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二章 城市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御工程——城濠、城墙及其附属设施。
• 明代的城墙多为砖包城墙,城上筑有城楼、角楼、窝铺。南方多雨地区的城墙上还建有连 廊,称为“串楼”。
水利工程
• 对城市交通运输、供水、排涝起重要作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保证城市生活 用水。还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场所,“西湖”等。
道路和下水道
• 北方做土路,南方铺砖石。
• 意义: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承继了曹魏邺城以来近400年都城建设的经验,正式完成了 三城相套的格局,对后来的隋唐长安和洛阳城均有很大的影响。
南朝建康的建设
建康的城市布局: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至齐时才筑造城墙,外郭 始终是竹篱。
隋大兴与洛阳的建设
• 大兴城分宫城、皇城、郭城。宫城先建,皇城次之,郭城到隋炀帝时才开始建设。 • 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之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 东都洛阳建设:地势平坦,布局很整齐,规模比长安较小,共区划城103坊3市。 • 优势:漕运比长安畅通,皇城内城墙特别多,在防御上,比长安做了更多考虑。
第二章 城市建设
201705002289段晞芮
2.1.1 城市结构形态的演变
• 第一阶段 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以及夏商周三代 • 第二阶段 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代 • 第三阶段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代 • 第四阶段 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
wk.baidu.com
城市初生期
• 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 氏族间暴力斗争促使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兴盛起来。
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
•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1.保留了金中都的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 • 2.形成大城、皇宫、宫城三重相套的格局。 • 3.对河湖水系的特别关注。 • 4.规整的街巷布局
明清北京
1.北京城的布局,形成了一条突出的、长达7公里多的中轴线。
邮驿设施
• 自秦汉时代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它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的传递起 着重要作用。
城市布局——因地理条件不同而不同。
• 平原地带的城市多力求方整规则,以长方形居多,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 置,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
2.2.1 汉长安的建设
•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
• 长安城墙全部由黄土夯筑,高度在12米以上。城墙周边有宽8米的壕沟,城的每面各有3座 城门。
• 文献记载长安城内有9市,160闾里。9市的位置在横门大街北段两侧。3市在街东,称东市; 6市在街西。称西市。
• 城市防火:设立军巡铺、望火楼
• 城市排水设施:下饰板回到、沟渠。
城郭建设
• 设置城 郭:宫城,皇城、外城。
城市道路系统
• 以南北向主,呈方格网状布置,地形凭证和完全新建的城市——均齐方整的方式 • 改建或有山丘河流的城市——根据地形随宜变通不拘轮廓的方整合道路网的均齐。
居民的娱乐场所:
城市排水、防火建设
宋东京的建设
• 城内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贯通,号称“四水贯都”,水运交通十分方便。 • 东京城的城市结构:里坊制走向街巷制。
宋东京城内的娱乐场所
• 1.商业街成批出现,专业性市街和综合性市场相辅相成。 • 2.夜市、晓市的风行。 • 3.周期性市场的开辟,以相国寺庙会最为著名,每月开放5次 • 4.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建筑空前活跃。
里坊制确立期 春秋至汉
• 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城市发展高潮。 • 大城包小城——曲阜鲁故都、苏州阖闾故都 • 二城东西并列——燕下都故城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代
• 曹魏都城——邺开创里坊制城市格局: 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称作棋盘式 分割,居民与市场组成“里”
• 汉长安城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长陵、安陵、霸陵、 阳陵、茂陵、平陵、社陵),这些陵邑都从各地强制迁移付好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 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北魏洛阳的建设
•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从东周 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与此。
• 特点: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更为壮观。
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
• 北宋都城汴梁取消夜禁和里坊制,形成开放式城市布局
城市公共工程的发展
• 城市选址:重视解决水源,漕运问题。 • 城防安全措施:设置城 郭:宫城,皇城、外城。 • 城市道路系统:以南北向主,呈方格网状布置。 • 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佛教寺院、郊区风景区~瓦肆~戏台普及 • 都城绿化
2.街市、胡同众多 3.园林丰富繁华
明南京的建设
• 明南京的规划突破隋唐以来方整对称的都城形制,结合地形和城防需要,保留旧城,增辟 新区,形成不规则格局。
• 分为三个区:中部市区,西北部军营去和东部宫城区
2.3 地方城市的建设
• 作为府、县治所在的地方中心城市的机构与设施,用以保障政权的有效运作。 • 设施包括:府县衙署,察院、税课司、巡检司、仓储、儒学、阴阳学与医学、惠民药局、 养济院等。
• 防火:五代与北宋建都后,城内每隔里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 • 排水: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 • 唐长安城——在街道两侧挖土城明沟
2.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 1.新建城市(平地起城,先秦时期) • 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以后的都城采用较多采用) • 3.在旧城基础上的扩建,废城不用(隋大兴城) • 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元大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