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整理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政治:由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和制约的,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全部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活动的总和。
政治形态: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依赖于社会形态,有相对独立性的有机体,是政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表现与形式和阶段。
政治力量:是政治形态活动的主体,其主体可以是政党、民族、社团、阶级、政治人物。
政治组织:是政治活动的主体进行政治活动的组织设施。
政治意识:是政治活动的理论原则和经验,包含各种法律理论、政治态度、思想观念政治行动:是政治活动的过程,包含统治、管理、决策、选举参与等。
政党:一定阶级和阶层中的活跃分子,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特别是为夺取和维持政权,影响政权的行使而建立起来的成为某一阶级或阶层的政治力量的组织。
政党制度: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程度、状态,又称为政党政治。
政治团体:又可以称为利益集团、压力集团、院外活动集团,指的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政治文化: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个体的政治意识:个体对自身在政治共同体当中的地位,身份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的政治利益的认识群体的政治意识:在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由个体组织而成的正规或非正规的政治集团,关于集团内在的政治关系和外在政治关系的反映。
社会的政治意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政治形态的意识。
政治管理:政治权利主体按照其某些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地控制和引导的活动过程。
政治参与:公民自上而下参与,旨在影响国家的政治统治,政治管理等政治过程的活动,这种活动集中表现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产生以及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
二、简答题1.美国两党制与英国两党制的区别。
(1)美国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总统竞选的获胜者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反对党。
(2)英国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由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政治的特性:●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的社会地位●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经济分析方法●3、阶级分析方法●4、利益分析方法●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1)哲学研究方法●(2)历史研究方法●(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1)社会学分析途径●(2)经济学分析途径●(3)心理学分析途径●(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第二篇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定义●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第一章利益与政治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公共性●非市场现实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性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利益矛盾●1、横向利益矛盾●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2、纵向利益矛盾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整理版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一、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答: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识,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二、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及简单又论题答: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纵观各管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是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第三,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第四,依法治国: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有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第五,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三、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答: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因此,在社会监督中,公民权利对公民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仅在公民和社会政治社团对权力主体行使选举、罢免和参与等权利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而且在各个权力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而展开权力博弈的过程中也间接得到了实现,这就是作为对政治权力进行导体监督的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四、试述人民主权原则;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是,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当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五、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共产党、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过程中的民族主义政党以及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政党,都在这个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概括而言,政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变大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它犹如一个政治百货商场,决定什么利益可以展开出来,什么利益应该被留在仓库,什么利益不可以成交;”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机构;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政治学原理- 简答题:政治学原理- 简答题:M 、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答: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也被称作为“理想主义”政治观;2.神学轮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3.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也被称作为“现实主义政治观”;4.管理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代的政治观念;5.决策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有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M 、民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体现在哪些方面—民主观念的现代性的变革主要表现答: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M 、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答: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拨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M、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Z 、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Z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是合法行为;是通过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Z 、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时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Z 、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的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Z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答:个人主义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同意原则、宪政主义原则;X 、为什么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呢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5.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X、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答:1.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决策的议员和行政官员进行说服工作;2.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和顾问,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3.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社交活动; 4.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款、协助选民登记、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或连任; 5.主导舆论;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 6.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S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样的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现代民主是一“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社会权力的多中心和组织的多元化为特征;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专制极权政治构建于“一袋马铃薯”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得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民主的健康发展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阶层之间不断协调和妥协的过程中展开的R、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即作为统治者必须学好的两门“必修课”;3、道家:无为而治;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兼爱”、“非攻”,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但是缓和矛盾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T 、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F 、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答:第一,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第三,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第四,依法治国: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有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第五,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政治学-名词解释:Z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Z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Z 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Z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Z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G 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G 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G 公民监督—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利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G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S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S 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Y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Y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Q 权力—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F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L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M 民主—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X 宪政—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天津政治学中考重点整理
天津政治学中考重点整理
一、政治学基本概念
1. 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3. 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
二、国家与政权
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2.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3. 国家的组成和职能
4. 政权的概念和特点
5. 政权的来源和合法性
三、政治制度与政府
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代表国家
3.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
4. 政府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
1.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
2. 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3. 公民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4. 公民义务的履行和约束
五、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2. 不同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3.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内容
4.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影响
六、政治参与与政治决策
1. 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
2. 政治参与的意义和影响
3. 政治决策的过程和特点
4.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
七、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
1. 国际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学派
3. 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种类
4.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挑战
以上是天津政治学中考的重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政治P1古希腊政治:政治主要指国家(城邦)的活动;古罗马政治:政治主要指共和国活动;中世纪政治:政治已经蜕化成一种利益政治,是家长与臣仆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现代政治:是一种以近代化国家为中心的政治2、中国古代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发展的脉络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了政治一词,多数情况下“政”和“治”是分开的。
P11政:(1)一定朝代的制度与秩序(2)施政手段之一(3)统治者的修养和教化(4)君主和大臣们的政治管理活动治:(1)一种与动荡相对应的安定和谐的状态(2)统治、管理或智力活动西方:(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期,基督教神学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任何一门学问,都成为了神学的婢女,政治学也成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3)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4)15—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5)17—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6)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7)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学,已经完全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已经拥有许多学者的专门学科。
3、现代政治学发展的3个阶段(1)19世纪末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3)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内容(1)政治学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归根究底是由经济决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5、国家起源P26国家起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2)国家的出现,设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1.政治的定义(理解)——第一章第一节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学习意义(理解)——第一章第二节1.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
2.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
3.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
4.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
3.利益的含义(理解)——第二章第一节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理解)——第二章第一节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
因为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
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所以,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5.利益的内在矛盾(理解)——第二章第一节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6.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第二章第三节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4.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5.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6.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7.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及特性(理解)——第三章第一节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必答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答知识点总结一、国家制度1. 国家的概念、特征和性质国家是一个具有人口、领土和主权的政治实体,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国家的性质是一个社会政治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性和主权性。
2. 国家的组成及职能国家由政府、国家机关和国家民主政治组织构成。
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最高军事指挥权等。
3. 国家的制度和组织国家的制度包括国家宪法制度、国家议会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和国家司法制度等。
国家的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和国家民主政治组织等。
二、政治理论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的主要内容、政治学的科学方法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等。
2. 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包括政治发展方向、政治制度体系和政治体制改革等。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组织结构和政治生活制度,包括政体制度、政治制度和政治管理制度等。
3. 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是人们对国家政治、政治社会制度和政治活动形态的认识和认识方式,包括政治思想的类型、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政治思想的影响等。
政治文化是国家政治和政治制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态,包括政治文化的特征、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政治文化的传播等。
4. 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政治制度是政府和政治制度建立和运作的规范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包括政治制度的类型、政治制度的结构和政治制度的法源等。
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和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
5.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交叉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等。
三、国际政治1.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的阶段和国际关系的类型等。
国际政治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包括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和国际政治的主要问题等。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府、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政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权力、政府、国家等政治实体的运作机制和相互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国家、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理论等。
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府:政府是统治者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管理的组织机构。
它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调整社会秩序和解决社会问题。
2. 国家: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
国家的核心职能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一系列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和决策过程的制度安排。
常见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等。
4. 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指个体或集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行动和表达。
政治行为可以包括选举投票、政治抗议、政治参与等。
5.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政治理论包括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等。
三、政治学的分支学科1. 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 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冲突等问题。
3. 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改革等。
4.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研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伦理和政治价值观等问题。
四、重要政治学理论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2.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调政治决策和政策应该基于实际效果和经验,追求实用和效率。
4. 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秩序和稳定,主张保持现有社会制度和价值观。
政治学概论复习提纲 笔记整理 考题知识点
1.政治的涵义:有的从道德的角度解释政治,把政治归结为一种伦理价值,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有的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认为人和国家都是“上帝”或“上天”的创造物,都受“上帝”或“上天”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支配;有的从权力出发研究和阐释政治,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权力,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研究政治首先就要研究权力问题;有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有的则从权力运作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政治,认为政治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2.西方政治观类型:1)伦理政治观2)权力政治观3)神学政治观: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4)管理政治观✓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术,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 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 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 5.决策论的解释: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一定积极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4.主权的内涵:5.行为主义政治学概念:6.阶级概念与内涵:7.国家概念、要素、职能、本质:8.中国国家性质的基本内涵:人民民主专政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体,既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基本内容如下:1)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3)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4)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9.国家权力的含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城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政治学概论复习整理
政治学概论复习整理一、导论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政治的定义道德意义上的界定:政治是对理想生活或社会价值的追求(理想主义)事实意义上的界定:政治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去阶级化”的界定:政治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式”界定:政治是公共决策及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二)马克思主义对政治涵义的论述1.政治是一种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三)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社会中心、阶级化表述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不同的政治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6)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7)政治学狭义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一般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政治学的内容结构第一部分为政治主体(体系):国家、政府、政党和政治团体(组织)第二部分为政治行为过程:政治权力、政治治理、政治参与;第三部分政治体系的动态变迁:政治发展第四部分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第五部分政治行为体间关系:国际政治、地方政府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古典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学说自然政治观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治观,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学说(5-15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政治观,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阿奎那近代时期的政治学(权利)(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众多,有马基亚维利、斯宾诺沙、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杰斐逊、潘恩等等现代时期的政治学(19世纪末至今)1.一般来说,20世纪30、40年代之前的政治学研究可以统称为传统主义政治学2.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其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杜鲁门、西蒙、阿尔蒙德、派伊等人3.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人们对正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重视,没有关注到对政治现实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被视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缺陷。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整理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整理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整理:1. 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政府组织和政治过程。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制度、国际关系、政治理论、政治行为等。
2. 政治权力与政府:政治权力是指一群人对其他人在某个区域内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控制能力。
政府是管理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机构,它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管理社会事务。
3. 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组织的模式和组织结构。
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的法律和规范,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运作方式和人员选拔等。
4. 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是指一个具有自主权、独立的领土和政权的政治实体。
国际关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涉及领土、资源、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5. 政治理论与思潮:政治理论是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构建的研究。
不同的政治理论和思潮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例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6. 政党与选举:政党是一种代表特定利益和政治主张的组织,它通过选举和竞争来争取和维护政权。
选举是一种民主机制,通过普选、差额选举等方式,让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权力分配。
7. 政治行为与公民参与: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表达政治诉求的方式。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和参与的程度,如示威游行、请愿书、参选等。
8. 政治经济学与政治体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关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体系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和组织结构,包括单一制、联邦制、议会制等。
9. 公共政策与决策过程: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共需求。
决策过程是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确定、决策制定、实施评估等阶段。
10. 政治变革与民主发展:政治变革是一个政治体系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如民主化、革命等。
知识点总结考公
知识点总结考公一、政治学【概念】政治学是研究国家政权组织与运作、政治组织间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的学科。
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政治哲学、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政治行为等内容。
政治学是现代国际关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事务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重要理论】政治学重要理论包括现实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构成主义理论等。
现实主义理论主张国家间的关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国家主权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
自由主义理论则强调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与发展,主张国际社会应该不断地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
构成主义理论主张,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相互理解形成的,并且国际关系是在各种构成的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
【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理论建构法等。
历史研究法主要用于研究政治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比较研究法主要用于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差异和共性;实证研究法主要用于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实证分析;理论建构法主要用于政治学理论的推导和建构。
二、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内容。
经济学是现代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重要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等。
古典经济学主要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则进一步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的均衡价值;凯恩斯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危机时期进行干预,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
【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分析、实证研究、数理经济学分析和实证分析等。
经验分析主要用于对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实证研究主要用于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实际数据的统计;数理经济学分析主要用于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模型分析;实证分析主要用于经济学理论的验证和实证分析。
政治选修一打印知识点总结
政治选修一打印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政治活动的规律、政治权力的产生与行使、政治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政权、政府机构、政治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思想和政治体系等政治现象。
3.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
二、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家的基本概念:现代国家是指在一定领土范围内,以统一的政权、法律和政治组织为基础,具有独立的国际地位的社会政治组织。
2.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领土、人口、政权、主权和国际地位等方面的特征。
3.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管理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等职能。
三、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1.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国家的一种特殊权力,是指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根据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实施行为的强制力量。
2.政治权威的概念:政治权威是指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行使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3.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威的物质基础,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的精神支撑。
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四、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政权机构和政治运行规则的总称,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规则。
2.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类型: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君主制、专制制度等类型。
3.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仅是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规范政治行为和维护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五、现代国家的国家权力机构1.国家权力机构的概念:国家权力机构是指国家行使政治权力和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它是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中体现和有效运转的保障。
政治学原理整理
政治学原理整理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
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
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
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
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
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政 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政治学是一门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
同时,政治学也具有科学性,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揭示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目的、权力作用方式和权力实现程度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权力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权力、社会公共权力等;按照权力作用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权力和微观权力等。
政治权力的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权力的行使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
同时,权力的运行也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它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手段。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民主建设等方式,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四、国家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
国家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国家的性质,可以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
国家的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国家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五、政府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高中政治素材整理总结
高中政治素材整理总结导言: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培养作用。
而要在政治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素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整理和总结高中政治的素材,帮助学生掌握该学科,提高学习效果。
一、政治学科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政治- 简述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政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2 政治的基本特征- 政治的普遍性- 政治的特殊性- 政治的目的性1.3 政治学科的分类- 比较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 政治学与政治思想史- 政治学与行政学1.4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 归纳法与演绎法二、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2.1 什么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制度的分类2.2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2.3 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 英国的议会制民主- 美国的总统制民主- 法国的议员制民主三、政治文化与公民道德3.1 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差异3.2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的内涵和目标- 公民道德的养成与培养3.3 主要国家的公民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 德国的公民教育- 中国的公民教育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全球化4.1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4.2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4.3 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 美国的经济政策- 日本的经济政策- 中国的经济政策五、政治决策与公共管理5.1 什么是政治决策- 政治决策的定义和过程-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5.2 公共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管理的规范性要求- 公共管理的科学性方法5.3 主要国家的政策实施- 美国的政策实施- 日本的政策实施- 中国的政策实施结束语:通过对高中政治素材的整理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与公民道德、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决策与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一、政治体制1.1 国家的性质和任务•国家是什么•国家的性质和任务•国家的主要职能1.2 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投票选举制度•民主集中制二、政治文化2.1 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2 法制教育•法律与法律意识•法制宣传与教育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三、经济建设3.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优缺点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3.2 公有制和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含义•我国宪法对所有制的规定•我国所有制形式的演变3.3 农业问题与农村建设•农业问题的来源和基本矛盾•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原则•农村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内容四、文化建设4.1 城乡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4.2 文化与文化传承•文化的含义和重要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传承的意义与方法4.3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涵义•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功能•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前景五、生态文明建设5.1 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容5.2 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热点问题: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的内涵和意义•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的方法与实践5.3 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六、全球化与中国6.1 全球化的意义和趋势•全球化的含义、现状、历史进程及趋势•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6.2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外交的发展阶段和基本方针•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6.3 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中国文化自信•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自信的意义和表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七、政治学基础7.1 政治学基本概念•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基本概念7.2 世界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日本政治制度•韩国政治制度•其他国家政治制度7.3 中国政治制度•一党制与多党制•中央与地方关系•直接民主和代议制的对比以上是八年级政治知识点的总结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要点汇编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要点汇编一、政治学科简介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在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中,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组织。
- 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领土、人民和主权。
2. 政权的概念和形式:-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 政权的形式包括专制政权、民主政权和威权政权。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
- 政治制度可以分为集中制和分权制。
2.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的关于政治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政治文化的特征包括稳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
四、民主与专制1. 民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主是指人民通过公民参与和平等竞争实现政治权力的制度和价值观。
- 民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由、法治和民主集中制。
2. 专制的概念和特点:- 专制是指政权集中在个人或少数人手中,限制人民的权力和自由。
- 专制的特点包括权力集中、政治压制和人权侵犯。
五、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中的行为和表达。
- 政治参与的形式包括选举投票、政治抗议和政治咨询等。
2.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途径:-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内化政治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教育、家庭和媒体等。
六、政治与经济发展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 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政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政治可以通过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推动改革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 政治的不稳定和腐败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的要点汇编,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政治学基础理论 整理
政治的界定杨光斌“制度性建构主义”,他认为国家及未来的正确走向取决于非常规时刻形成的制度。
他认为,观念作为政治制度的主轴,贯穿制度结构,既产权形式、交易方式、组织以及组织关系。
在历史的关机时刻,观念和政治至关重要,他们共同决定经济的绩效。
(中日的现代化运动)。
用结构的方法对政治治理进行研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①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革命党执政党)②中央——地方的关系(政治单一制、联邦制)③政府——市场的关系④国家——社会关系(权利渗透、权威等)肖滨认为,界定政治时有五个维度1.政治生活的轴心——权力(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权力主体对权利客体的支配控制和权利客体对权力主体的服从和接受。
这体现了权力作用双方的非对称性。
国家权力、政治权力和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是作为组织的国家所掌控和行使的以暴力为后盾、以合法性为外衣(基础)的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力。
(国内)在国际上,战争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最高形式。
“公共权力”强调权力归属于公众,和适用范围为公共领域而不是私人领域。
“政治权力”其政治上的功能性: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军权、财政权、人事任免权。
所谓政治以权力为轴心其实是以具有公共性和政治性的国家权力为轴心。
历史上对政治的界定分为:权力说: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归为夺取权力、掌握权力和扩大权力,即绝对权力;马克思·韦伯主张政治分享权力或者权力分配,即相对权力。
国家说:立国的政治治国的政治插入,杨光斌所述的国家学说分为:1)国家起源上的阶级性2)国家本质上的工具性和压迫性(马克思的国家工具性理论)杨光斌所述,如果国家成为阶级的工具而丧失自主性,将直接决定国家建设的失败。
这相对于以社会中心主义的英-美模式来说,由于有着良好的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强制力虽然一时会成为阻碍民主推进,但是在宪政政体的框架下会自主的巡回正确的路。
而相对于在第二波现代化以后的国家中,国家中心主义占主导(以及政党中心主义的次生形态)的法国、日本、德国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拥有权威的的组织来发展经济,这便是国家,通过国家干预和和贸易保护来发展经济,通过构建社会的秩序,最后在宪政的框架下,继续发展,这是亨廷顿开出的“权威-秩序-发展”的药方。
高中政治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中政治学史归纳整理版前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关系以及政府运作的学科。
在高中政治学史的研究中,我们将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思想家以及主要理论。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等组织形式,政治关系包括支配、统治、权力等事物。
政治学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现象和关系,旨在揭示政治规律和指导政治实践。
二、重要思想家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政治学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他提出了“仁爱”、“君子”等概念,强调了政治伦理的重要性,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的道德标准来治理国家。
2.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的政治学思想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的目的和最高价值,主张合理的政治制度能够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3. 霍布斯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的政治哲学家,他的政治理论对西方政治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霍布斯认为人性自私、无序状态下会导致混乱,因此主张强有力的国家权威来维持社会秩序。
4. 韦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现代政治学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韦伯提出了理性授权和合法性的概念,强调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现代国家的组织和运行提出了深刻思考。
三、主要理论1.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政治学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它认为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自愿通过契约形成政治组织。
社会契约论强调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益。
2. 政府分立理论政府分立理论认为政治权力应该被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门。
这样可以避免政治权力过于集中,保护公民的权益。
政府分立理论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基石。
3. 进化论政治学的进化论认为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而不断演变。
这个理论解释了政治的历史变迁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并提供了对未来政治发展的预测和指导。
结论高中政治学史的研究涉及政治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思想家以及主要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政治】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政治就是权力之争、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3.中国传统政治研究主题:政治哲学、理想社会政治模式、治国战略、施政政策、权力运用、政治制度、政治史4.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征:范式单一、注重世事、强调布政、侧重伦理、学科界限模糊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属性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内容规 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技术—政治的科学性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发展性、实践性【二.政治权力及运行】1.政治权力的分类: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合法性权力2.政治权力运行方式:说服—信仰选举—操纵规范—操纵压力暴力奖惩3.政治权力运行含义:就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行使政治权力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政治权力主体发出影响力到收到一定效果之间的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施加支配或制约作用的过程。
是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4.政治权力的运行要素:(1)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向,即必须明确政治权力的指向,也就是就要明确政治权力施加影响的对象。
(2)政治权力运行的目的,即必须明确行使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利益与要求。
(3)意志。
即行使政治权力的心心和强烈的愿望。
(4)行使政治权力的方式或手段。
即政治权力主体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或手段。
只有四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政治权力的运行,形成一定的权力关系。
5.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
6.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①政治权力运行的适度原则②层级③实效④法制⑤责任7.政治权力的功能:(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2)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纽带和粘合剂的功能,(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 政治权力不能构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力量,不能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运行方向,但是,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第一,政治权力的归属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确立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政治权力可以沿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政治权力也可以沿着经济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就会阻碍经济发展。
(4)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管理功能(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对人口的调节作用,对人与自然的调节)(5)政治权力具有进行国际交往,参与维护国际秩序功能。
【三.政治权力的制约】1.政治权力的制约: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权力的垄断和运用,而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和约束。
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是以国家权力异化或异化趋势为前提的。
所谓国家权力的异化指的是国家权力来自公民权力,与公民权力分化并独立并凌驾于公民权力之上,最后走向公民利益的反面。
2.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1)制约主体活动的独立性(2)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
政治权力的制约:权力制约,代议制,选举制共同构成现代民主三个环节①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以国家权力异化、异化趋势为前提,国家权力异化,异化分化或独立②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a.制约活动主体的独立性 b.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国家政务公开,国家人格公开) c.制约关系的对象性 d.制约手段的法制性③权力制约的条件--民主:a.民主规定权力 b,民主委托权力 c.民主控制权力 d.民主回收权力3.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获得——巩固——行使——终结(1)获得:主观条件:a.政治主体必须由获得权力的动机 b.政治主体必须有较高社会地位,专业知识或经验和威望 c.组织条件:政治主体必须有政治组织 d.社会条件:除了组织的支持,还要群众的支。
获得政治权力的方式:a.血缘继承b.暴力获取c.社会革命d.选举e.依靠财富获得f.任命(委任)(2)政治权力的巩固:首先,维护所代表的政治集团,群体的利益,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
其次,满足政治权力对象的某些合理利益需要和要求,使对方服从权力的基本方式有两种:a.满足对方的合理利益要求和需要,以达到对方对支配权的认同 b.是以强制力强迫对方服从,对方在无奈的情况下屈从。
第三,要注意政治权力内部的团结和统一。
第四,建立统一战线,增强实力(3)政治权力的行使(4)政治权力的终结: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力丧失,移交终结方式:汇报,移交4.政治权力运行的后果有四种情况:(1)政治权力基本上能被权力客体吸收。
(2)政治权力大部分被吸收。
(3)政治权力少部分被吸收。
(4)政治权力全部或基本被权力客体反弹回来。
这四种结果反映了政治权力客体的四种态度:第一是拥护,第二第三是中间派,第四种则是反对派或是敌对势力。
【四.政治权力腐败】1.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则以公共权力的运作超出社会制度、法律或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为前提,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对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
2.腐败的主要表现:最大特点是国家权力的滥用a.经济腐败b.政治腐败c.组织腐败d.生活作风腐败3.腐败的根源:a.人性论 b.权力的价值性——体现利益的追求首先,国家权力与之对立的公民权力均以社会物质财富为本原;其次,任何得益于某项权力运行的个人或集团;再次,权力的不适度垄断使权力运行与公共利益的“漏洞”联系起来,这是腐败的客观条件;最后,寻租动机不会自动实现,只有公共权力的实际滥用,才是腐败得以完成的契机和关键。
【五.国家】1.本质:以暴力为后盾的阶级专政,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秩序的机器。
2.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对比:国际是在氏族组织的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食指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根本的区别表现在:(1)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居民的,氏族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的;(2)国家的特殊暴力机关的建立(公共权力的建立)是区别氏族组织的最显著的特征;(3)组织的职能不同,氏族只有社会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功能。
3.国家能力:指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指中央政府能力 1.汲取能力,即国家财政能力 2.调控能力 3.合法化能力4.强制能力4.国家的类型:①16C,布丹以主权的归属取代统治者的人数标准,把国家分为君主,贵族和民主三大政体。
②20C初,马克斯•韦伯以政治威权的合法性来源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国家,个人感召力型国家和法理型国家。
③20C60S,西方政治学家从共时性角度把国家分为民主主义国家,极权主义国家和威权主义国家;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国家分为传统型,过渡国家和现代国家。
④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划分:(1)奴隶制国家(2)封建制国家(3)资产阶级国家:a.自由主义国家 b.垄断资本主义国家(4)社会主义国家⑤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标准的划分,将国家形态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
⑥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或以权力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划分)(1)集权主义国家 a.法西斯主义国家 b.威权主义国家(2)分权主义国家5.常见国家元首职权:1.公布法律权 2.发布命令权 3.召集代议机关权 4.最高外交权 5.统率武装权6.任免最高官吏权7.赦免权8.最高荣典权6.国家政府体制(两院制为代表):指某些国家分设两院的,两院通常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两院都具有行政的功能,但见解各有不同。
【六.政党】——几个典型政党类型代表:1.概念:政党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力图取得、维护或影响政权。
2.政党的分类:①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分为:政党分为使命政党和掮客政党使命政党的典型例子即为美国的社会主义劳工党掮客政党的最佳例子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党②按集权程度来划分:分为分权型政党和集权型政党比较典型的分权型党委:美国的民主共和党中型集权型的代表为: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③按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强控制型政党和弱控制型政党英国的主要政党当属强控制型政党的典型;美国的两大党是弱控制型政党的典型④按团结性来划分,一致型政党和分散型政党英国的主要政党是一致型政党的典型;法国国会中一些小党是分散型政党的典型。
3.政党特征:(1)政党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联系政府形式上的结构和社会中不同成分的纽带;(2)政党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纲领;(3)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七.政治社会】1.新型社会组织产生与发展:(1)在我国,社团的形式很多,但因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政治过程,由此可以统称社会组织。
中共诞生后所进行的革命活动,与工人、农民、青年和妇女等组织有着紧密的联系 (2)这些组织因在革命中的特殊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都确立了自己恰当的位置,并延续至今。
(3)从1949到1978年,政治性社团发展选择性很强,只有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有较大发展(4)20世纪80年代,社团在总过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与市场发育引起的社会分化过程。
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其经济意义,它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导致结构的重组。
a.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b.改革促使社会结构化 c.经济改革引起了剧烈的利益分化 d.制度的变化(1.政府日益重视法治2.政府打幅度放权3.政府职能转变4.其他)2新型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1.参政议政 2.政府助手3新型社会组织的政治作用:在中国,社会组织的兴起对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影响政府决策并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②民间组织的活动改善了政府的形象,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③民间组织的自治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目标④非组织性的基于利益之上的潜在利益群体的活动直接改变了政府行为【八.政治社会化】1.概念: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2.政治社会化的特点:①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②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统一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3.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工作场所、大众传播媒介、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社会政治组织4.政治社会化的功能:(1)从社会成员个体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
(2)从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