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经验: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计算工资的公式
请归纳并总结企业工资的具体核算方法及步骤
6.请归纳并总结企业工资的具体核算方法及步骤。
针对此题来说,安照有关规定,第一步,企业通过先提前一定比例,如职工福利费提取比列为工资总额的14%,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依据职工工资总额分别按8%、20%、2%、0.8%和0.8%的比例计提,按照有关规定,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分别为工资总额的8%、2%和2.5%;第二步,编制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计算表。
计算方法:按照第一步的相应比列*工资总额=相应的费用第三步,编制职工薪酬费用汇总表。
根据第二步算出来的数据直接填列第四步,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完成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分配率=产品生产工人费用合计/实际生产工时合计分配金额=分配率*实际生产工时企业一般如何进行工资的核算?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
通过“应付工资”账户进行核算,应付工资是为企业计算及发放工资而设置的会计账户集中反映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经常性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内容,正确核算工资,区别工资性支出和非工资性支出。
凡属于工资总额内的工资性支出,不得漏计;凡不属于工资总额内的非工资性支出(如洗理费、交通费、医疗费、保育补助费、困难补助等),不得计入。
一、工资的结算工资结算的内容包括应付工资的计算、代扣款项的计算、实发工资的计算和工资的发放。
(一)工资结算的原始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付给职工的工资应依据有关原始记录进行计算,计算工资的原始记录主要指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二)应付工资的计算应付工资的计算是工资结算工作的核心,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计算对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额。
企业工资核算方法有哪些
企业工资核算方法有哪些工资核算应设置“应付工资”帐户,该账户总括地反映企业与职工有关工资的结算情况。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企业工资核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企业工资核算方法(一)一线操作工人工资核算1、计件制工资A.按照单位产成品的标准总工时(参考行业数据或者经过使用现场秒表核对),推算每道的工序标准工时。
B.按照单位产成品的预定人工成本(可以根据产品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核定)和上述标准工序工时,推算出每道工序的标准人工工资。
C.按照不同级别操作工人的档次,核定工资倍数,乘以B中的标准工资算出每个工人的应得工资,以兹对熟练员工的鼓励。
D.按照生产部门规定的奖惩标准(如出勤率、产品质量、返工率等),最终计算出月度实得计件工资。
2、计时制工资对于部分工作,如返工、停工待料、清理流水线、搬运工作等,无法使用计件工资进行核算。
可以使用计时工资对计件工资进行补充。
A.标准计时工资的核定参考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推算出单位计时工资。
B.按照A中的标准计时工资,参考1/C的相应规定,根据车间统计员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每位工人的实得计时工资。
(二)二线操作工人的工资核算对于非一线操作工人,如品质人员、配料员、仓库工人等,可以参考计时工资来进行核算。
若企业的工资核算比较健全,可以进一步采用与一线工人工资挂钩的方式来核算:1.设定一定的参考标准,如一次验货合格率、返工率、产量完成率等与不同岗位二线工人的相关性指标。
2.在每月核算出一线工人工资以后,在计时工资的基础上乘以上述相关性指标,计算得出二线工人的应得工资。
3.参考考勤、日常表现等情况,最终计算出二线工人的月度实得工资。
(三)其他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由人资部门单独按照月度来确定,一般不需由财务部成本核算人员来计算。
企业工资核算的计算方法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工资计算采用以下两种形式,即:(1) 以计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应付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 以计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的数量应付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的结算铁路运输企业与职工之间有关劳动报酬方面的结算。
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会计
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会计在企业会计中,计算职工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薪酬水平,也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在会计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
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 = 总工资总额 / 职工人数。
其中,总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放给职工的总工资数额,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在同一期间内的平均职工人数。
在企业会计中,职工平均工资通常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在计算总工资总额时,需要将企业在该月内发放给职工的所有工资和福利进行汇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在计算职工人数时,则需要将该月内企业的平均在职职工人数进行统计,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员工等。
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到员工的整体薪酬水平,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用工成本情况。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职工平均工资通常会作为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被列入其中,用来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还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和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员工薪酬的变化趋势,以及员工薪酬的结构和构成情况,从而为企业的薪酬管理和用工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计算职工平均工资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会计人员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企业的工资数据,包括工资发放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等,然后进行汇总和计算。
在计算职工人数时,还需要对企业的员工档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在企业会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薪酬水平,也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和分析,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员工薪酬的变化情况,为企业的薪酬管理和用工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资条中的计算公式
工资条中的计算公式工资条是员工每月工资的详细记录,其中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项等。
在工资条中,各项工资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实际收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工资条中常见的计算公式。
1.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是员工每月最基本的收入,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年限来确定的。
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本工资 = 基本工资率基本工资基数。
其中,基本工资率是公司规定的工资比例,基本工资基数是员工的基本工资标准。
2. 津贴计算公式。
津贴是员工在工作中额外获得的收入,通常包括餐补、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津贴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津贴 = 津贴标准津贴天数。
其中,津贴标准是公司规定的津贴金额,津贴天数是员工实际享受津贴的天数。
3. 奖金计算公式。
奖金是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时获得的额外收入,通常包括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
奖金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奖金 = 奖金比例基本工资。
其中,奖金比例是公司规定的奖金比例。
4. 扣除项计算公式。
扣除项是员工在工资中需要扣除的部分,通常包括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
扣除项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扣除项 = 扣除项比例基本工资。
其中,扣除项比例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公司政策确定的。
5. 实际收入计算公式。
最终,员工的实际收入是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减去扣除项后的余额。
实际收入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实际收入 = 基本工资 + 津贴 + 奖金扣除项。
除了上述常见的计算公式外,不同公司可能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其他特殊的工资计算公式,员工在查看工资条时需要仔细核对各项工资的计算是否准确。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员工的工资条中可能会涉及到各种加班、请假、调休等情况,因此工资计算公式可能会更加复杂。
公司的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工资条中的各项计算公式进行严格管理和核对,确保员工的工资计算准确无误。
总之,工资条中的计算公式是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需要了解各项工资的计算规则,以便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与公司沟通。
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
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的重要性
2.应发工资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3.计算公式及步骤详解
4.示例:应用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5.总结:强调正确使用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的意义
正文
一、引言
在企业中,员工的工资发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确保工资的准确发放,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应发工资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帮助您轻松应对这项工作。
二、应发工资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应发工资,即员工应当获得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
在计算应发工资时,需要将这些组成部分相加。
三、计算公式及步骤详解
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应发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补贴 + 奖金 - 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1.基本工资:员工的固定工资,通常按月发放。
2.津贴:根据员工的职位、技能等因素发放的额外补贴。
3.补贴:为了补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如交通补贴、通讯
补贴等。
4.奖金:根据员工绩效、企业盈利情况等因素发放的奖励。
5.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员工需要承担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部分。
四、示例:应用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假设某员工基本工资为 5000 元,津贴为 1000 元,补贴为 500 元,奖金为 2000 元,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为 1500 元,则该员工的应发工资为:应发工资 = 5000 + 1000 + 500 + 2000 - 1500 = 7000 元
五、总结
正确使用会计应发工资计算公式,有助于确保员工的工资准确无误地发放。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核算工资常用的公式
核算工资常用的公式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 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应付工资计算公式会计
应付工资计算公式会计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工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出项目。
在进行工资计算时,会计师需要准确地计算每位员工的工资,确保员工能够按时拿到应得的工资,同时也需要确保企业的财务支出在可控范围内。
因此,对于会计师来说,掌握正确的应付工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应付工资计算公式是指用来计算员工应得工资的数学公式。
这个公式通常会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项等各种因素。
在进行工资计算时,会计师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这些因素,计算出员工的实际工资数额。
在进行应付工资计算时,会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的。
在进行工资计算时,会计师需要将员工的基本工资纳入计算公式中。
2. 津贴,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员工还可能会获得一些津贴,比如餐补、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这些津贴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会计师在进行工资计算时需要将这些津贴纳入计算公式中。
3. 奖金,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优秀时,企业可能会给予一些奖金作为鼓励。
奖金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的,会计师在进行工资计算时需要将奖金纳入计算公式中。
4. 扣除项,在计算员工工资时,会计师还需要考虑一些扣除项,比如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等。
这些扣除项通常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会计师需要将这些扣除项纳入计算公式中,确保员工的实际工资数额是净收入。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师通常会使用以下的应付工资计算公式来计算员工的工资:实际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奖金扣除项。
在这个公式中,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扣除项都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会计师需要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这些因素,计算出员工的实际工资数额。
除了以上的基本公式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会计师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计算。
比如对于加班工资、年终奖、福利待遇等方面,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计算。
会计经验:病假包含法定假日工资计算公式
病假包含法定假日工资计算公式一、病假期间的工资一般核算方法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的60%支付员工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基本工资的80%。
标准工资和基本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标准工资包括的工资项目较多,比如奖金、职补啊等等都包括在内。
而基本工资就不包括那些名目,基本工资只是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至于你每月能拿多少病假工资,这还得具体根据你的工资条上的名目来核算。
二、按患病休养时间计算具体假期工资:病假期间您的单位仍应当支付您法律所规定的工资,其计算方法如下:1、患病六个月以内的(疾病休假工资):①连续工龄不满二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60%;②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70%;③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80%;④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90%;⑤连续工龄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100%。
2、患病六个月以上(疾病救济费):①连续工龄不满一年者,疾病救济费为前述计算基数的40%;②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者,疾病救济费前述计算基数的50%;③连续工龄满三年及三年以上者,疾病救济费前述计算基数的60%。
病假工资的计算,先按休假时间(以6个月)为标准划分,再按职工连续工龄划档。
具体计算方式为: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疾病休假工资计算:连续工龄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4年且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6年且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三、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休假期内,若有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予以剔除。
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以上的疾病救济费计算:连续工龄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连续工龄≥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60%计发。
应注意的是,患病停工6个月以上的职工,如领取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40%者,应按40%的标准计发,但不能高于该职工月工资。
会计核算工资
【例题(lìtí)3】
❖职工洪萍的月标准工资为3780元,本月(běn yuè) 请事假5天(其中有两天为双休日),病假3天(其 中有一天节日),工龄7年,病假扣发工资比例为 10%。
❖按月工作日30天计算:
❖日工资=3780÷30=126 (元)
❖应付计时工资=3780- 5×126-3×126×10%
第十五页,共48页。
【例题(lìtí)4】
❖根据上例资料,本月日历天数31天,其中有8天双休 日和1天节日,根据考勤记录,洪萍本月实际(shíjì)出 勤17天。 ❖按月工作日30天计算,日工资为126元。 ❖应付计时工资 ❖ =(17+6) ×126+3×126×90% ❖ = 2898+340.2 = 3238.2(元) ❖按月工作日21天计算,日工资为180元。 ❖应付计时工资 ❖ = 17 × 180+ 2 × 180 ×90% = 3384(元)
第二十七页,共48页。
每月发生的工资根据其用途分别记入本月的成本费用有关 帐户,会计分录为:
计算分配本月应付工资时, 借:生产(shēngchǎn)成本(车间生产(shēngchǎn)工人的
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人员、长期病假人员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在建工程(从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第三页,共48页。
【例题(lìtí)1】
❖ 下列项目中,属于职工薪酬的有( )。 A.工伤保险费 B.非货币(huòbì)性福利 C.职工津贴和补贴 D.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答案】ABCD
第四页,共48页。
会计人必知!这5个方面的劳动权益核心计算公式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感恩每一天的付出!
会计人必知!这5个方面的劳动权益核心计算公式
身在职场,每天工作,有多少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费怎么计算,社保按什么标准缴费,每月扣多少个税……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你的收入、休息等劳动权益,并最终会影响你的幸福指数,快来了解下劳动者最重要的几个劳动权益计算公式!
一、工作时间与工资标准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1、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3、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二、休息休假
休息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1。
会计电算化工资计算公式
会计电算化工资计算公式会计从业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资格,从事会计行业人员所必须的唯一合法的有效证件。
下面店铺来告诉大家会计电算化工资计算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会计电算化工资计算公式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介绍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在会计工作中,广泛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经济业务,是会计技术上的革命,但并没有改变会计的基本原理。
会计电算化仍然要遵循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实务新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以及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资公式
会计实务新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以及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资公式一、新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首先,需要了解新个人所得税相关的计算公式。
在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新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累进税率模式,增加了综合所得税制度,对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更加精确和公平。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个人扣除(5000元)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设定的。
以下是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表格: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不超过36,000 3% 0超过36,000但不超过144,000 10% 2,520超过144,000但不超过300,000 20% 16,920超过300,000但不超过420,000 25% 31,920超过420,000但不超过660,000 30% 52,920超过660,000但不超过960,000 35% 85,920超过960,000 45% 181,920根据上述公式和表格,可以使用EXCEL编写一个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
1.假设A1单元格输入的是年度收入金额,B1单元格输入的是个人扣除金额(5000元),C1单元格调用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C1-A12.在表格中增加一个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列表,可将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放在D2:E8区域,分别输入以下数值:36,000 3%144,000 10%300,000 20%420,000 25%660,000 30%960,000 35%无限大45%3.在F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计算纳税金额:=IF(C1<=0,0,VLOOKUP(C1,D2:E8,2,TRUE)-VLOOKUP(C1,D2:E8,3,TRUE)*C1)以上公式在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0时返回0,否则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并进行相应计算得到纳税金额。
成本会计重要计算公式整理(无例题版)
成本会计重要计算公式整理(基于万寿义和任月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成本会计第三版)第五章生产费用要素的汇集和分配材料费用分配方法—-生产产品使用材料的分配一、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A产品材料总定额耗用量=A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A产品定额耗量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总耗用量A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A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材料单价二、按材料定额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三、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重量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四、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实际产量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实际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五、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A产品各材料总定额成本=A产品实际产量×A单位产品总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A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用外购动力费的分配一、外购电力:(一)车间之间共同费用分配:每度电费分配率=支付的外购电费总额÷各车间、部门耗用的外购电力度数总和某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电费=该车间、部门用电度数×每度电费分配率(二)车间内部不同产品分配:一般采用工时的比例分配。
某车间产品用电费分配率=(生产产品用电度数×每度电费分配率)÷该车间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电费=该产品的生产工时×车间产品用电力费用分配率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的分配一、计时工资的计算——月薪制:(一)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其工资的方法: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小时数×日工资÷每班工作小时数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计薪日数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全年工作日数÷全年月份数=(365-104-11)÷12=20.83(天)日工资=月标准工资÷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二)按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全年日历日数÷全年月份数=365÷12=30日工资=月标准工资÷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三)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当月满勤日数=当月日历日数-当月星期日天数-当月节假日天数日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满勤日数二、计时工资的计算——日薪制:应付计时工资=出勤日数×日工资三、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完成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一)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完成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应付计件工资=∑(某种产品合格品数量+该种产品料废数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计件单价(按单位时间的定额产量计算)=某等级工人的工资标准(按日或小时计算)÷定额产量(按日或小时计算)计件单价(按单位产量的定额工时计算)=制造某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制造该种产品所需某种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二)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完成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1、按(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的比例分配:集体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完成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某职工应付计时工资=该职工实际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率计件工资分配率=集体应付计件工资总额÷集体职工应付计时工资之和某职工应付计件工资=该职工应付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分配率2、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每人每天应付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总额÷∑职工实际工作天数某职工应付计件工资=该职工实际工作天数×每人每天应付计件工资四、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应付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天数×日工资×规定的支付标准(系数)系数: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加班加点:1。
计件工资怎么核算
计件工资怎么核算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下面让店铺来告诉你计件工资怎么核算,希望能帮到你。
计件工资怎么核算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考勤记录和有关制度计算的。
具体计算过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其中: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记录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标准工资除以30天,即: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资。
2、怎样计算计件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
此外,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如果是材料缺陷(材废)原因造成的,则按相应的计件单价照付工资,如果是加工失误造成的,不付计件工资。
计算公式为: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如果工人(或小组)在1个月内加工多种不同产品,而且各种产品的计件单不同时,则分别按上式计算每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后汇总即为应付该职工(小组)的计件工资额。
上述公式中的计件单价,应该是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乘以制造该种产品所需要的某种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求得。
实际工作中,计件工资还可以按完成定额工时乘以工时单价(经测算确定的小时工资率)计算:首先,计算月份内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公式为:完成定额工时数=∑(每种产品完成数量×该种产品单位定额工时)其中产品完成数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和料废品数量。
应付工资的计算
一.应付工资的计算1.月薪制的计算月薪制又称"扣缺勤法",无论当月多少天,只要出满勤就可以拿固定的全部标准工资,如果有缺勤就减去缺勤工资公式:月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缺勤应扣工资缺勤应扣工资=缺勤天数Х日标准工资Χ应扣比例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工作日日标准工资有两种方法:①第一种是按每月30天计算,这种方法将双休日,法定节日和双休日也算出勤,只要在这30天里请假不管是否是节日和双休日都视为缺勤②第二种是按每月20.92天计算,这种方法下双休日和节假日不算工资,遇到请假也不扣工资对于缺勤应扣工资比例的规定:旷工,因私事请假100%扣除;因工负伤,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不扣工资,对于病假按比例计算例题:职工刘方月标准工资为540元,本月因私事请假4天(其中1天为法定节假日),病假4天(其中两天为双休日),病假扣发比例为20%。
本月应得奖金200元,各种津贴和补贴120元,本月应得工资计算如下:①月工作日按30天计算:月标准工资=540÷30=18(元)缺勤应扣工资=4×18+4×18×20%=86.4(元)月应付工资=540—86.4+200+120=773.6(元)②月工作日按20.92天算:日标准工资=540÷20.92≈25.81(元)缺勤应扣工资=3×25.81+2×25.81×20%=87.75(元)月应付工资=540—87.75+200+120=772.25(元)二.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分为进项税和销项税,进项税就是为买入货物而支付的税费,销项税是卖出货物收取的税费。
进项税是可以从销项税中抵扣的。
例题:某一般纳税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当日采购材料,买价70000元,增值税11900元,材料以入库,交付一张面值819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
会计经验:物业管理企业工资计算公式
物业管理企业工资计算公式
物业管理企业工资计算公式
物业管理企业按劳动工资制度的规定,根据职工的工资等级、工资标准、考勤记录,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计算实际应发放的工资。
具体的说,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一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
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各等级职工的标准工资额。
按其计算的时间不同,有月薪制、日薪制和小时工资制等。
企业劳动关系的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月薪计算;企业
劳务关系的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日薪计算或按小时工资计算。
实行月薪制的企业,计算应付职工工资,其工资标准就是月基础工资。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计算计时工资,一般在月基础工资的基础上计算日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
日工资率=月基础工资/30天
计时工资一般采用扣缺勤法计算,即在月基础工资的基础上扣除缺勤应扣工资,计算出月应付工资。
计算公式如下:
月应付工资=(月基础工资-矿工、事假应扣工资–病假应扣工资)+计入工资总额的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
其中:
矿工、事假应扣工资=矿工、事假天数x日工资x矿工、事假应扣工资百分比
病假应扣工资=病假天数x日工资x病假应扣工资百分比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成本会计工人工资计算公式
成本会计工人工资计算公式在任何企业中,成本会计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他们负责计算和监控企业的成本,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关键的数据和信息。
而成本会计工人是成本会计部门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工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工人工资计算的公式和相关内容。
1. 基本工资计算。
成本会计工人的基本工资通常是由小时工资或月薪来确定的。
如果是按小时计算工资,那么基本工资=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
如果是按月薪计算工资,那么基本工资=月薪。
在计算基本工资时,需要考虑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因素。
2. 加班工资计算。
加班工资是成本会计工人工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加班工资是按照加班小时数和加班工资率来计算的。
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工资率。
在一些企业中,加班工资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需要根据企业的政策来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
3. 绩效工资计算。
绩效工资是根据成本会计工人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一定的绩效考核标准来确定的。
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
绩效系数是根据成本会计工人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通常由成本会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来评定。
4. 税前工资计算。
税前工资是成本会计工人实际获得的工资,通常是基本工资加上加班工资和绩效工资。
税前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
在计算税前工资时,需要注意加班工资和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和标准。
5. 税后工资计算。
税后工资是成本会计工人实际到手的工资,通常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其他税费。
在计算税后工资时,需要考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和税率,以及其他可能的税费。
6. 其他福利和补贴。
除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和绩效工资外,成本会计工人可能还会获得其他福利和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这些福利和补贴通常是根据企业的政策和成本会计工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计算和核算。
7. 总结。
成本会计工人工资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情况。
会计算工资怎么算
会计算⼯资怎么算企业⼀般会选择会计为员⼯计算⼯资。
⼯资是员⼯每个⽉⽣活的保障,每个⽉按时发了⼯资才能够让他们的⽣活不会陷⼊困境中。
很多⼈拿到⼯资都只是⼀笔数字,有时多有时少,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资怎么算才正确?项⽬店铺⼩编为您讲解。
⽬前针对固定⽉薪制⼯资计算⽅法⼤致有以下三种⽅法:a:(固定⽉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薪/20.92/8*1.5*平时加班⼯时+固定⽉薪/20.92/8*2*周末加班⼯时;b:(固定⽉薪-固定⽉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薪/20.92/8*1.5*平时加班⼯时+固定⽉薪/20.92/8*2*周末加班⼯时;c:固定⽉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薪/20.92/8*1.5*平时加班⼯时+固定⽉薪/20.92/8*2*周末加班⼯时;按照a⽅法:其⼯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按照b⽅法:其⼯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按照c⽅法:其⼯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可以看出同样的⼀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法其⼯资⾦额相关很⼤;现在⽐较⼀下各种计算⽅法的优缺点:假设⼀:假设该员⼯请了21天假,也没有加班,即该员⼯实际出勤了2天,那么按照b的⽅法计算:600-600/20.92*21=-2.29元;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b的计算⽅法,该员⼯虽然上了2天班,但是他的⼯资却是负数;假设⼆:现在假设该员⼯该⽉没有加班,⽽且只请了⼀天的假,即实际出勤天数为22天,那么按照c的计算⽅法:其⼯资为:600/20.92*22=631元>600元;分析:如果该员⼯没有请假,也没有加班,那么他本⽉的实际⼯资就应该是600元,如果按照c的计算⽅法来算,该员⼯请假了⼀天,他所得的⼯资反⽽还⾼于全勤的情况;(如果出全勤则只有600元⼯资)如果按照b的⽅法:其⼯资为:600-600/20.92*1=571.32假设三:该员⼯请了3天假,也没有加班,即实际出勤了20天,按照c计算⽅法,其⼯资为:600/20.92*20=573.61,分析:可以看出该员⼯同样是没有加班,如果采⽤c种计算⽅法请了3天假反⽽还⽐按照b种计算⽅法只请⼀天假的⼯资还要⾼许多;结论(并⾮最终结论):1、从公式b本来来看:b:(固定⽉薪-固定⽉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薪/20.92/8*1.5*平时加班⼯时+固定⽉薪/20.92/8*2*周末加班⼯时;只要缺勤天数⼤于等于21天,其⼯资就会为负数(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2、从c公式本⾝来看:c:固定⽉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薪/20.92/8*1.5*平时加班⼯时+固定⽉薪/20.92/8*2*周末加班⼯时;在有请假的情况下只要实际出勤天数⼤于等于21天,其⼯资反⽽会⼤于固定⽉薪(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3、b/c两种计算⽅法均有其各⾃的缺陷,所以本⼈以为在遇到固定⽉薪计算⼯资时最好采⽤a种计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_计算工资的公式
根据劳动者的不同工时制度依法合理制作工资体系、支付劳动者工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修课,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基本要求。
1、发放工资的硬性规定: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应当按时将工资划入劳动者本人帐户;直接发放工资的,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办理签收手续;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的,可由其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载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项目、时间、本人姓名等,并按有关规定保存备查,单位不管以何种形式发放工资,都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一份本人的工资清单;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兑现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周期期满时结算。
2、员工工作未足月的工资计算方法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8小时
【注:职工的月计薪天数21.75天,即(一年365天-104天休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