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历年刑法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考研模拟(一)-华政-刑法

考研模拟(一)-华政-刑法

⼀一.名词解释(5*6=30)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履⾏行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的⾏行行为。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和利利益;本罪的客服⽅方⾯面为在履履⾏行行公务期间实施了了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活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叛逃故意。

2.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单位名义实施的按照刑法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行为。

1)单位犯罪是单位本身的犯罪,并不不是单位中各个成员犯罪的集合。

2)单位犯罪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单位名义表现为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

3)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利益或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利益。

4)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明确规定。

3.紧急避险为了了使国家、公共利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行为。

1)紧急避险是通过对合法的⼈人身、财产权利利的损害⾏行行为来实施的,从⽽而具有伤害⼈人身、损毁财产的⾏行行为表现。

2)紧急避险是在合法权益遭受重⼤大危险时采取的⼀一种避免危险的紧急措施,其实质是有益于社会的性质。

3)紧急避险是指在避险⼈人已⽆无可能采取其他措施避免危险的情况下,不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为了了保护更更⼤大的社会利利益或者⾃自身利利益的需要,在主观上不不具有危害社会的罪过。

4.缓刑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不执⾏行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适⽤用条件:1)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缓刑只适⽤用于对其适⽤用缓刑没有再犯罪危险的犯罪分⼦子。

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犯罪分⼦子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不良影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14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14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一、简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每小题5分,共30分) 1.时间效力和时效 答: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溯及力问题。 其中,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根据法的性质和需要而定。 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法律 后果的法律制度。它包括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 时间效力和时效的主要区别包括:① 前者是法理的概念,指各部门 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溯及力问题.后者是民法的概念,是请求法 院保护的时间限制;② 前者是时间点,后者是时间段。
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② 对象不同。贪污罪的对象一般是公共财产;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则
是非国有制企业的财产。 ③ 侵犯的主要客体不同。贪污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的廉洁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共财产所有权。
6.强迫交易罪和抢劫罪 答: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 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 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强迫交易罪和抢劫罪的主要区别包括: ① 强迫交易罪之主观方面以强迫受害人交易且多数情况下欲借此交 易获取不公平之利益为目的;抢劫罪构成之主观方面以直接将受害人财 物据为已有为目的。可见,二者在主观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以进行 不公平交易为直接目的,而后者则以获取“不义之财”为目的。 ② 一般而言,两罪的犯罪主体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法秩序的藐视程 度是有差别的,强迫交易罪的主观恶性小于抢劫罪,因为前者的犯罪主 体对其犯罪行为有所“掩饰”,以交易为掩饰,其仍愿以一定利益与受害 人进行交易;而后者的犯罪主体对刑罚的“顾虑”程度则小得多,其欲以 无偿之手段强占他人财物。这种差别也正是强迫交易罪的法定刑明显低 于抢劫罪的法定刑之原因所在。

华东政法大学考研刑法98-12年真题

华东政法大学考研刑法98-12年真题

刑法学专业课试题1998年刑法一、名词解释(20分)1.时效2.立功3.普通刑事累犯4.犯罪集团5.犯罪中止6.危害国家安全罪7.洗钱罪8.集资诈骗罪9.走私淫秽物品罪10.滥用职权罪二、论述刑法中的单位犯罪(15分)三、试述我国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规定(15分)四、试述合同诈骗罪的概念、要件及其与原刑法中有关规定的变化(15分)五、试述修订后刑法对原刑法流氓罪的分解用由此引起法律适用的有关问题(15分)六、论述处断的一罪(20分)1999年刑法一、解释下列概念(20分)1.刑法的功能2.刑法的解释3.刑法的空间效力4.犯罪的构成5.胁从犯6.非刑法处理方法7.高利转贷罪8.职务侵占罪9.侵犯商业秘密罪10.妨害作证罪二、阐明修订后的刑法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扩大(15分)三、阐明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及其适用(15分)四、试述我国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15分)五、论述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异同(15分)六、论我国刑法对渎职罪的修订及其适用(20分)2000年刑法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了到案以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否构成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或者立功?”2.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如何定罪?3.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如何定罪?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虚开”是指哪些行为?5.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二、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

(15分)三、简述“实质的一罪”包括哪几种情况及其共同特征。

(15分)四、哪些犯罪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金融诈骗犯罪及此类罪的共同特征。

(15分)五、简述适用抢劫罪的三种情况并作法理分析。

(10分)六、简述1997年刑法对减刑及假释制度的修订。

(NEW)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14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14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解释》第四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 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 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 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4)关于立功的认定问题
《解释》第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所参 与的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立功。换 句话说,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所参与的共同犯罪的罪 行的,不能认定为立功。对于揭发同案犯所参与的共同犯罪的罪行的, 《解释》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614刑法学考研真题2012年华东政法大学614刑法学考研真题2011年华东政法大学604刑法学考研真题2010年华东政法大学604刑法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东政法大学604刑法学考研真题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604刑法学考研真题2007年华东政法大学604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华东政法大学314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华东政法大学314刑事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华东政法大学314刑事法学考研真题2003年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2年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0年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614刑法学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614刑法学刑法学日期2013年1月日上午内容心填昌完整准填漏填或在指定以外地方暮下列概念及主区别是否描成如果为构成成当构成何如何浙江温幼儿园女教师常以待小朋友取乐比如拉扯小朋友使其悬中涉及人伤害刑法并分则数形态5e岁某山区庄村民43岁伐林木判处有
参考答案: 一、简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每小题5分,共30分) 1.时间效力和时效 答: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溯及力问题。 其中,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根据法的性质和需要而定。 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法律 后果的法律制度。它包括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 时间效力和时效的主要区别包括:① 前者是法理的概念,指各部门 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溯及力问题.后者是民法的概念,是请求法 院保护的时间限制;② 前者是时间点,后者是时间段。

华东政法大学考研法学综合真题(1998-2009)精选全文

华东政法大学考研法学综合真题(1998-2009)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华东政法学院1998年法学综合考研试题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辩护制度 2.回避制度二、简答题:(每题8分)1.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 2.我国刑事证据的特征是什么?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2.何谓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具有哪些特点?宪法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选举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I临时宪法?”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规定及其意义。

3.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法理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 法律体系2. 法系3. 法律意识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区别。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有哪些?3.构成违法的要素有哪些?华东政法学院1999年法学综合考研试题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6分)1.成文法;2、法律权利;3、立法体制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2、社会主义法为什么应该批判地继承旧法?3、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有何意义?第二部分宪法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6分)1、政权组织形式;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公民的人身自由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1、保障宪法实施有何重大意义?2、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3、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三部分刑事诉讼法部分(合计2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4分)1、刑事诉讼法律关系;2、控诉职能二、简答题。

华政刑法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政刑法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政刑法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有期徒刑B. 罚金C. 无期徒刑D. 拘役答案:B2. 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是指?A. 比法定最低刑期还要轻的处罚B. 比法定最高刑期还要重的处罚C. 在法定刑期幅度内从重处罚D. 比法定最低刑期还要重的处罚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B. 犯罪情节轻微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后自首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再次犯罪B. 犯罪后在五年内再次犯罪C. 犯罪后在十年内再次犯罪D. 犯罪后在二十年内再次犯罪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A. 防卫过当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过失防卫答案:D6.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是指?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犯罪后被抓获C. 犯罪后逃跑D. 犯罪后自首但隐瞒部分事实答案:A7.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附加刑?A. 剥夺政治权利B. 没收财产C. 罚金D. 有期徒刑答案:D8. 刑法中规定的“过失犯罪”是指?A. 故意犯罪B. 故意犯罪的加重情形C. 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犯罪D. 由于故意犯罪造成的犯罪答案:C9. 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一个人实施的犯罪B. 两个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C. 一个人和机器共同实施的犯罪D. 一个人和动物共同实施的犯罪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轻微B. 犯罪后自首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后积极赔偿答案:ABD2.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包括哪些情形?A. 犯罪后在五年内再次犯罪B. 犯罪后在十年内再次犯罪C. 犯罪后在二十年内再次犯罪D. 犯罪后在五年内再次犯罪,且情节严重答案:AD3.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A. 防卫过当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过失防卫答案:BC4.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包括哪些情形?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犯罪后被抓获C. 犯罪后逃跑D. 犯罪后自首但隐瞒部分事实答案:A5. 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一个人实施的犯罪B. 两个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C. 一个人和机器共同实施的犯罪D. 一个人和动物共同实施的犯罪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中“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总论》复习试题(含答案)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总论》复习试题(含答案)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创 创
帝 大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帝 大 创 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案例略(10+10+10=30分)
1、寡妇王某与光棍徐某因有私情而同居。某日王某之女与夫婿马某回娘家看望母亲,徐某不知。当晚徐某与往常一样前往王某家住宿。当徐某摸黑进入王某房中,恰遇王外出有事不在。王某之女见有人摸黑进来,以为有人欲行强奸之事,便大声高喊:“有贼”。住在隔壁房间的马某一听妻子喊叫,急忙奔出来正与徐某相撞,便一棒将徐某击成重伤。请依据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提出上述案件的处理意见。
四、论述题(36分)
(1)试论刑法和人大立法解释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2)论保险诈骗罪和一般诈骗罪的相互关系。
2004年刑法
一、解释并区别下列概念(20分)
1、自然犯与法定犯
2、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
3、追诉时效与行刑时效
4、不可抗力与不可预见
二、简答(30分)
1、阐明刑法理论上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含义。
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虚开”是指哪些行为?
5.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
二、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15分)
三、简述“实质的一罪”包括哪几种情况及其共同特征。(15分)
四、哪些犯罪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金融诈骗犯罪及此类罪的共同特征。(15分)
5.胁从犯
6.非刑法处理方法
7.高利转贷罪
8.职务侵占罪
9.侵犯商业秘密罪
10.妨害作证罪
二、 阐明修订后的刑法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扩大(15分)
三、 阐明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及其适用(15分)
四、 试述我国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15分)
五、 论述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异同(15分)
2、被告人张三与李四本为朋友。某日张三趁为一家富户修理房屋之际,偷出钥匙到李四处偷配。李四见张三行为鬼鬼祟祟,知其不怀好意,便开价要求200元配置费。张三一听便欲离开,李四见状说道:“你不在我这儿配,我会把这事告诉你家主人的。”张三听罢后,说:“钱我不会少付,但你得给我保守秘密。”李四答应了。随后李四便为张三配置了钥匙,而张三利用这一钥匙对富户实施了盗窃。案发后,张三供出了钥匙的来路,李四因此归案。请依据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提出上述案件的处理意见。
4、票据诈骗罪与有价证券诈骗罪
二、简答题(40分)
1、阐明牵连犯的概念及处罚原则。
2、阐明自首的概念并说明修订刑法对原刑法作了哪些修改?
3、阐明抢劫罪最高刑为死刑的法定情节有哪些?并加以简释。
4、阐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及其与共同贪污罪的异同。
三、论述题(40分)
1、论刑事责任的根据。
2、根据刑法的规定,有哪些情节在量刑时符合"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3、阐明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所作的解释。
4、请分别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
(1)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应定何罪?
(2)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和处罚?
(3)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定何罪?
四、论述题(15+15+20=50分)
1、论述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及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特点。
2、论述我国刑法中的缓刑制度及与其他非监禁刑的区别。
3、论述我国刑法中的受贿罪规定并分析“谋利”的含义及在构成中的作用。
2005年刑法
一、简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20分)
(1)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
【华政考研--历年真题】--刑法(2010-01-26 09:44:38)
转载标签:华政考研华政刑法华政历年真题教育
2008年刑法
一、解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每题5分,共30分)
1、从旧兼从轻和从新兼从轻
2、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
3、自然犯和法定犯
4、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
5、侮辱罪和诽谤罪
请根据刑法规定及基本原理分析本案中陈某和李某行为并作出评析。
四、论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试述对教唆犯的定罪和处罚原则。
2、试述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
3、试述交易形式收受贿赂行为的定性。
2007年刑法
一、简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30分)
1、时间效力和时效
五、简述适用抢劫罪的三种情况并作法理分析。(10分)
六、简述1997年刑法对减刑及假释制度的修订。(10分)
七、论述犯罪的一般概念与犯罪构成。(20分)
1999年刑法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
1.刑法的功能
2.刑法的解释
3.刑法的空间效力
4.犯罪的构成 Biblioteka 四、阐明刑法中关于贪污罪主体的规定及其与受贿罪主体的异同点(10分)
五、阐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第168条(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进行修改后的新规定,修改后的条文与原条文有哪些主要不同?(15分)
六、简述“处断的一罪”。(15分)
七、论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20分)
七、 阐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及主要特征。(10分)
八、 论我国刑法中量刑的基本原则。(15分)
2001年刑法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刑法中关于中止犯的处罚规定。
2.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如何定罪处罚?
3. 刑法在挪用公款罪的规定中,关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含义如何理解?
3、被告人吴某以介绍到沿海城市工作为名,将被害人女青年朱某(已婚)、庞某骗出山区,准备实施拐卖行为。在路上,吴某与朱某发生了奸情,和盘托出实情打得火热,并保证不会背着朱某将其出卖。庞某见情生疑,便执意要回家,但遭到吴某阻拦。某日在一小镇租下的旅馆里,吴某见朱某外出逛街不在时,便对庞某实施了强奸行为,以便让庞某死心。在小镇租住期间,吴某因经济拮据,先连骗带逼迫使朱某在旅馆卖淫,后又以五千元的价钱将庞某卖给农民孙某为妻。得款后,吴某与朱某离开小镇。经商量,吴某假装将朱某卖给另一农民李某为妻。朱某与李某生活了一月有余,将李某家仅有的八千元人民币卷走后,与吴某在另一处以夫妻同居。后案发两人一并归案。请依据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提出上述案件的处理意见。
三、 阐明刑法中行为的要领及其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10分)
四、 阐明刑法理论中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有哪几种主要学说并作法理评析。(10分)
五、 阐明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主要特征并对刑法修订前后的本罪条文作比较落后评析(10分)
六、 阐明绑架罪的概念、主要特征并与非法拘禁罪作比较评析。(10分)
六、 论我国刑法对渎职罪的修订及其适用(20分)
1998年刑法
一、 名词解释(20分)
1.时效
2.立功
3.普通刑事累犯
4.犯罪集团
5.犯罪中止
6.危害国家安全罪
7.洗钱罪
8.集资诈骗罪
9.走私淫秽物品罪
10.滥用职权罪
二、 论述刑法中的单位犯罪(15分)
(4)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致被绑架人死亡的,应定何罪?
三、论述(40分)
(1)略论我国刑法中的“但书”规定。
(2)略论罪数分类中实质的一罪。
2003年刑法
一、解释并区别下列概念(20分)
1、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
2、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3、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三、案例略(15+15=30分)
四、论述题(15+15+20=50分)
1、试论刑法理论中的“片面共犯”。
2、试运用刑法中犯罪形态理论分析抢劫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问题。
3、试述我国刑法中洗钱罪对象的规定及其修正。
2006年刑法
一、简释下列概念及主要区别(30分)
1、刑事管辖权中的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4. 刑法关于盗窃罪规定中的“多次盗窃”,应如何认定?
5.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如何定罪?
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级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哪些工作时属于刑法第93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并作法理分析。(15分)
三、阐明疏忽大意过失的概念及其与间接故意的主要区别。(10分)
2、牵连犯和结合犯
3、法定刑和宣告刑
4、盗窃罪和侵占罪
5、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
6、强迫交易罪和抢劫罪
二、简答题(40分)
1、刑法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规定。
2、刑法有关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处罚规定。
3、刑法有关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的规定和修正。
4、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信用卡犯罪中的“信用卡”含义。
请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何某的行为作出评析。
2、陈某系某保险公司的事故鉴定人,因加工资未遂心愿而对公司领导不满并意图进行报复。在一次保险事故鉴定中,陈某发现投保人李某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意欲骗取保险金,在李某并不知道自己的诈骗行为已经被陈某察觉的情况下,陈某仍然为李某开具发生保险事故及事故程度的鉴定书,从而使李某顺利的骗取了保险公司支付的巨额保险金。后经人检举而遭案发。
(2)结果加重犯和转化犯
(3)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犯
(4)侮辱罪和侮辱妇女罪
(5)伪造有价证券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
二、简答题(30分)
(1)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以及无防卫过当的规定。
(2)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特征及与恐怖组织的异同。
(3)刑法补充修改规定中新增和修改的罪名。
三、案例略(7+7=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