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一、信息安全管理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当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

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入适当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1.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3.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

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

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

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等。

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

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4、资产、威胁、脆弱点、风险、影响资产:资产是指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包括:物理资产、信息/数据、软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人员、无形资产。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的安全。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重要性、挑战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指的是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和全面的保护与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

它涉及到安全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漏洞管理、事件响应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等多个方面。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隐私和敏感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和机构的隐私和敏感数据面临着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

信息安全管理可以帮助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防止其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2. 维护商业信誉和声誉:对企业而言,信息安全管理是维护商业信誉和声誉的重要手段。

若企业的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

3. 遵守法律和法规:信息安全管理是企业履行法律和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些关键行业和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保护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信息。

三、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1. 技术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攻击、病毒传播和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信息安全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应对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2. 人员挑战:信息安全管理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人员来负责。

但是,信息安全人才的供应相对紧张,企业往往难以招募到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3. 管理挑战: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

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信息安全管理可能面临很大的管理挑战。

四、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安全策略:企业和个人应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安全策略,明确安全目标和措施,为信息安全管理打下基础。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1、信息安全定义: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至破坏、更改和泄露;2、信息安全的内容: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3、信息安全管理是通过维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来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的一项体制,是对信息安全保障进行指导、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方针和策略;组织安全;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运行与操作安全;访问控制;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安全事故管理;业务持续性;符合性;5、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基础支撑技术:密码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理论;被动防御技术:IDS、密罐、数据备份与恢复;主动防御技术:防火墙、VPN、计算机病毒查杀;面向管理的技术:安全网管系统、网络监控、资产管理;6、建立ISMS的步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7、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的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的方法和手段所构成的体系;8、ISMS的作用:强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规范组织信息安全行为;促使管理层贯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关键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维持竞争优势;确保业务持续开展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使组织的生意伙伴和客户对组织充满信心;如果通过体系认证,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与信任度;9、三种基本测评方法:访谈Interview、检查Examine、测试Test1访谈的对象是人员;典型的访谈包括:访谈信息安全主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和用户等;工具:管理核查表checklist;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使用‘访谈’方法进行测评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信息系统的全局性包括局部,但不是细节、方向/策略性和过程性信息,一般不涉及到具体的实现细节和具体技术措施;对管理要求,访谈的内容应该较为详细和明确的;2检查包括:评审、核查、审查、观察、研究和分析等方式;检查对象包括文档、机制、设备等;工具:技术核查表checklist;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检查’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较为详细的机制配置和运行实现;对管理要求,‘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规范性要求检查文档;3测试包括:功能/性能测试、渗透测试等;测评对象包括机制和设备等;测试一般需要借助特定工具:扫描检测工具、网络协议分析仪、攻击工具、渗透工具;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信息系统当前的、具体的安全机制或运行的有效性或安全强度;对管理要求,一般不采用测试技术;1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步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1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要素:资产、威胁、脆弱点资产Asset就是被组织赋予了价值、需要保护的有用资源;资产、威胁、脆弱点之间的关系略;12、基本风险评估又称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ment,是指应用直接和简易的方法达到基本的安全水平,就能满足组织及其业务环境的所有要求;详细风险评估要求对资产、威胁和脆弱点进行详细识别和评价,并对可能引起风险的水平进行评估,这通过不期望事件的潜在负面业务影响评估和他们发生的可能性来完成;联合风险评估首先使用基本风险评估,识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具有潜在高风险或对业务运作来说极为关键的资产,然后根据基本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资产分成两类;13、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点识别等工作;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包括风险的影响分析、可能性分析以及风险的计算等,具体涉及到资产、威胁、脆弱点、当前安全措施的评价等;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主要工作是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14、某企业有三个网络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均定性划分为低1、中2、高3三个等级;PO、PD均划分为5级,并赋予以下数值:很低0.1、低0.3、中0.5、高0.7、很高0.9;请完成该企业网络系统的风险计算结果表;15.、风险计算:风险可形式化的表示为R=A,T,V,其中R表示风险、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点;相应的风险值由A、T、V的取值决定,是它们的函数,可以表示为:VR=RA,T,V=RLA,T,V,FA,T,V其中,LA,T,V、FA,T,V分别表示对应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它们也都是资产、威胁、脆弱点的函数,但其表达式很难给出;而风险则可表示为可能性L和影响F的函数,简单的处理就是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与安全事件的影响F相乘得到风险值,实际就是平均损失,即VR= LA,T,V×FA,T,V;16、人员安全审查:人员审查必须根据信息系统所规定的安全等级确定审查标准;关键的岗位人员不得兼职,并要尽可能保证这部分人员安全可靠;人员聘用要因岗选人,制定合理的人员选用方案;人事安全审查是指对某人参与信息安全保障和接触敏感信息是否合适,是否值得信任的一种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方面;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程度;身体状况;17、物理安全边界是指在信息系统的实体和环境这一层次上建立某种屏障;18、系统安全原则:1.保护最薄弱的环节:系统最薄弱部分往往就是最易受攻击影响的部分;在系统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应首先消除最严重的风险;2.纵深防御:纵深防御的思想是,使用多重防御策略来管理风险;“纵深防御”所提供的整体保护通常比任意单个组件提供的保护要强得多;3.保护故障:及时发现故障、分离故障,找出失效的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解决故障; 4.最小特权:最小特权策略是指只授予主体执行操作所必需的最小访问权限,并且对于该访问权限只准许使用所需的最少时间;5.分隔:分隔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将系统分成尽可能多的独立单元,那么就可以将对系统可能造成损害的量降到最低;19、最小特权原则一方面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保证了所有的主体都能在所赋予的特权之下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操作;另一方面,它只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限制了每个主体所能进行的操作;20、程序测试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确定程序的正确性,另一个是排除程序中的安全隐患;程序测试:恢复测试、渗透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21、工作版本:是正处于设计进行阶段的版本,是在设计者开发环境中正在进行设计开发的版本,是还不能实用的或还没有配置好的版本;因此它是当前设计者私有的,其他用户不能被授权访问;工作版本常存在于一个专有开发环境中,并避免它被其他开发引用;提交版本:是指设计已经完成,需要进行审批的版本;提交版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不允许删除和更新,只供设计和审批人员访问;其他人员可以参阅提交版本,但不能引用;发放版本:提交版本通过所有的检测、测试和审核人员的审核和验收后,变为发放版本;发放版本又称为有用版本,有用版本也可能经过更新维护,形成新的有用版本;还要对正在设计中的版本和发放版本进行区别,版本一旦被发放,对它的修改就应被禁止;发放后的版本应归档存放,这时不仅其他设计人员,即使版本的设计者也只能查询,作为进一步设计的基础,不能修改;冻结版本:冻结版本是设计达到某种要求,在某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版本;22、信息安全事件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由单个的或一系列的有害或意外信息安全事态组成,它们具有损害业务运作和威胁信息安全的极大的可能性;信息安全事态information security event是指系统、服务或网络的一种可识别的状态的发生;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就是通过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和弱点、建立安全事故职责和程序、收集证据、总结信息安全事故以便从安全事故中学习经验等对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对信息系统弱点进行纠正和改进;应急响应Incident Response:指一个组织为应对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和损失中恢复;23、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起因、表现、结果等的不同,信息安全事件可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其他信息安全事件24、灾难恢复:指在发生灾难性事故的时候,能利用已备份的数据或其它手段,及时对原系统进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业务的连续性;25、灾难恢复一般步骤:1恢复硬件;2重新装入操作系统;3设置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置、系统、用户设置;4重新装入应用程序,进行系统设置;5用最新的备份恢复系统数据;26、在制定灾难恢复策略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保护完整的系统配置文档;二是根据业务需要决定数据异地存储的频率;三是保护关键业务的服务器;灾难恢复最重要的是建立异地存储备份中心;数据备份的最终目的就是灾难恢复,一旦系统遭到攻击或因自然因素导致数据的破坏或丢失,灾难恢复可以最大程度恢复系统,保证系统的可用性;27、应急响应的组织分类:第一类是网络服务提供上的TRT组织;第二类为企业或政府组织的的IRT组织;第三类是厂商IRT组织;第四类为商业化的IRT,面向全社会提供商业化的安全救援服务;第五类是一些国内或国际间的协调组织;28、应急响应的流程:事件通告、事件分类分级、应急启动、应急处置、恢复顺序、恢复规程;具体内容略;29、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安全事管理过程、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及信息安全灾难恢复30、常用的备份策略: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和综合型完全备份;具体内容略;31、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由管理、业务、技术和行政后勤人员组成,分为灾难领导小组、灾难恢复规划实施组合灾难恢复日常运行组;其中,实施组的人员在任务完成后为日常运行组的成员;重点:信息安全组织、人员安全、物理和环境的安全、访问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应急响应重中之重、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要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策略、风险评估的计算ISMS实施模型和实施过程;测评认证的方式方法法规体系的一些条例信息安全的内涵已从传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扩展到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靠性、可控性和真实性等更多领域;。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用7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进步,企业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推进,企业信息的脆弱性也日益暴露。

如何规范日趋复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如何进行信息风险评估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不受侵害,已成为当前行业实现信息化运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前言:企业的信息及其安全隐患。

在我公司,我部门对信息安全做出整体规划:通过从外到内、从广义到狭义、从总体到细化、从战术到战略,从公司的整体到局部的各个部门相结合一一剖析,并针对信息安全提出解决方案。

涉及到企业安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A. 技术图纸。

主要存在于技术部、项目部、质管部。

.B. 商务信息。

主要存在于采购部、客服部。

C. 财务信息。

主要存在于财务部。

D 服务器信息。

主要存在于信管部。

E 密码信息。

存在于各部门所有员工。

针对以上涉及到安全的信息,在企业中存在如下风险:1 来自企业外的风险①病毒和木马风险。

互联网上到处流窜着不同类型的病毒和木马,有些病毒在感染企业用户电脑后,会篡改电脑系统文件,使系统文件损坏,导致用户电脑最终彻底崩溃,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些木马在用户访问网络的时候,不小心被植入电脑中,轻则丢失工作文件,重则泄露机密信息。

②不法分子等黑客风险。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行窃、行骗等,他们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编译有特定功能的木马插件,经过层层加壳封装技术,用扫描工具找到互联网上某电脑存在的漏洞,绕过杀毒软件的追击和防火墙的阻挠,从漏洞进入电脑,然后在电脑中潜伏,依照不法分子设置的特定时间运行,开启远程终端等常用访问端口,那么这台就能被不法分子为所欲为而不被用户发觉,尤其是技术部、项目部和财务部电脑若被黑客植入后门,留下监视类木马查件,将有可能造成技术图纸被拷贝泄露、财务网银密码被窃取。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作好信息管理,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资源的运作成效,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关于信息的定义:1.行政信息:本校所有用于行政目的的书面材料、电子邮件、文件和传真。

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传和发布、文本管理、数据管理和文件管理。

非核心人员不得传递和带走属于日常管理且单独分类的信息。

2.市场信息:用于学生的文件、传真、电话和文件;申请电话记录、报价单、合同、方案设计等原始资料、电子资料、文件、报告等。

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学生信息、文字记录、数据收集与分析、业务文档准备等方面。

属于企业管理。

第三条信息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执行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以提高我校效益和管理效率,服务于全校总体的经营管理为宗旨。

第四条信息管理工作要贯彻“提高效率就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方针,细致到位,准确快速,在学校经营管理中降低信息传达的失误失真延迟,有力辅助行政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执行。

第五条总校及其下属工作点和机构的信息工作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信息管理机构与相关人员第六条学校信息室,以及各信息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人员。

第七条各科部依据《行政管理条例》负责相关行政信息的日常管理。

信息管理根据业务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电脑技术人员、文员。

第八条学校信息室负责我校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所有信息的汇总和档案管理。

对全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

第九条各科部负责人主要负责行政信息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信息室信息专员,主要负责市场信息的系统化、专业化管理。

企业信息专员分为行政信息和市场信息两个岗位。

企业信息专员主要职责如下:1、执行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决议,参与编制总经理办公室主持的信息管理制度。

(行政信息专员)2、在业务中心总监指挥下,负责市场经营中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市场信息专员)3.与行政部共同处理日常工作中与事业单位相关的行政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及其运营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组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政策、标准、程序和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减少信息系统遭受威胁和攻击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应对能力。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1. 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防止未经授权的泄露和窃取。

2. 保证信息资产的完整性:防止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等过程中被篡改、损坏或丢失,保障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

3. 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提供所需的服务,防止因信息系统故障或攻击而导致服务中断。

4. 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减少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各方面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和法律措施,从多个维度来保障信息的安全。

2. 风险管理原则: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与组织的业务需要保持平衡。

3. 安全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各项安全控制措施的设计与实施都应以保证安全为前提。

4. 合规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保持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四、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

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维护组织的声誉与利益: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可以保护组织的商业秘密和核心竞争力,防止商业机密泄露,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_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

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涉及公司机密或重要的信息文件,所有人员需进行必要加密并妥善保管;若因保管不善,导致公司信息资料的外泄及其他损失,将由其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2.3文件移动严禁任何人员以个人介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将公司的文件资料带离公司。

简述信息安全管理

简述信息安全管理

简述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为防止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未许可的访问、篡改或泄露,采取的系统性的管理行为。

它旨在确保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损坏和不正当使用的情况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包括有关安全准则、安全政策、安全体系结构、安全认证、安全操作标准和安全审计等内容。

安全准则是经过讨论、确定和审批的具体行为要求,用于支持管理活动,其中安全政策是组织定义的指导管理行为的总体声明,而安全体系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职责和责任范围。

安全认证是指为保证信息安全发挥作用,经过认证认可的安全程序,它将授权特定的用户对特定的系统进行访问、编辑和管理等功能的技术和操作程序组成。

安全操作标准,是指组织对用户有责任遵守的具体操作行为,以确保信息安全,而安全审计是指为确定组织是否正确遵守安全政策和操作标准而进行的系统化审计和报告程序。

从上述可以看出,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有助于维护组织信息安全,确保其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它需要不断改进,以应对新的技术和非技术威胁,以及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损坏和不正当使用的新的组织行为和运作风格。

- 1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作为信息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论和规范,旨在确保组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实施步骤和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概念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是指组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建立和维护的一系列政策、规程、过程、技术和措施,旨在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

ISMS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和保护信息,预防和减少信息泄露和安全漏洞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实施步骤1. 制定政策与目标:组织应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明确信息安全的政策和目标,并将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结合。

这些政策和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测量的,能够为其他步骤提供指导。

2. 风险评估与控制:通过风险评估,组织可以确定其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最小化或消除这些威胁。

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包括信息资产的价值评估、威胁的概率评估和影响的评估。

3. 资源分配与培训:组织需要为ISMS分配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组织还需培训员工,提高其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ISMS所需的工具和技术。

4. 持续改进:ISMS应作为组织的持续改进过程的一部分,持续评估、监控和改进ISMS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管理评审,以确保ISMS的运行符合预期,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重要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实施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ISMS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信息资产的安全性。

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可以控制和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保护关键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ISMS可以帮助组织合规。

随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加强,组织需要确保其信息安全管理符合相应的法规要求。

ISMS 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符合法规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来满足法规的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和管理,防止其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披露、修改、破坏、中断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个人用户都需要重视信息安全管理。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

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等都可能给个人和机构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信息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信息安全管理可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提供持续的信息保护措施,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全面覆盖企业的所有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网络设施等,以确保全方位的保护。

2.风险管理原则: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合理分配资源,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合规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也要关注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合规性。

4.综合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多种手段,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三、信息安全管理的框架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以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1.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脆弱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防护措施。

2.安全政策与标准:制定并完善企业的安全政策和标准,明确各项安全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并向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3.组织管理和责任划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小组,明确各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4.物理安全与技术安全:加强对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通用21篇)

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通用21篇)

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通用21篇)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11.开展信息安全相关的监管报送、内控自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自查等工作;2.依据信息系统开发、运维等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评估信息安全相关风险,推动信息安全相关制度及流程不断优化和完善;3.根据内外部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要求,编写或收集整理相关文字材料,监督推动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4.按季度出具公司信息安全运营情况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或隐患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整改;5.开展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相关培训工作,推动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水平不断提升;6.跟踪了解监管部门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最新要求,制定应对措施和计划,推动落实监管要求;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21、负责ip地址报备事宜。

2、 icp备案通知、答疑、审核和提交、注销和取消事宜。

3、公安备案通知、答疑和核查事宜。

4、负责违法、违规群处置工作,按监管部门要求提供资料、及时处置,内部沟通协调。

5、负责审批收入合同、邮件特批、针对备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关注社会敏感事件并及时内部沟通提供有效建议,为其他部门提出的和信息安全有关的`问题进行答疑。

6、负责重保期间配合监管部门的各项检查工作、对内、外的沟通协调,重保值守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31.根据信息安全总体战略和规划,参与起草和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参与完善信息安全策略、控制措施及信息安全技术标准;2.参与信息系统安全架构设计和风险评估(如系统底层结构、业务数据流向、应用逻辑等);3.配合行内/行外的安全审计,负责对内部、分支机构、第三方的信息安全检查;4.参与保障网络、数据、系统安全,指导安全加固,协助进行代码安全审核;负责信息安全事件应对处理,组织监控事件的`分析、整改工作;5.负责长期关注最新的安全动态和漏洞信息,并协助修复漏洞并跟进漏洞的修复进度6.负责信息系统例行安全检查、漏洞跟踪处理、解决方案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41、负责落实监管部门和公司有关信息安全及科技风险管理要求;2、负责制订、落实公司信息安全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3、建立健全公司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系统和数据的备份、恢复机制,完善数据加密手段,落实系统三防(防篡改、防攻击、防泄露)安全措施;4、监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隐患,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积极预防及处理信息安全事件;5、指导网络硬件、软件开发等技术人员,实现符合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标准或产品;对待上线软件进行安全检测,定期对公司网络、服务器及应用进行渗透测试;6、负责研究跟踪最新信息科技安全动态,掌握运用有效的网络攻防技术;7、负责员工信息安全及科技风险教育培训。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审计:定期检查和 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状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 案,应对信息安全事件
风险评估:定期评估信息 系统的安全风险,采取相
应措施降低风险
3
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的维护与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控与审计
01
监控范围:信 息系统、网络、 数据、人员等
02
监控方法:定期 检查、实时监控、 风险评估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
目录
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0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0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维护与改进
1
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概述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 系统化的方法,用于管理 组织内的信息安全风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包括一系列的政策和程 序,以确保组织的信息安 全得到有效的保护。
05
整改措施:针对调查分析结果, 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信息安全水 平
02
及时报告:发现信息安全事件后, 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 急预案
04
调查分析: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 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和漏洞
06
总结与反馈:对信息安全事件的 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反馈给相关 部门,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谢谢
实施安全措施:根据安全 策略,实施相应的安全措 施,如安装防火墙、加密 软件、身份验证系统等。
定期审查和更新:定期审 查和更新信息安全策略,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 势和需求。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
访问控制:限制对敏感 信息的访问权限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信 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密技术:对敏感信息 进行加密处理
03 提高企业信誉:展示企业对信 息安全的重视和承诺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措施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管理活动,旨在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为了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组织应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政策,明确安全目标和要求,使所有员工都知道自己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据相关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风险评估、信息资产管理、安全事件管理、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3. 强化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访问权限管理、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敏感信息资源。

4.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安全网关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安全威胁。

5. 加密与解密:对于重要的敏感信息,使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定期备份与恢复:及时备份重要的信息资源,并制定可行的、完善的灾备计划,以便在系统故障、数据丢失或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

7. 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测:通过安全审计和事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8.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系统,防范各类威胁。

9. 建立安全合作与信息共享机制:与合作伙伴、行业机构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同时,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社区,及时分享和获取安全信息。

10. 不断更新和改进:及时关注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技术发展,更新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以适应不断演变的安全环境。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措施包括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强化访问控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密与解密、定期备份与恢复、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测、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建立安全合作与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不断更新和改进。

这些措施综合起来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确保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

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

信息安全是组织保护信息资产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干扰和不当修改的管理方法。

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业务连续性、保护客户隐私和维护声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信息安全政策,为信息安全提供指导和规范。

该政策应涵盖对信息资产的分类、访问控制、密码策略、数据备份和恢复、网络安全、员工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要求。

信息安全政策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变化的威胁和技术环境。

2. 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应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和评估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并确定其严重性和可能性。

组织可以采用技术控制、物理控制、组织控制和法律控制等多种手段来管理风险,以减少潜在威胁的影响。

3. 确保网络安全:组织应采取措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这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IDS/IPS)、安全认证和加密等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组织还应建立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访问控制、网络监控和事件响应等。

4. 加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组织应加强对信息系统和资源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这可以通过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身份验证、分配权限和角色管理、实施访问审计和监控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和系统资源,从而减少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5. 定期备份和恢复:组织应定期备份重要的信息资产,并建立有效的恢复机制。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位置,并进行定期测试和验证。

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组织可以迅速恢复业务功能并减少停机时间。

6.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组织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

员工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他们需要了解和遵守信息安全政策和最佳实践。

培训可以涵盖如识别网络钓鱼、保护密码和敏感信息、使用安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7. 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测:组织应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测机制,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存储,而信息安全管理就成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信息系统中,为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策略、技术和方法的综合体。

其目的是通过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

信息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物理层面的设备安全、网络层面的防火墙和安全控制、应用层面的访问控制和加密等。

它需要全面而系统地管理信息的安全风险,并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维护隐私和保护敏感信息: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和企业都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敏感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并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2. 防止信息泄漏和篡改:信息泄漏和篡改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破坏个人和企业的声誉。

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此类风险。

3. 保证信息可用性:信息安全管理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避免由于安全问题导致的信息系统瘫痪,从而保证信息的及时可用。

4. 遵守法律和行业规范:不同国家和行业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安全管理来确保自身合规,避免被罚款或承担法律责任。

三、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1. 制定信息安全策略:企业应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策略,明确安全目标和主要责任人,并建立合理的安全政策、流程和管理制度。

2. 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需要对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如设立防火墙、安全审计和加密等。

3.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的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教育员工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

4. 建立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一、信息安全管理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当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

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入适当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1。

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3.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

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

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等.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4、资产、威胁、脆弱点、风险、影响资产:资产是指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包括:物理资产、信息/数据、软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人员、无形资产。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信息安全管理第一章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第 2 页目 录Contents Page01信息安全管理的产生背景02 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03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04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本章介绍信息安全管理的产生背景、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现状,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规范。

Ø本章重点: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

Ø本章难点: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1.1 信息安全管理的产生背景 信息安全管理是随着信息和信息安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资产,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具有易传播、易扩散、易损毁的特点,信息资产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和容易受到损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组织在业务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因信息安全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严重。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可以理解为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

信息是通过施加于数据上的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定含义。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其概念的阐述都会有所不同。

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现代信息系统,其安全定义较为明确,即保护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为偶然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安全发展过程及阶段(1)通信保密时代:二十世纪40-50年代u 时代标志:1949香农发表的《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2)计算机安全时代:二十世纪70-80年代u 时代标志:《可信计算机评估准则》(TCSEC)(3)网络安全时代:二十世纪90年代(4)信息安全保障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n时代标志:《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安全是指通过采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密钥技术等安全技术和各种组织管理措施,来保护信息在其生命周期内的产生、传输、交换、处理和存储的各个环节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不被破坏。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通用12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包括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标准和中核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定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包括机房、网络设备、软件、网络线路、用户终端等内容。

第三条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要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加强检查、落实制度”的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规定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实施、测评审查与审批和验收;未通过国家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公司法人代表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落实,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保障,督促检查领导责任制落实。

第七条公司保密委员会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一)建立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二)协调处理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问题,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第八条成立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保密办、科技信息部(信息化)、党政办公室(密码)、财会部、人力资源部、武装保卫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在公司党政和保密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协调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安全管理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当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

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入适当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1.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3.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

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

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

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等。

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

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4、资产、威胁、脆弱点、风险、影响资产:资产是指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包括:物理资产、信息/数据、软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人员、无形资产。

威胁:威胁是可能对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潜在原因。

威胁有潜力导致不期望发生的事件发生,该事件可能对系统或组织及其资产造成损害。

脆弱点:脆弱点是一个或一组资产所具有的,可能被威胁利用对资产造成损害的薄弱环节。

风险:风险是指威胁利用利用一个或一组资产的脆弱点导致组织受损的潜在,并以威胁利用脆弱点造成的一系列不期望发生的事件(或称为安全事件)来体现。

影响:影响是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点导致不期望发生事件的后果。

5、风险评估方法分为哪几种?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分为:基本风险评估、详细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

基本风险评估:优点:(1) 风险分析和每个防护措施的实施管理只需要最少数量的资源,并且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花费更少的时间和努力;(2) 如果组织的大量系统都在普通环境下运行并且如果安全需要类似,那么很多系统都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基线防护措施而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缺点:(1)基线水平难以设置,(2)风险评估不全面、不透彻,且不易处理变更。

详细风险评估:优点: (1) 有可能为所有系统识别出适当的安全措施;(2) 详细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安全变更管理。

缺点: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专业知识。

6、请写出风险计算公式,并解释其中各项所代表的含义。

风险可形式化的表示为R=(A,T,V),其中R表示风险、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点。

相应的风险值由A、T、V的取值决定,是它们的函数。

可以表示为:VR=R(A,T,V)=R(L(A,T,V),F(A,T,V))。

其中,L(A,T,V)、F(A,T,V)分别表示对应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它们也都是资产、威胁、脆弱点的函数,但其表达式很难给出。

而风险则可表示为可能性L和影响F的函数,简单的处理就是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与安全事件的影响F相乘得到风险值,实际就是平均损失,即VR=L(A,T,V)×F(A,T,V)7、风险评估文件由哪些主要文档组成?包括:(1)风险评估计划;(2)风险评估程序;(3)资产识别清单;(4)重要资产清单;(5)威胁列表;(6)脆弱点列表;(7)已有安全措施确认表;(8)风险评估报告;(9)风险处理计划;(10)风险评估记录。

8、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试进行比较。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功效评分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综合指数法通过计算各评价对象对每个指标折算指数值来实现不同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并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综合指数值。

功效评分法通过功效系数来实现不同指标的无量纲化,然后在利用其他方法来确定功效权值,如均权法、层次分析法、离差权法等。

TOPSIS法根据计算与最优对象越近,相应评价对象越优。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多指标的复杂评价系统,由于指标多,数据处理相当复杂,由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适当简化。

聚类分析法是解决“物以类聚”,解决事务分类的一种数学方法。

它是在没有或不用样品所述类别信息的情况下,依据对样品采集的数据的内在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样品间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对样品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9、常用的定性与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典型的定性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有风险矩阵测量、威胁分级法、风险综合评价等。

定量方法主要有基于期望损失的风险评估方法与基于期望损失效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等。

定量的方法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的区分“高损失、低可能性”及“低损失、高可能性”两种不同安全事件的风险。

定性方法一般基于一定的定量方法,在定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裁剪和简化。

三、无四、物理安全1、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应当从哪些方面来保证环境条件防盗、防毁、防电磁泄漏、从温度和湿度、空气含尘度、噪声、电磁干扰、供电等方面来保证环境条件。

2、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交叉使用;内部介质非法带出使用,造成数据外泄;无介质操作行为记录;单位对涉密的USB存储介质无管理台帐,底数不清;没有对介质的全部流通过程(购买、使用、销毁)进行监控和管理;交叉感染。

3、电磁泄漏的技术途径有哪些?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传导发射抑制计算机中信息泄露的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电子隐蔽技术,二是物理抑制技术。

电子隐蔽技术主要是用干扰、调频等技术来掩饰计算机的工作状态和保护信息;物理抑制技术则是抑制一切有用信息的外泄。

4、信息系统的记录按其重要性和机密程度可以分为哪几类?一类记录——关键性记录;二类记录——重要记录;三类记录——有用记录;四类记录——不重要记录。

5、简述计算机机房安全等级的划分。

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该类机房放置需要最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系统和设备。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它的安全性介于A类和C类之间。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该类机房存放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般性系统。

6、信息安全人员的审查应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检查每位人员所拥有的访问权水平;检查对最小特权原则的符合程度;所有账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管理授权是否处于更新状态;是否完成所需的培训。

7、人员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多人负责原则,即每一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2人或多人在场。

2、任期有限原则,任何人最好不要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以保持该职务具有竞争性和流动性。

3、职责分离原则,处于对安全的考虑,科技开发、生产运行和业务操作都应当职责分离。

8、职员授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职员定岗;用户管理;承包人管理;公众访问管理;相关费用。

五、信息系统安全审计1、什么是信息安全审计,它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功能?信息安全审计是对信息系统的各种事件及行为实行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并针对特定事件及行为采取相应响应动作。

信息安全审计的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包括取证、威慑、发现系统漏洞、发现系统运行异常等。

2、CC在安全审计方面有哪些要求?我国国标GB17859又有什么要求?CC标准基于安全功能与安全保证措施相独立的观念,在组织上分为基本概念、安全功能需求和安全保证需求三大部分。

CC中,安全需求都以类、族、组件的层次结构形式进行定义。

我国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定义了五个安全等级,从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开始有了对审计的要求,它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TCB)可以记录以下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它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事件。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在第二级的基础上,要求对于客体的增加和删除这类事件要在审计记录中增加对客体安全标记的记录。

另外,TCB也要审计对可读输出记号(如输出文件的安全标记)的更改这类事件。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的审计功能要求与第三级相比,增加了对可能利用存储型隐蔽通道的事件进行审计的要求。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在第四级的基础上,要求TCB能够监控可审计安全事件的发生与积累,当(这类事件的发生或积累)超过预定阈值时,TCB能够立即向安全管理员发出警报。

并且,如果这些事件继续发生,系统应以最小的代价终止它们。

3、试比较集中式安全审计与分布式安全审计两种结构。

安全审计可分为集中式安全审计和分布式安全审计。

集中式体系结构采用集中的方法,收集并分析数据源(网络各主机的原始审计记录),所有的数据都要交给中央处理机进行审计处理。

分布式安全审计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分布式网络的安全审计,其二是采用分布式计算的方法,对数据源进行安全审计。

集中式的审计体系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由于事件信息的分析全部由中央处理机承担,势必造成CPU、I/O以及网络通信的负担,而且中心计算机往往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如针对中心分析系统的攻击)。

另外,对现有的系统进行用户的增容(如网络的扩展,通信数据量的加大)是很困难的。

(2)由于数据的集中存储,在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中,有可能因为单个点的失败造成整个审计数据的不可用。

(3)集中式的体系结构,自适应能力差,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更改配置。

通常,配置的改变和增加是通过编辑配置文件来实现的,往往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以使配置生效。

因此,集中式的体系结构已不能适应高度分布的网络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