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 自然条件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实用文案标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化诞生在东亚大陆上。
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从数百万年以前,祖国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远古先民的足迹。
继此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东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几乎无处不有原始人类的分布。
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的历史年代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风俗习惯等文明,为中华文化的起源铺垫了丰厚的基础。
第一节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赖以产生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规定了原始先民生活和创造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
按落差可分为三个台阶:青藏高原为第一台阶,有“世界屋脊”的称号。
这里一般高度在4000—5000米,有的山峰超过7000米,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高度在8800米以上。
青藏高原巨大山脉之间的湖泊、沼泽与万古不化的积雪,涵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她们和澜沧江等都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高原东侧的横断山,由无数的高山峡谷组成。
再往东、往北,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带为第二台阶。
第一、二台阶区既有神奇宏阔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等,又有雄姿勃勃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如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
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阶梯,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盆地等。
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入海下。
中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三面环山,或是无垠的大漠戈壁,东南一带沿海,气候类型多,有暖温、湿润、干旱、高寒、阴湿等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PPT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二、经济基础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内地的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从古至今的农耕经济。
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 成熟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化的延续 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地理环境促进了文化的延续。中国地理位置优越,为农业 发展提供了适宜条件。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 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 础。其他地方的文化影响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对却无法动摇 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这就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三、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它所依存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通 常用来表示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结构是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 济结构、文化结构互相耦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
社会结构的停滞性和大一统王朝的周期性更替是中国封建社会 的最基本特点。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系统。这种社会结 构一方面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周期性震荡。正是 这种超稳定系统,保持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延续,使社会结 构呈现出巨大的稳定性,其浓厚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伦理型范式,其典型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型 范式。宗法一体化则表现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
中国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是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其次农耕经济的多 元结构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再次农耕经济 的早熟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早熟性。再其次农耕经济弱化了理 论逻辑推理和实验性研究。最后农耕经济对古代中国人的哲学观 念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海洋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敢于冒险、开放进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沿海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重视商业、 敢于探索新领域等。
海洋与海外交流
海洋文化在海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频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海洋文化也为中国带来了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影响,丰 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 中国历史地理发展 •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中国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 • 中国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 • 中国地理环境与国际关系
01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
丘陵岗地
中国地形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包括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 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高原。
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尊重自然、崇尚力量和勇气等。
03
游牧与战争
游牧文化在战争方面也有显著影响,游牧民族凭借马匹和弓箭的优势,
形成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概述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历史悠久。这种文化强调冒险、开放和进取,与内陆文化形成鲜 明对比。
03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 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农业文化源远流长。 这种文化强调稳定、勤劳和节俭,注重家庭和土地。
农业对价值观的影响
农业文化塑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崇尚节俭和 勤劳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家 庭观念浓厚、重视孝道等。
农业与科技发展
总结词
近现代时期,地理环境对中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中 国 地 图
中国地形图
中国候分布图
中国水系图
中国人口分布图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文化 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较优越,其疆域内部 有相当辽阔的地域适宜发展农业,很早就 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农业文明。而且,中国 的农业区之间地理阻隔较少,便于文化的 交流传播,从而汇成主流文化意识,形成 古代东亚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中 心,长期辐射和影响着周边地区。
“重农”、“重民”
在古代,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中国是一 个农业大国,在农耕经济的影响下,古代很早就产生并形 成了“重农”、“重民”的统治思想。所谓“重农”,是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把农业作为稳固统治的立国之本, 采取各种措施兴农;所谓“重民”,是统治者担忧以农民 为主体的百姓一旦失去起码的生存条件,便会起来造反, 从而危及他们的统治。因此,古代较有作为的君主和政治 家都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民有时”; 古代思想家还提出了“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 主义思想。中国古代是一个君主专制的社会,君权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威,民本思想的出现是对随意性很大的君权的 一种制约。但是,民本思想并不是否定君权,它反对暴君 统治,而把体现民本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的身上。
• 1993~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联 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 在江西省万年县 大泽乡万年洞和和吊桶环遗址发现距今一 万年前的水稻。
距今八千年前,河北地区开始种植粟
• 1973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发 现了距今约八千年的粮食粟的窖藏。
刀耕火种
“家天下”
血缘宗法制对文化的影响
• 浓厚的血缘和家族观念 • “家国同构” • 重视祖先崇拜和家族的延续 • 极端重视传统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教学内容】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重点与难点】重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难点: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讲授提纲】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在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注意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才能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一)疆域夏朝尚无考古发现证实。
殷商不断发展。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乾隆奠定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1840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大肆攫取中国的大片领土。
今天中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二)政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的政区基本上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调整变动)商和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汉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
隋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三级制。
唐先是二级制,安史之乱后,为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普遍设置方镇,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
宋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不久后又改变,形成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但管辖权力交错,是一种不完整的三级制。
金灭北宋后,实行的政区制度基本与北宋相同。
宋朝还将一些重要的州改称为府,以后府越来越普遍。
元将省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州(或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
明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
142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录)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
省以下废除了路,但设有若干分守道、分巡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以后,朝廷为了地方治安或边防,陆续向各地派驻总督或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郭萌萌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就是一种重要因素。
在东亚大陆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下,传统中国的民族心理、文化性格、生活习俗都随着这种条件产生并发展,散发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的光芒。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保守文化心理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等。
这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地就是以所在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并且影响到经济构成、名族心理等很多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中断,并且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民族心理的保守和封闭,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传统中国的政权围比较固定,主要的围大致在太平洋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南海以北,蒙古高原的南部一带,也就是历史上的“华夏”,这也构成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本轮廓。
这其中,最稳定的统治区域在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地。
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部分疆域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摇篮①。
可以看出,这部分地域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
这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极适合农业发展。
位于亚欧大陆的部,地域封闭,较少受到外部侵扰,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纵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远古时期的伟大文明大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
”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
中国也不例外,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古华夏文明。
而西方的古希腊和雅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从此整个世界的文明形式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②。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民族所处的地理境、所从事的物质生存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
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组织制度状况制约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接造成一个民族在宗教、道德、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差异。
就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看,地理环境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型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组织是血缘宗法制。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类型,使中国文化独具特色。
一、中国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给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物质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趋向和类型。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一块半封闭的大陆。
亚洲大陆以帕米尔高原为界,东部为我国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区,尽管汉代已经形成丝绸之路沟通西域,但中国和西亚的联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约;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交往受到横断山脉的大江大河与热带丛林的阻碍;北部地区从黑龙江沿海到东南沿海的海岸线长达两万余公里。
中国尽管从唐宋以后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海上交通,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没有因此使中华民族向海洋纵深发展。
总之,中国这种三面环陆、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华民族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很重要。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农业文明,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人文哲学思想。
由于相对封闭,再加上这块土地的富饶,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很少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夺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相对温和的性格和缺少竞争的性格。
正如梁启超所说:“以地理不便,故无交通,无交通故无竞争,无竞争故无进步。
中国的地理与文化的交融
中国的地理与文化的交融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分析中国地理与文化的交融,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化发展,并展示中国各地因地理差异而产生的特色文化。
1.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其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地理特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西南高原地区、北方平原和西北干旱地区。
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地利用和资源分布,从而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
在东部沿海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这里的居民善于航海和渔捞,海洋文化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
例如,福建和广东地区的人们熟练掌握船舶建造和航海技巧,他们的文化中蕴含着对海洋的崇拜和海上贸易的繁荣。
在西南高原地区,多山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个地区的居民依靠农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的传统文化与土地的神圣联系紧密相关。
例如,在云南省,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的信仰、服饰和艺术形式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在北方平原,广袤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一地区的人们以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和畜牧业为主,他们的文化体现了劳动与耕作的精神。
例如,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这里的文化强调了对土地的尊重和农民的努力。
在西北干旱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这一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草原和沙漠的环境相适应。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牧区,蒙古族人民骑马、放牛、狩猎的传统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草原的热爱。
2. 中国地理差异带来的文化特色中国地理差异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各地区因其地理环境和民族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东部沿海地区,福建的土楼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而广东的岭南文化以其精美的工艺品和宗教信仰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 ※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 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 貌、水文、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农业等。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 。 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 公元1400年~1900年。
1900年~至今。
2)湿润状况的变迁
由于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常趋于极端,非涝即 旱,而且在相邻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湿润的状况也是 有变化的,五千多年的温暖期也是一个气候湿润期,随后气候逐渐变得 干燥,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到2500年以前气候稍稍湿润,然后 再次变得干燥。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
三晋文化:法家 文化的策源地, 燕赵多慷慨悲歌 之士。
秦文化:追求功 利,法纪严明。
楚文化:信巫鬼, 重淫祀;长于幻 想玄思。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 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 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 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而 为也。”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 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八水绕长安
西安城市变迁图
自古帝王州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河洛地区, 居天下之中。
行政区划并不是以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理分界线为界。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
2、 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1) …… 2) ……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第二讲 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
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每一个民族的气质中,都保存着某些为自然 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由 于适应社会环境有几分改变,但决不因此消 失。 ——普列汉诺夫 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 ——法国作家丹纳
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
(1)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辅之以父死 子继。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 承制。 最初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 争夺,维护了王权的稳定。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2)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 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
2、气候南北有异
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气温差异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期 。 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温润的东南 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前者被 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基石的 农耕文化;后者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 骑战的游牧文化。
班固《汉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
1、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形成 以地域为特征,以风俗习惯为分野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早在先秦就形成了各种区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 南文化等,以后又有关东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湖湘 文化等等。 2、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产生不同的 文化样式 农耕 海洋 游牧 绿洲小国
如果把各民族、各国度有声有色的文化表现 比喻为一幕接一幕悲喜剧,那么,这些民族 、国度所处的地理环境便是这些戏剧得以演 出的舞台和背景。——冯天瑜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诸因素课件 (一)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诸因素课件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财富,涵盖了众多的文化符号、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下,许多因素相互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下面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文化区域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也不同。
例如,长江下游地区的气候温和,水土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和生存,因此,这个地区的文化重视耕种和物质财富;而在黄河流域,因为水系复杂,灾害频繁,所以这里的文化则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尊重。
二、民族融合因素中国地域范围广阔,民族众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孕育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
例如,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封闭性制度,有助于在大一统的背景下加强民族的凝聚力,而多民族的融合,则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三、宗教信仰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涉及到众多方面,如儒教、道教、佛教等。
这些教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的塑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中正”等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道德伦理;佛教则以“涅槃”、“禅悟”等概念为内核,对人类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法则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历史传承因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自然环境、民族融合、宗教信仰外,还受到了长期的历史传承的影响。
历史传承具体包括文化的流传、文化符号的延续等方面,它将整个国家的文化宝库保存至今,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连续性。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变革中,古老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和升华,保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条件的综合效果,源远流长,精益求精,贯穿并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自然地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任何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产生的内在物质基础。
考察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对中华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和了解。
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走向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都超过海拔7 000米,号称世界屋脊,著名的亚洲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都发源于此。
在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和东南一带,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坚木盆地,惟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相间分市,地形极其复杂,海拔高度下降到2 000—1 000米以下,形成第二阶梯。
第二阶梯以东,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低于500米,其中仅少数山峰高达3000米以上,是为第三阶梯。
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红土层丘陵盆地,都分布在这一区域。
落差如此显著的三大阶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决定了中国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
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距海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
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中部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特别是西北内陆,由于远距海洋数千里之遥,加上关山阻隔,东方从太平洋,南方由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季风鞭长莫及,因此成为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而青藏高原,则以高寒为基本气候特点,这种气候大势,斜向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出现了东南以农耕为主,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地理景观。
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
6.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文化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
中国世界领域广大,地形地貌繁复。
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大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到处有堪作农耕凭籍的灌溉区域,诸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如此则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酝酿与成长。
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使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1.统一性地理环境极为完整,山脉河流构成一完整系统,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易于形成大一统的国家。
1.独立性。
周边环境的大势为负陆面海的格局,但又非可以形成海洋文化的基本地形。
与其他文明中心区距离遥远,且有重重关山阻碍,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中华文化是独自完成文化发展过程的。
2. 延续性。
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土地的富饶与辽阔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传播、交流与共同进步。
使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北朝、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3.免外来入侵。
我国东太平洋,其它方向都有高山、高原的阻隔,特别是西面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阻隔,使我国免受西面外来民族的入侵,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4.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中国周围,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市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
这种态势,加之周边国家文化在历史上落后于中国,易于使闭关锁国政策长期实行。
使中国人逐渐染上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
3.自然条件较好,地域辽阔、产丰富、易于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延续发展。
4.气候温和,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易于形成中庸平和的族性格。
相对稳定的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宗族观念形成的影响。
由于易于安居的环境创造了发达的家庭形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家族不易瓦解,进而长辈的权威性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建立,并衍生出“孝”的权威思想观念,进一步催生出儒家“以孝治天下”的伦理政治纲领。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观是环境与人之间的长期作用形成的。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文化与自然条件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冯天瑜等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简言之,是人类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生活总括汇合。
自然条件则一般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动植物、矿产资源,一个国家所处的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我仅谈一下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几个主要方面。
自然条件1、地形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点鲜明。
亚洲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轴,向四方延伸出许多著名的大山脉,将东亚、南亚,西亚分开,而中亚也以帕米尔为限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部即我国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
这就构成中华大地第一个地理特点,是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
其西北为帕米尔高原,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汉代已形成丝绸之路,然而这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
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江河阻隔及热带丛林瘴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
北方地势起伏不大,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族历史舞台,常以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一线为限,此线以北各族人民虽与此线以南人民族类相近,终因极北严寒苔原、人烟稀疏,很少与中原人直接往来。
东面自黑龙江东部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2万多公里的海岸。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
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悬殊。
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得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
6、试析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六、试析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虽是一句俗语, 但它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类文明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自然条件对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产生与地理环境又有怎么的关系呢?一、适宜农耕文明发展的地理环境东方文化的源头——古代中国,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偏居一方和相对封闭。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这里西高东低,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面和南面环绕着大漠荒沙,高耸入云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是浩瀚无限的太平洋。
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分布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在中华大地上,长江、黄河等河流由西向东汇入太平洋。
中华文明就是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产生的。
这种辽阔的平原大河及近乎封闭状态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的形成,诱发封闭文明的产生。
封闭的生存空间,不仅无法借助外部力量,且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古代中国人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斗争,为了兴修水利,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建立了血脉相连的大共同体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这样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基础上的专制统治就逐渐形成了。
同时,辽阔的大平原,也是的统治着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将每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之中,因此,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就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中国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的稳定性、持续性,又使得中国文化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而忽视逻辑推理,包括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经验所得,如火药就是道学家在炼丹时发明的,许多历法、医术都是对观察、经验的描述和记录。
这些都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并没有进行科学推论和分析,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
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创作主体,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创作主体。
教学内容“中国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任何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产生的内在物质基础。
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中国海岸线长度1.8万公里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呈明显的三大阶梯状特征: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均超过7000米,号称世界屋脊,中国乃至亚洲的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此,如长江、黄河、澜沧江与怒江等;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和东南一带,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分布其间,地势十分复杂,海拔高度降至2000-1000米以下,形成第二阶梯;第二阶梯以东,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到巫山一线,以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是第三阶梯,海拔高度低于200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丘陵地带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幅员的辽阔和地形的复杂,又导致了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
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其距离海洋的远近,自东南向西北,呈现出由湿润到半干旱到干旱依次变化的特点,东南、南部、东南和西南部由于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湿润多雨,而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由于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流的控制呈明显的干旱和半干旱状态,而青藏高原的气候以高寒基本特征。
这种气候状况,斜向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造成东南以农耕为主,西北畜牧为主的人文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的基本行政区
划制度。 东汉末期,改为州——郡——县三级制。 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合并、撤销了 一些州县,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 二级制。 唐代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道。安史 之乱后在州上设方镇,形成方镇(道)— —州——县三级制。 宋代设路——州(府、军、监)——县三 级制,全国先后设十五路至二十四路。
666.37 400
唐代版图
安南 唐 岭到 朝 一南 高 带海 宗 。诸 时 岛期 ,面 西积 到为 巴 尔 客 什 湖万 ,平 东方 北公 抵里 达, 黑疆 龙域 江东 以到 北大 外海 兴,
1251.19
北宋版图
448.54 北 宋 面 万积 平: 方 公 里 。万 平 方 公 里 , 辽 面 积 为 283.56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地理环境 1、疆域、政区
疆域 各代不一。公元221,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 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 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 东至于海。 此后历代中原王朝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 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还拥有过今天 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现在的疆域定型于乾隆年 间:“桑叶”→“雄鸡”。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 大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 到处有堪作农耕凭藉的灌溉区域,诸 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使在这一 个区域里面的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 适合的浓度,再一面又得四周的天然 屏障而满足其安全要求。如此则极适 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萌芽与成长。但 一旦其小区域的文化发展到相当限度, 又可藉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 有亲密频繁的接触。因此中国文化开 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
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
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
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
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文化发展
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展望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 文化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文 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世界 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 的国际传播。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 的动力和手段。未来,中国文 化发展将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 技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 文化创新。
中国艺术家在绘画、雕塑、音乐、舞 蹈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动现代艺术的 发展,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现代魅力。
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壮大
文化产业政策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 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各地纷纷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产业资源和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近现代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鲁 迅、茅盾等文学巨匠的出现,以及京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的创新。
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
多元文化的交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 频繁,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局面。
网络文化的兴起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新型文化形态不断涌现。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 、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 源,以及森林、草原、水资源等可再 生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包括森林、 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近年 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 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03
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
古代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文化旅游融合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 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
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品才网整理了中国文化兴起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中国文化的特点:1.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7.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形成原因: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环境比较优越,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而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并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也造就了不同区域文化。
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成重农抑商和安土重迁的观念;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则致力于海上交通与海外的联系;北方游牧则以迁徙和战斗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
这些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但是正因为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其中也有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文化,然而经过历史的变迁,风雨的洗礼,只有古中国文化绵延至今不绝,其中影响因素应有地形因素,气候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宗教因素,以及文化本身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一、文化与自然条件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冯天瑜等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简言之,是人类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生活总括汇合。
自然条件则一般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动植物、矿产资源,一个国家所处的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我仅谈一下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几个主要方面。
二、自然条件1、地形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点鲜明。
亚洲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轴,向四方延伸出许多著名的大山脉,将东亚、南亚,西亚分开,而中亚也以帕米尔为限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部即我国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
这就构成中华大地第一个地理特点,是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
其西北为帕米尔高原,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汉代已形成丝绸之路,然而这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
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江河阻隔及热带丛林瘴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
北方地势起伏不大,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族历史舞台,常以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一线为限,此线以北各族人民虽与此线以南人民族类相近,终因极北严寒苔原、人烟稀疏,很少与中原人直接往来。
东面自黑龙江东部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2万多公里的海岸。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
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悬殊。
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得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
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4000——5000米,许多山峰超过7000米。
在高原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高原内部的巨大山脉间地势宽缓,湖盆星布,长江、黄河等亚洲大河都发源于此。
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其内部地形相当复杂、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这一区域,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
再往东就是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红层丘陵盆地都在这一区域,在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如此落差显著的三大阶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独特的地形特点决定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中国东边面临大海,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太平洋,而并非地中海、波斯湾那样的内海;其陆地外缘,不禁有西北横亘的漫漫戈壁沙漠,还有西南耸立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边陲的横断山脉。
大海、沙漠、高山四面围护,使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封闭隔绝的地理格局,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并使中国文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少受异质文化冲击,从而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完整系统。
2、气候按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气温带进行分类,人类可以粗略区别为寒带民族、温带民族和热带民族。
由于温带气候适中,提供了较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所以,温带-暖温带成为文明的发祥地和繁盛之区。
黑格尔说:“历史的真在舞台所以便是温带”。
而中国正处于北半球的温带-暖温带,地理环境提供了“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显然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滋生发达的一个先决条件。
中国大部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少,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寒带。
大体言之,台南、琼西及滇南河谷一线以南为热带,此线以北至秦岭、淮河及白龙江一线为温润多雨的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东以南,即辽东、河套、陇西一线以南为暖温带;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黑龙江大兴安岭北端为寒温带。
以雨量而言,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东部为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外,一般为干旱气候;尤其西北内陆,距海数千里之遥,加上山岭阻隔,东方从太平洋,南方自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夏季风鞭长莫及,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从世界范围看,大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中国这一纬度因受海洋季风影响成为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地区,而沙漠却分布在中纬度的西北内陆地区。
至于青藏高原,则以高寒为特点,自成气候大区。
地质学家们推测,冰川期晚期时亚洲内陆来的大风把细腻的黄土吹到中国西北大约1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
黄河每年在华北平原淤积的就是这种黄土。
幸而这种黄土比较肥沃,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在降水稀少的地区并未流失掉。
尽管如此,北方地区仍经常会发生饥馑:作物生长长期太短,降雨太少而且极不稳定。
北方农民在用上电泵之前,常常面临旱灾的威胁。
在过去的1800年中载于史书的饥荒不下1800起。
南方由于降雨较多,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南方的高地中只有15%的土地是宜于栽种的平地。
不过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种双季稲,这里的人口密度高于北方,生活水平也稍为高一些。
占有完备的气候带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如秦岭淮河以北成为以小麦、粟米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成为以稻米为主要作物的水田农业区。
由于这种南北气温递减,东西雨量递减的气候特点,于是北起黑龙江爱辉,南至云南腾冲一线,把中国划分为东西两大部,东部为农业区,人口集中,地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下,人口却在有数字可统计的近2000年中,一直占绝对大多数,近千年来大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西部为畜牧区,穿插分布小块河谷与绿洲农业区,地域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人口通常以稀疏为特点,近千年来大概均在总人口10%以下。
中华文化内部的南北之别、东西之异,正是植根于这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
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农耕区域,造成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土地面积日益不足的矛盾。
人们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狭小地块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对土地实行最经济的利用,藉以维持生存。
时日既久,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居、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
同时,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古人的视野,从而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从而产生了蕴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巨大的凝聚力。
3、河流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人类应产生于一种两水相交而又有高山作为天然屏障的三角地带。
所以河域基本决定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黄河全长2700英里,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击平原,在古代曾经是林茂草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华夏先民在这里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了文明的根基。
但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又决不限于黄河流域,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不仅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以及西南崇山峻岭间,也都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气候、土壤等地理格局颇相差异的大区段。
当黄河流域因战乱频繁、仕女南迁,以及垦伐过度、气候转向干冷等缘故而导致农业自唐以后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上,以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粮食、衣被、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补偿作用。
尤其是黄河流域靠近游牧区,一旦长城被突破,就可能被游牧人所征服,而这时,“长江天险”便成为农耕人的防卫线,同时,长江比黄河更大,全长3200英里,其流域与降水量均为黄河的两倍,拥有巨大经济潜力的长江流域可以为农耕文明提供退守、复兴的基地。
而且中国河域发达,支流也很多,比较大的河流除了黄河、长江以外、还有汉水、淮水、渭水、洛水、泾水、珠江等。
这些水域涵盖的区域多大五百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一经产生便是大面积的大区域的,而且最初是分散的,这十分有利于中国文化上形成大统一,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三、自然条件的变更我国的历史时期只有数千年,从有甲骨文记载的商朝算起只有三千多年,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甚至出现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阶梯内,比较明显的有:一、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一些著名的湖泊改变了形状和面积,或者完全消失了;一些新的湖泊产生并继续演变。
二、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其剧烈,决溢改道及其频繁。
三、海陆变迁。
从辽东湾到杭州湾之间不少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间陆续成陆的,但也有一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
四、黄土高原的变迁。
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五、沙漠的变迁。
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也有一些沙漠后退了,重新得到开发。
六、温度的变迁。
几千年来,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七、湿润状况的变迁几千年前的温暖期也是一个气候湿润期,随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到2500年以前气候稍稍湿润,但然后就再次变干。
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
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产生重大的影响。
总之,中国所处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书目:《中国文化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著张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04 历史:李海冬学号:4050013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