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变动词语
1 古代官职变化词语
要求: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完成后订正答案,巩固记忆,并把小卷粘贴在积累本上。
一、古代官职变化词语1、察.:举.:如:察臣孝廉举臣秀才2、拜.:如:拜臣郎中3、除.:如:除臣洗马4、赏.: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5、擢.:超擢:...如:过蒙拔擢6、迁.:改官。
用法复杂,常见有三。
一是:如:累迁二是:,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三是:,即“左迁”。
7、徙.:如: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8、谪.:如:谪居卧病浔阳城。
9、出.:如《张衡传》:出为河间相。
10、去.:如《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1、黜.:如:罢黜百官12、放.:如:流放13、陟.: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夺.:15、罢.:16、复.:要求:写出下列虚词在例句中的具体意思。
二、虚词“于”“以”整理于:1、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权起更衣,素追于.宇下《赤壁之战》2、放在形容词后,表比较,一般译为“比”,有时译为“胜过”急于.星火《陈情表》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3、复音虚词“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同。
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翻译成“在这”“从这”等。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译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蝉山记》译为以:一、介词(1)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①、表征召、举荐、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察、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
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任:担负、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史记·蒙恬传》)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③、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①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
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古代表示官职的词语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
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一、表授予官职的: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谭嗣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文选•陈情表》再如: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汉书•平帝纪》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左传•宣三十年》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前后九辟公府《后汉书•钟皓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4、拜:授予官职如:“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后列传》5、除:任命,授予官职。
如: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南史•虞愿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选•陈情表》6、授:给予官职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拔之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文选•陈情表》二、表调动官职的升迁的: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如:“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再如:岁中四迁。
《汉书•主父偃传》吾极知其左迁。
《汉书•周昌传》2、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如: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宋史•唐震传》以高才擢进屡迁。
《后汉书赵壹传》调动官职的:1、转、调徙:调动官职如: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文言文中表官职升迁的词
文言文中表官职升迁的词文言文中表官职升迁的词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有关官职任免的词语
11、放,放逐。如《史记· 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 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 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 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 “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 “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 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 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 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 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 意思。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 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 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 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 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 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 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 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 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 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 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 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 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 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 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 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 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 “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 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 属官员的处分。
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
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
古代官职变动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
1. 升迁:指官员由低级职位晋升为高级职位的过程。
升迁通常需要官员具备一定的才干和功绩。
2. 调任:指官员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个职位,通常是由上级领导作出决定。
4. 转官:指官员由一种职位转变为另一种职位,通常是因为需要或者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5. 降职:指官员由高级职位降为低级职位的过程,通常是由于过错或者错误决策。
6. 罢官:指官员被免除职务的过程,通常是因为严重错误或者违反纪律。
7. 撤职:指官员职务被取消的过程,通常是因为职位所在机构被撤销或者再组织。
8. 离职:指官员离开职位的过程,通常是人员调整或者个人原因。
关于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参考素材
关于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参考素材根据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一些关于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参考素材。
以下是2000字的内容:1. 升迁:指官员由低阶职位升至高阶职位的变动。
例句:翰林学士因才思卓越,被上升为礼部尚书,职位进升可喜。
2. 降职:指官员由高阶职位降至低阶职位的变动。
例句:因犯了重大失职错误,大臣被罚降到了刺史的职位,实属应有之罚。
3. 调任:指官员由一地调往另一地的官职变动。
例句:太守因地方政务能力强,被调任到了京城,进取之心可见一斑。
4. 解职:指官员因违法犯纪或不称职等原因被免去职务。
例句:大夫在朝廷无所作为,不堪任职,被皇帝解职返回家中。
5. 免职:指官员因失去皇帝或上级委任的职务。
例句:宰相对朝廷污秽之事涉及不清,被免去官职,归隐田里。
6. 换衙:指官员由一地的衙门换至另一地的衙门。
例句:县令在执法上失职,被罚调至远郡,不得回到原来的衙门。
7. 罢免:指官员由于种种原因被免去职务。
例句:权臣作威作福,残害黎民,最终被朝廷罢免,庶人免受压迫。
8. 经升:指官员在同一部门内职位逐级提升。
例句:科员能力出众,历经数年得到上级肯定,终于经升为主事。
9. 降低:指官员在同一部门内职位逐级降低。
例句:主事工作不力,被责令降低职位,以期反省并提高自己。
12. 调剂:指官员在不同职务间进行调配。
例句:郎中因病不堪工作,被调剂到了司务行政部门。
13. 奉职:指官员接受皇帝或上级委任的职务。
例句:新上任的知府甫一到任,立即投入奉职之中,励精图治。
14. 离职:指官员主动或被迫离开原有职务。
例句:内阁大臣因体弱多病,请求离职,希望回家休养。
15. 筹措:指官员寻找官职的过程。
例句:士子万里迢迢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心求得一份荣耀的官职。
这些文言词语可以用于描述古代官职变动的情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完整版)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古代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包括以下几类: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召、辟、荐、举、拜、选、___、除、授等。
这些词语表示皇帝、中央官署或地方官向品行端正的人授予官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绌、黜、免、夺等。
这些词语表示免去、废除或削除官职。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擢、拔、陟、晋、进、加、超擢、超迁等。
这些词语表示升官、提拔或破格提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贬、放、窜、左迁、左除、左降、左转等。
这些词语表示降职或外放。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转、调、徙、迁、补、改、累迁、荫补等。
这些词语表示调动、补任或改任官职。
6.表代理官职的词语:行、署、权、假、摄、守等。
这些词语表示代理或暂任官职。
7.表兼任官职的词语:兼任。
这个词语表示同时担任多个官职。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古代官员职官变动词语
古代官员职官变动词语一、授职荐举: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拜:授给官职。
取阳晋,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召:征召。
累召不应。
《张衡传》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
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孟尝传》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后以军功封定阳子。
《指南录后序》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汉书•萧望之传》补:任。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赏:指皇帝特意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专用词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专用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一、授职荐举: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拜:授给官职。
取阳晋,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召:征召。
累召不应。
《张衡传》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
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孟尝传》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后以军功封定阳子。
《<指南录>后序》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关于古代官职升降变动的高频词语
关于古代官职升降变动的高频词语1.表示授予官职,任职:授/拜/除;召/征/辟;荐/察/举/表/引/进/称;为/就/作/充(充任)。
仕/进、解褐/解巾、解薜⑴称/进:举荐。
⑵表:上表推荐。
14大纲卷《韦凑传》: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
⑶察/举/引:举荐或选拔。
察:考察和推举。
《陈情表》: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⑷拜/除/授:任命,授予官职。
《陈情表》: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⑸征/辟:特指官府征召并授予官职。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⑹简/铨:选拔。
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铨叙】根据官吏的资绩,确定及升降等级⑺起家:从家中受征召任以官职。
起:起用或重新任用。
⑻居:担任、任职<动>充当;担任。
《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
2.表示提升官职——擢、拔、陟、升、迁、进用(提拔任用)⑴擢,拔:提拔、提升。
即由选拔而提升。
《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⑵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升级:迁升、右迁、迁授、迁叙;降级: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迁复。
⑶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⑷超擢/超拔/超迁:破格提拔。
3.表示降职、罢免:降职:贬、谪、迁谪、左迁、逐、窜(放逐/贬官);罢免:黜、夺、罢、免、去、废、蠲juān⑴左迁:降职。
(但“累迁”多是升职)。
⑵配:流放。
《赵豫》:杖而配之边。
⑶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琵琶行》: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⑷放:①京官调任地方官。
②驱逐,流放。
③免去,罢免。
⑸出:①离开京城外调,出任。
(同“放”)②驱逐,放逐。
⑹夺:剥夺、削除,罢免。
《张通古》翻译1: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
⑺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4.表示调动官职——迁、调、徙、移、转、改、出、出官、佥(调动官职)⑴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⑵徙:①调动官职。
②谪戍、流放。
古代官职调动的词语
古代关于官职调动的词语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枢密使。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
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③《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史记・太史公自序》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古代文化常识——表示地位变动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表示地位变动的词语
古代文化中,地位的变动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使用了各种词语来表示地位的变动。
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词语:
1. 升迁:指一个人从一个较低的职位提升到一个较高的职位。
在古代,升迁通常是通过在官府或宫廷中表现出色,得到上级的肯
定和认可而实现的。
2. 降职:指一个人从一个较高的职位被降低到一个较低的职位。
降职通常是因为个人在行为或能力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上级对其
失去信任或认可。
3. 封爵:指国家或皇帝授予个人贵族爵位,以示对其贡献或功
绩的认可。
封爵通常是人们地位提升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荣誉的
象征。
4. 剥夺爵位:指国家或皇帝取消个人的贵族爵位,使其地位下降。
剥夺爵位通常是因为个人犯了重大错误或背离了皇权,失去了对其的信任。
5. 升官发财:指一个人从一个官职升至更高级别的官职,从而获得丰厚的财富和权力。
升官发财是人们在古代追求地位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
6. 贫贱窭薄:指一个人地位的下降,财富减少,生活变得困苦和拮据。
贫贱窭薄往往是由于一系列失败或不幸的事件所导致的,使人们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和财富。
这些词语在古代文化中常常用来描述个人地位变动的情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地位变动的重视和观念。
了解这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地位变动的想法和态度。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doc
合江中学2012级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三——高中文言文中相关知识点补充一、文言文中表官职升降调动的词语(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 ,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官职。
如《张衡传》: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2.除:任命 ,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陈情表》:寻蒙国恩 ,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 ,荐知泾阳县。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如《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张衡传》: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6.授:授予官职。
如《宋史·辛弃疾传》:召见 ,嘉纳之 ,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 ,选为建章监 ,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 ,任以官职。
如周练四山东卷《詹鼎传》:复起 ,为上虞制。
9.复:恢复原职务。
如《张衡传》:顺帝初 ,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 ,特指君招臣。
如《后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如周练四山东卷《詹鼎传》:除留守都卫经历 ,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
②《张衡传》:衡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③《张衡传》:再转 ,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 ,“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贬官降等。
如《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
《琵琶行》:左迁九江郡司马。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如《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古代官职变动词语
古代官职变动词语官职的变动在古今都是非常常见的,那么用于形容变动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官职变动词语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官职变动词语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如左除则为降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黜:废掉官职。
《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免:罢免。
《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
夺:削除。
《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
超擢,破格提拔。
《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迁:改官。
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
《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如左除则为降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召:征召,召请。
《张衡传》:累召不应。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黜:废掉官职。
《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免:罢免。
《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
夺:削除。
《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
超擢,破格提拔。
《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迁:改官。
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
《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
《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进:晋升、升任。
《三国志》: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降职。
《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放:京官调任地方。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左迁:降职。
《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坐:因犯……罪或错误。
《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削:降职。
《宋史》:尚当追削官秩。
五、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
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转、调、徙:调动官职。
《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
《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
《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出:京官外调。
《张衡传》: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
《〈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以高位代低位)。
《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
《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
《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守:代理官职。
判:高位兼低职。
《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摄:暂代。
《史记〃燕召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假:暂代或临时充任。
《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斥候百余人俱。
行:暂代(以低位代高位)《北齐书〃秦琼传》迁左丞,行徐州事。
七、不表官职变动,常与官职结合知:执掌、主持。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主:掌管;主持。
《孟子〃万章》:使之主事而事治。
八、表示辞官或退休的解:辞去。
《虎丘记》: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去:辞去。
《送李明府去官》:李明府去官。
致事:辞官。
《北齐书〃秦琼传》:八十致事归。
乞骸骨:请求辞职。
《汉书〃疏广传》:广遂上述乞骸骨。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国子监一般设有(比如唐代):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
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
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
掌印,句督监事。
国子学(助教六品上)博士五人,正五品上。
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助教五人,从六品上。
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
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
《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不立学官,附中经而已。
从上面的资料发现唐代:国子监、国子学里并没有“教授”这个职务。
宋代:“教授”,原为动词,意谓传授知识;宋代以降,成为偏正结构名词,指掌管学校课试的学官。
所以研究“教授”远没有“助教”悠久,从宋代开始研究就行了。
看看宋代学官的设臵与管理,你会发现,太学里有教授(仅限医学)而没有助教,按你的资料分析应该是七品。
宋代中央官学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皆为朝廷命官。
国子监所属各学与各专门学校由国子祭酒总掌各校政令,司业为之贰,总管课试斥黜教导等事务。
太学的学官主要有博士10人,学正5人,学录10人,学谕20人,直学4人,掌生徒簿籍,并稽查出入。
律学设博士2人,掌传授法律及校试之事,并设学正1人。
武学设博士2人,掌以兵书、弓马、武艺训诱学者,又设武学学谕2人,协助武学博士。
医学在宋时始臵提举判局官及教授1人,崇宁间改隶国子监,臵博士、学正、学录各4人,分科教导.明代:明代学校按照设臵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四夷馆等。
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教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府州县皆设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农村设有社学,尚有专为孔、孟、颜后裔设立的孔孟颜三氏学。
1.助教明代国子监创设于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臵祭酒、博士、助教等教习皇子和胄子。
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增设北京国子监。
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以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原设之国子监,改名为南京国子监。
从此便有南监、北监之分。
(1)管理机构与官员设臵明代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典籍、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
2.教授武学明代武学创设于洪武年间,开始仅在大宁等儒学内设臵武学科目,教导武官子弟。
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建立两京武学,分别设教授1人,训导6人,教习幼官及子弟未袭职者,储养训习以备任用。
府、州、县儒学明代府、州、县学的普遍设立始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是年“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于是各地纷纷设学,并规定: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州学设学正1人,训导3人;县学设教谕1人,训导2人。
从此资料可以看出:明代助教的地位略高一些。
清代:助教参看国子监清代国子监亦称国学或太学,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亦是全国教育行政机构。
“顺治元年,始臵国子监官,详定规制。
”管理规制较前代更为细密。
清代国子监仍以祭酒、司业为正、副首长,其下设有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六堂等行政和教学机构。
注:无助教职。
教授:参看府、州、县、卫学清代府、州、县、卫学统称为儒学。
清朝定都北京后,即在明代的基础上,普遍建立府、州、县学。
顺治四年规定各学廪膳,增广生员人数,并仿明制,在军队驻地设立卫学,以教育武臣子弟。
卫学额设廪膳,增广生员各10名。
顺治十六年制定《直省各卫学归并各府州学例》,一般卫学都并入府、州学。
地方官学的教官,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均各1人,其职责是“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
此外,各学“皆设训导佐之”,协助教授、学正、教谕教导学生。
其定例,进士以教授用,举人以学正、教谕用,恩贡、拔贡、副榜以复设教谕用,岁贡以训导用,捐纳岁贡以复设训导用。
总结:纵观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助教属于高端行业,而教授则负责普及教育,不同朝代很难比较,但是从地位来说助教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