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

合集下载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四、西方经济学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修正和补充。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垄断在20世纪初时就已经出现,可是到了30年代,西方经济仍把垄断当作是特例处理,这就导致了事实与理论的矛盾。因此西方经济学者张伯伦和罗宾逊通过夸大了某些经济现象来解释当时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这一修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们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完美的社会,只需市场来指导经济的运行。直到1929-1933年的经济萧条打破了传统经济思想,政府为了阻止经济衰退,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为目标对经济生活采取了干预政策。可是对于这种现象,需要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呢?传统的理论已经不在适用了,就在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给这种新的现象提供了个理论。他依旧坚持资本主义是以前所颂扬的那个“理想社会”,但他新增了一个条件就是政府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以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的这次修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也因此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1939年,希克斯出版了《价值与资本》一本代表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进入了第三次的修改和补充。在马歇尔时代,他提出了基数效用论,他把作为主观的心理状态的效用说成可以用数字具体衡量的东西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而此时的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在形式上避免了两个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假设条件,同时又能解释马歇尔用基数论所得到的需求曲线,因此该理论以逐渐替代的方式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由于各国自然禀赋不同,能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不同,各自所需的农产品和食物只能通过贸易途径获得,但谁也不愿意因为购买某种农产品而花费过高的进入成本或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既有矛盾又相互依存的情势下,贸易自由化便是各国所共同追求的。正因为各国自然禀赋差异悬殊,使各国贸易利益出现落差,自由贸易也就是相对的。
②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讲导言★稀缺、机会成本、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经纪人?★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即选择的代价。

了解方法:实证方法、规范方法(实证方法就是举例子是错误的,举例子是例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是否允许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存在是否要控制,或者通货膨胀3%合理,8%就不合理等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指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什么是经济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人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的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是一回事吗?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如何产生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供求关系: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去理解认识?这就涉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生产者分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全汇总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全汇总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全汇总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的一门社会科学,主要探究资源的配置、生产和消费、货币等经济现象。

西方学界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下,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全面汇总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GDP (国内生产总值)、GNI(国民总收入)、GNP(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量和增长率。

同时,还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货币发行量等。

2.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学家们发现的经济波动现象的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在短期内会经历增长、高峰、下降和低谷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成因和周期长度、波动程度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的政策。

货币政策通常包括紧缩政策和宽松政策两种,紧缩政策主要用于抑制通货膨胀,宽松政策主要用于刺激经济增长。

4.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的政策。

通常来说,财政政策可以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措施。

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用于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加大政府投资和减少税收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用于控制通货膨胀,例如提高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等。

5.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主要包括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不仅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资源的配置和技术的传播。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运行的学科,知识点如下:1. 弹性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某个变量(例如价格、需求、供给等)随着另一个变量(例如收入、市场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化率。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一)供求理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四)成本理论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基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数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市场上的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这通常会刺激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供应量。

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这会导致供应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供应量。

2.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响应速度及程度的指标。

在需求方面,价格弹性表示市场上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变化程度。

在供应方面,市场上的供应商将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商品,以响应价格变化。

当产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相同时,称为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时,称为不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无关时,称为不弹性。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总价值,减去为生产和销售所花费的总成本。

它将生产者的价值与他们的实际成本相比较,以确定生产者从生产中获得的净收益。

生产者剩余是一个市场的效率指标,因为它测量了生产者的产出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成本。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总收益,减去所支付的总价格。

它将消费者为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与他们享受的收益相比较,从而计算出他们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也是市场效率的指标,因为它测量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价值。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天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市场失灵形式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效率和公平性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建立监管机构,实施税收政策或提供补贴。

6.垄断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商或供应商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条款或政府政策的原因。

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高,生产量低和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规来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作为交易结果而影响到既非买方也非卖方的第三者的情况。

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名校考研专业课常考知识点第一部分近代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一)重商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出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就对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过初步分析。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较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亚里士多德初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贾图、瓦罗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奴隶制庄园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到了中世纪,西欧的阿奎那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把古代罗马奥古斯丁的“公平价格”发展为一整套理论;奥雷斯姆、莫利诺斯等人系统研究了货币和高利贷。

这些都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西欧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解体的阶段。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商业资本突出的作用、西欧各国王权同商业资本的联盟等是重商主义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最初作为国家政策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理论。

重商主义以商人的世俗观点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以商业资本为考察对象,研究流通领域中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获取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要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

15—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

16—17世纪的晚期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蒙克莱田、柯尔贝尔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蒙克莱田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术语。

柯尔贝尔用全面的政策把重商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二)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术语由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包含有科学的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是指从18世纪到19世纪前半期(到约翰·穆勒)或70年代(到边际学派出现)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西方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西方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

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垄断竞争市场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垄断竞争市场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垄断竞争市场1500字垄断竞争市场是市场结构的一种类型,它介于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之间。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较小的企业,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差异化的,因此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市场定位。

下面是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它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企业参与竞争。

由于产品或服务存在差异化,每个企业都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定位。

2. 低 barrier to entry: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市场的进入壁垒比较低,新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市场。

这种低进入壁垒使得垄断竞争市场具有相对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3. 差异化产品: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差异化的。

差异化的产品可以是实质性的产品差异,也可以是非实质性的差异,例如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等。

差异化的产品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4. 价格制定: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自由度。

由于产品差异化,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程度和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往往由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共同决定。

5. 无完全市场信息: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企业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一定的局限性。

6. 长期均衡: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往往没有明显的超额利润,而是达到了正常利润水平。

由于市场进入壁垒低,新企业的进入会对现有企业造成竞争压力,从而使市场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

7. 社会效益:由于垄断竞争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度和较低的进入壁垒,这种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不同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会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提高社会效益。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一、导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同时也要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本篇笔记整理将涵盖西方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弹性理论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单位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收益逐渐减少。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升级和变迁。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讲绪论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个人)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

产权:产权是每个人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其财产的权利和出售它的权利。

(指个人使用或处臵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预算约束:因钱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预算约束。

时间约束:因时间而受限制的机会集合成为时间约束。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涉及生产决策的选择中所有机会集合的边界,就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人们做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大的那一项选择的市场价格。

(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途性,是指一项资源勇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是一种隐性成本或内含成本)沉没成本:已经付出且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

(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1经济学研究的五个核心概念:1、取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不得不进行取舍。

2、激励激励有多种形式,通常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决策者在作出选择时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对了解选择十分重要。

3、交换人们从自愿交易中获益,而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换导致资源的有效使用。

4、信息市场的结构和运行状况特别依赖于决策者可以获得的信息。

5、分配市场决定经济中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何配臵给社会成员。

2怎样理解基本竞争模型?基本竞争模型由三部分组成:①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消费者;②关于厂商行为的假设——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③关于这些消费者和厂商相互作用的市场假设——存在价格接受行为的竞争市场。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1.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等。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时获得的满足感或实用性。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分配资源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进行决策。

4.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在决策中,人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弹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6.企业行为和生产成本: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生产和决策过程。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企业会根据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做出生产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8.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如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9.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质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

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等方面。

10.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成本概念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成本概念

2023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成本概念1500字成本概念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经济决策中的一系列问题。

下面将从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分类和成本的计算方法三个方面对成本概念进行详细说明。

一、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

这些费用支出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支出,用于购买生产要素、支付劳动力、购买原材料、租赁设备等一切与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都属于成本范畴。

成本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为生产和经营所付出的代价。

通过合理控制和降低成本,企业可以提高利润水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成本的分类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阶段和性质,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保持不变的成本,不随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

例如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2.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劳动力费用等。

3. 直接成本:与具体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可以直接计算到特定产品上。

例如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等。

4. 间接成本:不易与特定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不能直接计算到特定产品上,但会影响全部产品的生产。

例如管理费用、间接人工费用等。

5. 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

例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

三、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总成本: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2.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

平均成本可以分为平均总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两部分。

3.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在不同产量下的最优生产数量。

4.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做某种经济活动的同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经济活动的收益。

它反映了资源有限性和经济选择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成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经营决策的风险和收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四)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

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名校考研专业课常考知识点第一部分近代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一)重商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出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就对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过初步分析。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较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亚里士多德初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贾图、瓦罗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奴隶制庄园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到了中世纪,西欧的阿奎那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把古代罗马奥古斯丁的“公平价格”发展为一整套理论;奥雷斯姆、莫利诺斯等人系统研究了货币和高利贷。

这些都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西欧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解体的阶段。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商业资本突出的作用、西欧各国王权同商业资本的联盟等是重商主义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最初作为国家政策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理论。

重商主义以商人的世俗观点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以商业资本为考察对象,研究流通领域中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获取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要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

15—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

16—17世纪的晚期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蒙克莱田、柯尔贝尔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蒙克莱田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术语。

柯尔贝尔用全面的政策把重商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二)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术语由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包含有科学的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是指从18世纪到19世纪前半期(到约翰·穆勒)或70年代(到边际学派出现)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配第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他使用了抽象法,在近代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并初步分析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

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市场价格。

他把工资的自然基础归为维持工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从实物和货币两方面说明了地租,即产品价值除去生产资料价值(种子)和劳动价值(工资)之后的余额;讨论了利息(在一定期限内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和土地价格(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

从配第到斯密之间约一百年中出现了一批杰出思想家。

洛克以自然权利学说为基础研究了地租和利息。

诺思指出利息的高低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而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

马西第一次分析了利润,指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休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货币数量论。

斯图亚特最早论述了利润的起源(让渡利润论)。

斯密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体系。

斯密时代处于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工业革命已在棉纺织业中展开,英国形成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三大阶级。

经济自由成为产业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他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他主张符合自然秩序、实行经济自由的社会,这种经济自由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他认为,在这种社会中,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财富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加强分工)和增加工人人数(需要积累资本)。

这是他的基本思想。

《国富论》的五篇结构。

斯密著作中使用了抽象法和归纳法两种方法,这使他的经济范畴几乎都带有二重性。

斯密从人的本性出发,系统考察了分工,批判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关于财富来源的错误。

他把货币看做流通的工具。

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提出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二重观点,又用三种收入说明价值。

根据年产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第一次划分出三大阶级。

三种收入学说:工资的双重定义(劳动者劳动的收入、劳动的自然价格);工资水平是劳资双方竞争的结果;工资变动同国民收入或资本的增减的联系。

利润的双重定义(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扣除工资后的余额、资本的自然报酬);利润率下降趋势,其原因是资本间的竞争。

地租的多重定义(劳动生产物或价值一部分、因使用土地支付给地主的代价、一种垄断价格、生产费用之一、自然力产物);自然价格和足够价格。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

斯密分析再生产时,把年产品价值只归结为三种收入的观点被称为“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的根本错误是丢掉了不变资本部分。

“看不见的手”。

公平、确实、便利、经济的四大赋税原则。

(三)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是布阿吉尔贝尔。

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使封建专制政治达到高峰。

靠牺牲农民利益的政策最终给法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布阿吉尔贝尔批评把货币看成财富惟一形式的观点,认为财富就是使用价值;强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然秩序”;提出重视农业的思想,成为重农主义先驱。

货币改革和七年战争的失败使18世纪中期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更加激化;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启蒙学派在意识形态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重视农业的思潮不断扩展。

这些为重农学派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奠基人。

他接受了“自然秩序”、“自然法”的思想,论证了理想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纯产品学说是他的理论核心和基石。

纯产品学说以交换的等价性为前提,区分了财富的增加和加算,把纯产品看做是农业产品除去种子、工资以外的剩余。

他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把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区分原预付、年预付。

“经济表”集中表述了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

“经济表”的形式、前提、五个流通过程(含两个阶段)及其理论贡献与缺陷。

单一地租税。

杜尔哥把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他进一步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再区分出资本家和工人;叙述了劳动者与土地分离的过程;把纯产品归结为土地对农民劳动的赐予。

他还提出客观价值、主观价值的观点。

重农主义的资本主义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

重农学派的功绩。

(四)英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19世纪20年代前后,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达于完成。

李嘉图和西斯蒙第分别是两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斯密以后40年间,英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产业革命迅速开展,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间的矛盾更趋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和对立也逐渐发展和显露。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表现在议会改革与货币改革、谷物法争论上。

李嘉图始终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阶级斗争的根源。

李嘉图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赋税原理》共32章。

前6章,特别是前2章阐述了李嘉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李嘉图接受边沁的功利主义,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按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进行分配的重要条件。

李嘉图始终一贯地坚持使用抽象法。

从劳动价值的原理出发,考察其他经济范畴,建立起前后一贯的完整体系。

但他把资本主义关系看做是永恒的,仅把历史发展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难以看到经济范畴由于生产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和复杂化,往往跳过一些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使其理论存在许多矛盾。

李嘉图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但他也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

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类(由稀少性决定的和由人类劳动决定的),指出不同性质劳动在决定价值上的意义,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为最差条件下的劳动,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相对价值的两个含义:交换价值、绝对价值)。

分配学说是李嘉图经济学的中心。

从工资学说出发,把工资同雇用工人收入相联系,研究了工资数量的基础和工资变动的规律:劳动的自然价格(工资的自然基础)、劳动的市场价格(工资变动规律)。

工资下降的趋势。

李嘉图把利润看做剩余价值的惟一的基本形式,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实际上是以利润名义分析剩余价值。

把商品全部价值分为工资、利润两部分,断定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并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动的最终原因。

工资和利润反向变化的分析,实际上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李嘉图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并且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分析。

李嘉图认真研究了地租的起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区分了真正的地租与名义地租,认为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的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的产品。

他指出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性。

李嘉图地租理论以两个规律为基础:从优到劣的土地耕种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

李嘉图地租理论的缺陷。

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对地租及利润的分析揭示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对立,反对“谷物法”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学说。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并论证了自由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作用。

比较成本学说:在自由贸易下,各国生产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不一定比别国的成本绝对地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中和与其他国产品比较相对低就可以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较多的利益。

比较成本学说在一定前提下,具有一定科学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比较成本学说的图示。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原理。

在法国革命中,封建生产关系被摧毁,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小生产者两极分化。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使西斯蒙第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宣传者变为反对者。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批评只把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提出研究人的物质福利或幸福,反对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西斯蒙第在价值学说、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上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

西斯蒙第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

从消费是目的、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分析资本和收入。

根据收入决定生产的观点,他指出年收入的总量必须用来交换年生产的总量,如果年收入的总量不能购买全部年生产的总量,生产超过收入或消费,这种矛盾的发展就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小生产者、工人收入和消费的萎缩;追求利润的生产的无限扩张;不公平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功绩与缺陷。

西斯蒙第对社会改革的设想。

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