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附件2:案例分析一 《突破环境约束:华为公司的内部创业战略行动》

合集下载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内部创业)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内部创业)

内部创业
将一部分老员工分流出去,一方面, 提升企业内部的活力;另一方面,为 下一代领导人铺路。
加强执行力,通过内部创业来发展 多元业务,整合市场,想通过强强 联合来做大蛋糕。
华为内部创业提升竞争优势
降低成本
分离非核心的技术业务和服 务业务,降低了成本;
做大市场
全国相对稳定的分销网初步建 立,开始实现一体化战略;
应对弊端的战略手段浅见
提倡内部创业,但应在内部创业前分析业务,划分优势业务、 非优势业务和不涉及业务,区别对待。
华为控股对内部创业 企业实施控股,股 权交易限制年限、 限制条件。
创业员工不完全脱离 华为,成立内部创 新事业部或研发项 目组,研发的产品 独立核算,按照市 场定价,可成为华 为的供应商也可在 市场竞争销售。
降低风险
降低了研发新产品、进入新市 场的风险;
内部创业
创新文化
引入了积极有益的文化体系。为 创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创新契机, 同时也客观激发了留守员工的 创新热情。
华为内部创业的弊端
结果离初衷有多远?
通过内部创业培养战略合作伙伴的同时,本身就 存在“为他人做嫁衣”,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风 险。 内部创业制度建立之初,未充分考虑华为自身的 企业文化,后期核心人物的纷纷离去创业,华为 出现内忧。 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外投行纷纷加入到中国的竞 争中,第三者的加入让任始料不及,华为出现外 患。
让华为的创业员工在市场上开出一片新天地以弥补华为在分销渠道方面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华为内部创业提升竞争优势降低成本降低风险做大市场创新文化降低了研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引入了积极有益的文化体系
内部创业提升竞争优势
华为内部创业案例分析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LOGO

华为公司战略及组织管理案例分析详解

华为公司战略及组织管理案例分析详解

一、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新竞争者的进入
产业竞争五种力量
新竞争者的威胁
供货商
供货商 议价力量
产业 竞争 竞争者
客户 议价力量
客户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
华为公司五种力量的具体分析
(一)、客户议价力量:华为所在的电信设备行业,有同城兄弟中 兴以及诺西、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以及摩托罗拉这类朗讯以及 摩托罗拉这类国际大头,在财力充分支持的情况下客户的选择余地 很大,因此客户议价力量较强。 (二)、供货商议价力量:2009年已经覆盖30多个国家,800多个 供应商。未来计划两年逐步覆盖全球生产、工程、行政等合作供应 商。另外中国人力成本较低,生产升本较低,同时华为在向后一体 化方面有所作为。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合作共赢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坚持开放合作。以客户需求驱动产品研发流 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我们投入51000多名员工(占总员工数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 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多个研究所。我 们还与领先运营商城里20度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 优势和商业成功。
? 审视公司诚信与遵从环境的有效性,促进员工对商业行为 准则的遵从。
? 与董事会共同审核选择独立审计师并批准相关费用,审视 独立审计师的工作绩效。
? 审计委员会按季度举行例会。 2009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
? 财经委员会
? 财经委员会由十名成员组成,按个人相关专长和经验,采用董事 加专家的结构任命。其具体职责包括:
深圳华为公司战略及 组织管理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 SWOT、波 士顿矩阵、核心竞争能力、区位选择理论、跨国经营理 论等理论模型来深入探讨华为公司的战略及组织管理

华为公司战略案例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案例分析
华为集团SWOT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 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 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 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 和解决方案。化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 (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 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 (UMTS/CDMA)等领域。
市场优势
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 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 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 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 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 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 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 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 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 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秀 王 玲少婷 秀 良
鲁 本 小 王 丁 组 车美 青
成 青 员
谢 谢!
市 国发 生 略的 以 略 析 场 际 达产 主成 及 应 可 份 电 国等 要本 优 该 以 通 额信 家成 是领 质 是 的 过 ,设 攻本 基先 客 , 出 波 打备 城低 于战 户 在 华 特 压传 掠廉 其略 服创 为 五 对统 地。 自 。 务新 公 力 手巨 ,同 身 这 基、 司 模 。头 挤时 科 种 础技 的 型 的 占在研战 上术战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3.2.1 内部环境分析1)研发能力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商,也是通信行业中遥遥领先的佼佼者,其行业特点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和高超的研发能力。

先进的技术与高超的研发能力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的根本。

华为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不少于销售额10%的钱来进行科技研发,并且公司具有强大研发团队,公司中有将近50%的员工都在从事研发工作,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时间,华为公司的投入水平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些都保证了公司的技术与研发能力领先于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

2)企业文化众所周知,华为总裁任正非是军转干部出身,他推崇军事化管理,提出“狼性”文化,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狼性永不过时。

任正非曾经说过:“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

”如今,华为的企业文化具有历史性、人本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这样的狼性文化成为了公司员工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华为二次创业的内在支撑。

华为总裁任正非将企业文化建设扎根于华为的日常管理之中,运用文化来构建华为的管理机制,以此推动华为管理的改良与提高。

3)组织结构华为公司在成立初期,规模较小,所以采用直线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但是,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越来越大,直线型组织结构明显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脚步,所以公司开始实行一种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

这样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集中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短期内迅速完成任务。

华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4)群众基础华为公司在2009年就一直致力于打造“最佳通信公司”的品牌形象,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其早已成为全球通信行业中的佼佼者,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在国内及国外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同时华为在每个地市都建有客户服务中心,加强了与顾客的联系,提高了客户售后服务水平。

5)人力资源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呈现哑铃型分布,研发人员和市场人员各占了40%,行政人员和生产人员一共只占了20%。

《经典管理案例解析》

《经典管理案例解析》

《经典管理案例解析》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企业、组织、学校、政府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除了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经典管理案例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财富,下面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地应对管理问题。

案例一:华为公司的管理实践华为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企业管理。

在日常生产、人员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华为公司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华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创始人任正非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

任正非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三种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

他还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品质管理。

在华为公司,他要求所有员工必须用心做事,用心服务客户。

每个员工都得到了他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华为公司在管理上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注重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绩效,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华为公司还在节约开支、增加利润、缩小内部部门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这种管理成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

案例二:星巴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星巴克公司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咖啡连锁店之一。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知名品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豆子和饮料,还因为它独特的企业文化。

星巴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营销、客户服务、零售销售、管理和培训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星巴克公司重视员工的发展,鼓励员工的创新和自由性,致力于建立一个支持员工健康成长和提高绩效的文化。

同时,星巴克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家庭式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能够引导员工不断学习、创新,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案例三: Wal-Mart 公司的供应链管理Wal-Mart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它的供应链管理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管理成果。

Wal-Mart 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包括经销商定价、货源采购、物流配送、存储管理等各个方面。

华为战略环境分析资料

华为战略环境分析资料

b)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 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 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至2014年,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 专利40148件。
FOUR
战略分析
4

4

发展战略选定
市场 主导
核心 技术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源泉, 没有市场的成功,公司 不仅不能开发出有竞争 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 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战 略。
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 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 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 界 上 最前 沿的 IT 与通信 技术研发与销售。华为 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 力来自核心技术。
全员 持股
独特的全员持股制度, 在华为的发展史上曾经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 有这个制度,华为就不 可能生存,也就不可能 发展到今天。
国际 化
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 制、流程、供应链、生 产、研发、人力资源等 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国际 化,形成相互配套、相 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 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 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4

战略效果分析
财物状况
2013 年,华为销售收入 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 增长 24.1%。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 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 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12.8%。与此同时,华 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 流,这将有利于公司 与客户一起,把握行 业融合带来
成就
竞争力
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 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 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 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 售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服 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 务270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 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 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 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巴西、英国、美国、日本、 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埃及、新加坡、韩国等70多

《创业管理》案例:华为并购港湾,内部成长战略的胜负

《创业管理》案例:华为并购港湾,内部成长战略的胜负

案例法要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但对于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重要问题。

在多数情形下,人们感觉案例教学只是描述一个事件,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这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

案例和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

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

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

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

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个人准备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好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1. 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注意:学会思考和提出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华为内部创业案例

华为内部创业案例

内部创业的优与劣——华为与港湾
Diagram 3步骤
1.提供创业培训 2.延长扶持期 3.技术、资金支持 4.奖励成功者
约束 1.公司控股 2.竞业禁止协议 3.知识产权保障
充足的资金储备 3.丰富的技术人员储备
内部创业的优与劣——华为与港湾




一般环境

行业环境
1、运营商们不 断的拆分、重组、 提高发展水平, 提供更加多样化、 差异化的需求和 市场; 2、加入WTO和 ITA,市场进一步 开放,行业的竞 争趋于白热化。

竞争对手

企业自身
1、人才出现休克 鱼现象; 2、产品技术创新 不足,急需技术 创新; 3、全国分销渠道 尚未建立起来。
LOGO
组员: 高 璟 林嘉荟 杨 均 廖圣杰 屈心怡 陈镜竹 黄易奕 宋 洁 罗戴熠 郭万晴

LOGO
谢谢大家!
内部创业的优与劣——华为与港湾
目录
华为提出内部创业时外界背景和自身情况
提出内部创业的初衷
战略变革,激发创新?
更好的管理变革手段?
结语
内部创业的优与劣——华为与港湾
提出内部创业计划时的背景分析
1、国家基础产 业、战略性产业, 经济和政策支持; 2、经济的转型 期,市场经济尚 未成熟,全球网 络经济泡沫破灭。 1、国内企业产 品更新换代频繁, 价格竞争激烈; 2、“巨”、”大”、” 中”、”华”血拼。
内部创业的优与劣——华为与港湾
内部创业的初衷
让华为的创业员工在市 场上开出一片新天地
将一部分老员工 分流出去
初衷
加强执行力
华为与港湾-内部创业的优与劣
战略变革,激发创新?

华为内部创业成败分析

华为内部创业成败分析

1.对于华为创新的内部创业是否达到最终的战略目的,提高业绩。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要分析华为开始内部创业的环境:华为从事的行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开始内部创业的时机又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尚未成熟,运营商不断拆分,重组,提高发展水平,提供更多样性的市场,国内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价格竞争尤为激烈,其中“巨,大,中,华”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由此华为急需技术创新和发展自身的薄弱行业的竞争力,内部创业是一个理论上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扩大市场的最好办法。

但是最终的结果和预期有着很大的差别,港湾从华为内部独立出来成立公司,这是华为为自身在行业中树敌;后期以李一男为首的华为旧部,技术骨干纷纷离开华为,人才流失严重;外部环境国外风投公司大力入股,第三者的插足让任正飞始料未及,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2. 如果我是任正飞,我会做如下的战略手段确保这种创新成长型企业的内部创新战略能够圆满达成。

我会效仿松下电器的内部创业模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员工内部创业所建立的企业,华为的持股最好能超过%51,或对股权的交易年限,交易限制做明确规定,当然这样的规定要对华为有利。

这样就很好的保持了华为在这些优秀企业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防止这些企业完全性地独立于华为之外成为华为的竞争对手,更防止了国外风投,也就是第三者插足中国市场的可能。

其次,一个长期的企业家培训必不可少,两个目地,第一,一位优秀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第二,贯穿始终的华为文化的灌输,但不是强制性灌输,是让他们记得你们始终是华为人,为自己创造财富,完成自身人生理想,同时也是回报华为的一种途径。

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华为内部设置创业事业部,创业但是不脱离华为,华为依然是员工的主公司,开发资金独立结算,也可作为华为的供货商进行商业往来。

华为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WO战略 1、培养优秀销售管理人才 (W2、O1、O2) 2、培养海外销售管道 (W1、O1、O2)
WT战略 1、裁剪不合适员工(W3、T1) 2、组织与国外的交流,提高 知名度(W1、T1、T3) 3、参与国外企业经营,双 方共同生产产品 (W3、T1、T3)
华为今后战略制定及原因 • 一、继续维持或增加投入研发的资金和人才,确保增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像美国优秀企业一样,虽然在公司经历 不景气的阶段期间,却不曾在研发投入上放松。华为走在 我国企业的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多年在研发人员和 资金的巨额投入,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的结果。 • 二、继续坚定决策权前置的机制。这跟“领先半步策略” 相似。领先半步策略是为了避免研发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 不强而研发一些并不能十分适应市场的产品,华为坚持 “市场驱动”为主的研发战略,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 运作模式,确保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决策权 前置将决策权转给能立即发现目标和机会的前线,即最接 近市场的一线。从过去的“推”的机制转变为“拉”的机 制。
技术战略
华为一直贯彻“领先半步策略”:避免研发人员只追 求技术的新颖、先进而缺乏市场敏感,华为一直坚持研发 战略要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规定每年必 须有几百个研发人员转做市场,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 员转做研发。与此同时,华为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 作模式 。
华为的战略管控
• 融资战略:融资管道、内部职工银行、参股合作


华为公司层所采用的战略
• • 2 研究开发 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 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 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 FMC、IMS、WiMAX、 IPTV 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 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 构筑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 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 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 略。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通过CMM5级国际认 证,表明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国开电大管理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

国开电大管理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

国开电大管理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引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信息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发展战略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华为的发展战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从中汲取管理学的启示。

一、华为的发展历程华为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任正非将公司定位为一家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的科技公司。

在其早期发展阶段,华为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出了一系列优质产品,并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

二、华为的核心竞争力1.全球化战略:华为坚持实施全球化战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中心和合作伙伴关系,获取全球化资源,并打造全球化团队,使得华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2.技术创新:华为积极推动自主创新,连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大力培养科研人才,使得华为能够在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华为逐渐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型,并成功进入了智能手机和云计算等领域。

3.全球供应链管控:华为构建了全球化供应链体系,通过与全球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使华为能够及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并降低成本。

三、运用管理学原理的启示1.战略管理:华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并在市场需求变化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这使得华为能够及时捕捉市场机遇,并优化资源配置。

2.团队管理:华为注重培养和激励团队成员,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员工被鼓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使得华为的团队保持高效运转。

3.创新管理:华为重视技术创新,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推动技术创新的实施。

4.全球化管理:华为的全球化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全球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公司创立了一套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得全球各地的团队能够紧密合作,共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结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全球化战略、技术创新、供应链管控以及良好的团队和创新管理。

【读书笔记】《华为绩效管理》

【读书笔记】《华为绩效管理》

奋斗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
➢ 华为始终秉持“绝不让‘雷锋’吃亏,奋斗者定当得到应得的合理回报”的分配理念。对最佳角色在最佳贡献时间 段给予最佳回报。
ERG 理论
【Existence(生存)、Relatedness(关系)、Growth(成 长)】ERG理论是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基础上提出的。
激励 机制
双因素 理论
管理团队实事求是地分 配利益
图:华为奋斗者申请——践行——评价——回报流程
融入团队,积极参与群体奋斗
➢ 任何时候都要以公司利益和效益为 重,个人服从集体。任何个人的利 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 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中。
➢ 一个人要想在华为大有所为,就一 定要融入团队。“胜则举杯相庆,败 则拼死相救。”要学会取长补短,发 挥各自优势,就能所向披靡。
《华为绩效管理》
读书笔记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华为高绩效文化
第六章绩效评价与考核
第二章导向客户价值创造
第七章薪酬福利导向冲锋
第三章 绩效目标围绕战略达成
第八章 多元化的精神激励
第四章组织绩效过程管理
第九章2
第一章
华为高绩效文化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还给予充分的精神激励,从而使他们时刻保持战斗力。
围绕商业价值实现,技术与市场要拧麻花
围绕商业价值实现,技术与市场要拧麻花。什么意思呢?华为是以客户需求和技
6
术创新双轮驱动的,两者要像拧麻花一样,共同驱动企业发展。做“工程的商
人”,以商品化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创新,领先市场半步。以满足客户需求的
技术创新和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不懈探索这两个轮子,来推动公司的进步。
任正非提出:“我们要以 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作 为我们工作的方向,作为 价值评价的标尺。“

(方案)华为内部创业案例.ppt

(方案)华为内部创业案例.ppt

让华为的创业员工在市 场上开出一片新天地
初衷
将一部分老员工 分流出去
加强执行力
3
最新.
战略变革,激发创新?
理由
Yes
1. 激活“休克鱼 ”
2. 增加分销商, 扩大销售份额
3. 收购港湾,加 强原通讯业务, 创新新业务4 NhomakorabeaNo
1. 收购部分是早已包 括的
2. 未收购部分为还在 试验阶段的创新产 品
3. 增加分销商变为增 加盗用本公司知识 产权的竞争对手
1、运营商们不 断的拆分、重组、 提高发展水平, 提供更加多样化、 差异化的需求和 市场; 2、加入WTO和 ITA,市场进一步 开放,行业的竞 争趋于白热化。
2

竞争对手

企业自身
1、人才出现休克 鱼现象; 2、产品技术创新 不足,急需技术 创新; 3、全国分销渠道 尚未建立起来。
最新.
内部创业的初衷
最新.
1.提供创业培训 2.延长扶持期 3.技术、资金支持 4.奖励成功者
Diagram 3步骤
激励
约束
1.公司控股 2.竞业禁止协议 3.知识产权保障
时机
5
1.企业文化:公司向心力 2.较充足的资金储备 3.丰富的技术人员储备
最新.
结语
6
最新.
组员: 高璟 林嘉荟 杨均 廖圣杰 屈心怡 陈镜竹 黄易奕 宋洁 罗戴熠 郭万晴
7
最新.
谢谢大家!
8
最新.
目录
华为提出内部创业时外界背景和自身情况 提出内部创业的初衷 战略变革,激发创新? 更好的管理变革手段?
结语
1
最新.
提出内部创业计划时的背景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优秀实践案例华为的团队精神

企业经营管理优秀实践案例华为的团队精神
任正非认为;一定要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总结失败的原因;总结别人的优势 和自己的差距;重新改进自己的不足后;再向强敌们发起冲锋 总结这两个 字;谁都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全世界善于总结的人没有几个 成功了;我们要 总结;总结我们成功的地方;下一回发扬光大;失败了;我们也要总结;总结 我们错误的地方;下回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每一次总结;不断修正我们 的方向 只要不断地修正方向;我们肯定会成功
第二阶段自己来演讲;演讲的内容不能说我学了好多理论;我就背那个条条; 这种演讲是垃圾 讲你在实践中;你做了哪些事符合或不符合这个价值观; 只要你自己讲;我认为都是合格者;不合格者就是那些不动脑筋混的;喊着 口号 拍马屁拍得最响的;就是不合格份子 你的演讲稿子和你讲的故事;必 须有三个证明人;没有证明人就说明你是编出来的;你在造假;你在骗官 要 把证明人的职务 工号 姓名写清楚 你一写完一讲完;我们马上将你写的 讲的贴到心声社区;连你的证明人都公示上去了;看谁在帮你做假 报告也 不要写得又臭又长;抓不住重点;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案例讨论的方式教学
第三阶段就是大辩论;把观点和故事都讲出来 凡是没有实践的纯理论的东 西;就不要让他上讲台;讲纯理论性的东西就扣分 演讲完了大家就辩论;不 一定要拥护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没有特殊性;是普适的;都是从别人那 儿学来的;抄来的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外籍员工听的懂;喊拥护 的人也未必就是真心实意地拥护 大辩论中有反对的观点;我认为也是开动 了脑筋的;也是有水平的;我们要授予管理老师权力;让反对者过关 我们华 为公司允许有反对者;相反对于正面的观点;我们恰恰要看他是否真正认识 到了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只是陈词滥调 被动接收
第七章 狼性团队文化
第一节 垫子文化 第二节 骂文化 第三节 企业文化培训 第四节 包容不同文化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1)华为成功的根本原因:华为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它的狼性管理文化。

狼性性管理核心:生存第一,永远的危机与斗争意识规则第一,永远的服从与执行意识团队第一,永远的合作与大局意识忠诚第一,永远的牺牲与感恩意识(2)华为的企业特征1,华为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2,华为也是一个经济法人。

它是一个民营企业。

3,华为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

(3)华为的目标短期:圈块肥田,为了企业赢得高利润。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中期;把自己的主要资源放在市场和研发上。

以取得企业高额的利润和庞大的市场。

用低价,良好的客户服务和高效的研发快速占领市场。

庞大的营销队伍确立了华为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长期: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富最大化。

华为积极吸收人才,并且对人才进行培训。

并且更多的将研发成果表现在工程设计,工程实现发面的技术进步上。

他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紧张、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

始终保持造势与务实的协调发展(4)华为体现的企业功能1,推动技术进步。

华为从有到无,从小到大,靠的就是技术。

华为将自己46%的人力集中在研发中,成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企业。

华为作为一个市场的新进入者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

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一.综述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小灵通与3G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项目分析】_华为内部创业计划书

【项目分析】_华为内部创业计划书

华为内部创业的案例
中文名: 国籍: 民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任正非 中国 汉族
贵州省安顺市
1944年
任正非,毕业于重庆大学暖通工程 专业。毕业后参军从事军事科技研发。 后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为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任正非以11亿 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 第1056名,中国第92名。在《财富》中 文版第七次发布中,位居“中国最具影 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之首。
通过提倡和鼓励公司内部创业,建立完善 的内部创业体系,激发公司内部的创业精神, 进而培育和强化核心竞争力。
[2]内部创业 实践案例 holsin 几种模式|华为案例
企业内部创业的模式
模式一:阶段式管理
柯达
创新在不同阶段对资源和外部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内部创业 同样存在规律,也会有相应的流程。
柯达公司内部创业体系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对创新业务分阶段的管理。大约10%有希望成功但 与主营业务不符的创新提议,可以从NOD(New Opportunity Development,即新业务开发)部 门获得高达2.5万美元的资助。这一阶段被称为创业设想的开发阶段,发起人可以将20%的工作时间 用于完善创业设想。
企业内部创业的模式
模式二:事业部庇护,公司再放手
宏基
与华人企业盛行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不同,宏基奉行模糊管 理,是研究华人企业创业一个很好的控制实验室。
宏基集团有36家子公司,各子公司通常是高度自治。对进入公司5年以上的员工, 宏基认为公司应该给他们提供舞台,包括通过内部创业机制为员工创造机会。他们鼓励 员工参加内部竞标活动,让对项目感兴趣的员工参加竞标,中标者就是该项目的项目经 理,负责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宏基是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采用相互关联的事业体渐进共 生方式多角化发展,它的内部业公司,通常与母公司在技术、渠道、上下游或人才方面 有多项关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突破环境约束:华为公司的内部创业战略行动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hip)是指已建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并获得创新性成果而得到组织允诺、授权和资源保证的一系列内部创业行动。

通过这种行动,企业可以在主战略选定之后,围绕远景目标开发基于未来的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以提高企业战略的灵活性,避免核心竞争力的刚性。

目前,在产品创新方面,世界500强中名列前100位的大公司中已经有超过60%采用了内部创业机制。

例如,松下电器公司于2000年开始建立起鼓励员工创业的支持和激励机制,公司设立了金额达100亿日元的松下创业基金——PSUF(英文全名为‘Panasonic Spinup Fund’),专门用于培养创业人才,松下力图通过这一措施,既为立志于创业的松下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企业开拓更广泛的事业领域,为松下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增添活力。

1988年,两万元的创业资本金,华为发轫于深圳南山区一个小角落。

今天,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合同销售额达到380亿美元,其各类产品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也许是松下等著名跨国公司的内部创业行动深深吸引了任正非,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目标考虑,2000年的下半年,华为终于出台了轰动一时的《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二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公司为创业员工提供优惠扶持的政策,除了给予相当于员工所持股票价值70%的华为设备之外,还有半年的保护扶持期,员工在半年之内创业失败,可以回公司重新安排工作。

当时,数以千计的华为员工自由组织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其中包括当时已经拥有公司9000万股的李一男以及聂国良二位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

任正非在欢送李一男内部创业的讲话中,把华为鼓励内部创业的目的概括为:一是给一部分老员工以自由选择创业做老板的机会,二是采取分化的模式,在华为周边形成一个合作群体,共同协作,一起做大华为事业。

2000年《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颁布不久,李一男就响应号召,选择了走华为的“内部创业”之路,在最初的约定中,李一男只是做华为产品的分销商,不得发展自己的品牌。

李一男在“内部创业个人申明”中这样表示,“华为在数据通讯领域是一个相对薄弱点,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机会”,李一男的初衷是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及数据通讯产品,建立华为数据通讯产品的培训基地,同时集成一些与华为产品没有冲突的其他产品。

因此他的创业是唯一在华为内部开了欢送会的,并且得到了任正非的鼓励,“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

”显然,任正非希望在当时的网络泡沫破灭之后能够通过创新的方式或机制与当时强大的国内外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当时国外最著名的竞争者包括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公司、美国的高通公司、朗讯公司等,中国的竞争群体在业内有着著名的“巨大中华”一说,“巨”是指“巨龙通讯集团公司”,“大”是指“大唐电讯公司”,“中”是指“中兴通讯股份公
司”,而“华”显然就是“华为技术公司”。

随后,华为内部跟随李一男展开创业高潮,不少技术骨干和高层都纷纷出去创业。

2001年5月,美国华平投资公司和上海实业旗下的龙科创投,分别向港湾网络注资1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

2002年5月,两家公司再次分别向公司投资37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并为其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担保。

2004年3月2日,港湾又吸引到包括TVG投资、淡马锡控股和原股东的3700万美元注资。

最后形成的股权比例为:李一男持有约24%的港湾网络股权,员工持股亦占约25%,其余51%左右的股权则掌握在风险投资商的手中。

在风险投资家的资本支持下,在短短的两年内,公司就聚集一群来自华为以及其他相关公司的IP技术骨干力量,使得港湾迅速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迅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时的李一男其经营目标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做华为产品的分销商,他认为自己可以专注于做宽带IP基础网络设备,致力于在行业走技术领先的道路。

他认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公司要独立生存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有相应的市场能力、有人才和财务资源上的保障。

当时他认为,通过吸收行业优秀人才和开发技术资源,港湾已经在技术和产品上领先,市场能力比较强,财务上有国际基金大手笔保障,已度过生存期,所面临的是快速发展的成长问题。

事实上,港湾公司高速成长的奇迹从2001年到2003年销售收入连续三连跳就已经可以看出了:从1.41亿人民币到4.1亿再到10亿。

通过吸收国际的人才,港湾的技术团队还吸收了国外的一些领先的技术思想。

2002年港湾收购了美国硅谷的一家技术公司欧巴德,将高技术人才和技术揽入怀中;2003年,港湾甚至聘请美国Extreme公司的创始人就任港湾的CTO。

终于,2004年,港湾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人民币。

2005年5月,在港湾酝酿上市前夕,李一男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信,诚恳表达希望和谐竞争的意愿。

然而,2005年9月2日,却接到了华为给港湾法务的去函,要求港湾尽快解释对华为多项知识产权的问题,否则不排除诉诸法律。

同时,在和港湾的市场竞争时,华为和华为3Com甚至采用“零利润”的做法,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港湾,华为内部专门有一机构被戏称为“打港办”,很快,港湾出现市场急剧下滑的疲态。

随后,港湾的上市计划因为有一封莫明其妙且事实详细的匿名邮件泄露引发了“虚造业绩”、“资金链断裂”等诸多流言,从而也导致了港湾第一次严重的离职高潮,2005年,港湾公司登陆NASDAQ的计划终于搁浅。

2005年年底,华平为港湾寻找买主西门子,华为同样以知识产权为由进行阻难,但很快也不了了之。

2006年6月6日,深圳华为科技和北京港湾网络公司联合宣布,二者达成有关收购的意向性协定,并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华为将收购港湾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和已经开发的创新新资产,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设备在内的宽带产品线的全部资产、人员、业务以及相关的全部知识产权。

同时对华为与港湾相关的业务与其进行合并同类项式的业务整合。

此次收购的价格大约17亿元人民币。

为此李一男的身价也暴涨数倍。

并购港湾之后的华为在NGN和IP-DSLAM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排名蹿升至第一名。

据诺盛电信咨询的数据统计显示:并购结束后的2007年,华为公司的订单销售额达到了160
亿美元,这一数字比2006年增长了45%;2008年底,美国《商业周刊》与由世界各地的14位学术专家、咨询顾问和行业领导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共同制定并评选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司排行榜,华为居第九位。

在国际化的征程中,这个被称为“土狼”的企业已经成为一个令西方电信巨头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的国际化公司。

进入2008年以来,尽管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让华为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华为2008年订单销售额计划还是达到了233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华为实现了稳健的增长比2007年增长了46%,其中来自海外市场的贡献占到75%,老竞争对手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4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差距有所拉大。

2013年的最新数据表明:华为订单销售额已经突破300亿美元,达到了创纪录的350亿美元,净利润24亿美元,而老对手中兴通讯却亏损了25亿人民币,这是否是内部创业直接影响了其之后的竞争力结果呢?。

问题讨论:
1、华为实施的内部创业方案是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推出的?是否激发了组织创新?给出你的理由。

2、相比华为公司任正非的狼性组织文化,你是否有更好的适应环境的管理手段能够确保一个高速成长型企业能够圆满实施组织目标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