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
药用植物和生药学
![药用植物和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6e85856bec0975f465e238.png)
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或类型 称气孔的轴式,随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双 子叶植物中常见的气孔轴式类型有:平轴式、直轴 式、不等式、不定式和环式。 菊科的主要特征:草本。有的具乳汁或树脂道。叶 互生,稀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小,两性,稀单 性或无性,头状花序,总苞1或多层;头状花序再 集成总状、伞房状等复花序;萼片常变成冠毛,或 成针状、鳞片状或缺;花冠合瓣,通常为管状、舌 状或假舌状,少二唇形花、漏斗状。头状花序上的 小花有异型或同型。雄蕊常5枚,为聚药雄蕊,花 丝分离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1室, 具1倒生胚珠;花柱单一,柱头2裂。连萼瘦果。
药用植物和生药学
质体是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的总称。 有的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
称乌金衣。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形成层的分裂活 动强烈,所产生的细胞径大而壁薄;导管直 径大,数目多;纤维较少;因此材质较疏松, 颜色较淡,称春材或早材。 下位子房:子房全部与凹下的花托愈合,花 的其它部分着生于子房的上方称下位子房, 而这种花则称上位花。
花序轴在开花期内可继续伸长,产生新的花蕾,花 的开放顺序是由花序轴下部依次向上开放,或花序 轴缩短,花由边缘向中心开放,这种花序称无限花 序。 后含物是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贮藏在细胞内 的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统称为后含物。常见的植物后 含物有淀粉、蛋白质、菊糖、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等。 云连组织中不含石细胞。何首乌具有云锦纹。信石 属于剧毒生药。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典性质的本草是《新修本草》。 花鹿茸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
沉香的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及沉香的含树 脂的心材。 半夏中含有的草酸钙结晶是针晶。 稀醋酸能使碳酸钙晶体溶解,产生气泡,但不能溶 解草酸钙晶体。 粉末显微鉴别时,可观察到嵌晶纤维的是麻黄。 取西红花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 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 天然牛黄是哺乳纲牛科动物黄牛的胆结石。 青贝呈类扁球型,表面灰黄色。外层两瓣鳞片大小 相近 ,相对抱合不紧 。
生药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生药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1e209d700abb68a982fb7b.png)
2、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生药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分类。
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 : 有药理作用的成分。
活性成分(active constituent): 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有效成分和活性成分两者常通用。 成分类别(类型):生物碱、皂苷、挥发油等。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类
会议达成的道地药材定义如下: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
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 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 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道地药材的英文:Dao-di Herbs
六、采制、贮藏、炮制、销售
简述生药的采收(collection)、产地加工(processing in the producing area)、干燥(drying)、贮藏(storage) 和炮制(special processing)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② 有利于从同科同属植物中寻找类似成分、类似 功效的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5、按生药的字母顺序或笔划顺序编排
这不是生药分类法,只是一种编排法, 它便于查阅,但不反映生药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
要学习和研究生药,首先要了解、认识生药。 一个生药需要用哪些要素来描述或记载 掌握一个生药,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十三、附注
类同品(allied drug)、代用品(substitute) 掺杂品(adulterant)、 伪品(假药)(counterfeit drug)
我们的教学按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请认真阅 读教学大纲相关内容。
大纲中要求同学们学习的生药共有130种,均 要求会辨认药材外形,其中35种为重点药(课 堂讲21种,自学14种),要求按生药记载大纲 内容全面掌握,其余的为非重点生药。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84ad66af1ffc4ffe47accf.png)
药植与生药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名词解释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晶鞘纤维:是指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
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具有支持作用。
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呈辐射状排列,并形成一圈,总称为辐射维管束离生式分泌腔:一种是由于一群分泌细胞间彼此分离,间隙扩大而形成腔室,分泌物充满于腔室中,而四周的分泌细胞较完整,称为离生式分泌腔。
溶生式分泌腔:一种是许多聚集的分泌细胞,由于分泌物的增多,使细胞壁破裂溶解而形成腔室,腔室周围的分泌细胞常破碎不完整,称为溶生式分泌腔。
侵填体:是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壁上的纹孔,连同其内含物如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腔内所形成的。
胼胝体:在冬季,树木的筛板往往被一些黏稠的碳水化合物(胼胝质)所堵塞,形成胼胝体使筛管分子间的联系中断失去作用。
细胞构成: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A、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B、液泡)后含物:淀粉、菊糖(不溶于乙醇)、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晶体包括草酸钙晶体(不溶于醋酸)和碳酸钙结晶、其它晶体。
细胞壁:(1)分层: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纹孔和胞间连丝。
(3)细胞壁特化:木质化(苯三酚和浓盐酸反应红色),木栓化(苏丹三试验呈红色),角质化(苏丹三试验呈橘红色),黏液质化,矿质化组织:(1)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使根、茎不断长高和伸长。
初分生组织:形成初生构造。
次分生组织:使根茎不断加粗,形成次生构造.(2)基本组织:一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输导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储藏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3)保护组织:表皮组织,不含叶绿体。
有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
毛茸:腺毛、非腺毛。
周皮组织: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含叶绿体)、皮孔.(4)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腺毛、腺鳞、密腺。
2-生药学 第二节课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北京大学药学院
![2-生药学 第二节课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北京大学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990ed3a387c24028905fc320.png)
3、按中医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功效:efficiency;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
根据生药的主要功能或药理作用分类: 解表药、清热药、补养药、祛风湿药……
优点: ① 便于临床应用; ② 便于药理作用的研究比较; ③ 便于寻找具有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 缺点:
具有多种功能或药理作用的生药,不好分类。
《中华本草》载药:11012种
中药卷(1999年): 8980种 藏药卷(2002年): 396种 蒙药卷(2004年): 422种 傣药卷(2004年): 400种 维吾尔药卷(2005年): 423种
苗药卷(2005年): 391种
目前常用中草药有500~600种, 最常用中药材有200多种。 如此众多的生药,为方便应用和研 究需要进行分类。
生药的中医功效分类
功效
生药举例
解表药
麻黄、白芷、防风、辛夷、荆芥、薄荷、葛根、 柴胡、升麻、菊花、蝉蜕
清热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夏枯草、赤芍、紫草、 牡丹皮、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秦皮、 白鲜皮、金银花、山豆根、板蓝根、大青叶、连翘 蒲公英、青蒿
祛风湿药 虎杖、秦艽、苍术、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 天仙藤、木瓜
Ginseng, ニンジン
优点: ① 有利于学习和研究生药成分和理化鉴定; ② 便于研究同类化学成分与生药功效间的关系; ③ 便于研究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以利于植物化学分类研究; ④ 便于寻找含同类化学成分的生药。 缺点: ① 对于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效成分的生药,分类困难;
如:人参含有皂苷、挥发油等
大黄含有蒽醌、鞣质等 ② 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的或所含成分不详的生药,分类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cf4cd5ce2f0066f53322df.png)
绪 论
药用植物学的概念
药用植物 : 具有防治疾病、保健作用的植 物。 药用植物学 : 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来研究药 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 将有医疗用途的植物 做研究对象 , 主要任务是研究他们的形态 \ 组织 \ 生理功能以及分类等方面的规律 , 从 而达到合理利用它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 的. 交叉学科 —— 植物学 Botany 与(中)药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 的书籍多称为本草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 《本草拾遗》 《图经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晶珠本草》
三、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的发展史
《诗经》《尔雅》分别记载200和300多 种植物,其中有不少是药用植物。 《中国药用植物志》 《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
道地药材 ( Famous-region Drug )
“好道地药材” (元代汤显祖《牡丹亭调药篇》)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 理,不及本邦”(陶弘景)
“道地药材” 是指来自特定产区、 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 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药材。 在我国有200种左右,全国各地均有分 布。 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各地相继发现了 许多丰富的新药源。 新疆:紫草、甘草、贝母、阿魏 青海:枸杞、党参 西藏:胡黄连、大黄 云南:砂仁、诃子、马钱子 广西:安息香 东北地区:缬草、鼠李皮等
四、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植物学内容是基础:充分观察和比 较实物,重视实验操作。 多观察植物和生药标本。 多观察、多比较、多实践
白附子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以祛 风痰,镇痉为主。 “关白附”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有毒,功 效以祛寒湿,止痛为主
第一节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第一节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328385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2.png)
绪论第一节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由于药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不同,目前生药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在生药的品种鉴定(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与整理,生药及其制剂的品质标准的建立与评价和资源开发等。
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主要任务和任务是:(一)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及其基源的种类生药种类繁多,来源十分复杂,加上各地用药历史、用药习惯的差异,植物或药材的名称不统一,造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十分严重,如同名为“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9科17属50余种蕨类植物。
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天麻、西洋参、野山参、麝香、牛黄等,在市场上往往出现各种假冒伪劣品。
此外,同一植物或药材,在不同地区人们称呼它们的名称往往不一,造成众多的同物异名现象,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又名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等等。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建国以来,虽然已开展了三次大规模中药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的中药资源的家底,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的,新的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不断被发现,如过去本草著作无记载或认为无药用价值的萝芙木、长春花、喜树、红豆杉等,至今已从中提取到有效的降血压或抗癌成分利血平、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为了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和开发这些植物的资源,必须首先能识别它们,并进行资源调查,摸清它们及其近缘种类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濒危程度等,以便更好地保护野生资源或创造适宜条件引种栽培,保证药源供应。
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广博的植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古代大量的本草著作是研究我国医药学历史和发掘新药的伟大宝库,是我国科技文化的重要遗产。
本草文献的内容十分丰富,含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药学、农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内容,是由多学科组成的独特学术体系。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f5fe79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9.png)
目录
• 生药的分类 • 生药的记载 • 生药的化学成分 • 生药的鉴别
01
生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茎类生药
如黄连、黄柏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茎部。
花类生药
如金银花、菊花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花朵。
根类生药
如人参、甘草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根部。
挥发油类成分
总结词
挥发油类成分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 油状液体,易挥发。
详细描述
常见的挥发油类成分包括薄荷油、丁 香油、樟脑油等,具有抗菌、抗炎、 镇痛等药理作用。
总结词
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 茎、叶和果实中,是生药的重要活性 成分之一。
详细描述
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也是生药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发新药和 药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鉴别
总结词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结构,对其来源、品种进行 判断。
详细描述
显微鉴别是一种重要的鉴别方法,通过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 结构,可以对生药的来源、品种和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例 如,可以根据生药的显微特征,鉴别出不同种类的生药,如 甘草、黄连等。
理化鉴别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测试,对生药的成分或性质进行鉴别。
叶类生药
如荷叶、桑叶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叶片。
果实类生药
如枸杞、山楂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果实。
按药用功效分类
解表生药
如麻黄、桂枝等,主要功效是 发主要功效是 清热解毒,治疗热性病症如感 冒、咳嗽等。
泻下生药
如大黄、芒硝等,主要功效是 通便泻下,治疗便秘等病症。
详细描述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93a2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5.png)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是研究与药物相关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的学科。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主要研究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藻类、真菌等。
它涉及到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
药用植物学的目标是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生理代谢以及其所含的活性成分,为药用植物的采集、鉴定、种植、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药学:
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贮藏以及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药用植物的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干燥方式、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生药学的目标是保证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在采集、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确保药用植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在药物研发、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活性成分,并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候选化合物。
同时,了解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和制剂制备过程,可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减少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是科学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才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药用植物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生药学-1
![生药学-1](https://img.taocdn.com/s3/m/a8204a6948d7c1c708a14551.png)
伞形科
木科
马钱科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
华佗 (145~208 A.D.) 酒服麻沸散的发明者
李时珍 (1518~1593 A.D.) 《本草纲目》的作者
• 梁代:陶弘景 神农本草经集注 载药730种,将 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 唐代:李勣、苏敬等 新修本草 载药844种,我 国第一部药典。 • 宋代:唐慎微 证类本草 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 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96 条。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学的全面 总结。
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生药 皮类生药
叶类生药 果实与种子类生药 藻菌类生药
根及根茎类生药 花类生药
全草类生药
动物类生药
矿物类生药
皮类生药
木兰科 樟科
芸香科
萝藦科
叶类生药
玄参科
爵床科 马蓝 十字花科 菘蓝 蓼科 蓼蓝
花类生药
忍冬科
菊科
红花
果实与种子类生药
蔷薇科 蔷薇科 芸香科
• (三)评价生药的品质,制定其质量标准
利用现代技术对生药进行性状、理化性质鉴别、明确有效成分, 检查杂质及有害物质,建立生药的品质评价方法,完善药典、 部颁标准。
• (四)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规范化中药生产、执行GAP标准为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我国古代中药本草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记载药物365种; 分为上、中、下三品 植物药237种。
本教材所采用的分类法!
一、藻菌类 藻类:海藻、昆布 菌类:麦角菌科:冬虫夏草、麦角 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 白蘑科:雷丸 二、地衣类植物 松萝科:松萝 三、蕨类植物 石松科:伸筋草 海金沙科:海金沙 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水龙骨科:石韦 四、裸子植物 松科:松花粉 柏科:侧柏叶、柏子仁 麻黄科:麻黄、麻黄根 五、被子植物 1. 双子叶植物 2. 单子叶植物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4859e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2.png)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考试重点考试重点或平时部分作业答案.名词解释1、生药:天然的,未加工或只经过简单的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或矿物类药材.2、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中草药:疗效好的草药往往被中医所应用或做药材收购,将中药和草药称为中草药。
4、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草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5、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6、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成份、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一门学科。
7、原生质体: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8、细胞器: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9、后含物: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10、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体称为组织。
11、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支持作用,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
12、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的植物的组成部分。
13、初生结构:植物的胚、茎端或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和生长形成的结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组织组成。
14、次生结构:裸子植物,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某些蕨类植物中,由根和茎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产生的结构。
次生结构可增强植物体的支持、输导和贮藏等功能。
15、聚花果:又称复果,有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16、心皮:雌蕊和花的其他部分一样也是由叶变态而成,我们称这种叶为心皮。
17、形成层: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些薄壁组织称为形成层。
18、髓射线:又称初生射线,为初生维管束之间的一些薄壁细胞,外连皮层内接髓部,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具有横向运输与贮藏作用。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6114aed0d233d4b04e6919.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C2.C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案: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题: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2.次生代谢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答案:单项选择题:1.C2.D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2.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d312903b5727a5e9856a6166.png)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一、名词解释1.朱砂点:茅苍术断面有多数红棕色油点(油室),习称“朱砂点”。
【192】2.怀中抱月:松贝的外层有鳞片2枚,大小悬殊,大鳞叶紧抱小鳞叶,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204】3.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厚片切面为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复合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习称“云锦纹”。
【223】4.星点:大黄除尽外皮时表面有时可见放射状纹理,习称“星点”。
【122】5.蚯蚓头:防风的根头部有密集的环节,习称“蚯蚓头”。
【236】6.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稍膨大,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习称“狮子盘头”【188】7.蝴蝶片:川芎饮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166】8.鹦哥嘴:天麻块茎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红棕色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219】9.心皮:心皮是为适应生殖的变态叶。
{63}10.维管束:维管束是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疏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支持作用。
)主要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组成。
{24}11.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的叶称为“完全叶”。
{44}12.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6}13.四强雄蕊:雄蕊6枚,分离,4长2短,为十字花科植物特征。
{60}二、问答题(一)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和植物类药材的传统采收时间或者原则?1.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既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也要兼顾药材的产量,对同时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还要注意以毒性成分含量较低时采收,以期获得优质高产的的中药材。
要确定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针综合考虑:(1)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的,则含量高峰期即为其适宜采收期;(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则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即有效成分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百分含量,总值最大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生药学知识点
![生药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df249931b765ce040814aa.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生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二、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皖药(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同名异物东北蓼科蓼蓝华东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穿心莲: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人参:古名:鬼盖、神草、人微、土精、人衔、地精产地不同:石柱参、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野生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春七、冬七、田三七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新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新的成分、功效不断被发现:萝芙木(降血压利血平)、长春花、喜树、红豆杉(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3、评价生药品质、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真实、有效、安全)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一、生药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法优点: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如蓼科大多含蒽醌类成分、五加科大多含皂苷。
缺点:生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不易掌握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
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缺点:生药的化学成分不易记忆如: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成分,人参主要含有皂苷按化学成分分类优点: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生药学-11
![生药学-11](https://img.taocdn.com/s3/m/c9126925cfc789eb172dc827.png)
5
滁菊
• 滁菊,是 菊花中花 瓣最为紧 密的一种。
偏肝阳,常 用于治疗肝 阳上亢所致 的头晕目眩 等症.
6
亳菊
• 亳菊产于安徽 亳州,阴干入 药。花朵较松, 容易散瓣是亳 菊的重要特点 之一。以疏风散
热、解暑明目见 长。
7
贡菊
• 清末光绪年间, 北京紫禁城里流 传红眼病,皇帝 下旨,遍访名医 良药,徽州知府 献上徽州菊花干, 京人泡服后眼疾 即愈,于是徽菊 名气大振,被尊 称“贡菊”。
23
成分及功效
• 生物碱 与鞣质结合存在,槟榔碱含量最多,其次为槟榔次 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及异去甲基槟榔次碱等。 • 性温,味苦辛,能杀虫,消积,行气、行水,截虐,用于绦 虫病、蛔虫病、姜片虫并、积滞泄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 等。
24
嚼槟榔
• 新鲜采摘的槟榔,椭圆,青绿色,也称为“青果”。将“青 果”分成两半,去除果核,加上荖花(贩卖时称为榔叶)包 裹的石灰,就制成了大家常吃的槟榔。虽然味道又苦又涩, 但令口舌生津,神清气爽,随之满口鲜红,别有一番风味。 在我国境内,嚼槟榔主要流行于台湾、湖南、海南、福建等 地。 • 但如此受欢迎的槟榔,其实早在200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 心就已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 • 槟榔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口腔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印度 是消耗槟榔最多的国家,也成为全球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的国 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接近60%的居民咀嚼槟榔,该国口 腔癌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
江桐乡、海宁、崇德。⑤怀菊:河南怀庆、武陟、沁阳、
博爱。⑥川菊:四川中江、苍溪、古蔺。⑦济菊:山东济 南;⑧祁菊:河北安国。
4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性状
四大名菊:杭、亳、滁、贡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df86f26c011ca300a6c390bc.png)
1、生药的定义: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2、黄连:RhizomaCoptidis 人参Radix Ginseng3、常见的药用部位有:根Radix,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n,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 enenum4、生药性状鉴定的一般程序:检查登记—生药的取样—生药的常规检查—生药的限量检查—报告5、生药取样的方法(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①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登记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作详细记录。
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②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
包件少的药材应补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
包件多的药材:一般药材100-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④总样品与平均样品的选取方法所取样品混合拌匀,即为总样品,若抽取总量偏多,按四分法再取样,应摊成正方形,依对角划×字,使分成四等分,取用对角两份,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至最后剩余的量足够完成必须的实验以及留样数为止,即得平均样品。
最终供试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3倍,即1/3实验分析用,1/3供复核用,1/3作为留样保存,其保存期至少一年6、生药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技术鉴定中药材的方法。
又称为经验鉴别法,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7、性状鉴定的内容,一般以下方面①形状药材的形状和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有些叶类和花类药材容易皱缩,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②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
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要有一定的幅度,要得出比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先观察较多的样品③颜色药材的颜色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药用植物学_ 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_ 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0492a40029bd64783e2cd8.png)
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
这个细胞称为典型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称拟器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薄层。
:只有一个脐点,无数的层纹围绕这个脐点。
:具有2个以上脐点,各脐点分别有各自的层纹围绕。
粉:具有两个以上脐点,各自脐点除有本身的层纹环绕外,外面还有共同的层纹。
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彼此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是维管植物的输导系统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体还有支持作用,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的复合组织,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
根、侧根和纤维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
因增厚部分宽度常远比其所在的细胞壁狭窄,故从横切面观,径向壁增厚的部分呈点状,故又称凯氏点。
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的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一年中早材和晚材是逐渐转变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当年的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同心环层,称年轮。
木质茎横切面上可见到靠近形成层的部分颜色较浅,质地轿松软,称边材。
成层的活动季节影响很大,温带和亚热带的春季或热带的雨季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中的细胞径大壁薄,质地轿疏,又称早材。
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所形成的细胞径小壁厚,质地紧密,色泽轿深,又称晚材。
木质茎横切面上可见到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轿坚固,称心材。
束:茎中维管束与不定根中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四、祛风湿药 :虎杖、秦艽、苍术、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槲寄生、 马钱子、天仙藤、木瓜、金钱白花蛇 五、祛寒药:川乌、附子、姜、肉桂、吴茱 、丁香、小茴香 六、泻下药
1. 攻下药: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 2. 峻下逐水药:巴豆 3. 润下药:蜂蜜 七、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茯苓、防已、广防已、薏苡仁、车前子、车前草、猪苓 2. 利尿通淋药:关木通、海金沙、滑石 3.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 八、安神药 1. 重镇安神药:牡蛎、朱砂、琥珀 2. 养心安神药: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灵芝、罗布麻叶
有机胺类(Amines) 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 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 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 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 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 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 川乌、附子 其他类 百部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三、含木脂素类成分的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四、含挥发油类成分的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 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 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 五、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生药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2)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 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 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 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也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 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必须将它 们按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加以叙述。 不同的书籍,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 不同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1)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2)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3)按化学成分分类 (4)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 (5) 其它分类法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3)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
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 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 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及疗效的关系,以 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一、含糖类成分的生药 黄芪、党参、黄精、白及、 枸杞子、海藻、茯苓、猪苓、昆布
地龙、蜂蜜 十、含无机化合物成分的生药 琥珀、珍珠、牡蛎、海螵蛸、朱砂、石膏、
赭石、雄黄、芒硝、炉甘石、硫黄、滑石、信石 十一、含脂类成分的生药 巴豆、薏苡 十二、含其它类成分的生药 白头翁、川楝子、紫花地丁、金钱草、天南星、大蒜、
泽泻、桑寄生、鸡血藤、肉苁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肉苁蓉、
松萝、血竭、乳香、没药、冰片、斑蝥、金钱白花蛇、鸡内金
二、含苷类成分的生药 1.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的生药 白芍、
天麻、板蓝根、大青叶、牡丹皮、枇杷叶、苦杏仁 2. 含蒽苷类及醌类生药 大黄、虎仗、紫草、丹
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 3. 含黄酮类及其苷类的生药 葛根、黄芩、槲寄
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米、
藿、罗布麻叶
红花、蒲黄、雪莲、石韦、淫羊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六、含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的生药 绵马贯众、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七、含甾体成分的生药 五加皮、蟾酥、熊胆、麝香、牛黄 八、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生药 半夏、天花粉、瓜蒌、
冬虫夏草、灵芝、雷丸、全蝎、僵蚕、鹿茸、羚羊角、水蛭、
龟甲、阿胶、蛤蚧、蝉蜕 九、含有机酸成分的生药 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4)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 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 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 的生药等,
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 补益药等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按中医功效分类法 一、解表药
1. 辛温解表药:麻黄、白芷、防风、辛夷、荆芥 2. 辛凉解表药:薄荷、葛根、柴胡、升麻、菊花、野菊花、 蝉蜕 二、清热药 1.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 2. 清热明目药:夏枯草、决明子 3.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赤芍、紫草、白头翁、牡丹皮 4.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秦皮、白 鲜皮 5.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忍冬藤、绵马贯众、山豆根、北豆 根、板蓝根、
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我国生药品种繁多,据《中华 本草》记载,总数约有 8980 种,
其中常用生药 500 余种。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 必须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门别 类,加以叙述。不同的书籍,根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生药的分类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九、平肝息风药 :天麻、钩藤、羚羊角、地龙、僵蚕、全蝎 十、开窍药: 石菖蒲、冰片、麝香、牛黄 十一、止咳化痰药
1. 止咳平喘药:桔梗、桑白皮、批杷叶、百部、洋金花、旋复花、
苦杏仁、马兜铃、松萝 2. 清化热痰药:前胡、川贝、浙贝、海藻、昆布、瓜萎 3. 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 十二、理气药: 沉香、厚朴、陈皮、橘核、橘络、青皮、砂仁、青木香、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1)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的在分类学上的位 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 排列。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 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及功效等方面 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 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 扩大生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