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6、汉代的一些养生学说。 汉代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 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 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 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 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 观点 华佗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 不朽是也”(《三国志· 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 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 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 养生的关系,


②心理健康特征 *精神愉快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 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 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 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 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 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 记忆力减退。



*声音宏亮 声由气发,《素问· 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 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 六节胜象论》说:“肾 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 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 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
据WHO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占总人 口10%的各种残疾,中国1987年抽样调查, 残疾者5%,再加上慢性病、职业病、老年 退行性疾病而使某种功能障碍者,则与 WHO统计的比例相近。
2、康复的领域: 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 (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 复 ”(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 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 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 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 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实现以上四个 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养生: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养生原则和方法 康复:功能障碍机制、康复预防、康复评估及 康复治疗
适用范围:
养生:健康及亚健康者 康复:功能障碍者
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
上古时期(萌芽) 1、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和衣着条件的改善 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生) “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 3、运动养生的萌芽
3、康复的措施:一切有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降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 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 康复的措施,不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 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 技术和方法。
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生活素质,恢复 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 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重返社会。
形成期(1910~1940年) 确立期(1940~1970年) 发展期(1970年以后)
历代养生学家养生观念
中医养生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五脏一体观
养生中的整体观
人体结构上的整体性 中医养生的优点:以整体观 念、辨证施养为基本特点,发动 人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天然的原动力,集取天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形神合一观 然动植物之精华来调养机体,增 人与社会的整体性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ppt课件全篇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ppt课件全篇
23.9 超过24,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 低于18.5,寿命的因素* 中医观点
1 精气不足
2 营养不良
3 五脏受损
4 情志过激
5 劳逸失度
6 遗传禀赋
7 社会环境
ppt课件
精气虚损,动力不足 五脏失衡,调节无力 气机受阻,抗病无力
10
现代研究
1 自然环境污染
ppt课件
18
中医的四维健康观

形体 心理

社会适应性良好

道德

ppt课件
19
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
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
ppt课件
20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与健康相互排斥 疾病与健康是共存的
ppt课件
21
第四节 预防观
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预防为上,防重于治 审因察势,辨证预防 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行为因素
疾病损伤
ppt课件
5
长寿
1 “人生七十古来稀” 2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3 长寿之乡 3/10万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 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ppt课尔件 卡班巴、中国新疆的南6
ppt课件
3
本源: ➢ 源于 —— “人以天地之气生”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
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 源于父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灵
枢·决气》

8中医基础理论养生治则 [兼容模式]

8中医基础理论养生治则 [兼容模式]

项目八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目的要求】1.了解养生原则、康复原则2.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3.掌握治则、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任务一养生原则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探索增加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和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及方法等系统理论的一门科学。

一、养生学的意义(一)增强全质(二)预防疾病(三)延缓衰老一、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然1.依靠自然2.适应四时变化(二)形神共养1.静以养神2.动以养形(三)调养脾胃1.饮食调节2.药物调节3.精神调节4.针灸调节(四)保精护肾1.节制房事,不妄作劳2.食疗、导引、按摩补肾。

任务二预防原则一.预防为主的意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二.预防的基本原则(一)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1.重视调摄精神2.注意饮食卫生3.加强身体锻炼4.人工预防免疫(二)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2.药物预防任务三治疗原则一、治则的概念(一)治则的含义治疗疾病时所以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

(二)治法的含义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例:扶正──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祛邪──发汗、泻下、清热、祛痰(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治则是从总的方面规定和概括治疗规律,它反映的是解决矛盾的普遍性,而治法是从属于治则,是针对具体病情治疗方法,它反映的是解决矛盾的特殊性。

两者均以辨证作为前提和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扶正与祛邪1.扶正──指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主要适用于虚证。

例:气虚——益气血虚——养血“虚证”——虚则补之阴虚——滋阴阳虚——温阳2.祛邪——指祛除邪气,排除或消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主要适用于实证。

例:“实证”—实则泻之表实——发汗里实热——清热里实寒——散寒食积──消食导滞血瘀——化瘀3.扶正与祛邪相兼抉正祛邪合并使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总论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保健?保健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当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基本任务:一: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一节上古时期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以及从而发明的灸等)、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

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商代,河南殷墟出土。

已有头、耳、目等二十多种疾病名称。

如:蛊--寄生虫病。

龋--牙病。

疥--皮肤病。

疾--疾病。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一、熟食: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防止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三、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焫、熨等。

第二节先秦时期一、先秦养生思想(一)周易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中医养生学简介•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中医养生的应用范围•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目录01中医养生学简介中医养生学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的保健学科。

中医养生学定义中医养生学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形神共养、动静结合、饮食调理、阴阳平衡等综合调养方法,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内涵中医养生学的定义和内涵起源中医养生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如孔子、老子等都有关于养生的论述。

发展历程自汉代张仲景提出“伤寒论”后,中医养生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养生学的主要特点中医养生学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性,注重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整体观念中医养生学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性别、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调理。

辨证论治中医养生学注重预防,强调在疾病未发生时进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预防为主中医养生学注重综合调理,包括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方面,以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

综合调理02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核心,阴阳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维持体内平衡。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指木、火、土、金、水,相互生克制化,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阴阳五行学说五脏藏精气,六腑传化物,五脏与六腑相互关联,维持体内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气血津液藏象学说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由经脉、络脉、腧穴组成。

穴位按摩通过对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按摩,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0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寒热温凉,调整作息、饮食和穿着,以适应自然规律。

中医养生学课程介绍

中医养生学课程介绍

中医养生学课程介绍导语:中医养生学是一门研究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们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课程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气血理论等。

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治疗原理。

2. 中医养生方法:学习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食疗、按摩、气功、草药等。

了解中医养生的原则和应用。

3. 中医体质辨识:学习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和标准,了解不同体质的特点和养生方法。

通过体质辨识,指导个人的养生实践。

4. 中医养生与季节:学习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季节对身体的影响和相应的调养方法。

掌握针对不同季节的养生技巧。

5. 中医养生与年龄:学习不同年龄段的养生方法和重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特点和需求。

根据年龄特点,设计个人化的养生计划。

6. 中医辨证养生:学习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同疾病和体质的辨证要点。

通过辨证养生,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7. 中医养生与心理健康:学习中医养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情志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影响。

通过调节情志,维护身心健康。

二、课程重要性1. 传统智慧的结晶: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对于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学习中医养生,可以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

2. 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养生注重预防,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平衡等方法,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3. 个体化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强调个体化,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案。

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 综合调养身心:中医养生注重综合调养,不仅关注身体的健康,还注重心理的平衡和调节。

通过养生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使身心得到全面的调养。

5. 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优势:中医养生学课程不仅传承了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还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中医养生学基础

中医养生学基础

生命三宝
• 气——生命活动的动力 元气 宗气 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 血行,…… 阳气 风气?
生命三宝
• 神——生命的主宰 神有三义: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表 现及其内在规律。 《荀子· 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 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 2、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采奕奕,炯炯 有神 3、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魂、思、 虑、智等。
三、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 基本养生观点 •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1、顺应四时变化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 应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 2、遵循生物节律 • 3、顺从地理环境 • 4、适应社会环境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 形体健壮,精神才旺盛 • 形是神之宅,神是形之用 •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养形:方法——生活规律,饮食有节, 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慎避外邪,运动 锻炼等 养神:情志和心理的调节
亚健康
•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 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 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 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 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 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
• 生命观 • 生命的物质观 人身三宝:精、气、神 • 精——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气 ——生命活动的动力 • 神——生命的主宰
生命三宝
精:《灵枢· 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 谓之神”。 精气是产生新生命的基础,没有精气就没 有生命。 《灵枢· 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 髓生,……” 《 素问· 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 腑之精而藏之。” 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健康管理师教材:第四章中医养生

健康管理师教材:第四章中医养生

第四章中医养生第一节中医养生基础理论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其后两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

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

一、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

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天人合一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

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

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二)形神共养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

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

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三)动静互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_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_2

五、运动因素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使防止早 衰、健康长寿的有力措施。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保 持良好的肌力,使肌肉萎缩和退化性变化速度减 慢,骨质疏松时间推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消 化系统也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多, 胃肠蠕动加快,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从而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瑞典生理 学家索尔延让五名20-29岁的男性安静卧床三星 期,结果发现其最大摄氧量减少27%,最大心输 出量减少26%,这从反面表明缺乏运动是促使各 器官功能减退、过早衰老的原因之一。
现代医学(西医)对衰老原因的认识:
一、遗传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 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生物大都 有一相对稳定的寿命界限,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 同的寿命界限,因此,生物寿命的长短与物种长 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遗传特性有密切关系。 遗传是决定一个物种衰老过程和寿命长短的主宰 因素。
二、以预防为主为理论核心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而 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 “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三、以综合施养为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 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及同 一个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 以恒地进行综合施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狭义的养生——
•指未病先防,尤其强调未病先防中 的后天预防,即人在出生后,为防 止疾病的发生,从摄生、避邪和谨 微等方面着手进行的调养。
广义的养生——
在未病先防的基础上,强调既病 防变和病后防复。即在出生前及出生 后人类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预防疾病 的发生,一旦得病又要采取包括药物 和非药物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减轻疾 病、治愈疾病并防止疾病的加重和转 变,一旦疾病好转和治愈后还要采取 各种手段和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复发。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食物多样性
摄入多种食物,包括五谷杂粮 、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食物的阴阳平衡
根据食物的属性和功效,合理 搭配,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节制饮食
避免过度饮食,以免增加脾胃 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 步、太极拳、瑜伽等,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 动,早晨和傍晚的空气 较为清新,适合运动。
在使用药物进行养生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4
中医养生的应用与案例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
感冒时,可采用葱白、生姜煮水喝, 以发散风寒,缓解症状。
咳嗽
咳嗽时,可采用梨、冰糖、川贝煮水 喝,以润肺止咳,缓解症状。
失眠
失眠时,可采用酸枣仁、夜交藤泡水 喝,以养心安神,促进睡眠。
文化差异与认同
中医养生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文化差异和认同问题,需要加强跨文化 交流与传播。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深入研究与挖掘
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 经验,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科技引领与创新
加强科技与中医养生的融合,推动中医养生 方法的创新和升级。
普及与推广
加强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高 大众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养生的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等。这些原则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各种养生活动 的实践。
中医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调理、运动健身、情志调摄、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 选择。例如,饮食调理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根据季节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运动健身则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 运动项目,以促进气血流通。

中医养生学2

中医养生学2

第一节
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 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 生——长——壮——老——已
一、生命的起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 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 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 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 出来的。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 不过是“物之一种”,是从万 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
《素问· 生气通天论》里说:“生之本,本 于阴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 具有生命力。 元气 气化 气机 气、血、精、津液 神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 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 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 寿命才能得以延长。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学在“生气通 天”的观念指导下,把人体看成是与天 相应相通的,精气神三位一体的、以五 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 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 要环节。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 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但有生必有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生命首先就在于:生命在每一瞬间食它 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 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自行产生和自行解 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 于是死就来到”。 ——恩格斯
第二节
一、天年的概念
天年
“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 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 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 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一 百二十岁之间。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中医养生
基本理论
天人相应
4.天人相应
节律---有节奏的时间规律,例 如患了感冒\咳嗽,即使不治疗, 七天也可自行痊愈,若不愈病程 延长,痊愈之时或许是7天的倍 数。
七日节律(七日神力)
2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现象,常发生在手 术后的第7、14、21天。 3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要判断它是 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常以7天为 界限。超过7天,预示急性期已过, 疾病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期。 4心脏病、卒中的发病高峰,居然也有 “七日节律”的特点。每周的星期一 是一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天, 5《伤寒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 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与我同行
“七日神力”,认为生命过程(包 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 期性。
1手术后拆线的最佳时间是手术后 第7天。
中医养生
基本理论
形神合一 二、形神共养 1)守神全形---养生必须充分重视 “神”的调养 2)保形全神---形体要不断地从自 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 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5.形神合一 一、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念 1)神为生命之主---“形神合 一”构成了人的生命,神是 生命的主宰 . 2)形为生命之基---神以形为 物质基础
与我同行
中医养生
基本理论
动静互涵
6.动静互涵 A 动静互涵的概念---动和静,
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 表现形式。
C 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B 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生命 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 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 状态中。
1 静以养神---神气清静,可致健康 长寿
2 动以养形---静而少动则易导致精 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 3 动静适宜---“天下之万理,出于 一动一静”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金香兰【摘要】《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05【总页数】3页(P465-467)【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作者】金香兰【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12《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也是一部养生学专著。

养生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之一,“养生”一语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以此养生则寿”,《灵枢·本神》亦有“智者之养生也”之说。

1 《黄帝内经》养生学说的理论特征1.1 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是养生防病的根本原则,也是健康思想的理论渊源。

1.2 整体观《黄帝内经》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人体内脏各器官、脏腑与体表之间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此外,人体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观点。

中医养生学-上中下篇

中医养生学-上中下篇

序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為:一. 協調臟腑二. 暢通經絡三. 清靜養神四. 節欲葆精五. 調息養氣六. 綜合調養七. 持之以恆個人認為基本原則一至六過份理論化, 較難為公眾了解。

原則七、持之以恆、則簡單和易明。

若不能實踐原則七, 原則一至六只會是空論, 難有持久成較。

固持之以恆最為重要。

常用的養生方法亦有很多、包括精神養生、環境養生、起居作息養生、睡眠養生、飲食養生、房事養生、運動養生、娛樂養生、浴身保健、針灸按摩保健、藥物養生等。

而常用的養生方法中、個人至愛則為飲食養生。

並深信必須因應四時氣侯變化、按中醫藥理論實踐「天人相應」、崇尚自然,、四季養生。

不時不食、調理為上。

春養肝、夏清心、秋潤肺、冬補腎。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所以不同的季節氣候都會影響人體。

各種「邪氣」的不同特點、便令身體狀況產生不同變化、以及影響臟腑功能、而產生特異的疾患。

正常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氣候因素,中醫稱為「六氣」。

根據「五行」的特性、春天多風、夏就有暑熱(火)和暑濕、秋天乾燥、冬天寒冷。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令萬物按生、長、化、收、藏的規律而生生不息。

但當氣候變化太過或者太弱、便擾亂了自然界的規律、這時中醫就稱之為「邪氣」(邪、即不正之氣)。

例如秋季燥氣嚴重、成為致病因素、中醫就稱之為「燥邪」。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季節都該追隨大自然的規律養生。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

春天春雨綿綿、「回南」翳侷、人常常感到身體困倦、頭脹重墜、眼皮低垂、自然懨懨欲睡,、讀書難以 “入腦”。

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春困” ! 春天卻又是大自然最充滿生機的季節 —— 草綠花開、萬物都從冬天的沉睡中甦醒。

人要呼應自然規律生活、就要消除「春困」。

所以春天我們既要調養好身體的氣血、氣血充自然精神足、同時也要注意排解體內濕氣、濕去自然神清氣爽。

夏季大自然「火氣」最盛、香港的「水土」本來就濕熱、所以夏天更覺又悶又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 偏盛
阳盛
阴 阳 失 调
阴阳 偏衰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不制阳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阳虚(阴损及阳)
不能生阳 阳虚 阳不制阴
虚寒证(阳虚则寒) 阴虚(阳损及阴)
不能生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2、“三宝”摄生论 精、气、神(三宝)——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三大要素。 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为主宰。 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精亏、气虚、神疲,是人体衰老的原因; 益气、保精、养神,是抗老养生的大法。

3、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隶属于五脏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素问· 天元纪大论》 心“在志为喜” “喜伤心” 肝“在志为怒” “怒伤肝” 脾“在志为思” “思伤脾” 肺“在志为忧” “忧伤肺” 肾“在志为恐” “恐伤肾”

记忆良好 心态平和 适应能力良好 道德高尚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衰老
1. 分类 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早衰)
2、衰老的原因 肾脏亏虚、脾胃虚衰、心脏虚衰、肝脏衰惫 肺脏衰弱、 精气衰竭、阴阳失调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天人相应

“天”——指自然,即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包括 一年四季的变化与轮转;天上的日月、星辰、大气圈;地 上的生物圈、岩石、土壤、江河湖海等,总之,除了人以 外的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物质,都称为“天”。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体的各种生物钟、生理指标及其控制机制一方面由遗传 决定,另一方面又随环境而变,因此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 可调性。 人体生物钟随一年四季的轮回而作有序的变化。按照四季 生物钟运行特点来养生,便可实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 之身”。






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 A.某一行太强;B.某一行太弱
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精气学说
1.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份 3.专指肾精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天年
1.天年
自然寿命, “既为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 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
2、寿命
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 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1)时间年龄 (2)生物学年龄 (3)心理年龄 (4)平均年龄


精 气 神——气
“元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受之于父母,
随生命而来,存于下焦。它是机体生化的 原动力,能激发和推动腑脏,促使其发挥 功能。

因此,元气充盈,则腑脏机能旺盛,身体 健康无病。反之,身体就会衰弱。
精 气 神——气

“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空 气相结合的产物。宗气形成于肺,聚于胸中,具有帮助肺 脏进行呼吸和贯穿心脉进行营血的作用。人体的肺活量大 小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动,肢体的活动能力等都与宗 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运行于脉中,是 宗气灌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营气进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 成部分,具有生化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


十二时辰与脏腑
二、形神统一观
形——即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 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 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表现于外 的各种生理或病理性征象。 神(狭义)——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 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1、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机能表现;神主宰形; “形乃神之体,神乃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 无以生” ——张景岳 “有者因无而生,形者须神而立,故有为无之宫,形乃神 之府。莫不全宅以安主,保形以养神。” ——《修真经》
咸 黑




西 秋 金
北 冬 水






哭 商
呻 羽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 衡协调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天年
3.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眼睛有神 呼吸微徐 二便正常 脉象缓匀 形体壮实 牙齿坚固 双耳聪敏 腰腿灵便 声音洪亮 须发润泽 食欲正常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天年
3.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精神心理健康的生理特征)
精神愉快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是机体阳气的一部分,固 有“卫阳”之称。它能运动于脉外,敷布全身,其功能在 内散于胸腹,能温养腑脏,在外温阳肌肉,润泽皮肤,滋 养腠理,启闭汗孔。因而,卫气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 用。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的内伤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外侵等,损耗 机体气血,使气血不能充盈心脉,造成气机不畅,真气运 行受阻,腑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濡养,就会产生阴阳失调, 正气亏虚,机能减退,抵抗能力下降,病邪便乘虚而入。
三、正气为主的发病观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抗病、康复能 力,简称“正”。 邪气——泛指损害人体正气的各种致病因素,简称 “邪”。 正气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

保养正气重在脾胃
保精护肾 调养脾胃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生命
1.生命的起源 (1)“天复地载,万物方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
法成”; (2)精(气)是生命的本源物质,“夫精者,身之本也”;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始生,先成精,精 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 发长”。
2、生命的运动形式
五行
自然界
五 五 味 色
酸 青 苦 赤 甘 黄
五 化
生 长 化
五 气
风 暑 湿
五 五 五 行 方 季 东 春 木 南 夏 火 中 长 土 夏
人体
五 五 脏 腑
肝 心 脾 胆
五 官
目 舌 口
形 体
筋 脉 肉 皮 毛 骨
情 志
怒 喜 思
五 五 声 音
呼 角 笑 微 歌 宫
小 肠
胃 大 肠 膀 胱
辛 白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属阴,六腑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阴阳偏衰
阴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实热证(阳胜则热)


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 规律。 2.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3.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 4.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精 气 神——气
Hale Waihona Puke “气”,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一种朴素认识。
在传统医学和养生学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 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由于“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及作用不同,因而 具有不同的名称,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脏腑 之气、经络之气等。 就其生成和作用而言,主要有元气(真气)、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