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
2. 难点: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复习角的定义和分类(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复习角的度量方法(1)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角度的换算:1度=60分,1分=60秒。
4. 实例讲解通过实际例子,讲解角度的换算和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练习环节(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知识:角的度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换算和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
2. 难点: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复习角的定义和分类(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
生:1比2大。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生:利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动1与2重合,一目了然比较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比1大多少呢?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角的度量的内容。
具体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度量方法、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度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提高学生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并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角的类型。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类型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份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角的定义和分类,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
3. 度量练习: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黑板上给出的各种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引导学生发现测量角的方法,巩固度量工具的使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角的应用题,如“一个三角形有2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是什么角?”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5.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各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求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2)一个四边形的四个角分别是90°、90°、45°、45°,求这个四边形的类型。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研究目标:通过系统整理角的度量知识,深刻理解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学会简单的整理与复方法。
同时培养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复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收获,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学研究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复,今天我们就来复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度量。
一、回忆知识,简单整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单元研究的知识点有哪些?(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看举手情况而定)谁来说一说?我们研究了直线、射线、角、度量、画角、分类等知识点。
二、知识的沟通一)、线的沟通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线的知识。
线可以分为直线、射线、线段,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通过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过两点可以引出一条直线。
二)、角的沟通1、角的定义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用符号“∠”表示,读作“角”。
角的大小与其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2、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根据角的大小不同,可以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其中,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3、角的分类通过观察不同的角,我们可以将其分类。
直角、平角、周角都有特殊的角度,分别等于90°、180°、360°。
其中,周角等于2个平角或4个直角。
通过整理和回顾,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角的度量知识,并学会了简单的整理与复方法。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度量各种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角的度量单位2.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难点:1.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准备:1. 量角器2. 角的度量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度量单位,那么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3. 学生回答: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二、角的度量方法(10分钟)1.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
2.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三、角的度量练习(15分钟)1. 发放角的度量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角的度量应用(10分钟)1. 出示例题:请用量角器测量这个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的度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3. 提问:在角的度量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4.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角的度量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方法”。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这种颜色的字建议删掉,这种颜色值为添加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初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图。
2、在复习和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梳理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三角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出示孔子图片。
课前谈话: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幅图片?知道他是谁吗?对,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他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读读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分钟)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
一起复习整理第三单元知识角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师:谁能先告诉我,我们第三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很好,谁能再说说?二、小组互动,整理知识:1、小组交流,梳理本单元知识,初步感知知识结构图。
师:小红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
(课件出示小红整理的凌乱的知识点)师:你觉得小红复习整理的怎么样?评价一下。
(乱)小组交流:(3分钟)师:对!进行复习整理首先要对知识进行有序梳理,看样子大家比小红整理的要好。
那我给大家些时间,同桌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整理。
展示汇报:(4分钟)师:大部分同学都交流完了,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介绍一下你的整理?(展示2名学生作品)师:你觉得他整理的怎么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学生评价与给出建议,根据学生评价引导学生如何绘制知识结构图)2、小组合作,再次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图:①小组合作(3-4分钟)师:通过交流你学会整理方法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帮小红重新整理,比比哪一组同学整理的又快又好。
为了操作方便,老师把这些知识点都装进了信封,哪一组愿意上黑板上来整理?开始整理吧!(同时指名一组上前整理)②引导修改(3分钟)师:我们先来看看前面同学的整理,他们整理的好不好?谁还有不同的意见?上来帮他们改一改!(根据学生评价、修改,引导学生绘制知识结构图)3、小结:师:我们通过在家自主梳理、课堂小组交流和小组合作,共同梳理出了知识结构图。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整理与复研究目标:进一步澄清平时研究中知识的模糊认识,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
通过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的方法,培养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研究重点、难点: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老师来我们班上课,给同学们带来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复旧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收获,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看来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研究数学也一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度量一、回忆知识,简单整理这一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
(给学生一点时间想,看举手情况而定)谁来说一说?板书:直线、射线、角、度量、画角、分类二、知识的沟通一)、线的沟通直的直的直的没有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两端能够无穷延伸一段可以无限延伸不能够无穷延伸不克不及量出长度不能量出长度能量出长渡过一点能够画几条直线?(无数条)过二点能够画几条直线?(一条)从一点能够引出几条射线?(无数条)好了,看来同学们对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的都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想一下:线和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二)、角的沟通1、角的定义(大屏展示:什么叫角?)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就是角。
师:是的,刚才我们说: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那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
这一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字)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用符号“∠”表示,强调与“<”的区别。
记作:∠1,读作:角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2、角的分类那么,我们怎么表示角的大小呢?也就是说角的计量单元是什么?(度),用符号“°”表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按照角的大小分歧,从小到大给角分一分类。
本日老师带来了一个角,(出示锐角)人人看这是什么角?(再直角)这呢?直角、钝角、平角、XXX。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整理与复习。
目的在于整理、梳理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清晰的建立知识网络。
因此把知识网络的建构充分放手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既能培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3.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角的度量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重难点设想:让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连起来。
教师相机解疑释难,特别针对后进生进行指导,并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整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训练题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本单元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三)1、画角:
1.用量角器画一个25°、 90°、 120 °的角。
《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课本。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符号"。
"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
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因为两条边叉得大)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A、顶点对中心B、一边对0刻度(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
(这儿合适吗?)B、延长角的两边。
(可以吗?为什么?)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
(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角1是30度记作30。
即角1=30。
教师说明"。
"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瓦房小学:李攀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对角的度量这个单元内容的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整理和复习的意识。
3、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梳理角的度量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谈话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三单元。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
2、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预设:(1)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怎样度量角?(3)角的分类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归纳并出示自探提示:(1)线段、直线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角?怎样表示角?(3)怎样测量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4)角可以分为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解疑合探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结果。
(不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学生汇报后教师重点强调:(1)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度量。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2)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可以分为:锐角: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
2. 角的度量的精确度。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角的度量来解决一些问题?(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角度、弧度、度分秒等。
2. 举例说明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如:测量角度、制作图形等。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角的度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数学的乐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角的度量问题,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角的度量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4.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角的度量基本概念、方法及实际应用的讲解。
2. 练习题:巩固角的度量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使学生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分类及关系。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及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及分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a.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并让学生了解1度等于多少分。
b.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强调量角器的放置、读数等注意事项。
c. 讲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量角器的使用练习,测量不同类型的角,并判断角的类别。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角的度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测量家中或学校中的物品,记录不同角的度数,并判断角的类别。
2. 请学生完成角的度量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角的分类及关系的理解,以便于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测量实际物品,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为了加深您对于角的度量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8篇《角的度量》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角的度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用投影仪)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老师作榜样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
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
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角的度量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孩子们,角这个单元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其他图形的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角的度量,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看来,复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今天的复习,孩子们能有许多新的收获。
首先我们来进行知识梳理。
二、复习基础知识(一)梳理知识点1.谁来说一说,角的度量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回答。
2.师:在这些知识中,你觉得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困难?生回答。
3.师:看起来这个单元的知识点不多,但这些知识都比较碎,要想全部掌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下面我们就通过复习,一一突破。
(二)复习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
1.这是什么?线段。
什么是直线?什么是射线?生答2.出示课件:这是什么?(直线。
)这呢?(射线)。
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什么?(线段。
)这说明什么?(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3.直线,射线,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出示表格,生独立完成。
4.看来孩子们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掌握的很好,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①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②过两点呢?生说后,齐读一遍。
(三)复习角的度量过渡:刚才我们说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是学习角的基础,那么,角与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来复习角的度量。
1.角的含义的复习。
①什么是角?生说后,师出示图和角的特征。
齐读一遍。
②这里的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什么?(一个顶点和两条边)③用什么符号表示角呢?(记作∠)如果把它标位1,该怎么读?(记作∠1,读作:角1)④请看这个角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角有大有小,怎么量角的大小呢?量角要用到什么工具?①出示课件: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独立回答②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呢?③请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并量出它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4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4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一(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两组角(如图)。
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2、想一想: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角的大小呢?(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一认(1)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观察。
通过观察你发现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小结: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半圆边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
(3)介绍周角、平角及1°。
2、试一试(1)量一量p27∠a∠b各是几度,说一说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质疑:量角器上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3)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与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
(三)练一练: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2、p28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判断谁说得正确?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教会学生先估计是锐角还是钝角)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通过观察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结构。
2、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度量角的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量角器学具准备:练习纸、一副三角尺、量角器、活动角、各种卡纸图形、多个相同的小角、10°小角拼成的半圆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说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3单元“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学情分析本次片段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授课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展开复习),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理解,巩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工具本次片段教学内容的概念性知识较多,经过新课的学习,本班学生对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课后作业中经常将线段、直线、射线混淆,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之部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有难度。
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梳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感知整理与复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感知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归纳、整理知识,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猜谜游戏,看谁答得快!(播放视频)有始有终——线段、有始无终——射线、无始无终——直线。
师:又快又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线段、直线、射线。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的方式,巧设情境,给出图形谜语: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迅速思考,快速抢答,从而引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让数学回归生活,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自然地导入课堂。
二、知识梳理师:它们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教案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整体认识角的度量单元中的概念、方法,掌握射线、直线、角、角的各部分名称与特征,并且学会数角。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能力、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三、教学难点在较复杂的图中数角。
四、教学过程(一)整理、复习1.画一画,填一填。
【课件演示】(画一画,填一填。
)线段射线直线画出图形能测量吗?端点个数能延伸吗?师:对于我们已经认识过的线段、射线和直线,你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整理,揭示出它们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吗?(1)学生独立思考(2)两人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2.看图想一想。
(1)怎样的条件就能形成一个角?边角顶点边(2)填空。
【课件演示】(填空(1))①从( )引出( )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由( )条( )和( )个( )组成。
【课件演示】(填空(2))③角的度量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 )等份,每一分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记作( )。
【课件演示】(填空(3))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 )的大小。
叉开越大,角( )。
动画: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的关系(二)综合练习1.填空。
【课件演示】(填空(4))(1)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
(2)从一点出发能画( )条射线。
(3)三角板中的度数有( )、( )、( )、( ),可拼出哪些度数:( )。
(4)既比直角大,又比平角小的角是( )。
(5)可以无限延伸的是( )和( )。
(6)数出下面图形中的角。
【课件演示】(数角)思考过程:一个一个地数有( )个,两个两个地数有( )个,合起来共有( )个。
【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整理复习

【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角的度量这个单元内容的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整理和复习的意识,在小组整理中学会合作与分工,在总结过程中培养学生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角的度量这个单元内容的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整理和复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卡纸、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ppt出示一个点)师:同学们看到这一点你能想到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的知识点大多都是第三单元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一下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归纳整理: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这两个部分,线段、射线、直线这些都是线,角的分类、量角、画角都是关于角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两大类进行分类整理。
二、归纳整理,师:你能用表格进行记录,填写吗?我们来试试吧,同桌为一组进行小组整理。
要求:思路清,书写工整。
将学生填写表格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把它放大整理到黑板上。
师:线的部分我们整理完了,角的部分又分几大板块?生:分为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师:老师用大括号的整理方式来进行整理,首先我们说角的认识,角的定义是什么?角的各部分名称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互相合作,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用大括号的形式完整的整理角这部分知识点。
要求:思路清晰,知识点不遗漏。
1.如何定义和表示角?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角的单位是什么?4.测量角的工具是什么?5.如何量角?6.目前我们学过了哪几种角?7.如何画角?教师将学生绘制的总结图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进一步澄清平时学习中知识的模糊认识,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
通过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今天老师来我们班上课,给同学们带来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收获,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看来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习数学也一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度量
一、回忆知识,简单整理
这一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
(给学生一点时间想,看举手情况而定)谁来说一说?板书:直线、射线、角、度量、画角、分类
二、知识的沟通
从一点可以引出几条射线?(无数条)
好了,看来同学们对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的都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想一下:线和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角的沟通
1、角的定义(大屏展示:什么叫角?)
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师:是的,刚才我们说: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那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
这一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字)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用符号“∠”表示,强调与“<”的区别。
记作:∠1,读作:角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2、角的分类
那么,我们怎么表示角的大小呢?也就是说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度),用符号“°”表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根据角的大小不同,从小到大给角分一分类。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角,(出示锐角)大家看这是什么角?(再直角)这呢?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依次演示活动角,学生边观察边说)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刚才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各种不同的角,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
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周角=2平角=4直角
3、量角
出示75度的角。
请你估一估这个角有多大?你是怎么估的?想好了请你高高地举起手来。
学生说想法,我认为有(请两人)
师:我们的同学很有想法,到底有多少度怎么办?(用量角器量)
量之前请你静静地想一想,你怎么量?请人说。
板书(对点、对边、看刻度)现在请你量一量练习纸上的角。
师:在量角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需要提醒同学要特别注意的?
预设:量角特别要注意量角器上的内外刻度。
师: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学生演示)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特别会学习,不仅掌握了量角的技能,还知道提醒他人学习。
4、画角
师:量角器除了可以量角,还有什么用?(画角)
你能用量角器画一个75度的角吗?
画之前静静地想一想,你怎么画?(请学生说)
板书:画点、画边、找刻度连线
5、对比
出示量角与画角
师:他们有什么关系?
小结:其实量角、画角都是用量角器,都是先对点,对边,再看刻度。
我们在用量角器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量角器的内外刻度。
我们刚才量角器去画角,也可以用一幅三角板去画角。
你能用三角板画出这个75度的角吗?还能画出哪些角?
三、方法的梳理
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复习的?
先通过看书----梳理------沟通------练习
我们复习还应该要查漏补缺,想想看我们还有什么不足的,这些我们可以借助练习来进行。
四、总结
我们今天重新复习了这些知识,还把知识点进行了整理,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课后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整理其他单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