者行术后的病理交接①术中取下的病理:器械护士负责保管大病理,其他小病理交于巡回护士保管,由巡回护士装病理袋内,填写患者姓名及病理的名称。
②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术中暂保管的小标本交给器械护士,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连同手术台上的大病理一起交给医师,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注明病理数目,并由医师签字。
③交接时注意交清病理的数目、病理袋内的标本。
3)巡回护士与术者进行的病理交接(用于无器械护士的各科手术)①术中由术者负责保管病理。
②术后巡回护士提示术者送术后病理。
③巡回护士与术者交清病理后,在护理记录单背面注明术后病理已交接,并且术者签字。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f3db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2.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1.引言这份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以提供良好的病理诊断和病理报告。
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准备手术室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标本采集所需的标本容器和标签。
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并正确贴上病例信息标签。
2.2 标本采集操作手术室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标本采集方式。
在采集标本前,应与病理科确认所需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3.标本保存与储运3.1 标本保存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至病理科,避免过长时间存放。
标本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和标本溢出。
标本应储存在标准冰箱或冷藏设备中,确保正常温度。
3.2 标本储运标本储运过程中要防止震动和温度变化,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长距离储运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专用冷藏车辆。
4.标本信息登记与管理4.1 标本登记病理科人员应及时登记接收到的标本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标本编号。
病理科应建立标本信息数据库,记录标本的接收、处理和结果等信息。
4.2 标本信息管理标本信息应与患者信息保持一致,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
标本信息应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5.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5.1 标本处理病理科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取材、固定和切片等步骤。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消毒、清洁和安全操作规程。
5.2 病理诊断病理科医师应根据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进行鉴定和诊断。
诊断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编制相应的病理报告。
6.相关责任与监督6.1 相关责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对标本采集和保存负责。
病理科人员应按照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标准负责。
6.2 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标本管理的质量评估和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完善相关操作流程。
以上即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的内容,确保按照规程执行,可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ed689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6.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从患者身体中取出的组织或病变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测的样本。
这些标本对于确诊和治疗患者的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病理标本的管理和交接需要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病理标本的管理流程传统的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标本手术室护士根据医生的请求,在手术时收集病理标本,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穿刺、刮片等方式。
标本制备为了保证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收集到的标本需要进行专业的制备过程,如标本的加工、固定、嵌入、切片等。
标本送检制备好的病理标本需要送交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医生还需要填写病理申请表,注明检查的类型和目的。
标本存储在送交病理科后,未被检查的标本将会被存放在标本室,以防未来需要抽取额外的标本进行检查。
标本室应该清洁、干燥,并配备防火和防水的设备。
病理报告经过检查后,病理科将会制作一份病理报告,陈述标本的状态、检查的结果以及对医生的治疗建议。
医生需要根据报告的结果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理标本管理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病理标本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标本的管理不规范由于病理标本数量众多,标本的管理往往承担在医生、护士等多个环节,管理缺乏统一和规范。
标本极易丢失、混淆或交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标本的记录不完整传统的纸质记录方法容易丢失,不便于随时更新和查询。
具体到病理标本的标签、数量、采集时间、送检时间和送检人员等方面的记录也极易丢失。
标本信息安全不能保障由于标本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病理标本的管理需要严格的隐私保护。
但是,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保证标本信息的安全性。
部分医院的标本甚至走丢、被泄露,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改进措施为保证病理标本的管理质量,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采用电子标签和条码病理标本在制备后应该为其贴上电子标签和条码,以保证标本数量的准确记录和追踪。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fdaf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b.png)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生命的尊重,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手术病理标本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资源,对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确保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可追溯性,医务人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以规范手术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和报告流程。
二、标本采集1.手术标本采集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负责,确保操作技术娴熟、规范,避免伤及标本。
2.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标本采集计划,以避免遗漏。
3.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采集标本,并在标本上标注患者信息、手术时间和位置等重要信息。
4.标本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往病理科,并通知病理科人员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
三、标本处理1.病理科接收到手术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编号登记,并记录相关信息。
2.对于大块标本,应迅速切片、固定、染色并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对于液体标本,应在临床检测后及时报告结果,不得延误患者诊疗。
4.对于特殊标本,如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等,应按照相应的处理流程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标本保存1.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标本保存制度,对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编号、存档,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对于不同种类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保存方式和期限,以确保标本的有效使用。
3.对于已检查标本的处理,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诊断结果进行归档,并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
五、标本报告1.病理科应及时报告标本检测结果,确保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和诊断结果。
2.病理报告应包含标本来源、检测结果、诊断意见等重要信息,以帮助医生决策诊疗方案。
3.对于有争议的病理结果,病理科应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讨论诊疗策略,以提高临床疗效。
六、标本质控1.医疗机构应建立标本质控体系,每月进行一次标本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于异常标本,病理科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重新采集标本或重新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0c7d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f.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以确
保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高效处理。
标本来源和接收
- 手术室病理标本主要来自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组织和器官。
- 每个手术室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病理标本的接收,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标本信息。
标本鉴定和登记
- 在接收到病理标本后,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标本鉴定,确认
标本的来源和完整性。
- 标本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编号,并将编号与患者相关信息
进行登记。
标本保存和运送
- 标本应妥善保存,确保不受污染和破坏。
- 标本应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分类、分包和标识,并进行必要
的冷藏或冷冻保存。
- 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损坏。
标本处理和分析
- 标本送达病理实验室后,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分析。
- 病理医生应仔细观察和分析标本,制作病理报告并及时报送
到指定部门。
标本归档和销毁
- 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已经分析完成并报送的标本可以进行
归档。
- 已经归档的标本应进行登记和存档,方便以后查阅。
- 对于无法分析和报告的标本,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并进行
相应记录。
监督和质控
-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过程应经常进行监督和质控,确保操作
符合规定和标准。
- 定期对病理实验室和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以上是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程及操作流程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手术病理标本送检管理制度
![手术病理标本送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3f62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c.png)
手术病理标本送检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手术病理标本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标本送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手术病理标本送检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和处理等各个环节,确保标本的质量和真实性,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管理目的1.确保手术病理标本的准确采集和及时送检。
2.保证标本的质量,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3.规范标本的保存、运输和处理,防止标本损坏和交叉污染。
4.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管理程序1.标本采集(1)术前准备:手术室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手术病理标本的采集要求,并与临床医生沟通,确认采集部位和数量。
(2)采集方法: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标本,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3)标注和登记:采集完成后,标本需要及时进行标注,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信息,并登记在手术病理标本登记册中。
2.标本保存(1)避免冷冻:手术病理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病理科,并避免长时间的冷冻,以防止标本的变形和破坏。
(2)保存方式:标本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和保存,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容器中,并进行妥善的保存和管理,避免交叉污染和标本丢失。
(3)标本登记:标本送至病理科后,病理科工作人员需及时登记标本信息,并进行拍照备案,确保标本流转的可追溯性。
3.标本送检(1)送检要求:标本送检前,病理科工作人员需要对标本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并核对标本与标本登记册之间的一致性。
(2)送检流程:病理科工作人员根据要求将标本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切片,并安排专业的病理医师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诊断,确保送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送检记录:病理科需做好标本送检的记录,包括标本的收取时间、送检时间、送检人员等信息,并做好相应的文书工作,为后续的病理学报告做好准备。
四、管理要求1.严格遵守标本采集、保存和送检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898a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6.png)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一、概述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是医院临床科室为确保手术后标本的准确、及时和有序采集、处理、保存和诊断的管理规定。
这是为了保证手术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有效的标本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可以降低混淆标本、丢失标本等错误的发生率,从而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
二、标本采集1. 标本采集的时机手术后标本的采集时机一般为手术结束后立即进行。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及手术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采集。
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后的30分钟内采集,并且应尽可能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完成。
2. 标本采集流程(1)患者信息核对:医务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当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以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2)标本采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无菌要求。
采集标本时,应当根据病理诊断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3)标本采集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类型等,以便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三、标本处理1. 标本处理的原则(1)标本应当根据病理诊断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存,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2)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定,确保标本的卫生和安全。
(3)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保持标本的标识清晰和完整,避免混淆和误诊。
2. 标本处理流程(1)标本保存:采集完标本后,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或者病理实验室,进行保存和处理。
标本应当妥善保存,避免在长时间内暴露在环境中,以防止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2)标本处理:病理科或者病理实验室在接收到标本后,应当根据标本的特点和临床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检测。
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4b52e208a1284ac85043c4.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1、加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理标本重要性认识: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的所取下的组织, 器官或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 应妥善保管,如不需要手术室做病理的、没有做病理, 检查价值的内固定物,体内异物等应由手术医生带回病房, 并让其在手术配合记录单或整体护理本上签字,平时加强病理学习、熟练掌握管理手术标本的方法, 强调管理手术标本的重要性, 加强保护性医疗知识学习, 术中快速病理回报, 避开、患者, 以免使患者产生恶性刺激, 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2、术中病理标本的正确管理法(1)术注快速(冰冻)病理标本,手术标本切下后根据术者需要做特殊标记, 由洗手护士交巡回护士, 再由巡回护士贴好标签后交给指定人员送到病理科检验, 一般 20-30min 即可回报。
(2)术后普通病理标本由洗手护士将术中切下的病变组织或器官交给巡回护士, 由巡回护士装到标本袋后贴好标签, 由术者拿给家属看, 并给予解释。
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放到指定的地方,用 1:10的福尔马林固定,按标本存放顺序留放并登记。
(3)无病理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组织、器官、肢体等均让家属看后并做好交代, 需要填写, 登记的手术标本按规定备案, 然后将其装入医用袋内封存好,派专人送到焚烧炉烧毁。
3、手术病理标本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标本丢失现象制定手术标本正确的规章制度,建立病理标本送及存放流程,责任明确, 建立手术标本登记制度, 凡存放的病理标本医生带回的手术标本,送检的病理标本均有登记,指点专人负责送病理,衔接紧密, 家属存标本时不可带出手术室,存后巡回护士及时将标本递到病理存放外,严禁实习生, 进修生或让其他人代存标本。
(2)标本出现腐败和风干现象,由专人负责配置病理标本固定液,经常检查,及时供应,科室做出严格规定,切下的组织病理标本必须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一旦有溃烂现象追究个人责任。
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
![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6465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3.png)
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一、制度建立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后病理标本的及时、准确检查与诊断。
二、标本收集与记录1.手术室护士应在手术结束后尽快将手术标本交给病理科工作人员。
在交接时应有病理科工作人员签收,并记载标本收取的时间、数量等相关信息。
三、标本保存与运送1.病理科负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本保存。
不同类型的标本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固定液保存、冷冻保存等。
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标本污染、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2.运送标本前,病理科人员应将标本进行二次包装,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并在外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如送检时间、病患姓名等。
四、病理学检查1.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检查和特殊病理学检查。
常规病理学检查主要进行组织样本的多层次、形态学、组织学等方面的检查,特殊病理学检查则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
2.病理学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细致地记录有关观察结果和诊断意见。
五、报告编写与审核1.病理学医师应将病理学检查结果编写成病理报告,并及时报告给申请单位。
2.病理报告应包括标本信息、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内容。
报告编写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病理报告应经过主治医师审阅,并确保医生与病理学医师形成一致意见后,方可报告给患者及相关部门。
六、病理报告归档与追溯1.病理报告应进行归档保存,确保报告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在保存过程中,应依据相关规范,规定病理报告的保存期限和处理方式。
3.在需要追溯病理报告时,应根据需求找到相应的病理报告,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无误。
以上便是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的基本内容。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相关细节,并确保操作流程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以提高病理学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1373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9.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引言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是确保病理标本准确、安全、及时处理的
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以提高手术室病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的诊疗过程顺利进行。
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1.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送检和交接应按照病理科制定的相
关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 手术室必须配备专职病理采集人员,由病理科指定并定期培训。
3. 病理标本管理应建立标本登记台账,记录标本的基本信息、
采集时间、送检时间等。
4. 任何人员不得私自处理、修改病理标本,如需操作,应报告
病理科医生。
5. 病理标本的保管应按照标本种类、性质进行分类,并采取相
应的保管措施,防止标本的交叉污染和损坏。
6. 定期对已处理完的病理标本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病理标本操作流程
1.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确认病理标本的采集需求,并及时向病理采集人员通知。
2. 手术结束后,病理采集人员将病理标本及相关信息送至标本登记台账登记。
3. 病理采集人员按照病理科要求进行病理标本的初步处理,如切片、染色等。
4. 病理采集人员将初步处理后的病理标本送交病理科,同时及时记录送检时间。
5. 病理科医生对病理标本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确保准确诊断。
6. 病理结果出来后,手术室护士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病理科要求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是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手术室病理工作的相关规范和流程。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及时与病理科联系。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f025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e.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1. 引言2. 病理标本的分类与处理根据病理标本的性质和处理需求,手术室病理标本可以分为常规病理标本、冰冻病理标本和特殊病理标本。
2.1 常规病理标本常规病理标本指手术切除的组织或器官,如肿瘤、囊肿等。
常规病理标本需进行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处理流程。
2.2 冰冻病理标本冰冻病理标本是在手术中临时采集的组织样本,用于迅速确定病变性质和指导手术决策。
冰冻病理标本需迅速处理、冰冻切片和快速染色等流程。
2.3 特殊病理标本特殊病理标本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染色等特殊处理的病理标本。
特殊病理标本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特殊处理和染色等流程。
3. 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交接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交接环节是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病理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1 采集环节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确保采集方法正确、标本数量及时,避免误采或遗漏。
3.2 标本交接在采集完病理标本后,医务人员应将标本妥善包装并标记,写明手术信息、标本种类、数量等信息。
标本交接时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标本的安全交接和记录。
4. 标本的储存与保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环节应按照标本种类和特性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1 常规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常规病理标本应在采集后及时送至病理科,并按照科室制定的标本储存规定进行储存和保存。
冰冻病理标本应在采集后迅速送至冰冻室,进行冰冻处理,并按照科室制定的标本储存规定进行储存和保存。
4.3 特殊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特殊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确保标本的特殊染色和处理要求得到满足。
5. 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环节应按照病理科的要求进行,确保病理标本的处理过程准确、迅速。
5.1 常规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常规病理标本的处理包括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流程,处理完成后,病理科应尽快完成相应的病理报告。
5.2 冰冻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冰冻病理标本的处理应迅速进行冰冻切片和快速染色等流程,并阅片确定病变性质,提供给手术医师指导手术决策。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2019.03.24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2019.03.24](https://img.taocdn.com/s3/m/603ec4c6856a561252d36f4d.png)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过程中所切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
其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的病理诊断能为患者疾病后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患者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原则2018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提出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三原则:1.即核核对原则病理标本产生后洗手护士应立即与主刀医生核对标本来源、名称及数量,确定无误。
2.即刻记录原则病理标本取出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应应即刻记录标本来源、名称和数量,可及时接收,避免混淆。
3.及时处理原则病理标本产生后应尽快固定储存或送至病理科处理,并有相关记录。
二、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一)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1.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设施应建立手术标本存放柜,存放柜应具有分隔断及锁闭装置,便于清点核对,防止丢失。
2.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容器应设置不同容积、密闭性好的塑料封口袋,袋外附有标签,标签信息项目齐全(包括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手术标本名称),便于登记和核对。
3.手术病理标本的固定(1)手术病理标本固定的目的应用各种方法使病理标本尽量保持其离体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固定。
病理标本(样本)离体后,由于微环境的变化将发生自溶或使其结构破坏。
固定的目的和机制是:①使蛋白质凝固,终止或减少分解酶的作用,防止自溶,保存组织、细胞的离体前结构状态,包括保存组织或细胞的抗原性,使抗原不失活,不发生弥散。
②保存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原,某些维生素及病理性蓄积物,维持病变的特异性特征。
③使上述物质转为不溶解状态,防止和尽量减少制片过程中人为的溶解和丢失。
④起助染作用。
(2)固定原则应在标本离体后尽快进行,一般应在30分钟内固定,小标本可在取材后直接放入固定液内,大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前或结束后迅速放入固定液内,如微小标本(如胃黏膜等)2-4小时即可,大标本可置放12-24小时,但也不要过久,以免影响抗原性,造成免疫组化操作中的困难。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17eb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5.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单位手术室内采集、处理、保存和交接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制定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流程。
第四条医疗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病理标本的准确采集和处理。
第五条医疗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保障病理标本的及时处理和保存。
第六条医疗单位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病理标本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七条医疗单位应当加强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病理标本管理档案,做到可追溯。
第二章病理标本的采集第九条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应当由专业人员操作,操作前应当确认患者信息和手术部位,避免采样错误。
第十条病理标本的采集应当使用干净、无菌的器械,避免污染。
第十一条病理标本应当及时送交病理科检查,避免延误诊疗。
第十二条采集到的病理标本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标识,并做好目录和登记。
第十三条病理标本的采集操作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时向主任医师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报告,协商处理。
第三章病理标本的处理第十五条医疗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病理标本的处理工作,保证操作规范、准确。
第十六条对于病理标本的处理应当根据不同病种、部位和性质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样本完整性。
第十七条病理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
第十八条病理标本的处理应当及时,避免标本变质和变形。
第十九条病理标本的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避免误操作。
第二十条病理标本的处理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时向主任医师和病理科负责人报告,协商处理。
第四章病理标本的保存第二十二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病理标本保存制度,明确保存标准和方法。
第二十三条病理标本的保存环境应当符合卫生规范,避免受到外部污染。
第二十四条病理标本应当按照不同病种、部位和性质进行分类和保存,确保标本完整性。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d4ac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0.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规范化和安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医院:(1)加强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流程。
(2)决策和分配资源,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和物资,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配备专业的医院病理科人员,负责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鉴定、存储和处理等工作。
2.手术室:由手术科负责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聘请医院病理科的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病理标本的收集1.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病理科的培训。
2.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应遵循标本采集的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3.手术室收集的病理标本应及时送至病理科,避免标本的延误或损坏。
四、病理标本的鉴定1.病理科的专业人员应及时对手术室送来的病理标本进行鉴定,并出具相应的病理报告。
2.病理报告应包括标本的鉴定结果、病理诊断、病变类型和程度等详细信息,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五、病理标本的存储与处理1.病理标本的存储应按照标本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确保标本的安全和易查找。
2.对于病理标本的保存,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包括冰冻保存、固定保存等方法。
3.标本的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六、病理标本的使用1.医院应建立病理标本的使用登记和记录制度,明确使用目的和范围。
2.病理标本的使用应遵守医学伦理和法律规定,并经医患双方的知情同意。
3.病理标本的使用应严格保密,禁止泄露患者隐私。
七、病理标本的报告和解读1.病理科应及时出具病理报告,并送交给临床科室。
2.病理报告的结果应由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解读,避免误解和疑虑。
3.对于病理报告结果的争议,应由专家组进行评议,并形成一致意见。
八、质量控制和监督1.医院应建立病理标本管理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62df038bd63186bdebbc6b.png)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果: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有:不能规范、及时地填写病理申请单填;不能及时送检病理标本;送检中标本混淆或倾倒、术中小标本遗失;病理标本袋标签上患者的姓名被写错或标签脱落;没有很好固定标本导致标本变质等。
改进对策有:加强全员对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管理,并确保正确固定;加强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从2011年开始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病理标本管理问题已由2011年的68例将至2015年的8例。
结论: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提高标本管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问题;改进对策;临床诊断穿刺或内镜取得的标本及手术中切除的部分或全部组织均称之为手术室病理标本[1]。
临床上外科疾病确诊主要参考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所以说必要加强标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诊断的效果。
尽管各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越来越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造成损失[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每年约接收需手术治疗患者6000例,每年约送检病理标本2100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病理标本管理中出现130例问题。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
2.结果2011-2014年病理标本管理出现的问题分布情况见表1。
3.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1)标本袋标签脱落、申请单填写不到位的原因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其注意力和精力多在手术上,而不是标本处理上,尤其是上时间的手术后,医生精力和体力均达到极限,极容易忽视标本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措施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可靠诊断,也是最终诊断。
正确处理手术病理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维护了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
管理方法如下:
1、成立组织
应用CQI方法,成立了以责任组长为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小组,其中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两名,护士两名。
2、完善的标本管理制度
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文件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病理标本管理制度,通过组织人员学习、不定期考核、实际中的检查,使全科人员熟记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并把此制度落到实处。
3、质量控制措施
3.1规范手术标本送检单
病理单的填写一律由手术台的医生负责填写,护士不得随意更改。
规定用蓝黑墨水填写,不允许病理单上有涂改及墨渍、血液、体液污染等情况。
规定填写项目要齐全,同一手术的标本应在病理单上分别标记标本序号,且病理单上的标本序号与标本盒上的序号相对应。
3.2严格标本交班制度
手术标本设有专室、专柜且上锁保管,专人、专车负责送检。
规定手术医生填写完病理单后,器械护士要负责核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签名。
当日值班护士再次检查全部手术标本,合格后将标本放在专门设计的分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容器标本车内送检,并要与病理科接受标本的医生在标本登记本上做出书面交接签名。
3.3妥善保管术中手术标本
对于手术切除数量少的标本,器械护士负责将大标本放在手术弯盘内,小标本放于盐水湿纱布内,并用组织钳夹住保存以免丢失,术后与处理标本的医生核对送检。
对于手术中切除标本较多的手术,如:卵巢癌根治术,须设一名跟手术的医生负责处理标本。
手术前巡回护士将标本盒备好至手术间,手术中处理标本的医生将切除的各个组织、淋巴结一一标识后放入相应的标本盒内,一个标本盒只能存放一个标本,这样避免了因标本混淆而带来的一系列错误。
3.4选择合适的浸泡液及规范的标本容器
甲醛水溶液以其渗透力强、固定均匀、组织收缩少、防腐性能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手术标本的处理。
采用10%甲醛溶液浸泡手术标本,要求液面要没过标本,标本容器均需加盖保管。
这样避免了甲醛挥发的强烈刺激气味对人体的伤害及对环境的污染,也防止了标本在运送途中的丢失。
3. 5严格执行书面诊断报告制度
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对手术及术后治疗决策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防止对其结果的误解和误传,一律要求病理科出具书面诊断报告,即使是对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诊断,也不能只凭电话报告,
必须以正式文字的书面报告为准,以防电话传达失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讨论
在手术病理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法,分析了已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使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作为操作规程来执行。
不但加强了可操作性,确保了每一份病理标本的安全送检,而且还有效杜绝了手术标本相关的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