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影评

合集下载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赖声川《暗恋桃花源》是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导演是赖声川。

这部电影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青年男子暗恋村子里的一位姑娘,他通过“桃花源”这个地方寄托了自己的渴望和希冀。

电影的开头,展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林中有一个小湖,湖边有一座建筑物,这就是“桃花源”。

据说,只有在桃花开放的时候,才能看到桃花源的真面目。

这个设定让人感到神秘而又憧憬,也让观众对电影的发展充满了好奇。

男主角是村里的一位年轻人,他名叫小白。

小白对村子里的一位姑娘暗恋已久,但因为害羞和内向,他从来没有向姑娘表白过。

他独自走进桃花林,寻找着那片神秘的桃花源,希望能够在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和勇气。

在电影中,桃花源被描绘成了一个幻觉般的世界。

小白进入桃花林后,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和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桃花盛开的树林、鸟语花香,以及湖水中倒映的桃花,给人一种安静、悠然的感觉。

这个世界没有喧嚣和纷扰,只有宁静和美好。

在桃花源中,小白遇到了一位老人。

老人告诉他,在桃花源里,人们可以找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而小白最想表达的,就是对姑娘的心意。

他希望能够找到勇气,向姑娘表白,但又害怕面对可能的拒绝和尴尬。

在这个桃花源中,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感情和未来。

电影通过桃花源这个隐喻,展示了人们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桃花源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个可以逃离现实束缚,追求内心真实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限制和压力的影响,我们被外界的评判和期望所左右,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而桃花源就成为了一个寄托梦想和期望的地方。

电影还强调了与自然的联系。

桃花林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宁静、美丽和纯粹。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自然的存在,被高楼大厦和喧闹的交通所包围。

而桃花源的存在提醒我们,自然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归属,是我们心灵的净土。

小白最终离开了桃花源,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在他回到村子的那一刻,他仿佛变得更加从容和坚定。

他找到了姑娘,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追寻暗恋追寻桃花源要说《暗恋桃花源》,我不知道从何说起,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会说,而是对这部话剧感触太多,想说的太多,毕竟这部话剧是我大学的精神暗恋,是我艺术人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我第一次思考人生,是我第一次开始追寻,追寻我的暗恋,我的桃花源……这是我第三次看话剧《暗恋桃花源》。

大一,我和它感性的相遇,大二我经历了它,大三再次相聚,我对它“另眼相看”。

大学中,有了暗恋桃花源,生活不再寂寞无趣;大学中,有了话剧,人生充满了希望。

大学之前,我重来没有接触过舞台剧,也曾不想有一天我会站到舞台上去亲自感受它……话剧开头男主角唱了《追寻》,也可以说大学我始终追寻这部《暗恋桃花源》。

最初的相遇,感性了人生突然发现,人生的悲剧似乎总会夹杂着某些主题:忘却、寻找、回不去……因为曾经拥有,所以不能忘却,因为忘不掉,才会去寻找,可当我们再次寻找那人生中桃花源般的美境时,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以前总以为悲剧总会让人流眼泪,当我看《德伯家的苔丝》时,我被苔丝悲剧的命运所牵动,女主人公苔丝在少年是被人夺去了贞洁,接着又失去了孩子,当她和男主角从相遇相识到相爱再到误解分离时,最后落到坏人的手中,当心爱的人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时却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去了,苔丝只能以死来抗争,这就是悲剧,那一次我哭了,当我看到林黛玉焚稿断魂时我也哭了。

有位老师曾经说过:让人流泪的东西都是肤浅的。

我并不完全同意这句话,但我想反过来说:深刻的悲剧不会让人流泪,只有内心的窒息的纠结和无奈,只有无尽的感慨和悲伤,因为当人生的陷入悖论时,人越是努力反抗反而就越是陷入悲剧之中,读《俄狄浦斯王》时就是这种感觉。

我想说《暗恋》、《桃花源》是前者,《暗恋桃花源》是后者。

暗恋本身的悲剧性让我随着悲剧性的音乐而流泪,《桃花源》本身是喜剧的,但是老陶最后的结局却同样是悲剧的,而整部戏中戏的《暗恋桃花源》却是深沉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是理想的悲剧,是艺术的悲剧,是人与生俱来的悲剧。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名为《暗恋桃花源》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和思考,引发了我对生活、幸福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暗恋桃花源》以一个普通的男孩李津为主角,讲述了他对着邻居女孩小娟的暗恋和追求的故事。

故事情节平淡而真实,没有夸张的桥段和狗血的情节,却让我为之动容。

在这个善良而纯真的男孩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曾经年少时的影子,他爱上小娟,用他的微笑去娱乐、去鼓励小娟。

他默默耕耘,即便得不到小娟的回应,也依然坚持和在乐忘川对小娟心思表白的图书管理员聊天,笑得那么灿烂,温暖他自己,也温暖了我。

在这个善良而纯真的男孩身上,我看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他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却总是默默关注和照顾小娟的生活。

他时常帮助小娟处理一些问题,给她温暖和鼓励。

他对小娟的感情充满了耐心和执着,并且在小娟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

他的爱没有任何目的性,纯粹是因为他心中对小娟的爱意。

与此同时,电影也通过小娟对李津的感情转变,展现了成长与爱的复杂纠葛。

小娟一开始对李津的感情视而不见,直到后来才逐渐觉察到李津的真心。

她受到了他的坚持和真诚的感动,也被他内心的善良和纯真所打动。

在小娟的成长过程中,她陷入了对感情的纠结和挣扎。

她思考着自己的内心,努力搞清楚自己的感情。

最终,小娟也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心意,并向李津表白。

这一幕让我动容,爱情也能在迟钝和迷茫中成长,能够在时间的推移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电影中的桃花源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仿佛是个人间仙境。

这个桃花源成为了男孩李津渴望进去的梦想圣地,也成为他暗恋的象征。

桃花源之于李津,代表着一种纯真、宁静和美好的生活。

这个人间仙境曾让李津暗恋者回忆,但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桃花源和温暖在他的心中,他可以创造自己的桃花源。

电影通过桃花源的设定,带给观众一种思考,那就是我们是否也有自己的桃花源?每个人的桃花源都不尽相同,因为它源自我们内心深处对幸福和快乐的向往。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1. 引言《暗恋桃花源》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爱情电影,于2022年上映。

该片根据韩寒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虚拟社交平台中,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的暗恋故事。

本文将对《暗恋桃花源》进行影评。

2. 剧情概述影片以插入虚拟社交平台的方式展现了男主角艾小时在虚拟社交平台上对女主角蒂花的暗恋过程。

艾小时是一个宅男,平日里不愿与人交流,而是通过虚拟社交平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对蒂花一见钟情,但蒂花却只将他看作是一个普通的网友。

整个影片的剧情紧凑有趣,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和发展,不仅展现了暗恋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触及了社交媒体和虚拟现实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 角色与表演影片的两位主演黄渤和杨颖在电影中的表演都令人印象深刻。

黄渤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害羞、内向的宅男形象,他的暗恋表演十分自然真实。

在虚拟世界中,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充满了柔情和真挚的渴望。

杨颖饰演的蒂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角色,她的表演方式活泼而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将蒂花的坚强和独立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与黄渤的配合也非常默契。

4. 导演的拍摄手法张艺谋在《暗恋桃花源》中运用了多种拍摄手法来增强电影的观赏性和代入感。

首先,他使用了多种镜头语言来展现虚拟社交平台中的交流方式。

例如,通过分割屏幕和快速切换镜头,模拟真实的社交平台聊天界面。

这种手法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其次,张艺谋还运用了颜色的巧妙运用来表达情感。

在电影的一些重要场景中,他使用了鲜艳的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有趣。

最后,导演还通过镜头的运动和剪辑的速度来体现角色的心境。

当主人公感到兴奋或激动时,镜头运动加快,剪辑速度也相应加快,使观众与角色的情绪共鸣。

5. 主题和意义《暗恋桃花源》主要探讨了虚拟社交平台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电影中的男主角艾小时在虚拟世界中感觉自在,可以表达真实的情感,但在现实中却害怕交流,沉默寡言。

这种对比表达了社交媒体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影评一幕舞台,两出戏剧,两场剧在同一舞台上上演的悲欢离合,这就是《暗恋桃花源》。

《暗恋》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一对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分别,相约来日再见,哪曾想内战爆发,江滨柳辗转去了台湾,就此和女友云之凡断了联系,最后,临死前在台北的医院里登报寻人,两人得以相见,旧日情怀历历在目,却又被现实阻隔,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桃花源》讲述的是渔人老陶的妻子偷人,并在奸夫的怂恿下大怒出走,偶然间来到了桃花源,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幸福的夫妇,刚好和自己的老婆及奸夫长得一样,老陶在桃花源里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生活,但仍是想要回家,等到回到家里,发现妻子和她的奸夫过的并不快乐,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

《暗恋》里的江滨柳是一个需要以一个女人为借口来摆脱堕落于现实的可悲,典型的精神出轨型的知识分子,而《桃花源》里的老陶,因为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反而误入太虚幻境一般的桃花源,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

细看这两出剧,情节内容虽完全不同,却处处体现着联系与对比。

如《暗恋》中江滨柳与云之凡满怀着爱情出场对比着《桃花源》中老陶与春花的叫骂,又如两出剧同时排练的时候,虽然两边台词几乎是一致的,但是指向却完全不同。

《桃花源》中老陶执意想念现实中的妻子,而《暗恋》里面的江滨柳却在幻想记忆里的恋人,《桃花源》是在理想中找到现实的影子,《暗恋》却是在现实里拼命的去寻找曾经的理想,我们没有办法去判定到底是残酷的现实好还是虚幻的理想好,如此看来,解答反而不重要了。

江滨柳把爱情作为理想的唯一寄托物,四十年来日思夜想,实际上却一边娶妻生子什么都不误,可见其亦有软弱妥协的一面。

老陶和江滨柳的不同即在于老陶是个非常现实的人,即使他误入桃花源,也仍然记挂现实中的一切,想要回来。

为此他甚至咽下戴绿帽子的屈辱,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是一个勇敢的人。

江滨柳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他看到了四十年后的云之凡,但云之凡并没有给他他要的爱情。

老陶回到了武陵,春花和袁老板的生活鸡飞狗跳,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老陶的愿望落空,却无法重回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暗恋桃花源》讲述的的是两个剧组预定在同一时间同一舞台分别排练《暗恋》和《桃花源》。

由于相同时间和舞台的冲突,于是两场戏共用舞台交错排演,甚至同台排演,在时间和场景的交错融合中出演了一部精彩的舞台剧电影。

《暗恋》的故事说的是在抗战结束后,江滨柳和云之凡这两个外地人在上海相遇并相恋,因为云之凡回老家过年结果两人天各一方,不再相见,直到江滨柳在台北病入膏肓登报寻找云之凡,两人才得以再见。

《桃花源》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的,老陶穷困潦倒无法生育加之其妻子与袁老板通奸,身心受尽了生活的折磨,抱着一死的心去上游打渔,无意间闯入桃花源,度过了一段远离凡尘的日子,但依然放不下妻子春花离开桃花源回到武陵,却发现春花与袁老板已结为夫妻,但通过他们,老陶看到的依旧是现实生活冲突矛盾,于是,他想重返桃花源,却发现已经回不去了。

导演赖声川通过场景的变换,让两部基调截然不同的舞台剧同台演出,一悲一喜,文艺与通俗,融合得天衣无缝。

如果将这两部戏拆开来看,剧情上并没有很大的起伏,人物演出上也没有强烈的对比,但恰恰是两部戏共同的演绎,无论在剧情还是人物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观众在悲喜交换中在古今变化中场景不断转换中,体会到了等待的痛苦,现实中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于是也了解导演安排的目的所在。

《暗恋》是一部悲剧,从一开始昏暗的灯光与低沉的背景音乐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

《桃花源》安排的基调是喜剧,其中人物的演绎动作表情夸张,是一种从现实中抽离出的艺术表现。

其中分析老陶心理状态变化与江滨柳其实有相同之处。

老陶从现实来到桃花源,再从桃花源回到现实之后,注定是无法忘怀桃花源那个仙境,注定了一辈子的寻找,但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

江滨柳自从与云之凡分离之后,他的时间就停止在那个夜晚,他只是活在过去,那个夜晚对与江来说如同是桃花源,无法忘怀无法再回去。

这也是这两部舞台剧共同阐释的两个词:一个是逃离,一个是找寻。

逃离的是现实,找寻的是虚无的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暗恋桃花源》其实是两个话剧的结合体。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欢迎大家阅读!悲喜之间,你在寻找什么——《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暗恋桃花源》中有一名女子,苦苦寻找刘子骥,逢人便问,如同生活在与众不同的世界般,与整个社会脱节,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既不属于《暗恋》剧团,也不属于《桃花源》剧团,她,单个的她,或许就是一出寻找刘子骥的戏。

疯疯癫癫,痴痴狂狂,口出呓语,让人不解,让人怜惜。

谁是刘子骥?那个陶渊明笔下的南阳刘子骥?难道那神秘女子真的携带着远古的记忆碎片,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寻找一个远古的人?还是,一切只是巧合。

这样的疑惑,希望能在《暗恋》与《桃花源》里找到解答。

何谓戏?戏,是虚假,是不真实,是演给别人看的一出剧目,表现一种灯光下、万众的目光里,夸大的言行举止、选择性的场景、紧凑的情节。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这样谈论戏剧,道具、布景、演员都可以全套地更换,不变的是什么?是那台上的神魂飘荡,是那台下的心流交汇,是那幕前幕后的梦寐以求。

可是那种神魂飘荡,那种心灵交汇,那种梦寐以求,是台上的演员可以完全表达的吗?是台下的观众可以真正接受的吗?似乎不然。

《暗恋》的导演甫一出场,对云之凡和江滨柳的表演者提出了质疑。

上海公园里的一别,江滨柳应该是如何的深情款款,应该是如何的恋恋不舍,应该是如何的踌躇不定。

爱恋的迷离里掺杂着对前程的惴惴不安,甜蜜的恋情中又有着怎样的苦涩。

而那个云之凡应该是像一朵白色的山茶花,美丽而芬芳,纯洁而高贵。

即使在血色的年代,也给人以温暖与关怀。

即使在无法相见的岁月里,也永远保持着那份纯粹的美好与馨香。

但是,演员并不是真正的江滨柳,也不是真的云之凡,他们只是在演这个角色,而不是那个角色。

整个剧团也就导演一人看到过抗战之后的上海,也就导演一人经历过抗战的岁月,也就导演一人明白那种大局势下人的渺小,命运的无常,与沉痛的无奈。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引言《暗恋桃花源》是一部扣人心弦、令人动容的影片,它通过一段关于爱情和梦想的故事,引发了我对生活的反思。

影片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精心烘托的场景,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深沉的思考之旅。

在观影后,我深深地被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所触动,并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沉浸式的场景营造影片以美丽的桃花源为背景,通过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景观,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整个桃花源充满了浓郁的田园风情,让人沉浸在宁静而恬淡的氛围中。

我仿佛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对忙碌和压力的生活产生了一丝向往。

爱情的力量影片通过对主人公苏九儿和长老曹刚恋爱故事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

苏九儿对曹刚心生爱意,但她内心的脆弱和害怕却让她选择了隐忍和压抑。

然而,爱情让她重新拾起勇气,面对现实和社会的质疑和压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一情节让我深思,爱情能够激发人内心的勇气和力量,让人超越自我,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影片中存在的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而完美的世界,与现实社会形成了对比。

这让我深思,现实中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是否限制了我们追求梦想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影片引发了我对现实世界中繁琐的生活和社会规则的思考,让我思考是否应该通过突破现实的束缚,去追求我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人生的选择与坚持影片中的苏九儿和曹刚都是以坚持和努力为代价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幸福的。

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阻碍,但他们从未放弃,一直坚持不懈。

这让我思考人生中的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到真正的幸福。

结语《暗恋桃花源》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一段关于爱情和梦想的故事,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影片中的桃花源象征了人们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爱情则展现了追求幸福的力量。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人生选择与坚持的探讨,影片让观众深挖内心的渴望,并激励人们去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暗恋桃花源》与爱情与错过的深意

《暗恋桃花源》与爱情与错过的深意

《暗恋桃花源》与爱情与错过的深意暗恋桃花源爱情,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往往伴随着错过和遗憾。

电影《暗恋桃花源》深刻地探索了爱情与错过的深意,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桃花源,主人公小明来到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偶然遇见了倩倩,两人彼此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与情感。

然而,正当他们渐渐走近,错误的选择和时机让他们错过了彼此。

这并不罕见,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为错过而后悔终身呢?一方面,《暗恋桃花源》通过叙述小明与倩倩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爱情中要珍惜当下,并勇敢面对内心的真实感受。

正如电影中的小明,他对倩倩产生了深深的暗恋之情,但却因为羞涩和不敢表白而导致错过。

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罕见。

很多人因为害怕面对拒绝或者失去对方而选择了沉默,最终错过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而《暗恋桃花源》通过故事的铺陈,向观众提醒,爱情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我们心中的爱,不要因为畏惧而错失良机。

另一方面,《暗恋桃花源》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爱情与错过的深意。

电影中,小明离开桃花源后才意识到自己对倩倩的感情,然而追寻的路已经无从寻觅。

这种错过有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选择,还可能因为外界环境的限制或者巧合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错过我们所深爱的人,这种遗憾难以弥补,却也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电影中的小明成为了一个追忆往事和寻找心灵寄托的漂泊者,他的内心始终无法释怀。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爱情中要懂得把握机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因为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无法回头。

爱情与错过的深意承载了无尽的遗憾和感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

电影《暗恋桃花源》以描绘爱情与错过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美丽唯美的桃花源和虚构的故事情节,引导观众思考和感悟,让人们对爱情和现实生活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或许,通过电影,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自己在爱情中的选择与决定。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精选(一):
世界的另一边
在那里,我看见了世界的另一边。

我不知道哪里是现实,哪里是幻境。

或者现实才是幻境,又或者幻境就是现实。

这永远是一个庄周梦蝶的问题。

永远纠缠于形式与资料之间,永远无法分清楚哪一个更加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哪一个更为实际,更为我们所需要。

但是真正统一齐来,总是显得形容古怪,有如一个负载过重的年轻人,竟显出些许老态——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稳重丰富的表现。

符号累积,表演却精彩,资料在形式里焕发了新的光彩,于是幻境与现实,再一次模糊起来。

[由整理]
《暗恋桃花源》似乎承载了过多的东西,它显得那么特立独行,有序的混乱,深指的隐喻,模糊的或者清晰的符号,鲜。

《暗恋桃花源》电影评论

《暗恋桃花源》电影评论

电影中场景的布置十分 的简单 ,和舞 台剧 相差不大 ,只 是加入 了一 些 场外的角色和镜头 。重点还是演 员在 特定舞 台上的表演 。在这特点舞 台的表演中 ,更考验 的是 演员 的演技 ,比如老 陶在划船 去上游 的时候 , 波浪就通过蓝色 的彩布来展 现,而老陶则通过双脚的左右移 动来表现船 在波浪 中前行 ,这一点是 十分 巧妙 的。还有 一个 地 方就 是 《 暗恋 》 和 《 桃 花源》 在一起排练的高潮部分 ,舞 台一 分为二 ,左边 的医院 ,右 边 的桃花源 ,同时排练 , 道具 ,背景等要素准备的十分充 分 ,这也是舞 台
这部 电影 主要分 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 暗恋》 的排练阶段 ,主 要讲 《 暗恋》 这个故事 的发展 ,第二部 分就是 《 桃 花源》 的排 练阶段 , 第三部分 ,也 是本 片的高潮部分就是 《 暗恋》 和 《 桃 花源》 同台排练 , 并且它们 的台词能巧妙的相连接 的阶段 。这三个部分构 成了这 部 《 暗恋 桃花 源》 ,这三个 部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 了一部经典 的电影 。 在 我看 来 ,在片 中 《 暗恋》 和 《 桃 花源》 同样都是 悲剧 。 《 暗恋 》 中江滨 柳和云之凡彼此相爱 ,许下一辈子 的承诺 ,却 因为战争 的原 因彼 此分 离 ,这一分离就是几十年 ,再见 的时候都 已经是 垂暮老 人 ,相爱不 能相 见 ,相爱不能相守 的痛 苦也 只有那个 战争年代 的人 才能体 会到 了, 如今 快餐式的爱情 ,不会再有那 么经得起 时间考验的感情 了。江滨柳 和 云之凡这两个角色就代表着那个年 代的人的爱情观 ,只有在那个 兵荒 马
2ol 4
《 暗 恋桃 花源 》 电影评论
文/ 谭凌骏
摘 要 :由于有过在 台湾交流学 习的经历 ,所 以对 台湾电影和舞 台剧等 艺术有所 了解,所 以在看过 由 台湾 经典舞 台

暗恋桃花源剧评

暗恋桃花源剧评

暗恋桃花源《暗恋》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

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

最后,垂垂老矣,在台北的医院里临死前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

终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了桃花源。

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

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

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

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

两出戏挤在一个台上演,高潮处连台词都能相互接上,让人对导演的水准叹为观止!而这两出戏又相互映射,中间由一位神秘女子连接起来,讲述“找寻”这个主题,谈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观众在剧场里,看戏中戏,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成为这戏剧的一部分,舞台无限扩大开来,端的是NB无比。

形式上看,有话剧、相声、小品甚至日本的谐剧的成分,全部能在一个舞台上展现开来。

四、五样道具,六、七个演员,居然也成就那么一出复杂的戏剧,我对赖声川和李立群的敬仰之情涛绵不已—有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暗恋桃花源》里,其实《暗恋》的内容很少,一头一尾而已,中间的铺垫过场都没有。

相反是《桃花源》非常详尽,穷究人生的荒谬之处,表现了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疏离。

观众观看《桃花源》时的情绪,最终奇妙的移植到了《暗恋》上,并且在最后的生离别一场中达到了高潮。

可以这么说,以情绪的强烈程度而论,这种打乱战而产生的情感,甚至超过了直接足本演《暗恋》正剧的效果。

观众在欣赏整个话剧的过程中,受到悲与喜两种戏剧氛围的影响:刚沉浸在江滨柳与云之凡上海分别的浓郁悲情中而静坐沉思,又立刻被老陶、春花、袁老板的滑稽可笑的表演逗得前俯后仰;刚被身处病房中已是风烛残年的江滨柳的痴念旧情所感动,又立刻置身于桃花源漫天桃花的缤纷景象中而自我陶醉;刚因老陶在桃花源中其乐融融的生活而充满憧憬,又被两个剧组同台表演的相互干扰而搞笑;刚被老陶回家之后与春花、袁老板的一出闹剧而会心一笑,又被江滨柳和云之凡的再次相见所深深打动。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暗恋桃花源影评(一)《暗恋桃花源》这部电影剧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剧团为了争抢排练舞台而上演的一个荒诞的闹剧。

其中一个剧团排练剧目叫《暗恋》,是一部悲剧,声称后天就要演出;另外一个剧团排练《桃花源》,是一部喜剧,更紧急,说明天就要上演。

最终双方相互妥协,一会儿排练《暗恋》,一会儿排练《桃花源》,于是我们便看到在同一个舞台上轮流上演悲喜剧的荒唐局面。

影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定格在舞台上,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舞台剧,导演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观众自由地去体会那两部交错上映的舞台剧。

所以《暗恋》和《桃花源》才是这部电影的剧中之剧,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

《暗恋》讲述的是一对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抗战结束后分开,最终因为内战后台湾海峡两岸对立而无法相聚的悲情故事。

而事实上两人都一直住在台北,只是一直没有对方的音信。

台湾解禁之后,开放两岸往来,江滨柳终于打听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云之凡其实一直都在台北。

他在报纸上登载寻人启事,希望能在迟暮之年与自己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的恋人云之凡相聚。

云之凡看到寻人启事之后,最终来到江滨柳所在的医院与之相见。

两人彼此之间一直都深爱着对方,但此时两人均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身不由己,也许那一幕就是彼此一生中最后的相遇了。

当末尾音乐响起,云之凡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禁为他们之间这段旷世之恋深深惋惜,不禁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潸然泪下。

相反《桃花源》讲述的是一个喜剧故事。

晋太元中武陵渔夫老陶,因为家庭生活不和睦,妻子春花红杏出墙与袁老板私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溯游而上偶然找到桃花源,并在那里过着非常幸福安逸的生活。

但老陶还是无法忘记春花和自己的家,他毅然回去,希望能够把春花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

回到家,老陶发现自己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组建了新家,并且有了孩子,但二人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幸福,反而天天为了琐事无休止的争吵,心灰意冷的老陶再次离家出走,但却再也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恋桃花源影评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暗恋桃花源影评(一)《暗恋桃花源》是由赖声川导演、表演工作坊演出的一场话剧。

作为一出被贴上“先锋派”、“后现代”等标签的话剧,其故事相当奇特:“暗恋”和“桃花源”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剧组,由于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的彩排合约,双方互相争执谁也不肯相让,最后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于是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在整场戏中,笔者感触最深的还是其剧中剧的结构框架,以及依赖于这种巧妙的结构框架才得以完美表现的种种悲喜关系。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试图理清剧中各种各样的喜喜悲悲——两剧之间的悲与喜这场话剧与众不同,而之所以与众不同,最直观的就在于它的技术构思、结构框架。

导演通过一场悲剧和一场喜剧的穿插,向我们传达了“悲与喜乃是一体之两面”的戏剧理念甚至人生理念。

正如导演赖声川自己所说:“她(暗恋桃花源)是我在台湾现在这一个混乱的局面之中,找到的一个平衡、一个人们渴望的秩序。

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完全不搭调的故事,被安排在同一个舞台上,一个是在病房里回忆过往情事的暗恋,一个是在桃花盛开的桃花源;这两个故事看似天南地北,但却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共通性。

在创作时,我运用了许多对比、不和谐的人物、事情,来满足现代人在潜意识中的某种欲望,我不敢说这是幽默,但我能说,暗恋桃花源是你我生活中的一个小玩笑,一个会令人发出会心一笑的小玩笑。

”观众在欣赏整个话剧的过程中,受到悲与喜两种戏剧氛围的影响:刚沉浸在江滨柳与云之凡上海分别的浓郁悲情中而静坐沉思,又立刻被老陶、春花、袁老板的滑稽可笑的表演逗得前俯后仰;刚被身处病房中已是风烛残年的江滨柳的痴念旧情所感动,又立刻置身于桃花源漫天桃花的缤纷景象中而自我陶醉;刚因老陶在桃花源中其乐融融的生活而充满憧憬,又被两个剧组同台表演的相互干扰而搞笑;刚被老陶回家之后与春花、袁老板的一出闹剧而会心一笑,又被江滨柳和云之凡的再次相见所深深打动。

就这样,在悲与喜的无常变化中,使得观众突然悟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虽然有彩排,却依然会生出各种变故,悲悲喜喜,喜喜悲悲,悲喜之中,孰个才是真正的人生?悲喜之中,悲悲喜喜本来就是人生!《暗恋》是悲剧,《桃花源》是喜剧。

两个剧组的导演相互争执时,所进行的的一场对话甚有意思——桃花源导演:“我好好的一出戏剧,已经被你们弄得乌烟瘴气。

”暗恋导演:“我看你这喜剧我好心痛啊,我最崇拜陶渊明了。

”桃花源导演:“我看你这悲剧我很想笑。

”暗恋导演:“你看过戏没有啊。

”笔者认为,这段不经意的对话其实暗含了作者对悲与喜的深刻认识:两个导演,一个说看你的喜剧我很悲,一个说看你的悲剧我想笑。

可见悲与喜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也根本不能界限。

悲与喜,不是完全割裂的两种事物,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事物,而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悲能生喜,喜能生悲,悲喜之间,不知孰喜孰悲;悲喜之间,悲也是喜,喜也是悲。

两剧各自的悲与喜不仅《暗恋》整体上的悲剧定性和《桃花源》整体上的喜剧定性,在两部戏中,又各自有各自的悲剧与喜剧因素。

在《暗恋》中,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是喜;两人经历了一段恋情后同样又因战乱相别,是悲;在这其中,战乱这同一个因素却引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

后来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有很大的可能再次相遇,是喜;可偏偏造化弄人,40年同居一城却彼此不知情,是悲;在这其中,同时逃到台湾成了一个特定因素,它带着极大的喜剧的可能却事实上酿造着一场悲剧。

40年后,当江滨柳得知早已音信杳杳的云之凡竟然就在台北,我们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心情,那必定是悲喜交加的一种无以名状的痛楚与欣喜。

江滨柳在报纸刊登寻人启事,期待云之凡来医院看自己,是喜;可偏偏苦等的伊人始终未来,是悲;在这其中,江滨柳怀着一颗渴望的炽热的心却等来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以至于他认定云之凡不会再来,甚至把妻子招来开始安排后事。

就在这个时候,病房想起了敲门声,是云之凡,这又是喜;两个年轻时代的恋人再次相遇,本来应有说不尽的绵绵情语、道不尽的往事追忆,可经历了40年的蹉跎岁月,两人却短短说了几句便再次就此分别,这又是悲。

40年的时光,这两对恋人在悲与喜的情感沉浮中匆匆走过。

到了剧尾,当江滨柳说自己始终戴着当年云之凡送他的围巾,当云之凡看了看表说“我也该走了,儿子还在外面等着我呢”,就已经为这出戏完成了了悲剧定性。

在《桃花源》中,武陵人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夫妻失和、家庭破碎,老陶气急之下离家出走,是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穿过激流之后竟意外发现桃花源,“豁然开朗”,是喜;在这其中,“老陶失妻,焉知非福”,悲剧转而酿成了喜剧。

入了桃花源之后,竟发现里面居住的一对夫妻与春花和袁老板长相雷同,以为是春花和袁老板迁居于此并已结婚,十分恼火,是悲;后来却发现这完全是自己的误解,桃花源中人千百年来居住于此从未出去过,所见女子并非春花,此地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仿佛极乐世界,于是度过了一段纯真烂漫到如梦如幻的时光,是喜。

在桃花源中居久之后,老陶开始想念春花,想把她接来一起净享清福而不得,是悲;于是老陶决定重回武陵把妻子接来,是喜。

可偏偏老陶回家之后,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春花已经跟了袁老板,已经生了儿子,自己被当成复仇的鬼魂,这又是悲;最后终于劝说二人与自己一同共赴桃花源,这又是喜。

可偏偏再也找不到当初立下的路标,桃花源从此与老陶再无半点联系,美梦最终泡汤,这又是悲。

《桃花源》以悲开头,又以悲束尾,之所以是一场喜剧,乃在于整场剧中滑稽的无厘头的动作与语言。

剧与观众之间的悲与喜而跳出整场剧本身,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剧与观众之间也有着一种特定的悲喜关系。

《暗恋》与《桃花源》各自的表演并不是紧凑着进行,而是中间存在着过渡。

而这种过渡,靠的是两个剧组之间的相互争执。

正因为两个剧组之间相互争执而不得其果,两个剧组才都有机会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对于观众,如果单纯为看完《暗恋》与《桃花源》两个互不关联的剧,那么两个剧组之间无休止的争执便是多余的。

观众会说:“我是来看两个剧组各自的表演的,不是来看你们在那儿吵架的!”这样,笔者觉得便有必要对剧中过渡手法进行分析:两个剧组的互相争执是悲,可在互相争执中形成的一串无厘头闹剧却是喜。

两个剧组各自的戏是戏,他们的争执却也是一出戏。

整个《暗恋桃花源》,大戏套中戏、中戏套小戏;整个《暗恋桃花源》中的某些剧情,看似不是戏,其实仍是戏。

悲剧与喜剧的干扰、演员与演员的干扰、导演与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整出戏中处处有干扰,本应杂乱不谈、难理头绪。

可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干扰,为整出戏架构了一个完整框架。

可以说,如果没有舞台中上的种种纠缠不清的干扰,这出戏就不可能有表演的动机,整出戏便没有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即便勉强维持下去,也必定有牵强生硬之感。

有人说:“这两出戏在同一个剧场中争着排练,不时地互相干扰、打断了对方的演出,却无意巧妙地凑成了一出完美交错的舞台剧。

”所以说,以各种干扰来实现过渡、搭建框架,看似败笔之所处,实是点睛之所在。

观众是来看戏的,不是看两个剧组争吵的;可如果没有这些争吵,整出戏便没的演、更没的看。

当观众看着舞台上放佛无休无止的争吵,心中不要厌烦,因为这也是戏,这才有利于戏。

因此,观众不要因忍受不了台上喋喋不休而大呼“悲剧”,稍微换个思路,你也会“豁然开朗”,悲剧立即便化成了喜剧。

暗恋桃花源影评(二)在深圳错过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在深圳大剧院的话剧演出。

大陆的演员名单包括黄磊、袁泉、喻恩泰,何煛,谢娜。

好评如潮,一票难求。

前几日,淘到话剧和电影版合并的碟,抱着学习和观瞻的目的开始看。

渐渐被吸引。

分两天,先是93年电影的版本,后是99年话剧版本,我觉得如果不是亲自去现场看话剧,电影版是比话剧版更合适的选择,虽然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电影版是林青霞、金士杰、李立群、顾宝明。

话剧版保留了金士杰、李立群换成了赵志强。

我也不知道这个赵志强的身份,只觉得面熟。

网上的故事是说,赵志强十年前看过这部戏,一直心向往之。

有一天导演给他电话邀演角色,自然心中大喜,但不忘谨慎负责的说,演江滨柳会不会显得老了一些。

自然尴尬,因为导演分给他角色的是打鱼的老陶而已。

也是我的分心,不肯紧锁双眉,目视前方,心怀激动,挥斥方遒。

散漫的看完电影版竟然没有什么感动和感触,于是觉得大逆不道,暴殄天物。

赶紧去网上看了评论,思考和学习了半天。

第二天继续看话剧版,看了开头的两场,后面匆匆快进代过,转回头倒是又复习了一遍电影版。

实在是过瘾。

同是舞台剧,场景相同,电影版实在好太多。

从演员上看,电影版是黄金组合。

我第一次如此欣赏的看林青霞表演。

之前我只知道她是大陆去的女演员,嫁了ESPRIT的老板,管着GIODANO,是明星里幸福的,她很漂亮,看不出年纪。

但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分不清胡慧中林青霞张敏钟楚红和温碧霞。

对我来说她的第一个角色是在《重庆森林》里,记得金城武一定得顺便记得林青霞,她带墨镜,有着很浓王家卫痕迹。

出场就是金士杰和林青霞的戏,金士杰儒雅,林青霞端庄。

端的是才子佳人。

江滨柳吟唱,云之凡坐在秋千上幻想。

两个人有浪漫和闲定的气质,爱的有分寸让人心生羡慕。

江滨柳说即使我们不在上海相遇,十年后我们会在汉口相遇,或者三十、四十年后在海外相遇。

云之凡说,那时我们不都老了。

江滨柳说,老了也很美啊。

一晃多少年,他们果然都老了,遗忘了秋千上的梦,但依然气宇轩昂。

收拾整齐的林青霞,满头白发的金士杰,最后很纠缠,但依然美丽。

他的结发之妻,只是陪伴他,然后他报答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感情,我们只能在话剧和电影里幻想。

另一个故事同样精彩,李立群的出场就很张扬,拔瓶塞,跟饼对话,情绪非常到位,动作也好,一个多余的都没有,后来看话剧版,不是跳的不到位,就是显得笨拙木讷,饼扔远了,又拣回来,连个舞蹈动作,都像刚排好的集体舞。

顾宝明一人分饰两角,导演和袁老板。

他的样子乍看像年轻的午马,李立群则像年轻版的单田芳,皱纹一大把。

布景上,那个蓝色绸缎的河流以及牵拉的船头我很喜欢,还有进了桃花源在群山里绕弯路,靠布景前后左右的移动来造成人在走的视觉效果,比京剧的走台还要有舞台效果,这些在话剧版被省略了。

另外一棵逃离的桃树电影版用的是块云的形状,用PT版单独立出来,话剧好像是一个石头样的东西,并有意的疏忽了。

话剧还增加了补背景画桃树的环节,我觉得其实并没有必要。

话剧在灯明暗和布景转换时时间太久,而且导演没有突然喊停,这个效果就差很多,因为完全是一种解构,一定要戏里戏外的反差才能让观众游离。

话剧每次都是导演站在台上站好了位置,才亮灯走场,感觉衔接的比较差。

但话剧也有好处,就是观众的互动性好,导演说到你前面不是黄浦江,你看到的是淡水河,台湾的观众就笑了,据说在北京演的时候,台词是前面不是黄浦江,你看到的是亮马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