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论文政府诚信论文: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诚信缺失与治理研究
申论范文:打造诚信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安定有序、⼈与⾃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五个⽅⾯,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诚信就是要求社会成员⾃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事,⽽社会成员⼜能普遍认同和⾃觉遵守这些社会规则,这就有了诚信,也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
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以本⼈之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先是要建设诚信政府。
⼀、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意义 1、政府诚信是建⽴社会信⽤体系的基础。
⼈⽆信不⽴,事⽆信不成。
政府是⼈民意志的产物,其权⼒来⾃⼈民。
因此,政府的诚信与否就不是⼀个简单的⼀般信⽤的问题,⽽是⼀个政治信⽤问题。
政治信⽤关系到社会信⽤甚⾄社会稳定。
只有政府在诚信上做到了楷模,才能带动公民、企业的诚信,也才能提⾼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政府失去诚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不⾜、信任丧失,从⽽导致社会的普遍失信。
2、建设诚信政府是我县发展思路的创新选择。
吴堡是⼀个贫困县,基础薄弱,在资⾦、技术、⼈才等要素⽅⾯都处于劣势,总是跟在别⼈后⾯亦步亦趋,差距只会越拉越⼤。
要⾛出经济“洼地”,在榆林南部县中率先崛起,就必须对吴堡的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思考,努⼒创新思维,寻找⼀条具有吴堡特⾊的发展道路。
在当前诚信资源缺失、诚信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建设诚信吴堡,打造吴堡的诚信品牌,正是低投⼊、⾼回报的⼀种战略选择。
如果我们抢抓机遇,率先在信⽤建设上有所作为,就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信⽤资源,就能实现快速发展、率先发展。
3、建设诚信政府是吴堡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GZ35⾼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的建成,横沟煤⽥、吴堡古城的开发,吴堡正进⼊⾼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必将有⼤批的投资商进⼊吴堡,投资商需要⼀个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投资软环境,需要⼀个诚实守信的政府来保障他们的投资利益。
浅谈和谐社会构建下政府诚信建设_常利娟
浅谈和谐社会构建下政府诚信建设常利娟 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摘 要: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定心盘,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政府诚信为支撑。
文章以和谐社会对政府诚信的理性诉求为切入点,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诚信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以此探讨政府诚信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和谐社会 政府诚信 诚信建设一、引言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政府与政府官员将规则的信守、诺言的遵守以及践约的实践视作其政治品质与伦理美德,接受社会成员对政府诚信的主观评价与价值判断,该评价与判断来自于社会成员对政府行为信誉与形象的心理反应。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的诚信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不仅组成了政府行政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予以体现,接受其严格的考验。
二、政府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诉求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政府生活与政府活动都对诚信的价值给予极度的肯定与无尚的推崇。
政府履行法定权力与职责的程度能够对其在自身权能限度内实际的践约状态予以体现。
政府诚信的组成部分有三,分别为政治诚信、制度诚信与行政诚信,三者相互制约与促进,联系极为密切。
具体到三者的相互供给中,政治诚信提供价值,制度诚信提供规则,行政诚信提供艺术,它们共同作用,推动诚信政府的建设与最终形成。
政府的存在于根本上以政府诚信为支撑,它不单单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内容,最为重要的,还是和谐社会的理性诉求。
社会的发展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社会公众一直将平等、互助以及协调的和谐社会构建当作美好的追求。
党与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及要求相符,是我国伟大事业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得以顺利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与举措。
和谐社会中的全社会成员应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将所处的社会打造成一个全民平等友爱、相处融洽的社会。
显而易见,若是处于社会诚信体系重要且关键地位中的政府诚信有所缺失,社会的“肌体”便会遭受“病毒”的侵蚀,社会成员的精神绿洲与家园亦会受到“沙尘暴”的席卷,在这一背景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便会成为空中楼阁。
政府信誉危机的化解与和谐社会建设
政府信誉危机的化解与和谐社会建设万小艳湖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在由“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公众诚信”所构成的社会诚信体系,政府的诚信是核心与关键。
由于政府官员是政府信誉的实践者和维护者,具有作为政治人和社会人的双重人格特征。
他们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时常面临着自我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双重困扰和选择。
在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不讲诚信的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如官员行政目标的异化和“经济人”行为的泛滥。
政府诚信的道义精神与实际表现存在差距,常常会导致信任危机的产生,并带来政府信誉问题。
然而,政府信誉的缺失会导致公众与政府在心理上的疏离、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政府信誉所具有的扩散效力和示范效应,还会使政府的信誉危机波及和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而言,理性分析政府信誉危机的表现和成因、提高应对政府信誉危机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政府信誉危机的主要表现作为一个并不缺乏诚信传统的国家,诚信的伦理规范无论是在人的立身处世,还是治理国家方面都起着很大的规范作用。
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我国也客观存在着因政府不守信用导致的政府信誉下降的问题。
一些地方和地区出现的一些不合谐音及某些政府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政府信誉。
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府内部的信誉缺失(1)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缺乏诚信。
为显示政绩得到提拔和奖励,下级行政机关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统计数字作假,虚报和瞒报屡见不鲜。
上级对下级存在朝令夕改、滥发指示的现象,下级对上级存在虚报浮夸、隐瞒欺骗、阳奉阴违的严重现象。
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虚报瞒报、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形式主义、见风使舵等手段,(2)横向的政权机构及其部门之间缺乏诚信。
在横向的政权机构及其部门之间,存着互相争权夺利、推御责任的现象。
在政府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互相倾辄的现象。
政府诚信的缺失及建设的途径选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政府诚信的缺失及建设的途径选择学生姓名沈建忠学号 1033001251808指导教师章立锋专业行政管理年级 2010 秋学校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政府诚信的缺失及建设的途径选择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政府诚信的含义和政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2)(一)诚信的含义 (2)(二)政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2)二、政府诚信缺失的含义及表现 (3)(一)政府诚信缺失的含义 (3)(二)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 (3)三、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 (5)(一)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 (5)(二)政府公务员现代诚信意识淡薄 (5)(三)政府行为中内隐的自利性 (6)(四)政府行政诚信规范制度不健全 (6)四、政府诚信建设的途径选择 (6)(一)完善政府诚信行政体制 (6)(二)建立健全政府诚信制度 (7)(三)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 (8)(四)浓厚诚信舆论氛围 (8)五、结语 (8)注释 (9)参考文献 (9)[摘要]:在所有诚信现象中政府诚信是最重要的一种,它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活动之中,直接影响着民主政治的建设、市场诚信和公民诚信。
由此需要认真探究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探求政府失信的治理途径。
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诚信机制建设应成为首要的现实课题。
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建设。
[关键词]:政府诚信建设行政管理一、政府诚信的含义和政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一)诚信的含义1.诚信含义简言之,就是诚实守信。
诚信的语义在现代经济学的话语体系或语境中来解说,就是信用。
指主体之间在客观的交往关系中,一定主体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其他主体之信任,体现经济领域中“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①无论古今中外,诚信都广受推崇,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等都对诚信做出了非常精辟阐述并广为流传。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摘要】: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诚信出现了危机,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给人民,社会和政府自身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如何解决政府诚信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
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政府诚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
【关键词】:政府诚信;和谐社会;路径一、政府诚信的内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
“诚”即诚实,是人的内在德性,“信”即守信,是诚的外在表征。
人诚于内必显于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互为表里,兼具神行。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及其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实践践约的政治品质和伦理美德。
它是社会组织和公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组织和公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政府诚信的内容主要是指言与行的一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一致。
政府应该把对人民的承诺与承诺的落实相结合,言必行,行必果。
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一切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一切为人民利益服务,同时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不能切实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甚至为自身谋取私利,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将被破坏,政府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政府诚信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诚信建设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伦理学有关理论揭示市场经济不仅是有序经济更应是一种信用经济。
众所周知,社会信用萌芽于劳动分工合作中的遵守约定和履行义务,是作为二元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
浅析新时代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
理论视野○浅析新时代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邓凌敏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诚信是国家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保障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的关键,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我国各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但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却层出不穷。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面临失信带来的不良影响。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建设,对社会诚信缺失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在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诚信缺失表现的基础上,分析出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新时代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诚信;治理对策诚信是国家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保障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的关键,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从古至今,诚信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教导其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秦朝末年,因季布一向守信,民间流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佳话。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各方面的发展不断加速,但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却层出不穷,“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替考”“黑心中介”“高铁霸座”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此严峻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对社会诚信缺失进行研究尤为有必要。
一、新时代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但由于长期、短期以及内部、外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按主体分,可将新时代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1.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以公谋私的现象。
据《经济日报》统计,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145名省部级官员落选。
自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包括卢伟、刘强、张杰辉、冯新柱、季缃绮、王晓林、刘军和杨静在内的31名省部级官员已经下台。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论文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论文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诚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设诚信社会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设诚信社会的论文篇1浅析当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强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越来越迫切。
政府诚信是整个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部分,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对打造整个社会诚信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所带来的结果却是极具破坏性。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昌。
要使我国成为一个诚信社会,就必须加强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一、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诚信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持整个社会价值结构的核心内容。
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对加强中国特色诚信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者。
信任是政府存在的基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其中,特别是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因此作为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作用。
2.政府诚信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依法行政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行政法制化与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构建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依法行政对于行政执法制度与领导方式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加强和完善了党的领导。
而依法行政,首先就要加强政府诚信的建设、公务员及公务员工作内容都要依照法律的程序进行,并且行政机关的决策也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诚信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诚信石福常 中共靖远县委党校摘 要:诚信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作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必须高度重视诚信问题,必须讲诚信。
自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就一直进行着政府诚信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下文就我国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诚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和谐社会 政府诚信 建设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很难在现代社会生活下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我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国家由政府管理,在当今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只有取信于民,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才能更好的管理人民,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帮助我国更好的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诚信缺失的困境自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对政府的诚信工作一直积极的进行着,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同时,我国政府的诚信状况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例如:政府行政透明度不高、政府行政不作为现象严重、政府行政过程中滥用公共权力现象普遍等等,下文就我国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诚信缺失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政府行政透明度有待提高。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政府行政透明度测评中,我国政府行政透明度比例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个省市的政府行政透明度都达不到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的社会,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大量信息的拥护者,政府制造与拥护的信息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公民来说,公民具有掌握和了解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共信息的权利,即知情权,由于政府制造和拥护的信息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民只有及时并具体的掌握政府传递的信息,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以便趋利避害,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政府来说,公开信息是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政府有义务向社会公开各种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助于完善政府对人民群众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依法行政视角下政府诚信缺失原因探析及其重塑对策
依法行政视角下政府诚信缺失原因探析及其重塑对策衢江区法制办何燕摘要:政府诚信是信用体系的核心,居于主导地位。
依法行政主要内容是职权法定、权责统一、程序公开和接受监督。
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当前,政府诚信缺失必要会影响依法行政,影响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因此,政府必须克服诚信缺失的状态,必须而且只有做到诚信,才能依法行政,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度。
关键词:政府依法行政诚信缺失对策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
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诚恳厚实、有信无欺。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及公务员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兑现承诺的政治品质和伦理美德,它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国家诚信的主体,它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与兴衰存亡,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
”当前,在诚信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充满诚信氛围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然而,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缺乏诚信的现象。
种种不守信的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政府行为的发生不利于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构建。
社会要成为一个诚信的社会,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掌握者和行使者,必须遵循诚信的原则,加强自身公信力的建设,做好守法诚信的典范。
如果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政府诚信就位于金字塔的塔顶。
政府诚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诚信建设必须政府先行。
政府诚信缺乏是指政府本该沿着诚信的道路走下去,可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诚信品质的缺失乃至扭曲。
近几年,一系列事件的出现,对政府诚信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从杭州70码飙车案到罗彩霞事件,从郭美美博客炫富事件到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处置,政府的诚信一次次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挑战,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本文拟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对政府诚信缺失进行初步探析,提出浅略对策,重塑政府诚信。
民听证会制度是名存实亡,致使最终决策没有民意基础,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从而出现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现象,使基层老百姓对某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失去信任,严重伤害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感情。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诚信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思。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诚信缺失的成因,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的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概述,揭示诚信缺失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接着,从制度、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角度,深入剖析诚信缺失的根源,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诚信评价体系、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等,以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
社会风气日趋浮躁,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淡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采取欺诈、造假等不诚信手段,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诚信环境的营造。
从文化层面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诚信、道德等价值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些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过分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缺失。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和谐社会论文诚信缺失论文社会信任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诚信缺失论文社会信任论文和谐社会论文诚信缺失论文社会信任论文修补社会信任的纽带,构建和谐社会【摘要】和谐社会作为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历来有“和为贵”“政通人和”“和睦亲善”的民族传统。
把“和谐”作为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也是西方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的一贯追求。
柏拉图是最早将“和谐”概念引入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哲学家。
他认为,和谐是协调和一致,是一种相互融合。
然而当今社会相继发生的一些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已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尽快修补社会信任的纽带,构建和谐家园,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和谐社会诚信缺失社会信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了许多有关和谐社会的光辉思想,是我们今天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资本主义文明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的文明,但是它却造成了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及异化,特别是其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剥削关系,使得它不可能做到“和谐”。
因而,从社会制度上讲,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论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
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政 府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产生不 公平 的交换 , 极个别地方政
府甚 至 可 能 以公 共 事 业 的名 义非 法 侵 占集 体或 者 个人 的财 产。
政 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
所以, 在市场经济发展 过程 中, 企业和个人失信可以通 过法律
途径 进 行 制 裁 , 其 他相 关 的 市场 主体 在 今后 的 市场 活 动 中也 会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 政府也是 场 活 动 。
市 场 的 主体 , 建 立 诚信 市场 、 加 快 完 善 现代 市场 体 系 , 政 府 要
然而, 政府毕竟是市场中的特殊主体 , 其拥有公共权力,
带头讲诚信, 否则, 一个 失信于社会 的政府 是无从 建立诚信市 掌控 国家公共财产和 市场经济发 展的方针、政策 , 并拥有合 场 的。 政府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的过程 法征用社会与私人资源的权力。 市场 中个人、 企业的非诚信行
核 心 与基 础 。
政 府 对 于 社 会 公 众 的诚 信 。 政 府 的 对 外 诚信 是 指 政 府 和 其 他
在 当前 的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如 果 一个 企 业 或 个人 严 重 缺 乏 政 府 机 构 之 问作 为 平 等主 权 国家 发 生 关 系 时 的诚 信 问题 。 笔
中, 必须 坚 持 诚 信服 务 于 民、 真 诚 取信 于 民。 然而, 近 些 年来 发 为, 通常情况下能够按 照法律法规 的规定予以惩戒, 从而保护
但是, 一旦政府 失去了诚信, 往往对政府 的 生 的一些公共事件中, 广大人 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诚信产生了 受到侵害的权 益。
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诚信的建设
241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学 术 论 坛诚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而且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密切相关。
但是人们更多地关注十人、企业、其他组织的诚信问题。
缺乏对政府诚信的重视。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实现政府与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是形成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奠定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的重要保证。
关注政府诚信和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研究政府诚信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1 建设政府诚信的意义1.1政府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国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政府特殊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政府的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导向,它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如果社会处在诚信体系关键地位的政府诚信缺失的社会中,又会导致社会公众信任丧失、信心不足、信仰迷茫,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失信,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就会成为空谈。
因此,建设诚信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2政府诚信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政府诚信对社会诚信起着示范和促进作用。
政府担当着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一个政府要在全社会建立起盘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是一千诚信的政府。
政府自身如不能守信,承诺不兑现,说话不算数。
就必然会招致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竞相效仿,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整个社会将陷入诚信危机的恶性循环中。
1.3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需要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而政府诚信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危害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规则对政府诚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政府不按世贸规则办事情,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在整个国际贸易交往中就会失去信任。
和谐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研究诚信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和发展的基石。
诚信是衡量个人道德素养的标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标志。
良好的诚实信用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但是当前,社会上广泛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带来消极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与发展带来干扰与障碍。
健全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加强约束人们的诚信行为,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诚信危机的突出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危机愈演愈烈。
社会诚信的缺失,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渗透与影响。
人们诚信观念的广泛淡化,对失信行为的麻木与无视,对诚实守信行为的动摇与丢弃,已对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1.经济领域诚信危机市场经济本应是充满信誉诚信的经济,缺乏信誉和诚信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康的市場经济。
从我国人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可以看到:一是,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猖獗,制假贩假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典型的毒奶粉事件、制售假药事件、瘦肉精事件把人们的身体健康推上了风口浪尖,让消费者无法建立对我国日用消费市场的真正信任。
二是,在经济交易领域,合同欺诈违约,债权债务纠纷现象严重。
近年来,各个地方法院受理各类经济纠的纷案件呈上升趋势。
三是,金融商业领域,偷税漏税骗税,商业欺诈行为屡禁不止。
有些单位里,财务失真,违反财务纪律的现象普遍,特别是工程招标与建设环节中存在大量漏洞和虚假。
2.政治领域诚信危机在我国政治领域中,个别政府部门会存在一些对广大人民群众虚假、虚伪有失政府形象的诚信缺失行为,严重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形象。
有些地区的领导官员,工作利用职务之便,利用自身的权利,不择手段收受贿赂,以权谋私;欺上瞒下,大搞特权,大搞形式主义;违纪违规办事,无视法规法纪;政府不作为,本职工作做不好,扰乱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这一系列的政府不作为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诚信和形象,导致的后果就是政府失信于民,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
论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
论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成因悠久危害深远.分析表明,社会诚信的缺失源于政府公信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为前提.新的历史时期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公信作为社会诚信的前提,理应得到求真务实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诚信是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自律与他律的制度当我们要研究诚信体系建设的时候,有必要先对诚信的起源进行一些探讨。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所谓诚实,即人的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为人处事不说谎、不虚伪,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形成的。
诚实是人类交流的原始基础。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地壳的变动,热带丛林的减少,类人猿开始由丛林走向地面生活,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因为人一开始就是集体的动物,离开丛林到地面后,环境更加危险,不集体劳动,就无法生存。
而集体劳动,必然有一个交流与协调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发明了交流的工具—语言。
此时人类的交流,是在达到“彼此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地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1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时自然的交流,没有任何欺诈的行为。
分析此时人类诚实交流、互不欺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所有人而言,主观上根本不具备欺诈的动机。
想象当时的环境,人们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普遍没有任何剩余产品,欺诈不会给实施者带来任何利益。
如果不能从一种行为中获取任何利益,那么就没有人会主动去实施这种行为。
二是客观上也不存在欺诈的环境。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的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人群的流动性相对小,因而说谎虚伪者就很容易被戳穿,诚实在这种环境中就成为人们自发而必然的选择,也逐渐形成为人们所推崇的价值观念。
诚信,是诚实与信用二者的结合。
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的论文
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的论文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信行为没能得到很好遏制,各种不诚信的现象频频出现,且愈演愈烈,使建设诚信社会面临极大的困难。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的论文篇1浅析我国现代社会诚信建设的意义摘要: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建设对于国家兴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及个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诚信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社会诚信建设信用诚信之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政治和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没有诚信的国家是衰败落后的国家;没有诚信的社会是道德沦丧的社会;没有诚信的市场是丧失活力的市场。
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只有讲诚信,才能塑造信用人生。
一、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的诚信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的诚信,包括“诚”与“信”两个方面。
诚,主要对自身的修养要求而言,做人必须诚实、率真;信,主要是从人际交往这个角度讲,待人必须重诺、守信。
应该说“诚”和“信”二者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诚,信也。
”又说:“信,诚也。
”二者互训。
诚信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诚实。
先哲曰,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以实待人。
班固在《汉书》中告诉后人:“实事求是。
”不患不聪明,患不笃实。
看来,诚实是为人处事的基石。
一个人不诚实,便不可深交。
小到人与人之间或一个群体,大到社会,都必须倡导诚实。
对人应以诚相待;对已则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不说假话,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二是无欺。
就是不欺人,不欺已,不欺心,真诚坦荡,光明磊落,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在政治生活中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在经济生活中不制假售劣,不受不义之财。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信用
On Government Credit in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 豆星星
作者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出版物刊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9-112页
主题词: 和谐社会;政府信用;信用
摘要: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基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当前由于制度缺陷、信息不对称、信用文化的缺失等原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失信。
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推行服务行政,加强信用道德与信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信用。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诚信缺失与治理研究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诚信缺失与治理研究
李倩倩
【期刊名称】《黑河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对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李倩倩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8
【相关文献】
1.论和谐社会的实现--兼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治理商业诚信缺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治理商业诚信缺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研究述评
5.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诚信缺失及其规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构建和谐社会的诚信底蕴浅议论文 精品
构建和谐社会的诚信底蕴浅议论文论文摘要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有着重要的涵义和作用,先哲们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然而,现代社会却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通过思想教育树立诚信光荣的价值观;用法律法规强化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诚信监督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和党员干部的表率性。
总之,在现代社会诚信危机的情况下,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诚信社会道德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弘扬中华文化,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有着重要的含义和社会功能,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诚与信往往具有极相同的意义,因此常被互换使用,以诚释信,以信释诚。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诚,信也。
信,诚也。
诚的含义。
《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立功业。
诚的基本含义是真诚、诚实、诚恳、诚挚、诚笃。
信的含义,《春秋》中讲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就是强调信的首位意义就是说到做到,即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
具体为人际交往中要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建设论文政府诚信论文: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诚信缺失与治理研究摘要:诚信对于政府的价值,在于可以提高施政的力度和效度,使政策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度,故有“信为政之基,政无信则危,有信则昌”之说。
中国社会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官”意指它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政府失信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古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对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诚信缺失以及治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赢得民众信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政府诚信;缺失;治理诚信作为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个人利益的社会道德范畴,对于人们的价值意蕴,近乎鱼之于水,人之于空气。
孟子说,“是故诚者也,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重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1]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母之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2]古代哲人的话语和著述尽归纳了诚信之为天、地、人三者的重要意义。
政府是依据契约来执行人们所让渡的权力并承担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组织,因此,它只有践行了承诺,公信力才能得以提高,权力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决策才能得到贯彻,行动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可见,诚信是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政府诚信的价值意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走向高级阶段,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充分认识到了政府诚信的价值。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西方发达国家深切认识到政府信用的重要,不断建立健全的相对完善的政府行政秩序”。
[3]因此,作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政府诚信在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价值意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和掌握权力资源的政府,必须依照市场规律严格自己的行为。
如果市场发展中政府能随便超越应有的权能和位置,市场机制正常调节功能将因政府的权能变位而导致机制性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流动方向盲目、无序,市场发育变得滞后;如果政府制定的规则朝令夕改连续性差,各市场交易主体因缺乏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而在交易中缺乏积极性,投资、生产和消费规模将趋向萎缩。
如果政府言行不一,就容易产生制度性空挡,给某些官员创造更多的“寻租”机会,促使某些企业家将精力转向政府试图通过与政府沟通来获取各种资源,寻求在竞争中赢得各种非正常优势,最终,企业家精神难以正确培育,影响整个企业家文化的形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对政府诚信方面有特别的需求。
温家宝表示,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4]2.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环境。
如果政府能在民众参与的政治活动中,制定出健全的游戏规则并努力去贯彻执行,正确组织和规范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政治活动,践诺守信,承认民众参与政治的结果。
那么,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能获得提高,全社会民主政治环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3.社会诚信体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社会诚信体系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存在非对称现象,其中,政府诚信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状况如何将严重影响社会诚信体系的发育和健全,正如经济学家董辅礽说,“政府信用问题对整个社会信用具有引导作用”。
[5]如果政府诚信缺失将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不良示范效应给整个社会诚信建设造成难度。
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如果政府官员信口开河、言行不一、政策多变、政府采购合同随意撕毁,将加速信用体系的崩溃,加大信用重建的难度,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不仅要倡导领导信用体系的建设,更要建立和加强自身信用的建设。
”[6]因此,如果政府能在施政过程中注意诚信,必能给社会树立一个践诺守信正面形象,树立政府的威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带动社会诚信体系走向良性循环,防止诚信危机的发生。
4.政治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政治稳定来源于政治系统内部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与合作,以及公众对政府组织的执政能力、政府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行政法规、规约章程的认同。
只有高度诚信政府,政策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贯彻,最大限度地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利局面,减少对抗性心理获得民众的信任和合作,施政力度和效度不会因同民众产生博弈减少,保持政治社会稳定。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诚信缺失现状与根源探析当前,社会各主体的利益正处于分化整合的语境中,政府诚信总体状况良好,但是,在社会各层面也存在缺失现象并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表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层面。
当前政府在调控中却存在着许多失信现象。
例如政策连续度低,朝令夕改,某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候凭主观意志,缺乏细致的考察论证,在实践贯彻过程中随意推翻原来的政策用新政策来取代;有时过多干预市场迫使市场各主体力量对比性发生变化,打破市场均衡;有时在政府管理中又存在缺位现象,出现“两不管”、“三不管”甚至“四不管”的尴尬局面。
完善的市场必然要求有一个能够对经济有效调节的宏观调控主体,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起到保驾护航作用,这个主体就是政府。
政府失信人为造成行业部门局部利益不对称,民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性低,政策执行力度以及效度不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腐败等消极影响。
2.行政立法、执法层面。
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然而,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任意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侵犯人民的基本权利,表现为:其一,行政立法的随意性,为了地方利益随意制定出各种法规;其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不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政府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害的重特大事故中,隐瞒不报,致使损失扩大。
这种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违法现象是失信的典型表现,给社会树立负面典范,使法治理念难以深入人心。
3.民主决策层面。
决策目标应该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提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决策似乎只是政府自己的事,与民众无关。
表现为:决策程序上,不按程序办事,领导人“拍脑袋”决策个案时有发生;在群众参与决策范围、程度、途径、安全等各个层次制度保证上,某些领导人不去完善民主决策的程序和制度,反而以民众不乐于参与为由,任意专断,肆意妄为;民众通过有限途径做出决策并不一定能成为某些决策部门决策参考,决策结果被某些政府部门肆意推翻,回到原来那种独断专行的局面,例如当前认证制度表现出“听证归听证,涨价归涨价,似乎谁也碍不着谁”,甚至出现一种“逢听必涨”的怪现象。
民主决策中政府诚信缺失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民众参与决策的制度形同虚设,决策制度长期得不到发展,违背了它维护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本性。
4.政治社会管理层面。
表现为:其一,腐败现象严重。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根据对破获的贪污腐败案件研究发现,政府高官落网的案子越来越多呈上升的趋势,涉案金额大多是超百万的案件,说明某些政府官员在位其间利用人民赋予权力肆意妄为的程度,为人民服务思想观念在某些“政府”官员头脑中已丧失殆尽;其二,护假和造假行为严重。
某些地方行政、工商、税务、质检、物价等部门,为了地方的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公然包庇地方的造假行为或者对于某些厂家或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置若罔闻,置之不顾,任其发展;其三,管理作风上主观主义作风严重,工作中的长官意志随处可见。
“门难进,面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严重。
种种失信现象损害了政府的诚信度,违背了党宗旨,故江泽民同志对此作了重要的概括“做官当老爷,根本不了解群众的呼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些现象败坏了党的荣誉,损害党群关系,同党的宗旨是根本不相容的。
”[7]当前存在于社会各层面的政府诚信缺失行为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我们对政府施政行为和道德建设实践进行深度理论探询后发现,诱使政府诚信产生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根源。
5.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惰性与缺陷。
表现在:其一,集权制管理模式惰性对政府行为引导作用。
任何治理模式一旦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结构必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惰性,不会因为原来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发生主动的变革。
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完成的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要求政府职能是无限的掌握无限权力,同时,政府部门经济化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造成政府在行政活动和政府权能与民众利益相冲突,行政活动和经济活动难以划清界限。
其二,制度化监督弱化模式对政府行为负效应。
当这种制度性监督缺乏时,处于社会中强势主体地位的政府极易在其行动当中通过言行不一来逃避监督。
其三,人治治理模式对政府诚信负面作用。
传统政府治理模式是人治模式,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是由主要领导人拍板的,“当权者的个人意志超乎社会之上,处理事务和管理社会生活完全以个人的意志、愿望、能力、政治素养、知识水平、道德品质为转移。
”[8] 作为“贤人政治”民众意志寄托者的领导人目标体系处于一种变动状态,在行使执政意志时极易造成整个政府机构的行政活动或政策的前后不一致,以及人事变更影响到政策的稳定性,造成“新官不理旧事”的困境导致政府诚信的缺失。
6.社会诚信危机对政府诚信的逆向选择。
道德滑坡带来的诚信危机普遍化以后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对人们的行为做出选择。
政府官员不管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执行国家职能的行政活动当中,都必须进行角色的扮演。
周围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诚信状况,不可避免地使作为政府构成要素的政府官员受到不诚信现象或事件的辐射,诱使他们有在行政活动当中选择不诚信的可能性。
如果部分官员由于受到社会失信行为的影响在行政行为上或者个体活动中采取了非诚信的行为获得了非正常利益,或者由于监督制度软化没有受到及时的惩罚,这种负面影响必然会向其他人进行渗透扩散,促使其他人也作出同样的选择,不顾人民的利益和自身的示范效应,采用各种失信手段甚至是以损害人民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或单位利益。
7.多种因素合力的叠加共同诱致政府诚信产生缺失。
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
邓小平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
政府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政策法规,社会复杂性难免会出现政策法规的前后不一致,造成政府失信。
还有,科学发展观的缺位,“以人为本”的治政理念缺失,短视的政绩观,政府公务员制度建设发展的滞后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断裂等等,都会造成政府诚信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