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对_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_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

对_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_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
5 湿地生态恢复
由于城市湿地受人为干扰和受到破坏 的程度远远大于自然湿地[3~4],因此在城 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应更强调对湿地生态 系统或湿地景观的恢复工作。城市湿地公 园中湿地生态系统或湿地主体景观的恢复 程度,直接影响湿地公园项目的成败和湿 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经营)[5]。《导则》对 湿地生态的修复作了规定,例如:在总则 中提到“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 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 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在原则中提 到“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在规划设计 内容中“提出湿地保护与功能的恢复和增 强……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2]。
随想杂谈
E S S AYA
[文章编号]1006-0022(2007)03-0087-03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几个基本 问题的解读
□ 黄金玲
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现保护目的的生境和物种管理区;⑤为保 览”、“科普教育”设施。
护和娱乐而设置的受保护的地理景观海洋
2 0 0 7 年 第 0 3 期 第 2 3 卷 87
规划设计中,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 地落实《导则》中的“保护原则”:①湿地 公园内的重点保护区(往往是园内湿地生 态敏感区或湿地景观原生性较强的区域) 要占相当的面积和比例,以保护该地域湿 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替规律;②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生 物栖息地,尤其是保护和维护园内生态敏 感区的自然风貌和湿地景观[3] ;③维持(或 恢复)园内水体水系与园外自然水体水系 畅通循环交换;④保护水体底泥及其底栖 生物;⑤保护地表植被(包括水生植物和陆 生植物等);⑥湿地公园要划分游人禁入区 (永久或临时禁入),禁入区面积要占有一 定比例;⑦限定湿地公园人工设施的数量 与规模;⑧分析、测算湿地公园最大游人容 量及敏感时区(或季节)游人容量,对湿地 公园入园游人量采取合理控制措施。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
[ 2 l 。( ( 导则》还确定了 谋录 脐啁 _ { 寺 续利用的 “ 湿叫 护 ”“ 湿 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 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 2 ] 。为更好地理解 导则》 ,笔者认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三个一般 地游览”区域。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 的公园” 解,湿地公 园是保持该 区域独特的湿地生 为,需要从如下角度解读城市湿地公园的 态系统并趋近于湿地 自然景观状态,维持 定义:①城市湿地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 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湿地结构、功能、演 体的 自然类公 园。城市湿地公 园是一种独 性原则:①系统保护的原则;②合理利用 的原则;③协调建设的原则。在系统保护
的F N @ ̄ J 中,强调 “ 1 呆 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 “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续 I 生 , ' 、“ 保护湿地
2 0 0 7 年第0 3 期 第2 3卷
8 7
维普资讯
规划设计中,应重点从 以下几个方面切实 有关夫 见 己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①尽可 的国情及城市发展空间。②对湿地公园功
根据 ( (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
是利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区、流 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具有湿地 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 的、 生态保护、科 发挥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 域河口生态景观区、水乌迁徙越冬栖息地, 的生态功能
态廊道,因此湿地公园的边界与范围需要 护 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 貔 服 要占相当的面积和 比例,以保护该地域湿 考虑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连续 性( 或称 务区的空间布局与面积 比例。④对湿地公 或主体湿地景观} 的确定。 地生态系统的完整I 口 湿地生物的多样 I l 生 ’ 连接度) ;④公园边界是城市景观与湿地公 园主要保护对象( 从而维 冉显 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湿地结构、功 园的景观协调区域,并且往往是湿地公园 除非特殊情况和要求,城市湿地公园的主 能、演替规律:②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生 重点保护区的缓冲区域、鸟类隔离安全区, 要保护对象或主体湿地景观,一般由园内 物栖息地,尤其是保护和维护园内生态敏 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带宽;④保证地域 性 已有的地域代表 性湿地景观或当地的地域 感区的自然风貌和湿地景观C 3 ;④维持 ( 或 湿地生态系统 ( 或地域性湿地主体景观) 的 性典型湿地景观 ( 需要I 灰复) 构成。④湿地 恢 复) 园内水体水系与园外 自然水体水系 完整性;⑤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的缓冲与 生态系统或湿地主体景观的恢复与修复途 畅通循环交换;④保护水体底泥及其底栖 安全距离 ( 或方式) 、技术措施。⑤园区湿地水体 最小宽度或最短距离) ;⑥湿地 径 ( 生物:⑤保护地表植被 ( 包括水生植物和陆 水体水系循环的畅通 性、水体 ( 交换) 循环 水系的循环与交换。如有园外污水进入园 生植物等) ;⑥湿地公 园要划分游人禁入区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年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基本要求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定位与目标功能分区游客容量计算用地比例湿地保护与修复栖息地设计...........................................................................................…………………..…基本要求动植物保护栖息地系统设计栖息地要素设计水系设计基本要求水域设计驳岸设计竖向设计基本要求高程控制挖填方设计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种植设计基本要求植物选择与配置道路与铺装设计交通组织道路设计铺装及场地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编制说明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xx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xx建设的意见》,促进xx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xx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xx 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12xx,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xx植物园、xx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xx林业大学、xx林业大学、xx园林设计院、xxxxxx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xx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 (1)2 术语......................................................... ........................................................... (2)3 设计原则......................................................... ........................................................... . (3)4 总体设计......................................................... . (4)4.1 基本要求......................................................... ........................................................... .. (4)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 (4)4.3 定位与目标......................................................... ........................................................... .54.4 功能分区......................................................... ........................................................... .. (5)4.5 游客容量计算......................................................... .. (6)4.6 用地比例......................................................... ........................................................... .. (7)4.7 湿地保护与修复......................................................... . (7)5 栖息地设计......................................................... (9)5.1 基本要求......................................................... ........................................................... .. (9)5.2 动植物保护......................................................... ........................................................... .95.3 栖息地系统设计......................................................... . (9)5.4 栖息地要素设计......................................................... . (9)6 水系设计......................................................... ........................................................... .. (11)6.1 基本要求......................................................... ........................................................... .. (11)6.2 水域设计......................................................... ........................................................... .. (11)6.3 驳岸设计......................................................... ........................................................... .. (12)7 竖向设计......................................................... ........................................................... .. (13)求......................................................... ........................................................... .. (13)7.2 高程控制......................................................... ........................................................... .. (13)7.3 挖填方设计......................................................... ........................................................... .137.4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 .. (13)8 种植设计......................................................... ........................................................... .. (14)求......................................................... ........................................................... .. (14)8.2 植物选择与配置......................................................... . (14)9 道路与铺装设计......................................................... .. (16)9.1 交通组织......................................................... ........................................................... (16)9.2 道路设计......................................................... ........................................................... (16)9.3 铺装及场地设计......................................................... .. (17)10 配套设施设计......................................................... ........................................................... .. (18)11 基础工程设计......................................................... ........................................................... .. (20)12 设计成果......................................................... ........................................................... . (21)编制说明......................................................... ........................................................... . (23)1 总则1.0.1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xx湿地资源,规范xx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xx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____年10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xx建设的意见》,促进xx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xx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xx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12xx,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xx植物园、xx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xx林业大学、xx林业大学、xx园林设计院、xxxxxx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xx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 (1)2 术语..................................................................................................................................... . (2)3 设计原则 (3)4 总体设计 (4)4.1 基本要求 (4)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4)4.3 定位与目标 (5)4.4 功能分区 (5)4.5 游客容量计算 (6)4.6 用地比例 (7)4.7 湿地保护与修复 (7)5 栖息地设计 (9)5.1 基本要求 (9)5.2 动植物保护 (9)5.3 栖息地系统设计 (9)5.4 栖息地要素设计 (9)6 水系设计 (1)16.1 基本要求 (11)6.2 水域设计 (11)6.3 驳岸设计 (12)7 竖向设计 (1)37.1 基本要求 (13)7.2 高程控制 (13)7.3 挖填方设计 (13)7.4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 (13)8 种植设计 (1)48.1 基本要求 (14)8.2 植物选择与配置 (14)9 道路与铺装设计 (16)9.1 交通组织 (16)9.2 道路设计 (16)9.3 铺装及场地设计 (17)10 配套设施设计 (18)11 基础工程设计 (20)12 设计成果 (21)编制说明..................................................................................................................................... ..231总则1.0.1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xx湿地资源,规范xx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3 14 ..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保持湿地水 体、生物 、矿物等各种资源 的平 衡与稳定 ,
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 园的可持续发展 。 31 . 合理利用的原则 32 1 ..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 32 2 .. 合理利用湿地提供 的水资源 、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32 3 ..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 324 . .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33 . 协调建设原则 331 .. 城市湿地公园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 ,体现 自 然野趣 ; 331 ..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体现地域特征 ;
执行中的问题 ,请及时我部城市建没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o 五年六月二十四 日 O
城 市湿 地 公 园规划 设 计 导 则 ( 行 ) 试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 ,规范城市湿地公 园规划设计方法 ,促进人与 自然 的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第一章 总则
11 . 编制依据
步实施 的原则。 14 . 规划 目 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 ,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 能,最大限度的发
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美化城市、科学研究 、科普教育 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 的生态 、环境和社会效益 ,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 中对湿地的不合理 利用现象 ,保证湿地资源
11 8 .. 行业标准 《 园设计规范》 (J4—9 ) 公 CJ8 2
12指导 思想 .
根据各地区人 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 ,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 、保护城市 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 出发点 ,坚持 “ 全面保护 、生态 优先 、合理利用 、持续发展”的方针 ,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 和社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导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7.10.11
•【文号】建办城〔2017〕63号
•【施行日期】2017.10.1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的通知
建办城〔2017〕6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局、水务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绿化市容管理局、水务局,天津市规划局、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水务局,重庆市规划局、城市管理委员会、水利局,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水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城市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为切实履行《湿地公约》,全面加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修复,规范引导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我部制定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建城[2005]97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11日附件:1、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年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基本要求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定位与目标功能分区游客容量计算用地比例湿地保护与修复栖息地设计...........................................................................................…………………..…基本要求动植物保护栖息地系统设计栖息地要素设计水系设计基本要求水域设计驳岸设计竖向设计基本要求高程控制挖填方设计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种植设计基本要求植物选择与配置道路与铺装设计交通组织道路设计铺装及场地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编制说明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1 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 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1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第一章总则1.1编制依据1.1.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1.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1.5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1.1.6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1.1.7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1.1.8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2指导思想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基本原则1.3.1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1.3.2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1.3.3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3.4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1.4规划目标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基本概念2.1湿地的定义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一、概述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结合自然湿地和人工塑造的公园,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强城市环境品质。

设计导则旨在提供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方针,确保公园能达到生态保护、功能齐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保护1.保留原有湿地区域以及湿地植被,最大程度上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

2.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避免破坏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3.鼓励并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提供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栖息的条件。

三、公园功能1.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包括散步、跑步、骑行等,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2.设立运动设施,如健身区、篮球场、足球场等,促进身心健康。

3.设计观景点,让游客可以欣赏湿地美景,并设置观鸟平台等设施,提供观赏野生动植物的机会。

4.建立儿童游乐区,设置适龄儿童喜欢的设施,满足家庭的娱乐需求。

5.设立露天表演区,通过举办音乐会、演讲等活动,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四、景观设计1.保持湿地的自然风貌,突出湿地特有的景观元素,如湖泊、河流、沼泽等。

2.设置水生植物,增加湿地的生态性,如芦苇、荷花、红莲等。

3.设计走廊、步道等连通线,方便游客欣赏湿地风光,并设置休息站、观景台等设施。

4.利用自然地形和水域,并结合人工构筑物,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如人工岛屿、浮动码头等。

5.设置广场和座椅等休憩设施,方便游客休息和观赏风景。

五、环境保护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设立垃圾分类回收设施,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减少环境污染。

3.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运用雨水进行湿地的灌溉和补给,降低用水量。

4.选择适宜的植物,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六、交通规划1.设立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市民和游客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到达。

2.鼓励步行和骑行,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3.设立停车场,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停车需求,避免城市周边的交通拥堵。

七、安全措施1.设立围栏和标识牌,确保游客安全,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的情况下通过大面积开挖等人为干预措施,或以旅游开发为导向进行湿地公园建设。
综合考虑区域防洪及其它水利要求,在保障游人安全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
区域水系统的有效调节。
尽量避免向市政管网排水,保持自然水体径流过程,合理收集利用降水资源;雨洪管理相
关设计应与竖向设计、水系设计、栖息地设计和游憩设施设计相协调。
生物资源
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典型群落、生境 类型、主要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特点、生 物多样性、生物通道、外来物种等。
注重对现有及潜在栖息地的分析。
景观资源
资源构成、资源等级、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资源等。
注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
人工环境
用地适宜性、建设矛盾、周边居民分布、 人为干扰状况、公众活动需求、交通状 况、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现 有基础设施、与湿地有关的人文、历史、 民俗等非物质遗产等。
重点分析基址生态本底所面临的干扰 因素与程度,恢复可行性。生态环境敏 感性、栖息地环境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应 作为指导公园设计的必要内容,。
水资源与土壤环境
水文地质特点、水环境质量、水资源禀 赋、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 要求、土壤环境等。
须从区域到场地,尤其注意对小流域水
系现状及湿地水环境的分析评价。
根据详细的基址踏勘,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措施。
依法保护特有的栖息地、古树名木与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场地原有自然与文化资源,
体现地域特色。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对场地的现状及历史进行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与基址相关的
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数据、水资源、土壤环境、生物栖息地等。根据各地情况和不同湿地类型
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要求, 具备湿地生态功能与公园建设条件。 公园规模与湿
地面积指标要求如表4-1所示。
公园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公园面积
<50公顷
50〜200公顷(不含)
>200公顷
湿地所占比例
>50%
>50%
>50%
表4-1公园规模与湿地所占比例
依法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及其它生态环境敏感区内的相关建设。坚决杜绝在环境条件不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 总结实践经验, 提出意见和建议。
3设计原
...4
13
14
16
16
16
10
11
12
17
18
20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要功能定位。
因地制宜
在尊重场地及其所在地域的自然、 文化、 经济等现状条件, 尊重所有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公园设计,保障设计切实可行,彰显特色。
协调发展
通过综合保护、 系统设计等保障湿地与周边环境共生共荣;协调共存;实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良性发展。
基本要求
4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态基础设施之一,
与功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现有资源类别、优势、保护价值、存在的矛盾与制约等进
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与设计重点, 形成调研报告及图纸。 有条件的可建立
表4-2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分析内容
分析评价类型
分析评价内容
备注
生态系统
湿地类型、功能特征、代表性、典型价 值、敏感性、系统多样性、生态安全影 响、生态承载力等。
生态保育区
对场地内具有特殊保护价值,需要保护和恢复的,或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
富、生态环境敏感性高的湿地区域及其它自然群落栖息地,
结合现状与上位规划进行分析。
注: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应在基址现状特征基础上,遵循评价因子的可计量、主导性、代表
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反映研究区内自然景观资源与生态状况。常用因子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盖度、水体污染程度、土壤质量、不透水层比例、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可根据湿地类型和所在区域不同,增加相关影响因子,并研究确定各因子影响权重、敏感性等级和不同敏感度区域的具体分布和边界,以指导公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 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 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定位与目标
明确公园建设定位, 设计目标,主要特色,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时间安排和项目拟投资规模,设计成果等。重点明确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栖息地类型及保护与修复目标等。
功能分区
公园应依据基址属性、特征和管理需要科学合理分区, 至少包括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
区及综合服务与管理区。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二级功能区。 分区应考虑生物栖息地和湿地相关的人文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缓冲区及综合服务与管理区内的栖息地应根据需要划设合理的禁入区及外围缓冲范围。
公园应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
修复为首要任务,兼顾科教及游憩等综合功能。用地权属应无争议,无污染隐患。
对可能存
在污染的场地,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相应的污染处理和防范措施。
对水质及土壤污染较
为严重的湿地,需经治理达标后方能进行建设。
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满足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
栖息地habitat
维持生物整个或部分生命周期中正常生命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
动物集中分布、活动、觅食的场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
览等功能的公园绿地。
生态优先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应遵循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 围绕湿地资源全
本导则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
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相关工作。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湿地Wetland
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城市湿地Urban Wetland
符合以上湿地定义, 且分布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 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水陆过渡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