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质量检测模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质检一:石家庄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附详细答案
(1)图1的过程②中,H2O被分解为氧气和[H],代表光反应,[H]产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图2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二、非选择题
7.下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细胞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②的[H]产生于______________(具体场所),该植物细胞处于图2中A点时,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D
2.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B.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表示DNA复制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答案】C
【解析】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选择作用较弱,但种群基因频率会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发生变化,B项错误;同一环境的不同物种之间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进化,C项正确;地理隔离可以阻断基因交流,但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形成,D项错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有答案)
石家庄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卷(A卷)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7.D 8.B 9.A 10.C 11.B 12.C 13.DB卷:7.D 8.B 9.C 10.A 11.B 12.B 13.D26.(每空2分,共14分)(1)500 mL容量瓶、玻璃棒(2分,各1分。
不注明500mL扣1分,多答不扣分)(2)①Cu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反应温度为75℃。
(2分,各1分)②x CuCO3·y Cu(OH) 2·z H2O(x+y)CuO+ x CO2+(y+z)H2O(2分,只要有错就不得分,反应条件不作给分要求)③加热促进CO32-水解,溶液中的CO32-浓度降低,OH-浓度升高,生成大量的Cu4 (SO4)(OH)6 ·2H2O。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bc→de(或ed)→gf→bc→bc(2分)(4)③④②①⑤(2分)(5)2CuCO3·Cu(OH) 2·2H2O (2分)27﹒(15分)(1)升高反应温度、提高O2分压等(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2V2O3+8H++O2= 4VO2++4H2O(2分)(2)将VO2+还原为VO2+、Fe3+还原为Fe2+,利于后续萃取分离(2分)(3)分液漏斗、烧杯(2分,各1分,多写不扣分)(4)6VO2++ClO3-+3H2O=6VO2++Cl-+6H+(2分)(5)P204+TBP+煤油、NH3(或NH3•H2O)(2分,各1分)(6)VO2+-e-+H2O=VO+2+2H+(2分)减少(1分)2(1分)28﹒(14分)(1)(b-a)kJ·mol-1 (2分,数值、单位各1分,只写单位不给分)(2)(2分)(3)0.0225m mol·L-1·min-1(2分,数值单位各1分,只写单位不给分。
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都是遗传物质,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不都是葡萄糖C.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有些脂质具有调节作用D.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常用原料,可进入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与脂质的比较【详解】核酸不都是遗传物质,如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错误;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均含有磷脂,故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有些脂质如性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C正确;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常用原料,其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氧化分解。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颗粒,经苏丹Ⅲ染色后滴加酒精洗去浮色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剪取0.5~1cm根尖置于4℃低温条件下处理C. 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用差速离心法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D. “探究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颗粒时,经苏丹Ⅲ染色后,需要滴加酒精洗去浮色,再进行观察,A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应该是先在低温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剪取0.5~1cm根尖,B错误;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C错误;“探究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低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高浓度需要沾蘸不是浸泡,D错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有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为消化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B.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没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C.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2.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的存在B.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统计多个患者家系以减小误差D.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A.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C.T噬菌体与细菌所含的核酸中嘌呤总数都等于嘧啶总数2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4.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剧烈运动和汗腺分泌增加B.环境温度上升和立毛肌收缩C.寒颤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发热和皮肤血管收缩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儿子(生育能力正常)。
以下关于该男孩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B.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外祖母或祖母C.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父亲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D.该男孩的女儿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6.下图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变化曲线。
下列对该种群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B.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因环境的玻坏而改变C.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29.(8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
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B.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不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D.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2.(6分)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它们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D.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细胞兔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6分)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30个DNA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5条或30条4.(6分)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棊团,不同的化学基团只有有五碳糖B.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斋的有机物,其名称是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向右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转录完成后,④不经过跨膜运输就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5.(6分)如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的示意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的影响的曲线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甲所示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为向光侧,右侧为背光侧B.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的弯曲部分,则琼脂块放置的位置可能偏右侧C.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与右侧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的弯曲部分,且左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右侧生长素浓度为n6.(6分)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査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年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有参考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为消化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B.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没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C.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2.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的存在B.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统计多个患者家系以减小误差D.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A.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C.T噬菌体与细菌所含的核酸中嘌呤总数都等于嘧啶总数2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4.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剧烈运动和汗腺分泌增加B.环境温度上升和立毛肌收缩C.寒颤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发热和皮肤血管收缩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儿子(生育能力正常)。
以下关于该男孩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B.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外祖母或祖母C.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父亲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D.该男孩的女儿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6.下图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变化曲线。
下列对该种群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B.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因环境的玻坏而改变C.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D.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地波动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29.(8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2.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
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B. 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C. 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D. 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 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3.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
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和的基因型不同C. 若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D. 若和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4.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B. 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 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不一定具有生物活性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5.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A. 淀粉B. 核酸C. 脂肪D. 纤维素6.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质量检测模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2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质量检测模拟(一)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B. 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 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不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D. 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有的还有S、Fe等,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C、H、O、N、P。
2、抗体能识别特异性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它们都具有特异性。
3、淀粉、糖原、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属于二糖,其中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
【详解】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抗体能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位点并在特定的位点发挥作用,载体只能识别和运输特定的物质,因此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A正确;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人体中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而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错误;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核酸(DNA、RNA)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D正确。
2.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它们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 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D. 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细胞兔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创伤弧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DNA结构为环状,没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核。
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理综生物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9届理综生物试题—、单选题1. 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避阴反应有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B. 发生避阴反应时,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 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D. 发生避阴反应的拟南芥种群在垂直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题意:拟南芥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不可见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称该现象为避阴反应。
这是拟南芥的一种适应现象。
【详解】避阴反应有利于光敏色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但光敏色素不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一般不能吸收远红光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发生避阴反应时,对拟南芥自身植株没有直接的改变,所以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B错误;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不可见的远红光),C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的特征,D错误。
【点睛】易错选项A,把光敏色素当做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误认为可以吸收不可见的远红光进行光合作用。
2.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 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B.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 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答案】D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实验取值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不一定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A错误;因为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的是运输效率,不是运输速率,B错误;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无法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C错误;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D正确.【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名师点睛】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含解析)
石家庄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病毒和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硝化细菌中不存在既有蛋白质又有核酸的结构C. 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D. 肺炎双球菌中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细胞生物均含核糖体,核糖体是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的。
【详解】T2噬菌体只含DNA,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B错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另外在细胞质的质粒中也有,故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大多数性状的基因,C错误;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的碱基组成为A、T、G、C,RNA的碱基组成为A、U、G、C,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故由G、C可分别组成两种核苷酸,而T、U 则均只能组成一种核苷酸,所以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B. 黑藻叶片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和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D.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充分研磨【答案】B【解析】【分析】1、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对于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体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详解】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A错误;黑藻为真核生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和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B正确;蚜虫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差,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和碳酸钙(保护叶绿素)进行充分研磨,D错误。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摩尔根第一个将基因定位在一条染色体上C.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D.摩尔根的实验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2.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①机体耗氧量降低①皮肤血管收缩①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是()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C.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4.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糖都是重要的动、植物能源物质B.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C.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5.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梨、甘蔗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都不需要加热C.脂肪的检测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D.蛋白质的检测中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6.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的B. 除吲哚乙酸外,苯乙酸、吲哚丁酸也是植物激素C.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得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无子番茄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7. 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电镜下可看到生物膜呈“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C.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一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膜脂能够运动2.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B.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体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D.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具有周期性3.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只含有四种色素B.有的植物细胞的液泡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色素C.叶绿体类囊体有巨大的膜面积,色素就位于膜上D.植物细胞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4.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下图所示);①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①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①类似处理。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①①①①①①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①多,①含生长素比①多B.①含生长素比①少,①含生长素比①多C.在①①①①小块中,①含生长素最多D.①①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①①中含生长素多5.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曲线图、数学方程式等。
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表现形式比数学方程式更直观B.图示曲线成立的前提是理想环境条件C.K值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D.防治害虫应在其种群数量达到a点后进行6. 下列各项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流感病毒、根霉﹑乳酸菌B.细菌、绿藻、衣原体C.蓝细菌﹑酵母菌、草履虫D.衣藻、变形虫、小麦7.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甘蔗、甜菜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实验B.检测脂肪的实验中必须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8. 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细胞增殖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B. 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内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 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D. 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冬季在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施用乙烯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的形成B.高浓度2,4D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不同浓度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不同D.给收获后的农产品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助于储存保鲜3. 下列关于果蝇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白眼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果蝇棒状眼的形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果蝇①号染色体上缺失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C.果蝇的①号染色体的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染色体倒位、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因而不会改变果蝇的性状4.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酶活性指的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B. 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C.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底物浓度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相等D. 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向右移动5.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 两分子氨基酸缩合成二肽需脱去2分子水C. 生物体中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作用D.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6. 牛通过吃草而获得了构建自身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那么下列对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 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C. 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 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7. 下面甲、乙两图为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乙都具有染色体B.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C.图甲为真核细胞,图乙为原核细胞D.图乙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图甲细胞不能8.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质量检测模拟(一)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B. 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 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不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D. 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有的还有S、Fe等,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C、H、O、N、P。
2、抗体能识别特异性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它们都具有特异性。
3、淀粉、糖原、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属于二糖,其中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
【详解】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抗体能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位点并在特定的位点发挥作用,载体只能识别和运输特定的物质,因此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A正确;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人体中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而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错误;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核酸(DNA、RNA)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D正确。
2.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它们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 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D. 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细胞兔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创伤弧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DNA结构为环状,没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核。
创伤弧菌进入人体体内繁殖作乱,与人之间为寄生关系。
【详解】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使生物适应某种对应的环境,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选项正确;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从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且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属于寄生关系,B选项正确;创伤弧菌细胞为原核生物,其DNA为环状结构,且没有染色体结构,人体细胞为真核生物细胞,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形成染色体,C选项正确;皮肤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不是特异性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D选项错误。
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D。
【点睛】生物之间存在寄生和共生关系,这两者之间容易造成混淆,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且会对寄生对象造成损害的关系为寄生;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的个体发生互相合作关系,双方获得益处。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对双方均有益处的共存关系。
3.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30个DNA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5条或30条【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后期含有30个DNA分子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体细胞含有15条染色体,含有该细胞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有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0条;但是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DNA分子数为30,则染色体数为15条,就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了。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其体细胞含有15条染色体,若该细胞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0条,D正确。
4.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团,不同的化学基团只有五碳糖B. 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是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向右C. 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 转录完成后,④不经过跨膜运输就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得,图示为DNA的转录过程,其中①是RNA聚合酶,②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③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④为mRNA。
【详解】由题意得,②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③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相同的化学基团是碱基和磷酸基团,不同的基团是五碳糖,A选项错误;由图可得①是RNA聚合酶,由图中mRNA产生的方向判断①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B选项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发生DNA转录,但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选项错误;真核细胞中,转录获得的mRNA经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该过程无需经过跨膜运输,D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结合图示的真核生物细胞内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有关遗传信息转录翻译的物质基础、过程、场所和条件等相关知识。
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
5.如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的示意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的影响的曲线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图甲所示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为向光侧,右侧为背光侧B. 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的弯曲部分,则琼脂块放置的位置可能偏右侧C. 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的弯曲部分,则左侧与右侧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的弯曲部分,且左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右侧生长素浓度为大于n 【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左侧细胞体积小,右侧细胞体积大,说明左侧细胞生长的慢,右侧细胞生长的快,导致植物向左弯曲生长。
由乙图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n时,促进生长;生长素浓度大于n点时抑制植物的生长;而生长素浓度为n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详解】若图甲所示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弯曲部分,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植物向光生长,因此左侧为向光侧,右侧为背光侧,A正确;由甲图可知胚芽鞘的右侧生长的快,所以右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左侧,则可能是在胚芽鞘右侧放置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B正确;若甲为根向地生长弯曲部分,则左侧为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右侧为背地侧,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若甲为茎背地生长弯曲部分,且左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m,则右侧生长的快为近地侧,其生长素浓度应该小于n,D错误。
6.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
m1与m3的比值为1:2。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 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B. 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 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D. 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种群数量增长的S曲线的一部分,GH段种群数量维持不变,说明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m3为该种群的K值;而m1与m3的比值为1:2,说明m1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m1为K/2,因此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A正确;在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即让种群维持高速增长,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减缓与其他鱼的竞争或减少其他鱼对其的捕食,鲤鱼的K值可能会大于m3,C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在E点后逐渐减小,D正确。
7.某同学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
图甲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装置乙中黑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细胞结构,①~⑤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④代表______,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a产生的③进入b中利用,需跨过______层生物膜(不考虑③出细胞再进细胞);(2)有同学认为乙实验不够严谨,作了两处修改。
Ⅰ.在光源和广口瓶之间放上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为排除环境因素导致的有色液滴的移动,应设置对照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丙酮酸 (2).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 5 (4). 排除光源升高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5). 用等量死亡黑藻代替活黑藻,其他条件不变【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细胞器a吸收光照,将①②转变成葡萄糖,且①来自于液泡,②来自于细胞外,可推知细胞器a是叶绿体、①是水分子、②是二氧化碳;K+在⑤协助下进入细胞中,可推知⑤是ATP;三碳糖在d细胞质基质中通过一系列过程变成④,并加入b与③生成①②,可推知细胞器b是线粒体、③是氧气、④是丙酮酸。
装置乙二氧化碳缓冲液的存在可以不考虑二氧化碳的体积变化,则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动;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有色液滴左移。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④是丙酮酸;结构a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③是氧气,产生于a叶绿体,消耗于b是线粒体,因此氧气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需要经过5层生物膜(类囊体薄膜、叶绿体的内外膜、线粒体的内外膜)。
(2)Ⅰ.在光源和广口瓶之间放上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柱,可以排除光源升高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Ⅱ.为排除环境因素导致的有色液滴的移动,应设置对照实验,用等量死亡黑藻代替活黑藻,其他条件不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再找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甲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物质的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并能够乙图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液滴移动情况。
8.胰岛素在细胞内合成后借助囊泡进行分泌。
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分泌途径,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