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葡萄病虫害
病害图片
葡 萄 大 褐 斑 病 葡 萄 小 褐 斑 病
葡萄褐斑病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扫病残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②加强管理,改善通 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化学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洒绿大生600倍或70%傲凯800-1000倍液、 或苯甲2000倍+科佳1000倍,隔10-15天一次,连喷防治3-4次。由于该病从 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渐向上蔓延,因此,要注重植株下部的叶片, 注意正面和反面都要喷到。
新梢及幼叶感病,产生淡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的病斑,
病斑多在靠近叶脉处发生,叶片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 纹,后期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可出现灰色霉层。不充实的 新梢在生长季节后期发病,皮部呈漂白色,有黑色菌核或 形成孢子的灰色菌丝块。果实上浆后感病,果面上出现褐 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腐烂,并先在果皮裂缝处 产生灰色孢子堆,后蔓延到整个果实,最后长出灰色霉层。 有时在病部可产生黑色菌核或灰色的菌丝块。
灰霉病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幼叶
注意调节室(棚)内温湿度,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2—35℃,空气湿度控制在 75%左右,夜晚室(棚)内温度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 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对果穗的危害。
夏季不要撤掉棚膜,(可开大顶风口与底风口),以便防止病 菌借雨水传播,诱发枝蔓、叶片发病。
葡萄蓟马
成虫、若虫为害葡萄新梢、叶片和幼果 。被害叶片成水渍状失绿黄色小斑点。 一般叶尖、叶缘受害最重。严重时新梢 的延长受到抑制,叶片变小,卷曲成杯 状或畸形,甚至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 。被害的幼果,初期在果面形成小黑斑 ,随着幼果的增大而成为不同形状的木 栓化褐色锈斑,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 品价值,严重时会裂果。
葡萄灰霉病防治(图文识别)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贮藏的重要病害。
目前在河北、山东、辽宁、四川、上海等地发生严重。
春季是引起花穗腐烂的主要病害,流行时感病品种花穗被害率达70%以上。
成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在贮藏、运输和销售期间引起腐烂。
【葡萄灰霉病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花序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叶片症状葡萄灰霉病幼果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幼果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新梢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果实中期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果穗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果实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初期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果实后期症状葡萄灰霉病为害果实初期症状葡萄灰霉病病害循环葡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已成熟的果实,有时亦为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花序受害,似热水烫状,后变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
新梢及叶片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亦长出鼠灰色霉层。
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溃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
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
【病原与发生规律】Botrytis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穗上。
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发病期,第—次发病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前及幼果期)主要为害花及幼果,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第二次发病期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
多雨潮湿和较凉的天气条件适宜灰霉病的发生。
春季葡萄花期,不太高的气温又遇上连阴雨天,空气潮湿,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排水不良,土壤豁重,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能促进发病。
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机械损伤、虫伤多的果园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1、彻底清园,消灭病残体上越冬的菌核,春季发病后,摘除病花穗减少再侵染菌源。
葡萄主要病虫害原色图谱(修改稿)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谱手册楚燕杰、李秀英编著 摄影一、葡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1、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
以7-8月为害最重,被害部位肿大,致使上部落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
蛀枝口外常有呈条状的粘性虫粪。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
体长18-20毫米,翅展34毫米。
全体黑褐色。
头的前部及颈部黄色。
后胸两侧黄色。
前翅赤褐色,前缘及翅脉黑色,后翅透明。
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
幼虫:6月上中旬(盛花——谢花期)。
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节蛀入嫩茎危害,10月以后,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老熟幼虫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
防治技术:(1)、在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 l000-1500倍。
(2)、生长期,及时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
(3)、从蛀入孔可直接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
2、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若虫刺吸嫩叶和枝干汁液,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果实上,使果实表面变黑,降低果品质量。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
4月中旬出若虫,6月中下旬出现成虫,8月中下旬产卵。
成、若虫弹跳力强,有群集性,常在嫩叶背面为害。
防治措施:在若虫和成虫期可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夫1000倍药液。
3、葡萄十星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berg )别名:葡萄十星叶虫、葡萄花叶、葡萄金花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虫和幼虫都啮食葡萄叶片、幼芽,有时仅留叶脉。
是葡萄的重要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卵越冬,到5 月下旬孵化幼虫,先群集为害。
老熟幼虫体长12-15毫米。
体扁而肥,近长椭圆形。
头小,黄褐色。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葡萄病害全程用药技术
• 萌芽前: 波美3-5度石硫合剂 • 开花前: ①丙森锌
②福美双+甲基托布津 • 落花后:丙森锌 • 套袋前:丙森锌+戊唑醇喷果穗后套袋 • 幼果期:
• 发现病斑喷施戊唑醇治疗 • 为防止裂果喷药时可加入钙肥
五、幼果膨大期(花后—雨季来临前)
• 此期病害较轻,主要以预防为主 • 此期如雨水较少,可用多菌灵或甲托
喷施,间隔7天一次;或波尔多液间 隔15天左右喷雾。 • 若此期雨水多,则选择丙森锌保护 预防,间隔15天左右一次。 • 套袋葡萄套袋前要用丙森锌+戊唑 醇喷或浸果穗,果穗干后即可套袋。
葡萄穗轴褐枯病
• 为害对象: 危害幼穗的穗轴,造 成大量落花、落粒
• 发病特点: 欧美品种、地势低洼, 老龄树及郁闭通风透 光不良的果园易发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防治方案
• 花序分离期喷施丙森 锌,同时防止大小粒
• 花后一周再喷一次丙 森锌或多抗霉素,即 可有效防治此病,防 止大小粒
黑痘病
黑痘病为害发生特点
• 病菌在病果、穗梗及 一年生枝蔓上越冬
• 幼果期开始侵染,但 不表现症状。
葡萄炭疽病
• 为害对象: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软腐脱落 • 发病特点: 前期侵染,潜育期长达20多天,近成熟期
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进入盛发期;成熟期侵染,潜育 期4天左右;高温、高湿和有雨、雾、露水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萌芽前:波美5度石硫合剂 •落花后:喷丙森锌或福美双 •套袋前:用丙森锌+咪酰胺单独喷果穗后套袋 •幼果膨大后:喷丙森锌和福美双农药交替使用。天 气旱20天一遍,降雨多10-12天一遍。 •着色后:用戊唑醇单喷果穗。叶面喷70%甲基托布 津10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摘袋后,用戊唑醇单独喷果穗
16种葡萄病虫害高清图谱(附防治药剂)
16种葡萄病虫害高清图谱(附防治药剂)01穗轴褐枯病葡萄穗轴褐枯病又叫轴枯病,果农常形象的称其为“烂花”,花序分离至开花前后是葡萄穗轴褐枯病入侵的主要时期。
防治药剂:甲托·异菌脲、多抗·锰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
02黑痘病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芽萌发后、花序展露、花前、落花后的四次药剂使用是防治黑痘病的关键。
防治药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甲基硫菌灵。
03白腐病落花后到封穗期,是阻止白腐病孢子传播是最好的措施。
防治药剂:氟硅唑、戊菌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04白粉病芽前芽后是防治最关键期,花前花后至大幼果期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药剂:醚菌酯、戊菌唑、四氟醚唑、己唑醇水乳剂、氟硅唑、嘧菌酯、硫磺悬浮剂、乙嘧酚磺酸酯等。
05炭疽病在初夏和葡萄着色后易发病。
防治药剂:甲托·异菌脲、多菌灵·溴菌腈、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异菌脲·腐霉利、咪鲜胺·异菌脲。
06霜霉病遇阴雨天气极易发生。
防治药剂:精甲·醚菌酯、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氟吡菌胺·霜霉威、甲霜灵·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等。
07灰霉病防治关键期是花前、封穗前、转色期及成熟期。
防治药剂: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
08酸腐病封穗期、着色期、成熟期(着色后10-15天)是控制关键点。
防治药剂:如发现发病,必须取下果袋、剪去发病部份集中处理喷施药剂,真菌性药剂细菌性药剂杀醋蝇药,例如: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环胺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氨基寡糖素/铜制剂烯丙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水干后换新袋套上。
09葡萄黄化病一般是根系问题引起,注意施肥方法。
防治方法:建议使用修复根系功能肥,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可以使用海精灵生物刺激根施型淋施1~2次。
《葡萄主要病害》word版
葡萄主要病害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
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
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
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
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
菌丝管状。
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
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
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
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游动孢子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1.病叶中的病原茵2.卵孢子3.萌发形成芽孢囊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6.幼嫩组织被侵染7.形成子实体8.形成孢子囊9.游动孢子 10.灰霉果11.果实腐烂 12.病叶脱落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太全了!葡萄病虫害图谱整理(14病害8虫害),不看肯定会后悔!
太全了!葡萄病虫害图谱整理(14病害8虫害),不看肯定会后悔!葡萄是我们常见的一大类水果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也很广泛。
在栽培过程中,种植户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的种植问题,尤其是病虫害这块儿,各种病害虫害层出不断,严重影响种植产量。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斑点。
在潮湿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
病粒容易脱落,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2、黑痘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叶柄和果实。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后期常常干裂穿孔。
荣造矿源黄腐酸钾1kg生白根改良土壤提高肥利用率提升抗逆性凡赞生物35拓碳维林高效清园剂樱桃猕猴桃冬枣葡萄柑橘果树清园腐烂病流胶病凡赞生物263、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
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
多从果梗开始,迅速蔓延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候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
4、黑腐病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叶柄和新梢等部位。
叶脉间出现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病斑扩大后中央灰白色,外部褐色,边缘黑色。
叶片上的病斑呈近圆形,边缘黑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也出现黑色小点。
初呈紫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病部继续扩大,导致果实软腐,果实染病呈褐色小圆点,病斑发展很快,病部呈红褐色,数天内整个果实就会全部发病,表皮皱缩并逐渐干缩成黑色僵果,挂在枝条上不易脱落。
5、炭疽病葡萄近成熟期引起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
主要危害果粒,造成果粒腐烂。
严重时候也会危害枝干、叶片。
果实快成熟时候果面出现淡褐色或者紫色斑点,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渐扩大,变褐色或者黑褐色,腐烂凹陷。
天气潮湿时候,果面出现粉红色粘稠点状物,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病斑可蔓延到半个甚至整个果粒,腐烂果粒容易脱落。
葡萄主要病害
葡萄主要病害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
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
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
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
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
菌丝管状。
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
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
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
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游动孢子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1.病叶中的病原茵2.卵孢子3.萌发形成芽孢囊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6.幼嫩组织被侵染7.形成子实体8.形成孢子囊9.游动孢子10.灰霉果11.果实腐烂12.病叶脱落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葡萄18种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大汇总(下)
葡萄18种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大汇总(下)10.葡萄煤点病葡萄煤点病危害症状1危害特征该病不会引起果粒腐烂,但果粒长大开始变软时,果面出现小黑点,散生像蝇粪状;不危害果肉,病果粒不腐烂,但绿色果面有明显黑点,黑粉消失后,果面布满菌丝,有损有损果粒外观。
新梢发病:也会出现小黑点。
2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碱式硫酸铜;代森锰锌;多菌灵。
11.葡萄锈病初期零星小黄点,周围水浸状孢子堆成熟后破裂,布满整个叶片1危害特征葡萄锈病主要存在于植株中下部叶片。
叶面染病初期出现零星单个小黄点,周围水浸状,后叶片的背面形成桔黄色夏孢子堆,逐渐扩大,沿叶脉处较多;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干枯或早落;秋末病斑变为多角形灰黑色斑点形成冬孢子堆,表皮一般不破裂。
叶柄、嫩梢或穗轴上偶见夏孢子堆。
2防治方法①选种抗性品种;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三唑酮;三唑酮?硫悬;晶体石硫合剂。
12.葡萄蔓枯病卷须,常生黑色条斑纵裂为丝状,易折断1危害特征主要为害2年生以上枝蔓茎基部,及新梢、果实。
茎蔓受害:蔓基部近地表处易染病,初期病斑红褐色,略凹陷,后扩大成黑褐色大斑,秋天病蔓表皮纵裂为丝状,易折断。
主蔓受害:病部以上枝蔓生长衰弱,叶色变黄并枯死。
新梢受害:叶缘卷曲,新梢枯萎,叶脉、叶柄及卷须常生黑色条斑。
幼果受害:生灰黑色病斑,果穗发育受阻。
果实后期受害:与房枯病相似,唯黑色小点粒更为密集。
2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蔓并烧毁;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注意防冻;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
②及时检查枝蔓,发现病斑后,轻者用刀刮除病斑,重者剪掉或锯除,伤口用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消毒。
葡萄霜霉病防治(图文识别)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
在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流行。
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
病害引起新梢生长低劣、不充实、易受冻害,引起越冬芽枯死。
在葡萄生长季节多雨潮湿、暖和的地区发生为害较重,常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损失危害大。
【葡萄霜霉病症状】霜霉病为害田间后期症状霜霉病为害田间中期症状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背面中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背面后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田间中期症状葡萄霜霉病为害田间初期情况葡萄霜霉病为害田间后期情况葡萄霜霉病发病初期症状葡萄霜霉病病菌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
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
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
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
病粒易脱落,留下干的梗疤。
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病原与发生规律】Plasmopara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0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饱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图示)及防治
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图示)及防治葡萄树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怎样稀释溶液?(稀释溶液中水的容量=粉剂的量/纯度*倍液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水的容量=1/50%*800,为1600毫升,1600:1。
)X葡萄霜霉病1 葡萄霜霉病21、葡萄霜霉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等幼嫩部分。
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黄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并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的霜状霉层,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
嫩梢同样出现油浸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但较叶片稀少。
幼果感病初期,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产生一层霜状白霉,果实变硬萎缩。
防治方法:(1)在生长季节和秋季修剪时,都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2)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
(3)在发病前每10天左右喷1次少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发病后立刻喷50%克菌丹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甲霜灵800~1000倍液。
波尔多液为保护性杀菌剂,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
持效期长,对霜霉病和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
葡萄炭疽病1 葡萄炭疽病22、葡萄炭疽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型深褐色病斑。
略凹陷,2-3天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
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叶色变黄而脱落。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的副梢等,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2)在发芽前喷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胂,清灭越冬病原。
(3)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
葡萄病虫害图谱大全!经典收藏!
葡萄病虫害图谱大全!经典收藏!一、葡萄炭疽病(晚腐病)1、病原及危害症状病原:葡萄炭疽病病原有胶孢炭疽菌和尖胞炭疽菌。
侵染部位:主要危害着色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
发病症状:该病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还能使苹果、梨等多种果树受害。
葡萄炭疽病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稍凹陷、浅褐色病斑,病斑表面密生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粒(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可排除绯红色的粘状物(孢子块),后病果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病果粒多不脱落,整穗僵葡萄仍挂在枝蔓上。
在葡萄开始着色时,果粒变软,含糖量增高,酸度下降。
叶片与新稍病斑很少见,叶片染病多在叶缘部位产生近圆形暗褐斑,在叶脉与叶柄上出现长圆形、深褐色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隐约可见绯红色分生孢子块,但不如在果粒上表现明显。
展开剩余97%2、发生规律病菌在1年生枝蔓表层、病果、叶痕、穗梗及节部越冬。
翌年5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次侵染。
病菌孢子的扩散和传播主要靠雨水,孢子萌发及侵入也需要较高的湿度。
每次降雨后,田间即出现一批病果,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盛期。
夏季多雨病害发生重,如在葡萄成熟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常导致病害流行。
管理粗放病害发生重。
3、防治技术(1)铲除越冬菌源。
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病穗梗、僵果、卷须,扫清落地的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毁。
春季葡萄发芽前喷1次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铲除枝条上越冬的病菌。
(2)药剂防治,可使用保护类杀菌剂如福美双、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等;内吸类药剂如咪鲜胺、多菌灵、溴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二、葡萄黑痘病(疮痂病)1、病原及危害症状病原:葡萄痂圆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侵染部位: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走进商城或进入淘宝网搜索店铺【嘉美水溶肥】进行选购。
欢迎添加天宝农技服务平台葡萄群微信号:159****7966,交流了解更多葡萄专业种植技术。
葡萄病害(图文)
葡萄病害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1) 症状: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
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
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
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2)病原与发生规律:葡萄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Plasmopara uiticola(Berk.dt Curtis)Berl. Et de Toni.侵染所致。
该菌为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葡萄。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暖冬地区,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内的菌丝体也能越冬。
其卵孢子随腐烂叶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
翌年春天,气温达11℃时,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绿色组织上,由气孔、水孔侵入,经7—12天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孢子囊通常在晚间生成,清晨有露水时进行侵染,没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空气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28℃,最适宜温度为15℃;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1℃,最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4℃。
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时才能进行。
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
葡萄病害图例讲解
③指示植物鉴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鉴定缺素症病原。当提出可疑 因子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 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 素园林植物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 园林植物是否患有该元素缺乏症。
④排除病因
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如缺素症可在土壤中 增施所缺元素或对病株喷洒、注射、灌根治疗。 根腐病若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可以开 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如果病害减轻或恢复健康,说明病原诊断正确。
3.环境分析
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环境引起,因此 应注意病害发生与地势、土质、肥料及 与当年气象条件的关系,栽培管理措施、 排灌、喷药是否适当,城市工厂三废是 否引起植物中毒等,都作分析研究,才 能在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出主要的致病 因素。
4.病原鉴定 确定非侵染性病害后,应进一步对非侵染性病
二、葡萄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病害的症状 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 变化,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病状 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征 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病状与病征
真 菌 霉 层
论一论:病状与病征的不同
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征在真菌、细菌等 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明显;病毒在植物细胞内寄 生,外部没有病征表现。
游
图2—6真菌的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1.酵母菌的裂殖2.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游动孢子4.节孢子5.厚垣孢子6.孢囊孢子7.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 而进行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 子。有性生殖要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 分裂三个阶段。常见的有性孢子有下列 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2011-01-07 11:52:24| 分类:葡萄*管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
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
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
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
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
菌丝管状。
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
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
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
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游动孢子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1.病叶中的病原茵2.卵孢子3.萌发形成芽孢囊4.释放游动孢子5.雨水6.幼嫩组织被侵染7.形成子实体8.形成孢子囊9.游动孢子 10.灰霉果11.果实腐烂 12.病叶脱落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个别年份在9月中旬至l0月上旬还会出现一次高峰。
浙江杭州一般在9月上旬开始发病,10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沈阳地区一般7~8月开始发病,9~l0月为发病盛期。
葡萄霜霉病的流行与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多雨、多雾露、潮湿、冷凉的天气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栅架过低,荫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树势衰弱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耕,雨后及时排出积水。
葡萄发芽前,可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杀灭菌源,减少初侵染。
从6月上旬坐果初期开始,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氧化亚铜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预防。
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图4—9),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0%苯霜灵乳油300~4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500~1000倍液、5 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l000~30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时要注意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洒均匀。
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杀菌剂应交替使用。
图4-9葡萄霜霉病为害初期田间症状2.葡萄黑痘病分布为害葡萄黑痘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
此病分布广,发生普遍,我国所有的葡萄产区几乎均有发生。
以北方沿海和春夏多雨潮湿的长江流域及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最为严重(图4—10至图4-11)。
图4-10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情况图4-11 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情况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叶柄、果柄和果实。
嫩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逐渐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呈灰白色,边缘呈暗紫色,后期常干裂穿孔(图4-12至图4-l4)。
新梢、叶柄、果柄发病形成长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凹陷开裂,呈灰黑色,边缘紫褐,数斑融合,常使新梢上段枯死(图4-15至4-19)9。
幼果发病,果面出现深褐色斑点,渐形成圆形病斑,四周紫褐色,中部灰白色,形如鸟眼(图4-20)。
图4-12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图4-13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图4-14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图4-15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柄症状图4-16 葡萄黑痘病为害新梢初期症状图4-17 葡萄黑痘病为害新梢后期症状图4-18 葡萄黑痘病为害茎蔓症状图4-19 葡萄黑痘病为害果柄症状图4-20 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症状病原有性世代为Elsinoe ampelina 称痂囊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无性世代Sphaceloma ampelinum 称葡萄痂圆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图4-12)。
分生孢子盘黑色,半埋生于寄主组织中。
产孢细胞圆筒形,短小密集,无色、单胞。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或长圆形,稍弯,中部缢缩。
图4—21葡萄黑痘病病菌1.菌丝及茵丝层 2.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盘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在病枝梢、叶痕或病残组织上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升高,葡萄开始萌芽展叶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图4-22)。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葡萄开始萌动、展叶、开花,病菌即可开始初侵染,6月中、下旬以后,气温升高,如有较多的降雨,植株可受到严重为害,此时是盛发高峰期。
秋季又有一次生长旺季,大量抽出新的枝梢,黑痘病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期。
图4-22葡萄黑痘病病害循环1.病菌在枝条上越冬 2.病菌萌发 3.分生孢子 4.雨水5.侵染幼嫩组织 6.重复侵染 7.枝条上的病菌防治方法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
结合夏季修剪,及时绑蔓,去除副梢、卷须和过密的叶片。
及时清除地面杂草和杂物,保持地面清洁。
适当疏花疏果,控制果实负载量。
葡萄芽鳞膨大,但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喷布铲除剂,如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原粉稀释200~300倍液、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
葡萄开花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6.2%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1 4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喷施。
葡萄开花后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600~8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200~l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等药剂。
若遇下雨,要及时补喷。
控制了春季发病高峰后,还应注意控制秋季发病高峰。
3.葡萄白腐病分布为害葡萄白腐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
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
症状主要为害果穗、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
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
果粒受害,多从果柄处开始,而后迅速蔓延到果粒,使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点(图4-23)。
枝蔓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最初出现水浸状、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色泽也由浅褐色变为黑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图4-24)。
叶片受害,先从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多在叶尖、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略具同心轮纹,其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图4-25)。
图4-23 葡萄白腐病为害果穗症状图4-24 葡萄白腐病为害枝蔓症状图4-25 葡萄白腐病为害叶片症状病原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称白腐盾壳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图4—26)。
分生孢子器球形,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呈丘状;分生孢子梗单孢,不分支。
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胞,卵圆形至梨形。
图4-26 葡萄白腐病病菌1.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发生规律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地表和土中越冬,也能在枝蔓病组织上越冬。
分生孢子靠雨水溅散传播,经伤口或皮孔侵入而形成初次侵染。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6~8月份一般高温多雨,适宜病害的发生。
幼果期开始发病,着色期及成熟期感病较多。
防治方法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冬剪时把病组织剪除干净。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调节负载量,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问湿度,花后对果穗进行套袋,以保护果实。
对重病果园要在发病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l 份3药混匀后撒在葡萄园地面上,每亩撒l~2kg,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l 000倍液喷洒地面,可减轻发病。
来源:(/s/blog_597490170100gr9x.html) - 葡萄的芽变_喻陈惟远_新浪博客在葡萄发芽前,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50%硫悬浮剂2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对越冬菌源有较好的铲除效果。
生长季节,6月下旬开花后,病害发生前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400~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预防。
病害发生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 000~6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800~1 25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施,间隔1 0~15天再喷1次,多雨季节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