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害图例讲解
图文解析葡萄十大病害
图文解析葡萄十大病害(我国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01霜霉病一般霜霉病,叶片背面有霉层,菌丝长而且比较稀疏,区别于发生在叶背的白粉病。
霜霉病和白粉病很少同时发生,但今年作者有幸见识了云南弥勒白粉病和霜霉病混发。
(图中黑色圈内叶片背面为霜霉病,黄色圈内叶片正面为白粉病。
)(特别严重的霜霉病治愈后病斑会变干,叶片会干枯,建议治疗霜霉病时加入叶面肥。
)(严重霜霉病治愈后病斑变干,不是药害、肥害或褐斑病)(刚坐上果受霜霉病侵染状)(小幼果侵染霜霉病)(虽然看不到霉层,葡萄上的这些小黑点就是霜霉侵染为害的初期症状)(严重霜霉病上果后的症状,小果已烂,依稀可以看到霉层)(大幼果期霜霉病侵染,没有霉层,病斑凹陷,这点要区别于日灼跟气灼)(切开之后可以看到果肉发青,后期会坏死)(这是陕西渭南爆发的多年未遇的霜霉病,多从果实上部发病,病斑表皮略透蓝色,掉粒严重。
)这几年果实上的霜霉和气灼、缺硼症很像,大家要注意区分。
传送门:霜霉病,“不是做不到,是你想不到”02白粉病白粉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在叶片正面在云南宾川,白粉病发生在叶片背面(白粉病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颜色更鲜亮,菌丝短,而且比较密集。
区别于霜霉病。
)(白粉病初期侵染果实症状)(上图圈出来的部位是白粉病侵染穗轴的症状)(严重白粉病导致裂果)03锈病锈病是葡萄上较为少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夏末秋初,两广地区发病较重。
(发病初期是零星单个小黄点,之后病变叶片的背面形成桔黄色孢子堆,逐渐扩大,沿叶脉处较多。
)(严重时,锈病可蔓延至叶片正面)孢子堆成熟后破裂,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布满叶片,致叶片干枯或早落。
湿度大,夜间温度高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发病严重的叶片摘除,所用药剂与白粉病相同,套袋葡萄用三唑酮、腈菌唑、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等三唑类产品。
已采收的葡萄可用波尔多液、硫磺、石硫合剂来防治,重点喷施叶片,正、背面都要打透。
04白腐病白腐病是葡萄上特别常见的一个病害,可以为害叶片、果实、穗轴和枝条等多个部位,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看看白腐病的表现。
16种葡萄病虫害高清图谱(附防治药剂)
16种葡萄病虫害高清图谱(附防治药剂)01穗轴褐枯病葡萄穗轴褐枯病又叫轴枯病,果农常形象的称其为“烂花”,花序分离至开花前后是葡萄穗轴褐枯病入侵的主要时期。
防治药剂:甲托·异菌脲、多抗·锰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
02黑痘病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芽萌发后、花序展露、花前、落花后的四次药剂使用是防治黑痘病的关键。
防治药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甲基硫菌灵。
03白腐病落花后到封穗期,是阻止白腐病孢子传播是最好的措施。
防治药剂:氟硅唑、戊菌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04白粉病芽前芽后是防治最关键期,花前花后至大幼果期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药剂:醚菌酯、戊菌唑、四氟醚唑、己唑醇水乳剂、氟硅唑、嘧菌酯、硫磺悬浮剂、乙嘧酚磺酸酯等。
05炭疽病在初夏和葡萄着色后易发病。
防治药剂:甲托·异菌脲、多菌灵·溴菌腈、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异菌脲·腐霉利、咪鲜胺·异菌脲。
06霜霉病遇阴雨天气极易发生。
防治药剂:精甲·醚菌酯、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氟吡菌胺·霜霉威、甲霜灵·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等。
07灰霉病防治关键期是花前、封穗前、转色期及成熟期。
防治药剂: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
08酸腐病封穗期、着色期、成熟期(着色后10-15天)是控制关键点。
防治药剂:如发现发病,必须取下果袋、剪去发病部份集中处理喷施药剂,真菌性药剂细菌性药剂杀醋蝇药,例如: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环胺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氨基寡糖素/铜制剂烯丙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水干后换新袋套上。
09葡萄黄化病一般是根系问题引起,注意施肥方法。
防治方法:建议使用修复根系功能肥,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可以使用海精灵生物刺激根施型淋施1~2次。
《葡萄病害防治》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幼嫩组织(如叶片、果粒、新梢 )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 色或黑色,中央凹陷,后期病斑
硬化并产生黑色小点。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果园管理, 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修剪,保 持园内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发 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如百菌
清、甲基硫菌灵等。
防治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成功 控制了黑痘病的危害,提高了葡
物理防治
01
02
03
04
紫外线照射
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杀死或抑制 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温度控制
通过调节温度来抑制病菌的生 长和繁殖。
隔离措施
采取隔离措施,如设置防虫网 、覆盖塑料薄膜等,防止病菌
的传播和扩散。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可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和传播,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安
全性。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根据不同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 药剂,并掌握好使用浓度和次
葡萄白粉病
01
总结词
白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 害叶片、果实和枝条,造成叶片枯黄、果实表面出现白色 粉状物。
02 03
详细描述
白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 状物,有时呈灰色或灰褐色。叶片受害后,病斑呈浅黄色 或黄褐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果实受害 后,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03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合理施肥
根据葡萄生长需要,合 理施肥,增强树势,提
高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力。
科学灌溉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 量,避免过度湿润或干 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
《葡萄主要病害防治》课件
缺乏对病害防治技术的学习和 培训
传统防治方法:化学农药、生物农 药等
对策:研发新型农药、推广生物防 治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问题:化学农药残留、环境污染、 生物农药效果不稳定
发展趋势:绿色、环保、高效、可 持续的防治技术
资金来源:政府、企业、个人等多 渠道筹集
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 免浪费和滥用
葡萄白粉病: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和果实 症状: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病斑,果实表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增强树势 化学防治:使用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葡萄炭疽病: 一种由真菌引 起的病害,主 要危害葡萄果
利用天敌:引入或释放天敌,如瓢虫、捕食螨等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植物诱杀剂:使用植物诱杀剂,如性信息素、植物源农药等 生物屏障:设置生物屏障,如种植防护植物、设置防虫网等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 性强的品种,减少病害发 生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 浇水,保持土壤疏松、透 气
防治方法:加 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 体,使用化学 药剂进行防治
化学药剂:可 以使用波尔多 液、石硫合剂 等化学药剂进
行防治
葡萄褐斑病:主要 危害叶片,造成叶 片枯黄、脱落
发病原因:高温高 湿、通风不良、土 壤贫瘠等
防治措施:加强田 间管理,合理施肥 ,及时排水,使用 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波尔多 液、代森锰锌、甲 基硫菌灵等
加强果农培训,提高种植技 术水平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 时采取防治措施
推广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种 植管理技术,提高葡萄品质和
13种葡萄检疫病图片
附件7主要有害生物危害葡萄症状图片1葡萄金黄化植原体典型症状出现在夏季,感病的品种,出现叶片黄化,枝条下垂,嫩枝上间节缩短,坏死,有时伴有纵向排列的黑色泡斑。
白葡萄品种叶片变成金黄色,而黑葡萄品种叶片变成红色。
开花前发病,花序干枯,或引起果实干瘪、发硬、味苦,失去经济价值。
葡萄上引起的叶片下卷和浆果干瘪2葡萄黑木病叶片下卷,变色,和枝条上的黑色小疱。
3葡萄根瘤蚜葡萄根瘤蚜为害葡萄根和叶,并能在根部和叶部形成虫瘿,随葡萄苗木广泛传播。
黑木病在枝条上引起的黑色小疱4番茄环斑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危害葡萄,使得植株矮化,叶片产生褪绿斑。
畸形主要表现为叶片比健康叶小,枝条变小,节间缩短。
结果少,茎木质部有凹陷的孔和沟,韧皮部增厚,并呈海绵状。
5南芥菜花叶病毒和葡萄扇叶病毒引起扇叶和黄花叶。
ArMV黄叶斑驳GFLV6桃丛簇花叶病毒Peach rosette mosaic virus矮化伞形;叶片畸形;节间短、弯曲和叶片畸形。
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 Fleck virus危害葡萄引起明脉和叶片上卷,受侵的砧木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下降,对通常用作砧木的美洲葡萄危害较大。
在欧洲葡萄、美洲砧木以及它们的杂交后代上常常是无症侵染。
7葡萄斑点病毒危害葡萄引起明脉和叶片上卷,受侵的砧木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下降。
8番茄黑环病毒为害叶片的症状。
9葡萄卷叶相关病毒引起卷叶症。
卷叶症状。
10葡萄栓皮综合症Rugose wood complex病原基本特征:包括四种病害:Rupestris stem pitting茎痘病,病毒的病原不清楚,介体不清。
Kober stem grooving –KSG 由GVA病毒引起,有介体昆虫,重要。
Grapevine Corky bark 栓皮病,由GVB病毒引起,有介体昆虫,重要。
LN 33 stem grooving ,LN 33茎沟病,病毒不清楚,介体不清。
11葡萄皮尔斯氏病Xylella fastidiosa葡萄叶片出现叶灼症状。
葡萄主要病害
葡萄主要病害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
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
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
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
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
菌丝管状。
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
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
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
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游动孢子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1.病叶中的病原茵2.卵孢子3.萌发形成芽孢囊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6.幼嫩组织被侵染7.形成子实体8.形成孢子囊9.游动孢子10.灰霉果11.果实腐烂12.病叶脱落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葡萄18种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大汇总(下)
葡萄18种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大汇总(下)10.葡萄煤点病葡萄煤点病危害症状1危害特征该病不会引起果粒腐烂,但果粒长大开始变软时,果面出现小黑点,散生像蝇粪状;不危害果肉,病果粒不腐烂,但绿色果面有明显黑点,黑粉消失后,果面布满菌丝,有损有损果粒外观。
新梢发病:也会出现小黑点。
2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碱式硫酸铜;代森锰锌;多菌灵。
11.葡萄锈病初期零星小黄点,周围水浸状孢子堆成熟后破裂,布满整个叶片1危害特征葡萄锈病主要存在于植株中下部叶片。
叶面染病初期出现零星单个小黄点,周围水浸状,后叶片的背面形成桔黄色夏孢子堆,逐渐扩大,沿叶脉处较多;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干枯或早落;秋末病斑变为多角形灰黑色斑点形成冬孢子堆,表皮一般不破裂。
叶柄、嫩梢或穗轴上偶见夏孢子堆。
2防治方法①选种抗性品种;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三唑酮;三唑酮?硫悬;晶体石硫合剂。
12.葡萄蔓枯病卷须,常生黑色条斑纵裂为丝状,易折断1危害特征主要为害2年生以上枝蔓茎基部,及新梢、果实。
茎蔓受害:蔓基部近地表处易染病,初期病斑红褐色,略凹陷,后扩大成黑褐色大斑,秋天病蔓表皮纵裂为丝状,易折断。
主蔓受害:病部以上枝蔓生长衰弱,叶色变黄并枯死。
新梢受害:叶缘卷曲,新梢枯萎,叶脉、叶柄及卷须常生黑色条斑。
幼果受害:生灰黑色病斑,果穗发育受阻。
果实后期受害:与房枯病相似,唯黑色小点粒更为密集。
2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蔓并烧毁;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注意防冻;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
②及时检查枝蔓,发现病斑后,轻者用刀刮除病斑,重者剪掉或锯除,伤口用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消毒。
葡萄主要病虫害原色图谱(修改稿).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谱手册楚燕杰、李秀英编著 摄影一、葡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1、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
以7-8月为害最重,被害部位肿大,致使上部落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
蛀枝口外常有呈条状的粘性虫粪。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
体长18-20毫米,翅展34毫米。
全体黑褐色。
头的前部及颈部黄色。
后胸两侧黄色。
前翅赤褐色,前缘及翅脉黑色,后翅透明。
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
幼虫:6月上中旬(盛花——谢花期)。
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节蛀入嫩茎危害,10月以后,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老熟幼虫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
防治技术:(1)、在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 l000-1500倍。
(2)、生长期,及时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
(3)、从蛀入孔可直接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
2、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若虫刺吸嫩叶和枝干汁液,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果实上,使果实表面变黑,降低果品质量。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
4月中旬出若虫,6月中下旬出现成虫,8月中下旬产卵。
成、若虫弹跳力强,有群集性,常在嫩叶背面为害。
防治措施:在若虫和成虫期可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夫1000倍药液。
3、葡萄十星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berg )别名:葡萄十星叶虫、葡萄花叶、葡萄金花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虫和幼虫都啮食葡萄叶片、幼芽,有时仅留叶脉。
是葡萄的重要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卵越冬,到5 月下旬孵化幼虫,先群集为害。
老熟幼虫体长12-15毫米。
体扁而肥,近长椭圆形。
头小,黄褐色。
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图示)及防治
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图示)及防治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怎样稀释溶液?(稀释溶液中水的容量=粉剂的量/纯度*倍液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水的容量=1/50%*800,为1600毫升,1600:1。
)X葡萄霜霉病1 葡萄霜霉病21、葡萄霜霉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等幼嫩部分。
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黄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并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的霜状霉层,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
嫩梢同样出现油浸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但较叶片稀少。
幼果感病初期,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产生一层霜状白霉,果实变硬萎缩。
防治方法:(1)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2)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
(3)在发病前每10天左右喷1次少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发病后立刻喷50%克菌丹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甲霜灵800~1000倍液。
波尔多液为保护性杀菌剂,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
持效期长,对霜霉病和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
葡萄炭疽病1 葡萄炭疽病22、葡萄炭疽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型深褐色病斑。
略凹陷,2-3天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
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叶色变黄而脱落。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的副梢等,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2)在发芽前喷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胂,清灭越冬病原。
(3)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
葡萄病害(图文)
葡萄病害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1) 症状: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
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
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
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2)病原与发生规律:葡萄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Plasmopara uiticola(Berk.dt Curtis)Berl. Et de Toni.侵染所致。
该菌为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葡萄。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暖冬地区,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内的菌丝体也能越冬。
其卵孢子随腐烂叶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
翌年春天,气温达11℃时,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绿色组织上,由气孔、水孔侵入,经7—12天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孢子囊通常在晚间生成,清晨有露水时进行侵染,没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空气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28℃,最适宜温度为15℃;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1℃,最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4℃。
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时才能进行。
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
葡萄病虫害防治历PPT课件
葡萄病虫害对葡萄产业的影响
降低产量
品质下降
防治成本增加
市场竞争力下降
病虫害导致葡萄植株生 长受阻,果实产量减少。
病虫害侵害果实,造成 果面不光滑、色泽暗淡,
影响葡萄品质。
为了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进行防治。
品质下降和防治成本增 加导致葡萄价格上升,
影响市场竞争力。
葡萄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化学防治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 人体造成危害。
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适时用药,避免错过最佳防治 时期。
合理混配和轮换用药
在用药时,应合理混配和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以 延缓病虫害产生物检 疫等。
葡萄病虫害防治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葡萄病虫害概述 •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 葡萄病虫害防治历制定 • 葡萄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 未来葡萄病虫害防治展望
01
CHAPTER
葡萄病虫害概述
常见葡萄病虫害类型
葡萄白粉病
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主要 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表面 出现一层白粉。
续发展。
05
CHAPTER
未来葡萄病虫害防治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01
02
03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 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精准农业技术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 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病虫 害的精准监测和防治。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 编辑工具,改良葡萄品种, 提高抗病抗虫能力。
葡萄病害图例讲解
③指示植物鉴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鉴定缺素症病原。当提出可疑 因子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 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 素园林植物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 园林植物是否患有该元素缺乏症。
④排除病因
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如缺素症可在土壤中 增施所缺元素或对病株喷洒、注射、灌根治疗。 根腐病若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可以开 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如果病害减轻或恢复健康,说明病原诊断正确。
3.环境分析
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环境引起,因此 应注意病害发生与地势、土质、肥料及 与当年气象条件的关系,栽培管理措施、 排灌、喷药是否适当,城市工厂三废是 否引起植物中毒等,都作分析研究,才 能在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出主要的致病 因素。
4.病原鉴定 确定非侵染性病害后,应进一步对非侵染性病
二、葡萄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病害的症状 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 变化,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病状 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 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病状与病征
真 菌 霉 层
论一论:病状与病征的不同
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征在真菌、细菌等 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明显;病毒在植物细胞内寄 生,外部没有病征表现。
游
图2—6真菌的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 而进行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 子。有性生殖要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 分裂三个阶段。常见的有性孢子有下列 几种:
葡萄常见虫害危害症状对照图谱(附防治方案)
蓟马西花蓟马(上)、烟蓟马(下) 图片来源:wikipedia 危害方式:锉伤危害部位:幼果、嫩叶、枝蔓和新梢危害时期:花期、幼果期田间症状:叶片受害会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
幼果受害初期,果面上形成纵向的黑斑,使整穗果粒呈黑色,后期果面形成纵向木栓化褐色锈斑,严重时会引起裂果。
有效药剂:吡虫啉、噻虫嗪、联苯菊酯等金龟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危害方式:啃食危害部位:成虫为害花、叶、果、幼芽及近成熟的果实;幼虫为害葡萄根系。
危害时期:萌芽期至成熟期田间症状:新梢受害不能正常抽生,树势衰弱,妨碍开花结果。
叶片受害,形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仅剩主脉搏。
果实受害后还易诱发酸腐病。
有效药剂:吡虫啉、噻虫嗪、甲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十星瓢萤叶甲图片来源:fengniao 危害方式:啃食危害部位:叶片、嫩芽危害时期:花后至幼果期田间症状:成虫、幼虫啃食葡萄叶片,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严重时将叶片、叶肉食尽,只留叶脉。
有效药剂:吡虫啉、啶虫脒、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斑衣蜡蝉图片来源:娃哈哈危害方式:刺吸危害部位:叶片、梢枝危害时期:北方发生较为普遍,5月份为高峰期田间症状: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嫩叶受害后多引起穿孔或破裂,茎皮枯裂,甚至死亡。
斑衣蜡蝉刺吸叶片后,排泄液常粘附于枝叶和果实上,引起污煤病而使表面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果品质量。
有效药剂:吡虫啉、噻虫嗪、菊酯类、苦参碱等绿盲蝽图片来源:阳春三月危害方式:刺吸危害部位:幼叶、新梢和幼果危害时期:4~5叶期、花前、花后田间症状:幼叶受害后,最初形成针头大小的红褐色斑点,之后随叶片的生长,以小点为中心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孔洞。
严重时叶片上聚集许多刺伤孔,致使叶片皱缩、畸形甚至呈撕裂状,生长受阻。
幼果受到绿盲蝽成虫或若虫的为害会点状发黑,随着幼果增大,果面会在伤口处形成小黑斑,严重影响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环境分析
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环境引起,因此 应注意病害发生与地势、土质、肥料及 与当年气象条件的关系,栽培管理措施、 排灌、喷药是否适当,城市工厂三废是 否引起植物中毒等,都作分析研究,才 能在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出主要的致病 因素。
4.病原鉴定 确定非侵染性病害后,应进一步对非侵染性病
害的病原进行鉴定。 ①化学诊断 主要用于缺素症与盐碱害等。通常是对病株组
织或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分、含量, 并与正常值相比,查明过多或过少的成分,确 定病原。 ②人工诱发 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原因,人为提供类似发病 条件,诱发病害,观察表现的症状是否相同。 此法适于温度、湿度不适宜、元素过多或过少、 药物中毒等病害。
鞭毛菌及其所致病害
鞭毛菌亚门是较低等的真菌,共同的特 征是产生具鞭毛、能游动、不具细胞壁 的游动孢子。
低等水生鞭毛菌多生活在水中的有机物 残体上或寄生在水生植物上。比较高等 的鞭毛菌生活在土壤中,常引起植物根 部和茎基部的腐烂与苗期猝倒病。具陆 生习性的鞭毛菌可以侵害植物的地上部, 其中许多是专性寄生菌,引起极为重要 的病害,如霜霉病、疫霉病等。
图2—7真菌的有性孢子 1.卵孢子2.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
1.卵孢子 2.接合孢子 3.子囊孢子 4.担孢子
(二)真菌的生活史
图2-8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分5个亚门,
即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结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这一分类系统现已被广泛接受。
营养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1. 缺氮 植物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分枝
较少,成熟较早,叶稀疏,小而薄,色 变淡或黄化、早落。在酸性强、缺乏有 机质的土壤中,常有氮素不足的现象。
2. 缺磷 植物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停止生长,植 株矮小,叶片初期变成深绿色,但灰暗无光泽, 后渐呈紫色,早落。磷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从老熟 组织中转移到幼嫩组织中重被利用。所以症状一 般从老叶上开始出现
葡萄病害概述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不良环境条件、生物侵染 生长发育受到干扰、破坏
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变化, 然后造成组织结构改变,最后发病 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这样一个逐 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 称为病理程序。
生理、组织结构发生反常
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腐烂,甚至 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②菌索 菌索是菌丝体绞结成的绳索状物。它不仅对不 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而且可以主动延伸到数米 以外去侵染寄主或摄取营养成分。
③子座 是产生各种繁殖体的垫状组织,可由菌丝分化 而成,也可由菌丝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而成,有度过 不良环境的作用。
图2-5 菌丝的变态 1.菌核 2. 菌索 3. 子座
光照不适宜引起的植物病害
环境污染引起的植物病害
化学药剂的不当使用造成的植物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1.地有无病症等外部症状,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非侵 染性病害只有病状而无病症,必要时可切取病组织表 面消毒后,置于保温(25~28℃)条件下诱发。如经 24~48小时仍无病症发生,可初步确定该病不是真菌或 细菌引起的病害。而属于非侵染性病害或病毒病害。 2.显微镜检 将新鲜或剥离表皮的病组织切片并加以染色处理。显 微镜下检查有无病原物及病毒所致的组织病变(包括 内含体),即可提出非侵染性病害的可能性。
缺钾 植株下部老叶首先出现黄化或坏死 斑块,通常从叶缘开始,植株发育不良。
缺铁 植株叶片黄化或白化。开始时,脉间部分 失绿变为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为绿色,后也 变为黄色。以后脉间部分会出现黄褐色枯斑, 并自叶边缘起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由缺铁引起 的黄化病先从幼叶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老叶 黄化。防止缺铁症应以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 性质,使土壤中的铁素变为可溶性的。用1:30 的硫酸亚铁液做土壤打洞浇灌防治多种观赏灌 木树种的黄化病可获较好的效果
白 粉 病
2.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灰霉
3.颗粒状物 是病部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颗粒状物。 煤污病
4.线状物 是病部产生的白色或紫红色的棉线状物。
5.脓状物 是病部溢出的含细菌的脓状黏液,干 后成黄褐色胶质颗粒或菌膜,是细菌性病害特有 的病症。
菌脓
四、葡萄病害的病原
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一)侵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称 侵染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 病毒、线虫、 寄生性植物等。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 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也 称寄生性病害。这类田间常先出现中心病株, 有从点到面扩展危害的过程。
1.无隔菌丝 2. 有隔菌丝
图2-4 真菌的吸器类型 1.白粉菌 2. 霜霉菌 3.锈菌 4.白粉菌
真菌的吸器类型
真菌的菌丝可以形成各种组织,常见的有菌核、菌索 及子座
①菌核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较 坚硬的休眠体。其大小、形状和颜色不一,比较坚硬, 可以度过寒冷或不良环境。当环境适宜时,菌核萌发 产生新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缺镁 缺镁症的症状与缺铁症相似,所不同的是 先从枝条下部的老叶开始发病,然后逐渐扩展 到上部的叶片。
缺硼 缺硼症的主要表现是分生组织受抑制或 死亡,常引起芽的丛生或畸形、萎缩等症状。 可用硼酸注射树干或浇灌土壤进行防治。
缺锌 苹果小叶病是常见的缺锌症。病树新枝节 间短,叶片变小且黄色,根系发育不良,结实量 少。
(3)子囊孢子 子囊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子囊 孢子,由两个异形的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结合 而成。一般在子囊内形成8个细胞核为单倍体 的子囊孢子,形状为球形、圆桶形、棍棒形或 线形等。
(4)担孢子 担子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担孢子, 是由性别不同单核的初生菌丝相结合而形成双 核的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经过营养阶段后直接 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或先产生一种休眠孢子 (冬孢子或厚垣孢子),再由休眠孢子萌发产 生担子和担孢子。
游
图2—6真菌的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 而进行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 子。有性生殖要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 分裂三个阶段。常见的有性孢子有下列 几种:
(二)非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因素是指不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 件。如温度过高引起灼伤;低温引起冻害;土壤 水分不足引起枯萎;还有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化 学物质及农药使用不当等。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不 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常大面积成片发生, 全株发病。
第二节 葡萄的非侵染性病原
(2)孢囊孢子 孢囊孢子也是产生孢子 囊中的内生孢子。没有鞭毛,不能游动, 其形成步骤与游动孢子相同,孢子囊着 生于孢囊梗上。孢子囊成熟时,囊壁破 裂散出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 它是真菌最普遍的一种 无性孢子着生在由菌丝分化而来呈各种 形状的分生孢子梗上。
4)厚垣孢子 有的真菌在不良的环境下,菌丝 内的原生质收缩变为浓厚的一团原生质,外壁 很厚,称为厚垣孢子。
缺铜 缺铜常引起树木枯梢,同时还出现流胶及 在叶或果上产生褐色斑点等症状
缺硫 缺硫的症状与缺氮相似,但以幼叶表现更 明显。植株生长较矮小,叶尖黄化。
缺钙 缺钙的症状多表现在枝叶生长点附近, 引起嫩叶扭曲或嫩芽枯死。
环境不适引起的植物病害
水分失调引起的植物病害
温度不适宜引起的植物病害
葡 萄 黑 痘 病 ( 鸟 眼 病 )
疮痂 斑
9.肿瘤 枝干和根上的局部细胞增生,形成各种不 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
葡萄根 癌病
10.丛枝 植物的主、侧枝顶芽被抑制,侧芽大量 发生,枝条节间短、叶小,枝叶密集成扫帚状。
竹丛枝病
锈病
(三)病征类型举例
1.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
第三节、葡萄病害的侵染性病原
一、葡萄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称作菌丝。菌丝可以分 枝,许多菌丝团聚在一起,称为菌丝体。低等 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称无隔菌丝;高等真菌 的菌丝有隔膜,称有隔菌丝(图2-3)。真菌菌 丝是获得养分的机构。
图2-3 真菌的菌丝体 1.无隔菌丝 2. 有隔菌丝
植物病害一般先表现病状,病状易被发现,而病征 常要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才能显现。
三、葡萄病害病症类型
(一)病状类型 变色:褪绿、黄化、花叶等 斑点:褐斑、黑斑、圆斑、疮痂 、溃疡等 腐烂:湿腐、干腐 萎焉: 畸形:肿瘤、徒长、丛枝、皱缩、卷叶等
(二)病状类型举例
1.黄化 叶绿素含量减少,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 进一步发展导致白化。一般由病毒引起。
③指示植物鉴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鉴定缺素症病原。当提出可疑 因子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 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 素园林植物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 园林植物是否患有该元素缺乏症。
④排除病因
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如缺素症可在土壤中 增施所缺元素或对病株喷洒、注射、灌根治疗。 根腐病若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可以开 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如果病害减轻或恢复健康,说明病原诊断正确。
2.花叶 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匀,浓绿和黄绿 互相间杂,界限明显。一般由病毒引起。
花 叶 病
3.斑驳 与花叶相似,但界限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