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列表

合集下载

历届菲尔兹奖获得者

历届菲尔兹奖获得者

历届菲尔兹奖获得者1936 美国(芬兰裔)阿尔斯·阿尔福斯(Ahlfors,Lars Valerian) 邓若瓦猜想、覆盖理论1936 美国杰西·道格拉斯(Douglas,Jesse) 普拉托极小曲面问题、变分问题的反问题1950 法国坎布里奇罗朗·施瓦尔茨(Schwartz,Laurent) 广义函数论1950 美国(挪威裔)阿特尔·赛尔伯格(Selberg,Atle) 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调和分析等1954 日本小平邦彦(Kodaira Kunihiko) 推广黎曼-罗赫定理、小平邦彦消解定理1954 法国让-皮埃尔·塞尔(Serre,Jean-Pierre) 一般纤空间概念、同伦的局部化方法、同伦论的一些重要结果1958 英国(德国裔)克劳斯·费里德里希·罗斯(Roth,Klaus Friedrich) 代数数有理逼近的瑟厄-西格尔-罗斯定理1958 法国雷内·托姆(Thom,Rene) 拓扑学配边理论、奇点理论、拓扑流形理论1962 瑞典拉尔斯·赫尔曼德尔(Hormander,Lars Valter) 线性偏微分算子理论、伪微分算子理论1962 美国约翰·米尔诺(Milnor,John Willard) 7维球面的微分结构、否定庞加莱主猜想、代数k 理论1966 英国迈克尔·法兰西斯·阿蒂亚(Atiyah,Michael Francis) 阿提雅-辛格指标定理、拓扑k 理论1966 美国鲍尔·约瑟夫·科恩(Cohen,Paul Joseph) 力迫法、连续统假设与zf系统的独立性1966 法国亚力山大·格罗腾迪克(Grothendieck,Alexandre) 代数几何体系、泛函分析中的核空间、张量积1966 美国斯蒂芬·斯梅尔(Smale,Stephen) 广义庞加莱猜想、微分动力系统理论1970 尼斯阿兰·贝克(Baker,Alan) 数论中的一些问题、二次域的类数问题1970 日本广中平祐(Hironaka Heisuke) 代数簇的奇点消解问题1970 苏联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诺维科夫(Новиков,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 微分拓扑学配边理论、微分流形理论庞特里雅金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1970 美国约翰·格里格·汤普森(Thompson,John Grggs) 有限单群的伯恩德赛猜想和弗洛贝纽斯猜想1974 美国(英国裔)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Mumford,David Bryart) 代数几何学参模理论、代数曲面的分类1974 意大利恩里科·庞比里(Bombieri,Enrico) 有限单群分类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的(1,3)命题1978 美国查里斯·费弗曼(Fefferman,Charles) 奇异积分算子、偏微分方程1978 比利时皮埃尔·德林(Deligne,Pierre) 代数几何中的部分韦伊猜想1978 美国丹尼尔·奎伦(Quillen,Daniel) 代数k理论的亚当斯猜想、塞尔猜想1978 苏联格·阿·玛古利斯(Margulis,G.A.) 关于李群的离散子群的塞尔伯格猜想1983 法国阿兰·孔耐(Connes,Alan) 算子代数、代数分类问题1983 美国威廉·瑟斯顿(Thurston,William) 3维流形的叶状结构及其分类1983 美国(中国裔)丘成桐(Yan Sheng-Tung) 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1986 美国 M.弗里德曼(Freedman,Michael) 4维流形的庞加莱猜想1986 英国 S.唐纳森(Donaldson,Simon) 4维流形的拓扑学1986 德国 G.法尔廷斯(Faltings,Gerd) 莫德尔猜想1990 苏联 V.德里费尔德(Drifel’d,Vladimir) 模理论、与量子群有关的hopf代数1990 新西兰 F.R.J. 沃恩(Vaughan, F.R.Jones) 扭结理论1990 日本森重文(Shigffumi Mori) 3维代数簇的分类1990 美国 E. 威滕(Witten,Edward) 弦理论、对超弦理论作了统一的数学处理1994 比利时 J.布尔盖恩(Bourgain,Jean) 无限维的偏微分方程1994 法国 P.L. 利翁(Lions,Pierre-Louis)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玻尔兹曼方程1994 法国 J.C. 约克兹(Yoccoz,Jean Christophe) 一般复动力系统的性状和分类1994 俄罗斯 E. 泽尔曼诺夫(Zelmanov,Efim) 群论的弱伯恩赛得猜想1998 英国 R.E. 博切尔兹(Borcherds,Richard E.) 魔群月光猜想、卡茨-穆迪代数1998 英国 W.T. 高尔斯(Gowers,W.Timothy) 巴拿赫空间理论、超平面猜想1998 俄罗斯 M. 孔采维奇(Kontsevich,Maxin) 线理论、扭结分类猜想1998 美国 C.T. 麦克马兰(Mcmullen,Curtis T) 混沌理论、复动力系统的主猜想1998 英国安德鲁·怀尔斯(Wiles,Andrew) 费尔马猜想2002 法国洛朗·拉佛阁证明了与函数域相应的整体朗兰兹纲领,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2002 俄罗斯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发展了新的代数簇上同调理论而获奖。

菲尔兹奖 偏微分方程

菲尔兹奖 偏微分方程

菲尔兹奖偏微分方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中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它每四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对数学的杰出贡献,历史上已经颁发了多次。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现象和规律,包括流体力学、热传导、电磁场等等。

因其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偏微分方程一直是数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偏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空间中的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变量可以是任意多个维度的,比如二维、三维甚至更高维。

偏微分方程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椭圆型、双曲型、抛物型等等,每一类都有不同的性质和解法。

解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家们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数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菲尔兹奖是为表彰在数学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而设立的,其颁奖标准极其严格,只有少数杰出的数学家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而在偏微分方程领域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更是凤毛麟角,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代表了当代数学领域的最高水平。

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通常会有几个共同特点:首先是其研究成果对数学领域的影响广泛,能够解决一些重要的数学难题,甚至开辟新的数学领域;其次是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能够解释一些现实中的现象,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是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创新性,能够启发后来的数学家并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届菲尔兹奖中,有几位数学家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认可。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数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位获奖者是美国数学家理查德·哈米尔顿(Richard S. Hamilton),他在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为数学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尤其是在流形的几何概念和流体力学等方面。

另一位获奖者是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列尔(Jean-Pierre Serre),他在拓扑学和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为数学领域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有着深远的贡献。

杨振宁为何会被众人所唾弃?4个原因让他背负臭名多年

杨振宁为何会被众人所唾弃?4个原因让他背负臭名多年

杨振宁为何会被众人所唾弃?4个原因让他背负臭名多年很多朋友对杨振宁的印象并不好,但大家的印象也就停留在他和翁帆结婚的事情上,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振宁在几件事情上都让大家很寒心!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顶尖级的,甚至有人评价其为二战后最伟大的科学家,那么杨老的成就能抵过其过错吗,那些传闻中让大家寒心的事情真的存在吗?杨振宁在科学上的成就到底有多伟大?诺贝尔奖是对一个科学家最伟大成就的肯定,但令人意外的是爱因斯坦最伟大的成就是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但获奖的却是光电理论,而历史有时候还总是那么相似,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和李政道一起发现)也不是他最伟大的成就,如果按对科学界的贡献来说,杨振宁的诺奖,只能排第三!李政道(左)、杨振宁(右)但事实上宇称不守恒也确实打破了科学界对物理定律守恒的固有思维,当时对物理世界的守恒就相当于能量守恒一样迷之自信,这还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诺特证明的,但宇称不守恒确实让科学家三观有些崩溃,不过却揭开了弱力世界的秘密,为大家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比宇称不守恒更伟大的发现则是杨-巴克斯方程和杨-米尔斯方程,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杨-米尔斯方程,最早提出时候连杨振宁都不知道干啥用,而且杨米尔斯方程中还有一个粒子必须质量为零以维持规范不变性,而在当时质量为零的粒子并没有发现,因此在演讲时受到了“上帝之鞭”泡利无情的质疑,差点让杨振宁下不来台!泡利和吴健雄但上世纪六十年代粒子物理界开始引入对称性破缺机制,杨-米尔斯理论成为了从零质量粒子中获得质量解释的重要工具,1967年温伯格和格拉肖在引入规范对称的自发破缺,将电弱统一理论建立在了杨-米尔斯场论,引入希格斯机制,提出了具有U(1) ×SU(2)规范对称性的电弱理论。

1972年弗里兹希和盖尔曼提出了具有SU(3)规范对称性的杨-米尔斯理论,建立了量子色动力学。

至此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两大支柱:电磁力和弱力的电弱理论和描述强力的量子色动力学建立,或者说杨米尔斯理论是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Bethe 假设则是后来著名的杨-巴克斯方程,它起源于一个统计力学问题,一个四价顶角相联系的一个R矩阵与晶格的行与行转移矩阵对易,杨振宁在60年代用Bethe Ansatz方法求解带有d函数相互作用的一维量子N体问题和各向异性海森堡自旋链,提出了杨-巴克斯特关系。

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历年获奖者名单大全

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历年获奖者名单大全

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历年获奖者名单大全展开全文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

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菲尔兹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获得1.5万加拿大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数学家获得过菲尔兹奖,其中2位为华裔数学家,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8年,哈佛大学相关的菲尔兹奖得主数量(校友、教授和正式研究人员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巴黎大学(16位)位列世界第二,普林斯顿大学(15位)位列世界第三,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4位)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位)并列世界第四名。

01——1936年获奖人:阿尔斯·阿尔福斯国籍:美国成就:邓若瓦猜想覆盖理论年龄:29获奖人:杰西道格拉斯国籍:美国成就:普拉托极小曲面问题变分问题的反问题年龄:3902——1950年获奖人:坎布里奇罗朗·施瓦尔兹成就:广义函数论年龄:35获奖人:阿特尔·赛尔伯格国籍:美国成就: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调和分析等年龄:3303——1954年获奖人:小平邦彦国籍:日本成就:推广黎曼-罗赫定理小平邦彦消解定理年龄:39获奖人:让-皮埃尔·塞尔成就:一般纤空间概念同伦的局部化方法同伦论的一些重要结果年龄:2704——1958年获奖人:克劳斯·费里德里希·罗斯国籍:英国成就:代数数有理逼近的瑟厄-西格尔-罗斯定理年龄:33获奖人:雷内·托姆国籍:法国成就:拓扑学配边理论奇点理论拓扑流形理论年龄:3505——1962年获奖人:拉尔斯·荷曼德尔国籍:瑞典成就:线性偏微分算子理论伪微分算子理论年龄:31获奖人:约翰·米尔诺国籍:美国成就:7维球面的微分结构否定庞加莱主猜想代数k理论伪微分算子理论年龄:3106——1966年获奖人:迈克尔·法兰西斯·阿提雅国籍:英国成就:阿提雅-辛格指标定理拓扑k理论伪微分算子理论年龄:37获奖人:鲍尔·约瑟夫·科恩国籍:美国成就:力迫法连续统假设与zf系统的独立性伪微分算子理论年龄:32获奖人:亚力山大·格罗登迪克国籍:法国成就:代数几何体系泛函分析中的核空间张量积年龄:38获奖人:斯蒂芬·斯梅尔国籍:美国成就:广义庞加莱猜想微分动力系统理论年龄:3607——1970年获奖人: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诺维科夫国籍:前苏联成就:微分拓扑学配边理论微分流形理论庞特里雅金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年龄:32获奖人:约翰·格里格·汤普逊国籍:美国成就:有限单群的伯恩德赛猜想和弗洛贝纽斯猜想年龄:3808——1974年获奖人: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国籍:美国成就:代数几何学参模理论代数曲面的分类年龄:37获奖人:恩里科·庞比里国籍:意大利成就:有限单群分类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的(1,3)命题年龄:3409——1978年获奖人:查里斯·费弗曼国籍:美国成就:奇异积分算子偏微分方程年龄:29获奖人:皮埃尔·德林国籍:比利时成就:代数几何中的部分韦伊猜想年龄:34获奖人:丹尼尔·奎伦国籍:美国成就:代数k理论的亚当斯猜想、塞尔猜想年龄:38获奖人:格·阿·玛古利斯国籍:前苏联成就:关于李群的离散子群的塞尔伯格猜想年龄:3210——1982年获奖人:阿兰·孔耐国籍:法国成就:算子代数代数分类问题年龄:35获奖人:威廉·瑟斯顿国籍:美国成就:3维流形的叶状结构及其分类年龄:36获奖人:丘成桐国籍:美国(华裔)成就: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年龄:33 11——1986年获奖人:法尔廷斯国籍:德国成就:莫德尔猜想年龄:32获奖人:弗里德曼国籍:美国成就:4维流形的庞加莱猜想获奖人:西蒙唐纳森国籍:英国成就:4维流形的拓扑学年龄:29 12——1990年获奖人:德里费尔德国籍:前苏联成就:模理论与量子群有关的hopf代数年龄:36获奖人:沃恩·琼斯国籍:新西兰成就:扭结理论获奖人:森重文国籍:日本成就:3维代数簇的分类年龄:39获奖人:爱德华·威滕国籍:美国成就:弦理论对超弦理论作了统一的数学处理年龄:3813——1994年获奖人:布尔盖恩国籍:比利时成就:无限维的偏微分方程年龄:40获奖人:利翁国籍:法国成就: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玻尔兹曼方程年龄:38获奖人:约克兹国籍:法国成就:一般复动力系统的性状和分类年龄:37获奖人:叶菲姆·泽尔曼诺夫国籍:俄罗斯成就:群论的弱伯恩赛得猜想年龄:3914——1998年获奖人:博切尔兹国籍:英国成就:魔群月光猜想卡茨-穆迪代数年龄:38获奖人:高尔斯国籍:英国成就:巴拿赫空间理超平面猜想年龄:34获奖人:孔采维奇国籍:俄罗斯成就:线理扭结分类猜想年龄:33获奖人:麦克马兰国籍:美国成就:混沌理论复动力系统的主猜想年龄:40获奖人:安德鲁·怀尔斯国籍:英国成就:费马猜想年龄:4515——2002年获奖人:洛朗·拉佛阁国籍:法国成就:证明了与函数域相应的整体朗兰兹纲领,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年龄:36获奖人: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国籍:俄罗斯成就:发展了新的代数簇上同调理论而获奖。

菲尔兹数学奖

菲尔兹数学奖
他发现哈代空间H1与有界平均振动函数空间BMO的对偶关系。在复变函数论中最重要的函数是单位圆内的全纯函数,如果这些函数在单位圆周上是可积的,则这些函数组成一个空间,称为哈代空间。
1961年,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发现了BMO,而这两个空间之间出人意料的这种简单关系,则是费弗曼于1971年发现的。
邦别里1940年11月26日生于米兰。他入米兰大学学习,1963年获博士学位,其后访问剑桥大学一年,1965年任意大利卡尔加里大学教授,1966年任比萨大学教授,1974年任比萨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77年起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邦别里是一位多面手,而最为难得的是,他不仅对分析诸领域十分精通,还对结构数学有突出贡献,同时通晓这两大领域的数学家实在不多。这样看来,邦别里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贡献只不过是他的十大领域之一。
贝克尔的结果实际上是对罗斯等人的结果一个定量的改进。在贝克尔之前,几乎所有的有限性结果都是定性的,它只告诉我们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只有有限多,但究竟多少不得而知。贝克尔发展的方法在于能给出解的一个上界,这在数论中称为有效方法,在数学中产生许多应用。
贝克尔的中心结果是给出代数数对数线性型的有效下界,由此证明具有类数1的虚二次域的高斯猜想,即这样的域只有高斯已经算出的9个,没有第1O个。他还给出一系列丢番图方程的解的上界,这样基本解决卡特兰(Catalan)猜想。这些结果后来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上述贡献,他于1973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80年被选为印度科学院外籍院士。
.G..汤普森(1932-)
J.G..汤普森(J.C.Thompson)生于美国,1970年获奖,他解决了有限单群的伯恩赛德猜想和弗洛贝纽斯猜想,在有限群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汤普森于1932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奥塔瓦,1955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他已经解决经过半个多世纪久攻不下的弗洛宾尼乌斯(Frobenius)猜想,这使他在1962年被聘为芝加哥大学教授。1968年起他访问剑桥大学,1971年起被聘为剑桥大学劳斯·鲍尔(Rouse Ball)讲座教授,到1990年代才又返回美国。

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四项奖项

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四项奖项

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四项奖项现在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菲尔兹奖、奈望林纳奖、高斯奖、陈省身奖四项奖。

一菲尔兹奖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开幕式上颁发菲尔茨奖,它以终生致力于数学研究的菲尔兹教授的名字命名。

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至多四名,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表彰数学上的重要贡献,授予的原因只能是“已经做出的成就”,如此苛刻的获奖条件使获得菲尔茨奖的难度超越了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只是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美元的奖金,与诺贝尔奖金的十万美元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在各国数学家的眼里,菲尔兹奖所带来的荣誉可以与诺贝尔奖媲美。

菲尔兹奖由国际数学联盟主持评定,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

国际数学联盟的日常事务由任期四年的执行委员会领导进行,近年来,这个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一般委员五人,都是由在国际数坛上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担任。

每次大会的议程,由执委会提名一个九人咨询委员会来编定。

菲尔兹奖的获奖人,由执委会提名一个八人评定委员会来遴选。

评委会的主席也是执委会的主席。

菲尔兹奖的评委会首先每人提名,从全世界第一流数学家中遴选,集中提出近四十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候选人,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广泛听取各国数学家的意见,最后在评定委员会内部投票决定本届菲尔兹奖的得奖人。

因此,就权威性与国际性而言,任何其他的奖励都无法与菲尔兹奖相比。

菲尔兹奖自1936年设立以来每4年在大会开幕式上由主办国国家元首颁奖,截至目前共有17个国家的52名数学家得奖,其中美国得主最多,共有13名,其次是法国人(12名)和英国人(7名)。

二奈望林纳奖国际数学家大会从1982年开始颁发奈望林纳奖,每4年一次,一次只有一位获奖者,得奖者不大于40岁。

奈望林纳奖奖励在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领域(比如计算机科学、程序语言、代数分析)最杰出的数学成就。

金制奖章上刻着拉尔夫·奈望林纳等的头像。

1950年,奈望林纳成为第一位将计算机的使用引入芬兰的数学家。

历届菲尔兹奖得主汇总

历届菲尔兹奖得主汇总

Fields(菲尔兹)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 )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

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每次最多四人得奖。

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它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

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Fields(菲尔兹)奖获得者1、L.V.Ahlfors (阿尔福斯)(1907--1996)美籍芬兰数学家。

证明了邓若瓦猜想,发展覆盖面理论,对黎曼面作了深入研究,在复分析等领域享有崇高声望。

1936年在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从1948至U 1950, Ahlfors担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

他曾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

在1986 ,他担任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

2、J.Douglas(道格拉斯)(1897--1965)美国数学家。

解决了普拉托极小曲面问题,即一种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在几何、群论和变分问题的逆问题等领域均有贡献。

1936年在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没有担任职务。

3、A.Selberg(赛尔伯格)(1917--)美籍挪威数学家。

在筛法理论、素数定理、黎曼假设、弱对称黎曼空间中的调和分析、不连续群及其对于狄里克雷级数的应用、连续群的离子群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在数论学界有崇高声望。

1950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没有任职4、L.Schwartz (施瓦尔茨)(1915--2002)法国数学家。

创立了广义函数论,在泛函分析、概率论、偏微分方程等领域均有突出工作。

1950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没找到任职,但政治上活跃。

5、K.Kodaira (小平邦彦)(1915--1997)日本数学家。

推广了代数几何的一条中心定理一一黎曼—罗赫定理,证明了狭义卡勒流形是代数流形,得到了小平邦彦消没定理,在代数几何和微分方程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工作。

1954年在第1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第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第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人生驿站RAND GARDEN OF SCIENCE近年来,他频繁来往于香港、北京、杭州、美国等地。

被内地媒体熟知,除了他年轻时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有他热心肠地为国办学,以及敢于说话的“真性情”。

他22岁获博士学位,27岁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他也是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中国科学家,他还获得全球数学终身大奖“沃尔夫奖”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特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等众多国际大奖和崇高的学术荣誉。

他,就是丘成桐!丘成桐现为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他在微分几何、微分方程、流形拓扑、代数几何、数学物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被公认为是几何分析学科方向的奠基人。

英国数学大师约翰·科茨说:“中华数学事业已进入丘成桐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数学强国!”丘成桐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的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1979年,他受中科院原数学所所长华罗庚之邀第一次访华。

20世纪80年代,又几度到中科院数学所进行学术交流,并被聘为数学所学术委员会的名誉委员。

90年代以后,联系就更为紧密。

1994年,丘成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2003年,经中科院提名,丘成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2010年,丘成桐摘取数学终身成就大奖“沃尔夫奖”。

据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双奖得主,迄今全球只有13位。

勤奋刻苦,培养大气丘成桐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现为“汕头市”),父亲丘镇英。

幼年时,丘成桐随父母移居香港。

在谈到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数学兴趣时,丘成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20世纪60年代中,在香港培正中学上学,中学数学老师的能力都很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主要是黄逸樵老师。

他很懂讲课,喜欢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尤其是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讲得有条有理、引人入胜,所以,我的兴趣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

“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

“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由国际数学联盟〔简称IMU〕掌管评定的,并且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上颁发。

菲尔兹奖的威望性,局部地即来自于此。

所以,这里先复杂引见一下"联盟"与"大会".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约翰。

查尔斯。

菲尔兹命名的。

1892年,菲尔兹远渡重洋,游学巴黎、柏林整整十年。

在欧洲,他与福雪斯、弗劳伯纽斯等著名数学家有亲密的交往。

这一段阅历,大大地开阔了菲尔兹的眼界。

菲尔兹关于数学的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关于促进北美州数学的开展,都有一些出色的见地。

为了使北美的数学迅速赶上欧洲,菲尔兹养精蓄锐掌管准备了1924年的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大会〕。

这次大会使他精疲力尽,安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会议关于北美的数学水平的生长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触发了菲尔兹发起一项国际性奖金的念头,由于菲尔兹剧烈地主张数学开展应该是国际性的。

当菲尔兹知道了1924年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建议以此作为基金设立一项这样的奖。

菲尔兹奔走欧美追求支持,并想在1932年苏黎世大会亲身提出正式建议,结果未及开幕他就逝世了。

是多伦多大学数学系的悉涅,把这个建议和一大笔钱〔其中包括1924年大会的结余和菲尔兹的遗产〕提交苏黎世大会,大会立刻接受了这一建议。

依照菲尔兹的意见,这项奖金应该就叫国际奖金,而不应该以任何国度机构或团体的名字来命名。

但是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是决议命名为菲尔兹奖。

数学家们希望用这一方式来表示对菲尔兹的纪念和赞许,他不是以自已的研讨任务,而是以远见、组织才干和勤恳的任务促进了本世纪的数学事业。

第一次菲尔兹奖颁发于1936年。

不久,国际情势急剧好转。

原定1940年在美国召开的大会已成泡影。

第二次的菲尔兹奖是在战后的第一次大会,即1950年大会上颁发的。

以后,每次大会都顺利地停止了这一议程。

-般是每届两名获奖者。

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百科名片菲尔兹奖正面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

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每次最多四人得奖。

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它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

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目录简介设立背景影响发展奖章设计获奖名单特殊情况趣闻关于菲尔兹简介设立背景影响发展奖章设计获奖名单特殊情况趣闻•关于菲尔兹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菲尔兹奖背面[1]1936年开始颁发的菲尔茨(Fields)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菲尔茨奖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届的“诺贝尔奖”。

J.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大华。

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

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

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

J.C.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独特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并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持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

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的数学发展和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菲尔兹奖的由来

菲尔兹奖的由来

菲尔兹奖的由来菲尔兹奖章(正反面)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命名的。

一八六三年五月十四日,菲尔兹生在加拿大渥太华。

他十一岁时父亲逝世,十八岁时又失去了慈母,家境不算太好。

菲尔兹十七岁时进入多伦多大学专攻数学。

一八八七年,菲尔兹二十四岁,就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又过了两年,他在美国阿勒格尼大学当上了教授。

当时,世界数学的中心是在欧洲。

北美的数学家差不多都要到欧洲学习、工作一段时刻。

一八九二年,菲尔兹远渡重洋,游学巴黎、柏林整整十年。

在欧洲,他与福雪斯、弗劳伯纽斯等闻名数学家有紧密的交往。

这一段经历,大大地开阔了菲尔兹的眼界。

作为一个数学家,菲尔兹的工作爱好集中在代数函数方面,成就不算突出,但作为一名数学事业的组织、治理者,菲尔兹却是功绩卓著的。

菲尔兹专门早就意识到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他是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第一人。

现在人们都明白,一个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情形如何,是衡量那个国家科学水平的一个可靠指数。

而在当时,能有如此的认识实属难能可贵。

菲尔兹关于数学的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关于促进北美州数学的进展,都有一些杰出的见解。

为了使北美的数学迅速赶上欧洲,菲尔兹竭尽全力主持筹备了一九二四年的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大会)。

这次大会使他精疲力尽,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会议关于北美的数学水平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一九二四年大会没有邀请德国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的数学家。

在此之前的一九二0年大会,因为是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战前属德国)举行,德国拒绝参加(一九二八年的波伦亚大会只是由于希尔伯特坚持,德国才参加了。

)。

这些情况专门可能触发了菲尔兹发起一项国际性奖金的念头,因为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进展应该是国际性的。

当菲尔兹明白了一九二四年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建议以此作为基金设立一项如此的奖。

菲尔兹奔跑欧美谋求支持,并想在—九三二年苏黎世大会亲自提出正式建议,结果未及开幕他就逝世了。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篇一:诺贝尔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列表,以及对这些奖项的介绍和拓展。

1. 1901年 - 物理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2. 1902年 - 化学奖:威廉·亨利·纽曼(William Henry Newman)3. 1903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 1904年 - 化学奖:路易斯·达盖尔(Louis de Groot Dagendarian)5. 1905年 - 物理学奖:约翰·伯努利(John Perseby努利)6. 1906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7. 190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8. 1908年 - 化学奖:伊萨克·牛顿·萨克雷(Isaac Newton萨勒姆)9. 1909年 - 物理学奖:莱布尼茨·普朗克(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0. 1910年 - 化学奖: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1. 191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12. 1912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13. 1913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4. 1914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15. 1915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 1916年 - 化学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门捷列夫(Niels Bohr)17. 1917年 - 物理学奖:约翰·伯努利(John Perseby努利)18. 1918年 - 化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19. 1919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20. 1920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21. 1921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22. 1922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23. 1923年 - 物理学奖: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24. 1924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25. 192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26. 1926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27. 192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28. 1928年 - 化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29. 1929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0. 1930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31. 193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2. 1932年 - 化学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门捷列夫(Nicolaus Copernicus)33. 1933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34. 1934年 - 化学奖: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35. 193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36. 1936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37. 1937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8. 1938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39. 1939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40. 1940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41. 1941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2. 1942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43. 1943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44. 1944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45. 1945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46. 1946年 - 化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47. 194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48. 194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49. 1949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50. 1950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51. 195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52. 1952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53. 1953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54. 1954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55. 1955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56. 1956年 - 化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57. 1957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58. 195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59. 1959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60. 1960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61. 1961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62. 1962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63. 1963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64. 1964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65. 196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66. 1966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67. 196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68. 196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69. 1969年 - 物理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70. 1970年 - 化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71. 1971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篇二:诺贝尔奖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十大最伟大的数学家

十大最伟大的数学家

十大最伟大的数学家数学通常被称为宇宙的语言,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因此,在我们这样的现代社会中,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从厨房里的水龙头到向家里传送电视节目的卫星,你看到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是数学产生了影响。

正因为如此,伟大的数学家们无疑将超越其他数学家,并将他们的名字载入历史。

这份名单记录了一些这样的人。

我根据他们的贡献、他们当时对数学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持久影响对他们进行了评估。

我还建议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是真正迷人的人,他们的发现是惊人的–太多,不值得在此提及。

像往常一样,这样的列表是非常主观的,因此,请在评论中包括您自己的补充!1、萨莫斯的毕达哥拉斯萨莫斯的毕达哥拉斯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被一些人认为是最早的伟大数学家之一。

他生活在公元前570年到495年之间,在今天的希腊,他创立了毕达哥拉斯教派,亚里士多德认为他是最早积极研究和发展数学的团体之一。

在三角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也是他的通称。

然而,一些消息来源怀疑是他造出了这个证明。

然而,像基础数学的大部分一样,这些理论的影响在今天是很普遍的,它在现代测量和技术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大部分其他领域和数学定理的基础。

但是,与大多数古代理论不同的是,它对几何学的发展起到了影响,同时也为数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值得努力的大门。

因此,他可以被称为现代数学之父。

2、安德鲁威尔斯安德鲁威尔斯目前在世的唯一数学家,安德鲁威尔斯最出名的是他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没有正整数,a,b和c可以满足这个方程a^n+b^n==n 的n次方的。

尽管对数学的贡献也许没有这个列表上的其他贡献那么大,但为了证明这个定理,他确实“发明”了大量的新数学的部分。

此外,他的奉献精神经常受到大多数人的钦佩,因为他几乎把自己关在家里7年,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当发现解决方案有错误时,他又回到孤独的状态一年后才被接受。

为了正确地解释这个数学是多么具有突破性和新颖性,有人说,你一方面可以计算出世界上数学家的数量,一方面,他们当时能够理解并验证他的证明。

“诺贝尔数学奖“及获得者总汇

“诺贝尔数学奖“及获得者总汇

“诺贝尔”数学奖及获得者总汇费尔兹(J.Fields)奖和沃尔夫(R.Wolf)奖是著名的两项世界性数学大奖,由于诺贝尔奖没设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费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费尔兹奖于1932年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设立,1936年首次颁奖。

该奖每4年评选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可获得一枚纯金制成的奖章和1500美元奖金。

虽然这与诺贝尔奖上百万美元的奖金比起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费尔兹奖70年来在各国数学家心中的“含金量”却一点不比诺贝尔奖低。

奖章上面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且用拉丁文镌刻上“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

费尔兹奖专门用于奖励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的杰出成就,这项奖为纪念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费尔兹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费尔兹于1924年主持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曾设想利用大会结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基金,用于鼓励青年数学家。

1932年他去世前又捐赠一部分财产,加上第7届大会的结余作为基金,设立一项“不署国名、团体名和个人名的”奖金。

1932年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决定设立费尔兹奖,获奖者经由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执委会选定的8人评委会评选,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奖。

沃尔夫(Wolf)奖于1976年由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发明家里卡多·沃尔夫(Ricardo Wolf)在以色列设立,1978年首次颁奖。

沃尔夫奖是具有极高学术声望的多学科国际学术奖项,授奖学科为物理学、数学、化学、医学和农学,1981年增设艺术奖。

沃尔夫奖具有终身成就性质,是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

主要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奖金金额为沃尔夫基金的年息,每年颁发一次。

Fields奖获得者Wolf奖获得者。

88位数学伟人名单

88位数学伟人名单

88位数学伟人名单1.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2. 欧几里得(Euclid)3. 阿基米德(Archimedes)4.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5.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6. 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7. 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8. 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of Perga)9.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0. 欧拉(Leonhard Euler)11. 埃尔米特(Ferdinand von Lindemann)12. 费马(Pierre de Fermat)13. 波利亚(George Pólya)14.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5. 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16. 庞加莱(Henri Poincaré)17. 狄利克雷(Peter Gustav Lejeune Dirichlet)18. 狄克森(Leonard Eugene Dickson)19. 黎曼(Bernhard Riemann)20. 康托尔(Georg Cantor)21. 韦尔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22.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23. 库尔特(Felix Klein)24.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25. 诺伯特(Alfred Nobel)26. 米尔(John von Neumann)27. 图灵(Alan Turing)28. 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29. 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30. 提尔斯(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31. 布莱克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32. 费曼(Richard Feynman)33.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34. 康威(John Horton Conway)35. 佩诺(Giuseppe Peano)36. 谢尔宾斯基(Wacław Sierpiński)37. 齐亚那(Srinivasa Ramanujan)38. 卡尔达诺(Gerolamo Cardano)39. 波利亚(G. Polya)40. 瑞利(Lord Rayleigh)41. 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42. 盖尔曼(William Feller)43. 梅特尼科夫(Andrey Kolmogorov)44. 罗宾逊(Raphael Robinson)45. 卡尔曼(Rudolf Emil Kalman)46. 莱斯特(Simon Plouffe)47.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48. 洛朗(Pierre-Simon Laplace)49. 朗之万(Joseph Louis Lagrange)50. 希尔伯特(Edmund Landau)51. 瓦尔德斯(Wolfgang Waldschmidt)52. 贾吉(S. R. Srinivasa Varadhan)53.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54. 赫尔德(Hermann Weyl)55. 纳什(John Forbes Nash)56. 大卫·布朗(David Mumford)57.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58. 纳伊曼(John von Neumann)59. 路易·卡尔达诺(Gerolamo Cardano)60. 路易·德布鲁(Louis de Branges)61. 鲍尔(Benoit B. Mandelbrot)62. 康德(Immanuel Kant)63. 波利亚(G. Pólya)64.卡尔·费尔马(Pierre de Fermat)65. 赫尔曼·维尔斯特拉斯(Hermann Weyl)66. 拉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67. 索菲·赫尔曼(Sophie Germain)68. 安德烈·维尔斯特拉斯(Andrei Weil)69. 卡尔·威尔逊(Carl Ludwig Siegel)70.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71. 弗朗西斯·埃德华·卡特兰(Francis Edouard Kowalski)72. 约瑟夫·路易·拉格朗日(Joseph Louis Lagrange)73. 埃米尔·勒热讷斯(Émile Léger)74. 比利时·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75. 约瑟夫·贝尔特兰(Joseph Bertrand)76. 弗朗茨·哈斯(Franz Hasse)77. 乔治·波利亚(George Pólya)78. 伊万·皮亚特尼科夫(Ivan Piatetski-Shapiro)79. 约翰·纳什(John Nash)80. 赫尔曼·黎曼(Hermann Riemann)81. 约翰·康威(John Horton Conway)82. 斯坦尼斯拉夫·乌拉姆(Stanislaw Ulam)83. 保罗·爱德华·斯奈尔(Paul Erdős)84.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85.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86.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87. 胡安·卡洛斯·阿尔瓦雷斯(Juan Carlos Alvarez)88. 约瑟夫·切比雪夫(Pafnuty Chebyshev)。

历届菲尔兹奖得奖名单

历届菲尔兹奖得奖名单

历届菲尔兹奖得奖名单2009-02-032006年Andrei Okounkov(安德烈·欧克恩科夫),Grigori Perelman(格里高利·佩雷尔曼),Terence Tao(陶哲轩),Wendelin Werner(温德林·沃纳)2002年洛朗·拉佛阁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1998年C.T.麦克马兰A.高尔斯R.E.博切尔兹M.孔采维奇1994年E.齐尔曼诺夫J.C.约克兹P.L.利翁斯J.布尔干1990年森重文F.R.J.沃恩 E.威腾V.德里费尔德1986年M.弗里德曼G.法尔廷斯S.唐纳森1983年丘成桐W.瑟斯顿A.孔涅1978年C.费弗曼G.A.马古利斯D.奎伦D.德利涅1974年D.B.芒福德E.邦别里1970年J.G..汤普森S.P.诺维科夫广中平佑A.贝克1966年M.F.阿蒂亚S.斯梅尔A.格罗腾迪克P.J.科恩1962年J.W.米尔诺L.V.赫尔曼德尔1958年R.托姆K.F.罗斯1954年J.P.塞尔小平邦彦1950年A.塞尔伯格L.施瓦尔茨跟中国人沾边的有丘成桐和陶哲轩,不过这两人跟中国有点关系的也就是遥远的DNA了,而且都是广东人吧,丘成桐祖籍广东,陶哲轩父母原是香港的。

大概近50人获得菲尔兹奖,而有中国DNA的只有两人,不禁让我产生一个疑问:中国人数学能力到底强不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Weierstrass 魏尔斯特拉斯(古典分析学集大成者,德国人)Cantor 康托尔(Weiestrass的学生,集合论的鼻祖)Bernoulli 伯努利(这是一个17世纪的家族,专门产数学家物理学家)Fatou 法都(实变函数中有一个Fatou引理,为北大实变必考的要点)Green 格林(有很多姓绿的人,反正都很牛)S.Lie 李(创造了著名的Lie群,是近代数学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Euler 欧拉(后来双目失明了,但是其伟大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Gauss 高斯(有些人不需要说明,Gauss就是一个)Sturm 斯图谟(那个Liouvel-Sturm定理的人,项武义先生很推崇他) Riemann 黎曼(不知道这个名字,就是说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数学家)Neumann 诺伊曼(造了第一台电脑,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数学物理的全才)Caratheodory 卡拉西奥多礼(外测度的创立者,曾经是贵族)Newton 牛顿(名字带牛,实在是牛)Jordan 约当(Jordan标准型,Poincare前的法国数学界精神领袖)Laplace 拉普拉斯(这人的东西太多了,到处都有)Wiener 维纳(集天才变态于一身的大家,后来在MIT做教授)Thales 泰勒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有一个他囤积居奇发财的轶事)Maxwell 麦克斯韦(电磁学中的Maxwell方程组)Riesz 黎茨(泛函里的Riesz 表示定理,当年匈牙利数学竞赛第一)Fourier 傅立叶(巨烦无比的Fourier变换,他当年黑过Galois)Noether 诺特(最最伟大的女数学家,抽象代数之母)Kepler 开普勒(研究行星怎么绕着太阳转的人)Kolmogorov 柯尔莫戈洛夫(苏联的超级牛人烂人,一生桀骜不驯)Borel 波莱尔(学过数学分析和实分析都知道此人)Sobolev 所伯列夫(著名的Sobolev空间,改变了现代PDE的写法)Dirchlet 狄利克雷(Riemann的老师,伟大如他者廖若星辰)Lebesgue 勒贝格(实分析的开山之人,他的名字经常用来修饰测度这个名词)Leibniz 莱不尼兹(和Newton争谁发明微积分,他的记号使微积分容易掌握)Abel 阿贝尔(天才,有形容词形式的名字不多,Abelian就是一个)Lagrange 拉格朗日(法国姓L的伟人有三个,他,Laplace,Legendre) Ramanujan 拉曼奴阳(印度人,天资异禀,死于思乡病)Ljapunov 李雅普诺夫(爱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但更爱他的妻子)Holder 赫尔得(Holder不等式,L-p空间里的那个)Poisson 泊松(概率中的Poisson过程,也是纯数学家)Nikodym (有著名的Ladon-Nikodym定理)H.Hopf 霍普夫(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先生的好朋友)Pythagoras 毕达哥拉斯(就是勾股定理在西方的发现者)Baire 贝尔(著名的Baire纲)Haar 哈尔(有个Haar测度,一度哥廷根的大红人)Fermat 费马(Fermat大定理,最牛的业余数学家,吹牛很牛的)Kronecker 克罗内克(牛人,迫害Cantor至疯人院)udau 朗道(巨富的数学家,解析数论超牛)Markov 马尔可夫(Markov过程)Wronski 朗斯基(微分方程中有个Wronski行列式,用来解线性方程组的)Zermelo 策梅罗(集合论的专家,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理体系)Rouche 儒契(在复变中有Rouche定理Rouche函数)Taylor 泰勒(Taylor有很多,最熟的一个恐怕是Taylor展开的那个)Urysohn 乌里松(在拓扑中有著名的Urysohn定理)Frechet 泛函中的Frechet空间Picard 皮卡(大小Picard定理,心高气敖,很没有人缘)。

世界各领域最高奖项考点(汇总)

世界各领域最高奖项考点(汇总)

世界各领域最高奖项考点“二十四节气”考点及诗句汇总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考点【常识】古诗中的地理知识汇总1、综合奖:诺贝尔奖。

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2、数学奖:菲尔茨奖。

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3、新闻奖:普利策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4、护士奖:南丁格尔奖。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她因操劳过度,不幸双目失明。

1907年,为表彰南丁格尔在医疗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使她成为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妇女。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近代医务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5、计算机奖:图灵奖。

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其名字取自计算机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

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及其严苛,一年只奖励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次奖。

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截至2017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菲尔兹奖列表

菲尔兹奖列表

菲尔兹奖年份国际数学家大会地点得主(国籍,当年生日后岁数)[1]2014韩国首尔待定2010印度海得拉巴厄隆·林登斯特劳斯(以色列,40岁)吴宝珠(越南/法国,37岁)斯塔尼斯拉夫·斯密尔诺夫(俄罗斯,39岁)赛德瑞·维拉尼(法国,36岁)2006西班牙马德里安德烈·奥昆科夫(俄罗斯,37岁)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拒辞不受)(俄罗斯,40岁)陶哲轩(澳大利亚,31岁)文德林·维尔纳(法国,38岁)2002中国北京洛朗·拉福格(法国,36岁)弗拉基米尔·沃埃沃德斯基(俄罗斯,36岁)1998德国柏林理查德·博赫兹(英国,生于南非,39岁)威廉·蒂莫西·高尔斯(英国,35岁)马克西姆·孔采维奇(俄罗斯,34岁)柯蒂斯·麦克马伦(美国,40岁)1994瑞士苏黎世让·布尔甘(比利时,40岁)皮埃尔-路易·利翁(法国,38岁)让-克里斯托夫·约科兹(法国,37岁)叶菲姆·泽尔曼诺夫(俄罗斯,39岁)1990日本京都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苏联,36岁)沃恩·弗雷德里克·兰德尔·琼斯(新西兰,38岁)森重文(日本,39岁)爱德华·威滕(美国,39岁)1986美国加州柏克莱西蒙·唐纳森(英国,29岁)格尔德·法尔廷斯(西德,32岁)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美国,35岁)1982波兰华沙阿兰·孔涅(法国,35岁)威廉·瑟斯顿(美国,36岁)丘成桐(美国,生于中国,33岁)1978加拿大温哥华皮埃尔·德利涅(比利时,34岁)查尔斯·费夫曼(美国,29岁)格列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古利斯(苏联,32岁)丹尼尔·格雷·奎林(美国,38岁)1974芬兰赫尔辛基恩里科·邦别里(意大利,34岁)大卫·芒福德(美国,生于英国,37岁)1970法国尼斯艾伦·贝克(英国,31岁)广中平祐(日本,39岁)谢尔盖·诺维柯夫(苏联,32岁)约翰·格里格斯·汤普森(美国,38岁)1966苏联俄罗斯莫斯科迈克尔·阿蒂亚(英国,37岁)保罗·寇恩(美国,32岁)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无国籍,居于法国,生于德国,38岁)斯蒂芬·斯梅尔(美国,36岁)1962瑞典斯德哥尔摩拉尔斯·赫尔曼德(瑞典,31岁)约翰·米尔诺(美国,31岁)1958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克劳斯·弗里德里希·罗思(英国,33岁)勒内·托姆(法国,35岁)1954荷兰阿姆斯特丹小平邦彦(日本,39岁)让-皮埃尔·塞尔(法国,28岁)洛朗·施瓦茨(法国,35岁)1950美国麻省剑桥阿特勒·塞尔贝格(挪威,33岁)拉尔斯·瓦莱里安·阿尔福斯(芬兰,29岁)1936挪威奥斯陆杰西·道格拉斯(美国,3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尔兹奖
年份国际数学家大会
地点
得主(国籍,当年生日后岁数)[1]
2014韩国首尔待定
2010印度海得拉巴厄隆·林登斯特劳斯(以色列,40岁)
吴宝珠(越南/法国,37岁)
斯塔尼斯拉夫·斯密尔诺夫(俄罗斯,39岁)赛德瑞·维拉尼(法国,36岁)
2006西班牙马德里安德烈·奥昆科夫(俄罗斯,37岁)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拒辞不受)(俄罗斯,40岁)陶哲轩(澳大利亚,31岁)
文德林·维尔纳(法国,38岁)
2002中国北京
洛朗·拉福格(法国,36岁)
弗拉基米尔·沃埃沃德斯基(俄罗斯,36岁)
1998德国柏林理查德·博赫兹(英国,生于南非,39岁)威廉·蒂莫西·高尔斯(英国,35岁)
马克西姆·孔采维奇(俄罗斯,34岁)
柯蒂斯·麦克马伦(美国,40岁)
1994瑞士苏黎世让·布尔甘(比利时,40岁)
皮埃尔-路易·利翁(法国,38岁)
让-克里斯托夫·约科兹(法国,37岁)叶菲姆·泽尔曼诺夫(俄罗斯,39岁)
1990日本京都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苏联,36岁)
沃恩·弗雷德里克·兰德尔·琼斯(新西兰,38岁)森重文(日本,39岁)
爱德华·威滕(美国,39岁)
1986美国加州柏克莱西蒙·唐纳森(英国,29岁)
格尔德·法尔廷斯(西德,32岁)
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美国,35岁)
1982波兰华沙阿兰·孔涅(法国,35岁)
威廉·瑟斯顿(美国,36岁)
丘成桐(美国,生于中国,33岁)
1978加拿大温哥华皮埃尔·德利涅(比利时,34岁)
查尔斯·费夫曼(美国,29岁)
格列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古利斯(苏联,32岁)丹尼尔·格雷·奎林(美国,38岁)
1974芬兰赫尔辛基
恩里科·邦别里(意大利,34岁)
大卫·芒福德(美国,生于英国,37岁)
1970法国尼斯艾伦·贝克(英国,31岁)
广中平祐(日本,39岁)
谢尔盖·诺维柯夫(苏联,32岁)
约翰·格里格斯·汤普森(美国,38岁)
1966苏联俄罗斯莫斯

迈克尔·阿蒂亚(英国,37岁)
保罗·寇恩(美国,32岁)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无国籍,居于法国,生于德国,
38岁)
斯蒂芬·斯梅尔(美国,36岁)
1962瑞典斯德哥尔摩
拉尔斯·赫尔曼德(瑞典,31岁)
约翰·米尔诺(美国,31岁)
1958英国苏格兰爱丁

克劳斯·弗里德里希·罗思(英国,33岁)
勒内·托姆(法国,35岁)
1954荷兰阿姆斯特丹
小平邦彦(日本,39岁)
让-皮埃尔·塞尔(法国,28岁)
洛朗·施瓦茨(法国,35岁)
1950美国麻省剑桥
阿特勒·塞尔贝格(挪威,33岁)
拉尔斯·瓦莱里安·阿尔福斯(芬兰,29岁)1936挪威奥斯陆
杰西·道格拉斯(美国,39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