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西塞山怀古》原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赏析'《西塞山怀古》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而且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唐朝: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及注释【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

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

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西塞山怀古⑴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赏析】:《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标签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

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

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题为怀古,而旨在鉴今。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作者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途经西塞山时即景骋怀,油然兴感,于是吟成这首在当时便号为“绝唱”的七言律诗。

据《鉴诫录》载,“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乐天舍,各赋《西塞山怀古》。

刘诗先成。

白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三公乃遂罢作。

”尽管前人已辨其妄,但由这一传说本身,却不难看出这首诗曾怎样令人叹为观止。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是长江中游的军事要塞之一,形势险要。

三国时,东吴曾以之为江防前线,恃险固守。

但吴主孙皓于此设置的拦江铁锁,并没能挡住晋军的凌厉攻势。

这是诗的前四句所描述的史实,也是作者“怀古”的具体内容。

但平实的史料一经攫入作者纵横捭阖的诗笔,顿时化为生动而遒炼的形象。

一、二两句以晋军的浩大声势反衬东吴的衰飒气运,见出战争双方的强弱不侔。

王濬,时任晋益州刺史。

据《晋书》本传,晋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

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

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 “楼船”,指此。

“下益州”;是说王濬率师由益州沿江而下,直发金陵。

“金陵”,为东吴都城。

其后,东晋及宋、齐、梁、陈亦建都于此,故有“六朝故都”之称。

“王气”,指关乎国运的祥瑞之气。

古人相信望气之术,以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气”缭绕,国兴则气盛,国亡则气收。

这里,“王气黯然收”,意谓东吴国运告终,败亡之象昭然可见。

益州与金陵远隔千里,但在作者艺术地再现当年的战局时,其空间距离却被压缩到最小限度:一“下”即“收”,何其速也!这样措辞,不仅揭出上下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给人两地近在咫尺、二事桴鼓相应之感。

三、四两句专就东吴方面着笔。

东吴曾以铁锁横截江面,“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企图借此负隅顽抗。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鉴赏答案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鉴赏答案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鉴赏答案《西塞山怀古》是由刘禹锡所创作的,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塞山怀古》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西塞山怀古》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赏析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西塞山怀古》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赏析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及赏析

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 时间感和空间感。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 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 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下面是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 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 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 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 ā 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 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 824 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

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 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 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文学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 280 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西塞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附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抒发对逝去岁月的怀
念之情的作品。

下面将为您呈现《西塞山怀古》的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原文:
荒凉塞垣迥,征战两无家。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枫江上秋帆远,只有一带山河千。

解析: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通过对西塞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战乱
岁月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篇通过“荒凉塞垣迥,征战两无家。

”一句,描绘出塞垣荒凉,战乱频仍的景象,表达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面。

作者又以“封侯非
我意,但愿海波涯。

”一句,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希望能
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

其次,诗人以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西塞山壮丽的自然景色。

这些景物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
诗意和美感。

最后,诗末的“青枫江上秋帆远,只有一带山河千。

”一句,通过描绘秋天江面上远去的帆船,以及周边的山河美景,突出了西塞山秋天的壮丽景色。

总的来说,刘禹锡通过描绘西塞山的自然景色,以及通过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娓娓道出了作者对和平安宁时光的向往与期盼,同时也展示了西塞山壮丽的山水风光,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感受。

(此处正文中的题目和其他多余信息已删除,根据需求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调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

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

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

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濬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这首诗是吊古抚今,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西塞山怀古⑴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赏析】:《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阅读训练】: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

②王濬: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译文】: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

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

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

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_唐诗三百首

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_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⑵王?: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轧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王?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鉴赏(一)?率。

第二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

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

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

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

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

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

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流”(包佶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

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

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中山(今河北定州),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

十一年,授太子校书。

后入杜佑幕任掌书记,调渭南县主簿,入朝为监察御史。

“永贞革新”,他是王叔文集团的核心人物,任屯田员外郎。

革新失败,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后奉召回朝,旋因玄都观诗得罪权贵,出历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前后度过了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活。

入朝历主客、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又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直到开成元年(836),方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因称“刘宾客”。

后迁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世又称“刘尚书”。

两《唐书》有传。

刘禹锡奋发有为,立志改革,虽屡遭贬谪而不改初衷,身处逆境而不肯屈服,历任地方官而多有惠政。

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并称“刘柳”。

又是唐代文人词的主要作者,更是杰出的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练含蓄,骨力豪劲,韵味隽永,富有哲理,并注意向民歌学习,清新自然,脍炙人口,流传颇广。

现存诗八百余首,有《刘梦得文集》行世。

【原文】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 [1] ,金陵王气黯然收 [2] 。

千寻铁锁沉江底 [3] ,一片降幡出石头 [4] 。

人世几回伤往事 [5] ,山形依旧枕寒流 [6] 。

从今四海为家日 [7] ,故垒萧萧芦荻秋 [8] 。

【注释】[1]楼船:高大的战船。

益州:即今四川成都。

王濬(jùn)时任益州刺史。

《晋书•王濬传》载:“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

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

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太康元年正月,濬自成都率水军攻吴。

[2]金陵:即今江苏南京,时称建业,为东吴国都。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

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赏析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及赏析《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年代】: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内容】: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

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降幡:降旗。

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赏析】: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诗借晋武帝时王濬东征灭吴的事例,揭示地利不足恃的道理。

颈联为名句,言世事频迁,江同山依旧,感慨万千,耐人寻味。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

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品读《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

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金陵:吴国都城。

【韵译】西晋时的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为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诗文解释】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

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

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西塞山怀古》诗歌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诗歌赏析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

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

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

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

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

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

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译文及赏析《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西塞山怀古》注释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赏析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

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

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

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