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0章-41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它把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岀数量方程式:即方程式M V P Y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起。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如果P是用货币衡量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服务衡量的货币价值。

而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联邦储备与银行体系共同决定货币的供给,而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虽然许多变量都影响货币需求,但有一个变量最为重要:经济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图1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横轴表示货币量,左边纵轴表示货币价值(1/P),右边纵轴表示物价水平(P)。

货币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固定了。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每一美元买的东西减少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就更多。

显然,当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经济中注入货币时创造了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增加;货币的注入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然而经济中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对物品与服务需求的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而物价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最终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増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包 括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就业和 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相互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微观经济学的延伸和扩展。
区别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实现内外部经济均衡,即国内经济增长、充 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和财 政政策来调节经济,但需要考虑汇率和国际 收支等因素。
汇率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影响国际经济 活动和国内经济状况。
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共同 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 展。
支持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 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调节通 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派
强调货币供应量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波动 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
主张单一规则
该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规则,并严格执行, 以保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VS
政策效应互补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具有不 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协调配 合,提高宏观调控效果。例如,在治理通 货膨胀时,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 张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在促进经济 增长时,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 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
05
国际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
Chapter

曼昆经济学原理Chapter 30

曼昆经济学原理Chapter 30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 New equilibrium
• Supply curve shifts right • Value of money decreases • Price level increases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 生产率、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
模型
工资水平决定模型主要有边际生产力模型、均衡价格模 型和集体谈判模型等。其中,边际生产力模型认为工资 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均衡价格模型认为工资由劳 动力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集体谈判模型则强调工会等 组织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等。
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物价水 平。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共同 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04
产品市场与价格水平决定
产品市场概述及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 质,资源自由流动,信息充分 。
寡头市场
少数几个卖者控制市场,产品 可能同质或存在差异,资源流 动受限制,信息不充分。
产品市场定义
产品市场是商品和服务进行交 换的场所,反映了供给和需求 之间的关系。
垄断竞争市场
任务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国民收入决定因素及经济增长的原因、研究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分析如何运用诸如收入政策与人力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2024)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2024)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 式不断涌现,对传统经济理 论提出挑战。
2024/1/28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 经济增长贡献度不断提升。
需要加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 ,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4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44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8
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经济运行规律及政府如何运用 经济政策调控经济的学科。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 究对象,包括总需求、总供给、 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 济增长等问题。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持。
01
02
03
实际收入减少
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 下降,实际收入减少。
2024/1/28
社会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 不利于债权人,导致社会 财富再分配。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价格信 号失真,经济秩序紊乱。
20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0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经 济稳定增长。
25
04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分析
2024/1/28
26
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影响因素剖析
要点一
长期总供给曲线
要点二
短期总供给曲线
垂直,表示在长期内,经济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影响。
向右上方倾斜,表示短期内价格水平与总产出呈正相关。

宏观经济学曼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曼昆ppt课件
35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S APC>1
APC<1 APC=1
+s
E
ΔS
C=a+β(Yd)
ΔC
ΔYd
S=-a+(1-β)Yd
a -s
0 -s
+s
ΔS Yd
Yd0
-a
APS<0
APS=0
APS>0
36
非线性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CS
C=Y
C=f(Y)
a 0 -a
MPS>APS
S=f(Y)
Y
C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C C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C S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S S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S
28
4. 国民收入的划分 经济利润(Π)= Y (MPL L) (MPK K)
Y= (MPL • L) + (MPK• K) +Π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 欧拉定理: 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那么: Y= F(K,L) = (MPL • L) + (MPK• K)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 • K)
▪ = (1-t)Y+TR-T0
▪ C = a +βYd
▪ β(1-t)=ΔC/ΔY,为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33
二、 储蓄函数(Save function) 1. 定义: 表示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 关系。 2. 公式: S =Yd – C =Yd –(a+βYd) = - a +(1-β)Yd 3. 平均储蓄倾向(APS) 表示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量。 APS = S/Yd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的钱
钱的时间
这些钱的现值
$1
1年后
$1/(1.1) = $ 0.91
$1
2年后
$1/(1.1)2 = $ 0.83
$1
3年后
$1/(1.1)3 = $ 0.75
$30
3年后
$30/(1.1)3 = $22.54
这些AT&T公司股票的价值等于表中最后一列的数字相 加: $25.03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差别
▪ 例如:买$1000微软的股票,并持有30年
如果回报率 = 0.08, FV = $10,063 如果回报率 = 0.10, FV = $17,45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9
70规则
▪ 70规则:
如果一个变量每年按x%增长,那么大约在70/x年 以后,该变量翻一番
▪ 例如: ▪ 如果年利率是5%,那么大约在14年后存款额将
▪ 保险如何起作用:
面临风险的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一笔保险费,作为 回报,保险公司同意接受所有或部分风险
▪ 保险允许风险分摊,能使风险厌恶的人更好:
比如,对于房子着火的风险,一万个人承担万分 之一的风险比你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全部风险容 易得多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14
保险市场的两个问题
B. 如果 r = 0.10,你是否应该买?
PV = $100,000/(1.1)5 = $62,090.
土地的PV <土地的价格
不, 不买它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优秀课件
8
复利
▪ 复利:货币量的积累,即赚得的利息仍留在账户
上以赚取未来更多的利息

2024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2024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 产业政策分析: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 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环境等方式来影响相关产业的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方式来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这些措施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并满足 市场需求。
总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中商品和劳 务的需求量。它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价格水平与总 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基于货 币数量论、利率效应、财富效应等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包括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 水平、消费者信心等。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实际货币供 应量减少,进而降低总需求;收入水平提高会增加消费 和投资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利率水平下降会降低储 蓄倾向,增加消费和投资支出,提高总需求;消费者信 心增强会促进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推动总需求上升。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经 济秩序,使价格信号失真, 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推动作用。
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 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提 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 素。
同时,汇率变动还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物价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及分析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 漏账户等。
经常账户分析
主要分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 转移等项目的变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货币供给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变动并不影响实际变量的观点。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 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中普通一美元从钱 包到钱包之间流动的速度。 V = (P Y)/M
等式中: V = 速度 P = 价格水平 Y = 产量 M = 货币数量
10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0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4. 超速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与物价
指数 (1921.1 = 100)
c) 德国
指数 (1921.1 = 100)
d) 波兰
1000万亿
1
货币供给
3/4
1/2
A
均衡的货币价值
1/4
(低)
0 美联储固定的
货币量
物价 水平 (P) 1 (低)
1.33
均衡的物价水平
2
4 货币需求
货币量
(高)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2. 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
货币 价值 (1/P) (高) 1
3/4
1/2
1/4 (低) 0
MS1 A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4. 超速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与物价
指数 (1921.1 = 100)
(a) 奥地利
指数 (1921 .1= 100)
(b) 匈牙利
100,000
物价水平
100,000
物价水平
10,000 1,000
货币 供给
10,000 1,000
货币 供给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 重新整理,得到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MV=PY • 货币数量论方程式把货币数量( M )与产
量的名义价值(P x Y)联系起来了。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 货币数量论方程式说明,经济中货币量的 增加必然反映在其他三个变量中的一个上:
物价水平必然上升, 产量必然上升, 或 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下降。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3. 名义 GDP、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指数 (1960 = 100)
2,000
1,500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 历史的角度
– 在过去的60年间,物价平均每年上升5%左右。 – 通货紧缩——平均物价水平的降低,在19世纪
的美国发生过这种情况。 – 超速通货膨胀——极高的通货膨胀率,20世纪
20年代德国发生过这种情况。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 实际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 根据休谟和其他学者的观点,实际经济变量不随着货币 供給量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古典二分法,影响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的力量是 不同的。
M1
MS2
1. 货币供给 2. 增加...
物价 水平 (P) 1 (低)
1.33
B M2
2
货币 需求 货币量
4 (高)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注入的影响
• 货币数量论
• 对物价水平如何决定以及为什么它一直在变的 解释被称为货币数量论。
经济中所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 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物价水平
1万亿 100亿
1亿 1百万
货币 供给
1万
100 1 1921 1922 史的角度
– 在20世纪70年代,物价每年上升7% 。 – 在20世纪90年代,物价平均每年上升2% 。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 货币数量论 被用来解释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 率的长期决定因素。
• 通货膨胀是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它涉及到 的是经济中交换媒介的价值。
名义 GDP
M2 1,000
500 速度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2019 2000 2019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 均衡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数量论
• 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 • 当美联储改变货币量时,它就引起名义产量价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 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它是交换媒介。
人们选择持有的货币量决定于物品与劳务的价 格。
•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货币需求等 于供给的水平。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物价水平
货币 价值 (1/P)
(高)
值 (P x Y)同比例变动。 • 因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并不影响产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均衡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数量论
• 当美联储改变货币供给并引起名义产量价 值相应变动时,这些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 的变动上。
• 当美联储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是高 通货膨胀率。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 2019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 货币的含义
– 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来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
的资产。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是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 • 超速通货膨胀是极高的通货膨胀率。
• 当总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的价值降低。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 货币供给量是美联储控制的政策变量。
通过比如公开市场活动等手段,美联储直接控制货 币的供给量。
• 货币需求有几个决定因素,包括利率和经济 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