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封面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页)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页)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 指导学生注意笔顺, 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 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方法, 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乐于把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写下来, 同时, 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 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 开展好活动, 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 建议书和演讲稿,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 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自主学习和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 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识字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柳树醒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春雨的色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邓小平爷爷植树........................................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古诗两首....................................................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语文园地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识字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看电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胖乎乎的小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棉鞋里的阳光............................................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月亮的心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美版)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美版)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阅读链接”,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

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 2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 3 )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 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课时安排
本教案共涵盖六年级语文下册所有课程,共计XX个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研究主动性。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2. 运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
1. 掌握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进行扩展阅读和深入思考。

教学准备
1. 确认教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准备教案及相关课文材料。

3. 备课时,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利用闹钟定时提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口语练或朗
读练。

2. 课文研究:逐段介绍课文,明确主要内容,并带领学生跟读。

3. 重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难点,解答学生的疑惑。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参与感。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活动,如写作或阅读扩展等。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评价与反思
1. 运用不同形式的评价,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

2. 反思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
1. 课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 辅助教材:相关课外读物、参考书籍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共106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共106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共106页)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共106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2.能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学弈》板题,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指什么?请同学们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指导1(三分钟后比赛)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而背诵课文。

老师:先听老师范读这篇古文。

请大家当小老师,看看老师能不能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

请大家手捧课本,身子坐端正,先认真听,再自读,两分钟后,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学生自学生字:弈、惟、鹄、缴、弗、矣(兵教兵)自学检测:练习写,要求会读会写。

三、出示自学指导2(五分钟后检查)2、能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老师:请同学们逐字逐句地看书,利用工具书或者结合课下注释练习译讲,遇到不会的用——标出来。

可问同学,也可问老师,五分钟后比谁译得好。

1.1.学生开始自学,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2.同桌讨论刚才不理解的地方。

3.3.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指名释疑(如果都回答不出来,由老师解疑原因并板书答案)老师:再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巩固刚才学的知识。

(两分钟后检测。

)四、检测(一):翻译下面的两句古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检测(二) (思考三分钟)1.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生点评。

2. 2.师:读着读着你们眼前浮现出什么?完成:(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的结果怎么样?(4).学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回答五、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理解故事内容,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一句话的意思,也可向老师请教。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抓住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拟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⑴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⑴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⑴是什么原因让“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⑴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

并在读、悟后,认识到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绿线内的两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精读课文:1《占算子•咏梅》2《十六年前的回忆》4《为人民服务》略读课文:3*《灯光》5*《延安,我把你追寻》1、卜算子·咏梅一、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一组里一篇课文。

这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

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

(2课时)二、教学要求: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五、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挂图。

七、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2、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

(诗文、图片、乐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绍。

(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搜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相机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倾听学生的汇报,及时地给予评价,可满足学和的成功需要。

相互的交流,扩大了每个学生的信息量,促进了合作与发展。

同时所搜集资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作了铺垫,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

](二)进行新课,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根据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出课题,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2020年部编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2020年部编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空竹: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 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再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 味儿”语言的特点。(课后第三题)
这是用孩花子生们、准胶备枣过、年榛,子第、一栗件子大等事干就果是与买蜜·杂饯·拌掺·儿和。 成 是的买。爆孩竹子,们特喜别欢是吃男这孩些子·零们·七。·八恐·碎怕·儿第。三第件二事件才大是事买 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拓展延伸 过年的味道
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 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 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 “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 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 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 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 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 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 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 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 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 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三、询问亲戚和朋友,看看你的家乡 春节有哪些习俗。和老北京的春节一样吗? 有哪些不同?和同学分享交流。
逛庙会: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
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 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 地就成为了定期的活动。
守岁
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 年到来的习俗。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
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 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日期
腊月初九—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模板《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⑸指导
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

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审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审定)

创新教案《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