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1.a向=V²/r=ω²r=(2π/T)²r=(2πf)²r=ωV(ω=φ/t)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T是周期(s)f是频率(Hz);2.F合=F向=ma向=m(V²/r)=mω²r=m(2π/T)²r=m(2πf)²r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3.F引=F向=m(2π/T)²r=G(M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T是周期(s)r是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4.推导公式:∵F引=F向∴g=G(M’/r’²)∴G(Mm/r²)= m(V²/r)=>V==mω²r =>ω==m(2π/T)²r =>T==m(2πf)²r =>f==ma向=>a向=G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M’是该天体的质量(kg)r’是该天体的半径(m);5.ρ是天体密度(kg/m³)R是天体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T是周期(s);6.W=FScosθ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7.P=W/t=FV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V是速度(m/s);8.W=ΔE p=mgΔh=mg(h1-h2)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 p是重力势能(J)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Δ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h2是终止(末)高度(m);9. ΔE p=(1/2)kX²ΔE 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10. E k =(1/2)mV²E k是动能(J)m是质量(kg)V是速度(m/s);11.动能定理:W总=(1/2)mV t²-(1/2)mV o²机械能守恒:E=E p+ E k +E p’W是总能量(J)m是质量(kg)V t是末速度(m/s)V o是初速度(m/s)E是机械能(J)E p是重力势能(J)E k是动能(J)E p’是弹性势能(J)。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 +Vt^2)/2]1/26.位移S= V平t=V 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t- gt^2/22.末速度V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必修二公式
以下是物理必修二中一些重要的公式:
1. 电荷q = I × t, 其中电荷单位是库仑(C),电流单位是安培(A),时间单位是秒(s)。
2. 电路欧姆定律U = I × R,其中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电阻单位是欧姆(Ω),电流单位是安培(A)。
3. 功P = W / t = F × s / t = F × v,其中功单位是焦耳(J),力单位是牛顿(N),距离单位是米(m),时间单位是秒(s),速度单位是米每秒(m/s)。
4. 动能E_k = 1/2 × m × v²,其中动能单位是焦耳(J),质量单位是千克(kg),速度单位是米每秒(m/s)。
5. 势能E_p = m × g × h,其中势能单位是焦耳(J),质量单位是千克(kg),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高度单位是米(m)。
6. 动量p = m × v,其中动量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质量单位是千克(kg),速度单位是米每秒(m/s)。
这些公式是物理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基础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对于理解物理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都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教程文件
t ∆t g v ∆=∆v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第五章 曲线运动一、平抛运动公式1.水平分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 x = 0v t 水平分速度:x v = 0v2.竖直分运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y v = g t gy v y 22=3.合速度:v = y x v v + tan θ =x yv v =0v gt 4.合位移: 22y x l += tan α= x y =02v gt 即:tan θ=2 tan α速度方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中点x /25.飞行时间: g ht 2=6.水平射程: x =0v t =g hv 20其中:h 为下落高度 7.速度改变量: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改变量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v (矢量)单位:米/秒(m/s )公式:v =t s ∆∆=ωr=T r π2=2πf r=2πn r (或30nr π) 2、角速度:ω(矢量)单位:弧度/秒(rad/s ) 公式:ω=t ∆∆θ=r v =T π2=2πf =2πn (或30n π)(转速n 前者单位为r/s 后者为r/min ) 3、向心加速度:n a (矢量)单位:米2/秒(m 2/s )公式:n a =t v ∆∆=rv 2=ω2r=224T r π=4π2fr=v ω 4、向心力:n F (矢量)单位:牛(N )公式:n F = m n a =m r v 2 =m ω2r=m 224T r π 5、周期:T (标量) 单位:秒(s )l v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T 1= 6、频率:f (标量)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7、转速:n (标量) 单位:转/秒(r/s) 或 转/分(r/min)与频率的关系:f=n (转速单位为r/s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了许多自然现象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公式进行总结和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表达了物体的动量变化与作用力的关系。
动量定理的公式为:FΔt = Δp。
其中,F表示作用力,Δt表示时间间隔,Δp表示动量的变化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它的动量会发生变化。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
它表达了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总量不变的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为:E1 + W = E2。
其中,E1表示系统初始状态的总能量,W表示外力对系统做的功,E2表示系统最终状态的总能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3. 功与功率功是描述物体受力做功的物理量,功的公式为:W = F · s · cosθ。
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s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θ表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功率是描述单位时间内做功的速率,功率的公式为:P = W/Δt。
其中,P表示功率,Δt表示时间间隔。
这些公式告诉我们,做功的大小与作用力、移动距离和夹角有关,而功率则与功和时间有关。
4. 高斯定理高斯定理是用来计算电场的重要工具。
它表达了电场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与该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之间的关系。
高斯定理的公式为:∮E·dA = Q/ε0。
其中,∮E·dA表示电场在闭合曲面上的通量,Q表示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ε0表示真空介电常数。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场的通量与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成正比。
5. 磁感应强度与电流的关系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它与电流的关系由安培定律给出。
安培定律的公式为:B = μ0·I/2πr。
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μ0表示真空磁导率,I表示电流,r表示距离电流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二所有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必修二所有公式汇总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恒力做功:W=Flcos α(α为F 方向与物体位移l 方向的夹角) (1)两种特殊情况:①力与位移方向相同:α=0,则W=Fl②力与位移方向相反:α=1800,则W=-Fl ,如阻力对物体做功(2)α<90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对物体做负功 (3)总功:⋅⋅⋅++=321W W W W 总(正.、负.功代数和);αcos l F W 合总= (4)重力做功:h mg W G ∆±=(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升高为负,下降为正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功率(单位:瓦特):平均功率:tW P =、-=v F P ;瞬时功率:P=Fv 瞬注意: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 牵v在水平路面上最大行驶速度:阻F Pv =m ax (当F 牵最小时即F 牵=F 阻,a =0) 3.重力势能:E P =mgh (h 是离参考面的高度,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具有相对性 4.弹簧的弹性势能:221l k E P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 5.动能:221mv E K =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结果为如下图所示(W -v 2关系) 7.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12K K E E W -=合或21223212121mv mv W W W -=⋅⋅⋅+++ 8.机械能: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P K E E E += 9.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P K P K E E E E +=+2221212121mgh mv mgh mv +=+(动能只跟重力势能转化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即动能只跟势能转化 思路:对求变力做功、瞬间过程力做功、只关注初、末状态的,动能定理优势大大地方便!对求曲线运动、只关注初、末状态的,且不计摩擦的(只有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好!如下面的几种情况,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不计阻力),若有阻力,则用动能定理来求速度、阻力做的功等。
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物理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物理必修二公式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 EP1=EK2 EP2也可以是mv12/2 mgh1=mv22/2 mgh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热力学第一定律W 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汇总word版本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公式汇总第7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恒力做功:W=Flcos α(α为F 方向与物体位移l 方向的夹角) (1)两种特殊情况:①力与位移方向相同:α=0,则W=Fl②力与位移方向相反:α=1800,则W=-Fl ,如阻力对物体做功(2)α<90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对物体做负功 (3)总功:⋅⋅⋅++=321W W W W 总(正.、负.功代数和);αcos l F W 合总= (4)重力做功:h mg W G ∆±=(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升高为负,下降为正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功率(单位:瓦特):平均功率:tWP =、-=v F P ;瞬时功率:P=Fv瞬注意: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 牵v在水平路面上最大行驶速度:阻F Pv =m ax (当F 牵最小时即F 牵=F 阻,a =0)3.重力势能:E P =mgh (h 是离参考面的高度,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具有相对性 4.弹簧的弹性势能:221l k E P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 5.动能:221mv E K =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结果为如下图所示(W -v 2关系) 7.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12K K E E W -=合或21223212121mv mv W W W -=⋅⋅⋅+++ 8.机械能: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P K E E E += 9.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P K P K E E E E +=+W2v 0⨯⨯⨯⨯⨯2221212121mgh mv mgh mv +=+(动能只跟重力势能转化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即动能只跟势能转化 思路:对求变力做功、瞬间过程力做功、只关注初、末状态的,动能定理优势大大地方便!对求曲线运动、只关注初、末状态的,且不计摩擦的(只有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好!如下面的几种情况,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不计阻力),若有阻力,则用动能定理来求速度、阻力做的功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下面我将对高中物理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力的定义公式,F=ma。
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2. 动能公式,E=1/2mv^2。
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其中,E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动能大小。
3. 功的计算公式,W=Fs。
这个公式表示了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的乘积成正比。
其中,W代表做功大小,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物体的位移。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力所做的功。
4. 弹簧弹力公式,F=kx。
这个公式表示了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的长度成正比。
其中,F代表弹力的大小,k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x代表弹簧的变形长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弹簧所受的弹力大小。
5.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F=mv^2/r。
这个公式表示了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所受的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和半径成正比。
其中,F代表向心力的大小,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r代表圆周运动的半径。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所受的向心力大小。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物理必修二中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希望大家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多多练习,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祝大家学习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必修二公式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 =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 =0)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 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 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
物理必修二公式
第一章力重力:G = mg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平均速度公式: = ④= (v0 + vt) ⑤= ⑥位移差公式:△s = aT2 ⑦公式说明:(1)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5 : … : (2 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5 : … : (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 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 =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⑥.向心加速度:a = 或 a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定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定理总结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 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必修二公式汇总
物理必修二公式汇总一、曲线运动1.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 = v_0t(v_0为平抛初速度,x为水平位移,t为运动时间) - 竖直方向:y=(1)/(2)gt^2(g为重力加速度,y为竖直位移)- 合位移大小:s = √(x^2)+y^{2}- 合位移方向:tanθ=(y)/(x)(θ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 竖直方向速度:v_y = gt- 合速度大小:v=√(v_{0)^2+v_{y}^2}- 合速度方向:tanα=(v_y)/(v_0)(α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2. 斜抛运动(以斜向上抛为例,初速度v_0,抛射角θ)- 水平方向:x = v_0cosθ· t- 竖直方向:y=v_0sinθ· t-(1)/(2)gt^2二、圆周运动1. 线速度- 定义式:v=(Δ s)/(Δ t)(Δ s为弧长,Δ t为时间)- 与角速度关系:v = ω r(ω为角速度,r为圆周运动半径)2. 角速度- 定义式:ω=(Δθ)/(Δ t)(Δθ为圆心角,单位为弧度,Δ t为时间)3. 周期T、频率f和转速n关系- T=(1)/(f),n=(1)/(T)(n的单位为r/s,f的单位为Hz)- ω=(2π)/(T) = 2π f=2π n4. 向心加速度- a = frac{v^2}{r}=rω^2=ω v5. 向心力- F = ma=mfrac{v^2}{r}=mrω^2=mω v三、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F = G(Mm)/(r^2)(G为引力常量G = 6.67×10^-11N· m^2/kg^2,M、m为两物体质量,r为两物体质心距离)2. 天体运动基本公式(以中心天体质量M,环绕天体质量m,轨道半径r为例)-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r^2)=mfrac{v^2}{r},可得v=√(frac{GM){r}}- G(Mm)/(r^2) = mrω^2,可得ω=√(frac{GM){r^3}}- G(Mm)/(r^2)=mfrac{4π^2r}{T^2},可得T = 2π√((r^3))/(GM)- 在星球表面附近(忽略星球自转影响):mg = G(Mm)/(R^2)(R为星球半径,g为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可得g=(GM)/(R^2)。
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力学部分1. 动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F=ma- 牛顿第一定律:F=0- 牛顿第三定律:F12=-F212. 动能和功- 动能定理:W=ΔK- 功的定义:W=F·s·cosθ3. 万有引力- 引力定律:F=G·(m1·m2)/r^2- 万有引力势能:E=-G·(m1·m2)/r4.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v^2/r- 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r/v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的大小:F=√(F1^2+F2^2+2F1F2cosθ)- 分力的大小:F1=F·cosθ,F2=F·sinθ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 摄氏度与开氏度的转换:K=℃+273.15 - 热量的传递:Q=m·c·ΔT2.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03. 热传导- 热传导定律:Q/t=k·A·ΔT/l4.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理想气体定律:P1·V1/T1=P2·V2/T25. 热机效率- 卡诺循环效率:η=1-(Tc/Th)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θi=θr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3. 光的成像- 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4. 光的波动性- 单缝衍射:dsinθ=mλ- 双缝干涉:dsinθ=(m+1/2)λ5. 光谱学- 光的色散:n=λc四、电磁学部分1. 电场与电势- 电场强度:E=F/q- 电势差:ΔV=W/q2. 电阻电路- 欧姆定律:I=V/R- 等效电阻:1/R=1/R1+1/R2+...3.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dΦ/dt4. 电场中的运动- 洛伦兹力:F=q(E+v×B)5. 电磁辐射- 麦克斯韦方程组:∮E·ds=0,∮B·ds=μ0I,∮E·dl=-dΦ/dt,∮B·dl=μ0ε0dΦ/dt通过对物理必修二课程中的主要公式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