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和创新变得日益重要。
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1.实施学科交叉培养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人才,可以实施学科交叉培养。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跨学科研究的场所和资源等。
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可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他们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实施学科交叉培养的效果很明显。
首先,可以培养出跨学科的专门人才,适应多学科的实际需求。
其次,学科交叉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更具竞争力。
此外,开展学科交叉培养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进步。
2.推行项目化人才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课程为单位,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推行项目化人才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设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实践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行项目化人才培养的效果很显著。
一方面,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
另一方面,项目化人才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更能胜任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3.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对接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因此,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对接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展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和内容。
此外,还可以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计划等,培养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
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对接有着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它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在这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其实施效果。
一、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1.推行项目化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实施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更符合职场需求。
2.提倡问题导向学习: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引入在线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
实施效果: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1.组织跨学科团队教学: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跨学科团队,共同为学生开设课程。
实施效果: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增设跨学科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外,增设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创新创业、跨文化交流等。
实施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1.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配备相关实践教学设备和实验室。
实施效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2.加强实习实训的组织和管理: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确保实习实训的质量和实效。
实施效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创业孵化服务。
实施效果: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
实施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
以上措施的实施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1.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2.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
3.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更具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设立创新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和创业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最新的科学进展和技术发展,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研讨、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应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还可以开设创业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实施效果。
首先,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其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将对创新及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更加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带来学生的积极参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增强和产学研结合的促进等实施效果。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和成效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和成效1. 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教育改革应该基于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因地制宜,满足当地的社会文化需求,以期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
二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注重科学性、系统性、效率性,以期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
三是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目标,注重实践性,以期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
四是教育经济理论。
教育经济理论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注重经济效益,以期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
五是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以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为基础,注重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期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
2. 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下面将介绍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措施。
一是推行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推行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推行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拓展教学范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推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五是推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是推行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以上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措施,它们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 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式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式包括:一是采用新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改善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改善教学环境,改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强化师资建设,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是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2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专业
3.12 景德镇陶瓷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目录3.12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3)3.12.1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路 (3)3.12.2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3)3.12.3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施效果 (10)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二零一八年七月二日3.12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3.12.1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在学校办学思路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规模发展相辅,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名城办特色名校、人才培养立特色名校、学科专业创特色名校、科研创作与国际交流支撑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为指导,确定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步修改和完善了专业教学计划,最终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贯彻“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修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自2001年起,根据目前专业培养所反馈的意见以及当今本专业国内外情况,结合我校办学教育方针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专业培养所反馈的意见,先后多次进行了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同时积极外出考察,参考兄弟院校做法,结合本校实际,取长补短。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包括环境设计专业)被评为首批全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赣教高字【2002】45号)以及第六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高函【2010】15号)。
自1997年专业成立以来,历经二十多年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方向、培养定位、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最终确立以“艺术与科技融合为内涵、以创意思维与专业实践共生为目标、以国际合作与教师培训为依托、以设计服务与科研项目为平台”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路,并据此思路陆续推进学科专业改革和建设,落实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教育理念。
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不断和创新。
在1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引入多元化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引入多元化课程。
不仅包括专业课程,还应引入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2.提供实践机会:开设实践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实习、项目实训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建立创新项目申请与评审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提供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
4.强化实用性教育:注重实用性教育,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设备和实验室,让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
5.构建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
导师将起到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并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
6.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变化,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7.提供创业支持:为有创业倾向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
建立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资源,推动其创新创业。
通过以上的具体措施,可实现1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如下:1.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2.培养创新思维:参与创新项目和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提高就业竞争力:强化实用性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增加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也需要不断创新和。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以及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创新措施1.引入实践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引入实践教学。
例如,增加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强化实践培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可以加强实践培养,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竞赛、项目研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综合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应用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
通过综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这种实习实训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1.培养了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培养的创新措施,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他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实训环节,学生接触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了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前适应了就业环境。
这样的实习实训经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简历,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3.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教学,学生需要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在项目研究、竞赛等活动中需要与团队合作,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学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参与。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说明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说明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网络课程等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降低,方便新时代下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满足。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互动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和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问题导向的学习和教育则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所欠缺。
创新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企业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了解行业需求,提前适应职业环境。
四、注重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较大,传统统一的培养计划往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因此,创新的具体措施之一是注重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和优势的了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特长。
上述措施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提高。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问题导向的学习以及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其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学院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具体措施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在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开展学分制改革,设立创新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开展课外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投身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服务社会。
在培养目标上,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紧密结合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学人才有非常迫切需求的实际以及学校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突出培养服务于基层的基础知识牢、临床技能精、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快、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在培养思路上,遵循“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质量为本”的原则,对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坚持质量为本,以优良的师资、坚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接受全面的优质教育和实现个性培养,培养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高尚医德医风的合格毕业生。
在课程设置上,为达到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这一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
压缩必修课总课时,增设选修课,特别是人文、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验实践课课时。
在理论教学中设置了“思想道德及人文社科课程、自然科学及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4个课程模块。
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机制和临床实践考核体系的重要性。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侧重于知识掌握情况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开展侧重于能力和表现的形成性评价。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培养模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创新意识等。
因此,有必要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
二、改革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三、改革内容。
1.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注重创新教育。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3.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通过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倡导个性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四、改革路径。
1. 制定改革方案。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内容和路径。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改革。
4.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五、改革效果。
通过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一、培养方案的优化1. 人才专业培养定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实践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习本专业的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又需掌握一定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保证以后工作的接轨和职业应用。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不足。
从目前的学生就业反馈来看,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在同类的兄弟院校及二本院校里,我们并没有别明显的优势。
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旧版的培养计划存在的缺陷,教研室人员通过实地参观、电话咨询、文献调研、网络搜索等方式对兄弟院校,企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文件进行调研。
确定了新培养方案的定位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科学构建与行业标准对接的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确定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对应的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讲授大纲相衔接,体现一专多能的思想,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如何能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和就业零距离对接,根据人才定位,最终确定本专业新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冷热源、供热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以“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加强,教育特色凸显”的教学理念为引导,培养“一专多能”应用技术型人才。
努力建立以施工、设计为核心的职业岗位的培养目标,辐射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等相关职业岗位群。
力求达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过程工作化,课业文本情境化,在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界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以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1、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2、推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3、开展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是将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资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推行实践教学和开展合作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广阔的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改革措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学校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
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推行实践教学和开展合作教育,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
3、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通过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这些改革措施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该校,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和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对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3.1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3.1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河南工程学院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区建设,以及煤炭行业、纺织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具体措施及效果如下:1、依托我校煤炭、纺织优势,凝练专业培养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虽然是我校的一个较年轻的工科专业,成立于2011年,当年正式招生。
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我校在1954 年就已成立了化学化工教研室,承担染整技术、纺织、化纤、地质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形成了我们自己独有的煤炭、纺织特色。
因此,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立至今,一直依托河南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凝练专业培养特色,从培养方案2011版、2013版的煤化工、精细化工两个专业方向,到培养方案2015版只设置煤化工一个方向,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根据专业培养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河南工程学院属于地方应用型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实践型和技能实践型两种,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定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区域比较明确。
因此,在人才培养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的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附件1),结合学校办学宗旨、目标定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特色(附件2),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思路、课程设置、评价方式、教学管理和职业素养教育等多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培养了一批“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依据,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救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在医学某一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并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能适应医学进步环境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培养学生具有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技能、公共卫生和促进健康水平、交流与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7个方面的培养要求;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生物医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6大课程模块,并开设了选修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附件3-4)一、具体措施1.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开展学分制改革,设立创新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开展课外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投身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服务社会。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重精专、彰特色、创卓越、讲实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根据党对高校思想理论工作的要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使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不断自我更新,成长进步,成效显著。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渤海大学首批优势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
毕业生凭借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良好的人才培养口碑源于对人才培养规律孜孜不倦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一)根据党的高校思想理论工作要求,注意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彰显新时代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结合质量评价的数据、信息以及改进建议,立足学生“学有专攻”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院适时应势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进行了及时、必要的调整。
经过2018年的调整,目前2018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为标准,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政治立场,恪守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信念,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较高的文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领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评价能力,良好的中文书面、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备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师职业基础与素养、良好的哲学、历史素质以及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以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为标志,能够胜任基础教育需要的语文教师岗位,同时也可以在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效果评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效果评估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中,为什么?因为这是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高校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高校既要用优秀人才为社会做贡献,也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而如何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进行有效的评估,成为了摆在高校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高校担负着人才的培养使命,必须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完善各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优化课程设置,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运用创新思维和现代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
2.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增加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可以发起各种实践教学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3.拓展教育渠道拓展教育渠道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研修班等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取长补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知识储备。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得到有力的评估才能真正落地,才能改善培养质量。
所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
1.构建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的基础。
高校应明确评估的目标,运用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
评估以学生为主体,分为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成长评估等。
2.指标体系的确定指标体系是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结合评估目标和实际,明确评估指标,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
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就业率等。
3.评估数据的收集评估数据的收集是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各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和教育机构必须采取创新措施,推动教学改革,以培养具备先进技能和知识的全面发展人才。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以及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从课程设计入手。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定期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开展跨学科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思考,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关键。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个性化教育。
为此,教育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经过一系列创新措施的实施,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改革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推动教学改革,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的总体思路是:将“STS”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培养模式、师资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协调发展的渐进式人才培养全系统,协同创新规划,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管理专业人才。
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基于“STS”教育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对象上,以培养“强能力、重应用、善管理”的卫生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培养主题上,倡导多方参与,将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医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深化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在培养过程上,推进“科学、技术、社会”的渐进式培养,通过科学管理理论的切入、实践技能的串联、素质教育的提升,实现培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和健康守护与维系的卫生管理人才综合体。
2.打造能力互补、专兼结合的高质量教学团队。
通过改革试点,建设一支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学历职称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兼具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学术水平、实践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坚实稳定的师资保障。
3.优化“一主两辅三结合”的专业课程群,创新卫生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方法体系。
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平台与实战社会平台为辅助依托,建立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程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学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将“因材施教”渐进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现情景模拟教学、虚拟实验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的动态整合,形成“情、景、人”三结合的动态化教学方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放实践教学平台,为知识转化、理论升华、素质提升创造平台,真正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知行合一”。
4.打造资源丰富、条件优良、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实习打造为一体化建设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融专业教师、基地导师、业界专家、政界领导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团队;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融实验教程、实训指导、实验大纲、实习手册为一体的实验教材体系。
在与校外单位合作共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研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编写实验、实训教程、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研讨、共建专业实验室等多元化合作模式。
5.建立全程跟踪式教学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
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高校培养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具有综合实力和素质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
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跟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无疑需要深化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监控与保障相结合、评价与反馈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全程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为目的,以多方参与评价为手段,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兴趣为导向,以单向评价、双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课程考试与实训实习评价相结合、知识结构评价与实践应用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质量考评体系。
实施效果: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维度、渐进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人才培养理念的点-线-面-体建规划,筑牢“立足点”:是指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办特色,确定“基准线”:“校政医企所”协同培养人才,即以行业为依托,加强学校、政府、医院、企业和科研院所多方共建,坚持人才培养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紧密相联,师资建设和学生培养与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办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利用农村与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中央苏区卫生研究中心、医患关系研究中心、适度劳动与健康保障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平台,就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健康与民生问题进行研讨,为区域卫生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应需求,扩大“覆盖面”:重点发展农村与社区卫生服务、医院管理、卫生资源与区域卫生规划三个研究方向。
充分利用覆盖多地区的实习基地,积极应对卫生管理区域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的要求,拓展卫生信息管理与医疗保险专业。
重实践,打造“综合体”:以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通过树立创新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举办教育教学研讨、设计职业路径、举办管理工具的模拟应用实战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参与医院日常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实习见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性与执业能力。
(2)人才培养过程的点-线-面-体遵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力争在课程体系、能力训练、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实现点-线-面-体的渐进式培养。
点的切入:通过导入课程、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的开设,塑造学生各个领域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线的串联:通过核心课程群的模块化,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系统的整合,串联成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线”,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自立能力、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及协调管理能力等。
面的构建:通过实习实训、现场调研、社会实践、项目开发等综合训练,将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转化为个人素质,构建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格素质及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等“素质面”。
体的融合:通过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企业资源计划等创新平台,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融合,最终培养强能力、重应用、善管理的“综合体”。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高质量教学团队(1)提高师资水平:坚持“提高学历层次”和“充实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原则,实行“双师、双语、双向”的“三双”策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构筑卫生管理专业优秀教学团队中的骨干力量。
(2)优化团队结构:通过推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师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走出去”,即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专业课程进修、外语进修或作访问学者,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际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行业相关的高级执业资格培训,并定期选送专业课教师寒暑期走访医院、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结合。
“请进来”,即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和“校所合作平台”,以合约、合作或柔性引进等方式,将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资深业界专家等纳入本专业教师队伍或进行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等,促进本专业学术创新团队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
(3)组建教研实体: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组建若干教学研究团队,引导教师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内容更新动态化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将教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形成教研互促共勉。
以课程组为依托,整合教研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组建若干年龄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互补、具有一定科学研究水平与较强实干能力的教研团队,在教研课题统筹、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管理工具建模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努力形成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教学研究机制,整体提升教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4)创新师生共建:推行导师制,建立教师、学生长期有效指导、沟通的渠道,打造师生交互融合的专业教学体系。
在实行辅导员制的同时,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
负责指导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学习、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同时也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实施方案,达到教学相长。
3.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以课程群为依托的教学方法群(1)打造课程品牌。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将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基础》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平;《卫生事业管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2)强化课程管理。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按“课程建设负责人统筹、所在学院主管、主讲教师具体负责实施”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建设模式。
(3)加快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发展特点,调整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卫生管理专业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和前沿性。
在现有《卫生管理学概论》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编写出版《医患沟通学》、《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成果汇编》、《卫生管理职称考评指导系列用书》等课程关联特色教材与执业指导用书,力争在专业建设周期内出版一系列配套音像材料和实训教程;力争入选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系列。
4.强化实践教学,打造条件优良、资源丰富、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1)加强“校企合作”与“校所合作”,建设示范实习基地。
在现有实习基的基础上,拟与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建卫生管理实习教学基地的协议,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实质性推动互惠性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建设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
(2)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高水平专业实验室。
结合江西省与我校共建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卫生经济学统计分析实验室、医院信息管理与社区卫生网络化模拟实验室,同时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实训活动的开放性,鼓励学科交叉与跨学科教学互补。
5.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监控与保障结合、评价与反馈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教学管理体系(1)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确保教学各项工作的有序、规范、高效。
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中“管理部门管理教师、教师管理学生”的“垂直式”管理,建立一系列诸如落实弹性学制的保障机制,尝试“外院系课程折抵专业选修课程”的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制度,建立不同职称、学历、学科教师代表在教学管理制度拟定、修订中的书面商议制度等有利于发挥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制度,实现“水平式”管理。
(2)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
传统的以学生成绩量化考核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既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既需要补充实践元素,也需要增加反馈机制。
强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第二、第三课堂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健全业界专家参与课堂教学、课程考核、论文指导与答辩等教学活动的保障机制,建立以“一年满意度”和“三年成长度”为关键指标的用人单位反馈制度。
(3)制定激励与约束相融的教学管理制度。
鼓励教学管理研究,围绕教学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发布教学研究课题的形式组织教师展开研究,要拿出切实可行和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应用于教学管理;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包括指导教师遴选、学生选拔、激励约束等具体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建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全程监控制度,创新论文选题机制,强调开题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质量保障作用,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形成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重视评价反馈,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