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认识角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什么是角,明确角的概念;2.能够准确识别直角、钝角、锐角;3.能够通过简单实例初步感知角度大小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角的概念;2.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三、教学难点1.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人教版》;2.教具:黑板、粉笔、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边)共同起点构成的图形部分。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通常用 °表示。

2. 直角、钝角、锐角•直角:角的度数为 90°的角。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 90°但小于 180°的角。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 90°的角。

3. 初步感知角度大小1.让学生回顾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游戏,比如打乒乓球时的握拍角度;2.尝试用直尺、角板等工具来测量某些直角、钝角和锐角。

4. 拓展练习根据教材《人教版》上相关习题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角的概念,学会了识别直角、钝角、锐角,并通过实例感知了角度大小的不同。

七、作业布置完成教材《人教版》上有关角的练习题,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角度大小的不同,但在教学内容上是否涵盖全面,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总结并改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

2. 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形成。

2. 观察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二、探究1. 出示角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生举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角的性质,如大小、形状等。

4. 学生汇报: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三、应用1. 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

2. 学生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定义和特征。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2.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角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角的知识,如角的分类、角的度量等,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概念的形成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角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来感知角、认识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然后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熟悉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认识角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等。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我们的校园”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呢?(学生各抒己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

(课件出示角的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38、39页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角的各1、结合生活情景及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部分名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过程:一、引学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4、出示自学提示.二、引探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课件出示,这些物品中都有角吗?(3)、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2、制角。

(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全班交流。

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

问:你发现了什么?比两个角的大小应注意什么?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三、引练1、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那些不是角?2、创作画。

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四、引展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欣赏生活中的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及技能。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生活中的各种角。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角,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角无处不在。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后,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教师引导学生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5.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3. 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并用直角、锐角、钝角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学会了用直角、锐角、钝角对角进行分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认识角》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帮助我们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第107页至108页。

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接着,教材通过不同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点,并学会用符号表示不同类型的角。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如剪刀、钟表等,让他们找出其中的角,并引导学生思考角的特点。

2. 讲解:我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角的概念,并通过动画展示角的形成过程。

同时,我还用三角板展示各种类型的角,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4. 讲解:我选取了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纠正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他们再次巩固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符号表示下列各角:(1)一个半径为3cm的圆,圆心角为90°;(2)一把剪刀,剪刀的两刃夹角为45°。

答案:(1)∠1:90°;(2)∠2:45°。

2. 题目:判断下列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说明理由:(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2)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内角。

答案:(1)锐角,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小于90°;(2)直角,因为长方形的一个内角为9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们在角的识别和表示方面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显得有些困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7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7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7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7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的: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平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局部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详细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在详细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二、找角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外表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

〔让学生说〕2、老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刚找到的角终究是物体外表上的哪一局部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老师示范,学生模拟〕。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三、描角,想角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刚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如今老师就把这局部在黑板上描了出来。

〔老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如今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

(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习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

”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习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一课《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一课《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一课《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辨识各种角,并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新知识。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对角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难点:辨识各种角,用角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操作、讨论、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3.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物模型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角?角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教师讲解角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形状等。

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了解角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辨识各种角、用角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实例,让学生判断角的类型。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角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角,认识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

2.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角的特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板,一把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上的时钟、自行车把手上的弯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角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角的定义,即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篇1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

说说你认识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

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上出示这些角)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同桌交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 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 教案

《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正确表象,会画角。

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圆片、小棒。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把手帕变成正方形,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将长方形剪去一半变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变成角。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奥秘。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找角过渡:角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下面请大家仔细的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中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听。

(二)指角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大的三角板,上面有角吗?在哪?请你来指一指。

谁来指一下三角板上其它的角。

下面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练习本选一个角,像老师这样指给同桌看看。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1.师在黑板上描出三角板中的角2.抽象出剪刀、钟面、红领巾上角。

(四)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我们找到的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就组成了一个角.板书(顶点、边)那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五)画角先请看大屏幕,看看画角时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展示2名学生的作品。

(六)小练习(判断角)三、操作实践,内化新知(一)动手造角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有:圆片、塑料片,你们可以用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来造角。

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指名展示学生做的角并介绍做角的做法。

(二)探索角的大小1.那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活动角一起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小结: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第39页例1、例2及第39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钟表、三角尺)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

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例2教学画角。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法与学法1.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指一指、认一认、找一找、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完成角的认识的学习。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观察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出示五角星)你们认识它吗?生:五角星。

师: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有五个角。

师:到底什么是角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 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准备奖给那些课堂上肯动脑筋、积极举手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得到它呀?生:想。

师:那就好好表现吧!【品析:教学开始,教师用一组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导入,把教学新内容与生活中的角相衔接,自然朴实,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知角的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要领小朋友们到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去。

屏幕上出现“角王国”情境图,(“角王国”——以各种角组成的画面。

)“角王国”里不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呢!你们看一位小姑娘出来迎接我们呢。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共4课时)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共4课时)

人教版 2023-2024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认识角目标•了解角的概念•能够用家庭用品模型展示角•能够用手指、两手等工具测量角活动安排1.观察教师展示的角模型,并描述角的特征2.分组用家庭用品模型展示不同角度的角3.角测量实践:手指法、两手比较法等作业•家庭用品物品测量角的实践:观察家中物体,寻找角,并用手指、两手等测量第二课时:角的分类目标•能够根据角度大小对角进行分类•能够用图形展示不同类型的角活动安排1.角的大小比较:形成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2.角的分类实践:用图形展示各种类型的角3.角的分类游戏: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作业•画出家中不同房间的平面图,并标注各个房间中的角类型第三课时:角的运用目标•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角的存在•能够用角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活动安排1.角的观察实践:在校园或家庭中发现角的存在2.角的应用实践: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如门的开合角度等3.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作业•想出5个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角概念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法第四课时:复习与检测目标•复习角的基本概念•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活动安排1.复习角的基本概念:回顾前几课的内容2.进行小测验:出几道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检测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3.师生互动:讲解答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业•小测验的错题集,学生完成正确后提交,作为本单元最后的验收通过本教学计划的设计,二年级学生将对角的初步认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说教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这局部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根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根底上介绍角的各局部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学生情况分析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

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3、教学目标确实定认真分析教材之后,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拟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局部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5、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观察实物(如三角板、书本等),找出其中的角,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形状。

(2)让学生用手指比划出角的形状,并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角?角由什么组成?(2)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过角?(3)如何画出一个角?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角,并用彩笔描出。

(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3)让学生从身边找出一个角,并描述其特点。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初步认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给家长听。

2. 让学生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五个不同的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3.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本节课板书如下: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观察实物,找出角。

3. 用手指比划出角的形状。

4. 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5. 合作交流,讨论角的初步认识。

6. 巩固练习,找出身边的角。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达到了教学目标。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什么是角。

2.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认识不同类型的角。

3.能够用角的大小来比较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角。

2.角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角的概念。

2.如何判断不同类型的角。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教具:实物模型、图片、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并描述
这些角的特点。

2.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角,并通过比较和讨论来
总结角的类型及特点。

3.练习:让学生互相比较身边物体间的角度,通过测量角度大小来检
验他们的判断是否准确。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对物体位置关系有何影响,让他们
尝试用角度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角的重要性及应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角度大小来比较物体的位置关系,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角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所学知识。

下节课再继续深入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角的初步认识。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第11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角的定义、角的分类以及角的度量。

我们会通过观察各种角,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三角板、量角器、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新课:我会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向学生们展示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实践操作:学生们分组合作,用量角器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5.练习:我会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以及角的度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各种角,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的大小。

2.用纸折一折,做一个角,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你做的角的大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角,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来理解角的概念,这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认识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对角的概念、分类、性质和画法的初步介绍。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起角的直观形象,并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角,如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

2. 使学生能够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命名。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角,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角的性质,如角的和为180度。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抽象,需要借助具体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练习来加强。

3. 角的性质理解和应用,特别是角的和为180度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角的定义和分类。

2. 角度模型或量角器,用于演示角的度量。

3. 练习题和小游戏,用于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角(如书本的角落、墙角等),引起学生对角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通过模型或图示讲解角的组成。

3. 角的分类: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4. 角的性质:通过实践活动,如拼图游戏,让学生体验角的和为180度。

5. 应用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角。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示例和练习题。

作业设计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绘制不同类型的角、完成角的分类练习题等,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初步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第38~39页内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难点:用尺子正确画角。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三角板。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第38页主题图。

同学们,屏幕上的校园美吗?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这就是角。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实物图。

(2)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
等学生观察后,把钟表、三角尺、剪刀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

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

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分别抽出两名学生)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

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学生轻轻地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②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师(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①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②展示两学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

(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
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③认识角的小大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3.教学例2: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
指名生说说。

同时教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师: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

学生画,教师巡视。

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八的1~4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3)学会了画角和制作角。

认识角
1.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角的画法
先选择一个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