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试卷(最新)
东师《小学数学教学论》15春在线考核试卷_最新
东师《小学数学教学论》15春在线考核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数感的具体体现的是( ) (满分:2.5)A. .能进行计算B.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C. 理解数的意义D. 并能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2.( )方式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满分:2.5)A. 纸笔测验B. 日常检查C. 档案袋D. .调查和实验3.“大众数学”包含以下三层涵义: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满分:2.5)A. 人人掌握数学B. 人人了解数学C. 人人知道数学D. 人人应用数学4.( )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CAI方式。
(满分:2.5)A. 咨询模式B. 问题求解C. 指导模式D. 练习模式5.( )表明的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而不是解释表现的原因。
(满分:2.5)A. 客观性试题B. 主观性试题C. 数学测验分数或等级D. 百分制6.发现法的局限性:(1)花费的时间比较多(2)它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3)(满分:2.5)A. 更适用于儿童B. 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C. 费用较高D. 更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7.下列不属于电化教学手段的是(满分:2.5)A. 电视B. 幻灯C. 投影D. 算盘8.逻辑块是由颜色、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的( )组成的。
(满分:2.5)A. 木块(或塑料块)B. 石块C. 铁块D. 钢块9.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2 )(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满分:2.5)A. 国家发展的需要B. 儿童发展的需要C. 科技发展的需要D. 教育发展的需要10.教师在组织这方面的实践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间的( ),使他们从小就能体会到完成任务需要共同的合作的。
(满分:2.5)A. 计算能力B. 解决问题能力C. 活动D. 合作11.( ) 是把事物的变化过程中的形象和声音录制下来 ,并可以反复播放。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数学学习2. 课堂教学结构3. 数学思维4. 学习兴趣5. 数感6. 学习迁移7. 数学课程目标8.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9. 逻辑思维10. 谈话法11. 形象思维12. 创造性思维二、填空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2. 小学数学成绩测评命题的依据是。
3. 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表示法有和两种。
4. 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5.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是式定义。
6. 按迁移的效果分,数学学习的迁移可分为和。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
8.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9.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10. 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11.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2. 在智力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良好的的支持和推动。
1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等。
14.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5. “常见的量”在小学阶段主要指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及。
16. 在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17.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突发性的,它的基本形式是。
18.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为主,不超过步。
19.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所做各项准备工作的总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0. 概念理解是数学概念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以____为标志。
21.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____;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____。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数学学习2. 课堂教学结构3. 数学思维4. 学习兴趣5. 数感6. 学习迁移7. 数学课程目标8.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9. 逻辑思维10. 谈话法11. 形象思维12. 创造性思维二、填空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2. 小学数学成绩测评命题的依据是。
3. 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表示法有和两种。
4. 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5.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是式定义。
6. 按迁移的效果分,数学学习的迁移可分为和。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
8.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9.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10. 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11.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2. 在智力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良好的的支持和推动。
1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等。
14.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5. “常见的量”在小学阶段主要指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及。
16. 在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17.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突发性的,它的基本形式是。
18.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为主,不超过步。
19.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所做各项准备工作的总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0. 概念理解是数学概念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以____为标志。
21.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____;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____。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 概念B.分析C.判断D.推理2.2×1可以表示 1 个人手的数量,也可以是 1 双筷子的根数,它可以表示天地万物之间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这表明数学学科具有( )A. 抽象性B.系统性C.具体性D.逻辑性3.数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 问题解决B.一纲多本C.编审分开D.大众数学4.从3+6=6+3 , 15+8=8+15,得出a+b=b+a是( )A. 演绎推理B.类比推理C. 完全归纳推理D.不完全归纳推理5.一年级学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于 ( )A. 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以再造性思维为主6.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时,商是整数而余数为 0,就叫除尽;继而学习小数除法,商是有限小数,也叫除尽。
这是认知结构的( )A. 同化过程B.顺应过程C.强化过程D.迁移过程7.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 ( )A. 射影几何B.抽象几何C.直观几何D.空间解析几何8.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A. 社会实践B.课外活动C.动手操作D.课堂教学9.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A.计算能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空间观念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0.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并鼓励小学哪个年级的学生使用计算器()A. 低年级B.中年级C.低、中年级D.中、高年级11.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A.观察B.操作C.表象D.想象12.1978 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A.平行线B. 圆柱C.圆锥D.扇形13. 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A.讲解法B. 谈话法C.演示法D.操作实验法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和三类。
《小学数学教学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法》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C.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D.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答案:B2. 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答案:D3.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重要?A. 导入新课B. 讲解新知识C. 练习巩固D. 课堂小结答案:C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情境教学B. 比喻教学C. 案例教学D. 直观教学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A. 课堂观察B. 学生作业C. 期中、期末考试D. 家长反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
答案:思维能力7.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________原则。
答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8.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9. 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巩固环节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10.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性原则。
答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2)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进行讲解;(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直观感受;(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概念。
12.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比较是确定有关事物_________共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______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系_______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3.计算能力是指______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_______的结合。
4.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到_________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_____的思维方法。
5.归纳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______________若干特殊情况的分析得出一般结论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6.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____活动状态变换_____及其__时间流程_______ ,由相互依存的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
7.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___巩固知识_____和____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_____而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8.演绎是由__一般性较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较小的结论_____________的思维方法。
9.小学数学老师的素质由以下四方面构成:_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_________。
10.综合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把事物的_____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___________联合成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二、选择题1.刺激——反应学习是一种____B ______。
A.对信号做出的反应B.操作性条件反射C.理解性学习D.操作性行为2.概念的形成以学生的_____A ________为基础。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认知结构D.年龄特征3.狭义的课程指______ C _______。
A.数学课程B.语文课程C.一门学科D.几门学科4.数学知识是____ C ________的结晶。
A.活动B.实践C.思维D.想象5.能力是指直接影响___ A 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
既研究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1)运算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
有简单地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 2、学生分析的任务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一般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12、学习评价的价值:(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前期组织准备(2)、任务提出(3)、理解数学(4)、学习评价。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
东北师范2015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最新)
东北师范2015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 数学的抽象性
3.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4. 课程内容的组织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数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目前,教师在处理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
3.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4.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2. 论述备课的基本要求及其相关要领。
3. 如何正确认识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四、实例分析(共20分)
1.请你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看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本)
《小学数学教学论》(本)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本)《小学数学教学论》(本)模拟试卷1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数学问题解决 2.有意义学习3.数学认知结构 4.形象思维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的科学。
A、空间形式B、逻辑推理C、数的基础知识D、形象思维2.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的思维形式。
A、特征B、一般属性C、性质D、本质属性3.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B、分类C、综合D、分析4.思维的(),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B、灵活性C、敏捷性D、独创性5.若四个有理数满足:1/(a-2001)=1/(b+2002)=1/(c-2003)=1/(d+2004),则a,b,c,d的大小关系是()A、a>c>b>dB、b>d>a>cC、c>a>b>dD、d>b>a>c 6.分类是确定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A、外延B、内涵C、延伸D、扩展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抽象性B、逻辑性C、发展性D、思想性E、应用的广泛性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逻辑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直觉思维E、集中思维3、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弄清问题B、寻求解法C、实施解答D、巩固练习E、回顾评价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
A, C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四、判断题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论》考试试卷备选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试卷一、单选与填空1、在概念形成的教学中,由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中间环节:A、表象B、直观C、想象D、理解2、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A、教材B、面向主体学生C、面向个别学生D、课程标准3、制订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活动目标,除了达到全面、明确、系统外,还需:A、达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B、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C、显性与隐性相结合4、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5、在小学数学教学系统中,教师得以有效传递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A、学生B、教材C、教具D、教学方法及手段6、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时间是: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是指数学教育要:8、常规教学手段有:教材和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9、依靠初始概念、公理、定义、定理和逻辑规律联结的数学系统的建构称为:10、在数学领域中,科学假设的最终肯定,必须采用的方法是:11、根据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12、数学的三大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13、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14、学习分类:15、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1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17、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18、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最典型方式:19、小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什么方式掌握新知识?20、数学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21、形成性评定、诊断性评定、总结性评定、目标参照评定22、小学数学常用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23、同化与顺应同化是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改变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24、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渗透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25、数学的研究对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26、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7、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28、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札记、案例法、自传法、档案评鉴、行动研究29、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日常检查、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二、名词解释1、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宇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儿童数学观”、“生活数学观”以及( )。
A.科学数学观 B.现实数学观
C.形式数学观 D.抽象数学观
2.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 )。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般性目标
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的三个特征分别是“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 )。
A.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B.以计算为主线
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D.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4.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与( )两类。
A.心智技能 B.解题技能
C.学习技能 D.制作技能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分别是“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 )。
A.感受环节
B.执行环节
C.运动环节
D.反馈环节
6.构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组织策略的基本要素的两个方面分别是“过程”以及( )。
A.方法 B.行为
C.情境 D.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题)1、一般来讲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A.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B.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C.儿童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D.儿童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2、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A. 准备阶段、习得阶段、提取阶段B. 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C. 准备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D. 习得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3、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认识的这一个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是()A. 感知B. 综合C. 理解D. 掌握4、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是()A. 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B.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现状之间的差距C. 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D.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期望之间的差距5、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A. 深度与广度B. 程度与水平C. 积极性D. 兴趣6、发现法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倡导发现法的是()A. 布卢姆B. 加涅C. 布鲁纳D. 奥苏博尔7、常识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一种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方法。
最早提出此种方法的是()A. 布卢姆B. 邱学华C. 加涅D. 陈景润8、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巴班斯基C.加涅D.奥苏博尔9、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概念的合理解释是()A.利用计算机所进行的教学B.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的教学活动C.在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D.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特性,通过教师、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活动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10、小学数学的备课基本要求是()A.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条件、备教学方法B.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活动C.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方法D.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活动、备教学条件11、数学课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课型是()A.新授课B.练习课C.复习课D.讲评课12、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以下概括较为合理和面的是()A. 数学知识与情感态度B. 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能力C.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D. 数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13、方程及方程的解在小学数学概念分类中属于()A. 数的概念B.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的概念C. 数的关系方面的概念D. 运算方面的概念14、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描述准确的是()A.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系统化B.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巩固C.概念的引入-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D.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系统化15、当主体需要了解某种数学关系或空间形式,而其中一些要素是未知的时候,就产生了()A. 数学障碍B. 数学联想C. 数学问题D.数学学习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东师2015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 中位数答:中位数(又称中值,英语:Median),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
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2. PCI原则答:黛安·蒙哥马利基于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了认知教学的PCI原则。
它是英语“Positive Cognitive Intervention”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积极的认知干预”。
它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
3. 探究—研讨法答:“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兰木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学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觉,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法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组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标准》中规定的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答: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原大纲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
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从内容上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相当于原来的小学阶段。
一、二学段四个领域内容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数与代数。
这一部分内容是将原来数学与计算和代数初步知识整合在一起,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内容。
二是空间与图形。
这一领域分为四个方面内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
注重将学生生活中常用的问题,引入到这部分内容中来。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和答案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和答案考试代码:004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1、2、3,4、5……叫做自然数”是()A. 属差式定义B. 发生式定义C. 规定外延式定义D. 描述性定义【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2题奥苏伯尔认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A.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 机械的接受学习D. 引导发现学习【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3题在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教学评价B. 教学内容C. 教师D. 学生【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4题数学操作技能的基本学习方法是()A. 范例学习B. 尝试学习C. 范例学习和尝试学习D.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5题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A. 单一式B. 综合式C. 直线式D. 螺旋式【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6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是()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D. 经验评价法【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7题由“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来引入圆的特征,体现了()的要求。
A. 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原则B.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C.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D. 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8题数学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A. 对具体事物的抽象B. 对认知结构的改组C. 新旧知识的联系D. 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9题将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违背了哪一条分类标准()A. 分类必须以同一个标准为依据B. 分类应详尽无遗C. 各个属概念应互相排斥D. 分类应当按级进行【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从学习的深度着眼,学习可分为()A.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C. 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习D. 引导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习【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1题一般来讲,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A. 都适合于每个年级B. 概念的形成适合低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中高年级C. 概念的形成适合中高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低年级D. 都适合低年级【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引入新课时的设问应该做到()A. 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旧知识联系起来B. 丝丝扣入、由表及里地揭示问题本质C. 有更大的启发性和一定的难度D. 有问必答【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3题根据效果的不同,学习迁移分为()A.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 正迁移和负迁移C.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D. 知识、技能迁移和学习方法迁移【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小学生结合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学习小数加减运算属于()A. 类属同化B. 总括同化C. 并列同化D. 不是同化【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5题按皮亚杰的观点,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6题启发式教学是一种()A. 教学方法B. 教学策略C. 教学态度D. 确定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小学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和较难理解的概念,一般采用()表示。
2015小学数学试题合集及答案
1、(社会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自身)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
2、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况、)形成(理论和方法,)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0从一、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内容标准”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1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13、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docx
一、:1. 关于重点、点与关,下列法正确的是()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B、教材的点就是教学的点C、教材的关就是教学的关2. 关于教材分析,下列法的是(D 、教材的重点与点有可以相同)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行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知特点行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接3. 在教学公数与公倍数概念,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A、交集思想B、并集思想C 、差集思想D、集思想4.20以内的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 加几,然后再教学8 加几, 7 加几,⋯⋯,教学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A、函数思想 B 、集合思想C、化思想D、极限思想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 4 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程主要采用了()A、演推理B、推理 C 、推理D、比推理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接受学,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A、范例学 B.接受学C、学 D 、学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的是()A、分数 B 、直角三角形C、D、自然数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 、真分数与假分数 C 、正方形 D 、分数9. 如果小学生在学平行四形的有关的基上学矩形的有关,在一学程中,新与原知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A、同化B、C、重D、平衡10. 一般来,“数学解决”中的“ ”是指()A、常与非常B、非常与数学用C、数学用D、数学与数学用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的:任意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将它除以2(成N/2 );如果它是奇数,将它乘以 3 再加上1(成3N+1),然后重复上述程。
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是入“1→ 4→ 2→ 1”的循)。
一猜想的得程主要采用了()A、演推理B、推理C、归纳推理D 12.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类比推理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发现法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⑴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⑵儿童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⑶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
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
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
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2.课程内容
3.数学交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3.结合《标准》,谈谈数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两种变式是什么?
5.简答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20分,共35分)1.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将统计的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2.用学过的相应理论分析下列案例,回答相应问题。
(1)案例中都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5分)
(2)教学方法是如何应用的,做具体评析?(15分)
圆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师:我们知道,判断一个较大的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
只要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否被3整除就可以了。
但当这个和仍然比较大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生:再看这个和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否被3整除。
师:这一做法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怎样的一种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答道:在解决有些问题时,按照某一合理想法如果一次或一时还不能解决时,我们继续重复使用这一方法,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或者变得有希望得到解决。
在出示了课题“圆的面积”后,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重要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着重指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关键是沿着其一条特殊线段——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后,重新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关键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正一倒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教师问学生:对于圆,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问题发现:按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把两个圆拼在一起显然不行。
因此他们自然想到,按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方法,沿着一条特殊线段把圆剪开。
师:圆有特殊线段吗?
生:有,直径!
师:若按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剪开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沿着一条直径把圆剪开!
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用电脑演示把圆沿一条直径剪开。
剪开后每一部分是一个半圆,它不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也无法把两个半圆拼成已经学过面积计算的某个图形。
因此,学生的思维陷入了困境。
这时教师点拨:课始,由被3整除数的判断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把两个半圆再沿着其一条特殊的线段剪开。
师:半圆有特殊线段吗?
生(稍加思索):有,对称轴。
电脑演示把每个半圆沿它的对称轴剪开,成为四个扇形。
师:显然这些扇形我们仍然无法计算它的面积。
但是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扇形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像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把这些图形一正一倒拼起来!
师:你是怎样想到这样做的?
生:因为我们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是通过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正一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的。
现在,这些扇形既然像三角形,且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并且有四个,自然想到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把它们一正一倒拼在一起。
师:回答得非常好!
电脑演示剪拼过程。
显然,拼成图形的面积仍无法计算,此时,学生的思维又陷入了困境。
教师继续点拨:刚才我们把圆剪成两个半圆后做不下去了,那时我们是怎样做的?
生:利用前面的方法,继续重复这一做法。
生:我知道了,再把每个扇形二等分,即把圆八等分后再拼!电脑显示拼成的图形。
师:大家看,现在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生:像个平行四边形!
师:为什么说它像平行四边形,而不说它就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因为有一组对边是曲形!
师:就是说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事实上,我们第一次由四个扇形拼成的图形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只是那个图形比较粗糙,特点不够明显。
当我们把圆八等分后,拼成的图形就比较接近
于平行四边形了,所以大家才能观察出来。
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
生:把圆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
师:据此。
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把圆继续细分后去拼。
教师用电脑演示:把圆十六等分后拼,三十二等分后拼,六十四等分后拼,……
果然,电脑显示出把圆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
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而且接近的还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师:电脑证实了我们的猜想,确实把圆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如果我们把圆无限等分下去,拼成的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生:长方形!
电脑显示想象出的长方形。
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出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长方形的长源于半圆的弧长,宽源于圆的半径。
由此得出圆的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