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分》艺术特色解析
试析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

试析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作者:王梦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6期[摘要] 文章对散文家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加以分析,她的散文的艺术风格哀婉凄清、温情脉脉、清丽典雅、隽永雅致、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
她以抒情见长,温柔细腻,寓理于情,情景交融。
研究分析冰心的散文艺术特色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到写散文的艺术真谛更可以让你经历一次美的感受。
这对散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冰心;散文;艺术特色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晶莹剔透文如其名,她天生冰雪聪颖。
她是20 世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
她的散文真挚婉约、典雅秀逸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极高的艺术造诣。
而冰心散文的语言则像一串串瑰奇多彩的珍珠使其散文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她是一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
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研究分析冰心的散文艺术特色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到写散文的艺术真谛更可以让你经历一次美的感受。
这对散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冰心散文的五个不同时期我认为她的散文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二十年代中期,冰心留学美国,以清心优美的笔调写出她在异国它乡的学习,生活与感受。
师友间亲切,融洽的生活场景,异国的湖光山色,秋月冬雪被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现在读者眼前。
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
第二时期是 30 年代中期,反思以往,检讨思想,开始关注严酷的社会现实和政局战事。
第三时期是40 年代,记叙抗战后方的艰难生活和平凡的人事。
赞美了普通劳动者和爱国知识分子,歌颂了中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文章正气凛然把民族解放和人类前前途紧密结合。
第四时期是五四时期,她抒发个人情感,歌颂母爱,赞美童心,刻画自然美,文章充满温馨和深情。
第五时期是解放后,第一,赞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第二,写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和世界交流。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心散文的主要思想是弘扬“爱”的主题,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爱母亲、爱儿童、也爱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内容在现当代的文学界都占有很高的地位。
冰心散文中清丽典雅、委婉含蓄、喻意鲜明的语言风格,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都值得现代学者进行深入的探究。
冰心生于1900年10月,五四运动时登上文学舞台,以散文成就最为突出。
她的作品宣扬爱的思想,爱的哲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灵魂得到升华;她的作品真实质朴、清丽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使冰心在文坛占有重要地位。
一、冰心散文的思想内容“爱”是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灵魂,是贯穿于冰心作品的主旋律,是她一生中坚守的人生信念,在冰心的信念中爱就是一切。
(一)“爱”产生的原因冰心的童年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极大影响,是冰心作品中“爱”的来源。
冰心的父母非常疼爱家里这个唯一的女孩,温柔善良的母亲是当时少数的有学识的贤妻良母。
冰心与母亲的关系极好,两人经常紧紧地依靠在一起说一些知心话。
母亲为她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述时,母女俩有时相视而笑,有时感动流泪。
也许就是这样的情感与交流,使小时候的她内心充满了母爱的善良和柔情,所以长大后的冰心才创作出许多赞美母爱的篇章。
父亲是位海军军官,工作繁忙很少在家,但只要是父亲在家,就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日子,父亲虽是一位严父,但对唯一的女儿却充满了柔情,是父亲教会了冰心读书写字。
父母间浓厚的感情,深深地影响着冰心,使冰心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大动荡时期,由于当时复杂而又充满矛盾问题的社会现实,人们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这与冰心从小所认为的人间有爱的现实社会有着天壤之别。
试析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

典 雅 、隽 永 雅 致 、 富 于 哲 理 和 抒 情 韵 味 。 她 以抒 情 见 长 ,温 柔 细 腻 ,寓 理 于 情 , 情景 交 融 。 研 究 分 析 冰 心 的 散 文 艺术 特 色 不仅 可 以 从 中 体 会 到 写散 文 的 艺术 真谛 更 可 以 让 你 经 历 一 次 美 的感 受 。 这 对 散 文 的学 习有 很 大
的帮 助 。
[ 关键 词 ] 冰 心 :散 文 ; 艺术 特 色
冰心 ( 1 9 0 O —l 9 9 9 ) ,原 名 谢婉 莹 , 晶莹 剔 透 文 如 其 名 , 她 天生 冰 雪聪 颖 。 着 温 柔 、微 带 着 忧 愁 的色 彩 ,委 婉 含 蓄 的 手 法 和 清 丽 的 语 言 , 营 造 出属 于 她 独 有 的 艺 术 之 厦 。 尤其 是 她 的 散 文
我认为她 的散 文分为五 个时期 。 第 一 时 期 , 是 二 t年 代 中 期 , 冰 心 留
学 美 国 , 以清 心 优 美 的 笔 调 写 出她 在 异 国 它 乡 的 学 习 , 生 活 与感 受 。师 友 问 亲 切 ,融 洽 的 生 活 场 景 , 异 国 的湖 光l L I 色 ,秋 月 冬 雪 被 描 绘 成 一 幅 优 美 的 图 画 展 现 在 读 者 眼 前 。 字 里 行 间流 淌 着 对 祖 国 和 亲 人 的 思 念 。 第 二 时 期 是3 0年 代 中 期 , 反 思以往, 检讨 思想, 开 始 关注 严 酷 的 社 会 现 实 和 政 局 战 事 。 第三时期是 4 0 年 代 ,记 叙 抗 战 后 方 的
一
、
冰 心 散 文 的 五 个 不 同时 期
道来 和短句 的戛然 而止结合 ,一收一 放 ,使语 言富有 极佳的节奏感 和层次
冰心简介冰心作品选,如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

冰心简介冰心作品选,如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冰心作品选。
冰心作品选。
如小说《分》。
《冬儿姑娘》等。
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书名,冰心作品选。
作者,冰心。
页数,350页。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本。
丛书简介。
《分》是冰心创作突破青春期的感伤,开始走向社会直面人生的标志。
其创作风格也由早期的热烈率真而趋向宁静沉潜。
而《分》的文本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现实性和阶级性,更在于其独特的儿童视角和温柔细腻的母性风范。
在冰心漫长的创作历程里,《分》是中峰突起的佳作,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小说。
它发表不久,茅盾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谁也看得出,这篇《分》跟冰心女士从前的作品很不同了。
“这个“初生婴儿”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看到了“人世百态”。
就感觉到了“人生有别”。
文章很好。
值得多读。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初读到的东西。
很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审美取向和品位。
一个人。
假如童年的时候从来不看优美。
有趣的书。
那他长大后很可能就是一个精神苍白。
缺乏审美情趣的人。
一个从小经常目睹丑陋和暴力的人。
和一个小时候经常看到美丽的花。
经常被高尚的情操所感动的人。
长大后是不一样的。
前者可能变得野蛮和冷酷。
接受并喜爱这些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
创作背景。
这本选集里的短篇小说。
短文和诗。
大多是写儿童的。
在我提笔的时候。
都有一幕一幕的关于孩子的故事。
掠过我的眼帘。
每段故事里的小人物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
他们有自己的欢乐和希望。
也有自己的惆怅与悲哀。
他们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
都有天真而纯挚的看法。
忠实地叙述孩子们的思想与感情。
这对于我是个享受!下笔时我觉得自然而流畅地进入了他们的思想境界。
因而我也回到自己的童年。
这些短诗。
小文的写作时间。
横跨了半个世纪。
身体视角下冰心《分》的三重主题意蕴

身体视角下冰心《分》的三重主题意蕴摘要:从身体视角解读冰心的《分》具有三重主题意蕴:身体的阶级之“分”、儿童身体与成人思想之“分”、自我和他者的身体之“分”。
这其中既有冰心在阶级话语的规范下有意识的讲述,也有作者无意识地激活主人公后所产生的无法弥合的人与人之间永恒存在的身体之“分”。
关键词:冰心《分》身体主题冰心,是较早的具有鲜明“为儿童写作”意识的作家。
她以“问题小说”登上“五四”文学的舞台,其作品《最后的安息》《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直指当时社会儿童的生存困境,儿童或沦为童养媳受人欺辱、任人打骂,或成为父权制下的牺牲品,丧失了做人的主体价值。
而《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知名散文更是直接表达了她与儿童为友、为伴的心声。
但小说《分》显然没有着意表达她一贯倡导的“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而是打上了20世纪30年代階级话语的印迹。
从身体视角出发,两个婴儿的人生之“分”有着多重解读的可能,这其中既有冰心有意识地讲述身体的阶级之“分”,也有作者无意识地激活主人公后所产生的无法弥合的儿童身体与成人思想、自我和他者的身体之“分”。
一、身体的阶级之“分”身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福柯认为:“身体的可变性不是来自身体内部的某种能量,不是出自于身体自身的冲动,也不是身体的某种主动性生理变化。
身体的可塑性全然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身体之外的种种事件和权利……身体只能是一种被控制和被征服的对象,它受到各种控制形式的支配,受到福柯所称之的‘身体的政治技术学’的控制。
”①在阶级话语中,身体在社会权利的运作下,从个体身体降生的一刻起就自动地划分为有产阶级身体和无产阶级身体。
冰心在《分》中主要讲述了两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因所属的阶级不同,而造成了人生之“分”。
尽管同是一张“白纸”,但“我”生于富足的大学教师之家,父慈母爱,前途光明;“小朋友”生于贫穷的屠夫之家,刚出生就挣扎在生存线上。
因为他的母亲被迫要去给别人家的孩子当奶妈,所以他只好“吃米汤、糕干”,跟着“六十多岁的祖母”生活。
严肃的人生观察——谈冰心的短篇小说《分》

作者: 周溶泉;徐应佩
出版物刊名: 高校教育管理
页码: 52-56页
主题词: 《分》;小朋友;冰心;母亲;短篇小说;“爱”;婴儿;人生观;花房;作品
摘要: <正> 冰心是文学研究会中在“五四”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位作家.一九一九年,即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她开始了“问题小说”的创作.她初期的作品《斯人独惟悴》、《超人》等,宣扬了“爱的哲学”,其目的乃为了慰借当时涉世未深而已感到困恼的一般知识青年的悲苦心灵,实际上这只是找到了一个无济于事的灵魂的逋逃薮而已.后来,冰心也认识到自己“退缩逃避到狭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的世界观的局限.冰心在经历。
冰心的散文风格与思想艺术

冰心的散文风格与思想艺术冰心,原名陈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
她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艺术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就冰心的散文风格和思想艺术进行探讨。
一、散文风格冰心的散文风格独具匠心,瑰丽而细腻。
她的散文作品主题广泛,涵盖社会、人性、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
冰心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字句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其一,冰心散文风格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写景手法而闻名。
她善于通过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秋天》一文中,冰心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静美。
其二,冰心的散文深入人心,触动人心弦。
她善于通过深入思考和揣摩人性,呈现出人类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她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个体和整体、现实和理想等的对比,凸显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冷漠。
例如在《大雁》一文中,冰心通过大雁的迁徙来比喻人类的命运,抒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二、思想艺术冰心的思想艺术深邃而独特,表现了她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她的作品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反映了她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其一,冰心的作品具有思想性和深度。
她善于通过散文这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类的思考。
她关注社会现象,关心人民生活,关注人类的命运。
她的作品中涉及了社会问题、性别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议题,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探讨,呈现了她对世界的思索。
其二,冰心的作品着眼于人性和情感。
她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用文字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共鸣。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情感描述,她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作品更富有思想深度。
三、冰心的影响与意义冰心的散文风格和思想艺术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给读者带来了启迪和思考。
其一,冰心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中国散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分析

饱 经风 霜 之后 ,冰 心 的散 文 更呈 现 出 了一种 宁静 与 真诚 ,这 种 恬 逐 渐 的深 广 开 阔, 展现 了其 文 学创 作 的新 姿 ,进 入 了其 文 学创 作
淡 的气 质升 华 了作 品,并 将其 文学 创作 推 向了新 的高 峰 。 1 9 1 9 —— 1 9 5 0 年 冰心 作品 的风 格
大 众 文 艺
・ 文 艺评 论 ・
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分析
孙彭 宇 ( 武汉 洪 山 高中 4 3 0 0 0 0)
摘 要 :作 为 享 誉 世 界 的 世 纪 女 性 作 家 ,冰 心 是 “ 五 四 ”运 动 的 刚 强 、风 骨 与对 祖 国 的忠 心 ,虽 没 有 激 昂的 节 奏 或 是 轰 鸣 的节 先驱之一 ,是杰 出的时代女性代表 ,其作品 中体现 出来的爱与美感染 奏 ,但 是仍 能在 细 细 品味 的时 候 ,感 受 到作 者激 昂的情 感 ,这 也 着一代又一代的读 者.本 文基 于这种 背景 ,结合冰心个人的经历 以及 是冰心 这 一时 期作 品 的主要特 征 。 当时心境思 想的变化探讨 了冰心作品在 不同时期的不 同风格 ,仅供相 概 括 来讲 ,虽然 这 一 时期 的作 品充满 了对 于 时 事 的关注 以及
( 一 )1 9 l 9 ——1 9 2 6 年 的观念 ,进 而提 升 了作 品 的立意 ,提 高 了作 品的境 界 。 这 一 时期 正是 “ 五 四”运 动 兴起 与 发展 的 时期 ,新 文化 运 动 这 一 时期 的作 品主 要特 征便 是 包含 了对 于往 昔 的回 忆 、今 朝 的 兴起 , 让冰 心认 识 到 了国 家 当时 的苦难 、社会 的 丑恶 以及 民族 生活 的 畅叙 以及 未 来生 活 的畅 谈这 几 大部 分 ,这 三 者 的使用 不 仅 的 危亡 , 为冰 心 的小 说创 作提 供 了动 力 ,也 为其 小 说风 格 的形 成 展 现 了作 者 的 生活 轨迹 ,更 体 现 了冰心 的赤 子之 心 ,终 于升 华 了 奠 定 了基 础 。 其早期的 “ 爱 的哲 学 ”,找 到 了人 生 问题 的答 案 ,开辟 了创 作 的
冰 心的散文风格与思想艺术

冰心的散文风格与思想艺术《冰心的散文风格与思想艺术》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
她的散文作品以清新、温婉、细腻的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冰心的散文风格独具特色,给人一种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与舒适。
她的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却能精准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她的笔下,平凡的事物也能变得生动有趣,充满诗意。
比如《繁星》《春水》中,对繁星的描写:“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出了繁星的美丽与神秘。
冰心的散文情感真挚,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作品中。
她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其散文中最动人的主题。
在《寄小读者》中,她以亲切的笔触,讲述着自己在异地的生活点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这种真挚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冰心散文的另一大特点是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她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往事》中,她写道:“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它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它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她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在思想艺术方面,冰心的散文体现了她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她坚信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能够化解一切矛盾和痛苦。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呼吁人们用爱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例如在《超人》中,通过主人公何彬的转变,传达出爱能改变人心的力量。
冰心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其思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笔下的自然景色美丽而宁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她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冰心诗》的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

《冰心诗四首》的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
相同点:
1、表现手法相同:四首诗都出现了“物”,都是借助“物”这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和深情。
“鸟儿”“纸船”“花”“芽儿、花儿、果儿”,或托物抒情,或借物言理。
2、语言风格相同:均凝练、清丽,一、三、四语句短小隽永,第二首诗诗行略长,节奏较缓。
3、创作风格上都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来抒发情感。
不同点:
1、主题不同:前两首是对母爱的歌颂;后两首是勉励青年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贡献。
2、侧重点不同:前两首是抒情为主,以情感人,偏重感情,风格温婉;后两首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
内容:
①《母亲》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②《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③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④《嫩绿的芽儿》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刍议冰心作品的抒情艺术

刍议冰心作品的抒情艺术摘要:歌颂母亲和儿童是冰心作品的主要特色,同时对大自然进行赞美,在所有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抒情艺术。
冰心作品之所以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成为了艺术,源于冰心的文章在内容上富有感染力,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容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本文将对冰心作品的抒情艺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冰心作品存在的艺术美感。
关键词:冰心;作品;抒情艺术冰心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作品有着自身的特色,作品在内容上处处体现出了抒情艺术。
歌颂母爱和儿童以及对大自然进行赞美是冰心作品的主要内容,在形式上极具表达力,通过三两行语句便能够感受到冰心内心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阅读冰心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让人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清静,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洗涤和情感上的陶冶,成为了社会上的艺术珍品。
一、在作品中重视“我”这第一人称的表达通过阅读冰心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经常出现第一人称“我,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冰心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较为重视第一人称的表达,对作品内容的抒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1]。
在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我,能够利于创作者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将内心中的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走入其中,感受到自身的文学主要内容,能够快速掌握其中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例如,在《乡愁》中,冰心用邮票为起点,引出自身内心对母亲的赞颂,寄托自己的哀愁,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冰心内心的情感,逐渐形成了一种抒情艺术。
此外,冰心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对年少生活的向往,对整个文章的内容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作品的抒情艺术方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值得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传承[2]。
冰心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带入了作品中去,让小说的内容在整体上更加具有感情色彩,成为了冰心作品的抒情艺术典型的特征。
二、借助景物的特征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借景抒情是冰心作品中典型的抒情艺术形式,冰心在日常的创作过程中喜欢对身边的景物进行赞美,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景物的赞美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呈现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
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

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冰心是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她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丰富的艺术才华,开创了属于她自已的“冰心体”散文语言。
这种语言清新典雅,平白却饱含情意,具有音律美,富含哲理深义,冰心正是用这样的语言谱写了优美动听的散文乐章。
冰心的这种散文语言,犹如在明媚、烂漫的春光中歌唱的云雀,以它独具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冰心的散文以独特的“冰心体”文学传达出“爱的哲学”的高洁情愫,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温柔的抒情,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展示了冰心散文的独特格调。
在冰心的散文中多用生活化的主意,体现出朴实,自然的生活气息;文字的飘逸,有清新隽永的诗意特征;在背景的描写中多不加修饰,轻描淡写,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生动、鲜活的画面。
冰心散文的语言中展示出的朴实之美、“诗”美和图画美让读者有适情适意、适神适志的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体现了冰心散文语言上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白话文语体创作。
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是个富有诗情的散文家。
清新婉丽,以情感人,是冰心散文的独特风格。
她善于取生活中的片断,阐诉“爱的哲学”,凭着敏锐的观察和细密的情思,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崇高真挚的审美感受。
语言美指语言本身具有某种审美价值,语言美有形式和内容美,“语言美引发听话人(阅读者)审美再创造,再创造出一个与发话人(写作者)一样的美的意象来”。
冰心散文质朴、亲切、浅近而规范的语言,适合现代读者的语言习惯与审美感受,易让读者有回归社会本真的意象空间。
冰心开创了诗体散文文体,其语言凝练,明快、又清丽淡远。
或色彩鲜明,或素淡雅,有浓厚的抒情写意特征。
有如诗如画的艺术美;有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
卓尔不群的语言风格是冰心散文在“五四”初期以来深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一、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一)、语言精炼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间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冰心作品《分》艺术特色解析

*《分》可说是冰心的代表作*她用第一人称“我”,写两个同时出生的小朋友在医院的遭遇*通过他们的“对话”,反映出贫富两个阶级迥然不同的生活,以致他们一同出院,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她把不谙世事的婴儿“大人化”,赋予他们成人的思想和感情,或者可以这么说,冰心化身为婴儿,通过其眼睛,表达出她对社会上存着的不合理的贫富对立现象的关切与看法*冰心以“分”为小说命名,别有一番用意,因为两个原本“生而平等”的婴儿最终不但会分手,而且在他们以后各自的人生旅途上也会“分道扬镳”,等待着他们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实际上,这一切的“分”(不同),从他们降临人间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冰心在小说中传达一个重要的讯息:*“尽管他们身上穿的是两套同样的白衣,但一脱下之后,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事实上,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理想,就算他们所穿的白衣不脱,从一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身不由己与毫无选择地分属不同的社会阵营*在医院即获得截然不同的待遇,出院后,等待着他们的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全是阶级差别观念在作怪*艺术特色:*以对比映衬手法表现主题*冰心在《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方面,充分运用了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他紧紧扣住“贫富”两个对立层面,围绕两个婴儿展开多方面的对照与比较*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一富一贫,这种贫富的差距,决定了他们与生俱来便有不同的体魄,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人生命运*一个白净秀气,缺乏主见,听任父母摆布*一个个性刚强、思想敏锐,对未来充满豪情*一个锦衣玉食,受人爱抚*一个粗食布衣,被人轻视*一个是花房里的一朵小花,自惭自怜,娇媚地开放*一个是道旁的小草,骄傲勇敢地正面面对惨淡人生*一个是前途光明,无忧无虑,平坦顺利*一个披荆斩棘,饱受践踏和摧残,走上艰难的人生旅途*冰心对两个婴儿的父母和医生护士服务态度的不同作了一番深入的比较*同是母亲,一个受优待,住单间病房,丈夫百般抚慰*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没得休息,全身沉浸在幸福的温暖中*一个受冷眼,住大房,没有欢喜,只有忧虑*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会受债主包围,出院后,就得舍弃自己的骨肉,为生计而给他人做奶妈*出院那天,一个乘坐小轿车,车上铺满鲜花,轻快驶向温暖快乐的家*一个是提着青布包袱,顶风冒雪,艰难地走向冰冷破败的窝*冰心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映衬,把阶级社会中贫富对立的现象和本质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透过这些细腻描写,有良知的读者心中无不感到愤愤不平*以朴素语言表达人物个性*《分》在语言文字上也很有特色*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孩子“我”的所见所闻,娓娓叙来,没有渲染、没有铺张、朴素真实,自然亲切*尤其作者善于把握住人物的身分、地位和年龄等特征开展对话描写*《分》中平平常常的对话,不仅把小孩说话的口吻神情描摹得十分逼真传神,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显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通过对话,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孩子那种踌躇满志,但又不甘示弱,和屠户的孩子骄傲自豪,勇敢刚强,满怀斗志,但内心仍难掩一缕淡淡的哀愁的复杂思想性格特征等,都得到十分生动、准确的表现*主题思想*1)宣告世人“爱”是有阶级性的*“爱”有阶级之分是作者思想的一大突破*《分》里的两个婴儿,由于来自不同的阶级,而获得完全不相等的爱*他们由出生始至分手,在医院只不过呆了三几天的时间,冰心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阶级意识*同时也让我们看完了两个对立阶级完全拨通的人生旅程*这无疑是让世人从美梦中惊醒*原来阶级烙印是相声相随,至死不变的*2)歌颂“小草”的刚决勇毅*在作者的笔下,屠户的婴儿在医院不获善待与重视,犹如被人践踏的道旁小草,但他并不因此怨天尤人,反而活得更有志气与积极*他认为头上有无限阔的天空,周围有呼吸不尽的空气,还有蝴蝶和蟋蟀在身旁歌唱飞翔*他也不因为出生的卑微低下而自卑,反而豪气万丈地说要像父亲一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宰猪,也“宰那些猪一般的尽吃不做的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劳动者不屈服不合理命运所发出的怒吼*作者写他伏在贫寒老爸的肩上出院,任雪花落在眉间与颊上*他开始享乐他的奋斗,因为他已做好准备,“到社会的战场上同人家争饭吃”,不然他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力与资格*这一份不畏惧艰难,以血汗拼搏生存的壮志也正是作者所要正面肯定与歌颂的*他们正如“烧不尽割不完”的小草、“青青的点缀遍了全世界”,象征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永恒的光辉《分》对比分析在《分》一文中,作者冰心为了表现出当代中国贫富差距大的现实,以及强烈的阶级意识,描写了两个在同一个医院出生,却有着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婴儿,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突出了他们自呱呱落地后不同的人生之分。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论文摘要: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
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关键词:冰心散文景心情生命真谛清丽典雅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
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
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
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
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
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
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
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
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冰心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

冰心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冰心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冰心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冰心在诗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1:冰心的诗歌和散文有三个主题,即:“母爱,童真,自然.”她歌颂它们,赞美它们.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而愿去选择“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冰心诗歌的特点是:清新,委婉,典雅,富于哲理,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其中淡淡的哀愁,生动鲜明的形象是她诗的另一个特点.2:冰心的“问题小说”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2):妇女问题(3):反战问题(4):青年问题.冰心的诗歌《繁星》节选(一)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五)黑暗怎么的描写呢?心灵的深深处宇宙的深深处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八)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
撒的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九八)青年人!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一零三)时间!现在的我太对不住你了么?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
(一零七)我的朋友!珍重些罢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
《清晨》晓光破了,海关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飞遍了天边,到了海极,天边,海极,都充满着你的爱。
上帝啊!你的爱随处接着我,你的手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乘风高举,终离不了你无穷的慈爱,阿们。
《傍晚》光明璀璨的乐园里:花儿开着,鸟儿唱着,生命的泉水潺潺的流着,太阳慢慢的落下去了,映射着余辉——是和万物握手吗?是临别的歌唱么?微微的凉风吹送着,光影里,宇宙的`创造者,他——他自己缓缓的在园中行走。
耶和华啊!你创造他们,是要他们赞美你么?是的,要歌颂他,要赞美他。
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冰心和陈衡哲一样,重视女性自身特质和母职价值存在。
郁达夫说:“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
”(《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冰心确实一贯追逐“人”的本真,艺术的本真,她不压抑遏止天赋的性别特征,又向往有个性的文学,因而,作品思想和艺术均具女性表征。
当然,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因其裹挟着“时代风云”而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呈现的是新旧文化嬗变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冰心作品的审美方式因其以心为文、交织“古今”、融汇“中外”,而不同于古代女作家翠楼吟稿般的封闭纤弱,其文体、风度集人类和民族审美的甘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女性意识;感伤主义;个性化文章;冰心体一、诗歌散文的思想一一现代的女性意识冰心的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她东方式的性别自认方面。
她视母性为授予、牺牲、仁爱和温柔,认为“女儿情性”应娴静温和,女人是真善美的象征,女人的力量在于用爱“温柔了世界”。
除真善美,冰心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其中心当然是“爱的哲学”。
从“五四”至V 20年代末,冰心全身心地投入对母亲、儿童和大自然的眷爱和礼赞中,而其中三分之二涉及母亲。
如沈从文所述:“冰心女士所写的爱,乃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在作者作品中,是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和平的欲求。
”(《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对冰心“爱的哲学”虽历来有些争议,但其本质是积极健康的,内涵也很丰富,并总在发展。
假如说,母性是人类的创造之源、人格之源、和平之源的话,那么,冰心“爱的哲学”是她对人类最真诚的奉献;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开创的母爱文学,呈现了女作家独特的精神创造力。
冰心“爱的哲学”和母爱文学,从文化意义上说,其显现的是女性意识,但究其根本,是人类性的表现。
特点有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可说是冰心的代表作
*她用第一人称“我”,写两个同时出生的小朋友在医院的遭遇
*通过他们的“对话”,反映出贫富两个阶级迥然不同的生活,以致他们一同出院,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
*她把不谙世事的婴儿“大人化”,赋予他们成人的思想和感情,或者可以这么说,冰心化身为婴儿,通过其眼睛,表达出她对社会上存着的不合理的贫富对立现象的关切与看法
*冰心以“分”为小说命名,别有一番用意,因为两个原本“生而平等”的婴儿最终不但会分手,而且在他们以后各自的人生旅途上也会“分道扬镳”,等待着他们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一切的“分”(不同),从他们降临人间的那一刻便开始了
*冰心在小说中传达一个重要的讯息:
*“尽管他们身上穿的是两套同样的白衣,但一脱下之后,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
*事实上,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理想,就算他们所穿的白衣不脱,从一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身不由己与毫无选择地分属不同的社会阵营*在医院即获得截然不同的待遇,出院后,等待着他们的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全是阶级差别观念在作怪
*艺术特色:
*以对比映衬手法表现主题
*冰心在《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方面,充分运用了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
*他紧紧扣住“贫富”两个对立层面,围绕两个婴儿展开多方面的对照与比较
*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一富一贫,这种贫富的差距,决定了他们与生俱来便有不同的体魄,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人生命运
*一个白净秀气,缺乏主见,听任父母摆布
*一个个性刚强、思想敏锐,对未来充满豪情
*一个锦衣玉食,受人爱抚
*一个粗食布衣,被人轻视
*一个是花房里的一朵小花,自惭自怜,娇媚地开放
*一个是道旁的小草,骄傲勇敢地正面面对惨淡人生
*一个是前途光明,无忧无虑,平坦顺利
*一个披荆斩棘,饱受践踏和摧残,走上艰难的人生旅途
*冰心对两个婴儿的父母和医生护士服务态度的不同作了一番深入的比较
*同是母亲,一个受优待,住单间病房,丈夫百般抚慰
*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没得休息,全身沉浸在幸福的温暖中
*一个受冷眼,住大房,没有欢喜,只有忧虑
*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会受债主包围,出院后,就得舍弃自己的骨肉,为生计而给他人做奶妈
*出院那天,一个乘坐小轿车,车上铺满鲜花,轻快驶向温暖快乐的家
*一个是提着青布包袱,顶风冒雪,艰难地走向冰冷破败的窝
*冰心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映衬,把阶级社会中贫富对立的现象和本质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
*透过这些细腻描写,有良知的读者心中无不感到愤愤不平
*以朴素语言表达人物个性
*《分》在语言文字上也很有特色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孩子“我”的所见所闻,娓娓叙来,没有渲染、没有铺张、朴素真实,自然亲切
*尤其作者善于把握住人物的身分、地位和年龄等特征开展对话描写
*《分》中平平常常的对话,不仅把小孩说话的口吻神情描摹得十分逼真传神,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显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
*通过对话,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孩子那种踌躇满志,但又不甘示弱,和屠户的孩子骄傲自豪,勇敢刚强,满怀斗志,但内心仍难掩一缕淡淡的哀愁的复杂思想性格特征等,都得到十分生动、准确的表现
*主题思想
*1)宣告世人“爱”是有阶级性的
*“爱”有阶级之分是作者思想的一大突破
*《分》里的两个婴儿,由于来自不同的阶级,而获得完全不相等的爱
*他们由出生始至分手,在医院只不过呆了三几天的时间,冰心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阶级意识
*同时也让我们看完了两个对立阶级完全拨通的人生旅程
*这无疑是让世人从美梦中惊醒
*原来阶级烙印是相声相随,至死不变的
*2)歌颂“小草”的刚决勇毅
*在作者的笔下,屠户的婴儿在医院不获善待与重视,犹如被人践踏的道旁小草,但他并不因此怨天尤人,反而活得更有志气与积极
*他认为头上有无限阔的天空,周围有呼吸不尽的空气,还有蝴蝶和蟋蟀在身旁歌唱飞翔
*他也不因为出生的卑微低下而自卑,反而豪气万丈地说要像父亲一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宰猪,也“宰那些猪一般的尽吃不做的人”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劳动者不屈服不合理命运所发出的怒吼
*作者写他伏在贫寒老爸的肩上出院,任雪花落在眉间与颊上
*他开始享乐他的奋斗,因为他已做好准备,“到社会的战场上同人家争饭吃”,不然他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力与资格
*这一份不畏惧艰难,以血汗拼搏生存的壮志也正是作者所要正面肯定与歌颂的
*他们正如“烧不尽割不完”的小草、“青青的点缀遍了全世界”,象征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永恒的光辉
《分》对比分析
在《分》一文中,作者冰心为了表现出当代中国贫富差距大的现实,以及强烈的阶级意识,描写了两个在同一个医院出生,却有着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婴儿,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突出了他们自呱呱落地后不同的人生之分。
(1)家庭条件
文中“我”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名教员,“我”的母亲因而可以住在医院的头等室,享受高级的医护待遇,“我”在出生后被护士亲自抱去婴儿室,父亲将母亲视为家里的功臣,因母亲在除夕出院太过劳累,
特意延迟了出院时间,让“我”与母亲得到充足的休息;而文中另一个婴儿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屠夫,经人介绍后,母亲才得以住进医院的多人间生产,“他”在出生后只是被护士用小车推到了婴儿房,母亲在生产后便要去给人做奶娘,家中负债累累,为躲债才不得已延迟出院时间。
通过文章中关于两个婴儿的家庭条件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我”所在的家庭经济状况要远远好于另一个婴儿,住院条件、家庭背景等样样都比另一个婴儿优秀,可见当时贫富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2)人物外形及生活条件
文中的“我”是个白净秀气的婴儿,母亲是个年纪很轻、有着一头黑色秀发的年轻妇女,“我”在被护士清洗过后就穿上了家人为“我”准备的白绒紧子、背心、睡衣及豆青绒线的褂子、帽子和袜子等漂亮的小衣服;另一个婴儿的母亲则有着黑黑圆圆的脸,“他”自己也随了母亲的长相,黑色皮肤,又壮又大,“他”穿着大厚蓝布棉袄和围裙,有着拆改补缀的痕迹。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看起来更为娇贵,衣着更精致,相反地,另一个婴儿较为粗犷,衣服也是旧的,远不如“我”的好看,这再次突出了两个婴儿的社会地位与家庭条件的巨大差距。
(3)婴儿的受重视程度及未来规划
文中的“我”是母亲的第一胎,因此家人们格外宝贝“我”,我在降生后,便有姑姑舅舅等许多人前来看望“我”,商量着为“我”买礼物,在出院时,“我”坐在满是花朵的车里,被父母亲的脸夹偎着,父母亲十分疼爱“我”,为我作好了教育储蓄,希望我将来做个了不起的人;另一个婴儿身为家中的第五个儿子,并不受家人重视,因此在出生后的两天内都没有看到自己的父亲前来探望,更别说其他亲戚了,因此在出院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只是伏在父亲肩上,任由雪花掉在“他”眉间,而“他”将来也只能做个像父亲一样的屠夫,以杀猪为生。
通过以上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深受家里人宠爱的孩子,父母亲已经为“我”安排好了一切,将来的路也必将是光明的,而另一个婴儿就没有“我”这么幸运,“他”不受家人重视,父母亲没有为它安排好一切的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只能靠自己去拼搏。
作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暗示“我”虽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受父母亲宠爱,但“我”正如温室里的花朵般娇嫩,需要他人的保护与扶持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另一个婴儿虽没有像“我”一样的家庭作后盾,但“他”骄傲勇敢,像道旁的小草一样,勇于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通过描写两个婴儿自出生来的不同,突出了当时贫富的差距,与此同时也暗示读者虽然世界本就不公平,但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