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加强本单位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人员,在本单位从事工作期间必须遵守。
二、安全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1. 本单位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分析结果,合理选择适宜的安全防护设备,并确保其安全有效。
2. 员工在进行危险工作环境下的操作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安全防护设备应经过检查,保持完好无损,严禁私自拆卸、修改或使用损坏的设备。
三、安全防护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 安全防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功能正常。
2. 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停止使用。
3. 维修安全防护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未经授权的个人进行维修。
四、安全防护设备的培训和使用指导1.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安全防护设备使用培训,包括设备的选择、使用方法、保养和维修等。
2. 进行危险工作的员工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的能力。
3. 管理人员应随时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和解答员工的疑问。
五、违规处理1. 员工私自拆卸、修改或使用损坏的安全防护设备将被视为违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发现员工未佩戴或擅自脱掉安全防护设备的,应立即制止,并依据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管理要求的严重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监督和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员工发现安全防护设备存在问题或者存在使用风险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3. 对于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违规行为,监督部门将进行严肃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七、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本单位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废止原有的相关制度。
3. 本制度的修订,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本5篇
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本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本篇1(一)加强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
(二)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安全负全面责任,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三)找出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四)从事动火作业,应先通过动火三级审批后方可实行。
(五)一切检修应严格执行企业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六)在易燃、易爆区域的生产车间临时检修时,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
(七)焊接作业要注意防火、防爆工作。
动火作业前,对动火点周围易燃、易爆物应清理干净。
如附近沟池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液体,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八)非公司指定人员禁止从事焊接作业。
(九)进入设备内之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它设备隔绝,并进行清洗、置换等有效处理。
(十)严禁在作业设备内外投掷工具和器材。
禁止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吹风。
(十一)在设备内动火作业,除执行本规定中有关动火的规定外,动焊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具留在设备内。
(十二)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安全员与生产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无误,检修人员方可封闭设备。
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本篇2一、为加强我厂设备设施检修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生产工作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检修期间的安全作业和检修后的安全正常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备设施小修、中修、大修以及临时停机抢修范围。
三、在设备设施检修前,必须认真做好下列工作:(一)各单位必须明确检修内容,检修时间和检修作息时间。
(二)确定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安全监督员和参加检修的人员。
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一、目的企业建立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长、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生产设施的安全进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范围1、设施设备包括范围:生产装置设备、安全设施设备、特种设备设施、监视测量设施设备、办公用品、交通运输车辆、供电供热供水通讯设施设备。
2、管理范围:技术文件,台帐、计划编制、购置验收、安装制造、安装验收、试车的方案编制,试车的运行管理包括:设备设施的检维修、隐患整改、装置设备的开停车方案和停修吹扫方案、压力容器和工业管线维护管理;机泵设备管理;设备防腐管理;设备管道保温冷却管理、起重设备管理;电器设备管理;通讯工具、设施管理;运输设备、工具管理;安全设施及设施设备报废处理制度等。
三、管理部门设备动力科:主要管理范围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公共工程,供气供暖、供水设施设备、特种设备、起重设备;安全环保科:主要管理范围安全设施设备及消防设施设备;技术质量科:管理范围监视测量设备办公室:管理范围办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四、各部门管理内容1、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台帐2、设施设备技术档案3、设施设备故障和维修纪录4、设施设备维修计划5、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检测台帐及相关的资料整理、管理6、生产设施、设备变更台帐和相关资料7、建立监视与测量设备台帐和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管理五、管理标准及要求1、设施设备的原始资料技术文件例如设备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由公司档案室收集存放复印件,其他部门需要借阅,可以复印;但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2、所有设施设备的台帐有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并按照动态情况进行管理;台帐要求书写清楚、字体端正;要求分别建立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主要设备和关键装置要建立维修动态纪录档案。
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机器设备在生产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管理和维护,机器设备可能会造成事故和损失。
为了确保机器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制定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制度内容1. 设备维护管理1.1 每台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手册应妥善保存,并经过培训后的员工方可使用设备。
1.2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 籍着定期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设备操作规范2.1 操作员应了解设备的正常操作程序,并确保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设备,不得擅自修改操作程序。
2.2 操作员应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并在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3 操作员在操作设备时需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没有人员和物体会被机器设备危及。
2.4 操作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状况,应及时上报维护人员或主管。
3. 设备故障处理3.1 在设备故障发生时,操作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设备维修人员。
3.2 在等待维修人员到达之前,操作员应尽可能的排除故障的可能原因,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3.3 维修人员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
3.4 维修完成后,经过确认试运行正常后方可重新使用设备。
4. 设备安全意识培训4.1 每位操作人员在入职时应接受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包括设备的基本知识、操作规范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4.2 定期开展设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应急处理能力。
4.3 对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前,应组织相应的培训和试运行,确保员工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5. 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5.1 发生设备事故后,应立即上报运营管理部门,并展开事故调查和处理。
5.2 调查结果应向相关人员通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机械设备的员工和相关部门。
三、职责与权限1.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2. 运营部门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规定,并接受安全培训;4.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 监督部门负责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四、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规定1. 所有员工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先了解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流程,并接受相关培训;2.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3. 在操作机械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4. 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等;5. 禁止在机械设备的运行区域内穿插行走和跨越;6. 在机械设备运行期间,禁止随意触动设备的控制按钮和开关;7. 在机械设备需要维修和保养时,必须在设备停止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且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操作;8. 禁止对机械设备进行私自改装或拆卸。
五、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维护部门必须按照制定的维护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2. 设备维护部门必须及时记录维护情况,并完成维护报告的填写;3. 设备维护部门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不安全因素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 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员工进行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培训和教育;2. 新员工必须在上岗前接受机械设备安全使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七、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2. 监督部门要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监督部门要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从事特种设备各项活动的单位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内容,目的是为了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各个工作岗位的性质和所承当活动的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而建立起来的制度,一般包括岗位职责、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
实施岗位责任制一般应遵循才能与岗位相统一的原那么、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那么、考核与奖惩相一致的原那么,定岗到人,明确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应承当的责任等,以保证各项工作能有秩序地进行。
(二)建立隐患治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对事故隐患的预防和管理,以防止、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所称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称为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隐患排查,一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针对各岗位可能发生的隐患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该岗位进行检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 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建立应急救援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主要失效模式,失效后果,建立应急救援制度,即针对特种设备引起的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采取预防、预备、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恢复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合理使用和管理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安全设施管理第二条公司应依据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和维护各项安全设施,确保员工工作场合的安全性。
第三条安全设施包含但不限于消防设备、紧急疏散通道、安全标志、安全围栏、防护栏杆等。
第四条每个员工在进入工作场合前,应当检查所负责区域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对损坏或失效的安全设施进行修复和更换。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五条公司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分类管理,设立特地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采购、维护和修理、保养及报废。
第六条全部设备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验收并登记入册。
第七条设备的购置应满足生产需要,购买程序应有明确的申请、审批和购买流程,并记录在购置台账中。
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修理和检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九条对于使用寿命已到、无法修复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及时报废,并记录在设备报废台账中。
第十条设备的使用中,员工应依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员工应立刻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章防护用品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依据员工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采购和配发合适的防护用品。
第十三条防护用品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呼吸器、防护服等。
第十四条员工在进行有特殊风险的工作时,必需佩戴所配发的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第十五条员工对配发的防护用品应负责保管和定期检查,如显现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并进行更换。
第十六条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满足质量标准,并进行验收,不合格的防护用品一经发现,立刻退回供应商并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员工离岗或岗位更改时,应将所配发的防护用品归还给公司,并进行记录。
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了保障机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和管理。
三、职责和权限3.公司负责人负责机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机器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四、机器设备安全管理4.在公司内部设立机器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机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
5.机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操作证书,经过相应的培训后,才能操作相应的机器设备。
五、机器设备使用规定6.机器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必须由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未经相关操作人员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
7.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超负荷使用机器设备。
8.机器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机器设备前,应仔细检查机器设备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行。
六、机器设备维护和保养9.机器设备使用人员应按要求进行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0.机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维护和保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七、机器设备故障处理11.机器设备故障发生后,机器设备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12.机器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八、机器设备更新和淘汰13.公司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确保机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14.机器设备更新和淘汰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更换和淘汰的顺利进行。
九、责任追究15.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违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或辞退等。
十、附则16.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由公司负责人负责审批。
17.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为机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确保机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提醒员工遵守相关规定,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3篇)
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设备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仓储设备、通信设备、运输设备等。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领导层要重视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
2. 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要负责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3. 各部门要根据本制度执行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
四、设备和设施保养1. 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要制定设备和设施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保养维护工作。
2. 设备和设施保养工作要进行记录,包括保养的时间、人员、保养内容等,以备查证。
3. 设备和设施保养要按照厂商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保养的质量和效果。
4. 发现设备和设施存在问题或损坏时,应及时上报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并采取临时措施进行修复或替换。
五、设备和设施安全检查1. 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2. 安全检查要按照设备和设施的特点和运行规程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电器检测、液压检查、机械传动检查等。
3. 安全检查要记录检查的时间、人员、检查内容等,并及时报告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
4. 发现设备和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通知相关人员停止使用该设备或设施。
六、设备和设施使用培训1. 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培训,使使用者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培训要包括设备和设施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安全警示等内容,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使用培训要进行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培训内容等。
4. 使用者要参加培训并签署培训记录,确保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设备和设施事故处理1. 发生设备和设施事故时,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并上报设备和设施管理部门。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背景介绍特种设备泛指热力设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这些设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也带来了各种风险。
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
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必须始终以安全为前提,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为首要目标,排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2.法治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必须遵守现行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
3.综合管理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需要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化解各类风险,形成协同效应。
管理制度建立1.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
2.建立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开展故障修理工作,保证特种设备正常使用。
3.管理信息化建设。
特种设备的日常检验、维护保养、使用记录等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得管理更为方便和高效。
安全监管机制建立1.建立特种设备技术监督机构。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机构是负责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和管理的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
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操作规范1.熟悉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
在使用特种设备之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齐全性和安全性,排除安全隐患。
3.严格遵守设备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操作。
4.关注设备的异常情况。
在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注意观察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办公场所及员工个人使用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制定并实施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确保员工知晓并遵守。
2. 部门负责人要负责本部门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管理和使用。
3. 员工要按照制度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有关问题。
四、安全设施管理1. 公司将安全设施分为常规设施和特殊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
2. 安全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3. 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问题或故障时,要及时上报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五、设备管理1. 所有设备要符合国家或相关行业的安全标准,并具备合法的使用资质。
2. 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3.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要有记录,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六、防护用品管理1. 防护用品的使用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
2. 防护用品要保持完好,不能过期或损坏。
3. 员工应根据工种和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七、应急处理1. 发生紧急情况时,员工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公司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八、记录与报告1. 公司要建立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相关记录,包括检查、维修、更换等。
2. 员工要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如实向上级汇报。
九、培训与宣传1. 公司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公司要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的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制度内容并遵守。
十、奖惩措施1. 对于按照制度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故意破坏、损坏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加强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责任分工1. 公司负责人应明确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管理责任,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安全部门负责具体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设置、维护和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合理使用和保养安全设施和设备。
四、设施和设备管理1.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采购1.1. 公司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规划和采购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
1.2. 采购过程中应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3. 采购人员应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筛选,选择信誉度高、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2. 设施和设备的设置2.1.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设置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进行规划。
2.2.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设置位置应合理,方便员工使用和维护。
2.3. 设施和设备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1.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
3.2. 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3. 维护和保养记录应详实,包括维修内容、时间和人员等信息。
4. 设施和设备的更新与淘汰4.1.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进行。
4.2. 设施和设备到达使用寿命或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时,应及时淘汰并更新。
五、安全管理1.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1.1. 员工在使用安全设施和设备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1.2. 不得私自改变设施和设备的设置,如有需要应向负责人提出申请。
2. 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保护2.1. 员工应加强对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保护意识,不得故意损坏或破坏安全设施和设备。
2.2. 发现设施和设备存在问题或缺陷时,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不得私自维修或改动。
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设施管理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安全规定,并将其与员工进行培训。
2. 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视频监控设备、防护设备等,公司应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3. 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如有影响设施正常运行的状况,应及时报修。
4. 如果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或被损坏,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复。
5. 安全设施的设备管理应定期进行备案,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维护保养记录等,方便随时查阅。
三、设备安全管理1. 公司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并将其向员工进行培训。
2. 所有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3. 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前制定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5.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填写巡检记录。
7.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8. 公司应制定设备报废处理制度,确保设备报废后不再使用,并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置。
四、安全责任1. 公司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委托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 安全责任人要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对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
3. 安全责任人应定期进行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情况。
4. 安全责任人对于违反公司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安全教育培训1. 公司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5篇)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使设备安全运行,发挥最佳效益,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的有关制度。
1.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建立,各项活动都必须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得以落实,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工作都是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岗位责任制中得到落实。
所以,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体现在操作工人的岗位责任制中,严格贯彻岗位责任制可保证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2.操作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由车间提出定人定机名单,经机动科备案审批后执行,重点设备或精、大、稀设备定人定机名单,还需报主管副厂长批准后执行,并执行交接班制度。
定人定机还需凭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
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包括学徙、实习生等均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设备。
每个工人原则上只允许操作一种型号设备。
熟练技工,经过一专多能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允许其操作取得操作证型号的设备。
操作工人必须经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后方可取得操作证。
操作证由生产经营单位专门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禁止转借。
特殊工种操作工须经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能上岗。
应不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升级。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事故后重新培训的工人,考试不合格,可取消操作证,调离操作岗位。
3.安全检查、检验制度设备运行安全检查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有效方法。
通过检查可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况的变化及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隐患,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安全检验是按一定的方法与检测技术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定设备维修计划或安全运行年限。
4.维修保养制度设备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各种零部件的松动、磨损,从而使设备状况变坏,导致动力性能下降,经济性能恶化,安全可靠性降低,甚至发生事故。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范本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一切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机构、责任管理、安全教育和培训、设备保养与维修、事故处理等方面。
第二章设备管理机构第四条设备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并明确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设备管理机构应进行定期的巡查检查,发现设备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有关部门。
第六条设备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和备品备件库。
第三章责任管理第七条本单位的设备负责人对设备使用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第八条设备负责人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条设备管理机构应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了解新设备的操作要领和安全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五章设备保养与维修第十三条设备管理机构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确定保养和维修的周期和内容。
第十四条设备负责人应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和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五条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设备维修。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十六条设备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事故处理制度,指定专门负责事故处理的人员。
第十七条发生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停止设备操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八条设备事故发生后,应进行现场保护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七章管理制度第十九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设备管理机构负责,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
第二十条违反本制度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设备管理机构所有。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范文(二篇)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范文一、引言设备使用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二、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性设备使用安全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员工的工作安全以及设备的长久使用。
如果设备使用不当或不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甚至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建立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步骤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与原则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设备使用行为,减少设备使用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制度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等。
2. 进行设备使用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的设备及设备使用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设备使用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设定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制定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 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明确设备使用的基本规定,包括设备的正确操作、保养和维修等;(2) 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规定设备使用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要求;(3) 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明确设备使用人员的岗位职责、培训要求和考核制度;(4) 设备维修保养的控制: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的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5) 设备事故的处理程序:制定设备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报警、紧急撤离、事故调查和整改等流程;(6)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考核与改进:建立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不断改进设备使用安全水平。
4.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为确保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定期组织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设立监督检查的周期和方法。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
以下是建立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1.明确责任:确定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这有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维护保养、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意识,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设备操作技能,并知晓常见设备故障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4.设备保养维护:建立健全设备保养维护制度,明确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方法和检查要点。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5.安全检查和巡视: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巡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状况得到及时盯控和处理。
加强对设备操作的监管,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可能。
6.备用设备和备件管理:建立备用设备和备件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和修复。
合理备足备用设备和备件,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和工作延误。
7.事故应急预案:建立设备使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
提前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建立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管理部门的有效指导。
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和有效的培训措施,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设备损坏或丢失的情况。
以下是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步骤:
1. 设立管理团队: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设备安全管理的团队或委派专人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制定设备使用安全政策:制定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设备使用安全政策,明确指导和要求设备的使用和保管。
3. 制定安全操作规范: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启动、操作、调试和停机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设立安全保障措施:结合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操作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应急照明和灭火设备等。
5.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台帐:建立设备使用的记录和台帐,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启动、运行时间、维修和保养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培训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应对突发情况。
7.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8.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建立设备使用事故的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理流程,及时报告和处理设备使用事故,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特种设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生产现场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含压力管道等)、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内运输车辆等。
三、职责1. 生产科: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直接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
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监督责任部门,负责监督指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3.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操作和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四、工作程序1. 特种设备的使用(1)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核对出厂文件,包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
(2)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应当向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办证。
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应向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3)特种设备投入使用部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a)特种设备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使用维修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b)特种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c)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1)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车间或班组至少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或按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时间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做好记录。
(2)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或上报厂部。
3.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1)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2)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 特种设备的报废(1)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
安全的设备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机构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和管理,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好的设备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针对设备管理制度的安全性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一个安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的要点和内容。
一、制度的制定和宣传1. 目标和原则设备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安全可靠、便捷高效。
2. 制定程序和参与人员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初稿后经过评审和修改,最终由主管部门审批并正式发布。
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内容和格式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和措施。
制度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编写,采用清晰的标题和段落,使用明确的表格和图表,方便员工理解和操作。
4. 宣传和培训制定完成后,应及时向全体员工宣传和培训,使他们了解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要求。
培训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安全会议、电子化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制度。
二、设备购置和验收1. 采购流程及标准设备采购应按照企业的采购程序进行,包括编制采购计划、选取供应商、签订合同等环节。
采购标准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可靠性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等因素。
2. 设备验收标准和程序设备验收应根据采购合同和技术要求进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指标验证等。
验收标准应明确,验收程序应规范,并由相关部门或职能部门负责,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 设备鉴定和备案设备鉴定是指对设备进行技术和质量评估,鉴定结果用于判断设备的实际状态和使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设备安全运行,发挥最佳效益,必须建立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的有关制度。
1.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建立,各项活动都必须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得以落实,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工作都是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岗位责任制中得到落实。
所以,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体现在操作工人的岗位责任制中,严格贯彻岗位责任制可保证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2.操作证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穗州设备的操作工人,由车间提出定人定机名单,经机动科备案审批后执行,重点设备或精、大、稀设备定人定机名单,还需报主管副厂长批准后执行,并执行交接班制度。
定人定机还需凭设备操作证才能让岗。
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包括学徙、实习生等均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设备。
每个工人原则上只允许操作一种型号设备。
熟练技工,经过一专多能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允许其操作取得操作证型号的设备。
操作工人必须经技术培训,训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后方可取得操作证。
操作证由生产经营单位专门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禁止转借。
特殊工种操作工须经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能上岗。
应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可发升级。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事故生重新培训的工人,考试不合格,可取消操作证,调离操作岗位。
3.安全检查、检验制度
设备运行安全检查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有效方法。
通过检查可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况的变化及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隐患,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安全检验是按一定的方法与检测技术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定设备维修计划或安全运行年限。
4.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各种零部件的松动、磨损,从而使设备状况变坏,导致动力性能下降,经济性能恶化,安全可靠性降低,甚至发生事故。
因此,建立维修保养制度,根据零部件磨损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作业,是延长各零部件使用寿命,防止早期损坏,避免运行中发生故障、事故的有效方法。
5.交接班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生产设备,一般都处于三班制或四班制的日夜连续使用状态。
因此必须建立设备交按班手续。
形成设备交按班制度。
以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提供设备使用的第一手资料,为设备故障的动态分析和生产情况分析提供准确、有效、可靠的依据。
设备交接班工作应该做到:
(1)凡交接班制生产设备,都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
认真准确填写“设备交接班记录”,并签字。
一班制设备,操作工应填写“设备使用日记”
(2)交班人员下班前必须认真清扫,擦拭设备,向接班人员介绍润滑、安全装置。
转动系统、操作机构等各的情况。
运行中的无可疑情况,维护、调整、检修情况。
清点工具、仪表和检测仪器,认真进行交接,并填写记录。
(3)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0-15分钟到达现场,了解设备情况,认真接班并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如果确认设备情况正常,记录填写无误,即可签字接班。
否则,应立即提出,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报告本班组长处理。
设备接班后发生的,由接班者负责。
(4)交班组长应将本班内设备使用与故障情况,记录在组长“值班记录”内,向接班组长交代清楚并签字。
较大问题、故障或危险隐患应及时向车间设备员、安全员、设备工程师或设备主任报告。
(5)值班生机、电钳工、都应进行交接班,交接负责区域内设备情况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6)车间设备员、安全员、设备工程师、设备主任、机动科设备管理员、机动科长应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设备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7)“设备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转记录”、“设备安全状况记录”簿用完后,由车间保管,其中主要记载应于当月底摘抄记入设备管理档案。
6.设备使用守则
人们在长期的设备维修的设备维护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限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设备维护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是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1)“三好”
1管好。
操作者对设备负有保管责任,未经领导同意,不许他人动用。
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工具、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善无损,设备运转不得离开岗位,离开时必须停车断电,设备发生事故,立即停车断电,保护现场,及时、真实地上报事故情况。
2用好、严格招待操作规程,精心爱护设备,不准设备带病运转、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3养好。
操作者必须按照保养规定,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保持设备性能良好。
(2)“四会”
1会使用。
操作者要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功能范围,会正确选用速度、控制电压、电流、温度、流速、压力、振幅和效率,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操作动作正确、规范。
2会维护、操作者要掌握设备的维护方法、维护要点,能准确、及时正确地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会保持润滑油质量清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量、定质、定量润滑,保证油路畅通。
3会检查。
操作者必须熟知设备开动前后的检查项目内容,正确进行检查操作。
设备运行时,应随时观察设备各部位运转情况,通过看、听、嗅的感觉和机装仪表判断设备运转状态,分析并查明异常产生的原因。
会使用检查工具和仪器检查、检测设备。
并能进行规程规定的部分解体检修工作。
4会排除故障。
操作者能正确分析判断一般常见故障,并可承担排除故障工作,能按设备技术性能掌握设备磨损情况,鉴定零部件损情况,按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一般零部件的更换工作。
排队不了的疑难故障,应该及时报检、报修。
(3)“四项要求”
操作工必须做到设备及其周围工作专用地的如下四项要求:
1整齐。
工具、工件放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设备整洁,环境不净,各滑动面无油污、无碰伤。
3润滑。
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油路畅通。
4安全。
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及时排队故障及一切危险因素,预防事故。
(4)“五项纪律”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
5定人。
由操作者和设备检修保养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