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有魅力的情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最具魅力的情歌

重庆丁永忠

人生三情

人生在世,不外“三情”:一曰亲情,二曰友情,三曰爱情。

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体验了亲情的深度,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温暖的家庭;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才会更加爱护来之不易的朋友情谊;拥有了爱情的纯度,才会更加用心去关心自己的爱人。历经了珍贵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完整人生。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它与生命同在,与人性同在,与希望同在。失去了爱情,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也失去了与永恒的联系。

所以,真正的爱情,是对生命的讴歌,是人类走向完善的阶梯。

中国是抒情诗的故乡,以爱情诗为代表的抒情诗,却格外委婉含蓄,通常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有六朝民歌《情人碧玉歌》所咏之欲说还羞情态:“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1.生死不离的直白爱情民歌

中国历史上表现生死不离爱情的最牛情歌,恐怕莫过于来自民间的汉乐府民歌《上邪》、唐代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和明代时尚小曲《山歌·分离》。自古及今,它们对中国文人的爱情观及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家都十分看重汉乐府民歌《上邪》,因为它是此类诗作的最直接源头: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民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其爱人的热烈表白,将它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天啊!我要和您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峰夷平了,长江、黄河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了,我才敢与您断绝!女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表白“与君相知,长命(使)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宇宙再度回到混沌世界了。这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的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设想,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不仅准确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而且比一般的平铺直叙更有情味,比委婉含蓄更富刺激,确实是深情奇想的“短章神品”。

汉代民歌《上邪》所表达的“石头开花马长角,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绝决誓言,是一种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中发现的唐代无名氏曲子歌辞——《菩萨蛮》,在内容和手法上都受到明显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曲子词着重描写了一位痴情女子在浓情蜜意、耳鬓厮磨时,为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用火一般的热情发出的山盟海誓,她一气直下地连用了六个极为奇特的,也根本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作比喻,向其所爱之人表白她那永远不希望分离的殷切愿望。如果说汉乐府《上邪》是一位女子对爱人剖白心迹,那么这首无名氏的《菩萨蛮》则表现了此类女子恨不能把拳拳爱心捧出来给对方看的赤诚心情。

被明代文人视为“我明一绝”的明代民歌——时调俗曲,同样给我们一种清新脱俗而又执着无悔的爱的追求,其《山歌·分离》小曲就这样唱道: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这首民歌句句都在说分离,句句又都是浓浓的不愿意。这口吻,这热情,这执着,谁说不是一个弱女子发出的最牛的爱情誓词?这种信念如磐石,热情似火焰的誓言,这首以尖新倩巧的语言为特征,以生动泼辣、直率热烈的比兴表达爱心的情歌,我们只能在民间歌谣中才能见到。向来被视为风流艳词的那句“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同样出自民间情歌的誓词。明代俗曲中的《西厢记·劈破玉·为冤家》就唱道:

为冤家鬼病恹恹瘦,为冤家脸儿常带忧愁。相逢扯住乖亲手,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就死在黄泉,在黄泉,乖,不放你的手。

当代《贵州苗族民歌》也同样用最朴素本色的语言,唱出了人类历史经过上千年演变、发展后,对于“爱情”二字的最牛诠释:

生要缠来死要缠,不怕雷打在眼前;

雷公要打一齐打,阳间打死阴间缠。

2.具有永恒魅力的动人情歌

《诗经》中的情歌,首屈一指的当然就是这首为“不了情缘,永远追求”的《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后两章从略)【译文】苍苍的芦苇啊,你那白露已凝结成美丽的晨霜;我那倾心的人儿啊,似乎就摇曳在那秋水茫茫的远方。我要逆水而上哦,但道路艰难,路途漫长!我要顺水而下哦,她又仿佛在那茫茫水域的中央!…

全诗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虽然没有具体的人物交待和执着纯真的热烈表白,但通过异常空灵的抒情,把一个痴情人想念和追寻自己情侣时的那种惆怅心境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委婉感人。清人马瑞辰说:“在水一方,诗言伊人在其地,有可求也,下四句言逆求之则远而难至,顺而求之则近而易见,非以在水一方为喻远也。”因而,此诗明显写的是一种痴迷心境,深刻流露了主人公对其恋人的强烈爱慕感情。

诗中的所谓“伊人”,其实也是一种象征,它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诸如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人生无常、精神失落的悲哀等等心灵的回响,都可以从这首《蒹葭》诗的意境中得到感应。因此,从批评性的接受层次看,本诗又完全可以称之为象征诗,因为它象征了人生的悲剧命运,寄寓着执著追求的美好人

生,和百折不回、至死不渝的美好愿望。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所谓“深致”,就是指特有的深曲婉媚的情趣;所谓“最得”,则是说此诗在三百篇中独标异格,风韵高卓。因此,王氏此评,不啻是说此诗之情韵美,在三百篇中乃称独步。

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其四)诗也是一首杰出的动人情歌。

元稹之前,除了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曾为自己死去妻子写过三首情感较为深挚的“悼亡诗”外,中国文人诗歌基本上不直接抒写自己的情爱生活,所以唐以前的爱情诗大都出自民歌,如《诗》之国风、汉魏之乐府等。元稹是晚唐代李商隐之前唯一一位大量写作个人情爱的诗人。他作为中唐著名的诗人,不仅诗歌数量很多,而且还亲自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就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是元稹十类诗中写得最具特色的一种。尤其此诗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特色独具。所以在我国古典爱情诗词中,堪称千古绝唱,极负盛名。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的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中说:“微之自编诗集,以悼亡诗与艳诗分归两类。其悼亡诗即为元配韦丛而作。其艳诗则多为其少日之一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

元稹《离思》(其四)诗的最突出特色,就是使用巧比曲喻手法,以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眷恋。全诗仅四句,却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就难以再被别的水所吸引了。

经历过巫山的云缠雨绵,别处的云雨就再也称不上云雨了。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花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这首绝句取譬极高,抒情强烈,用笔极妙。全诗四句,有三句采用了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其笔意所在。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尽心篇》中的“观于海者难为水”脱化而来,意思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然而,此诗却写得意象雄浑深远,含蕴深刻,令人联想翩翩。

第二句使用的是宋玉《高唐赋》中“巫山云雨”典故。《高唐赋》序说:战国时,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建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巫山神女的化身。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其实,他也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自己心爱的女子,以充分表白自己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除了此女子,纵有其他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自己,获得自己的欢心和爱慕了。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自己倾心相爱。因此,此句写得既含蓄蕴藉,却又感情炽热。

第三句“取次(草率)花丛懒回顾”,以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进盛开的花丛里,也会毫不留心地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为什么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作了回答。含意是说我已看破了红尘,要去修道的原故,这只是其一。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