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发展历史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1950年代-1960年代:重建和调整阶段。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
国成立后的初期,中国重建战争中受损的城市,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发展上。
同时,为了调整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配置,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农民流入城市,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等。
2. 1970年代-1980年代:城市化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开
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快。
改革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也得到大幅提升。
3. 1990年代-2000年代:城市化进一步扩张。
中国政府提出了
城市化进程的新目标和策略,并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广州等。
同时,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劳动力。
4. 2010年代至今: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中国政府
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政策逐渐成熟,推动城市化进程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体而言,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经历了重建和调整阶段、加速阶段、扩张阶段和提升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今后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2020年达到60.6%。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1. 20世纪初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主要集中在商业、工业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人口、贫民和少数精英组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2. 20世纪中期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实行“大跃进”和“三线建设”等计划,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4910万增加到1965年的1.03亿,城市化率达到17.9%。
此时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管理相对落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3. 20世纪末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趋势。
随着1990年代后期城市化率的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改善。
二、未来趋势1. 新型城镇化未来城市化进程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成为“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将致力于城(市)镇融合、城市更新、城市服务、城镇交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倡导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2. 城市多样性未来城市化进程将呈现出城市多样性的态势。
城市将呈现出分层、分级、分散的趋势,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未来城市的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符合不同群体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
3. 信息化城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
数字城市将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可持续化和生态化发展。
4. 跨国城市化未来城市化进程还将面临着国际化、跨国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之间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各国不仅需要加强城市间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还需要推进全球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
40年来的城市化浪潮,使得中国城市的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了2020年的850个,城市人口从17.9%增长到了60%以上。
这样的城市化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堪称惊人。
而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将如何发展呢?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
但是,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一直相对较低。
到了19世纪,由于开埠、驱除鸦片战争和大洋运输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
然而,这种进程被20世纪的两次战争硬生生打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978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只有1.72亿人,城市化率为17.9%。
而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反超了当时的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拥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大城市,也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型。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城市化贡献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与氛围。
二、中国城市化达到马尔可夫转移城市化是5,000多年的文明演进中如火如荼的一环。
这一进程的中心任务,是实现人口的聚集、种业、学问的繁荣。
相应的城市化定位是极其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显著变化。
第一变化是,城市化破除了地区与群体之间的属性障碍和耐力障碍。
城市化现象可观之为马尔可夫转移。
即一个人的转移前状态只与他所在状态有关系,而与他之前处于什么状态无关系。
在这种转移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区域人口结构、职业类型和文化等元素的转化。
接着,第二变化是,城市化加快了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经济学家可以很好地理解节奏较慢的农业、手工业为什么总会被现代工业化取代。
城市化扩大人口基数,提高人口集聚效应,催生了乡村日趋依赖城市的现代农业与工业。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逐步提高到现在的60%左右。
这个过程中,城市发展经历了许多转折和困境,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本文将分别从城市化的历程和趋势两方面论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一、历程1.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施的非常规模式的城市化战略是向城市疏导,即增加农民的转移就业,逐步降低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
这个阶段注重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粗放性质十分明显。
2.城市化的高速增长期1990年开始,国家明确了有计划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的非常规战略转为规划战略。
城市规模开始快速增加,城市化率开始迅速提高。
同时,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开始出现巨大的财富差距,大量农村人口接连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化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3.城市化的调整期2002年,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城市化过度的现象,开始有声音呼吁应对城市化进行调整。
国家开始实施拆迁制度改革,加速城市化进程走向“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4.城市化推向第三阶段自2008年底开始,全国城市化率超过了50%,城市化的快速增长趋于平缓。
中国需要更大力度的城市化进程来增强中产阶级的数量,维护国家治理稳定以及提高人均GDP。
这个阶段中国城市化的重心转向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质量提升。
二、趋势1.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中国政府提出城乡融合的目标,城市化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向乡村转移,而是城市与乡村产生分工合作,互相支持才有利于推动城乡综合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的重点在于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优化城市运营流程,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3.低碳城市建设随着全球环保意识逐渐高涨,低碳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意味着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的污染排放,保护城市环境。
4.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城市建设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使城市与自然环境更为和谐。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至今,中国的大城市从无到有,繁荣兴盛,推动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古代中国,城市起源于先秦时期,那时的城市多为周围的农田所包围,起初主要是军事防御的需要。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展开。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大城市如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齐国的临淄(今山东淄博)开始显露出繁荣的景象。
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土地系统的建立,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如唐朝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和宋朝的东京(今河南开封)。
那些城市在历史上都留下了璀璨的历史遗迹和文化。
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践踏,许多城市成为列强的租界和商埠。
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外来势力的干扰和掣肘,社会的发展进程受到了巨大的压抑。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加快。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了极快的增长速度。
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城市,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许多中小城市也经历了蓬勃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作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不断吸引和集聚人才资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挑战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使得人口更加集中,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化带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压力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由于国家在政策上长期忽视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 广州城市化遇到与其他大城市类似的问题。
从1954起到“文革”时期,一直提倡从“消费城市” 变为“工业城市”。
从1958年其,又提出建设为华南的工业基地。基础 工业品的生产优先于消费品的生产。
1979年以前,建设的重点仍然是强调发展重工业。
为了解决数以万计从农村回程的待业青年,1978-1979年 间许多人获准开设个体或集体的小食店、饭店和杂货店。 新的贸易集市遍布全市。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世纪
发达的城市文明(希腊文化、 罗马文化、秦汉文化)
区位:利于农业生产、军事防御和商贸
古希腊的城市文明 (雅典、斯巴达…..)
形态:城墙环绕 权力:宗教主导 特色:中心广场、居住分区、形成市
古罗马的城市文明
…….. 罗马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公元五世纪至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被誉为“南国明珠”的西湖路灯光夜市始建于1984年5月,是全国最早 开办的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上的经营者也属于早期的个体户。他们当 中不乏上山下乡的 回城知青,和因为成分不好等而被当时的国营或集体 “正规”单位遗弃的人。怀着对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这里创业,起初 只有两三百个摊位。
甚至达到互相争抢的地步。 大批农村人口经 过招工的
渠道进入城市,成为城市 职工。1958年一年.全国有 1104万农村劳动力成为城
“洋冒进”;二次调 整;“严格控制大 城市规模,合理发 展中等城市和小城
市”
市职工。“大跃进”的虚
假繁荣景象很快被物资匮 乏的真实局面所代 替。城
市各项生活物资的供应日
“反向城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量(假) 化”与户口
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从农耕社会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化的进程缓慢而坚定。
从最早的城邦国家,到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 古代城市的兴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始。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筑城自卫,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城市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都城咸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 唐宋时期的城市发展唐宋时期,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贾前来经商。
3. 明清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空前繁荣,城市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 近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1980年代,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城市化迅速推进。
(3)19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4)21世纪初,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5. 当前城市化的挑战与机遇如今,我国城市化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城市化篇章。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迈向和谐人居的未来6.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这一战略旨在转变以往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推动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也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1949-1980年代),加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2000年代末期)和现代阶段(2010年以后)。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极低。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率逐渐提高。
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政府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许多城市化现象,如城市扩张、居民户籍、城市岗位、城市污染等。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断恶化。
政府面临着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2014年推出了城镇化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化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基金的支持等。
同时,政府也重视农村的发展,希望通过城乡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尝试引导城市化的新趋势。
例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政府也在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方向推进,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改善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是多方面的。
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政府应当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可持续、更有质量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
(四)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拓展延伸]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影响针对练1《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
《雾都孤儿》写于《济贫法》通过之时,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
《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
《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
该作品()A.揭示了英国政府救助贫困人群的责任B.反映了英国蒸汽时代繁杂的社会问题C.再现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完善D.说明了英国政府大力干预市场的经济答案 B解析依据“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可知,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
《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可知,体现了对于受救济的穷人阶层,《济贫法》呈现了既救济又强制,既提高生活又惩罚的两面性,实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济贫问题的复杂性,故B正确,A错误。
C、D两项所述题干未体现,故排除。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拓展延伸]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艺术形式都逐渐发生变化。
针对练2《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
据此可知()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答案 C解析材料“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表明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故选C项。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有不同说法,但城市一旦形成、产生,即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城市产生和早期发展阶段;②中世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时期);③工业化时期(近代时期);④当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先后出现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建都提尼斯,后又建新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开始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乌尔、巴比伦、亚速等以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城市国家,在此影响下,小亚细亚和东地中海的克利特岛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城市文明。
在此同时,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城、摩亨卓达罗城)和我国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
欧洲、美洲、非洲的城市建立较晚,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城市首先在希腊出现,因铁矿开采导致的生产力大发展和地中海沿岸贸易往来的发展,希腊随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如雅典、斯巴达等),其中雅典由于良好的地理条件发展成40万人口的当时最大城市;通过移民,希腊的城市文明还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和黑海地区。
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罗马开始强大,公元100年前后,罗马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各地建立行政中心、军事基地、市场,伦敦、巴黎等欧洲著名城市开始兴起。
美洲最早的城市建立在公元前300年以前,非洲也在公元100年前就有城市的存在。
总之,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
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特点:1.城市大多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2.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城市间没有严格的劳动地域分工,城市需要从各自的自然环境中生产自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内有不少农田,呈现田园景象。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正在不断加快。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的一种主要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城市通常是由王者或地方霸主建造的。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真正起步是在唐朝。
唐朝时期,大量城市得以建立,如长安、洛阳、开封等。
随着文化、经济、社会因素的不断影响,城市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
当时,中国的城市主要是商业城市,发展经济、吸引人口的商业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规模有了极大的提升。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城市文明逐渐成为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化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到10%提高到现在的53%左右,城市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步增长。
随着城市化加速,城市体系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城市面貌得到了极大的变化,城市规划和修建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水环境治理等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
同时,在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社会管理、城市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另外,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扩大、城市居民的健康问题等,都亟待解决。
在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作用十分明显。
城市规划要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契合度,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同时,城市开发也需要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将会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城镇化进程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进程一、引言城镇化是指将人口、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详细分析。
二、城镇化的概念与意义1.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与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2.城镇化的意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
三、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演变1.第一阶段(1949-1978年):国家在城乡间实行计划经济,城市化水平较低。
2.第二阶段(1978-1993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
3.第三阶段(1994-2010年):城市化发展更加迅速,中小城市快速崛起,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4.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持续提高,城市发展更加宜居。
四、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1.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2.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逐步完善,城市生活质量提高。
3.农民工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城市居住条件等问题亟待解决。
4.城市化影响的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环境破坏加剧、资源消耗等问题亟待解决。
五、推动中国城镇化的策略与措施1.完善城市规划与管理: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4.改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其权益保障水平。
5.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六、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城镇化进程数据统计表、城市规划地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与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演进的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演进的历史和现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一步步推进中,从最初的经济特区建设到现在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一.历史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得以先行试水。
在这个时期,许多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等开始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引领者。
198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农村城市化的推进,许多中小城市从此开始发展。
同时,还实施了许多改革政策,如“城市边缘”政策、土地制度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990年代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规模、城市建设、城市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许多城市开始借鉴国外的城市规划经验,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形象。
同时,土地出让、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改革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二.现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和城市扩张的新阶段。
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的时期,许多城市正在进行传统市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城市更新,同时,许多新兴城市也在不断地进行城市扩张和城市建设,这使得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增长。
尽管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问题等一系列难题。
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找到更好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城市化发展也涉及到诸多的社会问题,如农民工、城市贫民、移民等都是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民生服务设施,才能让城市之间的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
三.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未来城市化进程将更加关注城市形象、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而且将更加注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创新经济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建设宜居城市。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 崭新的时代。 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一 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煤田和沿海地区)形 成城市密集区域。 如英国的兰开夏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 大西洋沿岸地区和五大湖地区都形成城市密集 区域。
欧洲“自由城市”的形成
欧洲新城市发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称“自 由城市”、“帝国城市”。实际上以城市为中 心、管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与古希腊城 邦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封建制度下的共和政体。 12—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 那亚、德意志的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克隆 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国家。 至今,汉堡、不来梅仍拥有庞大的自由港区。
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20世纪上半叶,城市化仅出现在先进的工业国 家,并未在世界范围内铺开。1900年时,城镇人 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只有英、澳、德三国。 1940年增加到十几个,大部分为发达的工业国。 二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从50年代到 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 这一切都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中世纪欧洲城市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1、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如汉萨同盟。 最多时参加城市达160多个。 2、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家、自由城市、帝国 城市等政治客体,说明城市在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 位,也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3、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现代国家出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历程。
1953年:中央首次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城市规
划的法律地位。
1994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合理规模控制大城市人
口增长,加快县域城市发展。
200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
出实现新型城镇化。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06-2020年)》,
提出促进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协调。
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社会阶段。
2014年: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提出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9年: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召开,提出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高质量城市化。
2020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年表,展示了从建国初期至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政策文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将继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992年至今
• 在小城镇发展的同时,一部分农民开始向沿海地区和大城 市流动。大批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就业、治安、基础设 施乃至铁路运输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严格控制 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方针被进一步确定下来。 •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 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推进。但由于城市经济的复杂性,20世 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较慢。中央在沿海 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城市,使部分 地区的经济显著增长,但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落后于农 村,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城 市化进程中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从表中可以发现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 1960—1980年剪曾长期 停滞不前,直至1980年 后才开始加速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起伏波动显著。 2、从1953起我国城市化水 平逐渐上升,到1960年达到 一个高峰。1963达到谷底。 3、1964年城市化水又开始 回升,但之后都处于停滞不 前的态势。 31976年才进入正常发展的 轨道。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
一、短暂发展时期
1953—1957年
一、短暂发展时期
1953—1957年
虽然“一五”时期与后来的20年相比取得了很大成 就,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两大错误: 1.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试图通过加快私有制的改造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 导致时间关于仓促,公有制程度过高,地方放自主 发展活力丧失,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一五”时期照搬前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过分 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导致经济结构开始失调。过分牺牲农业以发展工业, 户籍制度引发城乡隔离的二元制结构形成。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趋势。
在这个进程中,城市不断地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
了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进程尽管城市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发展迅猛,但实际上,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城市化就已经开始了。
在波斯和巴比伦的古代文明中,城市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城市结构。
此后,罗马时代的奴隶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随着所得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球城市化越来越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更是空前的快速。
在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始终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率非常高,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发展的后期,更大部分人开始涌向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间的居民增长,城市中部的贫穷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也开始显现出来。
城市化使得劳动力更加集中,资金和资源也在城市中更加稳定和分配合理。
二、现状城市化的发展一直是人类发展的一股重要趋势,目前全球仍然处于高速城市化的时期。
据国际金融研究所的研究,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的发展率将增加至68%以上。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非常显著。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城市人口占当时人口的20%。
2018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9.58%。
中国城市化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垃圾、空气污染等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的趋势也影响了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面临着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医疗、教育、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局限成为城市面临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这种问题必须采取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包括城市管理、技术支持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 城市化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人口逐渐从农村迁徙到城市。
这种转移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
3. 城市化的阶段3.1 第一阶段 - 初级城市化初级城市化阶段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
此阶段城市化程度较低,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但城市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3.2 第二阶段 - 中级城市化中级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今。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经济不断增长。
3.3 第三阶段 - 高级城市化高级城市化阶段是指城市化进程达到较高水平的阶段。
此阶段城市规模巨大,城市经济高度发展,且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也相应提升。
4.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城市化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例如:- 繁荣的城市经济:城市化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改善的生活条件:城市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 文化交流的增加:城市化带来了人口流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5. 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 城市负担加重:城市化使得城市面临了人口过剩、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 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的问题。
6. 城市化的未来趋势中国城市化仍在继续推进,预计未来城市化进程将更加高速和全面。
政府将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以解决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并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城市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应当与环境保护、人口管理和社会公平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历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历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城市化进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然而,城市化的兴起并非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与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
历史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土壤和动力,并且城市化进程也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历史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土壤。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过着游牧或农耕的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建立起城市。
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古埃及的开罗、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罗马等,都是基于国家政权、商业贸易、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城市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中心,推动着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艺术的繁荣。
因此,历史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使得城市化进程得以继续推进。
其次,历史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如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工业革命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推动了城市的迅猛发展。
农业革命增加了农业产量,减少了农民人口,使得更多的人转向城市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
科技革命则催生了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为城市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并且在现代社会更加迅猛。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使得人口集中在城市,形成了大规模的市民社会。
这种市民社会相对于农村社会来说具有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社会结构,这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城市中的政权、商业和文化中心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的变革。
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增加,引发了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等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对于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最主流的事件。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未来的30年中,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主流。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刚达到6.1亿人,城市化率约47%,每年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
在未来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75%左右,中国将会出现巨大的人口变迁过程,即将有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变化。
我们甚至可以以城市化进程度量房地产业的未来。
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消化新增住宅供应的大半。
以南京为例,根据建委统计,在2000-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25万,每年增长25万人,按照人居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的增量需求为750万,基本等同于每年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平均值。
新增城市人口也为住房投资的转让和租金实现提供保障。
南京市2020年人口要超过千万,基本上仍将持续每年增长20-30万人。
从城市化的数量来看,其是分阶段的,30%以下是城市化低水平时期(我国2000年前),30%以上是快速增长期,50%以上是平稳增长期,70%以上才是成熟期,而郑州是201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化进程是41%,还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
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
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
二是工业社会时期。
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
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
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
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发达国家的
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
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
②郊区城市化阶段。
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
③逆城市化阶段。
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
④再城市化阶段。
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房产在中国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
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
高增幅曾高达146.9%。
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
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最早是197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史。
第五阶段:房产泡沫即将破
历史上三次房地产泡沫
●美国:1926年破碎,间接引发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
●日本:1991年破碎,导致日本长达15年的经济萧条
●东南亚、香港:1997年破碎,香港出现十几万名百万“负翁”
经济经过一次重创后,房价以平稳螺旋式上升,一直到今天的房价,目前,美国洛杉矶房价一般在200万-280万可以买到70-150的房子的公寓,折合人民币单价3万-4万,在美国纽约房价一般在4万-6万。
香港香港区一般房价基本在折合人民币单价4—7万,新界
基本在3万到6万。
房地产的强劲发展给各国经济都带来巨大的伤害,20世纪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100年但总体房地产业的兴盛无疑是刺激这100年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中国也是这样,别看中国掩饰的挺好,能遮挡住国外的爆料吗?中国的经济已经收到重创了,中国房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有泡沫,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肯定会对房地产调控的,房地产发生泡沫是正常现象,甚至崩盘也是正常现象,调控以后国家是要淘汰掉一些小企业,一些发展不规范的企业,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正规健康发展,更专业化,更人性化,产品化,所以淘汰必然会带来挑空,我们要正视对待经济发展规律,现在国家已经发现问题了,已经开始调控了,李克强发表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继续执行下去,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
总结三点:1、中国城市化进度发展推动下,房地产仍然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2、根据外国房地产,香港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参照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只是初期,潜力非常大,也避免了社会大经济的动荡3、目前国家政策是倾向保证房地产健康稳健发展。
短期市场:
1.此前就短期的市场(半年内)进行了判断。
也提到,作为一种长远看待的背景,虽然几乎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但是中国大城市房价的螺旋式上升在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评价短期的市场和长期的市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短期市场主要是看政策的变化,长期的市场则在于制度和其他客观事实的影响。
前者的变
动性很大,后者的稳定性更强,所以长期的预测比短期的预测来的要准确,因为可以对待长期通过把握其客观规律来实现。
不少人经常谈中短期而不敢谈中长期,认为那里的不确定性更大,实际上是缺乏宏观的把握能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