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矿顶板死亡事故
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近期两起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通报

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近期两起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11.01•【字号】•【施行日期】2018.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近期两起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通报鄂安监函[2018]43号省安监局关于近期两起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通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0月份,全省非煤矿山发生两起安全生产事故。
10月11日,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冒顶片帮事故,造成1人死亡;10月31日,阳新县三江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
这两起事故充分暴露出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外包施工队管理不严,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确保全省后两个月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现提出如下要求: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今年以来,我省非煤矿山行业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非煤矿山安全准入,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趋向好转,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0%以上,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但稳中有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10月份连续发生两起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二是外包队伍管理不严格,职工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履职不到位;三是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督检查走过场,监管执法不严格。
全省各级安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针对四季度安全生产规律性、特殊性,进一步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增强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岁末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023年

2022年6月3日,鄂尔多斯市不连沟煤矿发生机电事故1起,死亡1人。 2022年6月1日,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发生一起其他事故,1人死亡 。
2022年6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死亡1人。
2022年6月19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腾龙煤矿发生溃水溃砂事故,造成1 人死亡、1人失联、1人受伤。
2022年6月18日,宁夏银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冒顶片帮事故,死亡1人 。
2022年6月16日,河南省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其他(坠落)事故 ,造成1人死亡。
最新煤矿典型事 故案例分析
2023年8月
目录
➢导 语 ➢ 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三矿“11·22”窒息事故 ➢ 长治凤凰台煤业8.5顶板事故 ➢ 某煤矿雨水灌井事故 ➢ 莒(jǔ)山煤矿透水事故 ➢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利民煤矿“3·2”较大煤与瓦斯突出瞒报
事故 ➢ 河南省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8·4”较大窒息瞒报
2022年9月20日,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工作面吊装集装箱时发生事故,造 成2名矿工死亡。
2022年9月20日,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 事故。
2022年9月19日,山西焦煤集团所属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蒲县万家庄煤业 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
2022年9月16日,贵州金永泰矿业慈竹林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 死亡。
2022年8月13日,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2人的透水 事故,事故发生后未及时上报。
2022年8月12日,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 事故。
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煤矿掘进巷道不同支护情况下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冒顶措施,并根据巷道的不同类型、不同施工地点及工艺,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保证支护质量,才能有效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掘进巷道不同支护冒顶事故防治措施0引言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交叉口处是常出现巷道顶板事故的地点。
据调查,超过80%的巷道冒顶伤亡事故都发生在这两处。
查明巷道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是确保井下安全作业的重要前提。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1导致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掘进破岩后,矿层顶部的岩块会与岩体分离。
此时若不尽快支护,或支护结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上部矿岩层可能会自然塌落,而发生冒顶事故。
若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较差的地带,或在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中开展巷道掘进施工时上部矿岩塌落都属于前者。
爆破不当,周围的支架被崩倒而引起顶部矿岩塌落,由于接顶不严实造成支架被岩块砸坏的冒顶等,均属于后者。
前者也可能同时引起后者的发生,如掘进工作面无支护部分片帮冒顶推倒附近棚子导致更大范围的冒顶等。
1.2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①按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布置巷道。
矿井的主要巷道断面大、使用期限长,适合布设在底板岩层或围岩强度高的矿层中。
而工作面上下顺槽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避开支承压力的影响,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叠的巷道。
②巷道断面的形状和尺寸应该符合现场实际要求。
③如不能及时安装永久支护,则需设置临时支护措施,以免出现空顶现象。
破岩前,全面加固掘进工作面10m范围内的支护结构。
爆破后,先检查顶、帮的支架结构,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逐一修复受损的支架结构,然后开始井下作业。
④在巷道掘进的过程中,棚距与锚杆间距应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原材料的选择和支护参数的设定必须符合工程实际。
遇到稳定、坚硬的矿层,若有必要扩大棚距且无法设置支护,则掘进施工必须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⑤严格按质量规范开展锚杆锚索巷道掘进施工,确保锚杆锚索巷道的锚固力,根据掘进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锚杆和锚索,禁止采用失效的锚固剂。
煤矿事故案例汇编2011

事故案例汇编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亡人事故 (1)一、顶板事故 (1)1、大隆矿“1981.1.17”顶板事故 (1)2、大隆矿“1981.5.23”顶板事故 (1)3、大隆矿“1981.7.7”顶板事故 (2)4、大隆矿“1982.4.10”顶板事故 (3)5、大隆矿“1982.4.22”顶板事故 (5)6、大隆矿“1983.7.19”顶板事故 (6)7、大明一矿“1984.10.22”片帮事故 (6)8、大明一矿“1985.1.13”顶板事故 (7)9、大隆矿“1985.10.7”片帮事故 (8)10、晓明矿“1985.10.8”片帮事故 (9)11、晓明矿“1986.9.27”片帮事故 (10)12、小青矿“1987.1.16”顶板事故 (11)13、大隆矿“1987.8.7”顶板事故 (13)14、晓明矿“1988.3.26”顶板事故 (14)15、大隆矿“1988.6.16”顶板事故 (16)16、大隆矿“1988.10.11”顶板事故 (17)17、小青矿“1989.1.22”顶板事故 (17)18、大隆矿“1989.11.19”顶板事故 (19)19、小青矿“1989.3.24”片帮事故 (20)20、小青矿“1989.7.28”顶板事故 (21)21、大明一矿“1989.8.27”顶板事故 (22)22、大隆矿“1990.5.12”顶板事故 (23)23、小青矿“1991.10.19”片帮事故 (24)24、大隆矿“1991.2.11”顶板事故 (25)25、晓南矿“1991.9.3”顶板事故 (26)26、大兴矿“1992.11.15”片帮事故 (28)27、大兴矿“1992.12.30”顶板事故 (28)28、晓南矿“1992.7.15”顶板事故 (30)29、小康矿“1992.7.28”顶板事故 (30)30、大兴矿“1993.12.30”顶板事故 (31)31、小康矿“1993.7.10”坠落事故 (32)32、晓明矿“1993.7.27”片帮事故 (32)33、大明一矿“1994.1.10”顶板事故 (33)34、大隆矿“1994.1.4”顶板事故 (34)35、大隆矿“1994.1.7”顶板事故 (35)36、晓明矿“1994.12.15”顶板事故 (36)37、晓明矿“1995.1.3”顶板事故 (37)38、大隆矿“1995.4.11”顶板事故 (38)39、大明一矿“1995.7.20”顶板事故 (39)40、大兴矿“1996.11.7”顶板事故 (40)42、大兴矿“1996.8.18”片帮事故 (42)43、小青矿“1997.3.1”顶板事故 (43)44、晓明矿“1997.8.14”顶板事故 (45)45、小青矿“1998.5.29”顶板事故 (47)46、晓南矿“1998.6.18”顶板事故 (48)47、小青矿“1998.8.30”顶板事故 (49)48、大明一矿“2003.9.20”顶板事故 (50)49、小康矿“2005.8.24”顶板事故 (51)50、晓明矿“2007.5.28”冒顶事故 (53)51、大兴矿“2007.7.12”顶板事故 (55)二、瓦斯事故 (56)1、晓明矿“1971.10.28”瓦斯爆炸事故 (56)2、大隆矿“1980.3.19”瓦斯窒息事故 (59)3、大隆矿“1980.5.16”瓦斯爆炸事故 (60)4、小青矿“1991.9.21”瓦斯爆炸事故 (61)5、大隆矿“1993.1.22”CO中毒事故 (63)6、大明矿“2005.1.2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64)三、机电事故 (66)1、大隆矿“1980.2.5”电梯事故 (66)2、晓南矿“1983.3.17”机械事故 (67)3、晓明矿“1983.8.5”触电事故 (68)4、小青矿“1985.4.21”触电事故 (69)5、晓南矿“1985.7.23”触电事故 (71)6、大隆矿“1985.7.5”触电事故 (72)7、小青矿“1985.11.29”机械事故 (73)8、晓南矿“1986.10.20”机械事故 (74)9、大明一矿“1986.10.7”机械事故 (76)10、大隆矿“1986.8.11”触电事故 (76)11、小青矿“1988.2.19”机械事故 (77)12、大明一矿“1988.5.17”机械事故 (78)13、小青矿“1990.3.1”机械事故 (79)14、大隆矿“1991.8.21”触电事故 (80)15、晓明矿“1992.7.21”触电事故 (81)16、晓明矿“1990.7.21”触电事故 (82)17、大兴矿“1992.7.25”触电事故 (83)18、大兴矿“1993.7.5”机械事故 (84)19、大隆矿“1995.7.28”机械事故 (85)20、小康矿“1996.8.7”电梯事故 (86)21、晓南矿“1999.6.29”机械事故 (87)22、小青矿“1999.9.16”触电事故 (88)23、晓明矿“2000. 2.20”机械事故 (89)24、大隆矿“2000.4.1”机电事故 (90)25、大兴矿“2000.5.19”机电事故 (92)四、运输事故 (95)1、晓明矿“1980.3.15”提升事故 (95)2、大隆矿“1981.11.27”跑车事故 (97)3、大隆矿“1981.12.25”提升事故 (97)4、大隆矿“1981.8.11”运输事故 (99)5、晓明矿“1982.4.9”运输事故 (100)6、大隆矿“1982.9.2”刮板输送机事故 (100)7、大隆矿“1983.2.19”运输事故 (102)8、大隆矿“1983.4.8”运输事故 (103)9、晓明矿“1984.10.8”运输事故 (104)10、大隆矿“1985.2.15”胶带输送机事故 (105)11、小青矿“1985.4.6”提升事故 (106)12、小青矿“1985.8.15”运输事故 (107)13、大隆矿“1986.8.2”刮板输送机事故 (109)14、小青矿“1987.11.17”刮板输送机事故 (110)15、小青矿“1987.4.19”运输事故 (112)16、大隆矿“1987.6.22”运输事故 (113)17、大明一矿“1987.7.19”刮板输送机事故 (114)18、晓明矿“1987.8.22”胶带输送机事故 (115)19、小青矿“1988.12.6”运输事故 (116)20、晓明矿“1988.2.8”跑车事故 (117)21、晓南矿“1988.8.8”提升事故 (118)22、晓南矿“1988.9.7”跑车事故 (119)23、晓南矿“1989.11.27”跑车事故 (121)24、小青矿“1989.5.8”跑车事故 (122)25、大兴矿“1990.11.7”跑车事故 (123)26、小康矿“1990.12.3”刮板输送机事故 (124)27、小青矿“1990.4.16”跑车事故 (125)28、晓明矿“1991.12.19”胶带输送机事故 (126)29、晓明矿“1991.3.14”刮板输送机事故 (127)30、晓南矿“1991.3.6”运输事故 (128)31、大兴矿“1991.6.21”运输事故 (129)32、晓南矿“1991.9.18”跑车事故 (130)33、大兴矿“1992.1.16”运输事故 (132)34、大兴矿“1992.11.4”运输事故 (133)35、小康矿“1992.2.22”运输事故 (135)36、大明一矿“1992.2.6”运输事故 (135)37、大隆矿“1992.2.8”运输事故 (136)38、大兴矿“1992.3.5”跑车事故 (137)39、小康矿“1992.5.2”跑车事故 (139)40、小康矿“1992.8.4”转载机事故 (139)41、小康矿“1992.9.15”转载机事故 (140)42、小康矿“1992.9.15”胶带输送机事故 (141)44、大明一矿“1993.8.1”运输事故 (142)45、大兴矿“1993.8.14”运输事故 (143)46、小青矿“1993.8.15”刮板输送机事故 (144)47、小康矿“1993.9.19”运输人事故 (145)48、小康矿“1994.2.5”运输事故 (146)49、小康矿“1994.4.8”运输事故 (147)50、大隆矿“1995.1.23”胶带输送机事故 (148)51、大隆矿“1995.7.25”运输事故 (149)52、大隆矿“1995.10.21”胶带输送机事故 (150)53、大兴矿“1995.8.9”运输事故 (150)54、小青矿“1996.1.13”运输事故 (152)55、大兴矿“1997.4.15”运输事故 (153)56、大隆矿“1997.4.16”刮板输送机事故 (154)57、晓明矿“1997.4.17”运输事故 (155)58、大隆矿“1997.4.5”运输事故 (156)59、大隆矿“1997.8.9”运输事故 (158)60、大兴矿“2000.12.28”运输事故 (159)61、大兴矿“2000.6.7”运输事故 (160)62、小康矿“2000.12.30”运输事故 (161)63、大兴矿“2001.3.17”胶带输送机事故 (162)64、晓明矿“2001.7 .26”跑车事故 (163)65、小青矿“2001.12.22”胶带输送机事故 (164)66、大隆矿“2003.7.10”转载机事故 (166)67、晓南矿“2004.10.14”胶带输送机事故 (167)68、大明二矿“2004.8.12”刮板输送机事故 (168)69、大明矿“2005.1.5”跑车事故 (170)70、小青矿“2006.5.18”运输事故 (171)71、大兴矿“2007.3.10”胶带输送机事故 (174)72、小康矿“2007.4.2”运输事故 (175)五、放炮事故 (177)1、晓明矿“1981.12.17”放炮事故 (177)2、大隆矿“1984.9.21”放炮事故 (178)3、大隆矿“1991.3.15”放炮事故 (179)4、晓明矿“1992.7.11”放炮事故 (180)5、大兴矿“1996.3.5”放炮事故 (181)六、火灾事故 (182)1、小青矿“1989.8.23”火灾事故 (182)七、其他事故 (186)1、大隆矿“1980.3.30”溜煤眼坠落事故 (186)2、晓明矿“1981.3.25”井筒坠落事故 (187)3、晓明矿“1982.10.27”污水井坠落事故 (188)4、晓明矿“1983.2.13”主井卸载仓事故 (189)5、晓明矿“1983.9.16”物体打击事故 (189)6、晓明矿“1984.1.3”主井装载坠落事故 (190)7、晓明矿“1985.1.4”副井坠落事故 (191)8、大隆矿“1985.7.15”楼房坠落事故 (192)9、晓南矿“1985.9.29”挤压事故 (193)10、晓明矿“1986.2.2”副井下坠落事故 (194)11、大隆矿“1987.11.12”物体打击事故 (195)12、大隆矿“1989.1.19”淹溺事故 (197)13、大隆矿“1990.8.24”主井装载坠落事故 (198)14、小青矿“1991.8.22”物体打击事故 (199)15、大隆矿“1992.1.28”物体打击事故 (200)16、小康矿“1992.4.11”主井装载坠落事故 (201)17、大兴矿“1993.12.12”窒息事故 (202)18、小康矿“1994.10.25”副井下坠落事故 (203)19、小青矿“1994.7.5”物体打击事故 (204)20、小青矿“1995.1.24”场内机动车事故 (205)21、大兴矿“1998.10.5”地面煤仓事故 (206)22、小青矿“2001.2.6”回风眼坠落事故 (207)23、晓南矿“2001.4.22”井下煤仓事故 (208)24、晓明矿“2001.4.28”场内机动车事故 (209)25、晓明矿“2003.5.23”物体打击事故 (210)26、小青矿“2004.9.28”井下煤仓事故 (212)第二部分人身伤害事故 (214)一、顶板事故 (214)1、大兴矿“1991.12.17”顶板事故 (214)2、大兴矿“1991.5.26”顶板事故 (215)3、小康矿“1993.12.9”顶板事故 (215)4、小康矿“1993.8.21”片帮事故 (216)5、大兴矿“2000.1.24”顶板事故 (217)6、大兴矿“2000.1.26”顶板事故 (218)7、晓南矿“2000.12.5”顶板事故 (218)8、小青矿“2000.7.20”片帮事故 (219)9、小青矿“2001.2.22”顶板事故 (221)10、小青矿“2001.4.20”片帮事故 (221)11、小青矿“2001.6.29”顶板事故 (222)12、小青矿“2001.9.7”顶板事故 (223)13、晓南矿“2002.3.3”顶板事故 (224)14、小青矿“2002.4.11”顶板事故 (225)15、小青矿“2002.8.18”片帮事故 (226)16、大平矿“2004.7.12”顶板事故 (226)17、晓南矿“2004.8.23”片帮事故 (228)18、晓南矿“2005.3.21”顶板事故 (228)19、大隆矿“2006.2.15”片帮事故 (229)20、晓南矿“2006.2.23”顶板事故 (230)21、小康矿“2006.3.30”顶板事故 (231)23、大兴矿“2006.9.18”顶板事故 (232)24、小青矿“2006.9.22”顶板事故 (233)25、大明矿“2006.9.23”片帮事故 (234)26、大兴矿“2007.1.6”顶板事故 (235)27、晓明矿“2007.12.24”顶板事故 (236)28、晓明矿“2007.12.3”片帮事故 (237)29、矿建公司“2007.6.21”顶板事故 (238)30、小康矿“2007.7.13”顶板事故 (239)二、瓦斯事故 (240)1、大隆矿“1987.12.5”瓦斯燃烧事故 (240)2、大隆矿“2001.2.24”瓦斯燃烧事故 (241)3、大兴矿“2003.11.4”瓦斯燃烧事故 (242)4、大兴矿“2006.6.9”瓦斯燃烧事故 (245)三、机电事故 (246)1、大明一矿“1997.8.6”机械事故 (246)2、大兴矿“1998.4.25”起重事故 (247)3、大兴矿“2000.5.29”物体打击事故 (248)4、晓南矿“2000.8.18”机械事故 (249)5、小青矿“2000.8.31”起重事故 (249)6、小青矿“2001.4.10”机械事故 (250)7、大平矿“2002.12.24”触电事故 (251)8、大明一矿“2002.4.27”触电事故 (252)9、小康矿“2003.1.22”触电事故 (253)10、小青矿“2003.11.20”机电事故 (254)11、大兴矿“2003.3.17”机械事故 (255)12、小康矿“2003.3.17”起重事故 (256)13、小青矿“2003.3.31”机械事故 (257)14、小康矿“2004.3.21”机械事故 (257)15、小青矿“2004.6.18”触电事故 (258)16、晓明矿“2004.6.30”机械事故 (259)17、晓明矿“2004.8.12”机械事故 (260)18、小青矿“2004.8.15”机械事故 (261)19、小青矿“2006.10.20”触电事故 (261)20、小青矿“2006.6.1”机械事故 (263)21、大明矿“2006.7.6”机械事故 (263)22、小青矿“2006.9.4”机械事故 (265)23、大隆矿“2007.1.2”触电事故 (266)24、大兴矿“2007.1.5”机械事故 (267)25、晓明矿“2007.1.8”机械事故 (268)26、大隆矿“2007.3.18”机械事故 (268)27、晓南矿“2007.4.19”机械事故 (269)28、大隆矿“2007.4.27”机械事故 (271)29、晓南矿“2007.5.5”触电事故 (272)31、大兴矿“2007.8.30”机械事故 (274)四、运输事故 (275)1、大兴矿“1991.2.23”运输事故 (275)2、小青矿“2000.12.11”运输事故 (276)3、晓南矿“2000.7.31”运输事故 (277)4、晓南矿“2001.6.17”运输事故 (278)5、小青矿“2001.6.22”提升事故 (278)6、小青矿“2001.6.22”运输事故 (279)7、小青矿“2001.6.24”运输事故 (280)8、晓南矿“2001.7.18”运输事故 (281)9、小青矿“2002.1.18”运输事故 (282)10、晓南矿“2002.11.1”运输事故 (283)11、小青矿“2002.12.6”刮板输送机事故 (284)12、晓南矿“2002.2.26”运输事故 (285)13、小青矿“2002.3.28”运输事故 (286)14、晓南矿“2002.3.4”运输事故 (286)15、晓南矿“2002.5.28”运输事故 (287)16、小青矿“2002.6.10”运输事故 (288)17、小青矿“2002.6.2”运输事故 (289)18、小青矿“2002.7.10”胶带输送机事故 (290)19、小青矿“2002.8.12”运输事故 (290)20、晓南矿“2002.9.25”运输事故 (291)21、晓南矿“2002.9.9”运输事故 (292)22、大平矿“2003.1.17”输送机事故 (292)23、小青矿“2003.4.12”运输事故 (293)24、大平矿“2003.6 .11”运输事故 (294)25、小康矿“2003.6.4”运输事故 (295)26、小青矿“2004.1.28”运输事故 (296)27、小青矿“2004.5.26”运输事故 (297)28、晓明矿“2005.1.3”综准队运输事故 (298)29、晓南矿“2005.3.1”运输事故 (299)30、晓南矿“2005.3.12”运输事故 (300)31、晓南矿“2005.4.29”胶带输送机事故 (302)32、小青矿“2005.5.15”运输事故 (302)33、晓明矿“2005.8.16”运输事故 (303)34、小康矿“2005.8.19”运输事故 (305)35、小康矿“2005.8.22”运输事故 (306)36、晓南矿“2006.12.15”运输事故 (307)37、大兴矿“2006.3.25”运输事故 (309)38、小康矿“2006.4.21”运输事故 (310)39、晓南矿“2006.9.2”运输事故 (310)40、晓南矿“2007.10.29”运输事故 (312)41、大隆矿“2007.4.11”运输事故 (313)43、大兴矿“2007.4.6”运输事故 (315)44、晓南矿“2007.8.10”运输事故 (317)45、大明矿“2007.8.19”刮板输送机事故 (318)46、大平矿“2007.9.13”胶带输送机事故 (320)五、放炮事故 (321)1、大明一矿“1994.12.26”放炮事故 (321)2、晓南矿“1999.11.26”放炮事故 (322)3、大兴矿“2000.2.24”放炮事故 (323)4、小青矿“2003.3.14”放炮事故 (323)5、大明矿“2006.12.15”放炮事故 (324)六、其他事故 (326)1、大兴矿“1991.12.5”坠落事故 (326)2、大兴矿“1991.2.10”坠落事故 (327)3、晓南矿“1999.5.12”事故 (328)4、晓南矿“2000.10.8”事故 (329)5、晓南矿“2000.11.15”物体打击事故 (330)6、大兴矿“2000.7.20”坠落事故 (330)7、小青矿“2001.1.14”事故 (331)8、小青矿“2001.5.24”事故 (331)9、晓南矿“2002.2.22”事故 (332)10、晓南矿“2002.9.17”事故 (332)11、小青矿“2004.3.29”事故 (333)12、晓南矿“2004.5.12”事故 (334)13、晓南矿“2004.9.25”坠落事故 (335)14、晓南矿“2005.1.11”事故 (335)15、晓南矿“2005.1.11”事故 (336)16、晓南矿“2005.11.9”事故 (337)17、晓南矿“2005.4.2”事故 (338)18、小青矿“2005.4.29”事故 (339)19、小青矿“2006.1.25”坠落事故 (339)20、大兴矿“2006.10.28”物体打击事故 (340)21、晓南矿“2006.2.9”事故 (341)22、大兴矿“2006.4.19”事故 (342)23、小青矿“2006.5.27”事故 (343)24、晓南矿“2006.6.2”事故 (344)25、晓南矿“2006.6.28”事故 (345)26、晓南矿“2006.7.26”事故 (346)27、晓南矿“2006.8.10”事故 (347)28、晓南矿“2007.5.13”事故 (348)29、大兴矿“2007.1.11”事故 (349)30、晓明矿“2007.12.24”事故 (350)31、晓南矿“2007.2.5”事故 (351)32、大平矿“2007.3.1”事故 (352)34、晓南矿“2007.3.25”事故 (353)35、大隆矿“2007.3.27”事故 (354)36、小青矿“2007.3.28”物体打击事故 (355)37、大兴矿“2007.4.23”事故 (357)38、大兴矿“2007.4.3”事故 (358)39、大兴矿“2007.5.12”事故 (359)40、大兴矿“2007.5.13”事故 (360)41、大兴矿“2007.5.16”事故 (362)42、大隆矿“2007.5.24”事故 (362)43、大隆矿“2007.5.27”事故 (364)44、晓明矿“2007.5.28”事故 (365)45、晓南矿“2007.6.20”事故 (365)46、晓南矿“2007.6.30”事故 (366)47、大平矿“2007.7.7”事故 (367)48、大平矿“2007.9.18”事故 (368)49、大兴矿“2007.9.19”事故 (369)50、大平矿“2007.9.20”事故 (370)51、大兴矿“2007.9.6”事故 (371)第三部分非伤亡事故 (372)一、顶板事故 (372)1、晓南矿“1998.7.7”顶板事故 (372)2、晓南矿“1999.8.24”顶板事故 (372)3、晓南矿“2000.4.12”顶板事故 (373)4、小青矿“2000.8.21”顶板事故 (375)5、小青矿“2003.9.22”顶板事故 (377)6、大兴矿“2007.11.24”顶板事故 (378)7、大兴矿“2007.11.4”顶板事故 (379)二、瓦斯事故 (381)1、大兴矿未投产前两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381)2、大兴矿“1992.11.5”瓦斯燃烧事故 (382)3、晓南矿“2002.1.31”瓦斯燃烧事故 (383)4、小青矿“2005.2.6”瓦斯积聚事故 (385)5、小青矿“2005.3.27”局部通风机风量不足事故 (386)6、小青矿“2005.6.5”瓦斯超限不断电事故 (387)7、大隆矿“2006.10.27”瓦斯燃烧事故 (388)8、大兴矿“2007.12.25”瓦斯燃烧事故 (389)9、大兴矿“2007.3.18”局部瓦斯超限事故 (398)10、大兴矿“2007.4.7”掘进无计划停风事故 (399)11、大兴矿“2007.5.13”掘进无计划停风事故 (400)12、大兴矿“2007.5.3”瓦斯超限事故 (402)13、晓明矿“2007.2.9”瓦斯燃烧事故 (404)三、机电事故 (406)1、小青矿“2000.7.23”机电事故 (406)2、大兴矿“2007.4.23”中央主扇停机事故 (408)四、运输事故 (409)1、晓南矿“1999.2.6”跑车事故 (409)2、大兴矿“1997.12.29”跑车事故 (410)3、大兴矿“1998.3.18”提升事故 (411)4、晓南矿“2000.10.27”运输事故 (412)5、小青矿“2000.11.8”跑车事故 (413)6、小青矿“2000.7.25”跑车事故 (414)7、小青矿“2000.9.18”跑车事故 (415)8、小青矿“2002.1.9”跑车事故 (415)9、小青矿“2002.5.12”运输事故 (417)10、小青矿“2003.10.7”跑车事故 (418)11、小康矿“2003.12.15”跑车事故 (419)12、小青矿“2003.3.24”运输事故 (420)13、小青矿“2004.6.11”跑车事故 (421)14、小青矿“2005.1.16”运输事故 (422)15、晓南矿“2005.1.23”跑车事故 (423)16、晓南矿“2005.1.29”跑车事故 (424)17、小青矿“2005.3.10”跑车事故 (425)18、小青矿“2005.7.14”提升事故 (426)19、大平矿“2005.7.26”提升事故 (427)20、小青矿“2005.8.3”跑车事故 (429)21、小康矿“2006.1.12”跑车事故 (430)22、大兴矿“2007.1.30”提升事故 (431)23、大平矿“2007.2.3”运输事故 (432)五、放炮事故 (433)1、小康矿“1993.9.3”放炮事故 (433)六、水害事故 (434)1、大兴矿“2000.6.8”透水事故 (434)2、大明矿“2007.5.13”探放水跑水事故 (435)七、火灾事故 (437)1、晓南矿“2002.1.4”火灾事故 (437)2、小青矿“2004.5.5”火灾事故 (439)第一部分亡人事故一、顶板事故1、大隆矿“1981.1.17”顶板事故1981年1月17日16时45分,W17-1 S2炮采工作面回收班班长郝××检查完回收现场,发现中间段顶板有劲不好。
煤矿顶板事故教训检讨书

尊敬的矿领导:我矿近期连续发生顶板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对此,我深感愧疚和自责,特此写下这篇检讨书,以表达我对事故的深刻反思和悔过。
一、事故回顾(一)事故一:2024年7月24日,山西太原古交矾石沟煤矿8212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滚落矸石伤人事故,造成1人遇难。
(二)事故二:2024年7月21日,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辛安煤业发生一起掘进工作面顶板冒落事故,造成2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1. 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对顶板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导致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2. 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使员工的安全意识难以提高。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2.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不完善,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力度不够,难以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顶板管理不到位1. 顶板支护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顶板失稳,发生冒顶事故。
2. 顶板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准确掌握顶板变化情况,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
(四)应急处理能力不足1. 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 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素质不高,救援装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整改措施及承诺(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
2. 完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加强顶板管理1. 优化顶板支护设计,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顶板稳定。
2. 加强顶板监测,及时掌握顶板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
煤矿案例12.9凤凰山矿“10

凤凰山矿“10·14”井上机电队事故解析1、事故经过1997年10月14日早班7时30分左右,凤凰山矿井上机电队35KV变电所班长苏晨丽安排当班值班员韩晋柱和副值班员张小莉清扫20#和22#电容器。
韩晋柱和张小莉将20#和22#电容器停电后,经过验电和放电后开始清扫20#盘,韩清扫上部,张清扫下部,当快清扫完20#电容器后,韩晋柱从上部直接跨入22#盘,并向张小莉要放电棒,张便从下面把放电棒给韩,约过了2—3分钟,张听见“啊呀”一声,韩便从2.5m高的架子上摔下来,张急忙跑下楼去叫人,班长苏晨丽跑上楼去,一看韩口里有血,在地上“哼哼”,苏立即向队里汇报。
约8时左右,队领导、矿领导立即赶到现场,迅速将韩拉到矿医院进行急救,约10时左右,医院组织人员采取急救措施,使韩心肺复苏后,下午1时50分又转至局医院抢救,韩晋柱终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严重衰竭于20日6时10分死亡。
2、事故原因⑴韩晋柱未按停电、验电、放电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马虎从事、违章盲目地去清扫电容器,被电容器残留电流击伤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⑵班长苏晨丽习惯性违章指挥,内部清扫电容器时,既不向队和矿有关部门汇报,又不向局电力调度汇报,不办理停电工作票和操作票等,擅自安排工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⑶韩晋柱和张小莉未认真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措施,未封短路接地,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⑷井上机电队对35KV变电所管理有漏洞,对习惯性“三违”视而不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要害部门的管理不重视,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⑸机电管理部门对35KV变电所监督检查不力,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多次出现的高压机电事故不能认真吸取教训,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防范措施⑴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强化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技术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⑵加强对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理顺职能,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业务技术的指导,严格停送电的管理。
大倾角煤层巷道掘进中顶板的维护措施

三、 顶板事故处理措 施及其维护 为了保证掘进工作面 的安全 生产 ,预防巷道顶板事故 的发生,必须 根据事故发 生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措施 。 1 、 增加直接顶 的稳 定性 随着工作面仰斜角 的增大 ,不仅 要支撑项板重量使其 不离层 ,而且 又要 防止 顶板 回转 失稳。当大倾 角煤 层采用仰斜 时, 工作 面支护应 以防
转下滑失稳为主 ,且 随仰斜 角的增大所需初撑力增 大。合理选择支 柱 的迎 山角 。当支 柱具有一定 的迎 山角后 , 能有效地控制 直接顶 向老塘 方 向偏转 。根据经验 , 工作面支柱 迎山角为沿工作面推进 方向 , 支柱迎 向 煤壁3 。 ~5 。, 沿工作面倾斜 方向, 支 柱垂直于顶底板 。从 增加顶板的整 体稳定性入 手, 在工作面切顶线一侧 , 每隔2 0 m打 一木垛 。当项板失稳并 下沉 时, 它能有效地支撑并稳 定顶板 , 从而杜绝大 冒顶事故 的发生。 2 、 确 保 工 作 面 支 架 的 稳 定 性 大倾角仰斜 开采 时,工作面支架架设质量难 以掌握,支架的稳定性 不好控 制 。为此 在支柱三用 阀上端使用联 柱器棚棚连接 , 使工作 面支架 连成整体 , 保证支架稳 定。回柱前沿切顶线打加 强柱, 确保工作面支架 的 稳定性 。 3 、 岩 石巷道采用锚 喷支护处理 冒项区 。具 备锚喷支 护条件 时, 应优 先考虑采 用锚喷支护处理 冒顶 区。 ( 1 ) 首先将 冒落 区顶 帮活石捣 掉 , 喷 射人 员站在 安全 一侧 向 冒顶 区 喷射 一层 3 0 mm ̄5 0 mm厚的混凝土层 , 先封 固顶, 然后再封 两帮 ; ( 2 ) 初喷 的混凝 土凝固后再打锚 杆, 并挂 网复喷一次 , 复 喷的厚度 一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顶板事故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的失稳或崩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一起煤矿顶板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该事故发生于某煤矿的井下作业区。
事故当时共有10名工人在该区域进行作业,突然发生了顶板崩塌,导致3名工人被压埋在残骸下。
事故发生后,矿方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将被埋人员成功救出。
然而,由于事故的严重性和对生产的影响,煤矿方决定对事故进行调查,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调查方法为了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3.1 现场勘察调查组成员前往现场,对事故发生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我们测量了事故现场的尺寸、角度和崩塌的范围,收集了相关的物证和照片。
3.2 事故报告分析调查组成员对煤矿事故报告进行了分析,包括矿方的安全记录、事故前的工作计划和操作程序等。
我们特别关注与顶板管理相关的信息。
3.3 相关人员访谈我们对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目击者以及矿方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4.1 顶板支护不稳定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地的顶板支护存在明显的不稳定迹象。
我们发现,部分支护材料老化严重,支护的间距过大,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4.2 工人操作不规范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工人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他们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支护材料的安装,也没有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5.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5.1 加强顶板支护管理煤矿方应加强对顶板支护的管理和维护。
周期性检查顶板支护材料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护材料,并确保支撑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凰山矿顶板死亡事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凤凰山矿“8·5”顶板死亡事故1、基本情况
凤凰山矿机掘三队施工的95311工作面进风巷设计走向长度1400m,当掘进至1198m时,工作面出现了因向斜、背斜挤压造成的无煤区。
经过有关人员现场办公决定:工作面切眼位置后退249m,从新切眼向外80m开始,起底40m、起底扩帮40m,做组装峒室。
事发当天已起底40m、起底扩帮13m。
2、事故经过
二00二年八月五日早班,机掘三队值班干部李鹏飞在早班班前会上对井下现场的基本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布置。
会后,当班班长靳小兵带领本班八名职工于早7时30分到达工作地点,安排4人作为三部皮带、一部溜子的岗位司机,靳小兵带领其余4人进行扩帮工作,先将两
根4m长的18kg/m铁道一头架在己扩帮后的最后一架棚梁净口为3.4m长的棚梁上,中间托住要回的两架棚,另一端用两条40T溜子大链固定在要回的第3架(棚梁净口为3m)的棚梁下。
大约上午9时30分,靳负责观察顶板并安排赵双坤、李永雷分别将所回第一架棚腿卡缆螺丝松动后,因顶板离层突然来压,由于支护不力,致使所回棚及向里两架棚全部垮落,将在此处工作的赵双坤、李永雷埋住,窒息死亡。
3、事故原因
(1)工作地点因地质向斜、背斜挤压,形成的褶曲构造,顶板离层、破碎,压力增大,未按规程进行支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现场起底、扩帮、换棚施工时,未按施工措施要求进行,既未使用摩擦柱加强支护,又未正确使用临时支护,且当班班长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机掘三队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未将己审批的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落实,在工作面条件发生变化时,未按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队主要领导直接违章指挥,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4)原煤生产井作为业务保安和直接管理部门,安全意识不强,业务保安落实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存在重大漏洞,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5)矿山安全调度中心作为全矿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6)矿有关领导对本矿的安全管理不善,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4、防范措施
(l)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增强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和能力,防止事故发生。
(2)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执行上级有关技术规定,根据现场实际,及时修订、补充、完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强化现场技术管理,切实做到用规程去指导生产,为生产服务,实现安全生产。
(3)要加强对安检队伍的管理,进一步理顺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检人员责任,加大现场监管力度,使安全生产得以正规有序进行。
(4)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加强对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和各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进一步落实业务保安责任制,做到措施到位、检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排查到位、重点工程把关到位。
(5)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一次深刻的事故反思活动,针对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