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

合集下载

原创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原创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生态平衡 就越容易被破坏;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 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 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平衡就越容易维持。
2、恢复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界干扰因素的 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增强最初发生变化的那 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注意: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 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 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有关。
(3)实验流程
制作生态缸框架 缸底部的铺垫
注入水
放入动植物 密封生态缸
标准:100cmX70cmX50cm
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 沙土层厚5~10cm
注意:从缸内低处注入
水中放浮萍、水草、小乌龟 沙土上移植仙人掌(或仙人球) 花土上移植蕨类植物和杂草 花土上放置蚯蚓、蜗牛
用胶带将生态缸密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 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表现: 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不同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外来干扰的 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 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相反,组成成分越少,营 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弱。自我调节能力 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自主梳理——————————————1.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特征(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3)收支平衡: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负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实例:(3)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信息平衡三大特征。

(×)提示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三大特征。

(3)正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提示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当农田里蚜虫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调节。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应用示例](2021·山东潍坊调研)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不一定结构平衡B.生态平衡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恒定不变C.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 D解析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A错误;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恒定不变的,B错误;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人为的破坏等,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落、环境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指的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再到食物链的上层。

能量的流动是不可逆转的,每一级消费者所得到的能量都比上一级消费者低。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指的是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在生物之间循环利用。

生物通过食物链将营养物质传递给其他生物,同时废物也会被分解成无机物质,再被生物利用。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平衡的维持需要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以及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生境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群体。

生境指的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包括土壤、水、气候、地形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遭受破坏。

例如,当生物多样性下降时,生态平衡会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当生境受到破坏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有力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其次,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有机体、有氧简单且自洽的环境中,由许多不同种类的有机体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体的群体。

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揭示自然的规律和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方面来探讨一下生态学的相关知识。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是由物种、生境和自然界的物理化学过程三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系统。

生态系统中,物种分为原生生物和顶层掠食者在生态链中不同的级次。

原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植物、细菌、原生生物和真菌等。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承担着吸收光合作用产生的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的任务。

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担任着分解腐烂有机物、固定氮等任务。

而顶层掠食者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它们追逐捕食原生生物等,但主要起到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生境通常由岩石、泥土和水体等非生物环境构成。

岩石、泥土等形成生态系统的基本架构,提供营养和孕育生命所需的水分和空气。

水体作为生态系统中水分和营养物的容器,在泥土、植物生长、动物生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在物种和生境之间,存在着很多生态学的现象。

其中包括物种分离、物种相交、生境隔离、生境改变和物种的迁移等。

这些现象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生态系统是它自己的一个生态过滤系统,主要在运作着空气、水、土壤、热量、群落能源和有机物质等5种基本物态的物和能量交流。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转化、削减和储存,使生态系统保持着各种生态循环的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稳定性、可适应性和耐受性等功能。

1. 完整性功能完整性是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整个生态系统自身健康运转的重要方面。

如果其中某些物种的数量或品种受到破坏或丢失,那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特别是对环境的平衡和生态多样性影响非常显著。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课前自测诊断 一

三 课堂强化训练 课后加练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结 束
一、理清基础知识
1.澄清生态系统成分的四个误区(填表)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 生产者 ;寄生细菌 属于_消__费__者___
动物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等属于_分__解__者___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__蓝__藻__、__硝__化__细__菌___等原核生物 也是生产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 _消__费__者__
课前自测诊断 一

三 课堂强化训练 课后加练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结 束
2.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点提醒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是“固定”而不是 “照射”。 (2)10%~20%是 相邻两个营养级 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 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 传递效率约为 10%~20%。 ②能量利用率: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课前自测诊断 一

三 课堂强化训练 课后加练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结 束
题型 2 限制能量来源或分配比例的计算 [典例 3] 若某草原生态系统只存在下面的食物关系,尝试
完成以下问题:
(1)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5 来自兔,2/5 来自鼠,1/5 来自蛇, 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______。
高考4道主观题命题点之(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 结 束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韧性的研究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韧性的研究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韧性的研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由生物、环境、物质等多个要素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则成为了当下科学界研究的重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质量和财富的持续产生。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即使受到局部因素的干扰,整个系统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稳定性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体系中各个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各个层次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等。

这些结构关系的稳定性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基础,而其稳定性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密切相关。

例如,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水草和浮游生物等植物是整个系统的原始生产者,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

而鱼类则依赖于这些生产者的存在来获取养分,同时,鱼类和这种鱼的大小和种类也会影响水质和水草的生长情况。

因此,对于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说,需要维护适当的水草和浮游生物群落以及适当的鱼类数量和种类,这才能够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2.功能方面生态系统的功能则是指生态体系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生产和物质循环功能。

通过生态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水、食物、材料等各种资源。

而这种功能的稳定性同样也需要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的平稳运作和适时调整。

二、生态系统的韧性生态系统的韧性是指整个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压力或干扰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修复,从而使系统更具有适应和恢复能力。

而在保护生态系统韧性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生态系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群体和行为特征,它们通过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但是,当外部物理或化学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必须具备适应性来应对逆境,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o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o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认同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稳定性。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引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o强调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o介绍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消费者的摄食和能量传递。

o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如逐级递减和能量利用率。

o讨论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o讲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

o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如循环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

o讨论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o介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作用,如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o分析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生物种群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o定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如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o讨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6.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的案例,并提出保护措施。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444314专题8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中组成成分消费者:加快物质循环、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结构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养结构(、)生态系统进行、的渠道功能:【真题演练】1、“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3、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钱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基石)二、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2、过程3、特点①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在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②易错点1、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详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出现的前提: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稳定性的表现: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

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循环(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和能量流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2)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①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③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

(3)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①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②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结构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多。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会到破坏。

3.(1)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2)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的原因:①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恢复原有的数量。

②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③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

(3)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①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

②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

③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发展以及走持的环境。

(2)怎样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②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物理和化学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即在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维持其生态功能和结构不受严重影响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其维持的重要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后,能够自我修复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之中。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地发生大规模的变化,就可以认为它稳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从群落、种群和个体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群落的稳定性最具代表性。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许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多样性。

由于生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和相互依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它的稳定性就越高。

这是因为生物多样性保障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使得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干扰和变化。

此外,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平衡和稳定性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水、温度、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平衡稳定,它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环境和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包括空气净化、水源地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自然景观等方面的服务。

此外,生态系统还提供了很多生计和美食资源,对于维持生态经济和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生态系统失去稳定性,就会发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和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模型模拟、实地调查、长期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它由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一群生物种群组成,它们在同一地区内相互作用和共同生活。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等方面。

2.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等,并对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环境要素的结构包括气候因子、土壤类型、水质等。

3. 营养网络:生物群落中的物种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营养网络。

不同的物种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维持着生态平衡。

4. 空间分布: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环境要素不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物种和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维持着物质的平衡。

典型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通过这些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被循环再利用,提供给生物群落的生长和发展。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维持着能量的平衡。

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能量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被生物群落利用。

能量从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直至最终被释放为热能。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和压力。

4. 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服务功能,如水源保护、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等。

这些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的。

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而生态系统的功能则反过来影响着物种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生态系统是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态群落,而这些群落又依次形成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链。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是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层级和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组成而成,包括有机物、无机物、能源和生态因素等,其中,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因由土壤、水、气候、光照、土地等生态因素组成。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相互关联和交错的。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提供给食物链中的其他消费者。

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它们从植物和其他生物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微生物能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促进养分循环,从而为生命的再生提供动力。

二、生态系统的层级及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层级的,由各自的生态因素组成的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物种群落、生态区域和生态省等多个层级。

每个层级不同的物种、环境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种群落都会相互作用和适应。

例如,食物链中的一种动物数量大增可能会导致食物链链的折断。

环境因素变化也会对生物数量和群落密度产生影响。

当各种物种群落相互作用和适应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界将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这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可维持植物和动物种群的正常生存,同时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状态的一种能力。

当生态系统在长期内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表明其存在着一种可能的稳定状态。

但是,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有可能失去平衡,导致生态稳定性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稳定性、物种多样性、物种数量、食物供应、养分循环、气候变化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性。

本文将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论述。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各种不同物种组成的一个生活在一起并互相作用的生物群体。

不同生物种类的相互关系和互相依存性是生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2. 生物种群:生物种群是生态系统中某一具体物种的集合。

它们通过竞争、捕食等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物個体:生物个体是组成种群的最基本单位,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生长、繁殖和死亡等各种生命活动。

4. 冲击物种:冲击物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它们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5. 土壤和水体:土壤和水体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组成部分。

它们提供了养分和水分,并作为生物的栖息地。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如下所述:1. 养分循环:生态系统能够通过物质循环的方式,将有机和无机物质在生物间进行转化并回收利用。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形成了碳氮循环等多种养分循环。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逐级转移。

太阳能被光合作用捕获,进而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再被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所利用。

这种能量流动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物种相互依赖,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外界干扰。

4. 生态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农作物授粉、水源保护和自然景观提供等。

这些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环境调节:生态系统可以调节气候、水流和土壤侵蚀等自然环境过程。

例如,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的功能。

总结: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生态系统是指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在相互作用和竞争中形成各自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策略。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关键,因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所决定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通常由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所构成,如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并受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地理学和生态系统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功能则是由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生物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决定的。

生态系统的维持机制通常由生态系统的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所决定。

正向反馈是指一种过程,其结果促进了该过程的继续进行,而负向反馈则是指一种过程,其结果减少了该过程的继续进行。

正向反馈可用于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分量。

在这种情况下,特定分量的存在导致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分量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加强或减弱正反馈。

负向反馈通常用于稳定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特定的分量的存在导致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分量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加强或减弱负反馈。

如果长期存在负反馈,则生态系统将进入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由其环境中不同的生物和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适应和调整来保持稳定,这些调整可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地理和生态系统管理。

例如,许多生态系统可以调整其生态结构来适应气候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做出有限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有着深远影响。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是生态环境维持稳定的关键,因为它们影响着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维度。

因此,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机制对保护生态系统和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来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种方法通常包括采用生态标志、生物监测和生态状态评估等方法。

在实际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机制的敏感性,并应用新的科技和方法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替和稳定性的学科,它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总体。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空气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结构与组成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其中,生态系统结构涉及到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部分的数量、分布和空间结构等,如植被类型、土壤性质、动物种类和分布等。

生态系统组成则涉及到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种群数量和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功能包括能量流、物质循环、生态位、控制因素和地貌特征等。

能量流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体之间能量的传递过程,物质循环是指各种生物体之间物质的转移和生态系统内物质形成循环的复杂过程。

生态位是指所有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确定它们在生态系统种群结构和生态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控制因素则是指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环境要素和作用机理,如气候、水文循环、营养循环等。

地貌特征则是指各种地形、岩石以及土壤类型,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生态系统演替生态系统演替是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发生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形成各种演替植被组成、不同的动物种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等。

生态系统演替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通过对生态系统演替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的演替过程,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的变化等。

4、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各个组成因素处于稳定状态的程度。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的内在稳定和外部稳定两个方面。

内在稳定主要涉及到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和自我调节能力,外部稳定指影响因素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一个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和稳定性等方面,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的特性、控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中生物] 1.阐明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

2.科学思维:建立负反馈调节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联系。

3.科学探究:通过设计制作生态缸,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特征——动态平衡。

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

③收支平衡。

(3)调节机制——负反馈机制。

①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②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判断正误(1)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均衡( )(2)当农田里蚜虫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3)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存在( )答案 (1)× (2)√ (3)×探讨点1 生态平衡的特征科学家通过测量和数学模拟,绘制了初生演替过程中群落总初级生产量和总呼吸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曲线图,在成熟阶段,群落总初级生产量和总呼吸量呈现怎样的趋势?由此说明了什么?提示 总初级生产量和总呼吸量均趋于稳定,且相对值接近。

说明群落在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上趋于达到平衡状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2•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但菟丝子等不是生产者。

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主要是动物,但秃鹫、蚯蚓等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3、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① 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 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i 加快物巫循环)生产者细胞呼唳(慕石) 一I 卜'F 棚丽冷喘址疑校收叶.遗体 (不叮缺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纽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一1。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某一个营养级也会有不同的消费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影响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影响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影响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的复杂网络。

其中,结构与功能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结构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而功能则指的是这些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成:1. 生物组成: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分布情况。

生物组成的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例如,一个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2. 土壤和水体:土壤和水体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环境要素。

它们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并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例如,酸性土壤会限制某些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

3.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形成的基础。

能量的流动路径主要包括光合作用、食物链和营养循环等过程。

这些过程决定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具体来说,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会对其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系:1. 结构多样性与功能稳定性:研究表明,结构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其功能的稳定性。

例如,物种多样性较高的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病虫害或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好地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

2. 类型多样性与功能适应性: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

例如,沿海湿地具有较高的抗风蚀和蓄水能力,能够有效地缓解飓风和洪水对陆地的损害。

这种功能适应性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定结构有关。

3. 功能特化与功能互补: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特化或互补的关系。

例如,某些植物通过氮固定过程为生态系统提供氮素,而其他物种则通过氮循环来维持氮素的平衡。

这种功能特化和互补的关系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1
食物链
营养级

生物 之间 由于 食物 关系 而形 成的 一种 联系

第四级 营养级
青蛙
第三级 营养级
植食昆虫
第二级 营养级
物 链 上 的 每 一 个 环 节
青草
第一级 营养级
编辑ppt
12
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结构模式
食物链中 的生物
结构模式
营养环节
绿色植物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植食动物
初级消费者
编辑ppt
16
• 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的减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 1、第一营养级减少,其他营养级的生物都将减少。 • 2、“天敌”减少,被食者先增后减,最后稳定。 • 3、“中间”营养级减少,应视情况而定,如:
蚱蜢
蜥蜴



绿色植物
食草籽的鸟
编辑ppt
17
例、(2006重庆卷,一、1)题l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 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 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有一种土蜂的变种能直接在红花三叶草的花萼处咬 出一个洞来吸取花蜜,同时招引来本地短口器的小 蜂来吮蜜,这种不传粉的土蜂与三叶草的关系 为 捕食 ,与本地小蜂形成的关系为 种间互助 。 自然界中这种具有咬洞取蜜行为土蜂的产生,从遗 传学观点看,它可能是由 变异 产生的一种 本能 行为。
编辑ppt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
定性
[答案] C
编辑ppt
18
例. (2006北京卷,二、29)为合理利用水域资说,某调 六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 分数据如下表:
第二营养级
小型肉食动 大型肉食动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编辑ppt
13
例:一百年前达尔文曾发现几种生物如下的食物链:
红花三叶草
土蜂
野鼠
家猫
(1)土蜂(个体较大)能采集红花三叶草的花蜜同时 为之传粉,这两种生物的关系叫做 互利共生,
而猫 与鼠和鼠与蜂之间的关系叫做 捕食 。这个食物 链表明:猫的数量多对牧业发展是 有利的。

绿色植物
生产者
光能自养细 菌
化能自养细

动物、寄生 消费者 植物、寄生
微生物
分解者 腐生生物
同化类型
作用
地位
各种生物赖以生 基本
存和发展的基础 成分
自养型
一切消费者和分 解者的有机物和
基本
能量的源泉 成分
异养型
保证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进行; 非基
有效控制生物数 本成
量;有利于生产 者传粉、受精和

生产中的应用.
编辑ppt
3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可大可小,最大的
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 能量流动 和
物质循环 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种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播
异养型编辑ppt保障通物畅质进循行环的
基本 成分
关系
生产者和 分解者是 联系生物 群落和无 机环境的 两大“桥 梁”;生 产者与各 级消费者 以捕食关 系建立的 食物链和 食物网是 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 环的渠道
9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
生 产者
食物、氧气、栖所 消 费 者
传粉、受精、种子传播
分解者:主要是异养型的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腐食性的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但
不参与营养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编辑ppt
7
问题
• 1、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对吗? • 2、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对吗? • 3、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对吗?
编辑ppt
8
2、比较:
成分名称 生物类型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 非生物
生产者1
次级消费者1
生产者2
初级消费者1
次级消费者2
生产者3 生产者4
初级消费者2
次级消费者3 次级消费者4
在一个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始终只占 据一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外,其他消费者(根据其 食性)可能占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 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多种。
当某种生物因数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有多种 可能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14
(3)当地农民如果一改往常不种红花三叶草 而改种一
种开白花、蜜腺较浅的三叶草,这 种白花三叶草
茎柔软,难以支持土蜂飞落, 不久本地小蜂成为 优势种,这时小蜂与土蜂 间成为 竞争 关系。出 现土蜂大幅减少 的现象说明了 适应的相对性 , 其原因在于 环境条件的改变。
编辑ppt
15
b、食物网:指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 营养关系。可表示为:
编辑ppt
1
编辑ppt
2
考纲解读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类型、特点、功能 3、生态系统的结构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
和特点,了解能量金字塔中的能量传递规
则,及能量流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只要求掌握碳循环的
过程及意义,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6、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以及在农业
编辑ppt
4
二、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概念:
生物个体(同种) 种群(不同) 生物群落
能自由交配 相互之间有直 相 能 物 相 同
产生可育后代 接或间接作用 互 量 质 结 无
作流循合机
(最大的)
用动环通环
生物圈
生态系统而 和 过 境
包含地球上 的全部生物 及无机环境
编辑ppt
5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呼 遗 合吸 体 作 用
分解者
遗呼 体吸
(CO2)
(CO2) 无机环境 (CO2)
编辑ppt
10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a、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 关系而 形成的一种联系。
在这种食物关系中有多少个环节就有多 少个营养级(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 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依此类推。)一条食物 链的起点一定是某种生产者,而终点则是该 食物关系中不再被其他消费者所食的生物。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基本成分) 生产者(基本成分 主要成分) 消费者(非基本成分) 分解者(基本成分)
编辑ppt
6
说明: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1)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2)光能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光 合细菌和蓝藻等)。
消费者:均为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营捕食、寄生生 活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