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分几种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c8539da9ec3d5bbfd0a7498.png)
紫色 条纹 ,鲜蒜头 平均 横径6 厘米 、鲜 重4 1 克 。蒜 瓣肥 大 、汁 多 ,每 头9~l 2 瓣 ,辛辣味浓 ,大蒜 素含 量 比金 乡白蒜 高5 3 . 9 %。威 宁紫皮 大蒜每 亩蒜薹 产量
相自 l 莓 捧 机 : 自 群 秉 用 } } 按 心 疙 晒 ☆ 妯I : & 酗. 罄 冉 . 洋 麓 . } . 醯. 酏L 勰 目 料 荨 . # # 撞 拌 l 璺 衄 T & 髓l 9 腓, 街厘 米 l _ 5 0 柏 自 髀. 或 奉 硎I . l 哟R . 镕 世 可 自 d 姚。 一 . n 坦 吃 , 目 . 化 气 , 新 上 产 品 , 剽 。 . 手 机 ( ) : 1 删 l l 6 1 ∞: 7 5 2 8 3 5  ̄
地方优质大 蒜新 品种威 宁紫皮大蒜
威 宁紫皮大蒜 是从贵州 省威宁 县中 2 l 6 4 公 斤。适 宜在相似于 中水镇河谷地 水镇地方大蒜 品种 中提纯 复牝而育成 的 区 生 态 环 境 的 区域 种 植 。 常规 品种 ,于2 0 1 6 f 1  ̄ 6 月通 过 了贵州省 ( 贵 州 省 毕 节 市 土 肥 站 郑 元红 邮 第六届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编 : 5 5 1 7 0 O) 威 宁紫 皮 大蒜 以薹 用 为 主 。生 育 期2 3 0 天左 右 ,中早熟 。株 型直立 ,平 均株 高 1 1 0 厘米 、株幅 2 3 厘 米 平均叶 片数 I l 片 ,叶片深绿 色 、有蜡 粉 。蒜薹 F J 陛好 ,平均薹 长7 3 厘米 、直径0 . 8 3 厘米 、薹重3 8 克 。蒜头 近圆形 ,外皮有
z o , o I 农 种 川 I贝 1 号
旺 ,整齐 一致 ;倒苗晚 ,生长期长 ,可 达l 3 0 天。植 株较 高 ,超过4 8 厘 米 ,叶 片 较 大 ,叶 状 苞 片卷 曲 ,花黄 绿 色带 斑点 。单粒鳞 茎重达0 . 9 2 克 ,千粒重达 4 . 1 l 克 ;须根较 多 ,达 1 2 条 ,生长力旺 盛. . 每公 顷折 合川 贝母 干品平均产量 为 l 8 2 7 公 斤。稳定性好 、适应性强 、产量
川贝的正常用量
![川贝的正常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893ae3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a.png)
川贝的正常用量
川贝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肺炎等疾病。
虽然川贝是一种天然的草药,但是在使用时仍需注意用量,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川贝的正常用量及其注意事项。
一、川贝的正常用量
1.川贝的用量一般是每次3-9克,每日1-3次。
川贝可煮汤、泡茶、加入粥中或磨成粉末服用。
2.川贝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用量应适当减少。
3.川贝的用量不宜过大,一次不宜超过10克,一天不宜超过30克。
否则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二、川贝的注意事项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川贝。
川贝具有滋润作用,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身体水肿,对胎儿和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2.川贝的用法应遵医嘱。
川贝是一种中药材,不应随意使用。
在使用川贝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遵循医嘱使用。
3.川贝的质量应有保障。
购买川贝时,应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药房,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同时,应注意川贝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等,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4.川贝的保存应注意。
川贝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同时,应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以免影响其品质。
总之,川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注意事项,遵循医嘱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药房购买,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高效养殖技巧川贝的种植与利用
![高效养殖技巧川贝的种植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ff16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高效养殖技巧川贝的种植与利用川贝 (Radix Fritillariae Cirrhosae) 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在养殖技巧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重点介绍川贝的种植与利用的高效养殖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种植技巧1. 地理环境选择川贝适应性较广,但在种植时还是应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
最好选择海拔在1500-3000米,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气温适中的地区。
同时,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
2. 品种选择川贝目前已有多个良种选育出来,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川贝一号、川贝二号等。
3. 育苗与移栽川贝的育苗期一般在3月份进行,使用育苗盆或育苗床进行。
首先,准备好育苗土壤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适当湿润。
苗期一般为40-50天,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栽。
4. 植株管理在川贝的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植株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
浇水要注意不要过量,避免造成积水。
施肥时可选择有机肥和矿质肥的混合施用,保持土壤肥力。
除草要及时进行,以免杂草与川贝竞争养分。
二、利用技巧1. 采收川贝的采收时机是在植株的地上部分枯黄之后,一般在10月上旬至下旬之间。
采收时先将植株整体拔起,然后将土壤洗净,并将根茎、叶片等分离。
最后,利用适当的方法对川贝进行加工处理。
2. 加工加工是川贝利用的重要环节。
主要加工方法有晾晒法和熏烤法。
晾晒法是将川贝晾晒在通风、阴凉的地方,直至完全干燥。
熏烤法是将川贝在高温下烘烤,以达到干燥的效果。
加工完成后的川贝外观乌黑,无异味,并具有明显的药用气味。
三、川贝的药用价值川贝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
其主要功效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化痰止咳等。
川贝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痰多、气喘等症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川贝的功能主治包括那些
![川贝的功能主治包括那些](https://img.taocdn.com/s3/m/432392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e.png)
川贝的功能主治包括那些1. 川贝的概述川贝,又称川贝母,是一种中药材,主要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川贝外形为块状或块状颗粒,具有清香、苦味和微微的甘味。
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川贝碱、川贝母甙、川贝母甲等。
川贝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川贝的功能与主治川贝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清热化痰川贝可清热化痰,对于痰湿咳嗽、热痰壅肺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舒缓咳嗽、减少咳痰,使肺部得到及时的保护与修复。
2.2 润肺止咳川贝具有润肺的作用,可缓解干咳少痰、咳嗽无力等症状。
它能够滋润肺部,增加肺部的湿润度,减少肺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咳嗽症状。
2.3 清心安神川贝在中医药领域也有清心安神的应用。
它可以缓解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使人体得到放松与安宁。
2.4 润肠通便川贝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便秘、大便干燥等情况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增加肠道的湿润度,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排便效率。
3. 川贝的应用范围川贝常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适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咳嗽痰多、咳嗽无力、咳嗽有痰的情况。
•痰湿咳嗽、痰黏稠、痰多难咳出。
•肺热燥咳、胸胁胀闷、口干口渴。
•失眠多梦、心烦不安、脾虚健忘。
•大便干结、腹胀便秘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川贝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药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4. 川贝的用法与剂量川贝的用法与剂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4.1 煎汤将适量的川贝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中煎煮,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5-20分钟。
可根据需要酌情调整剂量,一般每日2-3次。
4.2 炖膏将适量的川贝与其他适宜药材一起炖煮,炖煮至颜色变深、浓稠即可。
一般每次服用10-15克,每日1次。
4.3 川贝饮片川贝饮片是将川贝制成片状,方便使用。
一般每次服用3-5克,可冲泡于开水中饮用。
每日2-3次。
4.4 药丸或胶囊市场上也有一些川贝制成药丸或胶囊的形式,使用时可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
种植川贝和野生的功效
![种植川贝和野生的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a4cf440e25c52cc58ad6be1f.png)
种植贝母
贝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贝母的功效由多重因素来影响。
1、环境
川贝生长于阴凉湿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阳光,温度,土质,排水,肥料养分等对于种植贝母的效果影响都很大的。
2、采挖年限的问题
一般川贝母的生长周期有4~5年不等。1年生川贝母,其鳞茎刚刚形成,还不具有入药的功效。2~3年生贝母颗粒过小,饱满度差,色泽差,产量低。5年生贝母颗粒过大,主要用于川贝的繁殖,其药用价值非常低。4年生,川贝母产量和质量较为理想,色白,粉性足,颗粒大小适中,故以4年生为最佳采收年限。
采挖过晚,贝母结果实后,大部分养分会流入到果实中,效果会大大折扣。
4、贝母的晾晒加工制作
贝母采挖完后,要及时赶晴天晾晒,避免发霉,晾晒过程中,禁止硫化处理,一般晒好贝母的色泽是暗黄色的!
严格按照仿野生环境,4年生,7月采挖的贝母一般也被人们称为七尊贝母,其功效和野生贝母效果基本相仿,价位会便宜很多。
野生川贝和种植川贝的区别
野生贝母
生长范围在海拔2800米至4500米的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寒灌丛草甸地区。土壤多高寒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土壤厚度>25厘米,土壤表层10厘米至15厘米,土壤pH值为6.8至8.4。
野生川贝母一直是所有贝母中功效最好的!但是由于野生贝母产品极其稀少,加之环境的破坏,野生贝母的产能急剧下降,价格也是一路攀升。
种植川贝和野生的功效有区别吗
何为川贝?
川贝又称川贝母,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科普一下:鳞茎为地下变态茎的一种,最常见的鳞茎如洋葱。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川贝种植与野生区别
![川贝种植与野生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8013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e.png)
川贝种植与野生区别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产地是四川、湖北、陕西等地。
川贝种植和野生川贝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1. 生长环境:川贝的种植环境相对较为特殊,需要适宜的湿润、凉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阳光照射等环境要素,以模拟和满足川贝的天然生长环境。
而野生川贝则生长在自然环境下,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 生长周期:川贝的种植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2年左右。
种植川贝的人们会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养护措施,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川贝的生长周期。
而野生川贝生长周期不确定,需要等待其自然成熟。
3. 生长方式:川贝的种植通常采用人工栽培的方式,具体分为移栽和撒播两种方式。
移栽是指将川贝的幼苗移植到合适的土壤中,利用其发达的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进行生长;撒播是指将川贝的种子直接撒在土壤表面,等待其自然发芽生长。
野生川贝则是自然生长,通过自身的生理和繁殖机制进行生长发育。
4. 药材品质:由于种植川贝的环境和生长条件相对可控,种植川贝的药材品质相对较为稳定。
种植川贝的人们会根据需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施肥,以确保川贝的质量和成分的稳定性。
而野生川贝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品质相对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差异。
5. 采收方式:在种植川贝的过程中,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要,可以进行适时的采收。
一般来说,种植川贝的人们会在川贝的根茎发育完全、含水量较少的时候进行采收。
而野生川贝则需要进行挖掘采集,采集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总体来说,川贝的种植相对于野生川贝来说,能够更好地保障药材品质、控制生长环境和周期,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野生川贝的资源日趋减少,种植川贝的方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保护野生川贝资源,推动川贝的可持续发展。
川贝的副作用
![川贝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d565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7.png)
川贝的副作用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川贝在中医中所属于润肺止咳的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一种。
然而,就像其他药物一样,川贝也可能存在副作用。
川贝作为一种中药材,其毒性较小,副作用相对较少。
一般情况下,正常使用川贝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过剂量,仍然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反应。
首先,川贝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但是对于体虚气弱的人来说,川贝过于滋润,可能会导致腹泻、胃胀等消化系统的不适反应。
所以,在使用川贝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来确定用量,避免出现过度滋润的情况。
其次,川贝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但是对于咳嗽痰多的患者来说,川贝可能会导致痰液排出减少,使咳嗽症状加重。
此外,川贝与某些药物有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如某些抗生素、嗜酸细胞稳定剂等药物与川贝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药效。
最后,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使用川贝也需要谨慎。
孕妇和儿童的身体较为敏感,川贝的剂量和使用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而老年人的肾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对川贝的使用也需要慎重考虑。
总结起来,川贝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度滋润导致消化系统不适;对于咳嗽痰多的患者慎用;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需谨慎。
在使用川贝时,我们应该遵循中医的原则,个体化用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求助,避免延误病情。
同时,还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川贝药材,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川贝作为一种中药材,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谨慎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https://img.taocdn.com/s3/m/dafeb5d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2.png)
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中药材品种数据之:川贝母川贝母⽬录:□概述□基源鉴定□真伪鉴别□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物学特征□栽培技术□病⾍害防治□采收加⼯□历史沿⾰□质量分级标准□⽂献⽀持概述: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 Franch.、太⽩贝母F 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布贝母F 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var. wabuensis(S et S S.C.Chen 的⼲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夏、秋⼆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及泥沙,晒⼲或低温⼲燥。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治州。
⽢肃贝母主产于⽢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四川等地、梭砂贝母主要产于云南西部,四川⽢孜、德格、巴塘,青海⽟树,西藏等地。
药材之松贝,主要来源于暗紫贝母,为川贝母中之珍品,过去集散于松潘地区,故称松贝,⼜称松潘⼦,尤以四川产者为地道药材,青贝,为川贝母中常⽤较多品种,质量亦佳,产区以青藏⾼原的⽢孜、德格为中⼼,故有青贝之名。
炉贝产区以四川为中⼼,过去多集散与康定(打箭炉),故名炉贝。
太⽩贝母亦称太贝、秦贝,因主产于秦岭太⽩⼭⽽得名,为陕西地⽅特产,属地⽅习⽤品,药⽤历史悠久。
在地⽅药材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肃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陕西中草药》中均有记载。
20世纪70年代,四川等地开始引种太⽩贝母,由于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是川贝母中适宜家种栽培的佳品,⾃1983年太⽩贝母野⽣变家种技术成功,随着太⽩贝母栽培技术的成熟,⽬前在重庆、陕西、湖北、⽢肃、四川等地均有⼤量种植。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f1b1af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5.png)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
按照不同的特征和
产地,可以将贝母分为不同的种类。
同时,不同种类的贝母在药性上也有所区别。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贝母种类及其药性区分。
紫贝母
紫贝母主要产于云南和四川等地,其外形为紫或灰褐色,呈长圆锥形。
紫贝母
味微苦、微涩,性凉。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吐泻、痢疾等症状。
麦冬贝母
麦冬贝母主要产于陕西、甘肃等地,其外形为灰白色长圆锥形。
麦冬贝母味甘、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补虚、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虚干咳、燥喉、咳血等症状。
淡贝母
淡贝母主要产于安徽、河南等地,其外形为灰白色,呈圆锥形或球形。
淡贝母
味淡、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常用于治疗肺燥口渴、干咳少痰、吐血等症状。
刺贝母
刺贝母主要产于河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其外形为淡黄色圆形或卵形。
刺贝母味苦、辛,性微寒。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利尿通便,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膀胱炎、水肿等症状。
以上几种贝母种类各有特点,在药性上也有所区别。
在选择药材时,需要根据
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贝母种类,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贝母具有一定的毒性,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川贝的4大功效与4个配伍
![川贝的4大功效与4个配伍](https://img.taocdn.com/s3/m/0f6c8504f90f76c660371ab5.png)
川贝的4大功效与4个配伍《神农本草经》:“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
”事实上,历代本草所载贝母并非一种。
至今为止我们一般使用的贝母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三种,但初期药用贝母的原植物已无法考证。
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说说我们常用的川贝吧。
川贝的4大功效1.镇咳、祛痰作用:功能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适用人群: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久咳有痰、慢性支气管炎等。
2.降血压作用:川贝中有效成分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
适用人群:高血压患者。
3.抗菌作用:可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
适用人群:腹泻、痢疾、肠炎等。
4.散结消肿作用:可治疗瘰疬、乳痈、肺痈等病。
适用人群:疬子颈、乳房疼痛、乳汁不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咯吐腥臭浊痰、咯吐脓血痰等。
川贝4大常用配伍1.川贝+北沙参:共奏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
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
2.川贝+知母:能增强清肺润燥之力。
适用于肺热燥咳、咳痰黏稠者。
3.川贝+枇杷叶:适用于内伤久咳及燥咳、热痰之证。
4.川贝+杏仁:一润一降,有止咳化痰之功。
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燥咳之证。
川贝常用食疗方蜂蜜炖川贝做法:川贝粉3~9g,蜂蜜适量,炖服。
功效:治疗肺结核,咳嗽痰多,或痰中带血。
贝母炖雪梨做法:川贝3g,雪梨一个,炖服。
功效:治疗久咳,干咳无痰肺热型咳嗽。
既然说到川贝,则不能不提到浙贝。
因两种药的功效相似,外形相近,所以导致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下面要和大家分享川贝与浙贝的异同。
川贝&浙贝相同点两者功用基本相同,均能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异同点浙贝母:苦寒降泄,长于清化热痰及开郁散结,适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痰黄粘稠。
川贝母:滋润性强,长于清肺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及阴虚劳嗽。
虽然两者均有清热散结之功,但以浙贝为胜。
所以川贝多用于虚症,浙贝多用于表邪之实证,需要区别使用。
浙贝4大常用配伍1.浙贝+桑叶:一表一里,清润并举,共奏清肺化痰、宣降肺气之功。
八个川贝母品种的分类鉴定
![八个川贝母品种的分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59f962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2.png)
八个川贝母品种的分类鉴定
苏鹏;胡莉;董品利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4(027)006
【摘要】对8个川贝母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进行贝母碱分析、基于百合科植物特征序列trnH-psbA的分析、以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川贝母的鉴定都是有效的.8个川贝母品种根据不同的贝母素含量均能独立区分开,trnH-psbA序列的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的聚类结果基本相符.
【总页数】5页(P2559-2563)
【作者】苏鹏;胡莉;董品利
【作者单位】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四川成都610101;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茂县农业局,四川茂县623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67.23+1
【相关文献】
1.八个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鉴定评价 [J], 罗启燕;黄振霖;张光列;胡康;莫明杰;王佳佳;程鹏;李静;田欢;傅玉凡
2.相似系数法在川贝母群落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J], 陈士林;贾敏如;王瑀;薛刚;代勇
3.基于ATR-FTIR成像技术的川贝母粉末显微光谱鉴定 [J], 王月;刘傲雪;张久旭;李小阳;陈建波;王晶娟
4.八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引进肉用品种与地方品种杂种优势预测 [J], 毛杨毅;张李俊;罗惠娣;郭慧慧;狄冉;李希;张丽;周胜花;李春艳;马月辉
5.八个外引甜菜品种抗病性鉴定 [J], 白晓山;高卫时;李思忠;张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贝母
![贝母](https://img.taocdn.com/s3/m/fce036d8aa00b52acfc7ca4a.png)
贝母贝母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贝母英文名称:Bulbus Fritillaria (拉);fritillaria [bulb]定义:各种百合科Fritillaria 属植物的干燥鳞茎的总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浙贝母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目录贝母简介详细分类不同贝母功效差异伪劣品种鉴别方法栽培技术贝母鉴别医疗价值食用方法展开编辑本段贝母简介汉语拼音:bèimǔ英文:fritillary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展瓣贝母花贝母编辑本段详细分类一、贝母家族按产地分为四大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二、贝母家族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1、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
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
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川贝母植物形态来源有几种,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川贝种植的生长条件
![川贝种植的生长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9cc6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川贝种植的生长条件川贝喜欢凉爽的环境,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适合种植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酸碱值6.2-7的微酸性土壤中,温度在30度以上或者地温在25度以上,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不耐夏季的强光。
川贝简介:川贝是百合科植物乌花贝母、甘肃贝母、卷叶贝母和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可以药用,具有润肺化痰,清热散结的功效,别称是勃母、母龙精,按产地不同可分为四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川贝种植条件川贝喜欢凉爽的环境,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一般生长在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上。
川贝种植气候与气温川贝喜欢凉爽的环境,温度在30度以上或者地温在25度以上,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适合种植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酸碱值6.2-7的微酸性土壤中。
适合川贝种植区域川贝的4种来源植物分布范围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不耐强光,夏季高温强光使川贝早枯,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区,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甘肃贝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梭砂贝母分布在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
川贝种植时间川贝可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播种宜在春季进行,发芽适温为23℃—25℃,播前种子需经湿沙层积处理,播后10-15天即可发芽,种植地需要在结冻前整地,然后再开始播种,播种通常在9~10月进行。
川贝种植效益川贝每亩效益是150公斤左右,种植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主要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川贝种植技术要点种植川贝需要考虑栽培环境,超过30度以上的地区会令其枯萎,以半阴山为宜,先选择海拔高度1500~5000m的沙土整平,做畦,再种植消毒,播种后第三年的采挖,生长期间需要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
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图文)
![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3bc43fbb68a98271fefaf8.png)
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图文)【简述】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清·《本草纲目拾遗》始将浙贝与川贝明确分开。
川贝为贵重药材之一,又称尖贝,不仅包括质优的川贝,而且泛指多种尖形小粒的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d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Maxim 或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
前三者习称“松贝”或“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产地分布】1. 松贝:主产四川阿坝自治州的松潘、黄胜关、毛尔盖等地。
2. 冲松贝:主产四川理县、小金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
3. 青贝:主产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及云南德钦等地。
4. 岷贝:主产甘肃岷县等地。
5. 炉贝:主产于青海、四川和云南毗邻地区。
产于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一带为北CB 分论路货,产于四川昌都地区云南金砂江、中甸、丽江等处为南路货。
过去多在康定(打箭炉)集散,故名“炉贝”。
【采收加工】因各产区气候不同,产季也不一致。
野生者在夏秋两季积雪融化后,杂草未长时采挖。
栽培者多于下种! 年后秋季采挖,此时鳞茎浆汁多,质量好。
甘肃在5-6月采收;四川、云南6-7月为盛采期;青藏高原要在8月间采收。
挖取鳞茎,去净泥土,曝晒至半干,撞去外表粗皮,再晒干。
也有用明矾水或盐水淘洗,用硫黄熏后晒干者。
【商品规格】松贝分一二等,青贝分一二三四等。
过去还分珍珠贝、岷贝、冲松贝、油贝(僵子)等规格。
【性状鉴别】1、松贝:鳞茎呈圆锥形,颗粒大小均匀,高约5-8mm,直径约5-8mm,顶端较尖,紧密无裂隙。
表面白色微黄、平滑。
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裹于大鳞片之中,而只留一似“新月”的部分,俗称“怀中抱月”或“观音座莲”。
质坚实、富粉性,断面粉白色,颗粒状。
气微弱,味甘而微苦。
川贝之最—松贝
![川贝之最—松贝](https://img.taocdn.com/s3/m/e8494fc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9.png)
川贝之最—松贝松贝这个名字我想大多数人未曾听过,但是说到川贝大家就不陌生了,松贝就是川贝中的一个商品规格。
在我国,贝母品种有十多种。
其中最有名的有川贝、浙贝、平贝母、湖北贝母等。
川贝中一般以松贝为最优。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列入中品。
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 , 故名贝母” 。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 ,谓川贝味甘而补 ,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川贝功效】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
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
【主治】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干咳少痰、咯痰带血、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禁忌】脾胃虚寒及寒痰者慎服。
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川贝主要是针对热性咳嗽,比如上火、感冒、肺热,但是如果是寒性咳嗽,用川贝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咳嗽的性质,对于肺寒痰白者是不能用川贝来止咳的,一旦用错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增病。
这一点一定要谨慎。
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也不能盲目用川贝,比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任何药物都要谨慎使用,川贝也是一种中药,因此,使用需要征求医生的同意。
对于小孩和老人,也要区别对待,不要随便自己买药来吃,因为老人家整个的身体机能都是出于低下的状态,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要遵照医嘱来服用。
以上介绍完川贝的药效,那么下面来看看我们今天的主角松贝的特征。
那可是川贝中最贵的一种商品规格哦。
【特征】松贝的特征之一是“怀中抱月”,即一片较大的弧形贝母瓣抱着一片较瘦小的贝母瓣,没有被抱住的部分为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
松贝的另一特征是“嘴巴尖,屁股圆”。
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为尖贝;因其“屁股”圆,有人验证松贝真伪时,抓一把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稳坐不动,准是松贝无疑,这个特征也被称为“观音坐莲”。
【习性】种子入土后,第一年冒出一匹叶,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一匹叶”;第二年抽出主杆,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树兜子”;第三年开出灯笼状的花,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灯笼花”。
川贝注意事项
![川贝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a9bf9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9.png)
川贝注意事项
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常用于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
然而,使用川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或慎服川贝。
由于川贝性寒,这类人群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川贝。
这些人群的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较为特殊,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川贝。
3.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川贝的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食物相克: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因此,在使用川贝时,应避免同时食用这些食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6.燥热所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口干、痰少稠黏、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选用川贝粉确有良效。
如果口淡不渴,咽痒,以晚间咳嗽为主,则不宜使用川贝。
7.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川贝,以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在使用川贝时,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川贝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川贝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ca8f0f1155270722192ef794.png)
一、正品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2.青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微苦。
3.炉贝: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微苦。
பைடு நூலகம்
3.草贝母:主产于四川和云南,即丽江山慈菇的球茎,俗称为草贝母。有误当贝母服用造成死亡的事故发生。球茎呈短圆锥形,高1~1.5cm,直径0.8~2cm,顶端渐尖,底部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一处从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或略带粉质,类白色或黄白色,味苦而麻,有大毒。
二、地方习用品
据报道,全国有几十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作贝母入药。有的已收入部颁标准,如湖北贝母;有的在药典中被另立门户,如平贝、伊贝。其鉴别要点如下。
1.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又称板贝。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有鳞瓣2枚,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基部内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外层单瓣鳞叶呈元宝形,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分几种
川贝是一种植物药材的,它分成三种不同的成分,有松贝、青贝以及炉贝,这三种是按照形状不同进行区分的。
松贝主要是顶端闭合稍尖,而且质地坚硬,而青贝是顶端有裂口,呈现扁球形,最后的炉贝是长圆锥形,而且顶端是尖锐的裂口,大家购买川贝的时候可以从形状上去区分开来。
川贝是一种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产于中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
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
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
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松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
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因其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
表面类白色,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稍尖或钝圆,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
或“蒜泥蒂”。
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
青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
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
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
气微,味苦。
炉贝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
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
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
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
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
气微,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