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 自然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一、文化与自然条件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冯天瑜等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简言之,是人类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生活总括汇合。

自然条件则一般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动植物、矿产资源,一个国家所处的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我仅谈一下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几个主要方面。

二、自然条件

1、地形

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点鲜明。

亚洲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轴,向四方延伸出许多著名的大山脉,将东亚、南亚,西亚分开,而中亚也以帕米尔为限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部即我国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构成中华大地第一个地理特点,是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其西北为帕米尔高原,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汉代已形成丝绸之路,然而这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江河阻隔及热带丛林瘴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北方地势起伏不大,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族历史舞台,常以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一线为限,此线以北各族人民虽与此线以南人民族类相近,终因极北严寒苔原、人烟稀疏,很少与中原人直接往来。东面自黑龙江东部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2万多公里的海岸。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

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得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4000——5000米,许多山峰超过7000米。在高原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高原内部的巨大山脉间地势宽缓,湖盆星布,长江、黄河等亚洲大河都发源于此。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其内部地形相当复杂、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这一区域,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再往东就是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红层丘陵盆地都在这一区域,在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如此落差显著的三大阶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独特的地形特点决定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中国东边面临大海,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太平洋,而并非地中海、波斯湾那样的内海;其陆地外缘,不禁有西北横亘的漫漫戈壁沙漠,还有西南耸立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边陲的横断山脉。大海、沙漠、高山四面围护,使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封闭隔绝的地理格局,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并使中国文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少受异质文化冲击,从而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完整系统。

2、气候

按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气温带进行分类,人类可以粗略区别为寒带民族、温带民族和热带民族。由于温带气候适中,提供了较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所以,温带-暖温带成为文明的发祥地和繁盛之区。黑格尔说:“历史的真在舞台所以便是温带”。而中国正处于北半球的温带-暖温带,地理环境提供了“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显然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滋生发达的一个先决条件。中国大部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少,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寒带。大体言之,台南、琼西及滇南河谷一线以南为热带,此线以北至秦岭、淮河及白龙江一线为温润多雨的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东以南,即辽东、河套、陇西一线以南为暖温带;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黑龙江大兴安岭北端为寒温带。以雨量而言,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东部为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外,一般为干旱气候;尤其西北内陆,距海数千里之遥,加上山岭阻隔,东方从太平洋,南方自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夏季风鞭长莫及,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从世界范围看,大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中国这一纬度因受海洋季风影响成为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地区,而沙漠却分布在中纬度的西北内陆地区。至于青藏高原,则以高寒为特点,自成气候大区。

地质学家们推测,冰川期晚期时亚洲内陆来的大风把细腻的黄土吹到中国西北大约1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黄河每年在华北平原淤积的就是这种黄土。幸而这种黄土比较肥沃,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在降水稀少的地区并未流失掉。尽管如此,北方地区仍经常会发生饥馑:作物生长长期太短,降雨太少而且极不稳定。北方农民在用上电泵之前,常常面临旱灾的威胁。在过去的1800年中载于史书的饥荒不下1800起。南方由于降雨较多,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南方的高地中只有15%的土地是宜于栽种的平地。不过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种双季稲,这里的人口密度高于北方,生活水平也稍为高一些。

占有完备的气候带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如秦岭淮河以北成为以小麦、粟米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成为以稻米为主要作物的水田农业区。由于这种南北气温递减,东西雨量递减的气候特点,于是北起黑龙江爱辉,南至云南腾冲一线,把中国划分为东西两大部,东部为农业区,人口集中,地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下,人口却在有数字可统计的近2000年中,一直占绝对大多数,近千年来大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西部为畜牧区,穿插分布小块河谷与绿洲农业区,地域面积占总面积60%

以上,人口通常以稀疏为特点,近千年来大概均在总人口10%以下。中华文化内部的南北之别、东西之异,正是植根于这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农耕区域,造成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土地面积日益不足的矛盾。人们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狭小地块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对土地实行最经济的利用,藉以维持生存。时日既久,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居、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同时,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古人的视野,从而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从而产生了蕴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巨大的凝聚力。

3、河流

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人类应产生于一种两水相交而又有高山作为天然屏障的三角地带。所以河域基本决定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黄河全长2700英里,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击平原,在古代曾经是林茂草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华夏先民在这里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了文明的根基。但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又决不限于黄河流域,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不仅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以及西南崇山峻岭间,也都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气候、土壤等地理格局颇相差异的大区段。当黄河流域因战乱频繁、仕女南迁,以及垦伐过度、气候转向干冷等缘故而导致农业自唐以后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上,以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粮食、衣被、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补偿作用。尤其是黄河流域靠近游牧区,一旦长城被突破,就可能被游牧人所征服,而这时,“长江天险”

便成为农耕人的防卫线,同时,长江比黄河更大,全长3200英里,其流域与降水量均为黄河的两倍,拥有巨大经济潜力的长江流域可以为农耕文明提供退守、复兴的基地。而且中国河域发达,支流也很多,比较大的河流除了黄河、长江以外、还有汉水、淮水、渭水、洛水、泾水、珠江等。这些水域涵盖的区域多大五百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一经产生便是大面积的大区域的,而且最初是分散的,这十分有利于中国文化上形成大统一,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三、自然条件的变更

我国的历史时期只有数千年,从有甲骨文记载的商朝算起只有三千多年,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甚至出现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阶梯内,比较明显的有:一、湖泊的发育和消亡。一些著名的湖泊改变了形状和面积,或者完全消失了;一些新的湖泊产生并继续演变。二、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其剧烈,决溢改道及其频繁。三、海陆变迁。从辽东湾到杭州湾之间不少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间陆续成陆的,但也有一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四、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五、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