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PPT
家春秋

这是关于一个家族的故事,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
是的,故事,发生在过去的事,这一切都已经过去。
但这一切又与今天的现实相关联。
2007年的那个除夕,父亲的几个兄弟姐妹齐聚我家,大伯从内蒙赶过来,叔叔从杭州赶过来,大姑姑从福建赶过来,二姑姑从丽水赶过来。
我的家在缙云壶镇。
我的家是指我父亲这个家。
这是他们四十年来的第一次团聚。
大年初一的中午,祭祖。
在太婆那座已经接近倾圮的坟前,大伯叙述了这样一个家族,从四十年前的上一次团聚到之后分崩离析分属各姓的整个历程。
所有的人都泪流满面。
而之前几天,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重逢后幸福的笑容。
一、故事还得从我爷爷奶奶时代说起。
爷爷的老家在福建福安。
共有兄弟8人。
爷爷排行第三。
我是见过爷爷的,并且相聚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我还是个小屁孩。
那几年爷爷刚平反,刚刚从内蒙劳改回来。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巴结他的小姨子。
所谓的小姨子就是奶奶的妹妹。
奶奶是1971年去世,死在内蒙,是跳井自尽,死得很悲壮。
奶奶是军人出身,是烈女子,军人的死总是和血性相连。
小姨子的丈夫则死得更早,在解放初的那场三反五反中被纠出来,然后以反革命罪被判死刑。
之后的岁月里小姨子一直是单身,养着一个女孩,这女孩如今也有四十多岁了,是我的表姑。
爷爷获得自由后最大的愿望是能获得小姨子的欢心。
也因为这件事情,让一直对爷爷怨言颇多的父亲更将爷爷看扁了。
爷爷在很长时间内都没能如愿,小姨子对他一直都是那样的不冷不淡,若即若离,爷爷有点心灰意冷,离开壶镇回自己的福建老家了。
知道爷爷家族的细节在六年之后。
那时爷爷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
福建老家一侄儿即我父亲的堂兄将爷爷从福建护送到我家。
一天晚上,爷爷熟睡,而我则是佯睡。
我闭着眼睛竖着耳朵听父亲和他堂兄的聊天,关于福建张姓家族史——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成分相当复杂的家庭。
爷爷的大哥张伯山早年投靠中共,成为中共的笔杆子。
解放后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
巴金《家》复习课件

巴金在《家》中深情地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爱情的关注,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这种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使读者在感动中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叙事手法
语言运用
情感表达
社会批判意义:巴金的《家》通过对封建家庭的批判,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个体生命的压迫和摧残。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对于反思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巴金《家》复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家》的背景与作者介绍《家》的主要人物分析《家》的主题思想与意义《家》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家》的影响与评价《家》复习题与答案
《家》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01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观念根深蒂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时代背景
巴金在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中长大,目睹了封建制度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扭曲。
02
03
04
《家》中的人物____因不满封建家庭的束缚而离家出走。
填空题1
《家》中描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____和____。
填空题2Biblioteka 简答题1请简述《家》的主题思想。
答案
通过描述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呼吁青年人要勇敢地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和幸福。
简答题2
请列举《家》中的主要人物并简述其性格特点。
柔弱、悲惨,受命运摆布的牺牲品。
善良、贤惠,却因不能生育而遭受不公待遇。
《家》的主题思想与意义
03
巴金的《家》通过对封建家庭内部的腐败和堕落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深刻批判。
《家》的序和跋ppt课件4

4.语言品析
(6)“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 鼓舞的泉源。” 【提示】理解这句话关键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为什么说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品析】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
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 作的源泉。
(7)“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提示】解答此题关键要从比喻修辞入手分析。 【品析】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做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 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也 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
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比喻可分为:①明喻,②暗喻,③借 喻。其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 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典例】文中把生活比做激流,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形象生动,含义深刻,是说生活像激流一样一往无前, 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
⒈作者链接
巴金,我国现代作家。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等。
⒉背景回望
(1)序:放在书的正文之前,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
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 本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为“激流三部曲”总序发表的, 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2)跋:放在书的正文后面,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 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本跋写于1953年3 月,比序晚22年, 交代《家》的创作意图和不足之处。
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
《家》的序和跋PPT课件9下语文版精品

3. 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
度。
巴 金 ( 1904~2005 ) ,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 都。 1927 年到法国留学, 1928年写成了中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开始用 巴金这一笔名。
主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憩园》《第 四病室》《寒夜》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 作成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 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的行为。如:在他的周密部署下,犯罪分子被一网打尽。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 毫无疏漏,或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没有疏漏。如: 这部小说结构严密,文字优美,形象丰满,深受读者喜 爱。 5.累赘: 文中指文字不够简洁。 6.泉源: 泉水的源头。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 原因。
序 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为自 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 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 评论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家〉的序和跋》中
的序是自序。
跋 一般放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内容大 多是评价、鉴定、考证性的。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 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 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洁有力,不像
序那样详细丰富。
了解巴金 巴金,这个出生在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少爷在五 四运动中接受了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在19 岁的时候挣脱了封建的桎梏,从四川老家出走。 1927年,巴金跑到巴黎,想去找一条救人、救世, 也救自己的路。1928年他在巴黎拉丁区一个阳光难 照到的房间里,带着寂寞与痛苦完成了他的处女作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课件名著导读《家》(4)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主要人物 精彩篇章 艺术成就
觉慧
觉慧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 年,可以说他是小说中的一个 亮点,也可以说他是觉新的另 一个极端。在小说中,高家经 历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 他唯一的意愿就是能走出这个 家,走出这个满是封建礼教的 世界。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 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 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初步 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 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主要人物 精彩篇章 艺术成就
写作背景
《家》写作于1931年,但它反映的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初期——1920年冬至1921年(秋)间的 生活。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以"五四"运动 为开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 青年们不断觉醒,不断反抗, 主要体现在民 主科学思想与封建专制、封建迷信的矛盾斗争 中。
何处觅春,何处觅秋,春花秋月梦中求, 春亦似冬,秋亦似冬,茫茫严寒无尽头。 到处是雪,到处是霜,雪压霜欺梅亦瘦, 开亦是苦,谢亦是苦,暗香不灭恨不休。 人生坎坷心如铁,拼死化激流,冲天一声 我控诉,血泪家春秋、家春秋……
——《家春秋》主题曲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主要人物 精彩篇章 艺术成就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主要人物 精彩篇章 艺术成就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主要人物 精彩篇章 艺术成就
巴金先生的《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 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觉新、 觉民、觉慧三兄弟的不同遭遇以及梅、鸣凤、瑞珏三个 女子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一带的摧 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 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 争。《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 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高中语文必修2巴金《家》课件

风土人情的描绘
巴金在《家》中通过对四川地区 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感 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增
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民俗文化的展现
作品中还展现了四川地区的民俗 文化,如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等 ,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作品
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PART 04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巴金(1904年-2005年),原名 李尧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
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以深刻的人文关怀 、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而著称。
巴金的代表作品包括《家》、《 春》、《秋》等,这些作品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家》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家》是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 为背景。
女性命运关注及呼声传递
女性悲剧命运的呈现
01
通过梅、瑞珏等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品展示了封建家庭制度下
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女性觉醒与抗争的呼声
02
作品通过琴等女性形象的塑造,传递了女性觉醒和抗争的呼声
,呼吁女性争取自由、平等和尊严。
女性解放道路的探讨
03
作品探讨了女性解放的道路和可能性,提出了女性应该通过自
我觉醒、自我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社会责任感呼唤与担当
对社会的深刻揭示
作品通过对封建家庭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落后 ,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作品呼吁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 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THANKS
高中语文《家》(巴金) ppt课件

内容概括
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 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主要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
(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
一、高老太爷、陈姨太 二、克明、克安、克定 三、觉新、瑞珏(梅芬)、觉民、琴、觉慧(鸣凤) 四、海臣
ppt课件
5
《家》故事梗概
巴金作品《家》描写的是“五四”之后,
却是相同的
•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 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
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 彻底叛逆的道路。
• C、《家》中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 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 D、巴金的《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
ppt课件
13
• 三弟—觉慧
• 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有理想追求但又单纯 幼稚,可说是高公馆中的一个“异数”。他对于世界充 满好奇,对自己所认定的道理,决不妥协,哪怕是他至 亲的人。年轻的觉慧既敏感又爱冲动、行事莽撞,他还 不了解人生有多复杂,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哥。他所爱的 女孩鸣凤之死(投湖自尽),令他看清了家中的世态炎 凉,他心里有一把火在燃烧,他愤怒,这不是他该过的 生活,然而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他又只有些模糊的想象 。觉慧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出走。觉慧的感情是外露的 ,火热的。他是《家》中最清新的因素,他对于未来充 满着希望,深信青春终归属于自己。在心灵经受过痛苦 的历练后,他的青春觉醒开来,激励他离开家,去追求 自己的梦想。
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
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
月时间里。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家谱 (样本)ppt课件

家族重要成员
人物2:
生日:
出生地:
主要事迹:(从事的职业或者做过什么突出的 事迹)
历史见证(照片):
评价:(你怎么评价这位家庭成员?请同学们 务必认真的、发自内心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注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家庭成员的信息, 意语句的流畅,字数尽量可以多一点。)
选择家庭中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物来填
写,不知道的请询问家长)
贴一张代表性的 全家福照片或者 自己手绘。
把你对家族的期望和希望,或者是家族对 你的希望写下来,请认真思考再写。字数 尽量多一点,注意语句通顺。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1
请认真查询资料或者询问长辈,尽量详细。
精选ppt
列举本姓氏的著名人物。 (包含身份和名字)
2
壹 贰
叁 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认真咨询家长,至少写2点以上。
精选ppt
3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大伯 大爹 叔
大妈 婶婶
二伯 二爹 二叔
姑妈
称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尽量把家族重要成员都写上去使族谱完整。 称呼下面写上姓名,请认真填写,不知道的询问家长。
说明:封面可以自己设计,标题可以不统一(如可 以写张氏家谱、李氏家谱…..,家春秋等等,也可以 查询网络中优秀作品,但不能照搬照抄,表现形式 可以多样,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样本只是提供 借鉴,请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不知道的一定咨询 长辈,请一定保持家谱的历史性和严肃性,不要胡 编乱造。本次家谱设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给 予相应物质奖励和颁发奖状。
家春秋简介

家春秋简介引言家春秋作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分,是一部记载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书。
本文将从家春秋的背景、作者、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背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以七雄争霸为主,相互间存在着经济合作、政治争斗、军事征讨等多样化的复杂关系。
为了解各诸侯国的政治状况、军事动态等信息,家春秋应运而生。
二、作者家春秋是由战国时期鲁国宰相管仲的弟子管子所编纂。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对于鲁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管子作为管仲的弟子,继承了他的政治思想,并将之系统化,编写了这部家春秋。
三、内容家春秋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为《道德篇》、《君臣篇》、《五行篇》、《权篇》、《民篇》、《军篇》和《言篇》。
每一篇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家、君主、百姓、军队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治策略和管理原则。
《道德篇》通过探讨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旨在培养诸侯国君主的品德和修养,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君臣篇》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讨论,强调君主应具备仁德、忠诚和尽责等美好品质,政府的管理应以仁政为核心。
《五行篇》是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的五行思想,分析了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等现象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些有关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和指导。
《权篇》针对权力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探讨,强调君主必须谦虚和英明,灵活运用权力,避免权力滥用和政治腐败。
《民篇》主要介绍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态度,强调君主应关心百姓的疾苦,实行以民为本的政策,保障人民的生活和权益。
《军篇》讨论了军事问题,强调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思考和方法。
《言篇》主要是关于言论自由和政治宣传的议题,强调君主的言行举止应慎重,政府应正确引导舆论,使社会和谐稳定。
四、对后世的影响家春秋作为一部权威的政治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再版前言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
《激流》总序
家
0
0
2
4
0 6
2
4
6
0 1
1
0
5
0 3
5
3
0
0
2
4
0 6
8
10
12
0 1
7
0
5
0 3
11
9
0
0
2
Hale Waihona Puke 40 614
16
18
0 1
13
0
5
0 3
17
15
春
0 2
1
0 1
序
0 3
2
0
0
4
6
3
5
0 5
4
0
0
2
4
0 6
7
9
11
0 1
6
0
5
0 3
10
8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再版前言
03 《激流》总序
目录
02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 序)
04 家
05 春
06 秋
本书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 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 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 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 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 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家春秋的内容赏析

家春秋的内容赏析家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和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家春秋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家族的谱系、家族的历史、家族的传统习俗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特点和家族文化的内涵。
家春秋的内容主要包括家族谱系、家族历史和家族传统习俗。
家族谱系是家春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记录了家族的世系和家族成员的名字、辈分、生日等信息,反映了家族的血统和世系传承。
家族历史是家春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家族的兴衰和变迁,包括家族的创建、发展、衰落等历史事件,反映了家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族传统习俗是家春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家族的婚嫁、丧葬、祭祀、节庆等传统习俗,反映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家春秋的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特点和家族文化的内涵。
家族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家族为单位,依靠血缘关系和世系传承,维系着社会秩序和稳定。
家春秋记录了家族的谱系、历史和传统习俗,展现了家族制度的特点和家族文化的内涵。
家族谱系反映了家族的血统和世系传承,家族历史反映了家族的兴衰和变迁,家族传统习俗反映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家春秋的丰富内涵。
家春秋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家族制度的特点和家族文化的内涵。
家春秋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族的谱系、历史和传统习俗,这些内容反映了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家春秋的内容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和风貌,它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和变迁,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家春秋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家族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家春秋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家族的谱系、历史和传统习俗,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特点和家族文化的内涵。
家春秋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家族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家》 课件PPT

授课人:杨扬
——余秋雨
虽然巴金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笔不是最优美、形象不是最生动, 但只因他在《家》中塑造出了高觉新这一典型形象,就足以奠定其泰斗的 地位。
——余秋雨
2、"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使他对封建家庭产生不满,并有了改良旧家庭的愿 望.
作者对觉新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阅读与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是用 眼睛来听”“写是用笔去说”“阅 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决心。最后,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 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动。
觉新
A 与梅表妹相爱, 但却接受了父
母的安排另娶 了珏
{性格矛盾复杂体}
B“没有办法”
待人诚恳、逆来顺 受,委屈求全,实 行“作揖主 义”“无抵抗主义”
受过新思
C 想的熏陶
却不敢顶 撞长辈
帮助觉民 逃婚,送 觉慧离开 家
欣赏小 说要素
时间 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 地点 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人物 高老太爷、长房长孙觉新、梅芬瑞
珏、觉民、琴、觉慧、鸣凤
情节 主要以 高家三兄弟为的线爱索情命运 环境 五四运动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淑华
李瑞珏 觉新
觉民 觉慧
周氏
高老太爷 海儿
高克文
人物形象
家庭背景(知人)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 爱过和我所恨过的。 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 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 的。
——巴金
时代背景(论世)
《家》描写的二十年代初期 的中国社S 会mal,l T以itle H“ere 五四”运动为 开端,中{国一个革小命标进题入} 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代,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青年 们不断觉醒,不断反抗与封建 专制、封建迷信作斗争。
优质课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9课《《家》的序和跋》(共78张PPT)

我很早就说过,我 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 写小说:是过去的生 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点明“我”的第一 部长篇小说《家》 的创作动机。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 的坟墓。 比喻,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 作坟墓,一方面写出了这些 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 处;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 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一直到我写了《家》,我的 “积愤”,我对于一个不合理 制度的“积愤”才有机会吐露 出来。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写 的一篇“代序”里大胆地说: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 的‘我控诉’。
第二部分(3——5)
生活就像激流动荡, “我”要参加搏斗。
《序》的中心句
“在这里我所需要展 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 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 的图画,让读者看生 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 是不会停止的,且看 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 去!
写出了作者的勇往直 前,但由于当时思想的 局限,又表现出对前途 的迷茫。
露宿
露脸
巴金,我国 现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四 川成都人。
“激流三部曲” 《家》、《春》、 《秋》
“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 《电》
中篇小说: 《憩园》《灭亡》
序:放在书的正文之
前,说明书的内容以及 与之相关的问题。
代序 自序
表达作者生活 态度,反映作 者青年时期的 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难点:《序》中作者勇往直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
魔爪 zhǎo 摧残 cuī 吐露 lù 妥当 tuǒ 累赘 zhuì
跋 bá 扉页 fēi 爱憎 zēng 幼稚 zhì
家春秋简介

家春秋简介家春秋,是一本关于家庭生活的杂志。
它以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的点滴,传递着关于家庭的温馨、和谐、幸福的理念。
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成长、生活、享受幸福的港湾。
而家春秋杂志,正是以家庭为主题,以家庭生活为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家庭、关注家庭、建设家庭的平台。
家春秋杂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家春秋杂志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版块中,家春秋杂志以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活动的安排、家庭装修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家庭生活、体验家庭生活的机会。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春秋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版块中,家春秋杂志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子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外,家庭教育版块还包括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家庭教育的机会。
三、家庭健康家庭健康是家春秋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版块中,家春秋杂志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家庭健康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家庭成员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此外,家庭健康版块还包括家庭医疗、家庭保健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家庭健康的机会。
四、家庭美食家庭美食是家春秋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版块中,家春秋杂志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家庭美食的做法和技巧,让读者能够在家中享受到美食的乐趣。
此外,家庭美食版块还包括家庭烹饪、家庭餐桌礼仪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家庭美食的机会。
五、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家春秋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版块中,家春秋杂志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家庭文化的知识和技巧,让读者能够在家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
此外,家庭文化版块还包括家庭传统文化、家庭艺术欣赏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家庭文化的机会。
家春秋杂志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家庭生活杂志,它以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的点滴,传递着关于家庭的温馨、和谐、幸福的理念。
语文版《家》的序和跋课件

整体·感知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家
序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做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勇士
》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的
序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新课·讲授
3、“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
过渡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 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 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新课·讲授
4、《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 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 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 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 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 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 服”。
新课·讲授
5、“跋” 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 “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 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 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讲授
6、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 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 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 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 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新课·讲授
•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 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已的道 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 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 ‘搏斗’里面”。
《家》课件37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向你推荐: 巴金的《家》值得品读!
珍 惜 现
家是什么?家就是外面世界再 精彩也要回去的窝儿。
在 家是什么?家就是妈妈的唠叨,
改 爸爸的苍老。
变 家是什么?家就是再也熟悉不
未 来
过的窗棂和门槛。
家,就是我一辈子也割不断, 励 忘不了,舍不掉,翻高山, 志 跨峻岭,涉海洋,穿沙漠也
要追寻的根,我要爱它,建 设好它。
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
• (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游动,后来他便把
眼睛闭上了。
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神态与动作:
• 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 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
的眼光,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
• 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的 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家》,刚写到第六章,报告 他自杀的电报就来了。你可以想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 完这本小说的。”
时代背景
《家》写作于1931年,但它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 期——1920年冬至1921年(秋)间的生活。二十年代初期的中 国社会,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代,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青年们 不断觉醒,不断反抗,主要体现在民主科学思想与封建专制、 封建迷信的矛盾斗争中。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 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 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 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 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 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 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 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 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本介绍
作者简介
巴金,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 ,1904年出生于四 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 内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生活,青年们受压迫以压牺 牲的遭遇,“下人”们的极为悲惨的命运;这使他产生 深切的激愤。在“五四”浪潮冲击之下,他由最初朦胧 的觉醒进而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早年的这 些生活和思想经历,在他后来的创作中都有反映。1923 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 年初赴法国,在更为宽广的天地里,接触到各种社会思 潮。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 民主主义理想。后来,他曾经说过:“我们都是法国大 革命的产儿” (《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二集·法国大革命 的故事》)。一些俄国虚无党人的主张和行为,也使他受 到鼓舞。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复杂的思想 影响的深浅不同的印记。巴金的创作生活开始于1927年 的旅法期间。当时,正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大资 产阶级的背叛,从蓬勃展开的大好局面一下子跌进失败 的深渊。革命转入低潮。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抗议, 处死巴金奉为“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凡宰地的消息, 更使他感到震惊和悲痛。这些,都给他最初的创作带来 一种特殊的不安、骚乱的氛围。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 《秋》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 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 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 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 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对题材的熟悉的作者感 受的深切,使这部作品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 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 的作用。作品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 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 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 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 画”(《激流总序》)。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 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 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 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 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 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 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 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 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 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那么我就用你自己的话回答你好了:我一定要走!”觉慧忍不住噗嗤笑了。 觉新半晌不说话,然后气恼地说:“我不管你,我看你怎样走!” “管不管由你!不过我告诉你:等到你睁开眼睛,我已经走了!”觉慧坚决地说。 “然而你没有钱。” “钱!钱不成问题,家里不给我钱,我会向别人借。我一定要走。我有好多朋友,他们会帮 助我!” “你果然不能够等吗?”觉新失望地问道。 “等多久呢?” “等两年好不好?那时你已经在‘外专’毕业了,”觉新以为事情有了转机,便温和地劝道。 “你就可以到外面去谋事。你要继续读书也可以。总之,比现在去好多了。” “两年?这样久!我现在一刻也不能够忍耐。我恨不得马上就离开省城!”觉慧现在更兴奋 了。 “等两年也不算久。你的性子总是这样急。你也该把事情仔细想一想。凡事总得忍耐。晏两 年对你又有什么害处?你已经忍了十八年。难道再忍两年就不行?” “以前我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以前我还没有胆量,而且以前我们家里还有几个我所爱的 人!现在就只剩下敌人了。” 觉新沉默了半晌,突然悲声问道:“难道我也是你的敌人?” 觉慧怜悯地看着哥哥,他觉得自己的心渐渐地软化了。他用温和的声音对觉新说:“大哥, 我当然爱你。以前有个时期,我们快要互相了解了,然而如今我们却隔得很远。你自然比我更 爱嫂嫂,更爱梅表姐。然而我却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让别人去摆布她们。尤其是嫂嫂的事情。那 个时候,你如果勇敢一点,也还可以救活嫂嫂。然而如今太晏了。你还要对我说什么服从,你 还希望我学你的榜样。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拿这种话劝我,免得我会恨你,免得你会变成我的 敌人。”觉慧说完就转身往外面走,却被觉新唤住了。觉慧的眼里流下泪水,他想这是最后一 次对哥哥流的眼泪了。 “不,你不要走,”觉新迸出了哭声说。“我们以后会了解的。我也有我的苦衷,不过我
家. 春. 秋.
书本介绍 作者简介 激流三部曲 写作背景 作者作品 内容连载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巨制。《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 起,到第二年5月22日止,1933年5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春》的写作从 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单行本同年4月 出版。《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一气写成的,5月初结稿。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 为素材,写一部控诉旧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已在巴金的心中酝酿了多年。 在现代文学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像巴金这样坚持表现 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像《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 作品,更是罕见。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 穷途末路,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 恶和腐配、倾轧 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 力的不妥协斗, 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激流三部曲》 是本世纪二 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 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 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 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 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 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 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 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 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 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 的新高度。
觉慧还是不说话,但是他站住不动了,他依旧用苦恼的眼光望着觉新。 “他们不要你走!他们一定不要你走!”觉新用力说,好像在跟谁争辩似的。 “哼,哼,”觉慧冷笑了两声,然后严肃地说:“他们不要我走,我偏偏走给他们看!” “你又有什么办法走?他们有很多的理由。爷爷的灵柩停放在家里,还没有开奠,还没有安葬, 你就要走,未免说不过去。”觉新这个时候好像是在求助于“他们”。 “爷爷的灵柩放在家里跟我有什么相干?下个月不是就要开奠吗?开过奠灵柩就要抬到庙子里 去了,难道我还不能走?我不怕,他们不敢像对付嫂嫂那样地对付我!”觉慧一提起灵柩,他的 愤怒就给激起来了,他残酷地说了上面的话。 “不要再提起嫂嫂,请你千万不要再提起嫂嫂!„„她不会活转来了,”觉新痛苦地说,一面 带着哀求的表情向觉慧摇手。 “你何必这样伤心?等到爷爷的丧服满了,你可以另外接一个的,至迟不过三年!”觉慧冷笑 道。 “我不会续弦了,这一辈子我不会续弦了。所以我让太亲母把新生的云儿带到嘉定去养,就是 这个意思,”觉新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解释道,他的声音好像是从老年人的口里出来的。 “那么你为什么让她把海儿也带去呢?” “海儿住两三个月就会回来的。你想我们这儿的空气对他这个无母的孩子有什么好处?他天天 闹着要‘妈妈’。这儿又没有人照料他。等到爷爷安葬了,我要把他接回来。我专心教养他。他 就是我的希望。我不能够再失掉他。我不能够把他随便交给另一个女子。” “现在是这个意思,过了一些时候,你又会改变主张的。你们都是这样,我已经见过很多的了。 爹就是一个好榜样。妈刚死,他多伤心,可是还不到两年他就续弦了。你说不要续弦,他们会叫 你续弦。他们会告诉你,你年纪还轻,海儿又需要人照应,你就会答应的。如果你不答应,他们 也会强迫你答应,”依旧是觉慧的带着冷笑的声音。 “别的事情他们可以强迫我做,这件事我无论如何不答应,”觉新苦恼地分辩道。 “而且正是为了海儿的缘故我更不能答应。”
作品: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灭亡》、《死去的太阳》、《复仇》、 《春天里的秋天》、《海行》(又名《海行杂记》)、《光明》、 《砂丁》、《电椅》、《萌芽》(又名《雪》)、《点滴》、 《神· 人》、《生之忏悔》、 《长生塔》(童话集)、《雷》、《控 鬼· 诉》、《梦与醉》、《黑土》、《龙· 狗》、《还魂草》、《憩 虎· 园》、《寒夜》……
“大哥,我不能够在家里再住下去了。我要走!”觉新一个人在房里,觉慧走进房来激动地对 他说。天已经暗了,房里闪着灰白的光,电灯还没有亮。觉新坐在写字桌前,两手支着下颔,默 默地望着桌面上的一个小镜框,里面嵌着他和瑞珏新婚时的照片。虽然屋里的光线不能使他看清 楚照片上的面容,但是瑞珏的面貌早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上,丰满的面庞,亲切的微笑,灵活的 大眼睛,颊上两个浅浅的酒窝,似乎都在照片上现出来了。他含了眼泪地凝视着。忽然觉慧的声 音打扰了他。他掉转头,看见了觉慧的光芒四射的眼睛。 “你要走?到哪儿去?”觉新惊愕地问。 “到上海,到北京,到任何地方去。总之要离开我们的家!”觉慧昂然地回答道。 觉新半晌说不出话,他只觉得心痛,他紧紧地按住胸膛。窗外树梢上知了一声一声地叫得很凄惨。 “我一定要走,不管他们怎样说,我一定要走!”觉慧好像跟谁吵架似地继续说。他把两只手 插在爱国布长袍的两个边袋里,烦躁地在房里踱了几步。他想不到这些脚步正踏在觉新的心上。 “二哥呢?”觉新突然挣出了这句问话。 “他又说走,又说不走。我看他一时走不了。他现在有琴姐,他不会抛下琴姐一个人走。”依 旧是烦躁的声音。但是觉慧马上又坚决地加一句:“然而无论如何,我要走。” “是的,你要走,你可以走,你可以到上海去,到北京去,到任何地方去!”觉新差不多用 了哭声说。 觉慧没有答话。他不明白觉新的话里含有什么意思。 “那么我呢?我到什么地方去呢?”觉新忽然蒙住脸放出悲声说。 觉慧依旧大步走着,他不时用苦恼的眼光看觉新。 “三弟,你不能走,”觉新用哀求的声音说,“无论如何你不能走。”他把两只手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