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吸热和散热
四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冷和热(作业)
第二单元冷和热(作业)第一课冷热与温度一、填空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其温度下降的规律是是(先快后慢,逐渐降低)。
二、简答1、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答(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三、根据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的曲线图热水降温曲线图70 ↑(温度℃)第二课热的传递一、填空二、简答题1.什么叫传导?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2.什么叫对流?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3.什么叫辐射?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三、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或打火机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第三课加热和冷却一、填空1、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3、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了(空气温度计)。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示4、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汽车设计(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F、双曲主动齿轮直径及螺旋角大,相啮合齿的当量曲率半径大,↓σ j
G、双曲主动齿轮β1 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可少 H、主动齿轮大,加工刀具寿命长 I、布置: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下方:↓万向节传动高度,↓车身高度,↓地板高。
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上方:↑离地高度(贯通式驱动桥) 3) 缺点
A、纵向滑动使损失↑,η↓ B、抗胶合能力低,要特种润滑油 4)应用:广泛,i>4.5 且尺寸限制时,双曲
i<2,弧齿锥齿轮 2 < i < 4.5,弧齿锥齿轮和双曲两均可 (三)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 1、主动锥齿轮支承: 1)悬臂式(图 5-14 a) A、结构特点: a、圆锥滚子轴承大端向外,(有时用圆柱滚子轴承) b、为↑支承刚度,两支承间的距离 b 应>2.5a(a 为悬臂长度) c、轴颈 d 应≮a d、左支承轴颈比右大 B、优缺:结构简单,刚度差 C、用:传递转矩小的 2)跨置式(图 5-14 b) A、结构特点: a、两端均有支承(三个轴承)→刚度大,齿轮承载能力高 b、两圆锥滚子轴承距离小→主动齿轮轴长度↓,可减少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总体布置 c、壳体需轴承座→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 d、空间尺寸紧张→ B、用:传递转矩大的 2、从动锥齿轮支承(图 5-14 c)
四科级科学作业习题
6、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7、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根据气体的()现象于1603年造出了()温度计。
8、在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设计了()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
6、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7、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8、体积变大叫体积膨胀,体积变小叫体积收缩。()
三、快乐选择。
1、壶中的水还没有烧开,水往外溢的原因是()。
A、水受热体积变大B、壶中的水增多了C、热水把水挤了出来
2、把同一只装有柴油的玻璃管分别放入热水和凉水中,()是在热水中的情况。A、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B、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7、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
8、报纸、棉布是热的良导体,因为它们能很快将热量吸收并储存起来,所以冬天穿棉衣(布做的)就感到非常暖和。( )
三、快乐选择。
1、冬天,人们在野外烤火时,火堆的热主要是通过()方式传递给人们。
A、传导B、对流C、辐射D、三种方式全有
2、煤场里到处是煤碳,夏天的晴天里走煤场时会感到(),这是因为煤场里()A、煤是黑色的,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也多
7、用水壶烧水,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部比较冷的水会(),通过热水和冷水的()流动,使全部的水逐渐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1-1 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占据一定的(空间)。
4、一只空的玻璃杯里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空气).5、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有哪些?答:用注射器抽空气后注入水中;用塑料袋兜空气。
6、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去。
7、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答:纸团不会,因为杯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8、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
因为瓶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把瓶子刺破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9、怎样证明饼干、砖头、羽绒被里面有空气?答:把饼干、砖头、羽绒被放进水中,看到有冒气泡,这就证明了它们里面有空气。
10、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试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观察到的现象是小棍不平衡了。
说明空气有质量。
11、让吃饱的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答:感到空气吹到了脸上。
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
12、用手压“气垫”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这个实验说明了在密闭的空间里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3、说说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无色、无气味、无味道、无一定形状、都是透明的,都具有流动性,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点:水不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14、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给自行车打、给篮球充气、玩空气枪。
1-2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是(热气球)。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答: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吸热与散热1、实验一: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8、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性质1、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 用塑料袋兜空气)。
2、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弄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
3、把两只气球掉在小棍上,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看到(另一端下沉),说明(空去有质量) 。
4、解开吹满气的气球的绳子,对着自己的脸你有(空气流过)感觉,说明(流动)。
5、用手压气垫有(松软)感觉,怎样解释这种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水和空气相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缩空气:(给车轮胎充气)(给篮球充气)(玩空气枪)等。
8、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1、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3举例说明热空气的用途:(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187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就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三、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主要的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3、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4怎样制取二氧化碳?答:在一只瓶里放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XXX《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题第一单元: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元。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丈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整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降落,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体式格局称为(对流)。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4吸热和散热-附知识点梳理(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4.吸热和散热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2.组织学生讨论:(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实验前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2.学生分小组讨论。
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
各自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四上科学二单元练习题
答: 深色物体吸热快。浅色物体吸热慢。
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弹性 2.“水火箭“是利用了空气的 3.冷空气总要向 4.空气是由 多 大 。
飞上天的。
热
的地方流动,这样就形成了风。
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支持燃
7.气体和液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8.木头是不能传递热的。 (
(
×
)
)
×
3.加热和冷却
一、填空题: 1.糖受热后 熔化 成液体,冷却后又 凝结 成固体。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膨胀 ,冷却时,体积 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 热胀冷缩 。 会
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 干冰 气体的状态。 在室温时又变回 的固体,
3.曲线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水温的( B )。 A.具体数值 B.变化趋势 C.测量次数 4.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冬天没有温度 B.夏天的井水温度比冬天低 C.人体温度不随季节变更而变化 5.烧开的沸水是( C )℃。 A.80 B.90 C.100 6.测量水温的仪器是( B )。 A.风速仪 B.温度计
× ×
2.热的传递
一、填空题:
1.热在
固
体中的传递方式叫做“传导”。
2.水、空气受热以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的方式叫 做 对流 。
3.传导、
对流
、
辐射
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4.热可以从温度 高
的地方传到温度
低
的地方。
5.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 合,这种热传递方式称为 。 对流
《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实验课属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4课《吸热和散热》的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是不同的,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但学生对物体的散热性了解很少,且收集数据及分析结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实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2)技能目标:能用接触式测温仪完成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且能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4)工程与技术:能尝试改变实验装置,继续研究其他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三、实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数据认识到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四、实验教学内容学生使用接触式测温仪同时测得4种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和散热前后的温度变化,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让学生明白同一种物质,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五、实验材料教材上是在两个颜色不同的纸盒中放入温度计,分别放在阳光下和背阴处,观察温度变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见图1)。
图1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此实验方法的条件要求高,耗时较长,如遇阴雨天气无法进行实验。
而且学生在户外操作不安全,读取温度计示数的结果往往有偏差。
也有学生表示此实验方法不够准确,因为温度计测量的是纸罩内的温度,而非不同颜色纸盒表面的温度。
基于以上事实,我对实验材料做了创新与整改(见图2)。
图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它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台灯光源,用来代替太阳光(见图3)。
第二部分,四色灯罩,分别是白色、黄色、蓝色和黑色.安装灯罩时,要保证各面与光源的距离相等(见图4)。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课题:冷和热复习内容:第16页至第29页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热和冷就是生活中常用的现象。
一杯热水放到桌上可以慢慢分电,勺子放到热汤中,勺柄可以慢慢变烫;四季更迭,并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夏日”、“和暖”这些相同的气温都存有过真切的体会。
而人们对冷暖规律的利用,例如冷却、空调、散热器、御寒等,也时常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本单元就将率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暖现象展开探究,使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介绍热现象中蕴藏的科学道理。
复习目标:1、能够对收集至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去呈现出2、能够对搜集至的证据展开比较、分类。
3、能够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表述。
4、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6、能够的表现形式,热现象。
7、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0、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就是凝固。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课时计划:1、冷热与温度2、热的传递3、加热和冷却4、吸热和散热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课时单元考查时间1课时复习过程:第二单元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暖程度叫作();()可以精确地测到物体的温度。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梳理
• 空气还可以压缩哦!
• 热空气和冷空气
• 你相信吗?空气也有冷 热哦。蜡烛上方空气是 不是很灼热?打开冰箱 迎面而来是不是冷空气 呢?这就是空气的冷热 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冷热空气的流动吧!
• 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 探究之后同学们来说说, 空气的冷热有什么用途 呢?
热空 气上 升
冷空 气下 沉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1.空气的性质
问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从而感 知空气无处不在)
认识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空气 会流动、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
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压缩空气的 力量大小与气球运动距离的关系)
解释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4.吸热和散热
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水和油的对比实验、纸板和金属 片的对比实验 )
实验
研究颜色不同的同一种物体的吸 热和散热性能
(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拓展:吸热和散热的应用
解释
拓展:设计一个保温杯
制作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生活中各种形态的水
传递 对流
辐射
加热和 冷却
熔化
凝结
热胀 冷缩
第2单元 冷和热
单元课题介绍
1. 冷热与温度 2. 热的传递 3. 加热和冷却 4. 吸热和散热 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
冷和热
程度 影响 传递
温度
物体形态
三态变化
物体体积 方向
方式
热胀冷缩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冷和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用温度计才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让生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适当创设一些错误情景,让学生分析。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
二、预测水的温度变化师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三、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1、选择一组记录表,讲述:记录表有时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叫做曲线图.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教师示范作出曲线图。
①描点;②连线.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交流:测量过程中总结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师注意巡视。
小组研究,收集数据,学生取热水和记录表;学生作曲线图。
1)学生根据各自的表格作出曲线图。
并分析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
2、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3、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比较通过自身观察,讨论、总结,形成能力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数据收集后还需要分析比较。
第2课时: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2课时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指导师生讨论方法:1)借助什么可以观察到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变化?2)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够证明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3)实验中可能要注意什么?(气密性)小结: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 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三、了解加热和冷却在人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讨论.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仔细看书上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难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播放录像。
(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后总结: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教案
1.冷热和温度【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2.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3.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愿意并懂得和同学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建立温度的概念1.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
2.两位学生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
学生感受到:同样的杯水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冷热与温度)二、实验探究(一)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浸)(2)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等)(3)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平)(4)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读)3.谁根据老师板书上的四个字说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动手测量温度(二)预测水的温度变化1.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2.学生的猜想可能有: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1)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2)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3)温度均匀下降。
第二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三)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1.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2.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计时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教师统一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5)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常用学习方法,每个组员都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小组中每个人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组成及水路分析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组成及水路分析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发动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防止发动机因过热而损坏,并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和水路分析。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1.维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冷却系统及时冷却,发动机温度会不断上升,超过发动机所能承受的上限,导致发动机损坏并造成事故。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的工作范围内。
2.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发动机在高温下工作时,燃油的燃烧效率会降低,燃油的消耗也会增加。
冷却系统及时降低发动机温度,使发动机始终处于一个较佳的工作温度范围,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油的消耗。
3.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高温下,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也会升高,从而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如氮氧化物(NOx)和未燃烧的烃类物质。
冷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温度,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提高汽车的环保性能。
冷却系统的组成:1.水泵:水泵是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带动转子叶片,将循环冷却液从冷却液箱吸入,并通过水管输送到发动机散热器。
2.发动机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它负责将热量从冷却液传递给空气,使冷却液快速散热降温。
一般来说,发动机散热器由密排列的散热管和散热风扇组成。
3.冷却液箱:冷却液箱是存储循环冷却液的容器,冷却液通过水泵从冷却液箱中吸入,经过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后再返回冷却液箱。
4.热传感器:热传感器能够感知发动机的温度变化,并将信号传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ECU会根据收到的信号调整冷却系统的工作,确保发动机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水路分析:进水路:冷却液从冷却液箱中通过水泵被吸入,然后沿着进水管路流入发动机散热器。
冷却液在流过散热管时与散热管的壁面进行热交换,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
二4.吸热和散热讲解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性能是不一样的。
我的结论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也快; 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我的结论
1.深色物体的吸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2.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 板都被漆成黑色?
深色物体的 散热性能更好。
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 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白色长袍吸热 性能差,而且宽大 的长袍中可形成气 体对流,因此会使 人感觉凉爽。
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 度不一样?
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不 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子升 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 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活学活用
设计一个保温杯,比 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 杯效果最好。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我的结论
1.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 2.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用
纸பைடு நூலகம்
板
和 1.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
金
属 2.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
片 来
片,放在纸盒上。
做 实 验
3.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 测一测盒子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
。 一样。
我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 服? 答: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
中可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一杯热水,想要把它冷却下来你有哪些办法? 1、放冰箱里 2、放冷水中冰 3、放入玻璃杯
活学活用
设计一个保温杯,比 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 杯效果最好。
1. 准备一只钢笔水和饮用 水,各插一支温度计。
2.同时放在酒精灯上烧烤, 观察温度上升的情况。
实验数据
水 27 28 29.5 30.5 31 29 28 红水 30 31.5 33.5 37 35 32 30
加热
散热
我的结论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也快;
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我的结论
1.深色物体的吸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2.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干冰 ) 的固体,室温时又恢复到气体状态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用 水 和 油 来 做 实 验 。
1.同时加热等重 量的水和油6分钟, 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 录水和油的温度。
2.停止加热后, 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 水和油的温度,也测 量6分钟。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用 水 和 油 来 做 实 验
水的吸热性能比油强
我 的 预 测
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
水的散热性能比油强
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加热时的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我 油 的 记 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 录
时间(分钟)0
温 度 水 油
温 度
水
1
2
3
4
5
6
实验数据
加热
水温度 (℃)
37 4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复习
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 形态 )、( 体积 )。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 的原理做成的。 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 )时,体积 膨胀 );( 冷却 )时,体积会 会( 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 热胀冷缩 ( )。 液体 4、糖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 固体 又会凝结成(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3 吸热和散热
一、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都比水强。 2.金属片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都比纸板强。
二、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都比表面颜色浅的强。 1.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为了更好地散热。 2.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 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形成气体对流,会使人感觉凉爽。 3.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这是因为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 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
4、油和水的吸热、散 热性能比较,我发现 ( B ) A、水散热好 B、油吸热好 C、水吸热好
判断: 1、不同物质吸热、 散热的性能是不 同的。( √ )
一、填空 1、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不同 );同一 种物质,表明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吸热和散热 性能( ) 不同 2、物体在升温时会( 吸收 )热量,在降温时 放出 会( )热量。 ( 深)色物体比( 浅 )色物体吸热和散热都快。 二、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散热
水温度 (℃)
49 48
油温度 (℃)
40.5 44.5
油温度 (℃)
56 53
41.5 43.5
45
47.5 49.5
51.5
45 43.5
43
48 45பைடு நூலகம்
44
我的结论
1.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 2.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3.停止加热后,油仍升 温,水则降温。
用 纸 板 和 金 属 片 来 做 实 验 。
选择:
1、同一种物质,表面 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 浅的吸热( A ) 散热( A )。 A、快 B、慢 C、 一样
2、海水和海边沙 滩的温度进行比较, 发现( )C A、一样高 B、海水温度高 C、沙子温度高
3、沙漠地区的人喜 欢穿的衣服是( C ) A、黑色、宽大 B、白色、紧身 C、白色、宽大
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 板都被漆成黑色?
深色物体的 散热性能更好。
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 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白色长袍吸热 性能差,而且宽大 的长袍中可形成气 体对流,因此会使 人感觉凉爽。
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 度不一样?
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不 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 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 快,而沙滩温度高。
1.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
2.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 片,放在纸盒上。 3.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 测一测盒子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 一样。
纸杯、金属杯、瓷杯、玻璃杯的 吸热和散热实验
我的结论
金属的物体吸热、 散热性能优于纸板。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性能是不一样的。
实 验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