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三套试卷】【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题附答案

【三套试卷】【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一、单选题(共2题;共4分)1.下列说法:()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②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③圆的半径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其中正确的有多少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考点】圆的周长,长方体的特征,圆锥的体积(容积)【解析】【解答】①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①错误;②根据长方体的特点可得长方体有12条棱长,有8个顶点,②正确;③根据圆的周长=2πr,其中2π是一个定值,当r扩大5倍时,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圆的周长也会扩大5倍,③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是公理,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3个.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只有在等底等高的体积下,才能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长方体的特征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圆的周长公式:C=2πr,半径r扩大或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据此判断.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它的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到它的()A. 27倍B. 9倍C. 6倍【答案】A【考点】圆锥的体积(容积)【解析】【解答】,由此可得,当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它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它的27倍.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当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它的a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它的a3倍,据此解答.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3.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错误【考点】圆锥的特征【解析】【解答】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圆锥是由一个圆形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图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三、填空题(共3题;共3分)4.等底等体积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高是12厘米,圆柱的高是(________)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5D. 27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厘米,腰长为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6厘米B. 26厘米C. 36厘米D. 28厘米3. 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6个B. 7个C. 8个D. 9个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2C. 103D. 104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0平方厘米B. 15平方厘米C. 20平方厘米D. 25平方厘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是质数。

()2.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3. 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4. 5的倍数都是奇数。

()5.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是相似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

2.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腰的长度都是______。

3. 3.5小时等于______分钟。

4.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

5. 1千克等于______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前五个质数。

2. 请解释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3. 请说明0在数学中的特殊性质。

4. 请列举出5的倍数的前五个数。

5. 请解释相似图形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一个数加上10后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4. 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和30个女生,求这个班级的总人数。

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答以下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卷及答案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卷及答案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按要求写单词。

1.am(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 2.is (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 3.are(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 4.eat(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 5.drink(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 6.run(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_ 7.do(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 8.can(过去式)__________________ 9.small(比较级)_________________ 10.dinosaur(复数)________________ 11.plant(复数)_____________ 12.they(宾格)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句意,填上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

1.There _____________(are) many dinosaurs many years ago.2.I _________ (run) faster than Mike before.3.He didn’t __________ (eat) fruit last Monday.4.I _________ (drink) tea yesterday afternoon.5.Zhang Peng took many ________ (photo) in Harbin.三、单项选择。

()1.What did Mike _______ last weekend?A.did B.do C.does()2.Why did Sarah think _______ weekend was great?A.she B.her C.she’s()3.Why did Amy ________ by car today?A.go to school B.to school C.go school()4.We can only _______ dinosaurs in the museums now.A.seeing B.saw C.see()5.What did Mike do _______ Harbin?A.in B.on C.at()6.This dinosaur is ________ than that one.A.small B.smaller C.smallest()7.There ________ no computers many years ago.A.are B.was C.were四、英汉互译。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班级∶ 姓名∶ 得分∶一、我会填。

(20分)1、0.4∶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2、把0.5×80=4×10改写成比例式,可能是()。

3、如果3x=4y,那么x:y=():()。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比例。

5、A的相当于B的,A∶B =()∶()。

6、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得零件长40毫米,这零件实际长()。

7、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为1.4和5,这个比例式是()。

8、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如果甲、乙两地的距离在地图上量得是20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9、在一个比例尺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合数,一个内项是8,另一个内项是()。

10、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上()才能使比例成立。

二、我会判断。

(对的画√ ,错的画× ,共10分)1、比例尺只有数值比例尺。

()2、如果4b=5a,那么a:b=4:5 ( )3、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和外项的积的比值一定是1。

()5、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正比例。

()8、零件总数一定,已生产的零件和还要生产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9、a是b的,则a与b成反比例。

()10、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三、我会选。

(10分)1、在100克水中放2克盐,盐与盐水的比是()。

A、1:50B、1:51C、50:1D、51:12、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量的一个零件的长度是1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附答案(3)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附答案(3)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附答案解析)听力部分(30分)一、听选单词。

(仔细听,从A、B、C中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中所包含的那个单词或短语。

每小题听两遍,每小题1分,共10分)( )1、A、do B、did C、does( )2、A、watch B、wash C、watched ( )3、A、saw B、short C、see( )4、A、swim B、swam C、swims ( )5、A、study B、studied C、studies( )6、A、went B、watched C、go( )7、A、on the weekend B、last weekend C、this weekend ( )8、A、help them B、cleaned the classroom C、studied English ( )9、A、played football B、busy C、read English( )10、A、went fishing B、went hiking C、went swimming 二、听选答语(认真听,从A、B中选出你所听到句子中相应的答语将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听两遍,每小题2分,共10分) ( ) 1、A、Yes, I did. B、Yes , I do.( ) 2、A、I read a book. B、last weekend. ( )3、A、He went swimming . B、She went swimming. ( ) 4、A、No, I didn’t . B、Sure.( ) 5、A、I usually watch TV. B、I watched TV.三、根据所听内容,补全短文。

(认真听,写出你所听到的那个短语,听三遍,每空2分,共10分)I was busy .On Saturday I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On Sunday ,in the morning ,I ,then I .In the afternoon I .笔试部分(70分)四、英汉互译:(每小题1分,共10分)1、上周末2、去游泳____3、去钓鱼4、去郊游5、看电视6、wash clothes7、visit grandparents8、listen to music9、play football 10、go to the park五、根据句意和已给出的首字母,补全单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cm,那么它的高是( );侧面积大约是( )。

(取整数)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94.2cm2,高是5cm。

它底面的半径是( )cm,底面积是( )cm2。

3.如图,一顶厨师帽,高30cm,帽顶半径是1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 )cm2的面料。

4.(如图),饮料瓶的容积是500mL,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是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5cm,瓶中现有饮料( )mL。

5.如图,将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高是( )。

6.下图中,瓶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中,能倒满( )杯。

7.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 计算时取3.14)8.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圆锥与圆柱高的比值是( )。

9.把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三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

10.用一张长为6dm,宽为2d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dm2。

二、判断题1.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转出的几何体是圆锥。

( )3.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小三分之二。

( )4.等体积等高的圆柱圆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

( )5.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时,这个圆柱的高和它的底面周长相等。

_____三、选择题1.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A.36 B.18 C.16 D.122.下图中,大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小圆锥的2倍,高也是小圆锥的2倍,大圆锥的体积是小圆锥的()倍。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5)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5)
要求上面小圆柱的底面积,先用下面大圆柱的体积÷注满大圆柱的时间=每分钟注入的体积,观察图看,在 分内小圆柱可以注满,用每分钟注入的体积×注满的时间=小圆柱的体积,然后用小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试卷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3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9(25.0%)
主观题(占比)
故答案为:9.42。
【分析】圆柱体只是把高截短了,底面周长不变,所以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圆柱体减少的表面积÷圆柱体截短的高,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圆柱体的底面周长÷π÷2,所以圆柱体减少的体积=πr2×截短的高。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当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9厘米时,它的体积=22×3.14×9=113.04立方厘米,表面积=22×3.14×2+2×2×3.14×9=138.16平方厘米;当另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时,它的体积=32×3.14×4=113.04立方厘米,表面积=32×3.14×2+3×2×3.14×4=131.88平方厘米。综上,它们的体积相等,但是表面积不相等。
7.压路机前轮半径是0.6米,轮宽1.5米,如果每分钟转动16周,求1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面积?
8.李师傅要做一节长是16分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9、.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
第三单元教材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座号:一、填空题(共44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kōng xūcōn g cōng xuán zhuǎn tàn xīnuó yíníng rán jué chápái huái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这次拔河比赛尽____(jǐn jìn)管我们班失败了,但大家都已经尽____(jǐn jìn)力。

(2)明明每天都在寻找隐藏_____(cáng zàng)在书中的知识的宝藏______(cáng zàng)。

3.近义词填空。

(6分)爱护爱惜珍惜①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________书籍的习惯。

②他十分________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③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________。

维持保持保护④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________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⑤老红军战士始终________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⑥青蛙是益虫,我们要________它。

4.分别判断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6分)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________________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________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__________5.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5分)白:A.空白;B.清楚,明白;C.没有效果;D.无代价,无报偿;E.陈述说明。

①展览馆门没开,我和爸爸白跑了一趟。

________②经过反复侦察,案件终于真相大白了。

________③我们不能白坐您的车啊!________④我们要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

________⑤爸爸在表白他热爱祖国的一片情意。

________6.读句子,想一想破折号的作用,择优选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ōng XXX dùnyīwēifān xiāng dǎo g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念叼B.体止C.绊倒D.拨弄3.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逝去逝世B.耽于幻想耽搁C.明媚谄媚D.皮开肉绽绽放4.“戣”的意思,和以下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A.姓名B.玉器C.花名D.兵器5.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

A.阴谋B.勾结C.团结D.一曝十寒6.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旅行是被热情的导游绑架,______旅行还有什么意思?写作是文字的旅行,也许也需要“导游”,______路一定要自己走,也须警惕被“导游”绑架。

A.因为所以但是B.虽然但是所以C.如果那么但是D.既然那么因此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犹豫不决。

B.因自己一时失误,导致大家跟着被淘汰,我内心一阵惆怅。

C.母亲是挫折中的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D.海水的酸性将会变得非常高,足以蒸融活着的甲壳类动物的外壳。

8.以下句子改写后与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A.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母亲对我说,她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B.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午觉被我睡过了头。

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没有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D.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这不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9.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

②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

③对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2020年统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2020年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学校姓名装订线内班级座位号不要答题202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书写1. 看拼音写词语二、填空题2. 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3)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4)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

()3. 课文内容精彩回顾。

《匆匆》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二字,细腻地刻画了,表达了作者对感到和,揭示了,但又的复杂心情。

4. 给加点字注音。

涔涔.潸潸.赤裸.徘.徊.遮.挽.蒸.融.伶.俐.5. 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三、判断题”“美好的印象”具6. 课文结尾写道:“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正确选项的后面打上“√”。

(1)家乡美好的景色。

()(2)童年玩耍的情景。

()(3)故乡求学的经历。

()(4)人们安定太平的生活。

()7.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中作者不用“二十四年”,却说“八千多日子”,是为了突出时间多,表达内心的空虚。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中作者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

(16分)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 )。

2.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m,高是2m,侧面积是( )m2,它的表面积是( )m2。

3.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cm,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cm。

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4分钟浪费( )升水.4.圆柱的体积是78cm3,高是16cm,底面积是( )cm2。

5.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满14.13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铁圆锥放入水中,容器中还有( )升水.6.用一张长20cm、宽1d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没有损耗),竖立在桌面上,它的高可能是( )cm,也可能是( )cm,侧面积是( )cm2。

7.把一根30cm长的圆柱形木料截成相等的三段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6cm2,原来圆柱形木料的底面积是( ),体积是( )。

8.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8cm,从顶点沿高把它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 )cm2。

9.一个底面直径为8cm的圆柱形水杯,原有4cm深的水,乌鸭向里面投了一些石子后水面上升了2cm。

乌鸦投了( )cm3的石子。

10.钢厂工人把一段高6cm的圆柱形钢坯锻造成圆锥形,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2倍,则圆锥的高是( )cm。

二、判断。

(对的打“√”,的打”×”)(10分)1.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从圆锥顶点向底面作垂直切割,所得到的横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12倍。

()4.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等底等高的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大24cm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8cm3。

( )三、选择。

(把正确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一瓶可乐有250mL,下面图中的杯子,( )可以装下半瓶可乐。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nuóyípái huái mǎyǐyáng guāng míng mèi ()()()()niàn dāo dān gēzhàn kāi quán shén guàn zhù()()()()二、选字组词。

(6分)砖传转婉()()块宣()()头绊拌伴搅()()倒伙()()脚绞校饺学()()杀蒸()()子三、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ó)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A.清风朗月B.大步流星C.一生一世D.骄阳似火3.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内心的焦急)B.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心理描写,“希望”相当于提示语“想”)C.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蹲、拨弄、爬、找、更多”都是动词)D.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外貌描写,描写对象是尼尔斯)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四、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新教材单元测试卷(80-90分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卷基础积累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duǒ cánɡ bàn dǎo dān ɡe()()()qīn wěn jīnɡ huánɡ yī wēi()()()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ǒ)方砖.一声不吭.(出声,发言)C.蚂蚁.(yǐ)明媚.饶.有趣味(富足,多)D.绽.开(zhàn)揉搓.永无休.止(不要)2.下列词语中,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一项是()A.清风朗月B.大步流星C.一生一世D.千门万户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不再回来呢?B.军营里传来了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C.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A.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B.买完菜就马上去吗?嗯。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B.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

”(语言描写)C.护士阿姨的脸色更难看了,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额头上沁出了汗珠。

(神态描写)D.我感觉到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心理描写)6.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时间匆匆流逝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试卷(一)姓名:班级:座号:一、填空题(共7题;共44分)1.给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音节。

(共6分)(1)一阵旋________(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________(xuán xuàn)转。

(2)薄________(bò bó 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________(bò bó báo)荷的香味。

(3)“你挨________(ái āi)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________(ái āi)揍啊?”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2.给下面词语中的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共16分)吓唬________ 拨弄________ 耽搁________ 揉动________泡沫________ 急遽________ 缥缈________ 惆怅________3.选词填空。

(共6分)(1)爱护爱惜珍惜①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________书籍的习惯。

②他十分________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③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________。

(2)维持保持保护①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________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②老红军战士始终________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③青蛙是益虫,我们要________它。

4.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共2分)①(母亲)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________②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________5.给加下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共3分)日子:A.日期;B.时间(指天数);C.指生活或生计。

①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________②昨天是我参军的日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 cm ,高是5 cm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 2,表面积是( ) cm 2,体积是( ) cm 3。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5.12 dm 3,高是8 dm ,它的底面半径是( )dm 。

3.把一根长2 m 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小圆柱,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1.57 m 2,这根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 ) m 3。

4.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8.4 dm 3,原来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 ) dm 3,圆锥的体积是( ) dm 3。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半径也相等,圆柱的高是3.6 dm ,圆锥的高是( )dm 。

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6 dm 3,底面积是4 dm 2,它的高是( )dm 。

7.圆柱的表面积是50.24 cm 2,底面半径是2 cm ,它的高是( )cm ,体积是( ) cm 3。

8.把一个棱长为4 dm 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dm 3。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23。

( )2.圆锥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为原来的6倍,则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

(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长方形。

()4.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 cm,高是9.42 cm,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5.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只有一条高。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

A.2倍B.4倍C.6倍D.8倍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求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水桶的()。

A.底面积B.侧面积C.侧面积+两个底面积D.侧面积+一个底面积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 dm,高是4 dm,把这根木料沿底面直径锯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dm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ái huái zhēnɡ fā duǒ cánɡ jīnɡ huánɡ bù ānwǎn huí róu cuō dān ɡē fān xiānɡ dǎo ɡuì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2分)A. 清风朗月B. 大步流星C. 一生一世D. 骄阳似火3.下列可能与“觺(yí)”的意思有关的词语是()。

(3分)A. 问题B. 兽角C. 酒杯D. 坚硬4.选词填空。

(5分)消逝流逝(1)时光如水,匆匆()。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一派荒凉。

盼望渴望期望(3)在战争年代,孩子们多么()能够有一本教科书啊!(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5)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

5.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

(6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3)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仿写:6.对下面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4)还去吗?去。

走吧?洗完衣服。

A. 排比排比设问设问B. 排比比喻设问反问C. 排比比喻设问设问D. 排比比喻反问反问7.下列短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A. 阳光明媚B. 翻看画报C. 揉动衣服D. 生活简陋8.仿写句子。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43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niàn dao cuō xǐ bàn zhù jīng huángdān gē zhàn fàng míng mèi wǎn huí2.下面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旋转.(zhuǎn) 凝.然(yí)B.依偎.(wēi 晃.动(huàng)C.赤裸.裸(guō) 泪潸.潸(shān)D.单薄.(báo) 亲吻.(wěn)3.根据语境给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3分)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1)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不知何去何从。

( )(2)我看见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孩在学校门口徘徊..。

( )(3)如果再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这道题他讲得十分明白..提出来。

..。

有意见就要明白B.他的白衬衫上有墨水的痕迹..完全消失了。

..。

这个山村,旧日的痕迹C.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每个婴儿来到世界上时都是赤裸裸...的。

D.这个工厂的生产陷于停顿..的概念,才会有反省的机会。

..状态。

人,有了停顿5.给下列句子选择破折号的正确作用(4分)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递进C.表示引出下文D.表示语音的延长(1)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 )(3)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 )(4)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10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10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1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A. 平行四边形B. 长方形C. 梯形D. 正方形2.一个底面积是20cm2的圆柱,斜着截去了一段后,剩下的图形如下图。

截后剩下的图形的体积是()cm3。

A. 140B. 180C. 220D. 3603.下列立体图形中,截面形状不可能是长方形的是()。

A. B. C. D.4.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到圆柱体的是()A. B. C. D.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A. 扩大到原来的4倍B. 不变C. 扩大到原来的8倍D. 不能确定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6.圆柱的高度不变,底面半径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也扩大2倍.()7.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扩大a倍,高也扩大a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a2倍.()8.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那么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9.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10.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三、填空题(共11题;共15分)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如果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是________,这个图形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2.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积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扩大________.13.圆柱上下面是两个________的圆形;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为轴把它旋转一周得到的形体是________.14.把20分米长的圆柱形木棒锯成三段,分成三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分米,原来木棒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15.将一个底面周长是9.42dm的圆柱形木料,沿着底面直径垂直切一刀,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4.8dm2,这个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16.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陈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cm,这个圆柱的高是________cm。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________ 偷采白莲回”这首诗叫做《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________的孩童形象【答案】小娃撑小艇, 池上, 唐, 白居易, 天真幼稚、活泼淘气【解析】《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全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本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2.“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_开到________ 不留________阳光下就像________……”这句话中把“繁花”比作________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春天的________【答案】密密层层的淡红的, 树枝, 树梢, 空隙, 几座喷花的飞泉, 飞泉, 美景【解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体现了冰心对春天、对儿童的赞美之情文章中“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句话把“繁花”比作“飞泉”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春天的美景3.(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阔﹣﹣________ 栖身﹣﹣________3.(2)阅读第二到四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围绕兴凯湖湖水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了湖水的________ 又写了湖水的________ 最后写湖水的________3.(3)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描写兴凯湖的美请你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①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 ________②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________3.(4)兴凯湖的美吸引了许多人越来越多的游人们来到兴凯湖游玩而美丽的景色需要每个人的爱护请你为兴凯湖写一句标语号召游客们文明旅游________【答案】辽阔, 栖息【解析】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广阔”的意思是辽阔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辽阔” “栖身”的意思是寄生、赞助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栖息”【答案】辽阔、磅礴, 温柔、平静, 清澈透明【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二到四自然段可知作者围绕兴凯湖湖水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了湖水的辽阔、磅礴又写了湖水的温柔、平静最后写湖水的清澈透明【答案】比喻, 拟人【解析】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可知这里把“湖水”比作“云、梦、诗”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阅读句子“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可知这句话把“兴凯湖”当成人来写从“毫不疲倦”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因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爱护环境有你有我有他文明旅游利己利国利民【解析】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积累回答即可即爱护环境有你有我有他文明旅游利己利国利民4.桃花水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映衬)着蓝天这句话选择“映衬”更合适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5.(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________5.(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________5.(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答案】①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②盼望中的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令我印象难忘③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忘④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解析】【答案】, “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解析】【答案】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解析】6.文史知识填空1.隶书形成于________晩期通行于________2.《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 书中的“及时雨”是________ “行者”是________3.《两茎灯草》选自________代________的《儒林外史》本书所用的手法是________ 4.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__ 它建于公元前________年左右5.《田忌赛马》是根据________所著的《史记》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被鲁迅称为“________ ________”【答案】战国, 两汉, 水浒传, 施耐庵, 宋江, 武松, 清, 吴敬梓, 讽刺, 胡夫金字塔, 2700, 司马迁, 纪传体史书,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1.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完全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2.《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108人的英雄事迹书中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不平的梁山好汉最引人注目如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宋江勇敢的行者武松倒拔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通过阅读与查阅资料可知《两茎灯草》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突出地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的性格特点具有强烈讽刺意味4.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5.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史学和文学名著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7.《湘西吊脚楼(节选)》和《绿色之都莫斯科》两篇文章均是________(写人记事状物)类文章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从湘西吊脚楼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而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则围绕莫斯科是座“________”来写它们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状物, 建筑形式, 妙处, 绿色之都, 引用, 作诠释, 列数字, 打比方【解析】8.我想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故事等可以采用查阅图书和网络搜索等方法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我们在查找资料时可根据所查资料的特点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或上网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相关的资料同时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9.(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赞成﹣﹣________ 谦虚﹣﹣________ 分裂﹣﹣________9.(2)照样子写词语窃窃私语纷纷议论________不慌不忙自作自受________9.(3)文章题目“尾巴”具体指________ 用“________”在第1自然段中画出指代“尾巴”的有关句子9.(4)“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你的意见我们知道了’”老师的意见是什么?请用概括的话写下来________【答案】反对, 骄傲, 团结【解析】考查了在文中找反义词的能力在理解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完成赞成对别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反义词可为文中的反对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反义词可为文中的骄傲分裂将整个事物或整体分开反义词为分裂【答案】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不闻不问自言自语【解析】考查了仿写词语的能力“窃窃私语、纷纷议论”为AABC结构的词语如津津有味、滔滔不绝“不慌不忙、自作自受”为ABAC结构的词语如不闻不问、自言自语【答案】以前的错事,【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大家抓住雷鸣以前的缺点不放第二自然段老师讲的故事中小青蛙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由此可知这里的“尾巴”借指以前的错事而雷鸣以前的错事是有的同学说他以前过分骄傲自私有的同学说他以前不团结同学不肯帮助同学有的同学说他以前在大扫除时曾经溜走……【答案】不必过分追究别人过去做的错事应该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他【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结合老师讲的故事理解在这个故事中小青蛙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而此时青蛙已没有尾巴了如果追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老师的意见是不必过分追究别人过去做的错事应该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他10.《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____为________的画作《________》所写的一首________诗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答案】苏轼, 惠崇, 春江晚景, 题画, 竹子, 桃花, 蒌蒿, 芦芽, 江, 鸭子, 河豚, 春天,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解析】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1.(3)很多人对“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这个展览很感兴趣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人们感兴趣的两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11.(4)按要求完成以下两个人物任务一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学校可能会让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及自己的积累你最想重点参观(材料四)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介绍一下这处遗产点(人民英雄纪念碑除外)遗产点 ________介绍 ________A. 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B. 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C. 北京大兴国机场坐落在中轴线南延长线上【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3)①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由此形成了北京东西对称的独特的壮美秩序②北京中轴线, 上有多处确定申遗的遗产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解析】【答案】(4)故宫天安门故宫故言也叫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六百年历史了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共有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故宫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六百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1——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剥削彻底祖击五湖四海B、及其焦急转倚牺牲C、恐怖哀思思索死得其所D、秦山彻底送葬追掉会2、下面词语不是褒义词的是()。

A、以身作则B、德高望重C、埋头苦干D、胆小如鼠3、下列《西游记》中的人物,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唐僧②猪八戒③孙悟空④观音⑤白骨精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④②①③D、⑤④③①②4、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

A、《史记》《左传》《孟子》《老子》B、《西厢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C、《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D、《诗经》《孙子兵法》《论语》《楚辞》5、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6、句子“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正确的缩句是()。

A、彭总不好看了。

B、彭总的脸色。

C、脸色不好看了。

D、脸色有些了。

7、《十六年前的回忆》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前后照应的关系;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

B、总分总的关系;点明主题。

C、间接关系;总结全文。

8、语句改变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我不会认识李明的。

——我怎么会不认识李明呢?C、蔡明知道了这件事情。

——蔡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D、这位客人,只能住山顶的旅店。

——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位客人。

二、填答题。

(9——16题,共23分)9、看拼音,写词语。

(6分)shūjíchōu ti wōtóu cíxiáng móguǐpìjìng ()()()()()()10、按查字典知识填空。

(2分)(1)“鸿”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

(2)按部首查字法,“鼎”字应先查()部,再查()画。

1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剥削.(xuēxiào )兴.(xīng xìng)旺夹.(jiájiā)衣炊.(cuīchuī)事员12、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1)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你也回去睡觉吧。

”(改为转述句)(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3)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4)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炎帝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修改病句)14、判断正误,对的打“√”,不对的打“×”。

(5分)(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

()(2)“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死后的棺材。

()(3)江姐是革命小说《红日》中的主要人物。

()(4)“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感叹句。

()(5)《囚歌》这首诗是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写于敌人狱中的。

()15、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5分)成长不能无输(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5字以内)我的表述:(2)图画一定触动了你的内心,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我的感悟: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4分)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6、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凿以.写龙(凭借)B、叶公见之.(代“龙”)C、施尾于.堂(对于)D、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17、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 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 句。

(填序号)四、课外阅读。

(20分)(一)阅读短文一,完成18——22题。

(8分)请你认识大白鲨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 (灵巧灵敏)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

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

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加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8、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应选填的词语是、。

(1分)19、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2分)20、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捕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2分)(1)(2)21、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分)22、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阅读短文二,完成23——26题。

(12分)轻放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

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

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

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

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

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

”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23、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第二件和第四件。

(4分)(1)父亲打扫公共楼梯;(2 );(3)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4 )。

24、文章第五自然段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

(2 分)26、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3 分)五、习作。

(30分,其中卷面2分)27、题目:《学校给我的_______ 》提示和要求:学校给我们的有爱,有友谊、有温暖,有欢乐,有教训,也许还会有烦恼和痛苦……你在哪个方面感触最深,就从哪方面去写。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一件具体事例的记叙,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00字左右,如果要写到人名或校名,用嘉善小学代替真实校名,用丁丁、刚刚、芳芳、英英等代替自己或他人的真实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