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法(一)

合集下载

实验设计方案经典范文5篇(最新)

实验设计方案经典范文5篇(最新)

实验设计方案1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准绳,以《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本着“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我校逐步开展以学案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目标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具体目标1、搞好一项实验。

全力以赴,稳步、扎实、有效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

2、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探索并建立符合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二是使学生基本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力争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向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转变;二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实现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方法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策略的转变。

4、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课堂结构上有突破,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基本形成;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有突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遍使用;三是在评价策略上有突破,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明显发挥,多元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四是教学质量有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

PCR-RFLP实验设计经典方案(1)

PCR-RFLP实验设计经典方案(1)

【思考题】 1、如何有效提高凝胶纯化PCR产物的效率?
实验六 PCR产物的胶回收分离纯化
满朝来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纯化DNA片段中的污染物方法和原理。
2、掌握P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物纯化的实验技术,为后续的连接 反应和转化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
首先利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DNA片段, 分离目的条带DNA,然后紫外光下切割含目 的DNA条带的胶块,利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 纯化DNA片段。试剂盒的胶回收柱采用特殊 硅基质材料在一定的高盐缓冲系统下高效、 专一地吸附DNA、RNA的原理,配备设计独 特的离心吸附柱式结构,使用常规台式高速 离心机,在几分钟之内即可以高效回收核酸 片段。
【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仪器 1、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 2、紫外观察分析仪 3、离心机 4、单面刀片 5、恒温水浴锅
二、试剂
1、 DNA回收试剂盒 2、50×TAE 3、ddH2O
三、实验步骤
1)在紫外灯下切分含DNA的琼脂糖块,尽可能除去多余的琼脂糖.放入1.5ml 离心管中。 2) 按每100mg琼脂糖加入300—600μl 溶胶液的比例加入溶胶液(本实验加 500ul),置55℃水浴10分钟,使琼脂糖块完全溶化,期间每2分钟颠例混匀一 次促溶。 3)将溶化后的琼脂糖液移入吸附柱,12000rpm 室温离心1分钟,倒掉收集管 中的液体.再将吸附柱放入同一个收集管中。 4)在吸附杜中加入500uI漂洗液,室温静置1分钟后, 12000rpm 室温离心30 秒,倒掉收集管中的液体,将吸附柱放入同一个收集管中。 5)再在吸附柱中加入500uI漂洗液, 12000rpm 室温离心15秒,倒掉收集管中 的液体,将吸附柱放入同一个收集管中。 6) 12000rpm 室温空离心1分钟。 7)将吸附柱放入一个干净的1.5ml的离心管中,在吸附膜中央加入30ul洗脱缓 冲液,室温静置2分钟后, 12000rpm 室温离心1分钟(为提高回收效率可再洗 脱一次),将1.5ml离心管(DNA)贮存于-20℃。 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产物。

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实验设计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地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实验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以及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

实验设计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确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结果分析的一种系统方法。

它包括实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分析,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实验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变量、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要研究的因素,它可以是自变量或因变量。

实验设计是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过程。

实验结果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实验设计方法的原则。

实验设计方法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实验的可重复性、实验的随机性、实验的对照性和实验的统计性。

实验的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结果可以被其他研究人员重复。

实验的随机性是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是随机的,不能被预测。

实验的对照性是指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以便对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的统计性是指实验结果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方法的步骤。

实验设计方法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确定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选择实验变量是确定实验中需要研究的因素,它可以是自变量或因变量。

设计实验方案是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过程。

实施实验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过程。

分析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实验设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科学实验方法:设计合理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方法:设计合理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方法:设计合理实验步骤1. 引言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部分,而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对于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合理的科学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2. 确定研究目标在开始设计实验步骤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测量的变量、操控的因素以及预期结果。

3. 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在设计实验步骤时,需要确定实验中的独立变量和因变量。

独立变量是我们有意操控或改变的因素,而因变量是我们观察或测量的结果。

4. 控制其他变量除了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变量被称为混淆因素。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可靠,需要对这些混淆因素进行控制。

通过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可以使观察到的效应更加准确地归因于独立变量。

5. 设计实验步骤在设计实验步骤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工具。

确保选择的材料和工具能够满足实验的需求,并且合理安排它们的使用顺序。

(2) 实验流程制定详细的实验流程,包括每个步骤的操作说明、时间控制和数据记录方式等。

确保每个步骤都清晰明了,以便实施者能够按照步骤执行,并且能够重复进行。

(3) 样本选择如果实验涉及到样本选择,需要确保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如果需要进行随机分组或配对,需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4) 数据收集与分析确定数据收集方式,包括观察、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

同时,还需确定数据分析方法,以帮助我们解读收集到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6. 多次重复与统计分析为了提高结果可靠性,通常需要多次重复相同或类似的实验。

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平均值和稳定的结果。

此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实验结果的显著性。

7. 结论在设计合理实验步骤后,我们能够得到可靠、准确和科学的实验结果。

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并推动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田间试验设计方案资料一、背景介绍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介绍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提供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技巧。

二、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合理地随机分配试验单位,避免产生偏倚,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性:同一处理组合进行多次重复,以减小误差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均衡性:控制试验设计的各因素水平,保持处理间的均衡,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代表性。

•正交性:追求处理间的相互独立,减少因素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步骤1.确定试验目的和研究问题。

2.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

3.设计试验布局,包括块设计、区组设计等。

4.制定随机化方案。

5.安排实验要求的样本量。

6.实施实验,记录数据。

7.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和推断结论。

8.撰写试验报告。

四、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1. 三重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只重复一次。

•处理组合随机分配到每个区块中。

2. 完全随机化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在整个试验区域内随机分配。

•不设区块和常均区的概念。

3. 拉丁方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只出现一次。

•每个处理在整个试验区域内只出现一次。

4. 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进行两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五、统计分析技巧1.方差分析:用于分析因素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2.LSD多重比较法:用于比较不同处理组合的差异性。

3.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

4.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5.主成分分析:用于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价。

六、总结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有助于获得可靠和真实的实验结果,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遵循随机化、重复性、均衡性和正交性等原则,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技巧,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设计性实验一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设计性实验一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设计性实验一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一、概述补骨脂为豆科补骨脂属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种子。

为温肾壮阳、纳气、止泻药。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补骨脂中主要含有补骨脂素(psoralen)、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二、实验目的1. 学习查阅天然药物化学主要文献资料的方法。

2. 学习整理文献资料,撰写综述的方法。

3.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并实施提取分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方法,并进行结构鉴定,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并初步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三、实验安排:1. 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外文文献:检索SciFinder Scholar,CA光盘数据库,Medline光盘数据等;中文文献:检索中国药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

要求学会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方法,有详细的查阅记录及资料,撰写综述,其内容如下:补骨脂的植物来源、品种、科属及分布。

补骨脂及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临床应用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补骨脂中主要化合物的名称、熔点、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手段。

2. 文献交流,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对已经撰写的文献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此基础上,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1)提取方法,所用提取装置,提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

(2)纯化方法,所用装置,使用的溶剂及用量。

(3)分离方法,选用的色谱填料的种类、用量,洗脱剂的种类、比例及用量。

(4)列出所需实验材料,安排实验进度。

3. 实验方案的实施按照自行制定的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如三周)分离纯化得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单体化合物,每一单体化合物的质量不低于5mg。

如果实验方案有所调整,应及时通知指导教师,以便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事件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一)

事件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一)

事件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并研究事件取样观察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能力。

实验原理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适用于对某一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特征进行观察的实验设计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事件进行抽样并记录观察数据,得到事件的相关特征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得对事件的客观了解。

实验装置与材料1.计算机或可编程设备2.数据采集软件(如Excel等)3.实验对象(如某一特定类型的事件)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一个特定的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如某一地区的交通事故、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言论等。

2.定义观察指标: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一到多个观察指标,如事件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相关因素等。

3.设计事件取样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事件的取样方式,可以是随机取样、定时取样等。

4.采集观察数据:按照事件取样方案,在实验期间对事件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的观察数据。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5.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对采集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到事件的相关特征,如事件的平均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的分布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进行结果的展示。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遗漏或错误记录。

2.需要合理选择事件取样方案,确保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

3.在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图表形式,以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事件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得到事件的相关特征数据,并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

在实验结果分析时,可以根据观察数据的情况,进一步研究事件的规律、原因等问题。

通过多次实验,可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原理和实验步骤,并掌握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本(优秀5篇)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本(优秀5篇)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本(优秀5篇)设计方案篇一例题讲解引入问题:有甲乙两种客车,甲种客车每车能拉30人,乙种客车每车能拉40人,现在有400人要乘车,1、你有哪些乘车方案?2、只租8辆车,能否一次把客人都运送走?问题2;怎样租车某学校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利用汽车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

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甲种客车乙种客车载客量(单位:人/辆)4530租金(单位:元/辆)400280(1)共需租多少辆汽车?(2)给出最节省费用的租车方案。

分析;(1)要保证240名师生有车坐(2)要使每辆汽车上至少要有1名教师根据(1)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小于____;根据(2)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大于____。

综合起来可知汽车总数为_____。

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y(单位:元)是x的函数,即y=400x+280(6-x)化简为:y=120x+1680讨论:根据问题中的条件,自变量x的取值应有几种可能?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x不能小于____;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X不能超过____。

综合起来可知x的取值为____。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你能得出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为节省费用应选择其中的哪种方案?试说明理由。

方案一:4两甲种客车,2两乙种客车y1=120×4+1680=2160方案二:5两甲种客车,1辆乙种客车设计方案篇二一、目的: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实验设计是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其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

它对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已知规律和应用已知规律去探讨研究未知世界有重要作用。

因此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对培养研究型、创造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研究基本程序大致包括立题、实验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及得出研究结论。

(一)立题立题是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是研究设计的前提,决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立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包括选题和建立假说。

1.选题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目的性是指选题应明确、具体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理论或实际意义。

选题越具体明确,说明选题者的思维越清楚。

创新性是指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提出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或是对原有的规律、技术或方法进行修改完善。

科学性是指选题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与已证实的科学理论和科学规律相符合。

一个好的选题必须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不应脱离科学规律作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可行性是指选题应考虑研究者的技术水平和所在实验室客观条件,去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要综合考虑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实验室条件及研究基础,盲目地求大、求全和求新最终只能纸上谈兵,无从下手。

因此,选题过程中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验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前人和别人对有有关课题已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只有充分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向,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研究课题的关键,从而建立假说及确定研究课题。

2.假说的建立假说是预先假定的答案或解释,也是实验研究的预期结果。

科学的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原因、性质或规律的推测,其建立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类比、归纳及演绎等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

一旦课题选定后,就要建立这个课题的假说,假说是课题研究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假说的指导下,实验设计就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就可全方位的周密、细致地安排实验设计的各个方面。

实验设计方案(优秀范文10篇)

实验设计方案(优秀范文10篇)

实验设计方案(优秀范文10篇)实验设计方案篇1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和指导二、实验目标:让学生经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到达必须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本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动脑思考的本事。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一)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二)实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准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改善: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改善: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梦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

改善: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可。

这一改善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我流入玻片。

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时间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一)

时间取样观察法实验设计(一)

设计者:李佳优06 级 20061801010063一、课题:察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与组织教课对其影响二、被试: 40 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三、察看时间:40 分钟四、察看目的:研究小孩在有无组织教课这两种状况下,上课注意力的分别行为五、察看行为的操作化定义:注意分别行为操作定义Ⅰ 走神小孩上课不盯着老师而盯向别处Ⅱ 发言除讲堂议论与发言外,与其余同学上课发言Ⅲ 摆弄其余东西摆弄与讲堂教课内容没关的物件Ⅳ 睡觉不听课,趴在桌子上睡觉Ⅴ 打闹不听课,与其余小朋友打闹玩耍Ⅵ 发呆眼光呆板,盯着一个地方看,脑子不转六、取样编码纪录表(法一)表一:无组织教课的状况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的记录表行ⅠⅡⅢⅣⅤⅥ备注为记录姓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孙钱表一:有组织教课的状况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的记录表行ⅠⅡⅢⅣⅤⅥ备注为记录姓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孙钱建议:设计一应说明取样时间间隔,以及记录方式一.课题:察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与组织教课对其影响二.被试: 40 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三.察看时间: 5 分钟四.察看目的:研究小孩在有无组织教课这两种状况下,上课注意力的分别行为五.察看行为的编码1、走神发呆小孩上课不盯着老师而盯向别处2、发言除讲堂议论与发言外,与其余同学上课发言3、摆弄其余东西摆弄与讲堂教课内容没关的物件4、睡觉不听课,趴在桌子上睡觉5、打闹不听课,与其余小朋友打闹玩耍6、发呆眼光呆板,盯着一个地方看,脑子不转表一:无组织教课的状况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的记录表注:画圈表示该行为出现10 秒20 秒30 秒40 秒 5 分钟张三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李四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王五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赵六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表二:有组织教课的状况下小孩注意力分别行为的记录表10 秒20 秒30 秒40 秒 5 分钟张三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李四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王五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赵六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如果把水样稀释1000倍,请设计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案(一)

如果把水样稀释1000倍,请设计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案(一)

如果把水样稀释1000倍,请设计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案(一)背景介绍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实际检测中,有时需要稀释水样,但要准确测定细菌总数仍然是一个难点问题。

本方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设计。

测定步骤1.准备0.9%NaCl溶液:取少量NaCl加入去离子水中,制备0.9%的NaCl溶液。

2.取1ml原水样,加入9ml 0.9% NaCl溶液中,摇匀,得到10倍稀释液。

3.从10倍稀释液中取1ml加入9ml 0.9% NaCl溶液中,摇匀,得到100倍稀释液。

4.从100倍稀释液中取1ml加入9ml 0.9% NaCl溶液中,摇匀,得到1000倍稀释液。

5.取1ml 1000倍稀释液,加入培养皿中,加入凝胶体,倒入平板,等凝胶体凝固,进行48小时的培养后,细菌的数量就可以观察记录了。

结论通过以上的测定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水样中细菌的总数。

这个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还可以消耗较少的备品备料,对于水质监测等工作十分实用。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环境、人员的卫生。

2.保存好样品的完整性,避免交叉污染。

3.实验中液体等量取样,混合均匀,避免误差。

4.平板培养过程中,避免干燥和污染,保证培养效果。

5.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

改进方案如果需要更准确地测定出水样中细菌总数,可以采用更复杂的仪器检测,如,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等。

但这些仪器需要高昂的费用,对于一般实验室来说难以承担。

因此,本方案提出一种简单的、经济实用的方案,可以满足一般检测的需求。

如果样品数量很少,可以在1ml的比例下使用类似的方法,将稀释倍数适当减小。

总结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但仍需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通用10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通用10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实验设计方案范例什么是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通用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设计方案范例(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设计方案1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

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

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

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

实验方案设计(优秀8篇)

实验方案设计(优秀8篇)

实验方案设计(优秀8篇)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篇一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篇二一、问题的提出:20某某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全面调查后,认为:“学生的肺活量、体能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中中小学生为62%;由于缺少足够的体育运动,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超过了50%中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各个学校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健康一生活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体育锻炼热潮。

学校将体育活动作为贯穿教学和管理的主线,大力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但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及指导力量等条件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严重的影响着学生锻炼的兴趣,不利于“阳光体育”的开展。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制度上保证在校学生每天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显得尤为关键。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与缺点计算机模拟法是根据智力活动规律的理论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某些智力活动的过程,以此来验证理论揭示智力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模拟人的智力活动。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机械性、类别性和正确性等特点。

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1)计算机模拟法能证实某些智力理论,从而促进智力研究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某些环节的认识。

(2)计算机模拟法促进了人们对长时记忆知识库和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知识库有关知识越多,则解决问题越容易,信息加工也越快。

还有,在内部操作空间中,信息超过了一定的容量,而自动中心又没有及时将加工信息转到外部空间,那么,就会影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甚至操作失败。

2.计算机模拟法的局限性(1)计算机模拟法不具灵活性。

一方面计算机模拟几乎是以实验的口语记录为依据的,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的操作步骤并非相同;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操作是以串行方式进行的,而人的智力操作既有串行操作,也有平行操作。

(2)计算机模拟法只能做某些智力活动的类比,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有一定的距离。

因为人在智力活动中要受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而计算机不存在这些影响因素,因此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的可推性就受到限制。

2.在实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来源及其误差是什么1.无关变量的主要类型(主要来源):(1)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参与研究的动机;焦虑;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

(2)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者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等都有可能影响结果。

(3)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方法本身不完善;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如题目用词模棱两可、难度不当、指导与不明确;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无关变量:如温度、光线、声音、布置、熟悉性、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

运动损伤康复的实验设计方案(一)

运动损伤康复的实验设计方案(一)

运动损伤康复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运动损伤康复的实验设计方案资料背景介绍•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加速恢复并减少后续损伤风险。

•在运动损伤康复的实验中,设计合适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目的•确定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案,促进运动损伤患者的快速康复。

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运动损伤患者,包括不同类型的损伤,如扭伤、拉伤等。

–健康的参照组,用于比较康复效果。

2.预先测试:–在实验开始之前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一系列测量,包括身体活动能力、疼痛程度、肌肉功能等指标的评估,以建立康复前的基线数据。

3.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多个组别,如康复方案A组、康复方案B组等。

–每个组别中的实验对象应均匀地包括不同类型的损伤。

4.康复方案设计:–设计不同的康复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内容、频率、强度等。

–康复方案应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进行个性化调整。

5.实施康复方案:–让每个组别的实验对象按照指定的康复方案进行训练和康复治疗。

–康复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实验对象的康复情况和遵守程度。

6.中期评估:–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实验对象进行中期评估,包括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身体活动能力等指标的测量。

7.结束评估:–在康复方案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最终评估,与预先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评估包括康复效果、康复时间、复发率等指标。

8.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康复方案的效果差异。

实验结果和结论•对比不同康复方案的效果和实验对象的康复情况,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指导运动损伤康复实践。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相关文献1的引用•[参考文献2]:相关文献2的引用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1.伦理审查:–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申请伦理审查,并得到机构的批准。

2.自愿参与:–所有实验对象应自愿参与实验,并在明确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3.隐私保护:–所有实验对象的个人信息应经过保护,并严格遵守相关隐私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A Confidential. | 11
二、交叉试验设计 (cross--over design)
在某些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要考察一个具有两水平的实验因素 (设其两个水平分别为A和B),但根据具体的专业需要,希望该 实验因素的两个水平要先后施加于每一个受试者,以便节省受 试对象的个数。显然,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采用“自身配对设计 ”。但是,如果所有的受试者都是先接受A处理后接受B处理 ,那就人为地引入了“顺序误差”。因为我们很难保证A处理 在每个受试者身上所产生的效应都能被完全清除之后,才使用 B处理。也就是说,B处理所产生的实验效应中可能混杂进了A 处理的实验效应,这样,对B处理的实验效应的评价就会出现 严重的“偏性(bias)”。纠正这种错误的方法,就是采用交叉 设计,即让全部受试者中的一半接受处理的顺序为“先A后 B”,另一半接受处理的顺序为“先B后A”,从而使“A、B 两种处理”在两组受试者中施加的先后顺序是“交叉”开的, 故得名“成组交叉设计”。
8
随机分组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小鼠编号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随机数字 2 8 1 4 3 0 9 6 7 5
乙乙甲乙甲乙甲乙甲 甲 处理
甲甲乙甲乙甲乙甲乙 乙
分组结果 甲组:1.2、2.2、3.1、4.2、5.1、6.2、7.1、8.2、9.1、10.1 乙组:1.1、2.1、3.2、4.1、5.2、6.1、7.2、 8.1、9.2、10.2
A、B两种处理在全部试验过程中“交叉”进行,故称交叉 试验设计。该设计中A、B处理方式处于先后2个试验阶段 的机会均等,因而平衡了试验顺序的影响,能把处理方法间 的差别与时间先后间的差别分开来分析。
14
例.某研究者欲通过12只大白鼠研究A、B两种参数电针刺 激后痛域值上升情况,同时还考虑了个体差异与A、B顺 序对痛域值的影响。试作交叉设计。
design) 4.配伍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
BEA Confidential. | 3
实验设计方法
5.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s design)
6.拉丁方设计(Latin--Square design) 7.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8.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
设计如下:先将12只大白鼠按条件相近者配对并依次编号 (1.1,1.2;2.1,2.2;3.1,3.2; …或1,2;3,4;5,6 …) ,再任意指定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如第6行),并规 定随机数字为奇数时,对子中的单号观察单位先用A后用 B,双号观察单位先用B后用A;随机数字为偶数时,对子 中的单号观察单位先用B后用A,双号观察单位先用A后用 B。
BEA Confidential. | 12
是在自身配对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 设计考虑了1个处理因素(A、B两水平), 2个与处理因素无交互作用的非处理因素 (试验阶段和受试对象)对试验结果的影 响。
BEA Confidential. | 13
设计方法
先将条件相近的观察对象配对并编号(如1.1,1.2;2.1, 2.2;3.1,3.2 …或1,2;3,4;5,6; …),再用随机分组 方法将各对受试对象分配到两组;其中一个观察对象在第Ⅰ 阶段接受A处理,第Ⅱ阶段接受B处理;另一个观察对象在 第Ⅰ阶段接受B处理,第Ⅱ阶段接受A处理。要求观察对象 的例数为偶数。
BEA Confidential. | 5
配对设计的形式
自身配对 同一对象接受两种处理,如同一标本用两
种方法进行检验,同一患者接受两种处 理方法。 异体配对 将条件相近的实验对象配对,并分别给予 两种处理。
BEA Confidential. | 6
临床上异体配对较难实现,多用的是 自身配对。
皮肤科,两种疗法治疗白癜风; 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评价,治疗前后对比 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糖
BEA Confidential. | 7
试将已配成10对的20只小鼠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 先将小鼠编号,如第一对第一受试者编号为1.1,第二
受试者编号为1.2,余仿此。再从随机排列表中随机指 定某行,例如第6行,依次将0~9之间的随机数字录于 受试者编号下,并规定随机数字为奇数时取甲乙顺序, 偶数时取乙甲顺序。
9
配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的特点
配对设计的优点:比较理想地控制了非 处理因素的影响,均衡性较好,减少抽 样误差,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样本 含量。 缺点:观察对象要经过挑选,特别是临 床试验中病例较少时,样本含量较少。
BEA Confidential. | 10
配对设计的统计分析
当服从正态分布时,用配对比较的t检 验;当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分布未知时, 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
15
•交叉设计 •设计方法
大白鼠号 随机数字 用药顺序
12 93
AB BA
34 22
BA AB
56 53
AB BA
78 64
BA AB
9 10 39
AB BA
11 12 07
AB BA
• 分组结果:1、4、5、8、9、11号大白鼠用药顺序是AB;

2、3、6、7、10、12号大白鼠用药顺序是BA。
BEA Confidential. | 4
一、配对设计 (matched—pairs design)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配成对子,随机给 予每对中的两个体以不同处理。配对条件 为主要的非处理因素。
在动物试验中,常将种属、性别、年龄、 体重相近的两动物配成对子;临床试验中, 常将性别相同,年龄,生活条件、病情轻 重等相似的两个病人配成对子。
实验设计方法
卫生统计教研室——胡冬梅
BEA Confidential. | 1
统计设计
实验设计 现场调查设计
BEA Confidential. | 2
实验设计方法
1.配对设计(matched—pairs design) 2.交叉试验设计(cross--over design) 3.完全随机组设计(complete rand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