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初中语文 中考专题训练 文言文知识训练(文言实词251-300) (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训练(文言实词251-3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B.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前人之.述备矣名之.者谁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余观.夫巴陵胜状2.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雪骤,公欣然..讲论文义。
俄而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A.儿女:儿子和女儿B.俄而:不久C.欣然:高兴的样子D.因:趁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过:过失B.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C.作:有所作为D.喻:了解、明白4.4.下列加点字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无:一点儿B.盖.竹柏影也盖:大概C.乘奔.御风奔:飞奔D.月色入户.户:窗户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A.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D.君将哀而生之乎。
6.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狼》B.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诫子书》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论语》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道:讲述。
《穿井得一人》7.下面加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
藉第令毋斩藉:即使,假若。
B.比至陈比:等到。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王:称王。
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秦王色挠挠:屈服。
D.将军宜枉驾顾之顾:回头看。
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湖心亭看雪》张岱)B.去国.怀乡国:国都(《岳阳楼记》范仲淹)C.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醉翁亭记》欧阳修)D.云归而岩穴暝.暝:聚拢(《醉翁亭记》欧阳修)9.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练习答案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练习答案1、哀①伤心,哀叹②同情,怜悯③伤悼(为……哀叹)2、爱①喜欢,喜爱②爱惜,顾惜③吝惜④同情⑤爱戴错误!吝啬3、安①安定,安适②使……安③哪里④怎么⑤安慰4、按①用手压或摁②压抑,止住③巡行,巡视④追究,查究5、案①几案②通“按”审察,察看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6、拔①超越,超过②攻下③提拔④拔出7、白①白色②清楚③下对上告诉④明白,昭雪8、败①破败②败坏③失败④打败⑤凋残,衰落9、拜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②拜见③授予名位或官职④接受任命⑤拜上,呈上10、报①报告,告诉②回复,答复③报答,酬谢④报效⑤通“赴”,到……去11、暴①突然②同“曝”,晒③暴躁④凶恶,残酷⑤同“曝”,暴露,显露12、备①具备,完备②防备,准备③周到④备有13、被①覆盖②表示被动③被子④遭受,蒙受⑤同“披”,穿着14、倍①加倍②同“背”,违背15、悲①哀痛,伤心②同情,思念③叹息,感慨16、北①北方②特指元军③向北④败逃的人⑤打败仗17、背①脊背,背面②背上背着③背离,背叛④离开,引申为死⑤背诵18、奔①逃亡19、本①草木的根②本来,原来③来源④探求根本,考察⑤抄本20、彼①指示代词,那②他,他们③别人,对方21、逼①十分,极②强迫,威胁22、辟①开,打开②开设,开辟③同“避”,躲避23、蔽①遮住,掩护②隐藏,蒙蔽24、毕①完,结束②使……结束③全部25、便①有利,便利②能说会道③就④灵活处置26、遍①全,全部27、表①外,与“里”相对②表明,表白③给皇帝的奏章④标记,作标记28、并①合并,吞并②并行,并列③一起,都④并且29、伯①排行第一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③同“霸”,霸主30、薄①微薄,薄弱②迫近,逼近③轻视,看不起④(土地)贫瘠⑤与“厚”相对\o\ac(○,6)浅薄,微薄31、泊①停船②恬静,淡泊32、博①宽广,广博②换取,讨取33、步①行走,徒步②脚步,举足两次为一步34、裁①裁衣服,剪裁②同“才”,刚刚③裁决④风格,样式35、苍①深绿色②灰白色36、操①拿着②从事,担任③掌握,操作④操守,品德37、草①草②在草间③初稿④结草:报恩38、策①计策,策略②马鞭③拄着(拐杖)39、曾①曾经②竟,竟然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①差别②差错,错误③稍微地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41、尝①品尝②试探③曾经42、长①长(与“短”相对)②擅长③一直,经常④生长⑤年长的人⑥长久的43、超①一跃而上②遥远44、朝①朝拜,上朝②使……朝拜③朝代(朝廷)④早晨45、陈①陈列②陈述③陈旧④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46、称①声称,说②号称,称作③称颂,赞许④适合,相称47、诚①确实,的确②真心,真诚③如果,果真48、出①外出②逃出③拿出④出现,显露⑤超出,超过⑥出京任职⑦使……流出49、除①台阶②去掉,清除③授官,除去旧职,授予新职50、辞①言辞②告别③推辞,拒绝④口供,讼词(受辞:受审讯)⑤文体的一种51、驰①疾驱,车马疾行②向往③传播,传扬52、冲①交通要道②谦虚③虚,空虚④向,对着53、传①传舍:驿舍,客舍②流传③传授④流传的文字⑤传递,传送⑥文字记载⑦解释经的文字54、垂①垂挂,垂下②流传③临近④垂手55、次①临时驻扎和住宿②次序,按顺序排列③第二,其次④造次:仓猝⑤次第:情形、光景56、刺①名帖,相当于后来的名片57、促①催促②紧、急58、错①镶嵌②交错,交叉③错误59、处①处于,处在②处所,地方③处理,安排④居住⑤相处,交往⑥置身,引申为享有①到,到达②通达,通晓③得志,显达61、殆①大概,恐怕②危险③差不多④近于,接近62、怠①懒惰,松懈②轻慢,不恭敬③疲倦,疲乏63、旦①早晨②天,日③旦日:第二天④旦夕:指时间短⑤旦暮:从早到晚64、独①唯独,只有②残暴无道③岂,难道④老而无子⑤非独:不仅。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的习题练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的习题练
习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语文研究者提供一些常见实词的题练,以加强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填空题
1. 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实词。
少壮不努力,老大_____________。
(虚)
答案:衰
榜样的力量总是_____________。
(实)
答案:强大
2. 根据句子结构,填入适当的实词。
有人说衣服是一个人的第二个_____________。
(皮)
答案:皮肤
人生_____________,人要活得___________。
(短、好)
答案:短暂、好好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实词填入空格。
1. 杜甫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______________西来」中的实词是:
A. 矣
B. 涌
C. 映
D. 阔
答案:B. 涌
2. 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实词是:
A. 异乡
B. 异客
C. 每逢
D. 倍数
答案:A. 异乡、B. 异客、C. 每逢
三、改错题
下列句子中有一个实词使用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改正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似。
」
2. 「人间有情人应有_____________也无。
」
改正为:「人间有情人应有情节也无。
」
以上是本文档提供的部分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的习题练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持续练习,提高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加油!。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高频文言实词分组专练含答案
“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一)第一组:识、致、诚、非、及、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3分)封伦,字德彝,观州蓚人。
伦少时,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
”开皇末,江南作乱,内史令杨素往征之,署为行军记室。
素将营仁寿宫,引为土木监。
隋文帝至宫所,见制度奢侈,大怒曰:“杨素为不诚矣!殚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
”素惶恐,虑将获谴。
伦曰:“公当弗忧,待皇后至,必有恩诏。
”明日,果召素入对,独孤后劳之曰:“公知吾夫妻年老,无以娱心,盛饰此宫,岂非孝顺。
”素退问伦曰:“卿何以知之?”对曰:“至尊性俭,故初见而怒,然雅听后言。
后,妇人也,惟丽是好,后心既悦,帝虑必移,所以知耳。
”素叹伏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
”素负贵恃才,多所凌侮,唯击赏伦。
骤称荐于文帝,由是擢授内史舍人。
1.与“此子智识过人”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相逢何必曾相识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2.与“必能致位卿相”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书问致简,益用增劳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D.一篇之中,三致志焉3.与“杨素为不诚矣”的“诚”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C.至诚高节,堙没无闻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与“盛饰此宫,岂非孝顺”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5.与“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B.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C.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6.与“素负贵恃才”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第二组:涉、素、若、道、归、兵、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言文实词训练300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实词训练300试题及答案1. 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单选题]具备,具有全部,详尽器械,用具(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2. 具:具以情告 [单选题]具备,具有通“俱”,全部,详细地(正确答案)器械,用具答案解析:(周处就)把(义兴人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
3. 具∶百废具兴 [单选题]具备,具有通“俱”,全部,详细地(正确答案)器械,用具答案解析:荒废的事业全都兴办起来了。
4. 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单选题]具备,具有通“俱”,全部,详细地(正确答案)器械,用具答案解析: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人)都感叹惋惜。
5. 俱: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单选题]全,都(正确答案)一起,在一起答案解析: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
6. 俱: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单选题]全,都(正确答案)一起,在一起答案解析:风和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7. 俱:湖中人鸟声俱绝 [单选题]全,都(正确答案)一起,在一起答案解析: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8. 俱: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单选题]全,都(正确答案)一起,在一起答案解析: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
9. 俱: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单选题]全,都一起,在一起(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飘游了几十里,10. 聚:聚室而谋曰 [单选题]聚拢集合(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于是)(他)集合全家来商量说。
11. 聚:峰峦如聚 [单选题]聚拢(正确答案)集合答案解析: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聚起来。
12. 遽: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单选题]立即(正确答案)就,竟答案解析: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13. 遽: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单选题]立即就(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14. 决:孔子不能决也 [单选题]决断,判定(正确答案)解决答案解析: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实词训练11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实词训练11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晓雾将歇.歇:消散B.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底的鱼C.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D.盖.竹柏影也盖:遮盖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何陋之.有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无所事事的人罢了。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洒入窗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乱叫声。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本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是古代一种应用性问题,本文句式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
B.“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跃,写出热闹活泼的场景。
高中文言文实词练习及答案
)
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毛病,缺点)
10.病 (②困苦、困乏。) 第③句翻译: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 要被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
11.察
()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③虽不能察,必以情 (了解,细究)
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看得清)
12.策 (⑦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⑥的翻译: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穿丝履,着缟衣。 形容生活豪华。)
12.策
()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 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计策、策略) ③策扶老以流憩,时表矫首疏而辞遐观记 (拄着) ④故策之而知得失之策计。说 (论筹序划、谋划;策划) ⑤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鞭打,指驾驭) ⑥苏轼作《教战守策》 (政策)
7.薄
()
①事力劳而供养薄。
(少)
②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微弱 )
③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 ( 轻 )
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迫近 )
⑤赢得青楼薄幸名
(厚度小)
⑥厚今薄古。
( 轻视 )
⑦薄田十五顷。
(贫瘠、不肥沃)
⑧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杂草丛生的地方)
7.薄 (⑤不庄重,轻薄) 露申辛夷:香草名
17.除 ( ①台阶 )
18.辞
()
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词,言语)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文词,文学)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⑤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文言实词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却匈奴七百余里②王无罪岁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小学而大遗⑥履至尊而制六合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泣孤舟之嫠妇⑩木直中绳,輮以为轮A.①⑨⑩/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⑨⑩/②④⑥⑧/③⑤⑦C.①④⑨⑩/②⑤⑧/③⑥⑦ D.①④⑨⑩/②⑥⑧/③⑤⑦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A.攻:攻打 B.然:这样,一样 C.宜:应该 D.爱:吝啬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蚩蚩:忠厚貌 B.贸:换 C.言:说 D.悼:悲悼、悲伤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A.徒:徒弟 B.其:难道 C.下:在六国之后 D.故事:旧事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②亦去之离开③进兵北略地夺取④秦之遇将军遇见⑤人不敢与忤视逆⑥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预料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⑧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⑨亡去不义死亡⑩沛公则置车骑丢弃列作其次次序向之所欣从前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⑧ D.⑤⑥⑩7.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 B.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大王来何操剑长,操其室 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箕踞以骂曰③越国以鄙远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与郑人盟⑥则秦未可亲也⑦函封之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⑨群臣怪之⑩吾得兄事之火尚足以明也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④⑤/②⑦/③ /⑥⑩ /⑧⑨ B.①④⑤ //②⑦⑩/③/⑥ /⑧⑨C.①⑤ /②⑦⑩/③/⑥ /④⑧⑨ D.①⑤ /②⑦/③/⑥⑩ /④⑧⑨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还是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C.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D.杀人如不能举尽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始速祸焉开始加速 B.暴秦之欲无厌满足C.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坚持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1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美好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万物C.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治理 D.虽董之以严刑判决14.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管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C.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判决D.邪曲之害公也危害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B.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事C.辟邪说,难壬人谬论 D.胥怨者民也相互16.下面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虽有槁暴暴:晒干②暴殄天物暴:糟蹋、损害B.①而绝江河绝:横渡②乘小舟来此绝壁下绝:隔绝的C.①用心一也用:因为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当权D.①小人喻于利喻:明白②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比喻17.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附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从事,实行③出门如见大宾见:看见④饭疏食,饮水饭:吃。
文言文常用实词自我测试(109-120)答案
文言文常用实词自我测试答案(109-120)109、造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2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到达某一境界)3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建造)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5小子有造(培养,造就)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天地、大自然)110、知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2君何以知燕王(了解)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感觉,感到)4其真不知马也(识别)5孰为汝多知乎(知识)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8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知己、朋友)9绝宾客之知(交情)10子产将知政矣(主持、管理)111、致1致敬亭于幕府(送达)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招引,引来)6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招纳,招引)7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8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尽,极)9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10致士(招募有才能的人)112、质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或抵押)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底子,质地)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5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6形者神之质(本质、实质)7质明,避哨竹林中(正、刚刚)113、治1故治国无法则乱(管理,治理)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整训)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5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处置)6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整理)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8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社会安定)114、诸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4潘崇曰:“能事诸乎?”(代词,他、她、它(们))115、贼1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2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3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4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杀害)5董卓狼戾(凶狠)贼忍(残忍)(狠毒)6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7忍能对面为盗贼(外来侵犯的人)116、族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2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的)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筋骨丛聚、集结之处)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117、卒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士兵)2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3初,鲁肃闻刘表卒(死)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5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猝)118、走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4窃计欲亡赵走燕(奔向、趋附)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趋向)6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仆人)7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快)8走虽不敏(谦称,我)119、左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2人莫能左画方右画圆也(左手)3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东面。
文言文阅读十套训练(实词)有答案解释
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1)(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1]也。
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
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
使臣信如尾生[2],廉如伯夷[3],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
”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
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
信至如此,何肯扬[4]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
皆自覆[5]之术,非进取之道也。
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
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6],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
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
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选自《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注释】[1] 不信人:不诚实的人。
[2] 尾生:传说尾生很讲信义,曾与一女子约会桥下,洪水来了也不离去,终于被淹死。
[3] 伯夷:姓墨胎,名允,字公信,狐竹君的长子。
周武王灭殷,伯夷义不食周粟,与其弟叔齐饿死于首阳山。
[4] 扬:原作“杨”,据黄丕烈《札记》改。
[5] 自覆:自取灭亡。
[6] 营丘:在今山东临淄境内。
【说明】本段文字涉及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以下几个实词,即“信”“乘”“从”“鄙”“使”“是”“行”“素”“辞”“期”“道”“去”“固”等13个常见词语。
1、选出与“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一句中“信”的含义不相同的一句()A、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B、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2.为“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中的“乘”选择准确的意义()A、登,升B、驾,坐,骑C、凭借,趁着D、连接E、利用F、顺应,顺着G、冒着,顶着H、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I、“四”的代称3、选出与“武安君从齐来”中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①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②旦日,客从外来③择其善者而从之④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⑤公子从其计,请如姬⑥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⑧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⑨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⑩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A、①④B、②⑥⑧C、③⑦⑨D、⑤⑩4、与“臣,东周之鄙人也”中“鄙”的意义相同的一句A、蜀之鄙,有二僧B、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乱世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请选出“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中“使”的意义不同的一项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B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6、请选出下列各句中的“是”与“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中的“是”意义相同的a觉今是而昨非b是己而非人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无乃尔是过与e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f定国是之诏既下g惟利是图h然是说也,人常疑之7、请选出与“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中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a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b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8、选出与“廉如伯夷,不取素餐”中的“素”意义相同的一句()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d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9、选出与“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句中的“辞”意义不同的一句()1归去来兮辞2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公辞焉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于是辞相印不拜10、选出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中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1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2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4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11、选出与“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中的“道”意义不同的一句1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2此五者,知胜之道也3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4臣之所好者,道也12、选出与“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中的“去”含义相同的一项()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4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13、选出与“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句中的“固”意义相同的两项()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选择题)
28.【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28.【答案】B(A.险要,坚固 C.固然,诚然D.本来,原来)
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 C. 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7.【答案】B.(名词,兵士) 8.【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8.【答案】A.(动词,担心、忧虑。) 9.【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14.【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名词,道义,道理) 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 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名词,学问,修养)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名词,风尚)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 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4.【答案】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练习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动词,安定)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形容词,安适、安逸)3. 下列各选项中,对“被”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动词,披散、散开)B. 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动词,同“披”)C. 大雪逾岭,被南越数州(动词,覆盖)D. 荆轲被八创(表被动)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 下列各选项中,对“本”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臣闻兵法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名词,根本、基础)B.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原来)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副词,本来)D.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名词,奏章)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 下列各选项中,对“病”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嫉妒)B.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动词,指责,嘲骂,羞辱)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窘)D.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名词,毛病,缺点)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 与“惑而不从师”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C.傲不可长,欲不可从 D.弟走从军阿姨死14. “当”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驼闻之曰:名我固当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因度此曲,以纾客怀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D.觉今是而昨非1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计不知所出耳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过故人庄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人之患在好人为师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所守或匪亲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4. 对“间”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隔)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⑦C. ①⑤⑥⑦D. ①②⑥⑦A.君既若见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 见笑大方慈父见背36. 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B.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消释)C.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打开)D.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押送)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38.“举”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杀人如不能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D.戍卒叫,函谷举莫令事不举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 D.绝云气,负青天40. 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B.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愿意)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D.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忍受、经受)41.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C.克己复礼为仁 D.彼竭我盈,故克之42.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佛印绝类弥勒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43.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44. 与“舸舰弥津”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D.仰之弥高45.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 B.此二人乃莫逆之交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6.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7.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D.内立法度,务耕织48.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失期,法当斩 B.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49.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50.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51. 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B.王好战,请以战喻C.乃置酒请之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52.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53. 与“连峰去天不盈尺”中的“去”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远也。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爱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答案 C 爱惜2.下列安字解释正确的两项()A.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 )B.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哪里 )C.风雨不动安如山(安逸 )D.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答案AB ( C.安稳D 使…安定)3.下列本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B.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C.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E.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F.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答案 B根,这里指树干 D推究本源、考查4.下列鄙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的地方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 )D.肉食者鄙 (鄙视)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鄙俗不开化的人)F.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看不起 )答案A.边境,边邑,这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D.鄙陋,见识浅5.下列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B.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C.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策略)D.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答案A.兵器6. 下列病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 )D.病瘘,隆然伏行 ( 疾病,生病 )E.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F.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有病,患病)答案B.困苦E.担心忧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7.下列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观察)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观察,细看)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看清楚)E.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F.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答案 B. 明察,识别8.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代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朝拜,朝见,上朝)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朝廷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早晨)E.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拜 )答案 C.朝见E 朝廷9.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B.坐南朝北(向着对着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朝拜)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代(朝廷))E.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早晨)答案 C. 使……朝拜10.下列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竟然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D.曾益其所不能(“增”,增加 )E.此儿当及其曾祖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答案 B.曾经7.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下列哪位名家对自己作品的“自评诗”( A )A. 曹雪芹《红楼梦》B.吴承恩《西游记》C. 施耐庵《水浒传》8.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B )。
文言文实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实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文言文实词练习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B.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语:说C.秦时与臣游游:交游、交往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谢罪解析:B B项中“语”有“谈话”“话语”“语言”“告诉”等义项,在此语言环境中,只能理解为“告诉”。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解析:D A项“要”通“邀”,邀请。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也是这个意思。
B项“距”通“拒”,动词,把守;“内”通“纳”,动词,接纳。
C项“蚤”通“早”。
D项“亡”是取用“逃跑”的本意,不是通假字。
“亡”也可作通假,比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⑥李牧连却之⑦无以,则王乎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A.①②⑥/④⑦/③⑧/⑤B.①⑥/②⑦/③④⑤/⑧C.①⑥/②④⑦/③⑧/⑤D.①②⑥/④⑦/③/⑤⑧解析:C ①⑥使动用法,②④⑦名词作动词,③⑧名词作状语,⑤意动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5题。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
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昌。
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
上以留侯策即止。
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
节选自《汉书·周昌传》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敢直言直:公正,正直B.昌尝燕时入奏事燕:通“宴”,安闲,指帝王闲暇C.然尤惮昌惮:宽容D.昌为人吃吃:很能吃饭解析:B A项当面,C项敬畏,D项口吃。
高中文言文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实词练习及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秦爱纷奢 B。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答案:C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风雨不动XXX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
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
衣食所安,XXX也既来之,则安之 D。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答案:C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XXX被之矣 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XXX)被发行吟于泽畔 D。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案:A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XXX也 B。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
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我军十倍于敌答案:B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
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答案:A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蜀之鄙有二僧 B。
先帝不以臣卑鄙C。
XXX鄙其小器 D。
鄙人不胜感激答案:B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XXX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
左右欲兵之,XXX C。
XXX为兵,揭竿为旗 D。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答案:A8.与“XXX为政,诸侯之币重,XXX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答案:B9.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于是入朝见XXX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XXX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答案:B10.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人至察则无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答案:D1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答案:B12.正确选项为C。
文言文实词训练卷
文言文实词训练卷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单选题] *A、悲伤的,伤心的(正确答案)B、悲凉的,凄切的C、哀嚎,很悲伤地哭D、吊唁,哀悼杜鹃啼血猿(哀)鸣。
[单选题] *A、悲伤的,伤心的B、悲凉的,凄切的(正确答案)C、哀嚎,很悲伤地哭D、吊唁,哀悼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单选题] *A、悲伤的,伤心的B、悲凉的,凄切的C、哀嚎,很悲伤地哭(正确答案)D、吊唁,哀悼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单选题] *A、悲伤的,伤心的B、悲凉的,凄切的C、哀嚎,很悲伤地哭D、吊唁,哀悼(正确答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单选题] *A、哀叹,哀伤(正确答案)B、悲凉的,凄切的C、怜悯,同情D、痛苦,哀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单选题] *A、哀叹,哀伤(正确答案)B、悲凉的,凄切的C、怜悯,同情D、痛苦,哀痛君将(哀)而生之乎? [单选题] *A、哀叹,哀伤B、悲凉的,凄切的C、怜悯,同情(正确答案)D、痛苦,哀痛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单选题] *A、哀叹,哀伤B、悲凉的,凄切的C、怜悯,同情D、痛苦,哀痛(正确答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单选题] *A、喜爱,疼爱(正确答案)B、喜好,爱好C、施惠于人D、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单选题] *A、喜爱,疼爱(正确答案)B、喜好,爱好C、施惠于人D、爱护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单选题] *A、喜爱,疼爱B、喜好,爱好(正确答案)C、施惠于人D、爱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单选题] *A、喜爱,疼爱B、喜好,爱好(正确答案)C、施惠于人D、爱护吴广素(爱)人 [单选题] *A、喜爱,疼爱B、喜好,爱好C、施惠于人(正确答案)D、爱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单选题] *A、喜爱,疼爱B、喜好,爱好C、施惠于人D、爱护(正确答案)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单选题] *A、爱惜,珍惜(正确答案)B、吝惜,吝啬C、怜悯,同情D、爱戴,拥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及一词多义梳理训练及答案
重点实词及一词多义梳理训练中考常考重点实词梳理训练第一组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2.躬.耕于南阳(《出师表》)3.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竟.不可得(《河中石兽》)5.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6.恐.托付不效(《出师表》)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8.百里奚举.于市20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第二组10.悉.如外人2016(《桃花源记》)11.咸.来问讯(《桃花源记》)12.清风徐.来(《核舟记》)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15.诣.太守(《桃花源记》)16.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17.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1—1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第三组19.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20.杂然而前陈.者2016(《醉翁亭记》)2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22.惟吾德.馨(《陋室铭》)23.凡.河中失石(《河中石兽》)24.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25.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2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7.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第四组28.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9.乃大惊.(《桃花源记》)30.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31.斯.是陋室2017(《陋室铭》)32.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3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34.宜.乎众矣2014(《爱莲说》)35.愿.陛下亲之信之2019(《出师表》)36.执.策而临之2011(《马说》)3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中考常考一词多义梳理及训练第一组1.安2011:①安乐,安逸;②疑问代词,怎么;③指安身;④安定(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2011(3)衣食所安(《曹刿论战》)(4)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2.备:①挂着;②详尽(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3.鄙: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②见识短浅(1)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毕:①完成、结束;②尽、全(1)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5.蔽:①遮挡、遮蔽;②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1)隐天蔽日(《三峡》)(2)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6.薄:①迫近,接近;②看轻,看不起(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妄自菲薄(《出师表》)—3—7.曾:①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②竟然;③同“增”,增加(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朝:①早晨;②朝见的地方,朝廷;③朝见(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2)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3)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9.称:①著称;②称赞(1)不以千里称也(《马说》)(2)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10.诚:①诚心;②真正,确实(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第二组11.出2015:①指在国外;②露出;③拿出;④出来;⑤由内而外,与“入”相对(1)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5(3)皆出酒食(《桃花源记》)(4)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5)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12.辞:①推托;②告辞;③言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4—(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3.从:①跟、随;②顺从;③跟从;④由,自;⑤跟随(1)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2)一狼仍从(《狼》)(3)隶而从者(《小石潭记》)(4)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5)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14.当:①担当,承担;②应当,应该;③在(某处、某时)(1)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2)但当涉猎(《孙权劝学》)(3)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15.道:①说,谈论;②正确方法;③学说,思想;④讲述;⑤道路;⑥道理(1)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伐竹取道(《小石潭记》)(4)虽有至道(《虽有嘉肴》)(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6)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16.得:①出现;②找到;③领会;④取得;⑤得到;⑥能够;⑦同“德”,感恩、感激(1)吾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2)便得一山(《桃花源记》)(3)得其船(《桃花源记》)—5—(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5)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7)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17.等:①等同、一样;②表省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出师表》) 18.独:①只;②老而无子;③独自(1)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2)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19.发:①出发;②兴起,指被任用;③显露、流露;④开放(1)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有时朝发白帝(《三峡》)(4)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20.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第三组21.拂:①违背;②同“弼”,辅佐(1)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22.负:①凭借;②背着(1)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23.复:①又;②恢复;③回答,答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台市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训练(一)(测试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训练日期:月日第节课考点说明:A、高考能力等级要求为B,及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B、《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本次训练实词范围: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
一、单选题(24分)1、【爱】下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吝啬,吝惜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喜欢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珍惜2、【被】下列各句中“被”字解释为“覆盖”的一项是()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B、泽被后世C、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语境提示:视敌方军力采取不同策略作战)/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D、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鄙.人不知忌讳4、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本:农业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着,沿着C、孔子鄙其小器鄙:看不起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以……为边界5、下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故上兵伐谋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6、【从】对“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佯北勿从从:追赶B、樊哙从良坐从:紧挨着C、毕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从:同“众”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从:同“纵”7、【得】下列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具备B、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得:融洽C、“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得:正确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找到8、【当】对“当”字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占据,把守B、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执掌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D、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当: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9.【朝】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B.朝闻道,夕死可也。
(名词,早晨,读zhāo)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10.【答案】D.动词,朝拜。
10.【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B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11.【答案】D(曾经)11.【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下》(疑惑)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C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可能,会)16.【答案】D(几乎,差不多)12.【非】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特别)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非常,不一般)C.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过秦论》(无,没有)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不同寻常)22.【答案】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13.【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背,背着)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违背,背弃)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遭受)D.负隅顽抗(辜负)24.【答案】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凭借)14.【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顽固)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必定,一定)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鸿门宴》(固执,顽固)15.【答案】B(A.险要,坚固 C.本来,原来D.本来,原来)15.【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返回)B.吾妻归宁。
《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C.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返回,回到)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29.【答案】C(A.古代女子出嫁 B. 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D.同道,一起)16.【国】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国家)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国家)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隆中对》(国家)D.国泰民安(国家)30.【答案】D(A.古代诸侯王的封地,诸侯国 B.国都,京都 C.地域,地方)17.【过】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失,错误)B.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超过,过分)C. 《过故人庄》(经过,通过)D.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到,来到)31.【答案】C 过:拜访,探望二、多选题(30分)1、“病”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哪些义项:A、责备,羞辱B、疲劳、困苦C、弊病,缺点D、病态E、担忧,忧虑3、对“复”的解释正确的有哪些()A、昭王南征而不复复:回来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回答D、(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复:报复E、复之以掌,虚若无物(语境:抓蟋蟀)复:通“覆”,遮盖,盖上4、“顾”字在文言文选项中有哪些义项:A、回头看 B 、看望,拜访C、关心D、顾虑,考虑E、只是F、反而,难道8、下面可以用来作代词的文言词汇有哪些:A、见B、乃C、相D、而E、若F、胡G、渠9、下面常常用来作兼词的词汇有哪些?A、盍B、之C、诸D、乎E、焉F、曷10、下列文言词汇可以表判断的有:A、属B、是C、乃D、则E、即F、也15、下列解释正确的有哪些:A、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盖:超过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何,怎么C、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故:老交情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推辞E、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辞:命令G、大礼不辞小让辞:计较三、填空题:1.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5.乘(1)乘犊车,从吏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6)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7)聊乘化以归尽()6.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8.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10.度dù(1)吾忘持度()(2)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3)内立法度,务耕织()(4)常有大度()(5)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6)崔九堂前几度闻()(7)春风不度玉门关()(8)又于关辅诸州,纳钱度道士僧尼万人()duó(9)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10)寸而度之,至丈必差()(1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2)度义后动()四、文言文翻译: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兵,死地也。
(用兵)B.以天下莫能当(抵挡)C.括母问奢其故(缘故)D.赵括既代廉颇(随即、立刻)解析:选B。
B项“当”是“赶得上”。
其余三项均正确。
32、(拓展题)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B.括母问奢其.故C.其.母上书言于王曰D.分断其.军为二解析:选B。
B项“其”是代词“其中的”。
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
3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翻译:(2)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翻译:参考译文: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
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
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
赵国将来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
”等到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