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精品课件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精品课件

=

6 21

5÷3
( =(
5 3
) )=
(2 ) (3 )
2 7
<
3 4
<
1
2 3
<2
9 12
=

3 4

2
=
( (
8 4
) )
(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
4.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并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6 36 10 30 8 16 21 45
10 12 5 最简分数: 21 25 7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数与代数
学习目标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 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 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情境导入
因数 倍数
“因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最 基本的概念是什么?你能从基 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 整理成一个图吗?
公因数 质数 合数
公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奇数 偶数
情境导入
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说一说下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 和 35 7是35的因数,35是7的倍数。
4和5
6 和 16 15 和 20
10 和 8
3和9
最大公因数:1 2 5 2 3 最小公倍数:20 48 60 40 9
导语
DIRECTORY
一 自我课堂表现怎么样? 二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学会了吗? 三 说一说本节有什么收获。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3.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精品PPT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3.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R·五年级下册
回顾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体积 )。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 有( 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和 ( 立方米 ),可以分别写成( cm3 )、 ( dm3)和( m3 ) 。
苹果醋饮料箱:长、宽、高分别是70厘米、50厘米、60厘米; 芒果汁饮料箱:长、宽、高分别是8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a·a·a也可以写作“a3”, 读作“a的立方”,表 示3个a相乘。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a3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V=a b h =7×3×4 =84(cm3)
V=a3 =63 =6×6×6 =216(dm3)
乘飞机的行李规定 ◎生活中的数学◎
50cm 65cm 40cm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
12
12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1.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长×宽×高的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
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
V=a b h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关系,你能想出正
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吗?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
最小
最大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b h
V=a ·a ·a
课堂作业
1.从书本练习中选择题目, 完成与本课时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方法? 3、还有哪些知识和方法上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9 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9 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共19张PPT)

4. 找出下列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写在 括号里。
1
4
18
3
7
11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4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最大公因数
1. 把1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 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圈出略。 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8 )。
知识点 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 12、30和36的公因数有( 1,2,3,6 ),最大公 因数是( 6 )。
易错点 没有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个。 ①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是1。
②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③两个质数没有最大公因错在忽略了两个合数是互质数的情况, 如8和9,14和15,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 是1。②错在忽略了当两个数是倍数关 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两个质数的公因数是1,故它们的最 大公因数是1。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9课时 最大公因数
RJ 五年级下册
教材习题
1.填空。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1题)
(1)10和15的公因数有
1, 5

(2)14和49的公因数有
1, 7

2.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
3
6
15
9
1
17
16
1
13
(选题源于教材P63第2题)
3. 先用“√”画出第一列各个数的因数,再填空。
10 5 11 1 4
提升点 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人教版(共48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人教版(共48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2倍,分子缩小2倍,这个分数( )
扩大4倍
(B)缩小4倍
大小不变
(D)大小无法确定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小明做作业的时候不小心在作业本上滴上了墨水(如图),现在知道A点表 示的数是 ,那么B点表示的数是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经典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 数应用 人教版(共 48 张ppt)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品PPT优质课件

Thank you!
Good Bye!
纯牛奶:1 + 1 24

1= 8
7 8
(杯)
水:Βιβλιοθήκη 1 4+3 8= 5 (杯) 8
五 巩固练习
2.六月份李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上半月加工了
这批零件的 5 ,下半月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4 。
8
7
李师傅这个月超额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5 8
+
4 7
-
1=
11 56
六 拓展练习
小红看一本书,前天看了这本书的 1 ,昨天看
了剩下的
1 3
2 ,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昨天看了
1 2

1 3
,即
3 6

1 3
,也就是
1 6

1 2

1 6

2 3
,一共看了这本书的 2 。 3
课堂作业
1.从书本练习中选择题目, 完成与本课时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方法? 3、还有哪些知识和方法上的问题?
1
1
一共喝的纯牛奶: 4 杯 水: 4 杯。
二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可以怎样检验?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 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检验:看两次喝的奶和最后剩下的奶合起来 是不是1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 “1”;关键步骤是画图,借助几何直观帮 助分析数量关系。
三 对应训练
1.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
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一 复习导入
1.一个西瓜,爸爸吃了一半,小明吃了剩 下的一半,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PT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PT课件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2021/8/17
方法三:前后两排,前面三 个,后排一个在最中间。
2021/8/17
方法四: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左边,后排放三个。
2021/8/17
方法五: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右边,后排放三个。
2021/8/17
方法六:前后两排,前排放一个, 放在最中间,后排放三个.
2021/8/17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2021/8/17
典例剖析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 17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 ),17 的因数一共有( 2 )个.
2021/8/17
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 )
(2)32是5的倍数。
71 72 81 82 91 9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2021/8/17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2021/8/17
1.3× 6=7.8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2和5的共同倍数的特征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完全数 (共19张PPT)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完全数 (共19张PPT)  人教版
完全数
数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哇! 好漂亮啊!
我们一起去 看看吧!
数学宝库中的一颗璀 璨的明珠—完全数(也叫 完美数)
完全数?数还有 “完全”和“不
完全” ?
入口1: 什么是完全数?
入口2: 有不完全数吗?
欢迎来到“完全数的世界”!
入口3: 完全数有多少?
入口4: 完全数的特性?
一 什么是完全数?
神秘的完全数
完美数这颗数学宝库中的璀璨明 珠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有 志者去探寻和研究。
神秘的完全数
人无完人,但数有完美数,它就 在那里静静等着我们去发现,你能发 现下一个完美数吗?
未来已来,让我 们一起努力!
谢谢观看!
主题:《完全数》 教材:人教版教材 年段:五年级下册
亏数:“4”这个数,它的因数有1, 2,4。而1+2<4,像这样的自然数叫做亏数;
所以,完全数就是既不盈余,也不亏 欠的自然数。
三 完全数知多少?
28也是完全数。
入口3: 完全数有多少?
1+2+4+7+14=28
公元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是最早研 研究完全数的人,他已经知道6和28就是完 全数。在中国文化里有:六谷、六畜、六 国、六常、二十八星宿等,6和28在中国历 史长河中,之所以熠熠生辉,是因为它们 是完全数。可见,中国发现完全数比西方 还早呢。
请输入6的因数!
咦, 还要输入密码?
入口1: 什么是完全数?
6的因数有: 1 ,2 ,3 ,6。
完全数(Perfect number), 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 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数(小于 它本身的因数)的和,恰好等于它 本身。这样的数称为“完全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至9单元(全册)教学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至9单元(全册)教学精品课件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A:
B: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 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②③ ①④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最新部编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PPT精品教学课件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大 家 摆 摆 看
还可以怎么样摆?
探索新知
一共有六 种方法方法一:Leabharlann 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左边。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 见!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整除 ), 或者 72能被9整(除 ),也可以说8能整(除 )72,或 9能(整除 )72。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 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的倍数有:3,6,9,12,15 ------
2的倍数有:2,4,6,8,10 ------
5的倍数有:5,10,15,20,25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共38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共38张PPT)
8x12=96(厘米)
3、有一根150cm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 体框150-6)÷12 =144÷12 =12(厘米)
4、小明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 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 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0+20+10)x4
=(长+宽+高)X 4
随堂练习
1、长方体有( 6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长方形 ), 也有可能有( 2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都 叫做( 相对面),他们相对的面积( 相等 )。 3、长方体有( 12)条棱,每相对的( 4 )条棱算作一 组,可以分成( 3 )组。
正方体棱长=棱长总和÷12
例3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12分米,
宽是8分米,高是4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改围成一个
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12+8+4)x4 =24x4 =96(分米) 96÷12=8(分米)
随堂练习
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框架,若把它改成一个长10分
米,宽5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
100÷4-(8+12) =25-20 =5(厘米) 12x5=60(平方厘米)
例3 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 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30+20)x2+20x4 =100+80 =180(厘米) 180+10=190(厘米)
例4 用一根长2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 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 厘米?想一想,填一填。
4、相较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 ( 长)、( 宽)、( 高)。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和几何》精品课件

【优质课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和几何》精品课件
(5×2×2 − 1×1×1)÷(5×2) = 1.9(m)
答:水池中的水深变为 1.9 米。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你是最棒的! 加油!
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
V = a³
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h
新课讲解
容积和体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 叫做容器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 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 L和mL。
1 L = 1000mL 1 L = 1 dm³ 1 mL = 1 cm³
新课讲解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度 面积 体积
单位名称 米,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10 100
1000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相对的棱长度相 都有6个
等,12 条棱可以分成 面,12条
3 组,每组的 4 条棱长 棱,8个
度相等。
顶点。
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 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表面积。
由 6 个长方形组成由 6 个正方形组成
新课讲解
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6,10,15,30。
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36的因数有:1,2,3,4,6,
9,12,18,36。
2021/9/25
18的因数有:1,2,3,6,9,18。 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021/9/25
2021/9/25
7.
我搭的积木 从上面看是 这个形状。
上面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 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① ,从左面看是 ③ 。




2021/9/2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 1 课时 因数和倍数(1)
2021/9/25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那就请你有顺序 地找一找。
18除以哪些整数的 结果是整数?
18÷1=18
18÷2=9
18÷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2021/9/25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无 法论 想是 ,用 只也 图请你乘 要表可你是法 有示以把怎想 序像。它样还 ,这填想是就样完的用能用整?除把。 因数找全。
用这个数除以从1开始的哪些 整数的结果仍是整数,除数 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021/9/25
也可以从1开始,看看哪两个整数 的乘积是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整 数就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观察我们找到的这些因
18的因数有:1,2,3,6,9,18。 数,你发现了什么?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人教版小学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方法与算理、概念结合,帮 助学生掌握方法,以加深对真分数、假分数 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大家的 数感,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意义。
请选择
一 复习 二 真分数 三 假分数 四 四 假分数化整数
复习
2 3
6 、7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 3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用分数表示是 2 3
6 7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
用分数表示是
6 7
复习
说出
5 6
3 、4
7 、8
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 6
的分数单位是
1 6
,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4
的分数单位是
1 4
,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 8
的分数单位是
1 8
,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
3
5
3
4
6
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这三个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 分数叫做假分数.
3
8
11
3
4
5
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
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1 3 5 1 6 7 13 33 3 6 6 66
真分数
பைடு நூலகம்
1 3
1 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砖涂上颜色。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这些彩色地砖中藏着一个美丽 的平面图形,你发现了吗?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第5行 六年级一班 六年级二班 六年级三班 六年级四班 六年级五班 第4行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五年级五班
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第第第第第 123456 列列列列列列
小敏坐在第4列 第3行, 可以用数对表示 为(4,3)。
小敏坐在第4列第3行,可 以用数对(4,3)表示。
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 第一个数 4 表示第几列, 第二个数 3 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外面加上小括号。
第3行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四年级五班
第2行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第1行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在刚才的图中找出第2列 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 示是( 2 ,4 )。
2.(6,5)在上图中表示 第 6 列第 5 行的位置。
练习三第1题
1. 说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 行,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2题:小明家厨房的一 面墙上贴着瓷砖,用数对表示 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 1 因数和倍数 人教版(共34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 1 因数和倍数 人教版(共34张PPT)
18的因数有: , , , , , 。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8的因数
18 ÷ 11, = 1188 18 ÷ 22, = 99, 18 ÷ 33, = 66,
巩固练习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0的因数
30的因数有:
1,2,3,5,6,10,15,30。
1,2,3,5,6,
10,15,30
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8
12 16 24
6
24的 因数
32
返回作业2
4.(探究题)28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 数的和是多少? 它们的差是多少?它 们的商呢? 28的最大因数是28,
最小倍数是28, 它们的和是56。
它们的差是0。 它们的商是1。
5.(难点题)五年级有学生54人,把他
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0÷10=2 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
21÷21=1 21是21和1的倍数,21和1是21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0×3= 0 0÷3= 0
10×0= 0 0÷10= 0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
24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8的因数:1,2,4,7,14,28。
18的因数有: , , , , , 。
48的因数:1,2,3,4,6,8,12,16,24,48。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2的 6的 28的最大因数是28,
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2÷2=6 20÷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课件
34
1.3× 6=7.8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精选ppt课件
35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精选ppt课件
36
典例剖析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 17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 ),17 的因数一共有( 2 )个.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27
这是我从பைடு நூலகம்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精选ppt课件
……
28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精选ppt课件
29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精选ppt课件
30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 1 ),最大的因数是
精选ppt课件
41
1.因数和倍数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选ppt课件
42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 1×16=16
2×8=16
4×4=16
精选ppt课件
43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 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 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比如:
精选ppt课件
20
做一做:正面画“√ ”,上面画“ ”,侧
面画“ ”。

精选ppt课件

21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精选ppt课件
22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精选ppt课件
6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精选ppt课件
7
方法三:前后两排,前面三 个,后排一个在最中间。
精选ppt课件
8
方法四: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左边,后排放三个。
精选ppt课件
9
方法五: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右边,后排放三个。
精选ppt课件
10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精选ppt课件
32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精选ppt课件
33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 山 真 面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目同峰
精选ppt课件
15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精选ppt课件
16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精选ppt课件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选ppt课件
1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精选ppt课件
2
大 家 摆 摆 看
精选ppt课件
3
还可以怎么样摆?
精选ppt课件
4
探索新知
一共有六
种方法
精选ppt课件
5
方法一: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左边。
(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精选ppt课件
44
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
3×1 = 3
3 × 2 = 6 3乘非零自然数的积 3 × 3 = 9 就是3的倍数。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选ppt课件
31
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整除 ), 或者 72能被9整(除 ),也可以说8能整(除 )72,或 9能(整除 )72。
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且没有余数。
3、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
方法六:前后两排,前排放一个, 放在最中间,后排放三个.
精选ppt课件
11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精选ppt课件
12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精选ppt课件
13
1 观察物体(三)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39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精选ppt课件
40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精选ppt课件

23
运用新知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精选ppt课件
24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精选ppt课件
25




A:
B: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 ② ③
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① ④
精选ppt课件
26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7
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 )
(2)32是5的倍数。
( ×)
(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
精选ppt课件
38
巩固提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这个数是( 12 )。 2、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17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精选ppt课件
18
探索新知
因为,我是从立体 图形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侧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正面看的。
哦,我明白了。因为我们各自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以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精选ppt课件
19
我来总结吧: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