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天平理论阐述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教学中的两个辩证关系

教学中的两个辩证关系
二、语与文:因“文”解“语”,因“语”悟“文”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主要包括“语”的教学和“文”的教学两个方面。这两项教学内容是什么关系呢? 这里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语”和“文”的含义。“语文”中的“语”指的是“语言”,这在 语文界早有定论;而“语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多年来众说纷纭,曾有过“文字”“文采”“文学”“ 文章”几种解释,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把“语文”中的“文”理解为“文章”,似较符合现行语文教材 以入选的“文章”为主体这一实际情况,同时也与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语)、“说”(语)、“读 ”(文)、“写”(文)能力相吻合。基于上述理解,所谓“语”和“文”的关系,其实就是“语言”和“文 章”的关系。那么,语言与文章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文章的表层结构是书面语言由小到大逐级 组合而成的,正如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所说:“夫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南朝刘 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说过,汉字是“言语之体貌,文章之宅宇”。这就是说,文章是“字、词、句、章” 的组合体。然而,这种“组合”既不是随心所欲地拼凑,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而是要依据一定的法则,遵 循一定的规律,才能言之有序,言之成理。这就要涉及我们通常所说的“语、修、逻、文”的知识了。可见, 文章既是“字、词、句、章”的组合体,又是“语、修、逻、文”的集合部。无论从文章的外部形态和表层结 构看,无论从文章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意蕴看,“语”和“文”都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因此,“语”的教 学和“文”的教学,便如同人之双臂,鸟之两翼,离则两败俱伤,合则相辅相成。
其一,施教者首先要“目”中有“的”。这里所说的“的”,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不便操作 且难以测量的、侧重于内隐的心理体验的“教学目的”,而是指具体的、便于操作且容易测量的、着力于外显 的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总是依据既定的内容和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组织进行的 ,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当限定在《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范围内,限定在具体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教者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体情况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传授知识、技能等 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这里所说的“质量要求”,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既要对学 生在一堂课内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必须达到的数量和范围作具体限定,又要对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 力必须达到的程度或层次作具体限定。从这个意义讲,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教与学双方所要共同达到的“ 质量目标”,它应是“质”的限定要求与“量”的限定要求的和谐统一体。

“教”和“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天山雪)

“教”和“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天山雪)

“教”和“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天⼭雪)教与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的学。

教指的是教师传授给学⽣知识、技能;学指的是学⽣通过⼀定的⽅法和途径获取知识和能⼒,使⾃⾝得到提⾼的过程。

教具有⽬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引导着学,⽽学具有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反过来作⽤于教,它推动教师的教,促进教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者的关系既不能概括为以教为中⼼, 也不是以学为中⼼, ⽽是教与学互相取长补短, 是辩证的统⼀。

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在认知能⼒的阶段性转化,但⽆论是认知能⼒形成初期的以教为主体,还是认知能⼒成熟期的以学为主体,最终都转化为以促进学⽣的学为终极⽬标。

近段时间,我也通过学习,与语⽂组⽼师的探讨,对教研材料的认真阅读,对教和学的辩证关系有了⼀些感悟,下⾯,我就以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为例谈谈对⼆者关系的认识。

就语⽂学科来说,当⽂本类型不适合学⽣独⽴阅读时,当学⽣还不具备独⽴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能⼒依然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

但是,先教并不是说⽼师把⾃⼰的知识全盘倒给学⽣,我讲、你听,这样很容易摧毁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导致教师越教,学⽣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先教要有所侧重,陶⾏知先⽣说:“我以为好的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乃是教学⽣学。

”所以,教师传授知识,不是停留在讲清楚知识上,⽽是在讲清知识的同时揭⽰出规律,把⽅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养成⽅法意识,培养锻炼学⽣的学习⽅法和能⼒。

⽐如语⽂课中的古诗⽂鉴赏,对学⽣来说难度较⼤,需要先教后学,⽽考试中不可能考课内的诗歌,所以⽼师在教的过程中必须向学⽣渗透⽅法意识,教学⽣知⼈论世,通过作者、题⽬、诗中意象,重点字词等有效信息鉴赏诗歌,这样学⽣在⾯对⼀篇新的诗歌时才知道如何下⼿。

由此可见,⽼师的先教通过锻炼慢慢就能转变成学⽣的独⽴学习能⼒,所以,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把教师分析问题的能⼒转化为学⽣的独⽴思考能⼒。

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

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

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一切思想方法的基础,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指导方法。

怎样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坚持辩证法呢?我认为: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原理三个基本原则和几个基本范畴。

一个原理即适应与转化的原理;三个基本原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原则、认知与情感统一原则、遵循规律与追求创新统一原则等;辩证法运用的范畴较多,有语文学习与综合学习、教学目标与年龄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等。

1.运用辩证法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原理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

所谓适应是教要适应学,新课程的教学在于要创造更能适应学生学习的教,体现的是创造性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适应内因。

所谓转化是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首先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其次是通过教促进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

因此,用辩证法指导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在教学中必须化暗为明,把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的工具性的“知识点”和“能力模块”找出来,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扎扎实实地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

2.运用辩证法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遵循规律与创新的统一”作为运用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则。

2.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基本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贯彻落实“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期间,有过重视工具性忽略思想性的做法,由此引来“两史一情”的教育。

每片课文都要设计思想教育的“点”,也有过思想性强调过头而忽略了工具性,也才有铺天盖地的教材中确定习作的要求与方法。

因此用辩证法指导语文教学就要在备课与教学中,把课文中的工具性化暗为明、化暗为显,在字词句篇和记忆思维想象的训练中熏陶情感和陶冶心灵,来培养语文素养。

2.2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语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互动过程,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途径。

所以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单独加以探讨。

一、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失衡现象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仍然存在一些失衡现象。

如:1.教师的教停留于教的层面,在导的层面有待深入。

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大学老师更多的停留于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整体教学效果。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可见,教师善于教的意义深远。

2.学生学的方面,缺乏自觉主动性。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内化过程不明显,未将老师的教内化为自己的学,处于被动状态。

正如《礼记•学记》中记载:“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一旦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谈不上有效学习了。

3.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激励,教学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弹性。

目前,更侧重于评价,而对评价的后效注重不到位,没能将评价效果积极升华至具体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实践上。

同时激励不及时或不到位,课堂教学中使得老师不能全力以赴,并削弱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达不到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目标。

二、掌握和实践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引领课堂教学向善教与乐学方向发展。

具体如: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从学生的学习负责向学生的将来负责转变。

目前,老师们习惯于把课讲好,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大层面。

不言而喻,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担负着育人的重任。

要通过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和适应问题。

2.教师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并且具备不断进取的学习提高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因为我们上课的老师大多数是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专业知识的储备上要又专又红,才能胜任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同时,还要学会学习。

当老师的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应该做到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有选择性,有目的积累知识,从而达到渊源流畅的“泉水”境界。

浅谈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教与学关系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是当代教学论的一个著名论断,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全新的"教学观"与"方法论",符合我国教育的战略方向。

<br 一、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二字当然包含着"教"与"学"的含义。

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的"教"就是在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的"学"就是在发挥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与"主体"、 "教"与"学"绝不能简单地分开来谈。

主导与主体、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当我们说一位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时,一定是他真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当我们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时,一定说明了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课堂的生命活力就表现于此。

因此,教与学存在于课堂上的时候,绝不是"此涨彼消"的关系与状态:不是"此涨彼消""此消彼涨"。

例如,课堂教学是师生在共同培育果实,而不是在"分西瓜"。

如果简单理解成"分西瓜",那教师分多了,学生自然分少了;教师分少了,学生自然分多了。

这种简单的理解,往往导致的后果是: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分点"西瓜",自己该讲的不讲了,该问的不问了,该导的不导了,该教的不教了。

这哪里有"主导"的存在呢?只有我们正确理解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主导与主体"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共4页

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共4页

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从而导致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偏低等问题。

为此,语文教学做出了深刻的变革。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客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堵养学牛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但当前似乎又现出另一种倾向:语文教学中重要文性而轻工具性理解和训练等。

我想这些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在语文教宇中缺失了辩证观点的指导,顾此失彼,丢了西瓜捡芝麻,失去了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平衡与和谐。

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是人们用来交际、传承、积累思想和文化的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语文的人文性,正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展观出来的。

语文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在心灵碰撞、情感的激荡、生命的呐喊中,在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充分展现的。

这既体现了语文的价值,也体现了人的价值。

可以说由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更强调血肉交融、心灵沟通、精神感悟和情感交流。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评价语文教学主要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了没有,统一得怎么样。

审视教学过程,主要看是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看学生掌握工具性的过程是否体现了人文性,同时也要看在体现人文性的过程中)是否促进学生更好地拿握语文工具,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感悟与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感受.、“体会”、“感悟”、“理解”、“领悟”、“体验”、“品味”、“推想”、“探究”等等。

教与学的关系之辨

教与学的关系之辨

教与学的关系之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正处于一个言必称“改革”的当口,而课堂又处于学校改革的核心地带,所以有专家说,课改需要在“改课”上寻求真正的突破。

改课改到深处是改关系,即改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这两对关系恰恰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我们今天要辨析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面,我们似乎一直缺乏必要的共识。

柳夕浪主任在文中说,教学关系经历过两次转变。

其实,在此基础上,教学关系必将呈现三种样态。

第一种关系是基于“教中心”的。

教占绝对主导地位,学则从属于教,受控制于教,教的程度直接决定学的程度,似乎教师教到位了,就意味着学生学到位了。

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虚假学习,很容易形成教掩盖了学的结果。

由此,教可能走向反面,不是促进学、支持学,反而成了学的障碍,对传统课堂的批判正是基于这一点。

第二种关系是基于“学中心”的。

课堂要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让教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这是当下课改专家们的普遍主张。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当下渐成趋势的翻转式课堂,就是将教与学的顺序、教与学的主体进行翻转,从原来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将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教、教师学。

就学习者而言,施教比受教更能学到东西。

这也是当年陶行知在学校推行“小先生制”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主张让学生从“为学而学”走向“为教而学”,显然切中了“教是更好的学”这一规律。

那么,除此之外,教与学还有没有新的关系存在呢?教与学不能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中,教与学还应有第三种关系,那就是去中心化,摆脱教中心与学中心的窠臼,走向一种不断纠偏的课堂状态。

教与学表面的对立背后却是一种统一的关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立背后的本质。

如果将其对立起来陷入非此即彼的争论中,那显然是肤浅的。

教与学的关系不是理论研究时假定不变的,相反,真实存在的教学关系恰恰是动态变化的。

当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逻辑,课堂改革的具体行为才可能得以矫正。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所谓教学,从广义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以获得经验为主要目的的交往活动;从狭义来说,就是学生的学习,即掌握知识的过程。

教学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还是一种交往活动。

如果没有教学,人们只能依靠间接的传授而获取间接的经验;而且这种间接的经验总是不完整、不系统、不深刻的,必须通过教学使之系统化、深刻化、完整化,成为我们头脑中所真正拥有的知识,才能对个体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例如:在自然界中,我们首先要认识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能量守恒定律,从而使人类从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把这种认识向前推移,由已知推测未知,最终达到知道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相对论,以便人类能够有力地改造自然界。

因此,可以说没有教学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现代社会。

人们通过教学可以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完整化,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将一种特殊的文化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自己,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创造文化。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逐渐形成了健康的人格。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讲课还是学生听讲,都离不开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思考,并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然而,任何良好的教学语言都需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和运用教学语言,做到准确、简洁、清楚,并具有启发性。

此外,教师语言的表达也应当严谨、幽默,富于变化,善于激励,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热情的问候,一次鼓励的点头,一次友好的击掌,都能激发学生热烈讨论,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提出问题和大胆发表见解,并产生互动效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试用天平理论阐述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试用天平理论阐述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试用天平理论阐述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导和学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既要确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和艺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过程。

那么,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把握这种关系呢?笔者通过实践,将天平理论和杠杆原理用到教师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较为恰当。

正确地领悟和把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这种平衡,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使得实际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更为简便、易操作。

一、语文教学的天平理论该天平的两端分别为老师和学生。

支点是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两端的力臂分别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即学生的练习、阅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等。

如图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分量相同,该天平相对保持平衡,语文教学的效果则会最大化。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不可能都处于绝对相等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就要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调节支点达到平衡。

那么,该如何去调节?教师的教、引导和讲解多一点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练习多一点呢?这个就必须分别进行讨论。

比如学生的能力特别强,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特别强,教师用再多的讲解、过多的灌输,对学生而言反而是多此一举,费时费力,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将支点适当向教师方向移动,缩小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的力臂,更多地运用自主探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力臂,从而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效果就会凸显出来。

反之则相反。

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调节好这个天平1.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特点进行选择。

教学的内容,我们一般的语文教学,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确立一个起点,即要尊重课文的特点,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

从新课的情况看,应该以课文为主。

新授课,是由课文本色决定的,故要以老师为主导为主。

如果是复习课,那么应该温故知新,应侧重学生的感知,侧重学生体验,以学生的阅读、联系为主,老师适当地进行点拨。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是指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二是学生学。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1)什么是教学?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课外活动等)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授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其本质不是“教”和“学”,而是指教师在学校中组织、安排和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活动过程。

教学在教育上起主导作用,因此,任何单位的教学工作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奠基性;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各种人才,完成国家各项工作任务。

( 2)教学的实质是什么?①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教书育人。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自己的劳动观念,为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教学工作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

( 3)怎样搞好教学工作?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上重视教学,热爱教学,在行动上坚持教学,精通教学,熟练地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②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工作的充分准备。

③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进行启发式的讲授,注重提高教学效果。

④教师应了解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既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重点。

⑤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创造和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严格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辩证关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中学:张仲权教学也和其它客观事物一样,具有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工作中只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准确地跟上教学发展的需求、符合素质教育的所需。

最近,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常指出,学习唯物辩证法、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各行各业完成任务的需要。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是每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与“学”孰轻孰重,谁先谁后都十分讲究,处理不同,效果也不同。

过去盛行的“传授法”教学模式就是重教轻学、先教后学。

老师把课本的内容一字不留地全盘托出,或讲解、或板书、或提问、做哪道作业,老师都事先准备好,我姑且称这种教学模式为“计划式教学时代”,这个时代中的教学,老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观众,他们的头脑更象一个装知识的容器。

这种“填鸭式”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每节课老师都讲到口干舌燥,精疲力竭,而学生则听到摸不着北、恹恹欲睡。

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快者快学,慢者慢学,每一位同学都是学习班的主人、主角,每节课每人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生的“学”是依照老师提出学习目标,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而教师的“教”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反馈的个别问题或共同问题而进行的辅导、小结。

表面上,教师老师的工作轻了,其实,“先学后教”的自学辅导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在自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准确的预见和敏锐的反应,才能满足各类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更接近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通过自学,教师的辅导,就可以把课本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再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

二、“师”“生”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小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字】小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小学语文教学自从新课改以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语文教学思想、教学理论蜂拥而来,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来研究,一批语文教学大师得以展现,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体教学,孙双金的情智教学,于永正的简简单单教语文………等等,再加上各级各类的语文教学大师们,他们都总结出自己的语文教学心得。

我仿佛回到了战国时代,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这时,如果没有一个冷静的心来看待语文教学,盲目跟随,就如邯郸学步,一无是处了。

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

一、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出生在一个“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时代,接受的是又红又专的教育。

那时候语文教学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特征的语文教育,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是以揭露资本主义罪恶作为情感教育的核心。

当蓦然回首时,我们感到了一种缺憾,好像每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了,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又以提倡注重自身感受,注重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

发展到今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仿佛一节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不说几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便不是一节好课了。

我肯定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家园,但总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内容”。

(王崧舟《教学思想与典范课堂》)从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中就贯彻了这一思想,《一夜的工作》、《我的战友邱少云》、《万里长城》、《圆明园的毁灭》等等无一不是这些情感教育的融合。

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是单一的,应是多元的,辩证的。

如果我们顾此失彼,就会失去母语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母语教育如果没有民族教育,没有人性教育,从根本上说,这种语文教育是失败的。

二、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给学生终生学习奠定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基础,同样小学语文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黑龙江省建三江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高珍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地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明确了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 讲和练的辩证关系目前,许多教师还是喜欢尊崇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仍然落入“注入式”和“满堂灌”的窠臼。

凯洛夫的学生赞柯夫曾从微观上对这种模式提出三大缺点:一是教学内容太贫乏;二是教学进度太慢;三是单靠口语文字,缺乏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总是和动作、运算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活动的实际操作者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员。

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实践的重要性,也就是“讲”与“练”的辩证关系。

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用于实践,以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提高能力的方法。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实践活动。

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而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讲是一种接受性的方法。

一味的讲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应将讲和练有机的结合起来,精讲多练。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读书、理解、讨论研究,达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再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懂得了教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新知识,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样一方面检验了“讲”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一方面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 主导与主体辩证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教学相长。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间接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学生的主动性调动的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的主要标志。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意味着教育的重心要向学生倾斜,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因此需要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需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还包括情感的体验和品格的培养。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需要建立积极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场所和条件,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倡导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创设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只有在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六年级语文组期中总结“课程”与“教学”平衡的探索与实践

六年级语文组期中总结“课程”与“教学”平衡的探索与实践

六年级语文组期中总结“课程”与“教学”平衡的探索与实践2023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学校将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平衡“课程”和“教学”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课程”是学校规定的、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教学”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和方式。

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和“教学”的均衡。

以下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整合课程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课程标准,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性质的课程体系。

同时,注重整体设计,使之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在依照规范的教学内容之外,也会精心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知识、实用技巧等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授《小狗奶奶》一课时,我们特地安排了一次学习动物保护知识的活动,并邀请了爱心义工为学生讲解。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爱心。

二、提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

在实践中,我们希望教师能够综合运用课件、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答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加强学习效果。

在生活化教学方面,我们会加强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有特点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不同,掌握力和学习兴趣也大不相同。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以自我方式来探索知识,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行分工协作,积极发挥个体特点,在讨论中进行共同研究,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教与学是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的角色往往过于突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则相对不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的第一步。

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学习资源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注重灌输学生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它包括诸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为了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的重要途径。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

四、营造互动式教学氛围五、注重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教学同样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理解阶段,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在教育领域中,教与学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他们通过学习来获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一些教育环境中,教与学的天平并不平衡,教师的角色被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是知识的获取者和运用者。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

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指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素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具备综合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为了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思维。

教师可以参加教育培训、研修班等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让教与学的天平向“学”倾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只有教与学齐发力,才能让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

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最近,我在一次听课调研中发现师生之间还有一些不默契的现象,对此我感觉教与学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

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乃至正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为此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有较大影响力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由于这两种教学观念各有优劣,为了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有必要对这两派观点作一番分析。

一、“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提出的“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坚决反对18世纪启蒙时期出现的“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的身心智力的成长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加工和固定模式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和强调教师权威的发挥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

(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这种理论与“教师中心论”的观点完全相反,提倡教学重心应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

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认为教师是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是“自然仆人”。

我们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立起来,只承认其中一个方面而否认了另一个方面。

这两种相应的观点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又有其不足的一面。

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一)教与学的关系本质上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生活阅历、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均不成熟,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如同向导一般,起着一种指引路程、把握方向的作用。

这种作用就是所谓的“主导作用”。

如果忽视或放弃教师的教的主导作用,根本就谈不上教学成效。

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用天平理论阐述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导和学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既要确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和艺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过程。

那么,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把握这种关系呢?笔者通过实践,将天平理论和杠杆原理用到教师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较为恰当。

正确地领悟和把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这种平衡,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使得实际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更为简便、易操作。

一、语文教学的天平理论
该天平的两端分别为老师和学生。

支点是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两端的力臂分别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即学生的练习、阅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等。

如图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分量相同,该天平相对保持平衡,语文教学的效果则会最大化。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不可能都处于绝对相等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就要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调节支点达到平衡。

那么,该如何去调节?教师的教、引导和讲解多一点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练习多一点呢?这个就必须分别进行讨论。

比如学生的能力特别强,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特别强,教师用再多的讲解、过多的灌输,对学生而言反而是多此一举,费时费力,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将支
点适当向教师方向移动,缩小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的力臂,更多地运用自主探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力臂,从而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效果就会凸显出来。

反之则相反。

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调节好这个天平
1.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特点进行选择。

教学的内容,我们一般的语文教学,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确立一个起点,即要尊重课文的特点,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

从新课的情况看,应该以课文为主。

新授课,是由课文本色决定的,故要以老师为主导为主。

如果是复习课,那么应该温故知新,应侧重学生的感知,侧重学生体验,以学生的阅读、联系为主,老师适当地进行点拨。

2.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

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倾向,教育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不同性格的孩子拥有不同的心理,拥有不同的思维意识。

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对自信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启发和引导;对女生的引导和表扬要适当的多一点;对后进生耐性要多一些,更多地给予鼓励和引导;对内向的学生一个赞许和鼓励的眼神也许能够影响他(她)的一生。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来运用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更好地获得锻炼和提高。

3.适当考虑教师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教师水平应该来说比10年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学校新进的大学生和工作几年的教师来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语文教学活动更重要的还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新教师在踏上正式岗位之后还需要一定的磨砺。

就我个人来说,刚毕业的时候一切方法和手段还仅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注重于课堂的气氛,每堂课都能穿插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和笑话,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虽然领悟了知识,但是学生的巩固和练习不够,导有余而学不足,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没有得到强化和运用。

那么,在初踏上工作岗位的阶段,要避免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真正地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4.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为原则。

语文教学有两个矛盾:
(1)导和学的矛盾。

究竟是顺学而导好还是牵着学生走好?对小学生而言,整节课都顺学而导的学习难免是浅学习或偏学习。

更重要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2)形式和内容的矛盾。

这个是哲学界著名命题。

我们在纷繁的教育教学方法中,要汲取一个有效的方法实属不易。

其实,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切的方法和手段都以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大化为原则。

三、美好的愿景
从理论上讲,这个天平的支点应该是向教师方向无穷尽的移动,教师教的力臂无穷尽的缩小,甚至于消失。

学生完全地成长起来,最终脱离老师的教,完全变为自主的学习,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叶圣陶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