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种鸡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防控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一、控制垂直传播
首先防止蛋在产后发生污染,即保持产出的种蛋清洁、定时干净收集种蛋、立即进行消毒。

然后种蛋应储存在较低的温度下,用甲醛熏蒸孵化器以降低沙门氏菌污染。

其次祖代鸡群不应进行免疫,而是依靠良好的生物安全和经常性的筛选来尽早发现沙门氏菌疫情。

唯一能消除垂直传播的方法是培育阴性种群,其它措施均最大限度的减少沙门氏菌的感染而不能彻底消除感染。

二、控制水平传播
保证从无污染的种禽场引种。

定期清洗消毒饮水系统,确保饮水中的细菌含量不超标。

清除老鼠、害虫和野鸟等传染源,同时进场物品应彻底消毒,并定期对饲料、原料和环境样本进行检测。

三、免疫或用药控制
现用的疫苗只是肠炎沙门氏菌,而无鸡白痢和伤寒沙门氏菌。

在日龄免疫第一次,然后在育成期和开产前再分别免疫,这样可以降低患病机率,但无法达到净化沙门氏菌的目的。

如果鸡群沙门氏菌严重只能使用定期预防,以磺胺类和氟苯尼考首选。

所以防控沙门氏菌主要依靠生物安全措施。

有的免疫,有的不免疫。

四、净化沙门氏菌
根除沙门氏菌的方法是在开产前对鸡群进行血清平板凝集实验,逐只普查。

蛋鸡一般均靠普检,因为蛋鸡生产周期长,影响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几个方面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基本知识。

病原学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三层膜组成,包括外层多糖、胞外膜和细胞壁。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人和动物的肠道、粪便、泥土、水源等多种环境中分离出来。

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共有2900余个不同的血清型,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致病,其中以鸡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和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的致病性最强。

流行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该病毒的家禽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泻、呼吸急促、肿脚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由于鸡沙门氏菌病的恶性程度和传染性,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非常大。

一旦鸡群中出现沙门氏菌感染,往往会导致整个养殖场的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保持环境卫生。

养殖场的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废弃物产生。

同时,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体在养殖场中的存在和传播。

2. 做好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应注意质量和卫生,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和新鲜,每日更换水源。

3. 定期检测健康情况。

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确保其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病例,需要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4. 实施疫苗接种。

合理选用高效的疫苗,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能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威胁。

为保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危害。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种鸡场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具有强大的传播和生存能力,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和感染,种鸡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管理措施、生物安全措施、消毒措施和健康监测措施等。

首先,种鸡场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培训人员。

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减少潜在的传染源和感染机会。

此外,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种鸡场应该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控制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这包括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及其物品进入种鸡区域,禁止饲料和设备从外部引入,以及定期检查和消毒车辆。

另外,一定要分离母鸡和公鸡以及育成鸡,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出入种鸡区域的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防止携带和传播沙门氏菌。

第三,种鸡场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有效杀灭和控制沙门氏菌的生长。

消毒应该涵盖所有的设施、设备和鸡舍等,使用专业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浸泡和清洁,确保全部消毒覆盖并达到杀菌的效果。

消毒的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例如在季节交替和感染高发期进行加强消毒。

最后,种鸡场还需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沙门氏菌的感染。

可以定期采集鸡粪和环境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和数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每个批次鸡的生产和养殖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追溯感染源,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需要从管理措施、生物安全措施、消毒措施和健康监测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沙门氏菌的传播风险,保障种鸡场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重要传染病,主要通过鸡的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等途径传播。

鸡沙门氏菌病不仅对养殖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一、加强饲养管理1.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饲养场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扫鸡舍,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草,保持饲养场的卫生。

2. 严格饲料卫生:鸡饲料应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的储存和使用要注意卫生,避免受到污染。

3. 饮水管控:饲养场应定期清洗水槽,保持饮水的清洁。

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减少饮水管控,防止疾病通过饮水传播。

4. 控制密度:饲养场应控制鸡群的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在饲养场内,应定期对鸡群进行沙门氏菌疫苗的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防线,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加强检疫监控1.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饲养场应定期开展鸡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对鸡群进行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 加强国门检疫:加强进口鸡肉和饲料的检疫工作,防止外源性沙门氏菌的传入。

四、加强人员卫生管理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护措施,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饲养场。

对于接触感染的员工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五、加强宣传教育1. 提高饲养人员的防范意识:饲养场的管理人员应对鸡沙门氏菌病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饲养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防疫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鸡沙门氏菌病的认知水平。

六、加强应急处理一旦饲养场发生鸡沙门氏菌病的疫情,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对病鸡的隔离和消毒处理,减少疫情的蔓延。

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饲养场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疫苗接种和检疫监控,加强对饲养员工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应对疫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保障鸡的健康和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发布时间:2022-08-19T03:35:02.82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期作者:马婧[导读] 家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马婧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镇沅 666501摘要:家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禽副伤寒、禽伤寒等病,本文结合当前田坝乡瓢鸡养殖大户瓢鸡养殖过程中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家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禽副伤寒、禽伤寒等病,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家禽沙门氏菌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对养禽业的危害性很大。

此外,健康的禽类带菌现象相当普遍,带菌者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异常、饲养条件较差、各种应激因素可以促发和诱发。

对养殖业有很大的威胁[1]。

1 背景说明镇沅瓢鸡、世界唯一,世界瓢鸡、源起田坝,目前田坝乡共有瓢鸡养殖户1526户,覆盖全乡8个行政村179个村民小组,现瓢鸡存栏3.2万余羽,有500羽以上的瓢鸡养殖大户58户,存栏1000羽以上的瓢鸡养殖大户8户,瓢鸡养殖合作社1个。

随着养殖户养殖热情的高涨,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据调查沙门氏菌病正在成为瓢鸡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对田坝乡一个瓢鸡养殖合作社、7户瓢鸡养殖大户的瓢鸡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范围涉及田坝乡田坝村、瓦桥村、岔河村、李家村和联合村。

养殖合作社和7户养殖大户的瓢鸡常年存栏均在500羽以上,年出栏达1000羽以上。

经走访调查发现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每年均有3%的瓢鸡死于沙门氏菌病,(其中以2至3周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达2.5%)。

2 发病情况经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一个瓢鸡养殖合作社和7户瓢鸡养殖大户的瓢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情况统计如下:一年内瓢鸡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情况统计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3.1鸡白痢(1)临床症状:各种品种的鸡均易感,以2至3周龄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其流行特点不仅严重影响了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流行病学特点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典型的动物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

感染鸡一般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落巢等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感染的鸡在接触病原体后,还可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2. 季节性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为严重,这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这样的环境下,病原菌更容易生长繁殖,使得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夏秋季节是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的高发期,家禽养殖户在这一时段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控鸡的健康状况。

3. 疫情区域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养殖密集区和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疫情。

在一些饲料、水源污染严重的地区,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疫情区域的特点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加强防控措施,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扩散。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户在日常鸡的管理过程中,应做好粪便清理、饲料消毒、环境消毒等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要定期对鸡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或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2. 用药预防在鸡的日常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药物,如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鸡感染疾病的风险。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和兽医的建议进行操作,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药物残留或者耐药菌株的产生。

3. 注重环境卫生鸡舍的环境卫生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清理鸡舍,保持通风透气,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同时要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鸡群因为食用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疾病。

4. 强化疫苗接种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是鸡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还会对养殖场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提高鸡只对沙门氏菌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发病率,减少死亡率。

在日常的养殖中,要定期进行鸡沙门氏菌病的疫苗接种,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鸡只的免疫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保持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鸡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减少粪便和尿液的滞留,降低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饮水设备、饲料槽等鸡舍用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三、严格隔离在养殖场内要严格隔离新引进的鸡只,避免外来的鸡只带入病原菌。

对发病的鸡只要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菌的扩散和传播,减少疫情的蔓延。

对接触过发病鸡只的养殖人员也要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传播病原菌。

四、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饲养时要注意保持饲料的卫生和质量,避免因为饲料问题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对饮水的管理也要注意,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防止病原菌通过饮水进入鸡只体内。

五、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养殖人员是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传播源之一,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鸡舍,对于疫情的防控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鸡类养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疫苗接种、保持环境卫生、严格隔离、合理饲养管理以及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1. 引言1.1 什么是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尤其是在鸡只中较为常见。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引起严重的传染病。

鸡沙门氏菌病通过感染家禽的消化道,导致腹泻、发热、厌食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鸡沙门氏菌病不仅影响了家禽的健康,还会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水源卫生、定期消毒饲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定期检测鸡群健康状况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加强对鸡沙门氏菌病的认识,引起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重视,是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关键。

1.2 鸡沙门氏菌病的危害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入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产品或食品而传播。

鸡沙门氏菌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仅会导致鸡只生长缓慢、产蛋减少、免疫力下降等直接经济损失,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压力。

鸡沙门氏菌病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当人们食用被感染的禽类产品或食品后,易引发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加强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不仅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传播,才能有效减少其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 正文2.1 加强饲养管理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传播给家禽,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加强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保证鸡舍的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干燥通风,减少沙门氏菌的滋生环境。

仔细清洁饮水器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污染,降低鸡群感染的风险。

要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度拥挤。

过度密集的饲养环境容易造成沙门氏菌的传播,增加疾病的暴发风险。

科学调整饲养密度,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或与感染者接触而感染。

鸡沙门氏菌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个人卫生: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

包括勤洗手、及时治疗腹泻和其他肠道疾病、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2. 食品安全:鸡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品传播,因此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污染的食品。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3. 动物卫生管理:饲养家禽时应注意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和饮水受到污染。

定期给家禽注射预防疫苗,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4. 饮用安全水源:饮用水源的安全对于预防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要确保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1. 疫苗注射:对家禽进行定期的鸡沙门氏菌疫苗注射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2. 消毒措施:对鸡舍、饮水器等场所进行定期的消毒是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3. 隔离患病动物:一旦发现鸡沙门氏菌病的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

避免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接触,减少病菌的传播。

4. 监测和报告病例:对鸡群进行定期的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食品安全控制、动物卫生管理、饮用安全水源等措施,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通过疫苗注射、消毒措施、隔离患病动物、监测报告病例等措施,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家禽健康和养殖业发展。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措施。

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整洁卫生,避免饮用脏水。

饲喂应按时按量定时定量,避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同时,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鸡舍和用具,以防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2. 疫苗预防。

鸡沙门氏菌病有多种疫苗可以使用。

养殖户应注意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和经过严格检验的疫苗,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同时,应注意完善疫苗免疫记录,合理安排接种时间,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3. 加强检疫监管。

针对饲料、水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检疫,对于疑似携带鸡沙门氏菌的病禽应及时隔离,进行诊断检测,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处置和彻底消毒等,以防止病菌传播和扩散。

4. 做好个人卫生。

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也容易感染该病。

因此,饲养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注意洗手、消毒、换衣等方面的卫生要求,及时处理禽类粪便和异味等,防范健康风险。

5. 加强宣传教育。

养殖户和消费者应充分了解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树立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落实“从产生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减少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管,落实措施和标准,才能有效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保障禽类健康和人类健康。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1. 引言1.1 什么是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又称鸡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在动物和人类中引起多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

在鸡群中,沙门氏菌感染通常通过粪便-口传播途径传播,导致鸡发生腹泻、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鸡沙门氏菌病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了解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饲料、水源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管理,避免不洁饮水和食物的污染等。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有助于减少沙门氏菌的繁殖和传播。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保障鸡的健康和生产。

1.2 为什么需要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经充分加热处理的禽肉或禽蛋受到感染。

这种疾病不仅会对鸡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非常重要的。

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鸡的死亡率增加,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们的健康。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受感染的禽类传播到禽肉和禽蛋上,如果人们食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上鸡沙门氏菌病,引发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势在必行。

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生疫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更广泛的范围,对养殖业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维护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

2. 正文2.1 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品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环境传播三种途径。

鸡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

27第9月 上半月刊文/ 招远市夏甸畜牧兽医站 李华鸡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沙门氏菌是一种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在世界各地鸡养殖场均有发生,是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做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工作不仅能减少养殖场的损失,同时也是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沙门氏菌简介1885年沙门氏等人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将其命名为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和动物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

除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引起人类的疾病外,大多数能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但有时也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鸡一般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

鸡感染沙门氏菌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一)鸡白痢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

被污染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不久就可见虚弱昏睡,陆续死亡,通常在3~7日龄发病量逐渐增加,10日龄左右达死亡高峰;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几天后出现症状,2~3周龄达到高峰,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离群呆立,怕冷,靠近热源或挤堆,呼吸困难,排白编辑:王磊*******************色糨糊状粪便,严重的引起糊肛。

青年鸡感染并耐过的,常生长发育不良并长期带菌,所产的蛋留作种蛋会造成垂直传染。

成年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产蛋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胚数增加。

剖检可以发现,早期死亡的幼雏,病变不明显,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卵黄吸收不良,数日龄幼雏可能有出血性肺炎变化,肺部有灰褐色肝样变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

蛋鸡生产沙门氏菌污染的预防控制技术

蛋鸡生产沙门氏菌污染的预防控制技术

蛋鸡生产沙门氏菌污染的预防控制技术在蛋鸡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控制技术,以确保蛋鸡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一、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蛋鸡场的环境卫生是预防沙门氏菌污染的首要任务。

定期清洁和消毒蛋鸡舍、喂料器和饮水器,保持饲料和水质的清洁卫生。

控制蛋鸡粪便的数量和分布,减少沙门氏菌的繁殖和传播。

二、饲料和水质管理选择优质的饲料和水源非常重要。

确保饲料和水质的卫生安全,防止沙门氏菌通过饲料和水源进入蛋鸡体内。

定期检测饲料和水质的质量,及时更换和处理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三、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预防接种是预防蛋鸡感染沙门氏菌的有效措施。

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传染源,控制疫情的传播。

对患病蛋鸡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病扩散。

四、员工卫生教育加强员工的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蛋鸡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育员工正确洗手、穿着清洁衣物进入蛋鸡舍,避免沙门氏菌通过人员传播。

五、检测和监控定期对蛋鸡及其产品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问题点。

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测和监控体系,对蛋鸡生产过程中的沙门氏菌污染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测。

总结:蛋鸡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

通过环境卫生管理、饲料和水质管理、疫病防控、员工卫生教育以及检测和监控等技术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蛋鸡生产过程中的沙门氏菌污染,确保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鸡蛋产品。

希望本文提供的预防控制技术能够对蛋鸡生产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Salmonella enteritidis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可引起鸡的消化道感染,导致鸡的发病和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鸡舍的杂物,适时进行鸡舍的杀菌和消毒,减少病原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饲料和水的卫生管理,避免受到污染,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设备,保证饲料和水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饲料中的病原菌对鸡的感染。

3. 鸡舍隔离和检疫:新进鸡只应该经过严格的隔离和检疫,在确保不携带病原菌的情况下,才能与正常的鸡群接触,避免引入病原菌。

4. 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尽量避免过高的饲养密度,合理安排鸡的空间,避免因饲养密度过高导致鸡之间的接触增多,病原菌的传播机会增加。

5. 疫苗接种:鸡沙门氏菌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疫苗接种,在合适的时间和剂量下,给予鸡疫苗注射,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和疾病的发生。

6.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病原菌的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7. 健康管理:加强鸡的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鸡的自身抵抗力,减少病原菌的侵袭和感染,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8. 个人卫生:饲养人员在接触鸡群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鸡舍,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和检测,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

只有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禽类沙门氏菌病及其防控

禽类沙门氏菌病及其防控

禽类沙门氏菌病及其防控禽类沙门氏菌病及其防控方晓新(黑龙江省依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哈尔滨154800)沙门氏杆菌感染可以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引起雏禽白痢,而禽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病,主要危害成年鸡。

鸡白痢和禽伤寒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防控措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1 病原学沙门氏菌呈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杆菌,单个或偶尔2个多个连在一起存在,该菌无运动性。

适宜培养温度为37℃,在肉浸出物琼脂上,菌落细小、分散、整齐均一。

鸡沙门氏菌经60℃lOmin即可死亡,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数分钟,1:1000石炭酸或1%高锰酸钾溶液中都可以在5min内杀死。

在鸡舍内,病鸡粪便中的鸡伤寒沙门氏菌可以存活11天以上。

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都含有0抗原1、9、12。

根据血清学实验发现,鸡白痢沙门氏菌有0抗原12的变异,而鸡伤寒沙门氏菌没有。

鸡白痢和禽伤寒呈世界范围性分布。

鸡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自然宿主,但在自然条件下,火鸡、麻雀、鹦鹉也可以发生此病。

不同品种的鸡对鸡白痢存在敏感性差异,根据调查发现,母鸡带菌率高于公鸡。

2. 流行病学鸡白痢通常感染2~3周的雏鸡,也有少量成年鸡的报道。

禽伤寒,1月龄雏鸡死亡率可达30%。

鸡白痢和禽伤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展开传播,其中,病禽是主要传播源,另外还有野鸟、哺乳动物、苍蝇、污染的饲料或工具等。

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通过蛋壳进入蛋内或通过污染饲料进行传播。

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母鸡所产蛋带菌率可达35%[养殖网:/]。

3 临床症状该病通常潜伏期4~5天,故出生感染的雏鸡,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

7~10天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2~3周达高峰。

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可症状迅速死亡。

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不愿走动,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并聚集一起。

排出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7)安全性好
AviPro® Salmonella vac E疫苗菌株在鸡体 内存活足够长的时间,诱导免疫力的产生后 就消失。
免疫鸡排泄疫苗菌株只有数天。
疫苗菌株在环境中不能存活。 对生态环境无任何影响。
第39页,共48页。
8)可不干扰正常监测
AviPro® Salmonella vac E经口途径免疫鸡 群:
第26页,共48页。
AviPro® Salmonella vac E(为商品名) 鸡用肠炎沙门氏菌弱毒活疫苗 曾用商品名TAD® Salmonella vac E 通用名为“鸡肠炎沙门氏菌病活疫苗” 由德国罗曼动物保健有限公司(LAH) 专利生产
第27页,共48页。
AviPro® Salmonella vac E的特点
5)可与野菌株鉴别
AviPro® Salmonella vac E疫苗菌株: 可以在含有高浓度利福平(200㎍/ml) 和 链霉素(200 ㎍/ml)的培养基上生长; 不能在含有低浓度红霉素(20 ㎍/ml)的 培养基上生长。
野菌株正好相反。
第33页,共48页。
疫苗菌株
野菌株
琼脂平板
RAM = 利福平
2)禽副伤寒: 有超过2400个血清型。 一般来说,除对敏感小鸡有影响外,很少引起家禽的急 性全身性疾病。 这类沙门氏菌的宿主范围广泛。 其中作为人类食物源性疾病病原而受到广泛关注的这类 沙门氏菌主要有: A.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O1,9,12:Hgm:-) B.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O1,4,5,12:H1:H1,2)
第14页,共48页。
二、家禽沙门氏菌病简介(1)
定义: 家禽沙门氏菌的感染统称为家禽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的预防与控制

沙门氏菌的预防与控制

沙门氏菌的预防与控制1、沙门氏菌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沙门氏菌是家禽一种常见病原,属于肠道沙门氏菌亚种,世界上现有2500多种不同血清型或菌株的沙门氏菌,其中与家禽密切相关的有40多种,其余的存在于各种类的动物中,这包括家畜、宠物、啮齿动物、野兽、爬行动物和昆虫等。

与其净化、控制相关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1)沙门氏菌无处不在,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和环境中。

(2)沙门氏菌可存在于鸡群中,但并不一定引起发病,在鸡群受到应激或垂直传播时可引起种鸡或雏鸡的发病。

(3)沙门氏菌抵抗力较强,它们可在环境长时间存活,在蛋壳上可存活200天以上,在尘埃中存活3年之久。

阳性鸡舍进行有效的消毒十分困难,“美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中,在不采用大量甲醛熏蒸时,曾有过50%的失败率。

(4)用于专门为特定型沙门氏菌制作的疫苗有效,但此疫苗对其他血清型却无效果,不同血清型间有部分交叉保护效果,但不能完全保护。

(5)虽然有些抗生素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效果,但抗生素并不能将沙门氏菌从机体彻底清除,只能减缓其传播或排毒。

在20世纪早期,禽白痢和禽伤寒两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是欧洲和美国鸡群的重要地方病,但至20世纪中期时,该病在美国的商业鸡群得到净化,主要得益于其“全国家禽改良计划(NPIP)”。

目前在国内饲养的国外引进种鸡,禽白痢和禽伤寒也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在地方品系或国内育种鸡群中,该病还时有发生。

同时目前国内外面临的另一个主要病原是禽副伤寒--肠炎沙门氏菌,其造成的危害突出,有研究表明,在肠炎沙门氏菌(SE)呈阳性的鸡群,每万枚鸡蛋中平均有2-3枚含有SE,虽然这个阳性率不高,但若在孵化场污染1日龄雏鸡或垂直感染并在雏鸡间传播,会造成无限的放大效应,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和后期的生产性能。

肠炎沙门氏菌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人类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其主要病原是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目前肠炎沙门氏菌这一血清型,每年占法国食品中毒事件的1/3,沙门氏菌感染是欧洲继弯曲杆菌感染后的第二大污染来源。

鸡沙门氏菌的控制及预防

鸡沙门氏菌的控制及预防

沙门氏菌病一预防与控制疾病与公共卫生之关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业协会/家禽委员会兽医顾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家禽推广兽医沙门氏菌分布广泛/血清型众多沙门氏病菌在各种各类的动物中,包括家禽,家畜,宠物,啮齿动物,野兽,爬行动物和昆虫都有所存在.世界上现有2300种不同血清型或者菌株的沙门氏菌,其中与家禽密切相关的就有40余种.家禽中的疾病,人类可能共患某些血清型或者菌株的沙门氏菌会导致家禽患病,但在鸡只肠道系统中也可能发现同一血清型或者其它血清型或者菌株的沙门氏菌,但并不引起疾病.1.屠宰加工时鸡只胴体受到污染遗憾的是事实如此,在正常家禽肠道系统中通常存在的沙门氏菌在一些国家会导致重要的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当鸡只或者火鸡屠宰加工时,胴体遭受任何粪便的污染都会导致沙门氏菌的感染,倘若日后该鸡肉未经充分蒸煮或者交叉感染其它食物,食用者(人类)就会发生沙门氏菌感染.2.世界上普遍的问题——与蛋品相关联的沙门氏菌病以往十二年中,全世界范围内浮现了另一个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有关公共卫生的问题,在一些蛋鸡群中,产蛋时一小部份鸡蛋本身含有一种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一肠炎沙门氏菌(SE).如果一个或者几个鸡蛋含有肠炎沙门氏菌,或者由这些鸡蛋制成的食品未经充分熟制,或者由于其它一些不当的处理,人们就会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肠炎沙门氏菌(SE)呈阳性的鸡群,每万枚鸡蛋中平均仅有2—3枚蛋含有SE.然而,自1985年以来,在美国估计的100万到300万人类患沙门氏菌的病例中,肠炎沙门氏菌病的比例已从5%上升到25%.沙门氏菌——家禽中的疾病鸡白痢和禽伤寒由卵传播沙门氏菌,作为潜在的损失严重的一种家禽疾病,有两种情况发生:首先,该病为垂直或者由卵传播的疾病,发生经卵传播的疾病的原因在于其种鸡受到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病)或者鸡沙门氏菌(禽伤寒)的感染.种鸡再通过受感染的种蛋将沙门氏菌传播给下一代雏鸡.控制鸡白痢和禽伤寒主要基于检测并淘汰阳性的种鸡和鸡群.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在商品鸡群中根除了这些疾病,这些沙门氏菌不会导致人类患病.1.年轻鸡群中禽副伤寒感染家禽中第二个潜在的损失重大的沙门氏菌问题可由任何几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例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海德堡沙门氏菌(S.heidelberg),纽波特沙门氏菌(S.newport),鸭沙门氏菌⑸anatum)和德比沙门氏菌(S.derby).这种沙门氏菌的感染通常称之为禽副伤寒感染,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于新生雏鸡和7-12日龄的雏鸡之中.此种禽副伤寒可能由孵化厅感染或者在雏鸡入舍时与被污染的环境,饮水和饲料所接触而感染.感染鸡只的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腹泻,脱水,虚弱,会萃成堆并挨近热源,也会发生卵黄囊感染.预防则需减少早期感染沙门氏菌.如需治疗,可通过喂料或者饮水使用各种抗生素.如可获得并可允许合法使用,氟基喳诺酮类和硝基吠喃(吠喃睫酮)类药物的效果十分显著.各种磺胺药物(磺胺哇恶啾,磺胺甲基喀咤,磺胺二甲氧喀咤)和四环素药物也可使用.有时在一日龄时也可注射庆大毒素和壮观霉素.在美国宾州很少见到年轻鸡群暴发沙门氏菌病.偶尔见到火鸡群浮现问题一主要由种鸡群或者孵化厅感染所致.有时可能会找到个别鸡只感染禽副伤寒的病例,但普通来说不会导致整个鸡群传播感染的问题.2.控制沙门氏菌在于了解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不管是作为家禽疾病,还是对公共卫生潜在的威胁,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沙门氏病菌及其病菌传播源的了解和认识.3.沙门氏菌的特征该特征包括:(1)沙门氏菌无处不在一该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各类动物之中及其环境之中.(2)沙门氏菌可能存在于鸡群之中但并不一定引起疾病.若考虑到公共卫生之原因,人们需要了解鸡群中沙门氏菌的状况.无论代价如何,必须做其细菌学监测工作.(3)沙门氏菌异常顽强,它们可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期.它们可在蛋壳上存活200天以上并在尘埃中存活3年之久.在呈阳性的鸡舍中进行有效的消毒十分艰难.在执行〃美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PEQAP)中,在不采用大量的甲醛熏蒸时,我们曾经有过50%的失败率.(4)用于专门为特定血清型沙门氏菌制作的疫苗己证明十分奏效,但此疫苗对现有的其它血清型却无效果.再者,疫苗的制作和实施费用昂贵.(5)虽然有些抗生素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效果,鉴于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其使用愈来愈受到限制.4.沙门氏菌的传播方式此外,对了解鸡只如何被沙门氏菌所感染也很重要.普通感染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种鸡通过受精蛋垂直或者经卵传播给雏鸡.这是鸡白痢,禽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防止此类感染(至少一部份)则取决于淘汰受沙门氏菌感染的鸡群.(2)沙门氏菌感染也会发生非直接性的经卵传播,即蛋壳外部感染也会发生.沙门氏菌通过蛋壳进入感染蛋体内部和正在发育的胚胎,出雏时,沙门氏菌再传播给其它鸡只.⑶沙门氏菌感染的第三种感染源是病菌携带者,它从一个鸡群传播到下一个鸡群.传播者可为未彻底清理和消毒的鸡舍,甲虫,苍蝇和老鼠.据我们观察,在感染的蛋鸡群中老鼠是主要的病菌传播来源.(4)沙门氏菌感染的第四种传播途径被称之为横向(水平)传播.横向传播即为任何有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物体被介入到鸡群之中.这些包括:饮水,垫料,肮脏的日常用品和饲料.以我们的经验,饮水很少成为传播源,但水源源头被污染那将不堪设想.垫料(除非反复使用的垫料),日常用品和人员所产生的威胁也较低.很明显,饲料则是主要的威胁.研究一贯表明动物性蛋白具有较高的污染程度.植物性蛋白,例如豆粕(SBM),很少容易受到污染.颗粒料和为减少或者消除沙门氏菌用化学方法处理的饲料也很少具有引入沙门氏菌的风险.解决沙门氏菌的问题一一难鉴于上述介绍的沙门氏菌的特性及感染鸡群的传播方式,很显然,要想解决所有的沙门氏菌的问题尚无答案.1.可以根除的几种沙门氏菌彻底根除和净化几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是可能的,鸡白痢和禽伤寒便是例证.2.大多数沙门氏菌仅能做到减少数量绝大多数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例如:主要存活于肠道之中的禽副伤寒型沙门氏菌,对人类健康的厉害关系要比禽病本身大得多,于是在生产环境中大量减少其数量也许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方法了.3.减少和控制沙门氏菌的方法减少沙门氏菌问题的普通方法为:(1)降低来自孵化厅的沙门氏菌的水平,这要求减少种鸡群的感染并要求孵化厅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在孵化厅使用竞争排斥产品也很奏效.按〃美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除要求提供雏鸡的种鸡群要每月检测肠炎沙门氏菌(SE)之外,我们在雏鸡运到场时还检测10%的雏鸡盒纸垫,查验SE.(2)在孵化厅或者在雏鸡入舍的最初几个小时可采用竞争排斥型细菌产品.竞争排斥的概念,也称其为Murmi概念,即将鸡只在感染沙门氏菌之前暴露于竞争排斥细菌或者曰〃良性细菌”,竞争排斥细菌可以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只肠道系统并防止其以后再传播于其它组织.在一些试验中该方法表明,在活鸡和屠宰胴体中减少沙门氏菌的流行效果良好.目前在美国注册的一种竞争排斥产品具有29种限定的细菌.⑶减少饲料中潜在的沙门氏菌.最初几周内使用颗粒料.做配方时,尽量使用植物性蛋白而不使用动物性蛋白,或者使用经化学方法处理的饲料.(4)预防和治疗沙门氏菌感染已使用过各种抗生素.硝基吠喃(吠喃口坐酮)和氟基瞳诺酮(百病消)效果最好.在美国吠喃喋酮已被禁用,氟基嗤诺酮也要被禁用.各种磺胺药物,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状观霉素都也在使用.对动物使用抗生素,特殊是作为预防性药物争论尚很激烈并在一些国家列为法规.公共卫生所关注的是肉食品中的药残问题及其会增加或者转移对抗生素的抗药性.(5)采用疫苗.由于疫苗必须对某种血清型具有特异性并且实施疫苗免疫的费用十分昂贵,于是疫苗未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禽伤寒有肠炎沙门氏菌已有疫苗可以使用.(6)通过清理和消毒防止携菌者是相当艰难的.用甲醛喷洒和熏蒸对清舍消毒最为有效,但此举在美国受到绝对限制.(7)要防止通过人员(如污染的鞋,靴),日常用品,鸡笼鸡筐和设备将沙门氏菌带入鸡舍.4.健全制度减少对公共卫生的危害为了满足泛博消费者,公共卫生官员和立法人员对减少沙门氏菌引起食品方面疾病的要求,家禽业己制定出减少生产环节中沙门氏菌流行的制度.该制度称之为HACCP(危害关键点控制计划)方案,良好管理方案(GMP)或者最佳管理方案(BMP).5.美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PEQAP)我们可以将〃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举例说明.由于人群中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的病例明显上升,有关部门特地制定了〃滨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病例中有许多都表明与食用鸡蛋或者含鸡蛋的食品相关联.当进行追源调查时,人们在生产鸡蛋的家禽场发现了SE.虽然时常也有说明烹饪鸡蛋方法不当的证据,但生产场家仍要部份到全部地承担费用昂贵的由于患病或者死亡诉讼法律的责任.在此应指此大多数SE阳性鸡群经诊断属正常状态,产蛋性能正常,死亡率也正常.为了确定如何减少或者消除产蛋鸡群中的SE,我们进行了两年精心的实际生产调查研究,并按照最重要的发现制定出预防和控制方案;⑴生产鸡群中SE的主要来源是SE阳性的雏鸡——即SE是垂直传染的沙门氏菌感染.⑵鼠类是从一个鸡群感染另一个鸡群的主要携菌源.受感染的老鼠每天要排出大约100粒粪便,每粒粪便中含有数以千计的SE病菌.⑶对以往SE阳性的鸡舍,要清除其污染比较艰难,清舍后彻底清理和消毒并用甲醛熏蒸最为有效.杯式饮水器也较难以清理,最好使用乳头式饮水器.⑷进场的一些常用品,如蛋盘,拦网等等有时也被SE污染.⑸鸡蛋冷藏表明可以延缓SE在鸡蛋中的繁殖.根据上述信息,有关部门制定了HACCP方案.HACCP(危害关键点控制计划)方案需要了解〃关键控制点〃达到什么程度,才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对于SE,〃危害〃是指鸡蛋中浮现沙门氏菌,而主要的〃关键控制点〃是指雏鸡受到感染和先前的鸡舍受到污染.HACCP方案还要求特定的防护措施,适宜的检验,核实,监测和记录.这些都要在宾州农业部的协作下进行实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已获成功,阳性鸡群的数量已从38%降至8%,采样化验中SE 阳性的数量已从22%降至L3%.该计划要求如下.6.美国宾州蛋品质量保证计划要求(1)青年母鸡•从美国卫生监测肠炎沙门氏菌呈阴性的种鸡群购买雏鸡.雏鸡到场时要取雏鸡盒内纸垫样品.每10个取一个样品并送至试验室培养SE病菌. •10-15周龄时取粪便样品并培养.每列鸡笼下取两个样品进行培养.・保持严格的老鼠控制和监测措施.•粪便和雏鸡样品呈阳性的鸡舍在新雏鸡入舍前必须彻底清理和消毒.(2)产蛋鸡•要从经SE监测的鸡群中购买青年鸡.来自背景不详或者SE阳性鸡群或者鸡舍的青年鸡等,则要求在入舍后7-14天内对粪便取样并培养.•29-31周龄,对粪便要取样并培养,44—46周龄再做一次.每次检验都要从每列鸡笼下取两个样品.强制换羽鸡群要在重新喂料后5-7周内检验粪便,如发现阳性,要执行鸡蛋检验程序. •粪便采样呈阳性的鸡舍必须在下批鸡入舍前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⑶鸡蛋•粪便采样阴性的鸡舍内不需要检验鸡蛋.粪便采样阳性的鸡舍内必须每隔两周分四批检验480枚鸡蛋(沿鸡笼捡出)或者采集全部带血斑的鸡蛋,再将余数凑够480枚.这些鸡蛋分20个一组用培养基培养.如是四批都为阴性,那末尔后的生产周期内每一个月要检验480枚鸡蛋(血斑蛋并沿鸡笼检出).・如果任何一组鸡蛋为阳性,所有的鸡蛋必须进行巴氏消毒或者充分蒸煮.若仍想将以后所产的鸡蛋作为商品蛋,那末每隔两周将1000枚鸡蛋20个一组分四批检验,直至检验结果为阴性.(4)强制换羽鸡群・重新喂料后5-7周时检验粪便,如为阳性,执行蛋品检验程序.⑸鼠类控制・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执行老鼠控制和记录计划.(6)生物安全・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生物安全规定.⑺冷藏・按照宾州法律,鸡蛋必须进行冷藏保存.⑻加工厂带有PECAP〃检验合格〃ER封的鸡蛋包装加工厂必须达到美国农业部,美国宾州农业部和PEQAP计划所有的要求.这些要求阐明了对工厂卫生,员工卫生,冷藏保存,鸡蛋清洗,鸡蛋卫生,水质检验,包装材料,纸箱代号和记录的规定.沙门氏菌病一一预防与控制在各种各类的动物及其环境中都可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沙门氏病菌(血清型或者其它类型达2300种以上).有些类型的沙门氏菌会使家禽致病.正常鸡只的肠道系统中,偶尔在卵巢中也可能存在沙门氏菌,但并不一定致病.然而,正是正常鸡只肠道或者卵巢中浮现的这些沙门氏菌会污染鲜肉或者鸡蛋,导致与食物相关的人类疾病.这种既使家禽患病又330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的沙门氏菌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家禽业中,控制沙门氏菌病的措施包括扑灭经卵传播沙门氏菌的各项方案以及为有效地减少生产环境中禽副伤寒沙门氏菌而制定的良好管理计划(GMP)等.在家禽疾病中倍受关注的垂直或者经卵传播的各种沙门氏菌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病),鸡沙门氏菌(禽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SE).通过检测和淘汰阳性种鸡群可从种鸡群和商品鸡群中扑灭鸡白痢病和禽伤寒.鉴于禽副伤寒类沙门氏菌广泛分布的特性,从商品鸡群中达到彻底根除的目的日前尚不现实.控制禽副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基于执行“良好管理方案(GMP)〃或者〃危害关键点控制计划(HACCP)〃方案来减少生产和屠宰加工环境中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的数量.对于生产鸡群,这些良好管理方案包括:孵化厅卫生,对雏鸡使用竞争排斥(CE)细菌,害虫控制(鼠类,甲虫等),减少或者去除饲料中的沙门氏菌,对阳性鸡舍进行消毒,使用新垫料,使用有选择性的免疫接种.抗生素也有其用途,但考虑到有关药残问题,产生或者转移细菌抗药性等公共卫生问题,在某些国家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近十年来,鸡蛋中浮现肠炎沙门氏菌(SE)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公共卫生方面的关注.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SE的主要感染源为受感染的鼠类,先前受污染的鸡舍及受感染的鸡只.NPIP(国家家禽改良方案)在清除种鸡群中的SE已获成功.在美国宾州,HACCP方案在商品蛋鸡中大量减少生产鸡群的SE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也大获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检测和控制第1条简介本章针对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检测和控制提供指导建议。

沙门氏菌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源性细菌性疾病之一。

绝大多数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病属于食源性感染,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主要的两种。

不同地区和国家,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患病率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制定区域控制方案时,应该对人类和家禽中流行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进行监测和识别。

大多数食品动物物种感染沙门氏菌后,临床表现为持续时间不等的隐性感染。

这作为一种潜在的人畜共患病值得引起重视。

这类食品动物对感染在禽群之间的扩散和通过食源性传播使人类致病具有关键意义。

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是由于禽肉和禽蛋,或肉制品和蛋制品进入食物链,从而生产出受感染的食物。

第2条目的和范围本章讨论的内容是农场内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检测和控制方法,是对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肉类卫生操作规范》(CAC / RCP 58-2005)及《禽蛋及蛋制品卫生操作规范》(CAC / RCP 15-1976)的补充。

在农场层面采取病原体的减菌策略是联防策略的第一步,这将有助于降低禽蛋和肉类中含有的食源性致病菌。

本法典第6.4章“家禽生产中的生物安全规程”介绍了家禽农场和孵化场的卫生和生物安全规程。

而本章中提出了有关所有沙门氏菌的控制建议。

因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许多国家最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因此要给予特别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特定区域、地区或国家的动物和人类所感染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3条定义种禽:指专门用于生产种蛋的家禽,种蛋可用于孵育繁衍幼雏。

竞争性排斥:指将有益菌群和无益菌群置于家禽体内,通过竞争性排斥以达到抑制沙门氏菌等入侵病原菌在肠道定植的目的。

扑杀:指禽群正常生长期结束之前将其销毁或屠宰。

蛋禽:处于产蛋期的家禽,禽蛋可供人食用。

第4条禽群沙门氏菌的监测如果风险评估表明有必要对禽群进行监测,则应当实施监测确认受感染的禽群,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禽类患病率,和降低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兽医服务机构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采样方法、采样频率和所需样本类型。

由于微生物试验对肉禽的灵敏度更高,对种禽和蛋禽的特异性更高,所以它优于血清试验。

在家禽和人类沙门氏菌病控制方案的框架下,有必要进行验证测试,以排除呈阴性和阳性反映的错误结果。

1. 可选择的采样方法擦拭取样:用取样拭子在禽舍擦拭一遍。

鞋底取样:在取样人员的鞋上套上一层吸收剂材料,让取样人员在禽舍走一遍。

尘埃样本:在禽舍内的排气扇、设备屏幕和其他设备上收集尘埃。

粪便样本:在禽舍内的不同区域收集到的家禽的新鲜粪便。

胎粪、小鸡盒衬垫、破壳前就已死亡的胚胎和在孵化场内被扑杀的初孵雏。

孵化场取样:遍及孵化场各处收集的样本,包括孵化箱内。

2. 样本大小参见《陆生手册》(制定中)3. 实验方法参见《陆生手册》(制定中)4. 测试的时间和频率以下是每种家禽采样的时间和频率:a) 种禽和孵化场i) 生产前的种禽–在种禽出生后第一周(种禽或孵化场的状态未知或者不符合本章要求)之前采样。

–在种禽被转移到其他禽舍,或者在进入生产期(如果在同一间禽舍)之前的四周内进行采样。

–如果实行扑杀政策,在种禽生长期进行一次或多次采样。

ii) 生产期的种禽–处于生产期的种禽至少每个月采样一次。

–由兽医服务机构决定其他测试。

iii) 孵化场–孵化场测试是对农场测试的补充。

–由兽医服务机构决定最小的采样频率。

b) 蛋禽i) 待长成的蛋禽–在蛋禽出生后第一周(种禽或孵化场的状态未知或者不符合本章所述)之前采样。

–在蛋禽被转移到其他禽舍,或者在进入产蛋期(如果在同一间禽舍)之前的四周内进行采样。

–如果实行扑杀政策,在蛋禽生长期进行一次或多次采样。

ii) 蛋禽(进入产蛋期)–在生产期内达到预期峰值时(即产蛋周期内产蛋率保持在最高水平的期间)进行采样。

–如果实行扑杀政策,或者禽蛋被转移进行病原体灭火处理,在蛋禽产蛋期内进行一次或多次采样。

由兽医服务机构决定最小的采样频率。

c) 肉禽i) 肉禽至少要采样一次。

ii) 如果进行农场采样,并且在提前转移部分肉禽到最终清空之间的时间较长(至少两周),应考虑进一步采样。

iii) 如果进行农场采样,应在第一批肉禽被运至屠宰场之前最迟对其采样。

为使加工过程中有效采取控制措施,采样的时间必须确保能在屠宰前出结果。

农场采样更有助于后续控制措施的执行,但无论在农场还是在加工厂采样,都应该使用集成系统,以查出阳性肉禽的来源。

d) 空舍测试如果在先前的禽群体内检测出沙门氏菌,建议对消毒程序的效果进行微生物检测。

在清舍、清洗和消毒之后,视情况对设备和包装材料取样,以及对禽舍采取鞋底取样和擦拭取样。

监测结果可能要求采取其他防控措施,降低沙门氏菌传染给人类的风险。

1) 对种禽而言,控制措施可降低沙门氏菌传染至下一代的风险,尤其是经卵巢传染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如肠炎沙门氏菌。

2) 对蛋禽而言,控制措施可降低,甚至消除沙门氏菌对禽蛋的污染。

3) 对肉禽而言,可在屠宰时或食品链远端处实施控制措施。

第5条防控措施通过采用良好农业规范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以及第6.4章“家禽生产中的生物安全程序”中建议的一般措施,并且在适当情况下结合以下措施,可实现沙门氏菌的预防和控制。

没有哪一种措施单独使用就可以有效控制沙门氏菌。

其他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竞争性排斥、添加有机酸、扑杀和产品分流处理。

由于抗微生物剂对治疗家禽感染沙门氏菌的效果有限,还有可能在采样时掩盖感染,在肉类和禽蛋产生残留,并增强抗微生物剂的抗药性,因此不建议使用。

抗微生物剂也会减少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增加沙门氏菌定植的可能性。

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抗微生物剂挽救具有较高的遗传价值的禽类。

1)入舍的初孵雏应当来自一直处于监测之中(根据本章要求)并且未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种禽和孵化场。

2)购进的蛋禽和种禽应来自一直处于监测之中(根据本章要求)并且未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种禽和孵化场。

3)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是家禽疾病的感染源之一。

因此,建议对家禽饲料中的沙门氏菌状态进行监测,如有发现阳性家禽,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建议使用经过热处理的饲料,也可利用其它杀菌或抑菌处理,如添加有机酸。

如果无法进行热处理,建议应用抑菌或杀菌处理工艺。

饲料的存放应避免野生禽类和啮齿动物的进入。

溢出的饲料应立即清理,以免招致野生禽类和啮齿动物。

应避免不同禽群饲料的混用。

4)竞争性排斥可用于减少沙门氏菌在初孵雏体内的定植。

使用时应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和兽医服务机构的标准和建议。

5)单一疫苗或联合疫苗均可用来治疗由不同沙门氏菌血清型引起的感染。

应使用根据《陆生手册》生产的疫苗。

如果使用活疫苗,实验室能轻易区分野生株和疫苗株,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如果使用血清学作为监测方法,也许无法区分疫苗接种和野生株感染。

疫苗接种可作为沙门氏菌总体控制方案的一部分。

有建议称,疫苗接种不能用作唯一的控制措施。

如果生产禽群的种禽和孵化场的状态未知或不符合本章要求,应考虑从初孵雏开始给禽群接种预防重大沙门氏菌血清型的疫苗。

如果将初孵雏转移至以前受过污染的畜棚,应考虑给初孵雏接种预防重大沙门氏菌血清型的疫苗,以尽可能降低家禽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

疫苗接种应按照制造商的指导说明和兽医服务机构的标准和建议。

在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血清试验中,肠炎沙门氏菌疫苗接种可引起交叉反应。

在实施这类沙门氏菌的控制措施时,可以考虑接种肠炎沙门氏菌疫苗。

6)根据动物卫生状况、风险评估,及动物和公共卫生政策,扑杀是管理受感染的种禽和蛋禽的一种方法。

受感染禽群应予以销毁、屠宰或处理,以尽可能避免人类接触沙门氏菌。

如果扑杀不适用,供人类食用的禽蛋应该被转移进行灭活处理。

7)肠炎沙门氏菌的特点是其可通过卵巢传播。

国家应该实施始于生产力塔顶端的根除政策(例如从祖父母辈的家禽经种禽再到蛋禽),消除或显著减少蛋禽肠炎沙门氏菌,并确立相关目标。

8)负责检查性测试的兽医应当认真评估结果,并监督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

如果需要就家禽沙门氏菌状态开具兽医证明,兽医必须在出售家禽之前得知测试结果。

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如果确认存在有关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兽医或其他负责疾病通报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告知主管部门。

第6条防止受感染禽群传播沙门氏菌的措施如果发现禽群感染特定沙门氏菌血清型,除第6.4章“家禽生产中生物安全程序”中介绍的一般措施,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应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开展调查,以确定感染的来源。

2)在生产周期结束时,才允许将家禽送去屠宰或销毁。

在运输、屠宰和加工过程应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例如,可以将其送至单独的屠宰场,或在设备清洁消毒前最后一轮班结束时进行加工处理。

3)垫褥草不应重复使用。

应安全处理使用后的垫褥草、家禽尸体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农场废物,以防止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沙门氏菌。

需要格外小心使用家禽粪便给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施肥。

如果不清除垃圾,应该进行传染原灭活的处理,防止传染给下一批禽群。

4)应特别注意禽舍和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5)在补进设施存货前,应按照本章和《陆生手册》的详细说明进行细菌检查。

第7条进口活禽(非初孵雏)的建议措施兽医局应当要求呈送国际兽医证明,证实以下三点:1) 生产进口家禽(非初孵雏)的禽群参与了第6.5.4条建议的沙门氏菌监测方案。

2) 在运输之前,未在生产进口家禽(非初孵雏)的禽群体内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且进口家禽没有接触来自不符合本章要求的其他禽群的家禽或其他材料。

3) 生产进口家禽的禽群符合第6.4章建议。

第8条进口初孵雏的建议措施兽医局应当要求呈送国际兽医证明,证实以下五点:1) 在运输当日,进口初孵雏无感染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

2) 生产进口初孵雏的种禽和孵化场参与了第6.5.4条建议的沙门氏菌监测方案。

3) 未在生产进口初孵雏的种禽和孵化场内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且在放置和孵化过程中,进口初孵雏没有接触来自不符合本章要求的其他养禽场的种蛋或其他材料。

4) 生产进口初孵雏的种禽和孵化场符合第6.4章建议。

5) 用干净的新集装箱运输进口初孵雏。

第9条进口种蛋的建议措施兽医局应当要求呈送国际兽医证明,证实以下四点:1) 生产进口种蛋的种禽参与了第6.5.4条建议的沙门氏菌监测方案。

2) 未在生产进口种蛋的种禽体内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且进口种蛋没有接触来自不符合本章要求的其他养禽场的家禽或其他材料。

3) 生产进口种蛋的种禽符合第6.4章建议。

4) 用干净的新材料包装运输进口种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