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进度表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贪吃蛇2013年1月7日至2013年1月11日共1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班级11应用技术.学号116312126 25 40 .姓名郁敏伟俞佳丽张冯.系主任李金祥.教研室主任刘文芝.指导教师徐丽华、郑洪静.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目的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2)二题目说明 (2)2.1开发背景 (2)2.2 开发工具介绍 (3)2.2.1 CodeWarrior (3)2.2.2写入器 (4)2.2.3 MC9S08AW60 (7)2.3 小组成员分工 (9)三硬件方案 (9)3.1主控MCU (9)3.2键盘 (10)3.3 LCD液晶 (10)3.4 定时器 (12)3.5 小灯及蜂鸣器 (12)3.6 AW60最小系统 (13)四软件方案 (14)4.1 模块结构图 (14)4.2 模块划分 (14)4.2.1 键盘中断模块 (14)4.2.2 LCD液晶显示器模块 (15)4.2.3 定时器中断模块 (15)4.2.4 蜂鸣器模块 (15)4.2.5 小灯模块 (15)4.3 键盘中断模块和定时器中断模块 (16)4.3.1键盘中断模块 (16)4.3.2定时器中断模块 (16)五运行结果分析与系统改进 (18)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9)七课程设计总结 (20)八参考文献 (20)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设计旨在进一步掌握单片机理论知识,理解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软件设计,加强对实际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其理论与实践技能是从事嵌入式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所不可少的。

此次课程设计选择AW60实验板进行模拟应用设计与开发,要求学生掌握使用 C 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和调试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要求在本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遵守以下规则:重视课程设计环节,用严谨、科学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课程设计的每一项任务;按照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独立地完成各项任务,不允许相互抄袭;按时到机房上机,并接受教师的检查。

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表(综合硬件系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表(综合硬件系统设计)
四、进度安排:
19周:星期1上午、星期2下午、星期3上午、星期4下午、星期5上午(组装与调试、地点在实验室)
20周星期1下午、星期2上午、星期3下午(组装与调试、地点在实验室)、星期4上午上机检查、星期5(撰写论文、地点在图书馆、实验室或宿舍)
填表人
邓胡滨
填表日期
2011、6、17
指导件系统设计
班级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计算机2008-1班
教研室
课程设计地点
单片机实验室
时间
201年6月27日至2011年7月8日
第19周至第20周
计划安排(一.学生班级与人数、分组情况。二.具体场所。三.课程设计题目。四、进度安排。)
一、学生班级与人数、分组情况:计算机2008-1班共32人,每2人一组
星期1上午星期2下午星期3上午星期4下午星期5上午组装与调试地点在实验室20周星期1下午星期2上午星期3下午组装与调试地点在实验室星期4上午上机检查星期5撰写论文地点在图书馆实验室或宿舍填表人填表日期2011617指导教师含实验室老师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6.9
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表
二、具体场所:在微机接口与单片机实验室;
三、课程设计题目:1:LED、步进电机和喇叭的控制2:实时时钟3:智能抢答器4、数字电压表设计5、自动交通管理系统6:基于单片机的函数发生器设计和开发7、夜班防睡控制/记录器8、简易家电定时控制装置9、数字温度计设计10、用单片机控制直流电动机并测量转速11、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程序设计12、两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13、数字频率计
四、进度安排:
19周星期1下午、星期2上午、星期3下午、星期4上午、星期5下午(组装与调试、地点在实验室)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全!)
编译工具:GCC、AVR Studio等
调试工具:J-Link、ST-Link等 仿真工具:Proteus、Multisim等 编程技巧:模块化编程、代码优化等
程序流程图设计与实现
流程图设计:根据 需求分析,设计出 流程图
流程图实现:根据 流程图,编写程序 代码
程序调试:对编写 的程序进行调试, 确保其正确运行
人工智能:单片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如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识别等
医疗健康:单片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如智能医疗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 环保节能:单片机在环保节能领域的应用将更加重要,如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环保设备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软件测试与优化
测试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测 试 工 具 : J U n i t 、 Te s t N G 、 S e l e n i u m 等 优化目标:提高代码质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 优化方法:代码重构、算法优化、性能调优等
课程设计总结与 展望
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目标:掌 握单片机基本原理 和编程方法
课程设计目的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提高编程能力和硬件设计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 目的:掌 握单片机 原理和应 用技术
课程设计 内容:包 括硬件设 计和软件 设计两部 分
课程设计要 求:硬件设 计要求实现 特定功能, 软件设计要 求编写程序 实现特定功 能
调试步骤:根据测 试结果,对硬件进 行调试和优化
常见问题:信号 干扰、电源不稳 定、硬件故障等
解决方案:根据问题 原因,采取相应的解 决方案,如更换元器 件、调整电路参数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单片机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单片机课程设计进度安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编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能够进行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和调试;能够独立解决单片机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使学生熟悉单片机的硬件组成。

3.单片机的编程方法:介绍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规范和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的能力。

4.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讲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和优化,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5.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单片机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单片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单片机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单片机编程和硬件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广告屏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曹文龙指导教师:肖冬瑞职称讲师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本1305学号: 1330120542完成时间:2016年6月摘要生活中可视广告随处可见,大多采用LED点阵显示屏。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LED点阵屏幕显示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在医院、机场、银行等公共场所中都有用到,所以本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性。

设计的广告屏是以单片机为控制器,8x8点阵屏为显示屏。

控制显示屏按规律显示图形,这次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由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

在软件设计中使用了keil编程软件运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C语言具有简易的方式、简洁紧凑、灵活方便、表达力强等优点。

运用了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功能,外部中断和定时器中断。

该点阵屏可以通过键盘选择显示广告花样,切换广告花样。

为了使显示的图案更亮,通过74LS245芯片,增加驱动电流。

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安全、节能、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

课题进行了仿真调试和实物调试,仿真调试,使用了Proteus仿真软件。

按照电路原理图连接好。

进行仿真调试。

这次课题调试满足控制要求。

点阵式显示器件作为现代信息显示的重要媒体也的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生产逐渐实现了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生产过程状态的显示与监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点阵屏、AT89S52、keil软件、protues软件目录1 概述 (1)2 硬件电路设计 (2)2.1 系统框图 (2)2.2 单片机的简介 (2)2.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2)2.4 AT89S52单片机 (3)2.4.1 AT89S52的简介 (3)2.4.2 引脚功能说明 (4)2.4.3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5)2.5 8*8LED点阵屏 (7)2.5.1 8*8LED点阵屏的内部结构 (7)2.5.2 点阵工作原理 (7)2.6 驱动电路 (8)2.7 硬件接线图 (8)3 系统软件设计 (9)3.1 软件流程图 (9)3.2 各模块程序设计 (10)3.2.1 主程序设计 (10)3.2.2 定时器0程序设计 (10)3.2.3 INT0 中断程序设计 (10)3.2.4 字模程序设计 (11)4 系统调试及结果 (12)4.1 系统调试 (12)4.1.1 软件调试 (12)4.1.2 硬件调试 (12)4.1.2 仿真效果图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8)附录 (19)附录A 元器件清单 (19)附录B 实物图 (20)附录C 程序清单 (21)附录D 系统总原理图 (23)附录E PCB图 (24)1 概述本次课程设计通过使用AT89S52与LED8*8组成一个发光点阵屏来显示图形,是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其大概的样子就是由很多个通常是红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靠灯的亮灭来显示字符。

单片机教学进度

单片机教学进度
小喇嘛报警实验
2
6
循环程序的编写
8*8点阵的认识26 Nhomakorabea掌握8*8点阵的认识和使用
字模计算
2
6
掌握字模的制作
汉字显示
2
6
掌握查表指令
步进电机认识
2
6
了解步进电机控制
步进电机试验
2
6
掌握步进电机的编程控制
课时合计
34
78
电子专业单片机基础教学进度表
总课时:112
章节及内容
理论课时
实习课时
教学目标
单片机的发展及特点
2
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中的数与代码
2
了解数的进制
掌握数制的转换
单片机的结构及引脚
2
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掌握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Keil编程软件使用
2
4
学习使用KEIL软件
仿真软件的使用
2
4
学习使用仿真软件
简单的跑马灯实验
2
6
学习单片机的编程
掌握单片机的端口的使用
流水灯实验
2
6
学习延时程序
调用指令
循环指令
8路指示灯读出8路拨动开关的状态
2
6
了解单片机中数和位的概念及数据传递的概念
数码管的学习
2
6
掌握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
数码管的静态扫描
2
6
掌握用单片机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
2
4
掌握单片机的置位操作和清零操作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

3. 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使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路系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调试程序等综合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创设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原理及结构: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编程技巧,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讲解并实践常用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LED 灯、蜂鸣器、数码管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学习使用编程器、仿真器等工具,掌握程序下载、调试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几个实际项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智能家居系统等,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本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实现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同时研究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熟悉单片机的编程方法。

具体要求包括使用单片机AT89S51实现十字路通信号灯的控制,正常情况下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时序给定,南北绿灯、黄灯、红灯分别用P1.0、P1.1、P1.2控制,东西绿黄红分别用P1.3、P1.4、P1.5控制。

此外,还需设计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紧急切换按钮各一个,当紧急按钮按下时,相应方向紧急切换为绿灯,以便特种车辆通行。

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要求: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并设计其硬件电路图。

2.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主要模块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关系。

3.使用Proteus软件绘制硬件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4.进行软件设计,包括流程图、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对软件进行编译,并进行调试。

主要参考文献:1.XXX.《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修订版)》.XXX.19942.XXX.《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XXX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1.硬件电路图2.软件流程图和程序清单3.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工作计划及进度:6月1日~6月3日:查找资料,确定方案6月4日~6月6日:设计硬件电路,绘制电路原理图6月7日~6月10日:进行软件设计,并进行调试6月11日~6月12日: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答辩或成绩考核系主任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XXX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引言1.1交通灯的研究意义1.2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

这种系统具有高效、精准、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代码重构:简化代码结构, 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优化算法:提高程序运行效 率,减少资源消耗
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找出性 能瓶颈,进行针对性优化
错误处理:完善错误处理机制, 提高程序稳定性和可靠性
收获: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收获: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足:对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了解不够深入 不足:对单片机的性能和局限性认识不足
具备一定的硬件 设计和制作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课 程设计的任务和 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单片机是 一种集成电路芯 片,将微处理器、 存储器、输入/输 出接口等集成在 一个芯片上
分类:根据指令 集和架构,可以 分为8位、16位、 32位等不同类型
应用:广泛应用 于工业控制、家 电、汽车电子等 领域
特点:体积小、 功耗低、可靠性 高、编程简单、 易于扩展等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击添加项标题
智能家居:控制家电、照明、安防等
单击添加项标题
电路板设计:根据单片机功能需求,设计电路板布局和元件位置 电路板制作:使用PCB软件绘制电路板,然后进行蚀刻、打孔等工艺 元件焊接:将元器件按照电路板设计进行焊接,注意焊接顺序和焊接质量 电路板测试:焊接完成后,进行电路板测试,确保电路板功能正常
调试步骤:检查电源、检查 电路连接、检查信号输出等
电路图的绘制:使用 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 路原理图,包括元件 符号、连线、注释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课程设计
题目: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xxx班
姓名:xsxxx
学号:
指导老师:雷冀南
成绩:
第1节 引 言……………………………………………………………………2
1.1 4*4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2
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公共阴极接地,而共阳极则将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接入+5V的电压。一位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字型“8”的各个笔划(段)a~g,另一个小数点为dp发光二极管。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施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该段笔划即亮;不加电压则暗。
符号和引脚 共阳极 共阴极
LED数码管的外形结构如图2-4,外部有10个引脚,其中3, 8脚为公共端也称位选端,其余8个引脚称为段选端,当要使某一位数码管显示某一数字((0-9中的一个)必须在这个数码管的段选端加上与数字显示数字对应的8位段选码(也称字形码),在位选端加上低电平即可。
由于系统要显示的内容比较简单,显示量不多,所以选用数码管既方便又经济。LED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如图3-1所示。
图2-2中R1和Cl组成上电复位电路,其值R取为1KΩ, C取为10pF。
2.2.3 矩阵式键盘电路
AT89C51单片机的并行口P1接4×4矩阵键盘,以P1.0-P1.3作输入线,以P1.4-P1.7作输出线;P1口输出按键信息,在数码管上显示每个按键的“0-F”序号。实际电路图连接如图2-4所示。
个机器周期时间以上的高电平,即可引起系统复位,但如果RST引脚上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复位后系统将输入/输出(1/0)端口寄存器置为FFH,堆栈指针SP置为07H, SBUF内置为不定值,其余的寄存器全部清0,内部RAM的状态不受复位的影响,在系统上电时RAM的内容是不定的。复位操作有两种情况,即上电复位和手动(开关)复位。本系统采用上电复位方式。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的能力,实现电子课程表的功能。

3.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课程表中涉及的时间管理、显示技术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电子课程表的硬件搭建和程序编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电子课程表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编程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理论:介绍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结构。

2. C语言编程:讲解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基本语法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C语言编程基础。

3. 单片机程序设计:以电子课程表为例,教授如何编写程序,实现时间管理、课程显示等功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设计,第五章 中断与定时器。

4. 硬件电路设计:介绍电子课程表的硬件组成,包括单片机、显示屏、按键等,讲解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word文档+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word文档+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word文档+全)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全) 盐城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用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用LCD1602显示) 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1 月28 日用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用LCD1602显示) 摘要:本设计是简易两路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是采用数字化测量设计的电压仪表。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成为广大电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手段,对测量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压的测量甚为突出,因为电压的测量最为普遍。

本设计利用单片机STC89C52借助软件实现数字显示功能、自动校准、LED显示,A/D转换器采用ADC0832构成数模转换电路。

该电压表测量范围在0~5V。

由于采用高性能的单片机芯片为核心,同时利用LED数码管为显示设备,这样就使显示清晰直观、读数准确,减少了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测量误差事件,同时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根据电压表的主要功能,提出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

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数模转换电路、显示模块四个部分。

首先在Proteus中设计并绘制了电路图,并编写程序使仿真正确。

然后便根据设计的电路在万能板上制作完成了实物并调试成功。

接着在SD301学习板上完成了同样的功能。

接着画了电路原理图,制作了小视频,完成了课程设计。

关键词:单片机,ADC0832,LCD1602,A/D转换,电压表目录 1 概述1 1.1 课程设计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课程设计内容2 2 设计方案论证与方案选择2 2.1 方案论证2 2.2 方案选择2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3 3.2 模数转换电路5 3.3 显示电路7 4 系统软件设计10 4.1 主程序10 4.2 A/D转换程序11 4.3液晶显示子程序11 5 系统调试13 6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附录1 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电路原理图18 附录2 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Proteus仿真电路图19 附录3 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元器件清单20 附录4 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程序清单21 用ADC0832设计的两路电压表(用LCD1602显示) 1 概述1.1 课程设计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器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1.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我进一步熟悉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利用MCS-51单片机,理解单片机在自动化装置中的作用以及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调试方法;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输入控制及显示系统,掌握protues和keil以及各种仿真软件的使用。

目前温度计的发展很快,从原始的玻璃管温度计发展到了现在的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数字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等,温度计中传感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度、灵敏度基本决定了温度计的精度、测量范围、控制范围和用途等。

传感器应用极其广泛,目前已经研制出多种新型传感器。

但是,作为应用系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要求选用适宜的传感器,并与自己设计的系统连接起来,从而构成性能优良的监控系统。

1.2 任务及要求设计内容:所设计数字电压表应具有以下功能:(1)可以测量-50到110摄氏度内的温度。

(2)在4位LED数码管上显示温度,分别为百位、十位、个位和小数点后一位。

(3)测量精度误差在0.5摄氏度以内。

设计要求:1、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系统总体设计。

2. 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1)硬件电路图。

(2)硬件电路说明。

3. 系统程序的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完整源程序。

4.完成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题目的要求。

5.书写设计说明书。

二总体设计方案1 功能简介数码管直接显示DS18B20所测量的温度,超出-50~110℃范围时喇叭报警并且数码管开始闪烁,在温度范围内时喇叭停止报警并且数码管停止闪烁,运行期间可以随时进行复位操作。

2 设计思路AT89C51作为温度测试系统设计的核心器件,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

该器件是INTEL公司生产的MCS-5l系列单片机中的基础产品,采用了可靠的CMOS工艺制造技术,具有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属于标准的MCS-51的CMOS 产品。

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功能I/O接口等计算机所需的基本功能部件。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进度安排1查阅资料设计电路152绘制原理图并仿真104写出设计报告10考核评价评价机制权重过程评价考勤10课堂纪律10自主学习20团队合作10任务完成过程20任务完成结果20实训报告书写10合计100参考资料李朝青
课程设计任务书
任务名称
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
单片机技术
学时
1周
适应班级
电信2006-1
学分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廖常初.现场总线概述[J].电工技术,1999.
4、写出设计报告1.0天。
考核评价
评价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重
过程评价
考勤
10%
课堂纪律
10%
自主学习
20%
团队合作
10%
任务完成过程
20%
任务完成结果
20%
实训报告书写
10%
合计
100%
参考资料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1
实训目的
1.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使用;
2.熟悉汇编语言编程;
3.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讯等。;
4.掌握整个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中关键知识点和技能;
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
任务描述
数字温度计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本设计先用Protel99se进行原理图和PCB板图设计,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后在Keil uVision3进行编译,在单片机试验箱上调试通过并作出成品。

教学进度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教学进度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XXXXXXXXXXXXX学校
2021---2022学年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班级: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周 次
预备 周
教学内容(章节、课题、主要内容)
课时
1
计算机中的数制、编码、基本结构及工 作原理
10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3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
10
4
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时钟及时序
14
13
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结构和控制
12
14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应用及编程 10
15
系统扩展概述、存储器扩展
10
16
并行和串行I/O接口的扩展
10
17
定时器/计数器的扩展、键盘及显示器接 口设计
10
18
USB接口、A/D和D/A转换器及应用
10
19
复习
10
20
考试
2
21
合计课时
200
任课 10
6
单片机指令系统的概述和指令分类
10
7
程序设计的基础、顺序结构和分支程序 设计
10
8
循环和子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流 程
10
9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10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应用
12
11
中断概念和中断源
10
12
中断控制及中断优先级和理过程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作业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电子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电子表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电子表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电子表电路的基本组成包含了数字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电子表的设计是必要的,用汇编语言设计电子表显示程序,要求根据输入程序显示电子表画面。

研究电子表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LED,单片机电子秒表,仿真。

1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电子表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直接显示时、分、秒的高精度计时设备,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直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提到表,大家一定会想起振动。

机械表利用的是机械振动,电子表当然是利用电学振荡。

最早的振荡电路是由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称为LC电路,但其频率稳定性却不大好,后来,科学家们用石英晶体代替LC振荡器,就大大提高了频率稳定性。

石英为规则的六边形晶体。

在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切割下的薄片叫做石英晶片。

石英晶片有一个奇妙的特性:若晶片上加以机械力,则在相应的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场。

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当在石英晶片的极板上接上交流电场。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石英晶片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振。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共振"。

利用这种稳定的振荡特性,人们就创造出了精度极高的电子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

诸如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秒表等。

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烟台大学机091-2 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任务................................ ...............二.功能与框图................................ ..........三.单片机部分................................ .........四.基本人机接口设计..........................五.附录................................ ........................六.总程序................................ ..................七.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频率计1.2任务要求:检测十秒内人按按钮的最快频率,并用三位LED显示出实际检测的频率。

1.3设计内容:⑴设计思路:根据任务要求,确定设计要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设计程序检测出人按按键的频率;然后,设计一个比较子程序,筛选出人按按键的最快频率;最后,将筛选出的频率值输出到LED上进行显示。

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检测人按按钮的频率,对此,有三种设计方案,(1)通过定时器定时1S,检测人按按钮的频率;(2)通过检测相邻两次按键动作的时间间隔计算频率,也需用到定时器;(3)直接定时检测十秒内人按按键的频率(因为任务要求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含义)。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第一种设计方案。

(2)基本人机接口设计①完成显示接口设计。

②完成按键接口设计。

设计要求:①完成设计说明书;②软件设计;③硬件设计;④程序仿真;1.4设计步骤⑴理解并确定设计要求⑵确定整体控制方案⑶编写程序说明书附录附上电路图一张及汇编控制程序一份。

二.功能与框图按键接外部中断一→89C51单片机→LED 显示端口如上图,按键按下,外部中断一产生中断,此时定时器0已经开始计时,等时间到后记录数据,将数据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手册2012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手册2012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2012年7月第1章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一、AT89S52 单片机简介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基于CMOS技术的8位微控制器,它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的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其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度灵活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此外,AT89S52还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1、AT89S系列单片机对一般用户来说,存在下列明显的优点:(1)片内含Flash存储器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十分容易地进行程序的修改,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

同时,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保存一些数据信息,即使外界电源损坏也不影响到信息的保存。

(2)和80C51兼容89S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和80C51是全兼容的,所以当选用89S系列单片机取代80C51时,可以直接进行代换(二者封装一样是前提)。

(3)静态时钟方式89S系列单片机采用静态时钟方式,故很节能,这对于降低便携式产品的功耗十分有用。

(4)错误编程亦无废品产生一般的OTP产品,一旦错误编程就成了废品,而89S系列单片机内含Flash存储器,故在出现错误编程之后仍可以重新编程,直到正确为止,并不存在废品。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2. 学会使用单片机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3. 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编程软件和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及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单片机基础知识- 章节一:单片机概述- 内容: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应用领域等。

- 章节二: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内容: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各功能模块及其工作原理。

2. 单片机编程与开发- 章节三:单片机编程语言- 内容: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如C语言、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 章节四:编程软件及开发工具的使用- 内容:介绍编程软件(如Keil、IAR等)和开发工具(如STC、AVR等)的使用方法。

3. 单片机应用实例- 章节五: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使用- 内容:学习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和执行器(如继电器、电机等)的原理及接线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实验、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进度安排(供2010级电科专业使用,刘玉宏编制)目录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 (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二、任务与要求 (2)1、实验部分 (2)实验内容: (2)实验一参考程序: (9)实验三参考程序: (10)2、课程设计部分 (12)课程设计内容: (12)题目一:定时闹钟 (12)题目二:八音盒 (12)题目三:模拟电话键盘 (13)题目四:零件计数器 (13)题目五:双机通讯 (13)三、项目工作流程: (13)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3)实验箱电路说明 (16)烧写软件使用说明 (23)串口调试助手使用说明 (25)Keil上机指南 (26)特别提醒1、注意各个工作的时间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工作!2、仔细阅读此任务书,内含所有用到的器件和软件说明3、项目流程:写源程序――通过KeiL C编译为机器代码――烧写入单片机――调运行试4、课程设计报告每人一份,可手书,亦可双面打印,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

5、本任务书的3-8页作为课内实验报告,按时上交,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此分计入平时成绩和考卷分数综合为课程分数。

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单片机》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不论理论学习还是实际应用,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

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小系统的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任务与要求1、实验部分时间:1月5日-1月6日,同学预习和设计实验时间,把老师给的材料仔细阅读,并把源程序输入并存盘,等待上机验证。

1月7日上午上机实验,地点:306,3071月7日下午实验验收,地点:306,307实验报告于20周五下班前,由班长统一收后交老师。

成绩记为平时成绩。

分组:每人1组,一台仪器实验内容:实验1两级中断,使用实验箱电路B、C、F、H部分,含参考程序。

实验2定时器实验,使用实验箱电路B、D、C部分,无参考程序。

实验3 串口通讯,使用实验箱电路B、G部分,含参考程序。

具体实验内容见下页,电路见实验箱电路说明部分。

实验报告和要求见下页把此页四、五、六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把此页四、五、六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把此页四、五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实验一参考程序:#include <REGX51.H>void delay(void){unsigned int j;for(j=0;j<32000;j++);}void int0()interrupt 0 /* 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 {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j;TCON = TCON & 0xfd;i = 0x01;for (j=0;j<8;j++){P0 = i;i = i << 1;delay();}}void int1()interrupt 2 /* 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 {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j;TCON = TCON & 0xf7;i = 0x80;for (j=0;j<8;j++){P0 = i;i = i >> 1;delay();}}void main (void){unsigned char i,j;IE=0x85;IP=0x04;TCON |=0x05;while(1){P0=0xff;delay();P0=0x00;delay();}}实验三参考程序:#include <REGX51.H> #define SPEAK RD void delay(void){unsigned int j;for(j=0;j<32000;j++); }void sint()interrupt 4 {unsigned char temp;if(RI == 1) RI = 0;temp = SBUF;SBUF = temp+1;while(!TI);TI=0;SPEAK=0;P0=0xff;delay();SPEAK=1;P0=0;delay();}void main (void){TMOD |=0x20;TL1=0xfd;TH1=0xfd; //9600SCON=0x50;PCON=0x00;TR1=1;EA=1;ES=1;while(1);}2、课程设计部分时间:学校课表安排的时间是:20周,共5天老师的安排:周一前,学生选题分组,并构思课程设计内容。

周一上午8:00全体306集合,上报选题和分组结果。

实验部分上机验收。

周二、周三上机调试课程设计内容答疑。

周四上午,第一批上机验收课程设计内容,下午,第二批上机验收课程设计内容,地点A615。

周五,扫尾工作在周五下班前,无法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可以在业余时间继续设计和修改课程设计内容,答疑到办公室找老师,但必须在21周周三下班前完成所有工作21周三前,交课程设计报告,统一由班长收交给老师。

分组:同实验分组。

成绩:需要评优同学需做答辩。

课程设计内容:所有课程设计内容均采用实验板上基础电路部分实现,同学们无需自搭电路,主要考虑软件结构即可。

电路见实验箱电路说明部分。

题目一:定时闹钟要求:利用动态数码管作为显示器,K20-K27作为输入按键,蜂鸣器作为声音输出制作一个定时闹钟。

要求:1、正确显示时分。

2、可以利用按钮调整时间和设定闹钟时间。

3、当时间到达设定的闹钟时间时,蜂鸣器发出嘀、嘀、嘀的报警声。

提示:利用定时器作为时间的基准。

提高:通过串口在PC上设定时间和闹钟。

题目二:八音盒利用蜂鸣器和K20-K27制作一个八音盒,内存八首乐曲,当按下不同的按键时,奏出不同的乐曲。

其中《茉莉花》是必选曲目,其他任意。

例如:按下K20奏出《茉莉花》。

提示:利用定时器产生不同的音调,需要查do、re、mi等音调的频率。

提高:把其他按键当作琴键,可以弹奏乐曲。

题目三:模拟电话键盘把S207、S206、S205;S217、S216、S215;S227、S226、S225;S237、S236、S235;按键分别当作电话按键的123456789*0#。

当拨打电话时,电话号码显示在动态LED上(相当于手机的显示屏)。

当按下S204键Call电话时,电话号码通过串口发送到PC上,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可以观察。

(相当于把号码发给基站)提示:掌握动态led显示和逐行扫描键盘原理。

提高:模拟电话不同时,每隔1分钟自动重拨一次。

题目四:零件计数器把接在INT0上的单稳信号当作零件信号,每来一个零件,单片机计数一次,当计满10次时,蜂鸣器发出一声警告音,并使继电器闭合一次,产生零件打包动作。

要求LED上显示当前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

提示:主要掌握外部中断和动态显示的应用。

提高:实时通过串口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

题目五:双机通讯●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讯或单片机与另一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开机握手:由PC机发一个数据,单片机接受后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并立即回送刚才接收的数据●任务部分:按动键盘或拨动摇头开关,将按键数据或摇头开关状态发送给PC机并显示在数码管上●PC端软件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三、项目工作流程:编写源程序――通过KeiL C编译为机器代码――烧写入单片机――调运行试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整个报告包括:●封面●摘要●关键字●目录●正文●系统设计●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封面包括题目、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校名称摘要以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这篇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构架,300字以内为宜,主要方便参阅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其内容,因此文字的使用必需简洁有力。

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课程设计动机2.主要问题所在3.解决该问题使用的方法4.重要的结果关键字:本篇内容非常重要的3-5词正文:分章节论述主要包含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系统设计整篇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要求的目标及总体方案1.使用的主要组件及特殊零件功能说明2.电路方框图及说明3.电路设计及说明4.软件方框图及流程图说明实验结果及讨论完整记录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一步的分析及讨论,包含以下部分:1.实际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2.记录实际的数据及测试所用设备3.实验测量的波形、数据记录4.对实验数据做分析及讨论结论对整篇报告做一总结,包括:1.本课程设计的特点2.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贡献3.评估结果4.改善建议5.自我体会参考文献本设计用到的参考资源,列出资料的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发行日期标准参考文献写法:例:①专著类:作者名.著作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期刊类:作者名.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文献起止页码.附录整篇设计中可以陈述的记录却未放入报告的部分,包括:1.硬件电路零件列表2.软件程序清单及说明3.特殊零件技术数据4.特殊仪器的规格数据实验箱电路说明实验电路共分为A、B、C、D、E、F、G、H、I、J,10个部分,每部分各完成一个基本功能。

现对各个部分进行说明。

A部分由一个8位琴健开关(U11)和8个LED (D00-D07)组成。

连在P1口上完成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输入功能:当某开关闭合后,对应P1口线上输入0,同时相应的LED点亮。

否则,对应P1口线上输入1,同时相应的LED熄灭。

例如:第一位开关闭合,D10点亮,同时P1.0输入0。

LED可以做为开关是否闭合的直观指示。

输出功能:当某开关打开时,对得用P1口线可以做为输出引脚使用。

当输出1时,相应的LED熄灭,当输出0时,相应的LED点亮。

当某开关闭合时,无法做输出功能使用。

B部分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只有这部分电路正常,整个系统才能工作。

单片机为内含8K FLASH程序存储器的STC89C52RC,EA接高电平;各并行口都加了10K的上拉电阻;晶振为11.0592M。

设置了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电路。

S1为手动复位按钮。

C部分电路由4位一体的数码管LED1、单个数码管LED2和8个独立发光二极管L1-L7组成。

这3个部分都是共阴结构,并联在一起,连接在P0口上。

LED1用于完成LED动态显示实验,各个位选线为P24-P27,段码由P0口输出;LED2的COM端接地,完成LED静态显示实验;L1-L7,可以方便地读出P0输出的二进制数据,亦可做流水灯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