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范文5篇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五篇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五篇
《暗恋》就像是一个将醒未醒的梦,而《桃花源》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与《暗恋》那种安静伤感的氛围不一样,《桃花源》却是极富感染力的喜剧。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看完台湾导演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后,我无比的兴奋,虽然上了一夜的班,可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尽兴之余,写点观后感,留个纪念。
两部话剧:一个古装的喜剧,一个现代的杯具;一个胡编乱造猥亵经典,一个追忆历史述说往事;一个追求搞笑虚情假意,一个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员台上表现拙劣,台下语出惊人,两台毫不相关的话剧摆在同一舞台上竟然能串上台词到达令人叫绝的喜剧效果,透过比较其分别对“爱”的表述,竟让人产生哲理的思考。在此不由让人折服于作者的天才创作。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式给我眼前一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腐朽为神奇?
单从两个话剧来说,毫无新意。《暗恋》演的俗套,就是因为导演的“绝大多数的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可他的演员却怎样也演不出那种“像一朵美丽山茶花”的效果、“牵着小手”的那种感觉,对历史沧桑的感觉和对感情的真挚,是这代像小护士一样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出来、理解的了的,它只能残存在导演的心中。导演那份以前的感情只能在台下引来我们这些观众的同情。《桃花源》简直是颠覆传统的表现,显然是受了西方某种思想的影响,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一味造些笑料,剧中语言竟不如台下的对白,更何谈其思想。可就是这样的两部很粗糙的话剧,作者巧夺天工,把它们放在了一齐,再加上些许台下捣乱的人,用一个争戏台的冲突,完美地结合在一齐,起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且他也颠覆了一种人的思维模式,不好的演技也演出好的作品。为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16篇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一):
在我看来,《暗恋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两种时光与空间的巧合,该剧故事很简单:“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舞台上,两个剧团都着急要排戏,互相抢舞台。之后,舞台上的两个剧组最终决定共用舞台,一团一边,各自把自我的戏排完,两出戏因而开始微妙地交织在一齐
“暗恋”是一出现代杯具。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亦因战乱离散;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一见,时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濒临病终。
“桃花源”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其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缘溪行,发现桃花源;入桃花源后,遇见的人还是春花和袁老板,但又似是而非,三人度过愉悦的时光;老陶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但家境破败。
《暗恋桃花源》就成了古今悲喜交错差互的舞台奇观。(4)
先说说《暗恋》这部分,粗略看来,戏的资料并不尽同于它的标题,这哪里是“暗恋”,这分明是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苦恋”,或者说,是“绝恋”。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江滨柳和云之凡在黄浦江边甜蜜约会,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甜言蜜语,也没有观众习以为常的男女玩了命的相互“撕咬”,有的只是“秋千”,“围巾”,几盏昏黄的街灯,和灯下两个安静的人。这时的两个人,正如他们自我说的那样,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整个世界就只剩他们两个人。
那时,在他们眼里世界很小,自我很大
谁也想不到,两人的下一次见面,竟是在四十年后的台北。病入膏肓的江滨柳在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才找到他四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云之凡。
观看话剧个人观后感800字心得5篇
观看话剧个人观后感800字心得5篇
观看话剧个人观后感800字精选心得1
《茶馆》是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之前,做为一名小说家他已经写出多部传世之作.而戏剧方面经过
多步创作为《茶馆》的成功做基础.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弱者也有强者但都是被压迫的人,只是弱
者更多一点.我认为《茶馆》的文章好有三点:
一.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二.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
三.语言功力富有个性.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但他们却又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就像一
条河,大主干很重要但没有无数滴水来汇聚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可言呢?这些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反映了那个年代.在《茶馆》一书中次要父子相承,如同文中的唐铁嘴.小唐铁嘴;刘麻子.小刘麻子都是同一个人衣着变了,但德行未改,这种写
法有助于故事的连贯.文章中的人物虽然各说各的,却反映了时代.
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这篇文章是以一些下层人民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那么就会用到很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如果一直存在那会让精彩的文章失去光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便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成熟的戏剧家,老舍已经成功了.
语言功力富有个性.老舍被称为〝语言艺术大师〞那么老舍肯定会使用好语言.在《茶馆》中每个人物的语言台词设计的到位.这样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归功于艺术锤炼,又来自于生活中的积累.老舍是一名出身卑微.平民色彩浓郁的作家,落社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示了清末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的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几种势力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精选篇1)
《暗恋桃花源》:感情的喜剧与杯具
杯具《暗恋》——痴情男女,倾城之恋,上海作别,命运捉弄,台北重逢,咫尺天涯,时隔40春;喜剧《桃花源》——饮食男女,俗世翻腾,误入桃源,前情难忘,故地拾旧,情何以堪,终不得解;电影《暗恋桃花源》——一个舞台,两出戏剧,喜剧不喜,杯具不悲!两个原本独立的叙事文本,阴差阳错的集中于同一戏剧舞台上。严肃与荒诞、内敛与夸张、秩序与混乱、悲伤与快乐,梦想与现实,纵横阡陌,水乳神交,完整独特的电影结构,却皆直指:期望……寻找……等待……逃避……,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试论感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为相思;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为相聚;悲哀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魂照影来,是为回忆。这样三段式的故事,上演了多少代,不知还要继续到何夕?哪管才智超群的男儿,或是冰雪聪明的女子,个个甘情绪愿的闯入情关,枉死离恨。只是可叹,谁又会是谁的桃花源?生活与时代,莫非原就是一般混乱!嘻笑玩乐,至悲至喜,荒诞之中不断撞击的矛盾,便是生命永恒的秩序,也未可知!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桃花源是两人的爱恋,他们在战乱失散后都曾寻找过对方,但直至浊世半生方见到孤光残影的对方……。老陶误入桃花源,却终似莎士比亚说的“温暖的茅屋,胜似无情的宫殿”忘不了他的春花,出来后又迷失了桃花源……。桃花源里的袁老板和春花幸福美满,现实中却为具体而琐碎的生活彼此撕扯与埋怨。其实,他们亦曾象江与云“执子之手”那般期盼过“与子偕老”,而真到一齐时,才发现所谓的完美竟是镜花水月。原来,纵使有海誓山盟,终归敌但是时刻的磨蚀!那么,江滨柳与云之凡即便真的就一向在一齐,必须就会幸福长久吗?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汇总8篇)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汇总8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中的江宾柳和云之帆印战乱相爱,却也因为战乱而分离40年。当他们最终在他乡重逢之时,江宾柳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过了很多年,他们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各自成了家,但是他们仍旧彼此牵挂,直至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在走之前,再见到对方一眼也算是无憾了。
《桃花源》则是在恶搞《桃花源记》,春花和老陶是一对打渔夫妻,袁老板则是他们的房东。未来能够名正言顺的和袁老板在一起,春花还刺激老陶去有着激流的河上游打渔,甚至于诅咒老陶成为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于是乎,老陶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桃花源,至此在桃花源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而春花和袁老板则过着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柴米日子。
《暗恋桃花源》的基调始终在“相对”和“转换”。“暗恋”中并非没有安宁,正如“桃花源”中并非没有心酸一般,江滨柳的发妻待他全心全意,而袁春结束偷情的日子之后只剩下现实的琐碎。全剧的高潮表现在两剧团争夺排练场地的白热化导致同台“较量”,台词争锋相对却又接的天衣无缝,把“乱中有序”和“喜泪交织”表现的淋漓尽致。
唯一让我不懂的是剧场中那个一直在寻找“刘子骥”的女人,看似有点精神异常,一直在剧场中游荡。她是谁?她到底要找谁?到最后我还是没有这个女人到底要干嘛。
话剧观后感5篇600字
话剧观后感5篇600字
有幸观赏了由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执导的原创大型话剧《吁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话剧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话剧观后感1
故事《见证》以一群北韩人在美国的生活为背景,围绕着对信仰以及成长展开了一系列故事。男主人翁是美籍北韩后裔,男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位神父。男主人公父亲一直希望孩子可以信奉,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而男主人公在种种压迫之下,没有屈服,更在同样价值观念的HK的引导下,走上了自己认为的成长之路。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和成长的苦痛之后,男主人公重新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父母也终于选择放手。他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不同于父母的需要不依靠上帝来寻求心理慰藉的精彩人生。
整部剧看下来我有几点非常有触动。当男主人公保尔遇见HK时,HK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鸡,一种是老虎。你要做老虎,哪怕面临灭绝,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要活得有尊严。”现在这个世界很多人迫于生存的种种压力选择成为“鸡”,他们也许曾经不愿,但是最后还是成为了在笼子里没有自由任生活摆布的动物。而又有多少人仍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做一只老虎,骄傲地尊严地活着?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呵,这只猪其实和老虎一样勇敢,它们都是选择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过活,绝不愿意妥协。王小波曾经说:“我想我也许会遭遇虚无,但是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妥协。”他们都是勇敢的人。现在又多少人还愿意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勇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不由让我感叹,这个世界上勇敢的人太少太少。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这样的'强者,还是随波逐流,和大多数人一样成为生活在生活牢笼里的无希望的“鸡”。正如保尔的父亲,他完全爱自己的儿子,他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他来美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这真的没有错。但是他当真考虑过孩子保尔的感受么?这是孩子所希望的生活吗?所幸保尔
戏剧鉴赏课论文-赏析《暗恋桃花源》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摘要: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话剧作为一门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的文体特点和要求,并制约着读者对它的接受和欣赏。而《暗恋桃花源》堪称话剧中的经典之作。本文简要介绍话剧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话剧文体的艺术规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来对《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关键词:
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内容,结构
一、引言
这是我在大学里面唯一接触戏剧的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对话剧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任何一门艺术都由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组成。话剧作品同样如此,因此,我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二、话剧艺术简介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话剧最通俗的定义:话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我们所谓戏剧故事,故事本身不是叙述的,而是由演员直接把事情呈现出来,所以受到种种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表现媒介的限制;情绪效果的限制。
话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一)
《暗恋桃花源》这部经典电影剧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剧团为
了争抢排练而上演的一个荒诞的闹剧。其中一个剧团排练剧目叫《暗恋》,是一部悲剧,声称后天就要演出;另外一个剧团排练《桃花源》,是一部喜剧,更紧急,说明天就要上演。最终双方互相妥协,
一会儿排练《暗恋》,一会儿排练《桃花源》,于是我们便看到在同
一个舞台单个上轮流上演际遇的荒唐局面。
影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定格在舞台上,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话剧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舞台剧,导演的目标不言而喻,就是让观众
四集自由地去体会那两部交错上映的舞台剧。所以《暗恋》和《桃花源》终于是这部电影的剧中之剧,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暗恋》
讲述的是一对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抗战结束后合在一起,最终因为
内战后台湾海峡两岸对立而无法相聚的悲情。而事实上两人事实上全
都一直住在台北,只是一直没有对方的音信。台湾解禁之后,开放两
岸往来,江滨柳终于打听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云之凡都一直其实在台北。他在报纸上登载寻人启事,希望能在迟暮之年与自己多年来一直无法
忘怀的恋人云之凡相聚。云之凡看到寻人启事之后,最终最终来到江
滨柳所在的医院与之重逢。二人彼此之间两姐妹一直都深爱着对方,
但此时两人均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身不由己,也许那一幕就是彼此一
生中最后的了。当末尾音乐响起,品雅版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相信
所有人都会不禁为他们之间这段旷世浪漫爱情深深惋惜,不禁为他们
之间的爱情彼此间悲剧潸然泪下。相反《桃花源》诉说的是一个喜剧
故事。晋太元中武陵渔夫许誉卿,因为家庭日常生活不和睦,未婚夫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作者:蔺然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3期
一、作品内容介绍
《暗恋桃花源》是由赖声川导演,于1986年台湾首次公映。至今已有多个版本上演,笔者观摩的是由演员金志杰(饰江滨柳)、萧艾(饰云之凡)、赵自强(饰老陶)、丁乃筝(饰春花)、冯羽纲(饰袁老板)等演員演出的版本。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两个剧组的戏都即将上演,在上演前夕,彼此的在剧场的排练时间给撞到了一起。他们都声称自己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两个剧组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江滨柳在台湾,云之凡在昆明);但事实上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相思40年后才得以相见。相见时在医院病房,江滨柳通过在“报纸寻人”的方式,在病逝前见到了云之凡。两人见面短短几句话,几十年的感情和遗憾都深藏于其中。
而“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渔夫老陶的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划着小船误入桃花源。在桃花源遇到了同袁老板长的及时相似的白袍男子和同春花长得及时相似的白袍女子,老陶惊讶不已,但白袍男女极其“佛系”与社会隔绝生活,老陶被二人感化。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老陶已无心责任,反而劝和不断争吵的“夫妻二人”。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刘子冀)的疑似精神病的女子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
暗恋桃花源解读
解读《暗恋桃花源》
不敢妄自菲薄的称自己是艺术人,但是六月九号在山大威海分校艺术学院音乐厅上演的钟吕年度大戏确实深深的振颤着我,吸引着我,虽然胆怯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品评阳春白雪,但是已就忍不住地要谈谈自己的艺术感触,讲讲我所领略的艺术魅力。
开场前的人头攒动确实与话剧所散发的艺术气息多少有些不和谐,但也足以展示这场演出的迷人之处。当忧伤而伤感的音乐在舞台深处响起的时候,昏暗的灯光让我感到的似乎真的看到了民国时代的街道和城垣,鲜艳的蓝布杉,朴素的中山装,还有那条灰色的围巾多么真实的再现着另一个时代的爱情故事,当我在期盼着暗恋中的男主角在于爱慕的女友别离时是如何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时,突然一个身穿灰色马甲的导演屁股后面跟着跟班嚷嚷着冲到了舞台上,开口就是对演员的横眉怒指,我的心当时一紧还真的以为是演砸了呢,一恍惚才明白哦原来这是真的在演戏呵!对于这种开头引人入胜又出其不意的让人恍悟,不觉得是我对着导演的开场新颖暗暗叫好,嘴角的不免浮出了笑意由于开头太过于投入险些让纤巧的导演给蒙骗了,又不免对自己的傻有些暗暗的嘲笑。
当迷人的灯光再次烘托出战乱的上海昏暗的街灯的时候,我又准备梳理刚刚被打断的思绪,看这出刚刚开始的爱情别离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却在此刻忽然又有一帮人闯上了舞台,又是怎么了?
一脸迷茫的我只好静静的旁观着舞台上的发展,这时才明白原来由另一班人马要排演《桃花源》,终于期待想象了一周的话剧情景此刻才在我的心里有了些许的眉目:原来这是《暗恋*桃花源》一个舞台两出戏呵!终于舞台上短暂的争执以桃花源剧组的胜利结束了,舞台上的灯光黯淡了下来,一批新的道具替代了刚才的那些摆设。
《暗恋桃花源》戏剧评论
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的戏剧评论
西方戏剧从19实际60年代以后进入了中国,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先锋们大力鼓吹西方戏剧,从而很多人从事了戏剧翻译的工作,话剧由此诞生,中国戏剧史上诞生了老舍、曹禺这类出色的剧作家。
赖声川,话剧、电视、电影导演,原籍江西会昌,195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是一位创造力旺盛的台湾剧坛上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于1984年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作品《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等以强烈的创意吸引着观众,在台湾开创了华语现代剧场的新形态,他的作品很好地消化了西方戏剧艺术,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进行了良好的现代创造。他所领导的“表演工作坊”经常以“集体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探讨演出方式,赖声川非常倡导这种“集体即兴创作”,指的主要是先拟订好表演计划, 再由演员排练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即兴地去表达戏,让演员们自己斟酌消化,抒发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情,最后再由导演统一完成。这种方式淡化了编剧,让剧本不再成为整个剧的前提,但是可以很好地让演员以自己最舒服最真实的样子融入戏中,导演与演员的交互磨合,发挥出戏剧的最大限度,演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表演工作坊”创造出了很多独具色彩的优秀作品,并每年固定推出两部剧,坚持了“严谨、创新”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应,对台湾戏剧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赖声川以东方文化为基础,以对西方现代剧场的领悟,创造出全新的剧场表现形态,也得到了观众的疯狂喜爱。
话剧《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的代表作,它与它的同名电影曾获台湾文化奖、东京、柏林、新加坡等影展的电影奖,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特点,运用了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悲喜剧结合的复式结构,构起时空交错复杂极具戏剧张力的舞台,其“拼贴”“剧中剧”及“碎片化”等叙事手段运用了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效果”,布莱希特认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细腻的角色人物、营造幻境的舞台布景虽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但是与此同时, 观众过分地将情感投入虚幻的戏剧中, 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并不能自己所见所闻进行判别和思考,因此布莱希特开创了叙事剧理论:通过转变观众角度———从目睹者转变为观察者、变换表现的“间离化效果”手法。《暗恋桃花源》整部剧充满着冲击力创造力,也有观众爱看的幽默欢乐的戏闹风格,既不会晦涩难懂,还做到了与通俗相互交融,达到了“雅俗共赏”。
话剧《暗恋桃花源》赏析
作 为 亚洲 戏 剧 界 的翘 楚 ,赖 声 川 的 戏剧 作 品一 直 都备 受 瞩 目。而 其 代 表作 《 暗恋 桃 花源 》 首 次 在 台湾
公 演 便大 获 成功 。该剧 由两 个 不相 关 的 故事 穿插 演 出完成 :在公 演 的 前, “ 暗恋 ” 和“ 桃花源” 剧 组 先 后 要 在 一 家剧 场 演 出 ,演 出前 他 们 都来 剧 场 彩排 ,结 果 发 现彩 排 时 间 “ 撞
一 .
看过《 暗 恋桃 花 源 》 的观 众 都会 留意 到剧 中两 位 导 演 的 这 段 对 话 。 《 桃 花 源 》 导演 : “ 我 好 好 的一 出戏 剧, 已经被 你 们弄 得 乌烟 瘴气 。 ” 《 暗 恋》 导演 : “ 我 看你 这 喜 剧 我好 心 痛 啊, 我最 崇 拜 陶渊 明 了 。” 《 桃花源》 导演 : “ 我 看你 这 悲剧 我很 想 笑 。” 看喜 剧 心 痛 , 看悲 剧 想 笑 , 为 什 么会 这 样 ?难 道我 们 的 审 美 出 了问 题 吗? 答 案肯 定不 是 。 是快 速 发展 的 社会 出 了问题 。生活 中哪 有 真正 意 义上的“ 喜剧 ” , 那里 又 有 真 正 意 义 的“ 悲剧” 呢 ?《 桃花源》 采 用诙 谐 的 手 法 改编 了 陶渊 明 的 《 桃 花 源记 》 , 恶 搞 的喜 剧 背后 ,我 们 看 到 了 自己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
《暗恋桃花源》这一场舞台戏剧是由《暗恋》与《桃花源》这两部戏合成的,《暗恋》是一场恋爱悲剧,《桃花源》是一场搞笑的喜剧。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
《暗恋桃花源》由林青霞,金士杰,李立群,顾宝明担任主演,是一部经典的作品。
老师说《暗恋桃花源》这一场舞台戏剧是由《暗恋》与《桃花源》这两部戏合成的,《暗恋》是一场恋爱悲剧,《桃花源》是一场搞笑的喜剧。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看了几部,内容是差不多,但舞台、演员、一些细节与时间都有了变化,或许这就是看法不同吧。
《暗恋》开场,俩个年轻的恋人在上海的一个夜晚匆匆道别,没想到是一生的道别。接着是在一个病房里演的,男主角已是老年,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盼望着几十年前的女友能来看他,在床上躺这,没到了上还与女友道别的情景,从床上起来走进了那个情景,梦境中的女友突然走了,男主角就跟这女友走的方向走去,手从口袋里拿出多年来写给女友的信,想交给女友但女友头也不回走了,信撒了一地都是,就在这时会让你感觉有点奇怪,导演突然走上舞台,说演得达不到他要的效果。这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多年的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生活在这期间悲哀啊。一个人对一生的期盼与现实的理
想太过于实现是那么的伤心!
《桃花源》从中间出现,又不是老师说这是部戏组合的,我一开始还真不明白过来。《桃花源》一开始是男主角乱发脾气,那一动作,那一口气,和小孩子一般很搞笑。再过一会一个女演员春花也就是男主角的老婆出来与他斗嘴,过程中又有个叫老板的出来给他们夫妻两送被子来了,从他们斗嘴中可以看出老板与春花是一条心的,想过上两人的美好生活,这故事是缥渺的理想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讽刺,看了是笑,但有很可怜男主角的立场。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学生范文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学生范文
观看《暗恋桃花源》这部影片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1
看完这个电影版话剧,我们跟随着镜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暗恋桃花源》。矛盾的冲突和协调,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从矛盾的冲突和协调方面来说。不论是作品本身的音乐与布景还是人物的性格。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暗恋与桃花源两个不一样的剧组,一个“杯具”,一个“喜剧”,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舞台效果,可是作品本身将其音乐处理的很好,在两个剧组换场的衔接处,音乐的轻重缓急处理的十分好,既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也不会太平淡而显得乏味。并且在开始的时候暗恋剧组的音乐节奏缓慢,桃花源剧组节奏则明显欢快,转而到后半场则恰恰相反,变成暗恋剧组节奏激进,而桃花源节奏趋缓。这也在剧情上给人一种带动。之后,在人物性格上,也有体现出矛盾的冲突与协调。作品的前半段,老陶是一个处于焦躁中的人物形象,而春花和袁老板则是爱意浓浓,人物表现力比较平缓。然而,老陶在经历了桃花源之后,像是受到了某种熏陶,或是被桃花源的气氛所感染,
人物性格便变得舒缓,给人心平气和的感觉。而相比较下,春花和袁老板生活在一齐,经历了相处的磨合,不仅仅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生活,反而是变得落魄潦倒,从而人物的性格爆发,十分具有表现力。这也是体现了矛盾的冲突与协调。
从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方面来看《暗恋桃花源》。暗恋剧组,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感情。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的最初梦想,甚至是那个一向在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
首先,从暗恋剧组来说,开头,江滨柳将一切都计划好了,那些信,那些爱意。在他的梦想中,他和云之凡在一齐只是时光的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云之凡没有回来,而他也没有联系上云之凡,过往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在他重病之时,最终,他见到了云之凡,可是,不仅仅是他,我们也都同样意识到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有了妻子,而云之凡也嫁人了,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孩子甚至子孙。我们都不是当事人,不明白江滨柳的心理,可是,设想一下自我在当时的情境中,那些感情或许我们也能体会一二。云之凡在江滨柳的心目中,可能不单纯只是年少时的爱恋那般简单,那是他的青春,是他的冲动,是他年少时的梦想与憧憬,那是一些比简单的感情更重要的东西。另外,我觉得江滨柳对于他此刻的妻子也不见得是没有感情的,或许那是比感情更让那个人割舍不断的,比如亲情,比如职责。之后,再看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之前对未来有着多么完美的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范文5篇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范文5篇
《暗恋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两种时光与空间的巧合,该剧故事很简单:“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这里给大
家分享一些《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1
看完这个电影版话剧,我们跟随着镜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暗恋桃花源》。
矛盾的冲突和协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从矛盾的冲突和协调方面来说。不论是作品本身的音乐与布景还是人物的性格。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暗恋与桃花源两个不一样的剧组,一个“杯具”,一个“喜剧”,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舞台效果,但是作品本身将其音乐处理的很好,在两个剧组
换场的衔接处,音乐的轻重缓急处理的十分好,既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也不会太平淡而
显得乏味。而且在开始的时候暗恋剧组的音乐节奏缓慢,桃花源剧组节奏则明显欢快,转而到后半场则恰恰相反,变成暗恋剧组节奏激进,而桃花源节奏趋缓。这也在剧情
上给人一种带动。之后,在人物性格上,也有体现出矛盾的冲突与协调。作品的前半段,老陶是一个处于焦躁中的人物形象,而春花和袁老板则是爱意浓浓,人物表现力
比较平缓。然而,老陶在经历了桃花源之后,像是受到了某种熏陶,或是被桃花源的
气氛所感染,人物性格便变得舒缓,给人心平气和的感觉。而相比较下,春花和袁老
板生活在一齐,经历了相处的磨合,不仅仅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生活,反而是变得落魄
潦倒,从而人物的性格爆发,十分具有表现力。这也是体现了矛盾的冲突与协调。
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方面来看《暗恋桃花源》。暗恋剧组,江滨柳和云之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范文5篇
在我看来,《暗恋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两种时光与空间的巧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1
看完台湾导演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后,我无比的兴奋,虽然上了一夜的班,可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尽兴之余,写点观后感,留个纪念。
两部话剧:一个古装的喜剧,一个现代的悲剧;一个胡编乱造猥亵经典,一个追忆历史述说往事;一个追求搞笑虚情假意,一个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员台上表现拙劣,台下语出惊人,两台毫不相关的话剧摆在同一舞台上竟然能串上台词达到令人叫绝的喜剧效果,通过对比其分别对“爱”的表述,竟让人产生哲理的思考。在此不由让人折服于作者的天才创作。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式给我眼前一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腐朽为神奇?
单从两个话剧来说,毫无新意。《暗恋》演的俗套,就是因为导演的“绝大多数的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可他的演员却怎么也演不出那种“像一朵美丽山茶花”的效果、“牵着小手”的那种感觉,对历史沧桑的感觉和对爱情的真挚,是这代像小护士一样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出来、理解的了的,它只能残存在导演的心中。导演那份曾经的感情只能在台下引来我们这些观众的同情。《桃花源》简
直是颠覆传统的表现,显然是受了西方某种思想的影响,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一味造些笑料,剧中语言竟不如台下的对白,更何谈其思想。可就是这样的两部很粗糙的话剧,作者巧夺天工,把它们放在了一起,再加上些许台下捣乱的人,用一个争戏台的冲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且他也颠覆了一种人的思维模式,不好的演技也演出好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在此略微说明一下。
这部剧很明显是一个剧中剧,在此稍加以说明以便表述。两个话剧我们把它们认为是“一剧”,整部话剧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二剧”。在“一剧”里,演员的演技是很普通的,可从“二剧”的立场来看,它又是那么地有意思。差有差的妙用,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剧”中的水平差才展现出了“二剧”中的喜剧效果。就这样“一剧”里的两部部水准不高的话剧演员通过争舞台这个矛盾,再加上舞台上捣乱的女子、关门的看管员、突然冲上台指导的导演和幕后工作者的滑稽,就这些人在舞台上乱七八糟的表现,共同构成“二剧”。这两个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新鲜活泼的艺术效果。
还有一笔值得一提,就是这种剧中剧所产生的特殊效果。那种一会儿在《暗恋》中、一会儿又在《桃花源》中,一会儿又把人拉在剧中,让观众做剧中的观众。产生这种效果,的确是个意外的收获。
再看看“一剧”和“二剧”中的爱情。虽说两个话剧不相干,可是它们分别表现了“爱情”,简单地通过对比竟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一个是热恋的爱人分手数十载,其爱越久迷香;一个是为爱媾和却又为生活所累,引发了人对爱情与生活这个永久话题的再次思考。
整个剧以其平平淡淡的对话结束,这种手法确实是真爱的流露,展现“一剧”中导演的真情流露、同样也体现了“二剧”导演的高超指导水平。积淀了几十年的爱情,积攒了几十年的话,情怎能续?话如何说?最后只能是用几句简单的问候草草结束。这种“留白”真的是给人留以无尽的遐想,“大爱无言”的感情、大巧若拙的手法着实高明,值得我们学习。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2
一个舞台,两个剧组。说是一场闹剧,或是一次深深的感动。
身穿白色旗袍的云之凡坐在秋千上,缓缓说着全剧第一句台词:“好安静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声音在响起的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舞台好空旷,仿佛就这样走入了那个年代,那个有关上海的泛黄的记忆。
秋千,好像是古典世界的一个符号,带着浪漫主义色彩。那个坐在秋千上的女孩,也成为了江滨柳一次次回眸时凝望的焦点。在舞台上,一个秋千,就营造了那个回忆里无比清新的场景,提示了故事发生的依靠的物质空间。秋千,象征着一种古典浪漫的感情,带着青涩的暧昧,和未知的憧憬。年老,江滨柳和云之凡之间的情书,好像是遥远却难以舍下的梦。江滨柳在病房中一次次回想着在上海那梦一样的回忆,可现实中的那个云之凡已老去。那个在秋千上摇曳的梦远去了。
但是,嬉闹之间,又含深意。在舞台上的那个井是一个神秘的符号。老陶一进入桃花源便遇见桃花源中的那对白衣夫妇。如果说能够把水井看成桃花源的象征,那么,寻访桃花源在另一种层面上讲,能够理解成人类想回归最原始那最初的自然状态。因为从现实来看,井象征着一种简单安然的世俗生活。不是当下杂乱无序的生活,那是我们想象中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平凡却幸福的日子。我们理想中的古典式日常生活,就应像白衣夫妇那样,悠然和睦,岁月静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安然地生育后代。然而现实却是活在古代却毫无古典浪漫的老陶春花袁老板,或是苦苦守望着早已破灭的古典感情的江滨柳和云之凡,或许还有江太太。在本剧的高潮部分,即两部戏同台演出的段落,“井”成为了两个剧团现实场地的分隔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分隔物何尝不是联系物呢,联系着《暗恋》和《桃花源》,杯具和喜剧,戏剧和真实,古典和现代。这种强烈的比较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像哪里缺了一块,就像那一块尴尬留白的空白幕布。剧中,“桃花源”导演“袁老板”发现布景上的一棵桃树只剩下一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棵桃树时,十分恼火。他叫来美工小林。小林说,这叫“留白”。“留白?”导演立刻挠头。小林说:“这留白很有意境的啊!”“意境?”这两个本是表示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理论的最高境界的概念,可导演的疑问句式的“重读”,就表达了他对这样的古典概念的怀疑态度与不理解,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质疑。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苦闷地大声喝问:“这棵桃树为什么要逃出来?”与其说这是对“留白”“意境”的询问,不如说这是
对老陶离家出走之行为缘由的询问,对老陶离家出走的最根本的缘由的质问。缺了一块的幕布,仿佛在说这才是舞台上故事背后琐碎的混乱的生活。
但是,活在纠结不堪的现实里的人,心里总有一个梦。就像老陶误闯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没有那纷纷落下的花瓣,或许我们想象不出那种场景。那随风飘落的花瓣,或是是生的梦幻,或是死的绚烂。在那漫天的飞舞中,谁会分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是欢乐还是忧伤。那个似痴似狂的陌生女人至始至终高一向喊着刘子骥这个代表着“寻找”的名字,发出了痴狂绝望的哀叹和呐喊。那个看似疯狂的女人,就像离开桃花源后再也回不去的老陶,就像苦苦守望着回忆的江滨柳,努力寻找着却再也见不到。寻寻觅觅之中,落花,迷了谁的眼,又落在谁的梦里。
在我看来,舞美的设计就像一件外衣,不是越华丽越美,而是恰如其分的细节美所展现出的优雅。《暗恋桃花源》的舞美设计,就如上方的文字所叙述的,每一个设计都凸显出匠心独具,贴合话剧所要呈现的物质空间和氛围。那么,话剧的语言就应是其灵魂,精雕细琢,从内散发出独特的美感。
相对《暗恋》,我觉得《桃花源》的语言更有爆发力,或者说给我更多更强烈的共鸣。在《桃花源》的第一幕中,老陶在喝不了酒,吃不了饼后发出的感慨。夸张的语言活灵活现的体现出老陶的性格特征和对生活境况的强烈不满。在老陶的生活中,家不再是幸福的港湾,酒不能喝,刀失去控制,饼硬的不能吃,甚至老婆偷人。按老陶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