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

最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

《国际贸易》专题作业姓名:***学号:5号班级:国贸2班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摘要: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从欧美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了获取经济上自立,从根本上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一直在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对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国内市场非常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大力扶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振兴,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将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

本文将在比较分析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实施过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战略进行评价,以寻求今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一带一路Key words: Trade Policy;Evolution process;B&R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

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到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43030.4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举世瞩目。

然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不得不有所调整。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各国从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和长远目标出发,在一个长时期实行的基本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各国或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对个别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贸易政策;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政策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每个时期进出口商品的规模与国际市场状况,对主要进出口商品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宏观性、统一性、协调性、政治性、国际性。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摘要: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2012年经济发展成就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12年的第一季度增长6.2%,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9.1%,第四季度增长10.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8.9%。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约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八”任务。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增长9.1%,第三季度增长12.4%,第四季度增长18.0%。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2年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2年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不 容乐观
从国际看,近期世界经济出现 好的迹象,但持续复苏的制约因 素依然较多。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迹象,美国、 日本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 回暖,欧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新兴经济体促进 经济增长政策力度加强。 但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 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 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 的过程。

注:东部十一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八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 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包括 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 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三)进口综合效应显现,贸易 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近年来,中国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 利化,不断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搭建更多平台拓宽进 口渠道,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 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 稳步落实及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原油、铁矿砂、纸浆、 天然橡胶等产品进口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 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 部件及部分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全年贸易顺差1551亿 美元,下降14.5%。外贸顺差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占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3.9%、2010年的3.1%降 至2.1%。
(二)中国对欧出口负增长,与 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较快

受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中国 对欧盟出口增速从去年三季度 的18.2%回落到四季度 6.5%,一季度对欧盟出口则下降了1.8%,其中对意 大利下降29.4%,对德国下降2.9%。对美、日出口总 体稳定,分别增长12.8%和10.3%,高于整体出口增 幅5.2和2.7个百分点。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积极推 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仍然较快,与金砖 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增长8.8%,进口 增长18.2%;与东盟贸易额增长9.2%,东盟作为中国 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一季度经济报告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一季度经济报告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2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622亿元,增长7.5%。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全国7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春播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保持增长态势,早稻播种面积将达到58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万公顷,春播玉米面积将继续增加,棉花播种面积减少4%左右。

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占86.9%。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27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1511万吨,增长4.0%。

生猪存栏45557万头,同比增长3.9%;生猪出栏19989万头,同比增长3.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集体企业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4%。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轻工业增长13.2%。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6.9%,西部地区增长14.5%。

分产品看,一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7.1%,钢材增长6.5%,水泥增长7.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5.8%,汽车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轿车增长0.2%,乙烯下降0.9%。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四)造成资源浪费与紧缺。
在出口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企业不惜代价扩大资 源产品出口,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资源紧缺状况。扩大出 口势必造成大量资源流向出口部门, 而出口部门的低效率生产必 然造成资源紧张与浪费, 资源使用效率下降。粗放型出口增长方 式增强了对国际资源产品的依赖。目前, 我国原油、铁矿砂、氧 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高达40% 到90% , 进而制约了我国的 议价能力, 并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和防范。此外,由于廉价劳 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货币和廉价环境成本(有些是人为造成的) 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国 家只能大力发展技术水平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靠它们来实 现经济增长。结果,低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产 业结构有可能锁定于低端化,这与产业逐步升级经济发展方向 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特别是保护缺乏效率的工业带来的扭曲,如利息率定值过 低(导致本来稀缺的资本流向了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和资本 密集型企业发展比重过大),本币定值过高从而以牺牲农 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强化了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以 及在封闭自守的状况下缺乏国际交流带来的国际竞争能力 低下,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 鉴于进口替代政策的不良影响,我国此后进口替代型政策 逐步减少,出口导向型政策不断增加,从进口替代发展战 略逐渐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变。
(3)、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该理论认为,出口 的增加会导致出口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 增加,从而刺激生产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 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 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即所谓乘数效应。
在这三种理论中,第一、二种理论更多注重出口带动经济 增长的长期趋势变化,第三种理论主要考察出口对经济增 长的短期影响。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回顾及2013年走势展望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回顾及2013年走势展望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按2.5%征收。
房地产“三限” 2011年,各地陆续推出“限购”、“限贷”、 “限价”等调控房价政策。
2011、2012年部分商品消费增速回落,表明城镇居民消费
后劲不足
40 35 34.8
30
25
20
15 14.6
10
7.3
5
0 汽车
37.2 32.8
27
27.7 21.6
7.2 家具 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
2010 2011 2012
制约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收入”, 包括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 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 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 。
2011年GDP总量一览表
16 15.0
14
12
10
8
6.9
6
5.8
GDP总量
4
2.8 2.5 1.8 1.8
2
0
国国本国西斯度




巴 俄罗

单位:万亿美元
2010年GDP总量一览表
16 14.5 14
12
10
8
5.8
6
5.4
4 2
2.5 2.0 1.4 1.6
0
国国本国西斯度




巴 俄罗
收入增长“跑赢”GDP
• 阿根廷:0.46 (2009) • 巴 西:0.55 (2009) • 俄罗斯:0.4 (2009) • 墨西哥:0.48 (2008) • 印 度:0.33 (2005)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最新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最新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自1978 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我国在政治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助力.如今,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得三大引擎. 若将目光观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在1950-1978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亿元上升至206亿美元,实现了从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制成品为主的跨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支差额仍然表现出周期性的态势,且贸易对象单一的问题也使得我们不能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性,原创性产业. 那么改革开放后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呢? 数据表明,在1978-1990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亿美元上升到了亿美元;在1990-2000年间,亿美元上升至亿美元;2000-2010年间,从亿美元上升到了亿美元.如果从1978-2007年计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增长了104倍,即从206亿增长到21737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附图一).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和%.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增速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进口亿美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单看这样一组数据可能会给人误导—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对全球的贸易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的确如此,但是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 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够能以稳定的态势发展,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当我们细化的观察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1979-1987 --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79 年到1987 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一、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一)世界: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各主要经济体呈现不同特点2012年发达经济体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虽然美国经济出现积极信号,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依然突出;日本经济持续恶化,已经陷入衰退境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继续深化,失业率高企,消费者信心指数减弱,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新兴经济体均表现出增长放缓或低位运行的特征,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面夹击”等诸多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日本和欧元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1)美国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回升至2%,比第二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

就业形势和制造业PMI逐步改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需警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带来的巨大威胁。

(2)受内需不足,外需大幅下滑影响,日本经济衰退迹象明显2012年第三季度日本GDP持续负增长,增速为-3.5%,比第二季度下降了3.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呈大幅下滑趋势。

2012年12月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为45%,连续7个月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呈下滑趋势,全球经济疲弱持续打压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

(3)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经济出现自2009年来的第二次衰退2012年第三年季度欧元区GDP环比萎缩0.1%,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宣告该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出现衰退。

2012年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达到了11.8%,与10月份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呈上升势头,值得注意的是,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远高于平均水平,已高达24.4%,这表明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及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形势趋于恶化。

2012年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46.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17个月位于50枯荣线以下,说明欧盟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前景堪忧。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14.0
110
-7.5
钢材
1366
-12.3
178
-17.5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465
14.1
386
4.9
201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美国
3518
8.4
1329
8.8
欧盟
3340
-6.2
2121
0.4
中国香港
3235
20.7
350
17.6
食用植物油
845
28.7
97
25.6
铁矿砂及其精矿
74355
8.4
956
-15.0
氧化铝
502
165.1
18
133.3
煤(包括褐煤)
28851
29.8
287
20.2
原油
27102
6.8
2207
12.1
成品油
3982
-1.9
330
0.6
初级形状的塑料
2370
2.9
462
-2.2
纸浆
164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2万人,增长13.3%。
2.4
其中:机电产品
7824
3.8
高新技术产品
5068
9.5
其中:国有企业
4954
0.3
外商投资企业
8712
0.8
其他企业
4512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word精品文档5页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word精品文档5页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及就业问题隐忧出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和通胀温和反弹态势。

自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GDP增长8.1%,增速较上年四季度降低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是3年以来中国GDP最慢增速,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未达到7.5%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

面对这一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在第四季度开始显现。

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01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同上月持平,该指数自9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第四季度GDP出现回升增长7.9%,2012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7.8%。

总体来说,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 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12月份,我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总值为3668.4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1992.3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676.1亿美元,增长6%;贸易顺差316.2亿美元,扩大91.8%。

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

从全年的进程来看进出口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表现在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第3季度探底后回升。

2012年1至4季度我国进出口值分别为8594.6亿、9796.9亿、10027亿和10249.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和6.3%(如图1)。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重点产品进出口分析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重点产品进出口分析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重点产品进出口分析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的前五位产品是矿砂、矿渣及矿灰,矿物燃料,橡胶及其制品,机械,电子,累计进口总额达332.8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4%。

其中,以进口电子居多,进口额为145.72亿美元,同比下降0.2%;其次是矿物燃料,进口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第三是机械,进口6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第四是橡胶及其制品,进口26.75亿美元,同比下降19.3%;位居第五的是矿砂、矿渣及矿灰,进口额为23.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

图1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自东盟主要进口产品情况我国对东盟主要出口的前五位产品是矿物燃料、钢铁、机械、电子、光学医疗设备,累计出口总额达205.9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8%。

其中,以出口电子居多,出口额达7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次是机械,出口7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第三是矿物燃料,出口18.95亿美元,同比下降1.8%;钢铁位居第四,出口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第五是光学医疗设备,出口15.7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

图2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主要出口产品情况综上所述,2012年一季度我国与东盟的产品贸易具有以下特点:一、从贸易额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规模均呈现增长态势,但总体增长幅度不大,出口贸易增长相对较为显著,增长率在13%以上。

二、从商品结构上看,双边贸易仍以传统型产品为主,如机电产品、钢铁、矿产、橡胶等。

(一)进口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橡胶和电子进口均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橡胶,进口额同比减少将近20%,电子略微下降0.2%;而矿产品进口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矿砂、矿渣及矿灰和矿物燃料进口增长率均在20%以上,尤其是矿物燃料,增长超过25%,成为一季度增速位居第二的主要产品,仅次于光学医疗设备(29.3%);机械进口则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增长率在10%以上。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入世十年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入世十年来,中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完成了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参与者到推动者的角色转变,站在新高度的中国以自己的努力重塑了世界的关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仅为中国对外开放和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市场,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可以预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入世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并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全球货物贸易大国的兴起入世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中国贸易额约为5100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4%,是世界上第六大出口国。

在此后的十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

十年来中国货物出口额比入世之初增长了4.9倍,货物进口额增长了4.7倍,如今中国已经跃居成为全球GDP第二大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十年间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了约5.5个百分点。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货物贸易大国兴起于世界舞台,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自身经济实力也与日俱增。

入世十年来,中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得到了优化。

从出口商品看,2001年工业制成品在总货物出口的比重为90.1%,2007年达到约94.8%,并在最近四年维持了这一高水平,相应地,初级品在货物出口中的比重则在2001-2010年间从10%下降至5.2%。

在近年中国政府推动的结构转型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高能耗、高物耗,两高产品的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3.02.22•【文号】•【施行日期】2013.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摘要】2012年初以来,在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呈现增速回落的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工业生产者价格一路下行。

之后在稳增长的政策刺激下,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通胀温和反弹的态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企稳回升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及就业问题隐忧出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年底显现出经济企稳回升和通胀温和反弹态势。

自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GDP增长8.1%,增速较上年四季度降低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是3年以来中国GDP最慢增速,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未达到7.5%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

面对这一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在第四季度开始显现。

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01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同上月持平,该指数自9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第四季度GDP出现回升增长7.9%,2012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7.8%。

总体来说,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 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12月份,我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总值为3668.4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1992.3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676.1亿美元,增长6%;贸易顺差316.2亿美元,扩大91.8%。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指标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指标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指标注:转自和讯网2012第三季度最新消息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早稻总产量3329万吨,比上年增加53.6万吨,增长1.6%;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72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3754万吨,增长5.2%。

生猪存栏46822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出栏49298万头,增长5.1%。

二、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0%。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轻工业增长10.4%。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中部地区增长11.6%,西部地区增长12.8%。

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3.6%,钢材增长5.7%,水泥增长6.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7.1%,乙烯下降2.9%,汽车增长7.3%,其中轿车增长8.4%。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案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讲述

案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讲述
汇率降低贬值以后,进口商品的物价用贬值国的本国货币表示会上升。这会引起用进 口原料加工的商品价格上升,进而推动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上涨。也会 导致国内利率上升。而国内利率的上升,又会限制贬值国国内的货币量的增加。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后人民币汇 率变化情况(自2005年以来)
2005年7月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后,人民 币汇率变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快速升值阶段(2005年7月—— 2008年7月) (二)微幅波动阶段(2008年7月—— 2010年6月) (三)弹性增强阶段(2010年6月至今 )
最后再总结下
2003 2005
品本币型开出机 术际始 出 结长 保民,不工 的市依以加各力缩国易总
的的升产始口电 密市具 口 构期 持币我断人 影场存及。种资了产的的
档 次 , 优 化 我 国 的 产 业 结 构 。
下 降 , 先 进 技 术 的 引 进 有 利 于 提 升 我 国 产
值 也 使 得 机 械 与 运 输 设 备 等 产 品 的 进 口 成
业 结 构 转 变 , 出 口 贸 易 结 构 在 优 化 。 人 民
从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结 构 向 资 本 与 技 术 密 集
的 主 导 产 品 , 标 志 着 我 国 的 出 口 贸 易 结 构
产 品 的 出 口 额 超 过 了 纺 织 服 装 产 品 , 成 为
2005
集 型 产 品 更 具 有 竞 争 优 势 。 年 我 国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 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
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自2005 年7月汇 率市场化改革以来,进出口额在上升,贸易收支 不断扩大,但是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进口增 长率经过小幅上升后又开始下降。2005 年我国 出口增长率为28.42%,进口增长率为17.59%。 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9.8亿美元, 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 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 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

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及成因分析作者:尉静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1期摘要:从1994开始,中国外贸出现了连续20年的外贸顺差在增加外汇储备,满足进口用汇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外贸摩擦增多等众多不利情况的发生,对中国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外贸顺差带来一些突出问题,国际间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显等。

关键词:外贸;顺差;成因一、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分析自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时间长、顺差额不断增加,国际收支持续不平衡。

由表1来看我国的进出口规模,2001—2008 年,我国的外贸额保持着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了 50%。

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 2010 年我国的经济开始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由 2011年和 2012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额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2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仅为 6.2%。

1994年我国外贸顺差额仅为54亿美元,从2005年开始到2012年连续7年对外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2008年贸易顺差为2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9 年顺差为 1956.9 亿美元,到 2012 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为2303 亿美元,与最高年份2008年贸易顺差相比减少了 678.2 亿美元,表明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正在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表11994—2012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表 ; (单位:亿美元)从贸易国别和地区看,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并呈逐年扩大趋势。

2007年,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从1997年到2005年增长了15倍,其中2001年至2005年贸易顺差呈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