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昌、吴世昌兄弟简介
宜兴姚家湾吴其昌等八烈士事迹介绍
吴其昌等八烈士事迹吴其昌,1947年出生在宜兴市闸口乡万福村蒋家塘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境比较富裕。
1941年,吴其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投入了抗日工作。
1942年,千余日军围住在宜兴闸口地区,新四军独立二团奋起还击,战争非常激烈,我军损失惨重。
为了保存实力,上级决定向外突围,吴其昌负责接应,把在战斗中失散和负伤的同志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隐蔽。
由于他的表现出色,大家十分敬佩和信赖他,先后推举他担任蒋家塘支部委员、书记。
1943年,敌伪实行“清乡”、“扫荡”,建成650华里长的竹篱笆封锁线。
吴其昌组织群众,配合县委的统一行动,把竹篱笆全部拆光烧毁。
1944年3月,吴其昌被提升为闸口区区长。
吴其昌任区长期间,积极发动群众加入抗战的队伍,征收田税和公粮,支援抗日大军,坚决镇压叛徒。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新四军北撤。
吴其昌随军北撤到苏北东台,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五十二团三营九连任连长,和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
1946年春,他受上级指派,回到匪特活动猖獗的家乡,领导扶风、闸口两地的斗争。
在白色恐怖下,吴其昌紧紧依靠群众,带领武工队队员,声东击西,搞小游击战,白天隐蔽,晚上出发,抓住时机,打击敌人。
1948年5月12日,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吴其昌和他的7位战友在姚家湾被敌人包围,英勇牺牲。
鲜血染红了姚家湾大地。
敌人为了威吓百姓,将八名烈士的头颅挂上汽车,到常州、宜兴、和桥等地“示众”。
敌人的残暴行为更加激起了人们反抗的怒火,烈士们英勇不屈的形象更加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号正厂,海壹宁硖石人。
幼失父母,生活艰困,眇一目,刻苦好学。
8岁即能日记数百字。
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业于唐文治。
好治宋理学。
以才思敏捷,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
例假日常怀烧饼坐图书馆中,攻读终日。
1923年毕业后至广西容县中学任教,并扶助弟妹求学。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从王国维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从梁启超治文化学术史及宋史。
本支吴氏泰伯世系推测表
本支吴氏自唐末以来播迁及传派情况的研讨(四川省营山县凉风乡母家沟支系)吴代金本支吴氏现存的由邻水族人吴璧山主编、营山族人吴国瑛协编的老家谱,自1772年编成以后,到现在已经有241年了。
其原稿已不复存在。
现今由营山族人吴承远、吴仰信(字建立)保存的是1805年营山族人吴起元(吴国瑛之子)等到邻水抄回来的。
根据这本老家谱所述,本支吴氏是泰伯的后裔中的吴念三郎的发派。
先祖游仕江南,未归原籍,建业于上杭县。
传至吴永礼,遂于明成化年间由福建上杭迁到广东南雄府始兴县青化司月光村,传派一十一代至吴发秀,其子侄辈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迁至四川顺庆府营山县、邻水县…….繁衍至今。
这段文字,虽然给我们留下了祖宗脉络及播迁情况的宝贵信息,但也过于简略,使我辈后人不知其究。
比如:是泰伯的后裔,那我们到底是泰伯的第几代?发派祖吴念三郎又是泰伯的第几代?其上承、下传是何人?建业于上杭县之前的原籍又在何地?在上杭县传了多少代才传到吴永礼?吴永礼又是在明成化几年迁广东的?因为成化年号内共有二十三年(1465—1488)①。
为了尽可能弄清楚以上问题,我主要参考了广西南宁人吴健琴主编的《中国吴氏通书》(以下简称《通书》)上提供的一些零星的信息,串缀而成本文。
从与上杭县有关的吴念三郎出发,上溯其先辈是江南大多数吴姓人的共同祖先吴宣。
吴宣的先祖是初唐的吴兢。
从吴兢在往上追溯,直至泰伯十九世孙季札,都是《通书》上所列典型世系,仅是照录而已。
从季札往上,按《史记。
吴泰伯世家》抄录。
本文重点摘录并加以研讨的是《通书》中有关吴宣家族传派及播迁情况,重点也在与本支吴氏各代直系亲族,旁系亲族很少涉及。
吴宣家族的播迁泰伯七十世(《通书》中多处认为是68世)吴宣,字守德,根据国内许多吴氏族谱的记载,吴宣生于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岁),卒于公元950(五代。
后汉隐帝乾祐四年,庚戌岁)。
吴宣是吴兢的后裔:吴兢生吴伯芮;伯芮生吴徊;徊生吴琲;琲生吴初;初生吴简;简生吴宣。
任奶奶的家国情怀
2020.6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了上海,13日清晨从苏州常熟沿江的高浦口、徐六泾口、野猫口等处登陆,常熟沦陷。
日军沿途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梅李镇塘桥是日军从常熟向西进军的必经之地,在梅李万渡桥,中国守军对日军进行殊死抵抗后大部牺牲。
接着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梅李镇百十户商店、住宅,包括任奶奶女儿任彩芬家的房屋都被炸毁,流离失所的平民四处逃难。
50年后,当年日军第十六师团的一个叫东史郎的上等兵的《东史郎日记》公诸于世,日记中写道:“梅李是个大镇子,已经被炸得满目疮痍,这个镇子里也安了电灯,还有两层的楼房,这在北支那是绝对见不到的。
两层楼房显得有文化气息,而电灯又与一个文化城市相般配……镇子处处瓦砾成堆,破败不堪,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镇子的尽头有一座高高的塔楼,顶部已被炸毁,任凭晚秋的枯枝吹打,钟声已喑,摇摇欲坠。
原计划我们在梅李住一宿,因无房可住,只得继续前进。
天黑后,露营在一个小村子。
夜间,山羊像婴儿一样地叫,令人生悲。
村子里不见村民人影,走进一间即将倒塌的房子一看,两个患重病的无法逃脱的支那人,躺着呻吟,样子看上去让人生厌。
打扫得很干净的院■嘉禾20世纪50年代任奶奶参加政协会议。
前排右为任奶奶。
时,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性。
8位烈士牺牲的噩耗传来,我们全家悲痛万分。
多年后,烈士们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1997年,我专程去8位烈士们壮烈牺牲的姚家湾村走访。
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为纪念吴其昌等8位烈士,把他们牺牲处的黄土桥改名为“八烈士桥”。
走访过程中,我有幸见到了姚产生的堂弟姚永生。
老人当时已80岁,他含泪讲述了烈士们当年战斗生活及牺牲经过,以及当地群众支持他们斗争的动人情景。
老人说,吴其昌同志坚持敌后斗争时,利用他在无锡工作的便利,托其在无锡购买药品、布匹用以支援苏北解放区。
虽然他当时就知道吴其昌是新四军,但他知道,吴其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广大穷苦百姓。
8烈士之一的戴荣林,便是姚永生老人的表弟。
丰碑永峙,典范长存
丰碑永峙,典范长存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海宁硖石人。
著名文史学家、红学家。
历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编辑,中山大学国文系教授,桂林师院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大学国文系教授。
1949年后赴英国讲学。
1962年回国后任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为全国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治学广博,善诗词,精词学,长文史。
有学术专著《红楼梦探源》《罗音室学术论著》《罗音室诗词存稿》等。
一、少失怙恃,苦学成才吴世昌字子臧,1908年10月5日出生于海宁硖石镇,兄弟姐妹六人。
其父是硖郊油坊伙计。
他八岁丧母,十岁丧父。
小学还未毕业,十二岁的吴世昌就为生计到杭州一家参行当了学徒,每月仅得小洋两角。
1925年,没有放弃学习的吴世昌考入嘉兴秀州中学做了工读生,编入初二下,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中学六年课程。
1927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南开大学预科二年级,翌年转入燕京大学英文系,因成绩优秀,获奖学金。
1932年燕大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被破格吸收为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研究生。
三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随即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任编辑,继而先后任西北联大、中山大学等大学教授及系主任等职。
1947年,赴牛津大学讲学,并任牛津、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考试委员。
二、反帝抗日,忠诚爱国吴世昌在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反帝运动。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组织爱国学生印发反帝传单,上街宣传,当选为嘉兴秀州中学学生爱国会会长。
1927年大革命时期,和同学一起宣传收回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迫使该校美国校长“休假”回国,成立了中国人自主的董事会,被推举为学生董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吴世昌率先在燕大校园里贴出要求抗日的大字报,随即被选为燕大学生抗日会第一任主席。
他积极组织请愿、募捐、慰问等活动,并主办《火把》《大众知识》杂志。
发表大量政论文章,积极鼓吹抗日。
吴 其 昌 - 非校园网用户无法访问该页面
吴其昌(1904~1944 )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其昌,字子馨。
浙江海宁人。
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是大学者吴世昌的胞弟,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表弟。
早年曾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北平考古学社、中国博物馆协会及北平禹贡学会。
历任广西容县中学教员、天津南开大学及北平辅仁大学讲师、国立北平图书馆特约编辑委员、国立清华大学专任讲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率领妻、弟赴南京哭陵绝食请愿,逼蒋抗日,不久被校方解聘。
1932年8月,应邀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1942年兼任历史系主任。
此外还兼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编委,中文图书审查委员会委员,文、法、理、工四科研究所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委员,文史研究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职。
在武汉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中国古代史、金文、甲骨文、古代文字学、宋元明清学术史、清代学术史等课程。
对甲骨文和宋、元、明、清学术史尤有研究。
在“总理纪念周”上,运用丰富的史料,经常为武大师生作抗战爱国的演讲。
1944年4月23日在乐山武汉大学病逝,年仅40岁。
患病期间,冯玉祥将军亲自为其寻医送药,赞赏其抗战爱国热忱。
著有《金文历朔疏证》(8卷本)、《金文世族谱》(4卷本)、《读词》等。
治学的态度和救国的态度(1932年11月21 日在总理纪念周上的演讲)主席、诸位先生、诸位同学:兄弟学问很浅,而且不善说话;本来打算除了上课以外,不愿多说一句话。
但是现在国家情势,严重到如此,实在深深感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训。
深深感觉到“栋折榱崩,侨将压焉”的危惧。
国家的不幸,那苦痛是不分智愚贤不肖的,所以救亡的责任,有大学问、大才智的贤者,固然要去尽大的责任,我们这类愚者、不肖者也应该拿出一分一厘小的力量来贡献。
到现在,是“同舟共济”,也可以说是为国家,同时也是为自己。
所以兄弟把蓄积了好久的一点意见,趁此机会说出来,请大家商量、指教。
如果能收一丝一毫的效果,就算尽我一丝一毫的微力。
吴氏前辈创业奋斗故事
吴氏前辈创业奋斗故事
吴泰伯
生于公元前12世纪,寿九十一岁。
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历。
季历子昌有圣瑞,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
泰伯、仲雍为遂父志,而奔荆蛮,断发文身,建勾吴古国,从者千余家。
筑泰伯城,凿伯渎港,传播中原文化。
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姓后裔奉为始祖,卒后葬铁山(在鸿山镇),为江南第一古墓。
吴起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卫国人。
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芮
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
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
秦末农民起义。
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
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
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
吴道子
唐代著名画家。
被后人奉为"画圣"。
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其昌生平及其学术考
吴其昌生平及其学术考国内历史学界对于近代历史学家吴其昌本人及其学术的研究始于2000年。
根据目前公开发表的著述和论文发现学术界对吴其昌的研究还不够,尤其对其本人学术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
本文希望简述吴其昌本人及其相关的学术,从而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著名历史学家。
吴其昌;生平;学术1求学阶段1.1吴其昌在无锡国学专修院:吴其昌,字子馨,号正广,祖籍浙江省海宁县。
1915年,吴其昌上高小,以桐城派的古文学家张树森为师,是张树森三位古文学生(另两位是徐志摩、许国葆)之一。
吴其昌在《先师海宁张仲梧先生遗稿序》文章中有,“余生十又一岁,而始受业于我先师,时我先师授高级小学历史地理” 之语,足见吴其昌对张树森的敬重之情。
1921年,吴其昌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院,跟从太仓的唐文治学习宋明理学。
吴其昌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又与王蘧常(王瑗仲)、唐兰(唐立广)、合称“国专三杰”,唐文治曾用诗词“吴生拔剑砍地歌莫哀,吾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褒奖过吴其昌,他本人更以文才优秀频频获学校的奖学金。
1923年,吴其昌在《学衡》上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朱子傅传史略》,该文将朱子的学术分为六期并对朱子著述进行了详细的年代记录,文章的最后还引用了朱子门生等人的记录对朱子进行了深刻地介绍。
吴其昌此时的学术方向主要是在宋明理学,学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是有了此时的积累沉淀才为吴其昌之后学术上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1.2吴其昌在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年,吴其昌以第二名(当时第一名是河南人的刘盼遂,后来第二界的第一名是河南人谢国桢,第二名则是浙江人刘杰。
当时遂流传有“河南出状元,浙江出榜眼”的佳话)的佳绩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并跟从王国维学习甲骨金文及古史学、跟从梁启超学习文化学术史及宋史。
两位老师的讲课稿大部分由吴其昌先生整理并发表。
如:1925年的11月6日、13日吴其昌记录梁启超先生的讲稿《读书法》在《清华周刊》上连续发表;11月20日至次年3月26日,《清华周刊》连续发表吴其昌记录梁启超先生讲稿《读书示例子——荀子》;12月25日《清华周刊》发表吴其昌等人记录梁启超先生讲稿《政治家之修养》;1926年,吴其昌整理的王国维先生讲稿《王静安先生古史新证讲授记》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等。
梁启超传吴其昌 读后感
梁启超传吴其昌读后感篇一梁启超传吴其昌读后感读完吴其昌写的《梁启超传》,我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呐!梁启超,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那叫一个波澜壮阔。
吴其昌笔下的梁启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历史巨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真实人物。
也许有人会说,梁启超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风云变幻的局势,才能一展身手。
可我觉得,哪有那么多的幸运啊!他那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我想起书中描述梁启超为了推动变法,四处奔走,大声疾呼的场景。
那时候的他,可能心里也在打鼓,也会想“我这样做真的能行吗?”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身处那个时代,我能有他这样的胆量和魄力吗?再看看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有时候却变得懒散、懦弱。
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稍微有点压力就叫苦连天。
和梁启超相比,我们是不是太惭愧了?不过,梁启超也不是完美的。
他在一些政治决策上可能也有失误,也许他有时候太急于求成,没有考虑周全。
但这又怎么样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他更加真实,更加让人敬佩。
读这本书,就像是和梁启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觉得,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梁启超传吴其昌读后感哎呀,读完吴其昌写的《梁启超传》,我这心里头跟开了锅似的,翻腾个不停!梁启超这个人,那可真是了不起!一开始,我可能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你说,梁启超咋就那么有能耐呢?在那个乱糟糟的时代,他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到处冲锋陷阵。
也许有人觉得他就是瞎折腾,可我觉得不是啊!他那是有理想、有抱负,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实事儿。
我记得书里讲他组织变法的那些事儿,那叫一个艰难啊!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会遇到那么多的阻碍和挫折。
我就在想,要是换做我,早就打退堂鼓了,可他没有。
梁启超影响与评价
梁启超影响与评价人物评价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
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吴其昌对梁启超的评价:吴其昌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他曾著《梁启超》一书(胜利出版社,1944年版),对梁启超进行了评价。
他认为:“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他所创立的“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同上)郭湛波对梁启超的评价: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
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
”他并指出,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
”(《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35年版,第50页)在对梁启超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第53~54页)(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第292页)萧公权对梁启超的评价:“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
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
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
梁启超传吴其昌 读后感
梁启超传吴其昌读后感朋友!今天咱来聊聊《梁启超传吴其昌》,这书可把我给勾住了,就跟我当初第一次遇上那美丽的水蜜桃似的。
说起来,我原以为传记这种书会是严严肃肃的,结果翻开它,感觉就像是进了一座充满惊喜的迷宫。
你知道吗?梁启超这位老先贤,他的生活简直是跌宕起伏,活脱脱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经历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每一集都让人欲罢不能。
从他年轻时的那个“戊戌变法”,到后来的风云变幻,真是让人感叹那时代的人儿多有胆识。
我有时候想,要是我能生在那个年代,是不是也能像他那样活得精彩?嘿嘿,我这想法是有点傻啦。
读到书里有段写吴其昌和梁启超初遇的场景,我那双手都兴奋得直冒汗。
想想看,两个满腹才华的大人物碰头,那得是啥场面啊?就跟下象棋似的,一招一式之间,全是学问。
他们谈论理想,探讨学识,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呢?说到这儿,我就忍不住想起我和朋友们在茶馆里聊天的情形。
虽然咱们聊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生计琐事,但有时聊兴正浓,也会有些“梁启超式”的探讨。
诶,说来好笑,有时候我会学着书里的文雅腔调,结果惹得旁人笑得直不起腰,哈哈,这是不是又有点扯远了?再说回梁启超这人,他虽然忙得像转陀螺,但对孩子教育还是特别上心。
书里那几页讲到他如何教导孩子们,哎哟,看得我是又感动又惭愧。
我也是当爸妈的人,可常常忙于琐事,哪有他那闲情逸致啊。
不过自从读完这段,我倒是试着陪娃念书,虽然娃老嫌我读得慢,但这点滴时光,也算是我们的“小确幸”了。
说到最后啊,真心觉得这本书里的细节满满,有足够的料让人反复回味。
我想,这书就像一颗层层剥开的水蜜桃,越读越甜,越想写出点啥,可又总觉得不够表达那种美妙之感。
朋友,你要是有空,也来翻翻这本《梁启超传吴其昌》,看看能不能也如我一般,沉醉在这段时光的流转中。
读后感写出来,咱再来分享分享!。
丰碑永峙,典范长存——吴世昌生平事迹及档案简介
丰碑永峙,典范长存——吴世昌生平事迹及档案简介
陈曦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版)》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介绍了著名文史学家、红学家吴世昌先生的生平事迹,吴世昌先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敢于批评,挑战权威,不懈地追求真理.吴世昌先生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先生一生研究领域广阔,遍及文字学、音韵学、诗学、词学以及敦煌学、红楼梦学等,还写了数量不菲的杂文和诗词.综观先生的藏书,主要体现两大特点:博大精深的学者型藏书和贴近时代脉搏的志士型藏书.
【总页数】2页(P524-525)
【作者】陈曦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言丰碑铭记先烈侨界典范永励后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隆重开幕 [J], 陈静波
2.硕学冠时芹香长存——吴世昌先生《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 [J], 胡文彬
3.丰碑永峙,典范长存——吴世昌生平事迹及档案简介 [J], 陈曦;
4.学脉永续,师范长存\r——吴孟复先生百年纪念暨《吴孟复全集》整理出版会议综述 [J], 余英华
5.学脉永续,师范长存--吴孟复先生百年纪念暨《吴孟复全集》整理出版会议综述[J], 余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淹贯文史、认真耿直的吴世昌先生
作者: 刘扬忠
出版物刊名: 文史知识
页码: 67-68页
主题词: 吴世昌 教会中学 文史 硕士研究生 学术论文 二年级 北平研究院 工读生 史学研究燕京大学
摘要: 吴世昌先生1908年10月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一个贫民之家。
他自幼迭遭磨难:八岁丧母,十岁丧父;接着又因患眼疾而左目失明;小学没念完,便被亲戚送到杭州一家商号当学徒。
但他一心向学,白天做工,晚上偷空读书。
17岁时考入嘉兴教会中学当工读生。
20岁时考入北平燕京大学英文系。
七年间,他先靠写稿挣钱,后靠成绩优秀获得奖学金,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
他虽读外文专业而治学兴趣在中国文史,本科二年级时就在《燕京学报》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释〈书〉〈诗〉之"诞"》。
此文在当时引起学界轰动,胡适撰文加以赞扬,并把吴先生和杨树达、丁声树一起列为当代研究古代经书有成绩的三人。
1935年,刚从研究所毕业的吴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聘,到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任编辑,走上了专攻文史的道路。
【书楼】吴其昌吴世昌:抗日绝食,青铜红学(下)
【书楼】吴其昌吴世昌:抗日绝食,青铜红学(下)吴其昌跟导师梁启超的感情特别深厚。
梁启超病逝后,吴其昌等弟子们特别想给老师出版文集,于是他就联系了当时最有名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而后张元济特地给吴其昌回信谈及了这件事:贵同学诸君笃念师门,将集文字之巨编,传河汾之盛业。
风义动人,至为仰佩。
编成后委托敝馆代印,当转询敝公司。
据复,前经陈君叔通谆托,曾由敝编译所函复,可以遵办。
惟字数有百万余言之多,插画甚富,拟请每完稿时陆续寄示,俾可次第付之手民。
皮脊洋装亦可照行。
惟全书制作较繁,出版亦未能拘以期限。
概况看来,吴其昌等弟子们编辑的梁启超文集体量庞大,除了有数百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插图,并且吴还提出要做成皮面精装。
可见,为了出版导师的著作,吴其昌可谓不惜代价。
1932年,吴其昌到武汉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后来兼任系主任。
1938年,武汉大学因为抗战而西迁到了四川乐山,吴其昌原本体弱多病,而后又因生活艰苦染上了咯血症。
1943年,当地的胜利出版社为了提高民族自信心,组织编纂了一套“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他们特意邀请吴其昌来写一本《梁启超》,而吴对导师感情深厚,所以他不顾自己的病情而答应下来了这件事,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五万多字。
长廊其实,这个写作过程并不容易,吴其昌在《致潘公展、印维廉书》中写道:“其昌受命奋兴,时病正烈,学校正课,至请长假,而犹日日扶病,搜集史料,规画结构,创造体例,起打草稿,虽在发烧、吐血之日,亦几未间断,其事至苦……近两月来,几于日夜赶撰此稿,朋友劝阻而不果。
”看来,当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停笔,他在《致侯堮书》中又称:潘公展、印维廉二先生嘱撰《梁启超传》,十二月中旬开始动笔,一口气写五万字足,直至一月十九日,始告一段落,身体太弱,写四、五天必须睡息一天,辛苦!辛苦!花木吴其昌为写《梁启超》一书,花费了很大的心血,遗憾的是,他仅写完了上册就病逝了,年仅40岁。
悼念吴世昌先生
作者: 李希凡
出版物刊名: 红楼梦学刊
页码: 331-332页
主题词: 治学态度;吴世昌;人大常委会;传达室;电视新闻;健康情况;六十年代;红楼梦;牛津大学;衰老
摘要: <正> 在九月二日的电视新闻中,突然看到人大常委会议上出现了为吴世昌先生逝世起立默哀的镜头,才知道吴先生已于八月三十一日离开了我们,我深感震惊。
年来虽然时常听到他健康情况不好的消息,却还能在会议上见到他,尽管行动有些迟缓,但寒暄攀谈起来,精神象是极好,并没有太衰老的征兆。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我们,红学界又少了一位敢作诤言的前辈!。
【成语故事】五世其昌
【成语故事】五世其昌“五世其昌”是一个寓意着家族繁荣昌盛的成语,源于中国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姓王的家族,五世同堂,代代传承着传统的农耕生活。
这个家族以勤劳善良、和睦友爱而闻名于村中,他们一直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家族中的长子王大明并不满足于只是种地务农,他渴望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有一天,他离开了家族,去了大城市闯荡。
王大明在外面经历了各种艰辛和困苦,但他从不放弃。
他意志坚定,努力奋斗,最终在城市中开了一家小店铺。
王大明凭着勤劳和智慧,生意越做越大,渐渐地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店。
慢慢地,王大明的事业越来越成功,声名远扬。
他开始帮助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让他们也能在城市里找到生活的出路。
他们在王大明的帮助下,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做起了餐饮,有的开起了小超市,有的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经过努力,这些亲戚和朋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家族中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人纷纷前往城市奋斗,并且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终,王大明的王家成为了整个城市中最富裕、最有地位的家族。
整个家族早已不再以农耕为业,而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自己的根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这个家族的繁荣昌盛,正是源于王大明一代人的勇气与决心,在城市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然后帮助亲朋好友,促进了整个家族的兴旺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族的兴衰有时候并不取决于命运,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并且,成功是可以传承的,只要有人敢于迈出第一步,其他人也会更容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从而积极奋斗。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敢于追梦、勇于努力,我们就有机会成为家族兴旺发达的起点,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引领家族走向成功。
【成语故事】五世其昌
【成语故事】五世其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家族,名叫朱氏。
他们家族的祖籍是山东省的泰安市。
朱氏家族祖先朱元璋曾经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随着朱氏家族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显赫的家族。
朱氏家族的族谱中有一句话:“五世其昌”,意为“五代人都会昌盛发达”。
朱氏家族是一个非常有家族纪律的家族,他们秉承家族规矩和家族伦理,始终保持和谐相处,彼此支持。
朱氏家族的传统是让家族中的长者来管理家族的财产和亲戚关系。
他们对亲戚姻亲非常看重,而且会不惜代价地去维护家族的声誉和地位。
因此,他们家族的人都非常团结,互相扶持。
在朱氏家族当中,有一个人物非常出色,他的名字叫做朱熹。
朱熹是朱氏家族的第三代家族长,也是家族中最有才华的一位。
他非常重视家族文化和家族传统,通晓典籍,并且积极传承家族文化和家族价值观。
在他的带领下,朱氏家族不断壮大,成为了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朱氏家族的昌盛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
他们的昌盛是通过世世代代的努力,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五世其昌的意思,就是从朱元璋开始,在接下来的五代人当中,朱氏家族相继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为朱氏家族的昌盛不懈地努力奋斗。
朱氏家族的昌盛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像其他的家族一样,他们在历史的某些时期也遭受了一些挫折和打击。
但是,他们家族意识强烈,家族纪律严明,家族价值观深入人心,这些特点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刻团结起来,共同度过难关,走向昌盛的道路上。
五世其昌这个成语,并不只是形容一个家族的昌盛。
它其实是人们渴望的发展的美好愿望的真实体现。
每个人都希望它的家族、它所在的社区或国家、乃至全人类都能朝着昌盛的方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只有众志成城,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昌盛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其昌、吴世昌兄弟简介浙江才俊,古往今来,可谓浩瀚无涯,仅以天下著名的观看“浙江潮”盛地的海宁而言,以其一地之狭,就曾涌出过学术大家王国维、军事天才蒋百里、诗哲徐志摩等众多名流,其中以兄弟论,则有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吴其昌、吴世昌两兄弟。
海宁“二吴”皆读书种子,其弟吴世昌在世时曾说:“如果说吾兄吴其昌肚里有两百本书,那我的肚子里就只有一百本书了。
”那么,吴其昌肚子里究竟有多少书?北大夏晓虹女士在读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时,“见梁氏晚年讲学清华,文稿常由吴氏记录整理,并撰有《梁任公先生别录拾遗》、《梁任公先生晚年言行记》及绝笔之作《梁启超》。
吴氏扶病为其师做传,交稿一月即遽归道山”。
这里的所谓“吴氏”,就是指吴其昌,他当年曾是梁启超的弟子。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五岁知书,十岁能文,乡里称为神童”,十七岁时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唐文治先生,研究经学及宋明理学,以博闻强记、才思敏捷,与王蘧常、唐兰被称为“国专三杰”。
吴其昌毕业后赴广西容县,担任中学国文教员,后转至天津充西席。
后来,他得知北京清华学校开办有国学研究院,随即报名应考,竟以第二名考中(第一名是河南人的刘盼遂,后来第二届的第一名是河南人谢国桢,第二名则是浙江人的刘节,当时遂流传有“河南出状元,浙江出榜眼”的佳话)。
1925年9月9日,清华国学研究院举行开学典礼,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任导师,其中梁启超负责诸子、中国佛教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与中国文学诸学科。
由于吴其昌此前已撰有《明道程子年谱》、《伊川程子年谱》、《朱子著述考》、《朱子全集辑佚》等初稿,并择定以“宋代学术史”为研究题目,遂由梁启超担任其指导教授。
除专题研究之外,吴其昌还选修了王国维开设的“古史新证”、“《尚书》”、“古金文字”等课程,后予以整理成书。
其时梁启超主讲的科目是“中国文化史”与“读书法及读书示例”,吴其昌听课之余,并充任梁启超的记录。
其间,吴其昌还与几位同学共同发起组织了“实学社”,并创办了《实学》月刊,以“发皇学术、整理国故”为宗旨,该刊共出版有六期,每期均有吴其昌的文章。
吴其昌追随梁启超、王国维多年,对导师一片敦诚。
当时面临天下鼎革的局势,他曾和同学谢国桢等力劝王国维剪去辫子,以免成为祸端,但被王国维婉拒。
而在王国维自沉的前夜,他和同乡赵万里还在王国维家中叙谈,岂知第二天得知王国维投湖的噩耗,吴其昌是最早赶赴颐和园奔丧的王国维弟子,当时他“不禁大恸”,与相继赶来的清华师生相互“唏嘘不置”。
此后,在王国维逝世的周年,他还撰写了《王观堂先生学术》、《王观堂先生〈尚书〉讲授记》等。
至于梁启超,他更是与之情如父子,当时他还曾住在梁宅协助梁启超处理文案,后来又在梁启超的举荐下受聘于南开大学,在预科教授文史,从此走上大学讲坛。
1929年1月梁启超病逝后,吴其昌曾代表清华研究院全体同学在其墓前致辞,所谓“师家北苑,门植繁李。
率尔叩门,必蒙召趋,垂海殷拳,近何所为?有何心得?复有何疑?斅治考证,得征凡几”等。
翌年,吴其昌转至清华大学历史系任讲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吴氏兄弟忧愤中烧,寝食难安当时弟弟吴世昌率先在燕大校园里贴出要求抗日的大字报,随即被选为燕大学生抗日会第一任主席,他积极组织请愿、募捐、慰问等活动,并主办《火把》杂志,鼓吹抗日。
后来陈翰伯曾这样回忆当年的吴世昌:“他是个爱国青年,平日衣着朴素,不修边幅,自称‘燕京一布衣’。
他在燕大前后学习七年,前四年是英文系学生,后三年是国文系研究生。
‘九·一八’以后,他和哥哥吴其昌(当时清华大学讲师,后任武汉大学教授)曾登上南京中山陵,在陵前大哭一场。
经报纸揭载,吴世昌一时名噪金陵,燕大同学就推选他出来领导抗日会,他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也颇有号召力。
”当时吴世昌在燕大校园里张贴的大字报,即所谓《告全体同学书》,其称:“所谓士大夫阶层对国事如楚人视秦人之肥瘠,这才是最大的耻!”过了几年,即1935年11月17日,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星期论文《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强调在中日对抗的局面中,中国应该取“守”的姿态,反对不顾国力而一味去抵抗日本。
当时吴世昌看了胡适的文章很生气,他给胡适写信说:“我默察近年一般知识分子的心理,大概都是‘现状下苟安,思想上躲懒’,这是使我非常难受的。
文化学术上比‘五四’时代进步得多,思想上,贞操上,民气上还不如‘五四’时代。
这是国民党所应负很大的责任的。
”不久,胡适回信答复他说:“凡为国家设计,决不可‘把事情看的太容易’。
至于你所说的‘勇气’,我可以回答说:在这几年中,主战的人并不需要什么勇气。
只有不肯跟着群众乱喊作战的人,或者还需要一点道德上的勇气。
时髦话谁不会说?说逆耳之言,说群众不爱听的话,说负责任的话,那才需要道德上的勇气。
”对此,吴世昌又回信表示:“我并没有误解你。
必须唤起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
现在舆论界有一个不自觉的潜在性的矛盾:一面想鼓励民族精神,唤起国家意识,一面却绝对忽略组织和训练民众。
”吴世昌和胡适的态度,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国难面前的不同看法,表面上是一激越、一稳健,方法虽不相同,而爱国精神却不相上下。
也是在吴世昌喊出对“士大夫阶层”大不满之时,吴氏兄弟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举动:1931年11月20日,吴其昌夫妇和吴世昌毅然宣布绝食,并在北平和南京先后向张学良与蒋介石进行请愿,最后又一并在南京中山陵哭灵。
当时吴其昌愤然在孙中山灵前宣读《昭告总理文》:“此后如蒋主席、张副司令果能实践前诺,毅然御侮,是不愧为先生肖徒,尚望先生在天,明神佑之。
如蒋中正、张学良背言卖国,或食言误国,是甘心为先生之罪人,尚望先生在天,明神殛之!”此次吴氏兄弟等的举动,绝食共八十四个小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为了声援其行动,清华学生会还组织请愿团两百余人开赴南京,随继而来的请愿活动又纷至沓来,这就是“合门绝食”、“名倾天下”的吴氏兄弟“哭灵案”。
然而,事后吴其昌竟被清华大学解聘。
二吴其昌原本是一上佳的读书种子,他是承继王国维、梁启超学术事业的“接班人”,就在他被清华解聘之后,1932年,被迫转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兼任系主任)。
此后,他仍救国不忘治学,在甲骨、金文等方面颇有建树,当时国内学界最有希望传承王国维学术命脉的,就是吴其昌,当时他已在古文字学、上古史、音韵学等方面相继撰成《殷墟书契解诂》、《金文历朔疏证》、《金文年表》、《金文氏族疏证》、《金文世族谱》、《金文名象疏证》等,此外还撰写了有关音韵训诂、目录校勘、土地制度(古代田制史)、宋明哲学史、边政史及东亚史等方面的许多专题论文和论著。
当时他在武大开设的课程“古代文字学”、“商周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宋元明清学术史”等,已在在表现出其导师王国维、梁启超的学术流脉,因此,时人所谓“吴其昌研究学术,继承王国维先生的衣钵;发为文章,则一秉梁启超先生的文心”等就并非虚语了。
然而,在国难当头的局面下,他只能暂时抛却书本,面对社会大声疾呼,发挥公共知识分子的呐喊作用。
随着国难的持续深入,吴其昌先后发表了大量文章,并不断进行讲演,成为舆论界的重要人物。
他比较有影响的文章,如《民族危机的认识和救国治学的态度》、《国家的生命》、《民族复兴的自信力》、《文人对于国家的责任》、《不屈服,即胜利》、《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斗争》、《光明的进程》等,是整个救亡和抗战时期的重要文献,他也成为当时全国所瞩目的一位知识界人物。
吴其昌不仅“说”,他还要“做”。
就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际,他向前线的冯治安部请缨杀敌,准备携妻率女一同上前线。
岂料,吴其昌最终并没有死于战场,而是却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梁启超生前曾有一句名言:“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后果然吴其昌也一如其师。
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至四川乐山,当时体弱的吴其昌不幸染上了咯血症,他“常于吐血之后,发炎之际,工作不辍,偶或晕倒,而稍息即强起工作如常。
家属友好有劝其节劳静养者,辄以‘国难严重,前方将士效命疆场,后方教授当尽瘁于讲坛’为辞”。
到了1943年,有一家后方的“胜利出版社”为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组织编纂《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邀请吴其昌承担其中《梁启超》一书的撰著,吴其昌不顾病势沉重,慨然应允,于是“临命前一月,尚应当事约,作梁任公传,都五万言。
力疾从事,气若不属,屡作屡辍,终至不起”〔9〕。
吴其昌为其师抱病撰写传记,成书《梁启超》(上册)。
就在1944年1月19日封笔之后,2月23日,年仅四十岁的吴其昌在乐山病逝,结果,这本只完成了半部的传记遂成为他的遗著和绝响。
三说到弟弟吴世昌,要提一下毛泽东在1964年8月与几位哲学工作者的谈话。
当时毛泽东在谈话中忽然提到了《红楼梦》,并提到了“红学”,他说:“《红楼梦》写出来有二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很难。
有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
何其芳也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
这是新红学,老的还不算。
”毛泽东提到吴世昌,后来以“红学家”著称,并曾为英译本《红楼梦》进行过审校。
这个“新红学”大家的吴世昌,在兄长的提携下,也是一个读书种子,早年曾从事文学创作,后转到古典文学研究。
若说到其人的自负,当年他有句夸口:所谓“当今学人中,要说博览群书的,只有四人:梁任公、陈寅恪、唐兰,再就是我”。
彼时他在英伦讲学,曾撰写有《〈红楼梦〉探源》,后又著有《〈红楼梦〉探源外编》、《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等,此外还有旧体诗词集《罗音室诗词存稿》等。
吴世昌(1908—1986),早年因家贫辍学,曾当过学徒、店员,后考入嘉兴中学,以工读生名义读书。
1927年,他考入南开大学,翌年转入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获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的资助,终得硕士学位。
随即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任编辑,后又先后任西北联大、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及系主任等。
1947年,他赴牛津大学讲学,任高级讲师。
吴世昌在哥哥吴其昌的影响下,也是一位“两栖”的学人———既有淑世的关怀,又有学术的专攻。
时间到了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吴世昌像其他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样,对时局的变化特别关心,也从多方面贡献了自己的才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最早承认了新中国。
此后的1954年6月,中英两国又达成了互派代办的协议。
当时吴世昌正在牛津大学执教。
不久,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开始对海外学者展开工作。
1956年7月,时任中国外交学会副会长、外交部顾问的周鲠生奉命写信,并委托赴英国参加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举办的亚洲史学史讨论会的宦乡带信给吴世昌,随即又通过吴世昌转告信息给当时也在英国的陈源(此前代表国民政府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希望他回国参观。
由吴世昌,再至陈源(后来周鲠生利用赴瑞士开会之际,顺道在伦敦会见了他),以致又通过陈源告知在美国的胡适(并通过与会的胡适的学生杨联陞),这是当时国内传达给海外学者的一个试探性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