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堂检测题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堂检测题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堂检测题北师大版【课堂检测】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B )A.清政府的腐败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2、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D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 C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4、下列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直接反映《提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D )A. 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 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C. 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D. 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5、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B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6、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C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拓展延伸】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源于义和拳等民间反清秘密结社,参加者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运输工人等,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

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人民奋起反抗。

1899年,朱红灯领导山东平原起义后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展开反帝武装斗争,成为公开的反帝爱国的群众组织,并迅速发展到华北各省,以北京、天津地区的斗争声势最大。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展开英勇斗争,在大沽、天津、廊坊、北京等地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初二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初二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键入文字]
初二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要想学好历史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和。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是。

5、发动八国联军战争的国家有。

6、1900 年6 月八国联军的的统帅是英国海军司令。

7、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义和团与侵略军交战的地点是。

8、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是。

9、1900 年9 月就任八国联军统帅的是德国将领。

10、《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

12、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证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1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15、在《辛丑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的铁路沿线是从到。

16、在《辛丑条约》中划定使馆界的地方是。

1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18、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1。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含解析)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 (·海南)115 年前,在冒着硝烟的大炮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2. (·广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3. (·南充)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D)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答案】D4.(·河北)《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C)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5.(·常德)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A)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6. (·临沂)图3是某一条约签订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7. (·青岛)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3、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1840年B、1860年C、1901年D、1937年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6、“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

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

”这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黄海大战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除了()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国民党政权覆灭10、114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如果你是《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3、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4、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7.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A.英法联军B.侵华日军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8.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在()A.天津B.北京C.廊坊D.秦皇岛9.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例举题:1、列强再次攻入中国都城的战争——2、在廊坊遭到义和团阻击的八国联军统帅——3、面对外敌入侵再次逃跑的皇帝——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5、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三、材料分析题:1. 从1840年-1901年,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八国联HY侵华战争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试题
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2、八国联HY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日、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条约?
B、?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HY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哪一项规定〔〕
A、赔款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是指赔款〔〕
A、2100万元
B、2亿两
C、亿两
D、亿两
6、以下条约中,清政府的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
A、?条约?
B、HY?改订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阅读以下材料:〔4分〕
“在地球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HY性的东西都表达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
个匪徒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成功就是进展一场掠夺。

成功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答复:
⑴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⑵材料中的“两个匪徒〞是指谁?
⑶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1.(2010 广西梧州)110年前列强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下列符合这一时间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侵华日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李鸿章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B.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C.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D.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进行反清活动4.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中国赔款数目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时的情景,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6.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某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允许”这五个词来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7.观察下列两幅漫画,请完成:(1)这两幅漫画均与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有关?(2)图1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什么?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图2的理解。

(4)说一说你看到这两幅漫画后的感想。

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3.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并结合义和团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激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义和团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导学】1.义和团运动(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法、日、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奋勇抵抗,八国联军逃回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训练测评】1.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3.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5.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典习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典习题北师大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典习题自主学习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一带。

2.1900年6月,、、、、、、、八个国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3.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华列强签订了《》。

4.《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变成了“”。

5.改错:(1)1900年,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是英国海军中将瓦德西。

(2)慈禧太后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基础巩固6.“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这两句话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贪官恶霸横行乡里C.贫苦农民富有王权斗争精神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7.下列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为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强大B.因为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C.削弱义和团的势力D.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侵略势力8.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A.光绪帝B.宣统帝C.慈禧太后D.同治帝9.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句话不能说明()A.每个强盗对自己究竟拿了多少赃物都不清楚B.强盗们为了抢劫方便,人为地制造了极大的混乱C.强盗们抢的赃物数量之大是惊人的D.强盗们的罪行是令人发指的10.下列有关八国联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八国联军包括西班牙B.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D.侵略军曾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11.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实际侵略权益是()A.割地B.赔款C.驻军D.开埠通商12.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北京的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与天安门广场之间,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

解放前,这里是使馆聚集区。

它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被划定为外国的使。

馆界的()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14.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侵略过中国的是()A.英国B.法国C.日本。

第5课 人教课标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第5课 人教课标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第5课人教课标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创新提问——练思维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句话是指()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日军的旅顺大屠杀D.日本割占台湾3.上述(2题所说)局面的出现说明()①每个侵略者对自己究竟抢了多少赃物并不清楚②强盗们为了抢劫方便,人为制造了极大的混乱③强盗们抢得的赃物数量之大是惊人的④强盗们造成的破坏是令人发指的A.①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国家中参与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有()①英国②俄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法国⑥日本⑦比利时⑧奥匈帝国⑨德国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⑧⑨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C.英法联军占领北京D.《辛丑条约》的签订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8.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实质上反映了()A.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慈禧太后慷慨大方9.如果把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人从悬崖坠下的过程,那你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处于的位置是()A.刚到悬崖边 B.已到悬崖底部C.悬崖的上半部 D.悬崖的下半部10.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①清政府的镇压②八国联军的围剿③内部派别斗争尖锐复杂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奢侈腐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1.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败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

题目中的民谣是义和团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时传唱的,它反映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反清秘密组织,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改名义和团。

因此ABCD选项都是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故选B。

【考点】义和团运动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

对于义和团运动,还可以考查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影响。

2.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的识记。

根据题目中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该战争既要满足攻占中国首都又要满足是发生在20世纪,在四个选项中,列强攻占中国首都的只有B 和D,而发生在20世纪的只有D,故选D。

A选项发生在1840-1842年,B选项发生在1858-1860年,C选项发生在1894-1895年,D选项发生在1900-1901年。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的识记。

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可以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3.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B.拆毁大沽炮台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

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有这么一条: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那就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成为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故选D。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一、选一选1、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A.1840年B.1860年C.1894年D.1900年2、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禁烟运动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A.2100万元B.2亿两C.4.5亿两D.9.8亿两二、填一填4、八国联军侵华,这八个参战国是、、、、、、、。

5、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三、试一试6、《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请列举出该条约的主要内容。

7、清政府自1840年以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你知道的有哪些?材料一: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

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材料二:《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

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8、结合材料一和有关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一、1.D 2.B 3.C二、4.英、美、俄、法、德、意、日、奥。

5、廊坊。

三、6.7.除课本重点介绍的条约外,鼓励学生多写。

8.从控制中国、成为工具等几个关键词入手谈观点。

★相关链接克林德碑与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

6月2日德国公使克林德,乘轿车前往总理衙门。

在途经西总布胡同西口时,不服巡逻盘查并向清兵开枪挑衅,被端王载漪的虎神营士兵还枪击毙。

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牌坊建成。

这是座汉白玉石的楼体,四柱三间七楼,蓝色琉璃瓦楼顶的石坊。

匾额处铭刻着:由于庚子年义和团拳民之变,致使德国公使被杀,有幸与帝国议和告成,特立此坊以作记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复习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复习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复习题1、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3、历史记录片《1911,东交民巷》里有以下几个镜头,其中与历史不符的一个是A.某国使馆举行舞会B.居民熙熙攘攘C.外国军队驻扎D.各国使馆林立4、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孙中山》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通过收集鸦片战争、第二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素材进行研究性主题学习。

该研究主题可能是A.落后就要挨打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侵略与反抗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7、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A.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9、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1.《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主要是指:()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量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中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BC的说法都不能完整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不符合史实。

故选D。

点睛:分析《辛丑条约》内容中与题干有关的条款,理解其含义,或排除对题干理解不够完整的选项。

2.《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拟定了主题。

考查的是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

难度不小,提示不明显,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学生从题干获得信息:1898年,发表的“时政”评论。

可以判断此事发生在1898年一次爱国运动。

评论中有一些提示词:爱国之心,弱不可敌,以一敌八,一致排外以求自立。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1898年农民阶级掀起的抵抗八国联军侵略的爱国反帝的义和团运动。

ABD选项在时间上都符合题意。

故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
步检测题
1.在《马关条约》中,是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
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
日本巨额赔款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中日两军发生冲突 B朝鲜政府为镇压东学党起义,请求中日双方出兵帮助.
C.日本统治者借口朝鲜事变蓄意发动
D.日本要实行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C.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4.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他们对义和团乃至平民百姓进行了疯狂屠杀,大批官署、寺庙、民屋
被付之一炬,紫禁城、三海颐园、坛庙陵寝、官署民屋等处大量珍宝财富、文物古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北京第二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洗劫,第一次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5.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检测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1.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答案】错误:____八国联军_______ 正确:__ _英法__ 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最后放火烧了三天三夜,因此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英法联军,不是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于1911年攻入北京,并洗劫北京。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签订后表达不正确的有()。

A.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受到严禁B.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各国列强的士兵C.中国人可以在北京的东交民巷继续居住D.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相关史实。

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

《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朱冰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所以C的表述是错误,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答案】B【解析】此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所以反帝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而清政府言听计从,完全听命于帝国主义,这表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和工具,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傀儡,所以该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夯实基础典型题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A.天津B.河北C.山东D.广西3、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7.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有 (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9.《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战争赔款金额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进驻中国军事要点,威胁到国家安全C.中国人无权进入外国使馆区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0.清政府依据《辛丑条约》要赔偿给各国白银4.5亿两,这样高额的赔款对于贫穷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旦赔偿不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逼迫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B.大肆抢掠财物来弥补赔款数额C.割占土地作为补偿D.用中国海关等税收来充当赔款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1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13.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创新题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狙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15、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C.老三住在上海租界内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16、读图和阅读下列材料:图1-5-1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公元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来自八个国家的军队用先进的武器大炮敲开了清王朝锁国的大门。

他们攻大沽、占天津、夺杨村、过廊坊、直扑北京。

8月14日,北京沦陷,将1840年以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请回答:(1)材料涉及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2)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说把1840年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17、阅读下列材料: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慈禧太后慌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

8月中旬,攻入北京。

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

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是由哪些人进行联合绞杀而导致其失败的?(2)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列强共同策划并组成联军②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攻陷北京并烧杀抢掠③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④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利益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20、阅读下列材料:在2005年国际拍卖会上,若干件中国皇家稀世珍宝被当众拍卖,当问到拍卖者珍宝的来源时,拍卖者隐讳地说:“这些可爱的值钱品,是两次战争中祖先们的战利品。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次战争”指的是哪两次战争?(2)这两次战争分别爆发于中国哪两位皇帝执政期间?(3)拍卖者的祖先有可能是哪个国家的人?21、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在战略要地天津门户大沽口,清朝的官兵正在拆毁炮台,老百姓疑惑地问:“炮台拆毁了,来了敌人咋办?”清军无可奈何地说:“谁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

”请回答:(1)材料中的“皇上”是谁?他为什么下了这样一个糊涂的圣旨?(2)这个皇帝执政期间,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列强占领?(3)材料中皇帝除了颁布有关于圣旨拆毁炮台外,他还有可能颁布有关于哪些内容的圣旨?请你代皇帝草拟其内容并说明理由。

22.阅读材料:庚子赔款20世纪敲竹杠之最1901年9月 7日上午,秋风乍起,阴霾弥天。

清廷全权代表奕劻和李鸿章在谈判桌前互相投下了无奈的一瞥,与耀武扬威的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渊薮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 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明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为此,沙俄的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得意忘形地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

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

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3、英国侵略军头目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德国将军、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日记中写道:“北京现已成为一强盗世界”,“很遗憾那么多珍贵物品被以最粗鲁的方式对待,都被毁掉了……”以上两位侵略者的描述给我们再现了那场疯狂抢劫的场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上两位侵略者所指的分别是哪次战争中的什么事件?北京城的两次遭遇给我们什么启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国公民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24、1902年,在北京的一家四合院,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曾移居台湾,1897年移居北京东交民巷的75岁高龄的老人在给儿孙讲自己的经历。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听众,请你根据表格把老人的讲述精要整理出来。

(提示:三次战争名称、三大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影响、对老人居住权或户籍的影响,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教训等)探究题2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近年以来,瓜分中国之事,为世界各国报纸最喜好讨论之题目。

”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6、有人说《辛丑条约》中划定了使馆界,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今天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外国使馆,这是《辛丑条约》的遗留物,中国主权依然遭受着践踏。

这种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聚焦中考典型题27.(2006年,玉溪市)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请回想,当时云南被划为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德国28.(2006年,南宁)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2006年,邵阳)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30、(2006年,福州)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赔款白银4.5亿两C、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1、(2006年,江西)《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拆毁大沽炮台B.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32.(2006年,太原)请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应的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33.(2006年,玉溪市)请仔细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5-2(1)图中的“熊”和“虎”分别把中国的什么地方强占为“势力范围”?(2)图中的“鹰”在当时提出了一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主张,请说明这项主张的名称,并简述其危害。

开放研究典型题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损害,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谱写了一页页反侵略斗争的历史篇章。

根据以上材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B2.C3.B4.D5.A6.A7.D8.B9.D 10.D11、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不但全部接受列强的条件,还感激涕零地对列强表示,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2.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充分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