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前文先说“思想”后说“创造”,③②说的是“思想”,④①是说“创造”,再根据句式一致的特点,③④与②①分为两组,应该先说③④后说②①,呼应前文语序。排除ABD。
故选C。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网文时代,我们怎样读名著?
王晴飞
“怎样读名著”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于最近网络的一个热点话题“名著避雷帖”,即以看网络文学的方式来看名著,看出种种坏处,做出标签化的论断,提醒同好“慎入”。
2023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3)荀子《劝学》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借日常所见之动物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用心专一的重要。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等级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三等级考⼆模历史试题及答案崇明区2019 学年第⼆学期第⼆次⾼考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注意:1. 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2. 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 殷墟⽂化遗址与⼆⾥头⽂化遗址的共同点是A .都出⼟了⽂字资料C.商朝历史成为信史2. 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吸取其A .唯物思想B .性善理论3. 历史学家认为,“元承宋制”,表现为A .中书省与枢密院C.枢密院与宣政院40 分)B.直接印证夏朝历史D.都在今河南省境内C.伦理道德 D .仁政思想B.中书省与⾏省制D.⾏省制与御史台这说明军机处A .职官⼲练提⾼了⾏政效率⼤凌驾于六部之上5. 下列启蒙著作中,强调“政府是⼈民的公仆”A .《政府论》B.《哲学通信》6. 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的重⼤影响是A .扩⼤了⼯业⾰命成果C.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B.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C.权⼒巨D.为君权附庸⽆⾏政决策权⼈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命权”的应是C.《社会契约论》 D .《论法的精神》B.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D.削弱了英国在⼤陆势⼒、选择题(每题 2 分,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共4. “皇帝召见军机⼤⾂,不许太监在侧,军机⼤⾂不得擅⾃结交外任官员。
7.19 世纪中后期改写欧洲版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A .⼯业⾰命B.德国统⼀C.彼得⼀世改⾰ D .第⼆次⼯业⾰命8. 观察下列各图,他们对各⾃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14. ⼀战后,英国⾸相劳合·乔治曾表⽰: “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个⾦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
”在华盛顿会议上,这种愿望化为泡影,是因为签订了以下哪个条约? A .《四国条约》B .《九国公约》C .《凡尔赛和约》现了国家统⼀C .消除了外国势⼒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 .废除了封建专制制9. 下列关键词中与⼯业⾰命密切相关的是A .重商主义奴⾪贸易⼿⼯⼯场 C .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企业B .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 D .⾃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公司10. 著名学者辜鸿铭曾说:“咸同年间( 1851-1875 年),粤匪扰乱。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
这些举措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46年1月,《申报》登载了一则律师陈庆丰代表余桂林、钱毓娥声明协议离婚的启事:“我俩结婚已逾五载,以双方意志不恰,难偕白首,两方愿协议离婚。
以后男婚女嫁,各听自由,互不干涉,除已立据各执外,再委登报声明等语。
”据此可知,这时的上海A.传统婚姻观念已经消除B.政府保护个人民主权利C.男女社会地位实现平等D.民众自由法治意识增强3.“为了正确地组织国民经济,为了根除银行投机……决定:国家垄断银行事业;现有的一切私人股份银行和银行办事处同国家银行合并;国家银行接收被取消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充分保障小额存户的利益。
”此法令颁布于A.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帝国B.拿破仑统治时代的法国C.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D.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4.演讲是时代的见证。
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5.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等级模拟考试试题

上海市崇明区届高三历史第二次等级模拟考试一试题(含分析)考生注意:. 考试时间分钟,试卷满分分。
. 所一定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分)(每题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文化的传承皆有脉络可循。
中国儒家思想,其源流能够追忆到.原始同等思想.西周早期封邦建国看法.周公礼治思想.春秋战国追功逐利看法【答案】【分析】【详解】儒家思想的源流能够追忆到周公制礼作乐, 正确选项为;原始同等的思想成为墨家的理论源流,选项错误;西周封邦建国的看法,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与儒家思想没关,选项错误;春秋战国追赶功利的看法,与法家思想有关,选项与题意不符。
. 秦代达成一致的时间大概位于下边年代标尺中的地点是....【答案】【分析】【详解】秦代达成一致的时间是公元前年,即公元前第三个世纪的第年,选项正确;选项对应的时间大体在公元前年左右,选项对应的时间大体在公元前年,选项对应的时间大体在公元前年,选项,,均错误。
【点睛】公元纪年法是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掌握公元纪年的详细方法有助于更为清楚. 以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期间的部分行政地区图,当时管理地区的机构是.尚书省.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答案】【分析】【详解】从图中“行省”“多数”字样,能够判断出该图是元代期间部分行政区划图,元代推行行省制,中书省既领六部,又直辖“腹里”,统治今日河北、山西、内蒙、以及黄河以北的豫地等,据此可知管理地区的机构是中书省,选项正确;尚书省没有直接收理地方行政,宣政院在元代管理佛教和吐蕃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点睛】此题考察元代行省制度,依据图中重点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 霍布斯以为,人们经过契约把自己的权益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履行权益。
这一主张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否认君权神授.主张主权在民.宣扬自由同等.批评君主专制【答案】【分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资料可知,资料所指的是社会契约论。
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古代各文明区域中,长期以宗教为依据严重阻隔不同阶层社会成员之间流动的是()A.东亚地区 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 D.西欧地区2. 与东方“泱泱大国、王权至尊”相比,西方文明在源头上则表现为“小国寡民、君民共治”的特点。
西方的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A.希腊古典时代 B.罗马帝国时代C.中世纪的欧洲 D.15世纪的英法3.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次形成,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A.封建等级;分裂割据 B.君主等级;民族国家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4.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
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 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 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5.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分封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6. 学术界有一个观点,衡量政治优劣的标准,主要看能否处理、协调好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核心是平衡。
根据这一标准,中国古代最好的时期及制度是()A.清朝——军机处 B.隋唐——三省六部制C.秦汉——郡县制 D.明朝——内阁制7. 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A.外患入侵,靖康之变 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C.稍有成效,未动根本 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8. 康熙晚年曾有“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的感悟,从中可以折射出()A.中西方文化分歧巨大 B.中西方差距开始拉大C.恐惧并戒备西方国家 D.中国的国力急速衰退9. “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惧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1. 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将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果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
(填写字母)。
(1) ①______(2) ②______(3) ③______(4) ④______(5) ⑤______(6) ⑥______(7) ⑦______(8) 古代文明成果可以帮助后人研究相关历史问题,如:利用图A、图D和图F可以研究古代建筑;利用图C、图______ 和图______ 可以研究______ ;利用图______ 和图______ 可以研究______ ;(9)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有哪些特征?2.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你在准备“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与材料搜集工作,首先你整理出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如下:材料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探索(1)根据材料一,完成材料目录填空。
(填写字母)A.改革开放B.列宁主义C.战时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E.苏东剧变F.空想社会主义G.新经济H.巴黎公社老师看过材料一的大事年表时间轴后,认为还需要增添“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艰难选择与必然结果”这一子目作为补充,你又找到了下列材料:材料二:“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万国公报》第121期(1899年2月)“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
……”——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1904年2月14日)“(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其批评》(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演说词)材料三:“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2)你认为材料二与材料三叙述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由。
3. 地名背后的历史奥秘材料一:(1) 请将材料一中三幅地图反映的时代进行时序排列:图______ →图______ →图______ 。
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班级,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1. 赋税制度赋役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
某校历史社团为此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整理:(1)完成上表对应制度名称、变化趋势的填写。
制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变化趋势:E.货币地租F.土地财产①________②________(2)细心的小明同学从表格材料中发现C项“计亩征银,折办于官”的新特点。
对此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双选题)()A. 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 政府长期开放政策C.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D. 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小亮同学想补全表格中缺失的秦汉部分,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班固:《汉书·食货志》(3)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时农民需要承担的赋役种类。
关于秦朝征收“泰半之赋”,小明同学有所怀疑。
在社团老师指导下,搜集到一条秦简材料:材料二:租误券。
田多若少,耤令田十亩,税田二百四十步,三步一斗,租八石,·今误券多五斗,欲益田,其述(術)曰:以八石五斗为八百。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学者彭浩对此材料解读如下:简文中的“税田”即应税之田,是240平方步,合当时的1亩,相当于全部土地的1/10。
“税田”的全部收成就是“田十亩”的田租。
(4)材料一、二在记载秦朝农民赋役问题上有何不同?请你从史料实证视角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国境关税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之一。
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
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2、本试卷共有16题,共7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1. 世界文化遗产览胜世界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见证。
某校开展“世界文化遗产览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策划。
(1)环节一:图片展示布置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涂字母)(2)环节二:遗址简介说明。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填涂字母)理由(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意]马可·波罗(13世纪)【答案】(1)①.B②.A③.C(2)①.D②.F③.E④.A⑤.C⑥.B(3)主题: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文化汇聚地;海上丝路的起点等理由: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多元文化交融,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其史迹不仅是宋元文明发展的体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值得纪念与保护。
(史实,价值)【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世界文化遗产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地中海意大利罗马区域范围,故其为B古罗马城市庞培遗址;①处位于中国境内,故其为A秦兵马俑;①处位于南美洲,故其为C马丘比丘城遗址。
【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遗址简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文艺复兴发祥地之一,应为D佛罗伦萨历史中心;①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地,应为F费城独立大厅;①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应为E良渚古城遗址;①古埃及法老集权统治的体现,应为A金字塔;①古代城邦国家重要遗址,应为C雅典卫城;①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应为B长城。
【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可提炼出主题,如: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文化汇聚地,海上丝路的起点等。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附答案及解析)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9道小题。
1.“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 A.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B.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C.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答案及解析:1.B【详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提高了军机处的严密性,从而有利于政令的执行,故选B ;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职官的能力问题,排除A ;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府的辅助机构,本身没有权力,排除C ;“为君权附庸”的说法在题意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B 。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答案及解析:2.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故选D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无关,排除ABC 。
故选D 。
3.“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答案第12页,总13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答案及解析:3.D 【分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说明该宪法是在1949年后颁布,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B 、C 都是共同纲领内容,体现不出“共同纲领的发展”。
故D 项正确。
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等级考)

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等级考)试题数:4,满分:1001.(问答题,24分)世界文明巡礼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众多足迹。
(1)请将图1-8所示的文明成就与世界地图中的相应位置进行匹配。
(填写字母)① ___ ;② ___ ;③ ___ ;④ ___ ;⑤ ___ ;⑥ ___ ;⑦ ___ ;⑧ ___ 。
(2)请根据上述文明成就的共同点进行分类,按照示例完成任务。
示例:以文字为主题:图① 和图④ ;以 ___ 为主题:图 ___ 和图 ___ 。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看法。
2.(问答题,24分)《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Time》(《时代》)创刊于1923年,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国际重大事件进行报道与评论,不少中国知名人物也曾出现在其封面上。
材料一:(1)推测材料一所示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___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B.“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C.“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D.“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材料二:(2)材料二所示封面中的“蝗虫”代表了该周刊对毛泽东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三:(3)推测材料三所示的封面设计是因为 ___A.周恩来千里跃进大别山B.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C.周恩来结束文化大革命D.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材料四:(4)根据所学知识,《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有哪些?材料五:(5)结合所学知识,里根看到的“中国的新面貌”可能包括:___ (双选)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3.(问答题,25分)“长城”之变长城曾是军事防御工事,而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长城为对象展开研究型学习。
2023-2024学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历史注意: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本卷上一律不得分。
3.双选题有两个正确选项,三选题有三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制度演进。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与治理需要,国家制度日益具体、细化。
(一)制度之广(1)国家制度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单元组成的多系统体系,涵盖多个领域。
依据所学,将下列图片所对应的制度填入时间轴。
(填写字母)(二)制度之变(2)制度并非恒常不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与变化也是常态。
请将上述图片对应的制度与下列的时代要求一一对应。
(填写字母)制时代要求度①皇帝能够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②遵循古代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
③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④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三)制度之思(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以提炼出制度演进的特征____。
(三选题)()A.制度不仅有政治层面,还有经济、社会等层面B.制度的创设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C.制度不仅有纵向的传承,也有横向的互相借鉴D.制度一旦制定成型,就必须稳定不变永世遵守E.制度的演进折射着文化传统、经济发展与历史传承2.辣椒“旅行”。
辣椒原产于美洲,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
材料一某同学绘制了16世纪的世界贸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如图中,“6”箭头表示的贸易路线上出现的物品可能是____。
(三选题)()A.水稻 B.瓷器 C.白银 D.玉米 E.番茄 F.胡椒(2)如图中,“1”“2”“3”表示的贸易路线中曾一度形成罪恶的“____”。
(填空题)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
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等相关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5. 本卷采用网上阅卷,请注意书写的端正和规范。
一、民族迁徙的印记(23分)1.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身迁徙的历史。
迁徙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碰撞与交融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了关于“公元3-6世纪欧亚游牧部落大迁徙”的探究学习,从四个主题中寻求他们的印记。
主题一时空的印记(1)按时间先后,将上述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单选)()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④③①D. ②①③④(2)观察图片,将②③两幅地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图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势图。
图③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_______________示意图。
主题二:活动的印记(3)图文所呈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4)嘎仙洞遗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重要意义是(双选)()A. 证明了嘎仙洞是鲜卑人的发源地B. 可以明晰拓跋鲜卑部的迁徙路线C. 有助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文化D. 为破解鲜卑人的文字提供了帮助主题三:文化印记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
母曰李夫人。
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
……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
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史臣曰:……(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5)根据主题三的材料,制作一张介绍主人公的人物卡片。
(6)公元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使得一些国家灭亡,也让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
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2、本试卷共有19题,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一.看图说史(24分)①金字塔①《十二铜表法》①玉琮①楔形文字①佛教①《历史》1.请将以上文明成就与地图所示相关区域进行匹配。
(填字母,12分)①______ ①_______ ①_______ ①_______ ①_______ ①_______2.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汲取了周边哪些区域的文明成就?(单选,2分)A.希腊与罗马B.中国与印度C.西亚与埃及D.中国与罗马3.亚历山大帝国疆域最东端到达的区域是(单选,2分)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4.由地图图例可知,公元前4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不同区域间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5.你如何看待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4分)二.建阳田赋案(21分)赋税是古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赋税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它因时而变。
6.请在时间轴中选择对应的赋税制度。
(填字母,6分)A.两税法B.摊丁入亩C.租调制D.募役法 E. 租庸调制7.唐初征收赋税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明清赋税征收以“两、分、厘”为单位计,这反映了(单选,2分)A.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以下是建阳田赋案的相关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起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出任建阳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于是遍访舆情,发现下属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
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清初)加至七分三厘,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欠税)累累。
上海市青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在准考证号下填涂对应数字。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1. 基层治理之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1)阅读下列“中国古代赋税、户籍制度沿革表”。
将字母所示信息,填入表格中编号所处位置。
A.摊丁入亩B.租庸调制C.诸色户计D.黄册制度E.一条鞭法F.两税法G.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政权H.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发展I.局部统一、赋税标准变化J.北方战乱、江南开发(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概括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主要因素。
【答案】(1)①B②F③E④A⑤C⑥D⑦J⑧I⑨G⑩H(2)户籍制度变化与赋役制度密切相关,体现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户籍制度无论主动调整还是被动变化,也与其所处的政治历史环境如中央集权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变化,魏晋时期,北方战乱、江南开发;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改为两税法;宋朝时局部统一、赋税标准变化;元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政权,实行诸色户计;明朝时,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制定黄册制度;清朝时,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发展,雍正帝摊丁入亩。
因此编号和字母分别对应为①B①F①E①A①C①D①J①I①G①H。
【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中国古代赋役征收依据的变化由原来以人丁为依据,到后来以财产为依据可知户籍制度变化与赋役制度密切相关,体现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结合表格中户籍制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如“铁器牛耕出现、封建社会建立、巩固”“国家统一、统治秩序相对稳定”“中央集权、白银流入”可知户籍制度无论主动调整还是被动变化,也与其所处的政治历史环境如中央集权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古代各文明区域中,长期以宗教为依据严重阻隔不同阶层社会成员之间流动的是()A.东亚地区 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 D.西欧地区2. 与东方“泱泱大国、王权至尊”相比,西方文明在源头上则表现为“小国寡民、君民共治”的特点。
西方的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A.希腊古典时代 B.罗马帝国时代C.中世纪的欧洲 D.15世纪的英法3.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次形成,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A.封建等级;分裂割据 B.君主等级;民族国家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4.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
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 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 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5.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分封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6. 学术界有一个观点,衡量政治优劣的标准,主要看能否处理、协调好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核心是平衡。
根据这一标准,中国古代最好的时期及制度是()A.清朝——军机处 B.隋唐——三省六部制C.秦汉——郡县制 D.明朝——内阁制7. 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A.外患入侵,靖康之变 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C.稍有成效,未动根本 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8. 康熙晚年曾有“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的感悟,从中可以折射出()A.中西方文化分歧巨大 B.中西方差距开始拉大C.恐惧并戒备西方国家 D.中国的国力急速衰退9. “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惧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学年第二学期等级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 古代君主君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古代的君主们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同的国家,请将下列君主与其国家的发源地相匹配。
(单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古代君主通过一些举措维护其统治,将下列举措与相关国家进行匹配。
(单选)A.将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B.修建金字塔,至上权威C.完善法律体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D.设置中外朝,强化皇权以上这些举措中,属于古代罗马的是________,属于汉朝的是________,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________。
(3)版图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单选)A. 罗马帝国、汉王朝、波斯帝国B. 古埃及、亚历山大帝国、古巴比伦C. 汉王朝、古埃及、古巴比伦D.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4)从早期文明区域到世界帝国的崛起,本质是文明交流与拓展的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哪些交流方式?【答案】(1)①. D ①. F ①. C ①. A ①. E ①. B(2)①. C ①. D ①. A (3)D(4)移民(或殖民),军事征服,经贸往来,思想、文化与科技传播(或文化传播)(任意二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埃及,故选D;而出位于伊朗高原,故选F;三处位于中国,故选C;①处位于希腊,故选A;①处位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故选E;①处位于两河流域,故选B。
【小问2详解】①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体系完善,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故选C;①汉朝时汉武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中外朝制度,故选D;①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选A。
【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版图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D项正确;汉王朝、古埃及、古巴比伦版图未跨亚非欧三大洲,排除ABC项。
故选D项。
【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选择性必修三可知文化交流的方式主要有移民(或殖民),军事征服,经贸往来,思想、文化与科技传播(或文化传播)。
2. 霸陵之谜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确认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汉文帝刘恒之陵墓——霸陵,破解了千年来关于霸陵位置的争议。
(一)汉文帝其人(1)《汉书·外戚传》中记载,(刘恒)“年八岁立为代王”,建都于晋阳。
这反映了汉初地方管理制度为()A. 刺史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行省制(2)据史载,汉文帝首创“赐物存问”,赏赐八、九十岁老人帛絮和酒肉等物品,以示尊重与慰问。
这体现了国家治理中的()A. 官员选拔B. 社会教化C. 户籍管理D. 社会保障(3)汉文帝与继任者在位期间,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轻徭薄赋,经济得以恢复,社会稳定,史称()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二)考古霸陵(4)根据汉代文献,结合元代记载与明清时的祭祀碑,传统观点认为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
考古工作者采用地波探测法等科技手段,多次对“凤凰嘴”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
这说明(双选)()A. 官方史料研究价值较低B. 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C. 文献、考古需相互印证D. 年代久远的历史不可信2016年,白鹿原“江村大墓”受到盗扰,为确认保存状况,考古工作者对其及附近的窦皇后陵等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
材料一:“江村大墓”出土陶俑。
陶俑数量众多,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
材料二: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5)结合所学,从史料证史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二如何印证汉初的时代特征?(三)印证霸陵材料三:“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中司空印”“中司空丞”“仓印”“器府”等官印。
材料四:呈“亞”字形的“江村大墓”与“窦皇后墓”示意图。
材料五:(“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大墓。
“亞”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
我们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6)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总结“江村大墓”被确认为是霸陵的理由。
【答案】(1)C (2)D (3)A (4)BC(5)材料一为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材料二为文献史料,二者印证了西汉初年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的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政策。
(材料一、二的史料性质,相互印证,时代特征)(6)从已有说法看,传统认为凤凰嘴为霸陵的说法已经被现代考古否定。
陪葬品和文献互证,符合史书关于文帝节俭的记载。
从出土的官印、墓葬形制,结合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符合汉代帝王级别墓葬,多重印证下可确认与窦皇后墓同园就应该是汉文帝墓。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年八岁立为代王”“建都于晋阳”可知,这反映了汉初地方管理制度为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和封国并存,C项正确;刺史制属于监察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C项。
【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赏赐八、九十岁老人帛絮和酒肉等物品,以示尊重与慰问”可知,赏赐和慰问八、九十岁老人,体现了国家治理中的社会保障,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社会教化、户籍管理,排除ABC项。
故选D项。
【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汉文帝与继任者在位期间,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轻徭薄赋,经济得以恢复,社会稳定”可知,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A项正确;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项。
故选A项。
【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根据汉代文献,结合元代记载与明清时的祭祀碑,传统观点认为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考古工作者采用地波探测法等科技手段,多次对‘凤凰嘴’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可知,材料中考古霸陵体现了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以及文献、考古需相互印证,BC符合题意;官方史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年代久远的历史经过考证也是值得可信的,A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
故选BC项。
【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出土陶俑。
陶俑数量众多,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可知,材料一为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材料二为文献史料,二者印证了西汉初年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的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政策。
(材料一、二的史料性质,相互印证,时代特征)【小问6详解】根据材料“考古工作者采用地波探测法等科技手段,多次对‘凤凰嘴’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可知,从已有说法看,传统认为凤凰嘴为霸陵的说法已经被现代考古否定。
根据材料“出土陶俑。
陶俑数量众多,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可知,陪葬品和文献互证,符合史书关于文帝节俭的记载。
根据材料“‘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中司空印’‘中司空丞’‘仓印’‘器府’等官印”“呈‘亞’字形的‘江村大墓’与‘窦皇后墓’示意图”“‘亞’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可知,从出土的官印、墓葬形制,结合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符合汉代帝王级别墓葬,多重印证下可确认与窦皇后墓同园就应该是汉文帝墓。
3. 地图中的世界观念从地图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认识。
图1 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西的世界地图册(1154年)图2 明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图3 德国地理学家马提勒斯绘制的世界地图(1)图1和图2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2)直接影响图3绘制的历史事件是()A. 亚历山大远征B. 郑和七下西洋C. 迪亚士绕过好望角D. 哥伦布到达美洲图4 利玛窦和李之藻在中国合作绘制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年间,1584-1602年)(3)促成图4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选)()A.新航路开辟B.蒙古西征C.启蒙运动D.明代解除海禁E.早期西学东渐图5 清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答案】(1)异:根据图1和图2两幅地图,可从视野范围、地理中心、方向设定等方面分析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认识的不同,如视野范围不同,图1主要包括西亚、北非和欧洲地区(亚欧非交界区域),图2主要包括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但也涉及欧洲、非洲等地,较图1更为广阔;地理中心不同,图1以阿拉伯半岛地区为中心,图2以中国为中心;方向设定不同,图1为上南下北,图2为上北下南。
同:根据两幅地图可知,图1为阿拉伯地理学家对世界的认识,图2为明朝官方对世界的认识,两者都将自己的国家放在中心位置。
因此,图1和图2两幅地图的相同点是都是自身对世界的认识;都把自身所处文明置于世界中心。
(2)C(3)ADE (4)明清时期,中国人对世界认识曾因西方地理学的传入而有所改变,终因传统的束缚而无法持续。
明初,国人继承并坚持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世界地图绘制以中国为中心,范围虽然涉及欧洲、非洲各地,但主要地区就是中国;明代中后期,通过新航路开辟,西方对世界产生新认识,地图不断得到重绘;明末清初,早期西学东渐中,天主教传教士将地圆学说、五大洲等新地理知识传入中国,并于中国开明士人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等新世界地图;但这种新观念因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而并没有得到继承和普及,至清代中期,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仍在延续甚至强化,嘉庆年间绘制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反映出的国人世界观念已经回归到早期西学东渐前的状态;对世界认识的不足也成为清朝推行闭关自守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继而阻碍中国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