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2《自上而下的改革》优秀教案(3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七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清单一农奴制的推行农夫的“解放〞1.法令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夫法令?。
2.内容(1)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
(2)经济上:①土地仍归地主全部,农夫可获得一块份地。
②农夫须缴纳高额赎金购置份地。
(3)组织上:强化村社对农夫的管理,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夫被纳入地方政权掌握之下。
3.结果农夫不但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背上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濒临破产。
[深化认知]农奴制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夫的关系问题,?农夫法令?对地主和农夫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到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清单二农奴制的评价的两面性1.进步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
(2)作用:①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开展。
②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化。
2.局限性(1)保存了农奴制的剩余。
(2)内部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3)形成了以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1.内容(1)政治体制:①内容:1864年,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设城市杜马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
②评价:是地方政府的帮助机关;推动了社会的开展。
(2)制度:①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
②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与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3)事:①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②事管理系统,15个区直接受陆部管辖。
③更新队设备,设立中等事学校。
2.影响(1)维护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为俄国资本主义开绽开拓了道路。
(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深化认知]经济根底打算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1861年农奴制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
农奴制废除后,俄国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需要,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些反过来又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7-2 自上而下的改革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 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 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 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 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 和实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 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 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 法令”又称为解放法令。对于“解放” 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奴获得了完全人身自由 B.地主再也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买卖和抵押 C.农奴开始享有公民权利 D.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 上
2.(2011·盐城高二检测)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 革措施包括( )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 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 (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1879年
99 187
11600 42000
7954 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 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生 产快速发展的状况。 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3)农业 ①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 ②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市 场的扩大。
2.地位 (1)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2)仍然落后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后半期俄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 因? (1)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 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2)借鉴西欧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 方法。 (3)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人民版选修一7、2《自上而下的改革》课件
1、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 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改革的确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
1.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 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但改革并没有使农民一切都改变:
1.改革后俄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农民仍然受到地 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赎金 高于地价,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改革是 对农民的大规模掠夺; 2. 改革具有掠夺性和欺骗性
(C)
3、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 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D) 4、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 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 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 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 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 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 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 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 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 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 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 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 。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 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通过史料研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史料研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3、通过相关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到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多样性。
2学情分析
(1)本节课教授对象为高二文科学生,其有一定的材料解读和历史分析能力,因此,本节课选择相关史料,让学生在史料情景中获得知识。
(2)本课为世界史选修部分,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和知识加以解读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认识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两面性
难点: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农奴制的局限性;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俄国近代化道路中的皇帝
从“祖国之父”彼得一世用野蛮的手段治理野蛮的改革,使俄国到达文明的门槛;“风流国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崇尚开明专制,使俄国继续前行;再到“悲情国君”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把俄国社会带入资本主义;一直到“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实行君主立宪制,使俄国的君主专制开始松动,俄国正是通过这种改革的途径,一步一步地向着现代社会挪动。
2【讲授】俄国近代化道路前因后果。
人民历史选修专题七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改革
2011年,俄罗斯发行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 纪念金币 。
准备性复习:教学策略一:复习俄国农 奴制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必要性
农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奴 制
(2)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政义治)
危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沙皇专制
过渡的转折点,是俄国
的起点。
(俄历1861年2月19日)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沙皇专制
(一)标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公布
有利于向西欧学习,促进思想近代化
而且,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也比较低下。
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认为这是沙皇赐予的,故心存感激;
问题:
①这场改革 的主导者是 谁? ②农奴最关心 的问题是什么?
③二一九法令 如何解决农奴 关心的自由和 土地问题?结 合教材(从 P86的第三段 到P88的第三 段) 回答。
——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据材料概括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状 况,并分析造成的主要原因。
状况: 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
原因: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严重影响了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和工业化水平
四、小结
1、性质: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
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进步性: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过渡的转折点,是俄国近代化 的起点。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 拥有土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2《自上而下的改革》优秀教案(3页)
⼈民版⾼中历史选修⼀7.2《⾃上⽽下的改⾰》优秀教案(3页)俄国农奴制改⾰教案之⼆(⾃上⽽下的改⾰)四川省⾃贡市⽜佛中学校曾贵课程标准1.概述“⼆⼀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标:1.掌握“⼆⼀九法令”关于农奴⾝份、份地和农民管理等⽅⾯的主要内容。
2.学会分析“⼆⼀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从政治、经济等⽅⾯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1. “⼆⼀九法令”的内容分析。
2.农奴制改⾰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难点:农奴制改⾰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引导学⽣梳理基础知识】从李克强关于改⾰问题答记者问引导学⽣对改⾰必然性的理解。
从19世纪初期强⼤的俄国与19世纪中期危机四伏的俄国相⽐较导⼊本课。
⼀、简单回顾改⾰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国内危机(阶级⽭盾)----国际危机(民族⽭盾)抽⽣回答:造成俄国危机四伏的根源是什么?落后的根源: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的经过⒈时间:1861年俄历2⽉19⽇,⼈物:亚历⼭⼤⼆世。
⽅式:⾃上⽽下⒉颁布的法令:《1861年2⽉19⽇宣⾔》、《农民改⾰法令》等。
⒊改⾰⽬的:1、直接⽬的:化解⽭盾,增强国⼒,重振国威。
2、根本⽬的:维护沙皇统治。
⒋主要内容:⑴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由。
⑵经济上:规定⼟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块份地,同时负担⼀定的义务。
⑶组织上:建⽴“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
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配转变为受地⽅政权控制。
三、农奴制改⾰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⒉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⑴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
总体⽔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⑵⼯业:①19世纪末完成⼯业⾰命。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油产量跃居世界第⼀,巴库成为重要⽯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⑶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人民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封建社会层级的构成;2.了解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后果以及人民群众的觉醒;3.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包括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4.了解中国文化政策的变化以及文化思潮的转变;5.理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成效;6.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点1.了解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2.理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3.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2.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
四、教学内容1.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层级的构成,包括官僚、地主、商人和农民等;•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科技、政治和经济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中国社会的衰落和革命的兴起。
2.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觉醒•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的觉醒;•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变;•五四运动的后果和影响,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北伐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国民党的崛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兴起和胜利。
4. 文化政策的变化和文化思潮的转变•文化政策的变化,包括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政策的实施;•文化思潮的转变,包括百花齐放和反右斗争等。
5.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成效•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包括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等;•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6. 中国现代化进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望,包括创新和科技发展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配以图表演示;•实地考察和参观;•分组讨论和报告。
六、教学评价•考试(占总成绩50%)•学术报告(占总成绩2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30%)七、教学参考文献1.《中国现代史纲要》,吴晗、陈思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代中国史》,许倬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春秋经世》,左丘明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社;4.《大公报》。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7.2自上而下的改革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 问,根据材料提炼信息。第(3)问,改革的影响从进步性与局限 性两方面回答;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 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农民的“解放”和改革的两面性 1.农民的“解放” (1)法令的公布:1861年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签署了《1861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实现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建立了西方 式的军事管理体系,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了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 到了俄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特别提醒】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 路。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 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 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②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 展。③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 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 “让步”。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 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③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 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大量农奴制的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 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 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72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知识点一 农民的“解放”1.签署文件(1)文件签署: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
(2)主要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2.主要内容(1)政治上①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②农民享有村社中的一般权利,并享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2)经济上①农民可以用高额赎金赎买一块份地和宅边园地。
②规定了赎取份地的限额,使农民仍然受制于地主。
(3)组织上: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3.改革结果(1)不仅使农民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陷于破产的境地。
(2)农民在极度失望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新一轮斗争。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7“学习思考”,请你指出这些农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提示:①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
②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
③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④“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知识点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改革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2)促进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
①地主对土地不再有农奴时代的特权,丧失了对无偿农奴劳动的垄断权。
②新的经济条件促使他们改变经营方式,这使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3)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3.局限性(1)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低下。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七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
[思维点击1]
下图反映的是俄国“二一九法令”颁布后,民
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图中“民众向沙皇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怀疑图片 中“场面”的历史真实性,认为是作者故意美化统治者。请 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二一九法令 ”颁布后,农民获得了人 提示: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
②赎取份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赎地农民必须一次性付清赎
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 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偿清。
③政府规定赎取份地的最高和最低限额,具体面积由 地主 _____________ 规定。
村社 (3)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_____________ ”管
身自由并可以赎买份地。历史依据:该法令颁布后,农民虽
村社 然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但是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_________
的严格管理;农民赎买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实际上是 对农民进行的一次残酷掠夺。
二、改革的两面性——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1.改革的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良运动,是一场_____________ 2.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改革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 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 商品货币 转入_____________ 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1.推动了上层建筑领的改革 (1)原因:为了使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 (2)措施 ①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A.1864年颁布《省、县、地方机构法令》,在全国大部分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2自上而下的改革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 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 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 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 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 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 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只用数十年) 局限:①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 ②对外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发展很不平衡。
四、革命在所难免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 (2)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 (3)民粹派(自称是人民的精粹)号召推翻沙皇专 制统治。 2、沙皇遇刺: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
三、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近代 表现: ①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P88-89 化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封建农业 小块土地 简单农具 资本主义 农业 劳动者 农奴 产品分配 自给自足
规模化 生产
机械化 生产
雇佣劳 动力
进入市场
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有的变成资本
主义商品生产者;地主采用机器生产,改变耕作制。俄国地
⒈目的
直接:挽救统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⒉主要内容:《二一九宣言》和《农 民改革法令》——“解放”法令
1861.3.3(俄历2月19日)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七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含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问题导学俄国1861年改革的前因后果活动与探究场景一:改革前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颜开)陛下英明!(1)场景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这句话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场景二:颁法令法令官:农奴们,陛下颁布法令,从即日起,你们获得了人生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到城市工厂里打工!(2)法令真正保证农民获得自由了吗?场景三:改革后农奴甲: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农奴乙: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可我弟弟依然不能逃出村社。
(3)农奴能免费得到土地吗?那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土地?场景四:论功过列宁说:“如果总地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4)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性质及评价(1)目的①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②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性质: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评价①1861年改革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②1861年改革后,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历史选修1人民版7.2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案
7.2 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一)三维目标重点难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二一九法令的内容、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的形式归纳1861年改革的内容、作用;搜集材料分析改革的实质和对俄国锦带花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培养全面看待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
通过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产生的新变化,认识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预习课前准备情景引入精彩导言【复习回顾式】我们上一节课讲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为了维护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那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如何认识这次改革运动?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片情景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19世纪中期俄国著名的改革家,1881年3月遭到暗杀身亡。
他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有什么成效?为什么作为改革者最终遭到暗杀?合作交流互动研讨●探究点一“农民”的解放【探究目标】掌握“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影响。
【情景与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
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2《自上而下的改革》优秀教案(4页)
法令”。
(2)进步性:
①作用: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 思考 1:请你指出这些农
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
②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农民的内容有哪些?
(3)局限性:(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1)在农民与地主缔结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二节 自上而下的改革
滦南一中 王丽英
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 2.探讨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 2.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3.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
3.经济上:规定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____________ 和一块____________,但必须交纳____________和得到地主的同意,份
地的____________要由地主规定。 4.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_________”,
把农民纳入了____________的控制之下。
(4)“村社”将农民由
①从改革本身来看,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 受 个 别 地 主 支 配 转 为 受
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整 个 地 方 地 主 政 权 的 控
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 制。
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自然经济
卖或干涉其生活。
1861 年俄历 2 月 19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之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四川省自贡市牛佛中学校曾贵
课程标准
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掌握“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份地和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学会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1.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分析。
2.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难点: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
从李克强关于改革问题答记者问引导学生对改革必然性的理解。
从19世纪初期强大的俄国与19世纪中期危机四伏的俄国相比较导入本课。
一、简单回顾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国内危机(阶级矛盾)----国际危机(民族矛盾)
抽生回答:造成俄国危机四伏的根源是什么?
落后的根源: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的经过
⒈时间:1861年俄历2月19日,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方式:自上而下
⒉颁布的法令:《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等。
⒊改革目的:1、直接目的:化解矛盾,增强国力,重振国威。
2、根本目的:维护沙皇统治。
⒋主要内容:
⑴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⑵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⑶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
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地方政权控制。
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⒈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⒉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⑴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
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⑵工业:①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⑶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⑷原因: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②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
③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3.思想的近代化---改革客观上促进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
四、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⑴性质:是一场由封建地主主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⑵进步性(体现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①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⑶局限性(体现出不彻底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
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特点。
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
【辅导学生合作探究。
深化课堂知识】
【探究一】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探究二】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 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两面性:①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
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等,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②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沙皇专制仍在继续:农奴制残余还在保留;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
⑵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封建地主的一场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探究三】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壮大,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故俄国只有采取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探究四】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日本和俄国应对世界近代化潮流,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
中国: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
日本:1868年,天皇裕仁自上而下改革----明治维新(第八章讲)【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要点知识】略
【教学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