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复习及答案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题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0fd2b6af1ffc4fff47ac10.png)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一) 1、我某外贸公司3月1日向美商发去电传,发盘供应某农产品1000公吨并列明“牢固麻袋包装”。
美商收到我方电传后立即复电表示“接受,装新麻袋装运”,我方收到上述复电后即着手备货,准备于双方约定的4月份装船,两周后,某农产品国际价格猛跌,美商于6月20日来电称:“由于你方对新麻袋包装的要求未予确认,双方之间无合同”,而我方坚持合同已有效成立,双方发生争执,试评析此案。
2、我出口公司于5月10日向外商发盘某商品每公吨CFR Shanghai USD $200,有效期至5月17日复到。
5月12日收到该外商发来电传称:“接受CFR Shanghai USD $180”,我未予答复。
5月14日,该商品价格剧涨。
外商于5月15日又向我公司电传表示“接受你方5月10日发盘信用证已开出”。
问:此项交易是否达成?我公司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我某出口公司于3月1日向外商A发盘某商品,限3月8日复到。
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延误,外商A表示接受的电传于3月9日上午送到我方。
我方认为答复逾期,未予理睬。
这时,该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已上涨,我公司以较高价将该商品出售给另一个商。
22日,外商A来电称:“信用证已开出,请立即装运”。
我公司复电“逾期接受合同不成立。
”而外商A坚持认为合同已成立。
问:根据《公约》的解释,此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4、我某公司向外商报价每公吨CIF 香港 1000美元,而外商来电要求改报CFR香港含5%佣金价。
在保证我方外汇净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方应报价多少?(注:设保险费率合计为0.85%,投保加成率为10%)5、某公司对外报价每箱330美元FOB天津新港,后外国商人要求报CIF伦敦,假设运费每箱40美元,保险费率为0.6%,试计算我方应报的CIF伦敦价。
6、我对外报价为FOB价100美元,外商要求改报FOB C 3%价,我方应报价多少?7、按CIF贸易术语出口,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装船完毕取得包括提单在内的全套装运单据。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复习题含答案(5篇)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复习题含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44a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4.png)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复习题含答案(5篇)第一篇: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复习题含答案案例分析、计算复习题:1.青岛某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苹果。
合同及来证上均写的是三级品,但发货时才发现三级苹果库存告罄,于是该公司改以二级品交货,并在发票上加注:“二级苹果仍按三级计价”。
货抵买方后,遭买方拒绝。
请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有无拒付的权利,为什么?不妥当。
因为违犯了合同规定。
卖方有义务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2.黑龙江某贸易出口公司与俄罗斯某公司成交一笔黄豆出口交易。
合同的数量条款规定:每袋黄豆净重100公斤,共1000袋,合计100吨,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经俄罗斯海关检查,每袋黄豆净重只有96公斤,1000袋共96吨,当时正遇市场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公司以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
请问:俄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俄方的要求合理因为俄方收到每袋黄豆净重只有96千克,1000袋共96吨,这与合同的数量条款规定的“每袋黄豆净重100千克,共1000袋,合计100吨”是完全不符的,所以俄方的要求合理。
补救措施及时和俄方联系,争取补足不足数量,或退还不足数量部分的款项,如果俄方不同意上述补救措施,就只能同意俄方降价5%的要求了,因为一开始我方就处于交货数量与合同不符的不利地位。
如果不是袋装而是散装在黄豆是散装的情况下,俄方的要求就不太合理了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除非信用证中规定货物数量不得增减外,在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情况下,货物数量允许有5%的机动幅度。
但此规定对交货数量以包装单位或个数计数的商品不适用。
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上述解释,凡是散装货物的买卖,即使信用证中未规定数量机动幅度,但只要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证规定的金额且信用证中未规定数量不得增减,那么卖方交货的数量就可以与信用证规定的数量有不超过5%的差异。
如果是以包装单位或个数计数的商品交易,卖方交货的数量必须与合同规定的数量完全一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2e1f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0.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是()。
A. FOBB. CIFC. DDPD. EXW2.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A. 监督成员国的经济政策B. 提供短期资金支持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3.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以下哪项不是卖方的基本义务?()A. 交付货物B. 转移货物所有权C. 提供货物质量保证D. 承担货物运输风险4. 以下哪种支付方式不属于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A. 信用证B. 托收C. 汇票D. 现金交易5. 国际贸易中,"FOB"术语的含义是()。
B. 货物在目的港交货,卖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C. 货物在装运港交货,卖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D. 货物在目的港交货,买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6.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的因素?()A. 供求关系B. 货币汇率C. 政治因素D. 产品重量7. 国际贸易中,"CIF"术语的含义是()。
A. 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B. 成本加运费C. 货物交货价格D. 离岸价格8.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A. 关税壁垒B. 配额限制C. 技术标准D. 贸易补贴9. 根据国际商会(ICC)的规定,以下哪项不是信用证的主要内容?()A. 信用证的开证日期B. 信用证的有效期C. 信用证的金额D. 卖方的银行账户信息10. 国际贸易中,"DDP"术语的含义是()。
B. 货物在装运港交货,买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C. 货物在目的港交货,买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D. 货物在装运港交货,卖方承担所有风险和费用答案:1. B2. C3. D4. D5. A6. D7. A8. D9. D10.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术语有哪些,并解释FOB和CIF术语的含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各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各章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a21573c1ec5da50e270a4.png)
《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教材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A;2.D三、简答题1.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以下5点:1.语言环境不同国内贸易在一个法定语言环境下进行商品交易,基本没有语言障碍。
由于各国法定语言不同使国际贸易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语言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为了各国交易者之间沟通的便利,英语就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
国际贸易工作者必须通晓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语言。
2.法律环境不同国内交易处在同一个法律框架之下,交易双方遵循共同的法律准则。
由于各国(地区)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权,各有自己的法律规范,交易各方均不得违背自己国家的法律。
这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法律方面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合国等权威组织和国际商会等民间机构出台了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
因此,国际贸易所使用的法律规范更多,更为广泛。
3.货币不同国内贸易一般必须使用本币进行交易,这是一个法定货币所规定的。
国际贸易则需要使用二十几种国际通行货币,这些货币一般是自由兑换货币。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不能够使用本币,而要使用外币。
这对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不仅要将本币兑换成外币,而且要承担着汇兑风险。
也就是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多出了一块风险,即汇兑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或汇率风险。
4.度量衡不同国际上常用的有四大度量衡制度,即公制、美制、英制和国际单位制,各国通常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作为本国度量衡制度。
而国际贸易的出口方所提供的货物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度量衡来加工,而要按照进口国的度量衡加工,以方便进口国用户使用。
5.政策障碍多各国政府常因保护国内产业和资源的原因,而对进出口货物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或鼓励措施,如关税、配额、许可证、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繁琐的进出口通关环节等等,而国内贸易则不采用这些措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bf03059eef8c75fbfb3f0.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参考答案:(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国际贸易与实务》案例题分析汇总
![《国际贸易与实务》案例题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8292648cc17552706220826.png)
《国际贸易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一、熟记课本案例:P181、P186、P205、P213、P220、P230、P242、P246、P260P267、P281、P285、P295、P296、P308、P313二、熟记以下案例分析例题:1.甲为汇票的出票人,指定乙为执票人,丙为受票人。
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丁,丁在至期日前向受票人丙提示汇票并获承兑。
但至汇票到期日,丙以资金周围困难为由,拒绝向丁付款。
答:丁有身其前手进行追索的权利,因为在本案例中,甲、乙都是丁的前手,丁是甲和乙的后手。
前手对后手担保汇票必然会承担承兑或付款的责任,如汇票在合理时间内提示遭到拒付,则持票人立即产生追索权,他有权向背书人和出票人即其前手追索票款。
2.我国某外贸公司受国内用户委托,以外贸公司的名义作为买方与外国一家公司(卖方)签订了一项进口某种商品的合同,支付条件为:“即期付款交单(D/P at sight)”。
在履行合同时,卖方未经该外贸公司同意,就直接将货物连同全套单据都交给了国内的用户,但该国内用户在收到货物后遇财务困难,无力支付货款。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卖方要求我国外贸公司作为合同的当事人——买方,根据买卖合同的支付条款支付货款。
试问:我外贸公司是否有义务支付货款?理由是什么?答:我国外贸公司无付款义务。
理由是:合同的支付条款是采用即期付款交单方式,它要求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向买方交单方式,它要求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向买方交单,买方才有义务凭单付款。
在此案中,由于卖方没有按合同规定向合同中的买方——我外贸公司交单,而是向国内用户交了单据,所以,外贸公司作为买方,就没有义务付款。
3.某开证行按照自己所开出的信用证的规定,对受益人提交的、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单据已履行了付款责任。
但在进口商向开证行赎单后发现单据中提单是倒签的,于是进口商立即要求开证行退回货款并赔偿其他损失。
试分析进口商的要求合理吗?答:进口商的要求不合理。
分析如下:(1)信用证是一种独立文件。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921ec2af90242a995e58c.png)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一: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库(带详解答案)案例分析题库(含分析)1.我公司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签订一笔进口精密机床合同,该公司在欧盟区内共有3家工厂生产这种机床。
临近装运日期时,对方一工厂突然发生火灾,机床被烧毁,该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撤销合同。
问:可否撤销?说明理由。
原则上不能撤销合同。
此案涉及到不可抗力的后果。
一般说来,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撤销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
什么情况下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履行合同要看所发生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以及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本案中,火灾虽然是当事人无法预料的,应该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但由于对方还有两家工厂可以生产合同项下的产品,因此,我方要求对方延期履行合同。
2.我国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CIF出口合同,我国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了保险。
货物发出后,银行议付了货款,但货到目的港后发现严重破损,而保险中没有投保破损险(因为买方没有指明),买方要求我国公司到保险公司办理索赔事宜。
问:我方应否办理?买方要求不合理。
此案涉及到CIF合同的性质。
①根据《2000年通则》,CIF属于象征性交货术语,即卖方只要交出符合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正确完整的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所以不是到岸价。
②CIF虽然由卖方办理保险,但投保金额和险别必须事先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办理,即按FOB货价×(1+10%)投保平安险。
③在CIF术语下,卖方办理保险仅为代理性质,应由买方处理索赔事宜。
如果买方要求卖方代替办理索赔事宜,但责任和费用用由买方承担。
本案例,买方显然是在推卸责任。
因此我方不能答应对方要求。
3.某年11月,我国某外贸公司与一外商签订了出口5000公吨钢材的合同,价格条款为CIF温哥华。
支付方式为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
我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了租船定舱和保险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取得了全套合格单据并到议付行付货款,不料货物在航行途中遭遇海啸,全部灭失。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50c781711cc7931b716a1.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答案6.仲裁庭详细审阅了双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的证件,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认为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装运,又没有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将不能装运的情况通知买方,而是到装运期满后才电告买方,要求延长信用证的有效期。
因此,卖方应对未能如期装运承担责任,并应赔偿买方由此而引起的损失,在损失金额的计算上,仲裁委员会参照国际上的习惯做法,按合同价格与应该交货时的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计算,经仲裁庭调查确定每公吨的差价为人民币11.53元,并据此作出裁决,应由卖方向买方赔偿人民币11 530元结案。
应如何分析?分析:1.关于卖方不按期装运的责任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卖方不能按期装运,虽然是常有的事,但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在C.I.F.、C.F.R.或F.O.B.条件下,卖方是以在装运港装货完成其交货义务的,合同的装运期实际上就是交货日期,因此,对于卖方来说,按合同装运期交货就更具有其重要意义。
各国法律在卖方延迟交货的处理上,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交货期一经订定,卖方即有在规定时间或期限内履行交货的义务,否则承担法律责任,这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公认的原则。
2.本案中未按期装运的原因与应吸取的教训从本案来看,该批农产品之所以未按期装运,主要是国内运输上的原因(具体是条件和效率等原因)。
由于运输和装卸的原因,导致卖方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装船,尽管合同交货迟延是国内承运人的责任,非卖方本身的直接过失所致,但作为C.I.F.的卖方,仍应承担不能按期装运的责任。
按照国际贸易中的一般解释,在C.I.F.条件下,卖方应负责租船或订舱,卖方在签约时,就应从备货、运输、装运等各个环节通盘考虑。
从卖方对这件事的处理来看,也有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
特别是当卖方预计按期交货有困难时,就应该在装运期满之前,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对方洽商,以求得买方的谅解和配合,通过修改信用证或其他方法,对原合同进行补充与修改(当然,有时买方不会轻易同意卖方的意见,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复习资料参考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复习资料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b4b3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b.png)
WORD文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参考答案笫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货物经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称为(D.总贸易系。
2.某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 3.2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C.3.1万亿美元 .3.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问的缺口称为(B.贸易差额 .二、计算题1.某年世界贸易额为45000亿美元,该年A国的出口额为5500亿美元,进口檄为5800 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85000亿美元。
问:(1该国在世界贸易概中所占比重是多少?(2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多少?解:(1该国在世界贸易概中所占比重=5500/45000=12. 2%(2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5500+5800/85000= 13.29%2.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计算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是多少?解: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X100%该国对外贸易额= 1200亿美元+800亿美元=2000亿美元该国的GNP=20000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2000/20000 = 10%第2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是(B.国际分工。
2.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C.国际供求关系。
二、简答题3.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答:(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行机制:(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4.世界市场上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答:世界市场上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1>垄断:<2>经济周期;<3〉各国政府果取的政策措施:<4>商品的质量与包装:<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如付款条件的难易,运输条件的适时,是否名牌,服务质量,使用的货币等等:<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8d6f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2.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 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
A .提高.提高 B. 下降下降C .不变.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来反映。
)来反映。
A .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贸易差额C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转口贸易又称() A .直接贸易.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间接贸易C .过境贸易.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 、2. A 、3. B 、4. D 、5. A第七章 国际贸易术语【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96)1、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相关费用的是(、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相关费用的是()。
A 、FCA B 、FAS C 、FOB D 、EXW2、象征性交货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象征性交货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A 、不交货、不交货 B B 、即交单又实际性交货、即交单又实际性交货C 、凭单交货、凭单交货D D 、实际性交货、实际性交货3、CIF Ex Ship’s Hold 属于( )。
《国际贸易实务练习与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练习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9039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1.png)
《国际贸易实务练习与案例分析》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一、选择题1、《2000通则》中C组术语与其它组术语明显不同的特点是A、交货地点B、风险划分界限不同C、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D、买卖双方的费用划分点与风险划分点相分离2、在装运港完成交货的贸易术语有()A、FOBB、DEQC、FASD、CFRE、DES3、向承运人交货的贸易术语有()A、FCAB、CIFC、CPTD、CIPE、DES4、根据《2000通则》解释,按C组术语签订的装运合同()A、属待运合同B、属到达合同C、属装运合同D、视不同情况而定5、在FOB条件下,若采用程租船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货费及理舱费,则应在合同中规定()A、FOB Liner TermsB、FOB Under TackleC、FOB StowedD、FOB Trimmed6、我方与外商达成一笔CIF出口合同,当我按规定缮制全套合格单据向买方要求付款时,获悉货物在海运途中全部灭失。
这种情况下()A、外商因货未到岸,可以拒绝付款B、因单据合格,外商应付款C、应由我方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D、因货物实际损失了,我方未完成交货,因此不能要求外商付款,只能重新发货7、CIF Landed(卸至岸上)的风险转移界限是()A、装运港船舷B、目的港岸上C、货交买方处置后D、目的港船舷8、就卖方风险而言()A、CIF比CFR大B、CIF与CFR相同C、CFR比CIF大D、有时CIF大,有时CFR大9、下列属于CIF术语特点的有()A、装运合同B、象征性交货C、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D、到岸价E、风险划分界限为装运港船舷10、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术语与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术语的区别有()A、交货地点B、适用的运输方式C、风险划分界限D、出口结关手续E、进口结关手续二、判断题1、按CFR Ex Ship’s Hold New York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费用和风险。
()2、按CIF术语成交,卖方一般情况下只投保最低险别及战争险。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35210ee06eff9aef807c9.png)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篇一: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一)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适用的法律案例讨论 1.2001 年12 月,中国天津a 公司与某国设在中国广州的外商独资企业b 公司在大连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b 公司向a 公司出售一批移动电信设备,总金额为200 万美元,交货地点在a 公司设在沈阳的仓库。
合同进一步规定,双方当事人如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可进行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未果,则自愿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仲裁,其结果为终局性的,对双方均产生约束力,并明确双方所适用的法律为《联合国1980 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试分析,双方当事人对上述合同条款所作出的法律适用方面的选择是否恰当?答案要点目前,在国际上,与国际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国际贸易条约主要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公约》的宗旨是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目标,在确立有关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统一原则时,照顾到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国家,以减少国际贸易的法律障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我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最早成员国之一,但在1986 年核准《公约》时, 对《公约》提出了两项重要的保留:其一是对《公约》适用范围的保留。
《公约》规定,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是处于不同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就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即该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处于不同的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
该公约又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是处于不同的国家,即使他们的营业地所在国不是公约的缔约国,但如果按照国际私法的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则该公约亦将适用于这些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对此,我国提出了保留,即认为公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营业地分处于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练习答案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a30fd763231126edb11fc.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参考答案:(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e09d504a1b0717fd5ddbb.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问题1:1.2003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
3.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保持平稳发展。
4.中国贸易出口地理方向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美日欧为主要出口市场。
5.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大。
问题2:1.对外贸易额:2003年的对外贸易额快速的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
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出口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
机电产品出口额达2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6%。
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首先我国产品的主要市场仍旧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体,2003全年对美出口9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对欧盟出口722亿美元,增长49.7%;对日本出口594亿美元,增长22.7%;其次,邻近或边境国家或地区仍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如2003年我国对东盟出口309亿美元,增长31.1%;对韩国出口201亿美元,增长29.4%;对俄罗斯出口60亿美元,增长71.4%。
4.对外贸易依存度:Z=(X+M)/GDP×100%=8512×8.27/116694=60%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问题1:保护贸易只有在未引起别国的报复行为时才有可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但是很显然意大利的保护贸易引起了关税大战,法国同样采取了关税保护手段,至使意大利的优势产品难以外销,引起了国内经济的动荡,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反而使国内经济严重下滑。
问题2:中国当时的保护主义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长期的保护,没有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体制等其他因素,致使中国的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严重低下,影响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83fd5f78a6529657d5364.png)
EXW某公司按EXW条件出口一批电缆,但在交货时,买方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问:买方的行为是否合理?1、买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我方应拒绝。
2、本案例涉及EXW条件下交货的问题,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EXW术语中,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规定,卖方一般无义务提供出口包装,如果签约时已明确该货物是供出口的,并对包装的要求作出了规定,卖方则应按规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装。
3、结合本案例,卖方在交货时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并没有说不符合合同规定,由此说明,在合同中并无有关货物包装的规定,根据惯例,故买方以此借口拒付货款和提货理由是不充分的。
FCA我国江苏某食品进口公司公司在某年3月与越南金兰市某出口公司签订了购买2350公吨咖啡豆的合同,交货条件是FCA金兰每公吨870美元,约定提货地为卖方所在地。
合同中规定,由买方在签约后的20天内预付货款金额的25%作为定金,而剩余款项则由买方在收到货物之后汇付给卖方。
合同签订后两星期内,买方如约支付了25%的定金。
当年5月7日,买方指派越南的一家货代公司到卖方所在地提货,此时,卖方已装箱完毕并放置在其临时敞蓬仓库中,买方要求卖方帮助装货,卖方认为货物已交买方照管,拒绝帮助装货。
两日后买方再次到卖方所在地提货,但因遇湿热台风天气,致使堆放货物的仓库进水,300吨咖啡豆受水浸泡损坏。
由于货物部分受损,买方以未收到全部约定的货物为由,仅同意支付40%的货款,拒绝汇付剩余的35%的货款。
于是,买卖双方产生争议,经过协商未果,因此,买方于当年7月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南方某分会提出申诉。
试问:(1)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卖方的交货义务是否完成?(2)买卖双方孰是孰非?(3)仲裁机构将如何裁定?答案要点本案例主要涉及到FCA术语中风险转移地点的问题。
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在FCA 术语下,根据《2000年通则》的规定,交货在以下时候才算完成:(1)若指定的地点是卖方所在地,则当货物被装上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代表买方的其他人提供的运输工具时;(2)若指定的地点不是卖方所在地,而是其他任何地点,则当货物在卖方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而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或由卖方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的处置时。
自考本科 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常考案例分析集锦(2008-2012)
![自考本科 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常考案例分析集锦(2008-2012)](https://img.taocdn.com/s3/m/eaf97ee5856a561252d36fee.png)
1、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于7月22日以电传对外发盘销售缝纫机一批,并规定"限7月28日复到".国外客户于7月29日复电至我方,称"你方来函接受,请备货".我国该公司立即电告对方该接受有效,并催促其及时开证.恰逢国际市场行情发生变化,缝纫机的价格大幅下降,外商于7月30日来电称其7月29日接受已逾期,属无效接受,拒绝开证.问:(1)外商理由是否成立?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8分)(2)我方该如何做?(2分)(1)外商理由不成立,合同应该成立。
因为对于逾期接受只要发盘人立即表示接受有效,则接受仍然有效。
本案例中外商7月29日来函确实属于逾期接受,但是我方已经电告对方接受有效,则合同成立。
外商则不可以单方面撤销已经成立的合同。
(2)我方应该与外商进行磋商,达成协议,要求对方及时开证。
协商不成可以邀请第三者居间调停,如果对方缺乏诚意,可以按法律程序进行诉讼或仲裁。
2、我国A进出口公司向国外B商人询购核桃仁一批,之后,我方收到对方8月15日的发盘,发盘有效期至8月22日。
我方于8月20日向对方复电:“若价格能降至5600美元/吨,我方可以接受。
”对方未作答复。
8月21日我方得知国际市场行情有变,于当日又向对方去电:“完全接受你方8月15日发盘。
” 问:我方的接受能否使合同成立?为什么?答:不能成立,本案例涉及到有效发盘的问题,国外B商人在8月15日对我国A进出口公司发出了不可撤销的发盘,规定了有效期8月22日止。
20日我国A进出口公司的复电构成了还盘,原发盘失效,B不再受约束,而A进出口公司20日复电则构成了新的发盘,B未作答复,表示没有还盘。
8月21日,A公司再次发电,又构成了新的发盘,对于新发盘,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因此,贸易交易成功,还必须得到B的接受。
如果B接受,表示同意原来价格交易,则可以签订合同如果B不接受,A不能强求。
所以,我方的接受不能使合同成立,这是单方面的意思表达。
国际贸易实务各章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共10章,21页)
![国际贸易实务各章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共10章,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b80a191f67ec102de2bd8985.png)
第一章贸易术语案例分析1.我某出口公司与某德国商人按CIF汉堡、即期信用证方式付款的条件达成交易,出口合同和来证均规定不准转运。
我方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将货物装上直驶目的港的班轮,并以直运提单办理了议付,国外开证行也凭议付提交的直运提单付了款,。
承运船只驶离我国途径某港时,船公司为接载其它货物,擅自将我方托运的货物卸下,换装其它船舶继续运往目的港。
由于中途耽搁,加上换装的船舶设备陈旧,使抵达目的港的时间比正常直运船的时间晚了两个多月,影响了买方对货物的使用。
为此,买方向我出口企业提出索赔,理由是我方提交的是直运提单,而实际上是转船运输,是弄虚作假行为。
我方有关业务员认为,合同用的是“到岸价格“,船舶的舱位是我方租订的,船方擅自转船的风险理应由我方承担。
因此按对方要求进行了理赔。
问:我方这样做是否正确?为什么?2.我某进出口公司对日本某客户发盘,供应棉织浴巾4000打,每打CIF大阪80美元,装运港大连;现日商要求我方改报FOB大连价,问:我出口公司对价格应如何调整?如果最后按FOB条件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在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方面有什么不区别?3.我某出口公司与外商按CIF Landed London 条件成交出口一批货物,合同规定,商品的数量为500箱,以信用证方式付款,5月份装运。
买方按合同规定的开证时间将信用证开抵卖方。
货物顺利装运完毕后,卖方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期内办好了议付手续并收回货款。
不久,卖方收到买方寄来的货物在伦敦港的卸货费和进口报关费的收据,要求我方按收据金额款项支付给买方。
问:我方是否需要支付这笔费用?为什么?4.我方以FCA贸易术语从意大利进口不料一批,双方约定最迟的装运期为4月12日,由于我方业务员的疏忽,导致意大利出口商在4月15日才将货物交给我方指定的承运人,当我方收到货物后,发现部分货物有水渍,据查是因为货交承运人前两天大雨淋湿所致。
据此,我方向意大利出口商提出索赔,但遭到拒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付案例1、我国某公司向日本某商以D/P (即期付款交单)见票即付方式推销某商品,对方答复:如我方接受D/P 见票后90 天付款,并通过他指定的 A 银行代收则可接受。
请分析日方提出此项要求的出发点。
答:日商提出将D/P即期改为90天远期,很显然旨在推迟付款,以利其资金周转。
而日商指定A银行作为该批托收业务的代收行,则是为了便于向该银行借单,以便早日获取经济利益。
在一般的远期付款交单托收业务中,代收行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轻易同意付款人借单的。
该日商所以提出通过A银行代收贷款的原因,定然是该商与A银行有既定融资关系,从中可取得提前借单的便利,以达到进一步利用我方资金的目的。
托收属商业信用,对卖方收款有一定的风险。
在我方出口业务中如采用D /P托收结汇方式,应争取即期付款条件,如无特殊情况或对客户资信情况很有把握,一般不应接受远期D/P条件。
2、某外贸公司与某美籍华人客商做了几笔顺利的小额交易后,付款方式为预付。
后来客人称销路已经打开,要求增加数量,可是,由于数量太多,资金要是周转不开,提出最好将付款方式改为D/P AT SIGHT(即期)。
当时我方考虑到D/P AT SIGHT 的情况下,如果对方不去付款赎单,就拿不到单据,货物的所有权归我方所有,因此未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全面调查,就以此种方式发出了一个40’货柜的货物,金额为3万美元。
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客户借口资金紧张,迟迟不去赎单。
10天后,各种费用相继发生。
考虑到这批货物的花色品种为客户特别指定,拉回来也是库存,便被迫改为D/A 30天。
可是,客户将货提出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
到涉外法律服务处与讨债公司一问才知道,到美国打官司费用极高。
于是只好作罢。
出口公司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如下现象应引起注意:1:客户在开始时往往付款及时,后来突然增加数量,要求出口方给予优惠的付款条件如D/P、D/A或O/A(OPEN ACCOUNT)。
如果出口公司答应客户条件,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2.出口公司在接受客户D/P条件后,客户没有付款赎单,反而提出D/A30天。
出口应考虑到D/A的风险和后果。
3、如同意对方的D/A条件,则应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全面调查。
在确定其付款能力和信用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3、中方某进出口公司与加拿大商人在1995年1月份按CIF条件签订一出口10万码法兰绒合同,支付方式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
加拿大商人于同年5月通过银行开来信用证,经审核与合同相符,其中保险金额为发票金额加10%。
我方正在备货期间,加拿大商人通过银行传递给我方一份信用证修改书,内容为将投保金额改为按发票金额加15%。
我方按原证规定投保发货,并于货物装运后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向议付行提交全套装运单据。
议付行议付后将全套单据寄开证行,开证行以保险单与信用证修改书不符为由拒付。
请问开证行拒付的理由是否合理,为什么?答:开证行不得拒付。
理由如下:1)根据跟单信用证国际惯例,在受益人向通知修改的银行表示接受修改之前,原信用证的条款对受益人仍然有效。
2)我方对信用证修改书并未表示接受,故原证条款仍然有效,开证行不得拒付货款。
4、我方某公司向英国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按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
开证行汇丰银行按时向我方开出信用证。
我方受益人审证无误、按期履行合同,并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向议付行中国银行交单议付。
中国银行对单据予以审查,认为单据合格后即向受益人议付了货款,随后顺利向开证行汇丰银行寄单索偿,英方进口商审单无误并正常付款赎单。
但英方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不符,便要求开证行汇丰银行退款。
请问英方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英方的要求不合理,信用证开立后就是一个独立于合同存在的自足文件,其不受合同的约束,信用证业务是一项纯粹的单据业务。
信用证下付款是一种单据的买卖只要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单据符合了信用证规定银行就必须无条件地付款。
这个业务中让银行不付款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后期再对卖方进行索赔了。
5、我出口企业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销信用证1 份,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保兑。
我出口企业在货物装运后,正拟将有关单据交银行议付时,忽接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银行已宣布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出口公司委托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业务。
对此,你认为我方应如何处理为好?简述理由。
答:我方应按合同规定交货并向保兑外资银行交单,要求付款。
因为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信用证一经保兑行保兑,开证行和保兑行对受益人都负第一付款责任。
保兑行不能片面撤销其保兑,即使开证行倒闭或无理拒付,保兑行也必须议付或代之付款。
争议的预防及处理案例:1. 我国某批货物到达对方港口后,经检验部分霉变,买方向我方提供检验证书,并要求索赔货款的30%,我方因对外方的检验结果不信任,因此没答复对方。
20天后,外方再次向我方发出索赔通知,1月后,我方回复了对方,才表示了对检验结果的异议。
根据国际惯例,请分析此案例。
2、2003年4月,我某外贸公司与加拿大进口商签订一份茶叶出口合同,并要求采用合适的包装运输,成交术语为CIF渥太华,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
生产厂家在最后一道工序将茶叶的湿度降低到了合同规定值,并用硬纸筒盒作为容器装入双层纸箱,在装入集装箱后,货物于2003年5月到渥太华。
检验结果表明:全部茶叶变质、湿霉,总共损失价值达10万美元。
但是当时货物出口地温度与湿度适中,进口地温度与湿度也适中,运输途中并无异常发生,完全为正常运输。
试问以上货物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为什么?答:尽管茶叶变质属于一切险的赔偿范围,但是由于运输过程正常,因此船方并无责任。
案例中的货物存在本质缺陷,采用的包装方式不符合货物长距离运输防潮的需要,而且这种缺陷在货物装运之前就存在,不属于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
所以责任应当是在生产厂家,货物损失应当由出口厂家赔偿。
3、中国A公司(申请人、买方)与澳大利亚B公司(被申请人、卖方)于1992年3月20日订立了5000公斤羊毛的买卖合同,单价为314美元/KG,CFR张家港,规格为型号T56FNF,信用证付款,装运期为1992年6月,申请人于5月3I 日开出信用证。
7月9日被申请人传真申请人称,货已装船,但要在香港转船,香港的船名为Safety,预计到达张家港的时间为8月10日。
但直到8月18日Safety轮才到港,申请人去办理提货手续时发现船上根本没有合同项下的货物,后经多方查找,才发现合同项下的货物已在7月20日由另一条船运抵张家港。
但此时已造成申请人迟报关和迟提货,被海关征收滞报金人民币16000元。
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卖方拒赔,买方提起仲裁,问仲裁庭该怎样裁决?答:根据公约的规定,卖方有义务将转船的变化情况及时通知买方,以便买方能采取通常必要的措施来提取货物。
而上述案例中被申请人在转船后没有及时充分准确的通知申请人,造成申请人额外产生16000元的滞报金,这个责任应由被申请人承担。
所以仲裁庭应当裁决被申请人赔偿申请人16000元。
4、2006年某出口公司,对加拿大魁北克某进出口商出口500吨核桃仁,合同规定价格为每吨4800加元CIF魁北克,装运期不得晚于10月31日,不得分批和转运并规定货物应于11月31日前到达目的地,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支付方式为90天远期信用证。
加拿大方面于9月25日开来信用证。
我进出口公司于10月5日装船完毕,但是船到加拿大时已经是11月25日,便引用自由转船条款指示船长将运往魁北克的货物运到魁北克时已经是12月2日。
于是进口商便以货物晚到为由拒绝提货,除非多方降价20%以弥补其经济损失。
几经交涉,最终以我方降价15%了结此案,我进出口公司在这笔业务中共损失36万加元。
试分析造成损失的原因与应吸取的教训。
答:本案中的合同已非真正的CIF合同CIF合同是装运合同,卖方只负责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本案在合同中规定了货物到达目的港的时限条款,改变了合同的性质,使装运合同变成了到达合同,即卖方须承担货物不能按期到达目的港的风险。
吸取的教训:1)在CIF合同中添加到货期等限制性条款将改变合同性质。
2)象核桃仁等季节性很强的商品,进口方往往要求限定到货时间,卖方应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3)对货轮在途时间估算不足;对魁北克冰冻期的情况不了解。
5、某年某月中国某地粮油进出口公司A与欧洲某国一商业机构B签订出口大米若干吨的合同。
该合同规定:规格为水分最高20%,杂质最高为1%,以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单价为每公吨××美元,FOB中国某港口,麻袋装,每袋净重××公斤,买方须于×年×月派船只接运货物。
B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其一直延误了数月才派船来华接货,当大米运到目的地后,买方B 发现大米生虫。
于是委托当地检验机构进行了检验,并签发了虫害证明,买方B 据此向卖方A提出索赔20%货款的损失赔偿。
当A接到对方的索赔后,不仅拒赔,而且要求对方B支付延误时期A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它费用。
另外,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生虫害。
问题:(1)A 要求B支付延误时期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能否成立,为什么? (2)B的索赔要求能否成立,为什么?1.能够成立,因为按FOB条件,由买方指定船只并订立运输合同,如果买方指定的船只不能在规定日期到达,则应由买方负担一切由此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在本案中,B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造成逾期提货,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应当对延误时期A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负责。
2.不能成立,因为按FOB条件,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
卖方A只能保证大米在交货时的品质,对运输途中所引起的大米品质变化不属卖方责任,而且合同规定:以中国商检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而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发生虫害,因此可以肯定卖方A交货时的品质是完好的。
6、中国从阿根廷进口普通豆饼2万吨,交货期为8月底,拟转售欧洲。
然而,4月份阿商原定的收购地点发生百年未见洪水,收购计划落空。
阿商要求按不可抗力处理免除交货责任,问中方怎么办?答:(1)合同如无特殊约定,本合同应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阿均为《公约》缔约国);(2)依《公约》有关规定,阿方发生的事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为事件的后果不是不可克服的。
豆饼属种类货,可以替代,合同不要求特定的产地,阿商应从其它地区或国家购买货物交货,尤其是从发生洪水到交货尚着4个月时间可供阿方购货。
(3)阿方如拒不履约,中方可在阿商交货时从国际市场上补进,然后向阿商索取差价和损害赔偿金。